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留學生的生活經驗分享
去英國前要了解英國人的生活習慣,英國人非常守時,時間觀念非常強,還有去別人家之前一定要預約,預約是對別人的尊重。接下來我給你們分享一些英國留學生的生活經驗。
千萬別遲到!
英國人是非常守時的,遲到對英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情。如果和英國人約好中午12點在餐館見面,你必須要在12點出現在那裡!2018年的時候,英國國際發展部國務大臣就因為在議會上進行部長問答的時候遲到了不到一分鍾,然而結果卻是國務大臣引咎辭職,雖然這個辭職申請沒有被接受,但是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英國人對於守時是真的非常重視的!所以如果和英國人有約,例如和同學約好去餐廳吃飯呀,或者跟老師或者教授約好請教學習之類的,千萬不要遲到,不管你是遲到五分鍾還是十分鍾,都會讓他們非常生氣!除了你有很正當的理由,並且提前告訴了他們,不然他們真的不會等你哦!
作業不遲交!
千萬不要挑戰deadline!每一個作業都有自己的死線,最好提前完成,不要壓死線提交作業,尤其是很多作業都是需要上傳到網路上提交的,如果碰到網路不順暢的時候,晚交幾秒鍾作業就交不上去嘍,遲交就是遲交了!一旦遲交就會被扣分,所以一定要准時提交作業。最好比deadline早上一天的時間去完成,給自己多一天的時間對應對狀況!
別忘記預約!
這一點應該很多人都知道,英國人真的非常討厭別人不請自來,沒有徵兆地去找他!在英國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需要預約的,英國人覺得預約是一種承諾,如果你臨時約他們,他們覺得就會有一種被冒犯的感覺!所以如果在學業上有問題需要請教老師,一定要提前預約,不要貿然敲門!
千萬不要作弊!
作弊真的是大禁忌了,英國的教育系統是全世界唯一沒有cheating的!考試作弊這個行為是嚴重違反規則的,如果發現最嚴重的或被驅逐出境或者判刑!英國也有自己的信用機制,假設你作弊被抓了,就會在信用機制上留下污點!這個信用記錄在買房,辦理手機卡,銀行卡等都會影響你!因為這些相關單位在辦理業務前都會先查詢一下信用記錄。作弊除了考試作弊外,還包括論文抄襲等,英國大學有資料庫,幾乎收錄了所有的學術作品,一旦被判定抄襲,一般只有兩條路,開除學籍和上訴。學校和你抄襲的作者是持有追訴權的,如果原作者勝訴的話,那麼抄襲的人除了開除學籍,還要賠償,所以,作弊和抄襲在英國真的非常嚴重,千萬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不下載盜版資源!
千萬不要用學校電腦或者公用網路下載盜版電影,英國對於電影的版權監管是非常嚴格的,下載盜版電影是違法的,而且如果被查到嚴重的話會被罰款和監禁。英國的一些網路供應商,還有一些電影,唱片,游戲,軟體的版權擁有者都會進行一些打擊盜版的合作,會通過技術定位抓那些下載盜版資源的電腦,如果你是用學校電腦或者公用網路是更容易被查到的,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想看電影,一定要找合法的途徑。
⑵ 為什麼英國人沒有身份證他們靠什麼識別身份信息
在國內,可以說人人離不開身份證,因為目前去做很多事情,都需要出示身份證,包括買房、租房、買車、住酒店、乘坐高鐵飛機、去政府部門辦理各種事情,去銀行存取款都需要用到身份證。沒有身份證,在國內幾乎就不要想著出遠門,因為出遠門或多或少都會用到身份證,沒有身份證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當然目前採用身份證制度的並不只是中國,其實全球很多國家都有身份證制度,只不過有的叫身份證,有的叫其他證件而已。但目前全球確實有一些國家沒有身份證制度,比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挪威,芬蘭等幾十個國家都沒有強制使用身份證制度。看到這,國內網友可能會充滿各種疑問,既然這些國家沒有身份證,那麼他們靠什麼來識別身份信息,去買票、去住酒店用什麼來證明自己的身份呢?
