① kef喇叭和阿爾法喇叭,那個好重低音效果,我想做個炮
阿爾法喇叭因其低音偏好和日本品牌身份,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它的低音強勁有力,能夠滿足您對重低音效果的追求,適合多種場合使用。
相比之下,KEF喇叭是源自英國的品牌,它的低音表現較為柔和,更傾向於傳遞溫暖的聲音。這種風格更符合歐洲的音樂審美,音質偏暖。
如果您追求強勁有力的低音效果,阿爾法喇叭可能是更好的選擇。而如果您更注重音質的溫暖和柔和,KEF喇叭則能帶來不同的聽覺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KEF喇叭的低音表現可能不如阿爾法喇叭強勁,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的音質就差。KEF喇叭在細節處理和音質平衡方面具有很高的水準,能夠提供豐富細膩的聲音表現。
阿爾法喇叭和KEF喇叭各有特色,選擇哪個更好,取決於您對低音效果和個人聽音偏好的具體需求。如果您想要一個在低音方面表現卓越的喇叭,阿爾法喇叭無疑是不錯的選擇。而對於那些更注重音質溫暖和細膩的聽眾來說,KEF喇叭則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② 喇叭發展歷史
喇叭發展歷史源遠流長,追溯到1877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根據佛萊明左手定律,獲得了動圈喇叭式喇叭的專利。
1898年,英國Oliver Lodge爵士依據電話傳聲筒的原理發明了錐盆喇叭,與現代喇叭極為相似,被命名為「咆哮的電話」。然而,由於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發明三極真空管,製造出可用的擴大機還需等待數年,因此錐盆喇叭直到1930年代才逐漸普及。
1921年,以電氣方式錄制的新唱片問世,其動態范圍較傳統機械式唱片高出30dB,迫使人不得不改進喇叭特性以適應。1923年,貝爾實驗室決定發展完善的音樂再生系統,包括新式的唱機與喇叭,立體聲錄音與MC唱頭、立體聲刻片方式等。兩位工程師C. W. Rice與E. W. Kellogg負責研發喇叭,他們使用的設備包括一台200瓦的真空管擴大機、貝爾實驗室完成的錄音以及各種喇叭。
Rice與Kellogg從眾多設計中選擇了兩種:錐盆式與靜電式。這一決定使得喇叭發展方向分為傳統式與創新式。動圈式喇叭從舌簧喇叭基礎演變而來,在環狀磁鐵中有一個圓筒型線圈,線圈前端直接固定在紙盆或振膜上。線圈通過音頻電流,磁場變化使線圈前後移動,進而牽動紙盆發聲。動圈式喇叭早期由於磁鐵強度難以配合,多採用電磁式設計。電磁喇叭存在直流脈沖干擾及電流強度隨音頻信號變化的問題。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喇叭推廣受阻,老Victorla留聲機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前仍很流行。二次戰後,隨著經濟起飛,各種新型音響配件變得搶手,錐盆式喇叭再次受到考驗。隨著強力合金磁鐵的開發,動圈式喇叭全部變更為永久磁鐵式,解決了過去的缺點。為配合LP的問世及Hi-Fi系統的進展,錐盆喇叭在紙盆材料上尋求改革,包括使用不同材料製造低音單體、輕而硬的振膜作為高音、壓縮式號角高音喇叭以及高音號筒隱藏在低音紙盆後面的設計。
1965年,英國的Harbeth發明了真空成型塑料振膜,成為材料上的一大進步。後來,Harbeth又發明了聚丙烯塑料振膜,具有更高的內部阻尼系數和更輕的質量。工程師在設計喇叭時面臨兩個方向:低音喇叭尋求音箱結構的突破;高音喇叭則進行單體的改良。靜電喇叭的設計吸引了眾多廠商投入,包括Acoustat、Audio Static、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與Martin Logan等。
Arthur Janszen在1947年為發展新的聲納探測設備,發現錐盆喇叭存在非線性問題,於是試做了靜電喇叭,並在塑料薄片上塗上導電漆作為振膜。Janszen繼續研究,發現將定極板絕緣可以防止電弧效應。1952年,他完成了商業化生產的靜電高音單體,並與AR的低音單體搭配,成為音響迷夢寐以求的最佳組合。Janszen的設計吸引了Koss、Acoustech、Dennesen等靜電喇叭的問世。
Janszen的成就不僅限於此,他還協助創立了Sound Lab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靜電喇叭設計吸引了更多廠商的投入,包括Acoustat、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與Martin Logan等。Acoustat X自帶真空管擴大機,可以輸出高壓信號。Beverage 2SW附有高電壓擴大機、控制器和一對超低音。Dayton Wright的振膜密封於六氟化硫惰性氣體中,以增加喇叭的效率和輸出音壓。
靜電喇叭的設計吸引了眾多製造商的關注,包括Acoustat、Audio Static、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與Martin Logan等。Martin Logan解決了大面積振膜產生低音的問題,近年來引入延遲線、聲學透鏡、波浪狀振膜等新技術,使靜電喇叭更加親民,相信它將長期存在。WAMM巨型系統使用部分Janszen設計的靜電板,是喇叭領域的一大成就。Mark Levinson的HQD每聲道使用兩具Quad靜電喇叭,加上改良的帶狀高音和24英寸低音,搭配三台Mark Levinson ML-2後級與電子分音器,售價高達15,000美元,展現出靜電喇叭的高價位。
靜電喇叭的設計吸引了眾多製造商的關注,包括Acoustat、Audio Static、Beverage、Dayton Wright、Sound Lab、Stax與Martin Logan等。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加,靜電喇叭在音頻領域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在Dave Wilson的WAMM巨型系統中,部分靜電板來自Janszen的設計。靜電喇叭的吸引力不僅在於其卓越的音質,還在於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它為音頻愛好者和音響設計師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一種管樂器,上細下粗,多用銅製成,又可指一種電聲元件,作用是將電信號轉換為聲音,也叫揚聲器。 還可用來形容替人鼓吹、宣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