第二、駕駛證。
英國汽車保有量比較多,基本上很多成年人都會有駕照,所以駕照非常普遍,而且駕照也是通過權威部門發放的,證件上面記錄的信息也非常詳細,它跟普通的身份證其實沒有多大區別。所以目前英國居民去辦理很多事情的時候,其實很多居民都會出示駕駛證,比如警察盤查的時候出示駕駛證,入住酒店的時候出示駕駛證等等。
第三、家庭住址證明。
英國對身份證的識別並沒有那麼嚴,比如對一些未成年人,他們可能沒法辦理護照以及駕駛證,這時候他們就會提供一些權威部門的家庭地址證據,比如水電氣和電話繳費記錄、房產證明或租房合同證明、或者政府以及銀行的信件等等。
第四、國家保險號。
雖然在英國沒有身份證,但其實每一位公民都會有一個固定的身份識別號,那就是國家保險號,這個號碼只需要輸入系統之後就可以清楚的查詢到個人的信息,包括納稅信息,家庭住址,姓名,年齡等等,這些信息要比我國的身份證信息詳細很多。
比如美國最常見的身份識別證件就是駕照和護照,此外,聯邦政府還規定所有合法公民、永久居民以及臨時居民都必須持社會安全號碼(SSN號碼),這個社會安全號碼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追蹤個人的賦稅資料,但近年來已經成為實際上的身份識別號碼,這跟我國的身份證的功能其實差不多。再比如加拿大身份識別證件主要包括永久居民卡、駕駛證、醫療卡、社會保障卡等等,這些證件承載的信息其實跟身份證差不多。
所以歐美一些國家所謂的取消身份證可以防止隱私泄露或者更加自由,其實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實際上他們所有的信息早就被錄入系統當中了,只需要輸入姓名,生日以及地址,就可以詳細的了解到一個人詳細的信息。而且最近幾年隨著數字經濟以及數字辦公的不斷發展,英國這種沒有固定身份證的弊端也開始顯現出來。
雖然駕照、護照、保險號可以當做身份識別來辦理各種事情,但你得手動輸入,這就使得效率比較慢。而我國目前所使用的第3代身份證就非常先進,只要刷一下身份證就可以識別出一個人的身份信息,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辦事效率。也正因為意識到沒有固定身份證的弊端可能阻礙英國數字經濟的普及以及發展,所以最近幾年其實英國也在考慮恢復身份證制度。
比如在2020年的時候,英國政府曾計劃投入近50億英鎊引進一種基於生物技術的國內身份證計劃,這種技術的身份證包含個人身份信息、照片和指紋,旨在打擊犯罪和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只不過這項計劃目前仍然沒有進展。除了英國考慮恢復身份證制度之外,實際上一些沒有身份證制度的國家已經推出了一些跟身份證差不多的證件。
其中日本政府從2015年開始向每一位日本公民、居民發放了12位數字的個人編號,並製作了個人編號卡,這張卡搭載著IC晶元,記載有姓名、住址、出生日期、性別、個人編號和本人臉部照片等個人信息,這其實就是身份證的卡片,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加拿大也有楓葉卡,卡片上有激光印刻的照片、簽名、性別、身高、眼睛顏色等個人信息,而且還含有一個比銀行金融卡磁帶還要精密的高科技設計,內含永久居民身份所需的所有數據。法國從2021年3月16日起開始試行推出新版身份證,雖然法國沒有強制辦理身份證,到底要不要辦理是自願的,但因為身份證制度的便利性,目前已經有超過40%的法國人辦理新的身份證。所以那些號稱身份證是一種約束,羨慕歐美那些不實行身份證制度的國家其實就是自欺欺人。
⑶ 為什麼西方人以誠信為榮,中國人以聰明為榮
如果聰明是一種天賦,那麼誠信就是一種選擇。沒有人不希望自己聰明,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誠信。在社會的大染缸里,沾染的越久就會越聰明,尤其那種佔便宜的小聰明。
說到誠信,就不得不提到:「契約精神」。「契約精神」是西方文明社會的主流精神,「契約」一詞源於拉丁文,在拉丁文中的原義為「交易」,其本質是一種契約自由的理念。所謂契約精神是指存在於商業經濟社會中的契約關系和內在原則,是一種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
基督教文明是契約精神的最初根源。《聖經》分為舊約和新約。在耶穌降世之前,上帝與猶太民族所立之約被稱為「舊約」。而在耶穌降世之後,上帝與人重新的所立之約被稱為「新約」。這種神聖的契約精神,便是西方傳統文化的根基,也是促成西方商業文明的發展。正因為此,彼此遵守約定規則的傳統觀念,在西方國家根深蒂固。
在中國卻大不相同,國人更崇尚聰明,而非誠信。中國人把聰明和才智,基本都用在挖空心思地走捷徑,把制度看成是限制他人而不是自己。能繞過規則,便是聰明的表現。為什麼我們這片土地上開不出契約精神的花朵?
首先是中國沒有宗教。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沒有高懸頭頂的神明,就失去了無所不在的監督者和保證契約正常履行的中間人,一切只能靠自己內心的道德律令,何其難也。
其次,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限制。契約精神產生於人神約定,孕育於商品交易。中國一直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自給自足,而且,中國歷代都是重農輕商,對商持貶抑態度,商品交易極為貧乏。偶有商品交易,也常常在熟人世界中運行,陌生人交易所需要的契約精神自然很難產生。
最要命的是,中國在於變通的文化基因。契約精神就是誠實的信守規則。但中國的文化往往在乎聰明,在乎變通,在乎兵不厭詐。
比如說田忌賽馬的故事,就是活生生地違反契約。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這是賽馬的規則,但是田忌卻使用了下馬對上馬、上馬對中馬、中馬對下馬,這是典型的不講規則;但卻被中國人當做最經典的案例來崇拜。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更是蘊含了對規則的輕蔑。
宋定伯賣鬼中,鬼對人遵守契約,以誠相待,背著人走路,一是一,二是二。宋定伯卻套鬼的話,問鬼怕什麼。鬼和盤托出:惟不喜人唾。最後的結果就是宋定伯把口水吐到鬼身上,鬼化身為一隻羊,宋定伯騙鬼賣鬼,得了五百錢。如此踐踏契約的行為,卻一直被我們奉為英雄,千載之下,讓人們欽佩不已。
笑星趙本山的《賣拐》三部曲,愣是把一個好好的人忽悠瘸了,還引起了全民的狂歡,連續三年,一浪高過一浪,從賣拐,到賣擔架。這哪裡像一個正常的禮儀的民族,這簡直就是一個大忽悠帶著一大群小忽悠的群氓時代。藝術都是生活的真實反映。
因為社會不講契約,導致中國的誠信教育,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的基本判斷是社會無契約,教育沒誠信。教育中的誠信不可能白手起家,憑空建造。退一萬步,就算這樣的誠信建立起來了,將來孩子們走上社會,也會不斷碰壁,以致頭破血流,慘不忍睹。
誠信的建設一定要以制度來保障,要有巨大的懲罰措施,使得不誠信的人「失大於所得」,而且總是如此,人們就會選擇誠信。也就是說,最初,誠信只是一種選擇,久而久之,誠信會成為一種道德。其實西方人並不比我們守信,而是不遵守信用的代價超出了他們的想像,沒有誠信的西方人簡直寸步難行,生不如死。這就迫使他們「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誠信」。對西方人來說,失去信用,就是失去精神生命,這兩者沒什麼區別。
我看三國,最不喜歡的人就是諸葛亮,在荊州這件事情上,諸葛亮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何嘗有過一點點契約精神?
國人普遍缺乏誠信的契約精神,以及對作假行為的認同,說明了中國人更在意輸贏,而不是善惡。沒有哪個國家會把作假、不誠信、違背契約精神作為大智慧來傳承。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中華民族始終無法走出蒙昧,一直徘徊在文明邊緣的真正原因。
我常常會想起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我承認甘地的隱忍犧牲精神的偉大;但我同時也極為佩服英國殖民者,他們是合格的稱職的高素質的對手。甘地的「非暴力」實質是以吃苦隱忍的精神、以道義的力量邀請對方共同遵守人類的文明准則。它的真正難度在於對手也必須是一個講究基本游戲規則的人,否則,你對他「非暴力」,他卻總是對你「暴力」,結果可想而知。甘地一生共絕食16次,其中針對政府的幾乎每一次都使英國統治者大為惶恐,不得不讓步。但在這種「讓步」的背後,其實是一種「人的生命觀念」在轉變,我們可以設想,假如甘地的絕食不是「示威」給英國人,而是希特勒,是斯大林,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人和人之間並非孤立無關的,每個人都是一塊小小的泥土,連綴起整個大陸。人來到這世間,作為社會的高級動物,是訂有契約的:物質利益的來往,有法律的契約;行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約。誠信,實質上就是一種「精神契約」。遵守契約的人是明智的,信守契約的人是「高貴的」。懂得為自己的契約買單,實質上是給自己的人格保險。
孔子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得黃金萬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所謂的「一諾千金」,可是,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我們整個民族失去了僅有的一點溫存和誠信呢?而最要命的是,契約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再次建立。就像那個殘酷的寓言,說謊的孩子,選擇了不誠信,就只能被狼吃掉。
我的最終陳詞:
我們國家在若干年後是否強大,其實在今天某一時某一地,我們大多數人是不是選擇了誠信,就已決定。
而看文章的你,可能坐在明亮的辦公室裡面喝著咖啡,希望著自己能在一個道德水平更高的環境中生活,殊不知有很多的律師、記者、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正在頭破血流地為一地、一屋、一案、一法條而斗爭,他們的血其實是在為你為我而流。
你當然可以不信我所說的這些話,但那些正在發生的,正在跌落的,你所知和不知的,你都無法逃避。
因為這是你和我的人生,這是你和我的祖國。
誠信是最低的交易成本,也是最高的人格魅力。誠信是最引起為榮的聰明,更是最引以為豪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