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為什麼越南人結婚早

為什麼越南人結婚早

發布時間:2022-05-17 09:23:09

① 越南人的生活風俗

與中國人一樣,越南也是按照農歷過春節、元宵、清明、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但是沒有重陽節。

越南最重視的民族傳統節日是春節,春節期間,越南有合家團圓,放鞭炮.粘春聯.拜年的習俗.年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吃用黃精葉包的糯米粽,一般都有一公斤重.春節期間,越南人的家族中還有三樣必不可少的節日裝飾品:含苞欲放的桃枝,金桔和一個裝有五種水果的五色果盤。

越南民樂和舞蹈

越南是個特別重視傳統的國家,越南人身上許多傳統的東西仍舊完好地保存著。同時,越南民俗里也有一些變化,這種變化是20世紀的戰亂和社會體制所留下的。

稱謂: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越南人的稱謂就是典型的「新舊混雜」。越南人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對群眾稱鄉親們、父老們,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是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如高棉族)多行合十禮。京族人不喜歡別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著人呼喊。

越南宗教:越南人尊儒,拜祭媽祖.多數人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少數人信高台教.

孔廟

高台教

媽祖廟

禮節:在越南人家裡有許多的禮節,一般地講,在越南人家裡不能用腳指物,席地而坐時不能用腳對著人,不能從坐卧的人身上跨過去,不能睡在婦女的房門口和經常來往的過道上,不準進入主人的內房。在少數民族家中,絕對不能到姑娘住的房間里。進屋要脫鞋,否則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敬老的習慣,如傣族、佬族家中有一條凳子專供老人坐,青年人和外人不準坐。

待客:越南人待客非常熱情,有些少數民族常用本民族最喜愛喝的酒和愛吃的生冷酸辣等食物待客。因此,客人即使不合胃口,也要盡量地吃,否則會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南方山區少數民族,喜歡在節日喜慶時邀請客人一同喝壇酒,即輪流用管子從酒壇里吸酒喝,第一輪(即輪流吸的第一口)不能拒絕,否則認為是掃興、失禮。第一輪以後,如不想喝,以雙手抱拳向右肩舉一舉,表示謝謝不再喝了(吃飯時也是這樣)。

越南婚俗

婚娶:按照越南頒布的婚姻法,越南實行一夫一妻制,規定男的20歲,女的18歲才能結婚。男女青年到了結婚年齡,在農村,一般要通過媒人介紹,然後男女雙方見面相親,最後由男女雙方父母決定,如同意,男女青年必須到鄉政府進行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後正式舉行婚禮即成夫妻。結婚形式有娶媳婦和招郎入贅兩種,娶妻、居夫家是最普遍的形式,而招郎入贅則不多見,只有個別少數民族有這種風俗,如傣族青年人要結婚則需入贅,入贅時間一般為8年,8年後才能正式舉行婚禮。越南農村青年男女的新婚禮非常熱鬧,男女雙方家庭都要大擺宴席,請親朋好友吃喝一番,以示慶賀。越南提倡婚姻自由,現在城市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結婚較普遍。

越南北部蠻族一些部落中,結婚時有一種讓舊情人先佔「初夜」的「謝恩」婚俗。一個新娘在婚前,往往同時有三四個情郎,在同其中的一個訂婚後,便同其他人斷絕關系。但按傳統習俗,新婚之夜新娘並不在洞房,而是去找舊情人共枕一夜,以示「謝恩」之後,也就與舊情郎斷絕一切來往,完全忠於自己的丈夫,不會再有其他的不軌行為了。

② 越南人結婚一般幾天才結束

越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除京族(也稱越族、或越司族)外,還有瑤、土、都依、巴拿、布標、沙、耶鉦、苗、岱、傣等60多個民族。越南少數民族的婚禮習俗多姿多采,十分有趣。
居住在越南中西部山區茂林地帶的耶鉦族,男孩到十五六歲、女孩到十三四歲要舉行一次標志長大成人的銼牙儀式,從此便可成為村寨的正式成員,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並可開始考慮婚姻大事。耶鉦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戀愛,自古以來村寨的人都樂意為這些人提供方便條件,每個村寨都建有公房,青年男女可以在公房裡聚會,通過共同勞動和娛樂相互了解,談情說愛。男女相愛到一定的程度,便向父母稟告,因為婚姻大事的最後決定權掌握在父母手中。當然,父母大多不會表示反對,他們相信兒女自己的擇偶眼光。父母詳細聽取兒女所介紹的情況後,雙方家長見面,認真商量有關事宜,並秘密進行准備工作。某一天,男女兩家突然宣布舉行訂婚儀式,令親友覺得茫然,鄰居感到驚愕。原來,耶鉦人的傳統觀念中認為,訂婚儀式越突然,婚後生活越是幸福美滿。訂婚儀式後男女雙方開始為舉行婚禮作準備。舉辦婚禮的時間多愛選擇歲末年初之際,耶鉦人覺得這樣做富於辭舊迎新之意。
舉行婚禮那天,客人們陸續到來了,各項事宜均已准備就緒,新郎新娘突然失蹤了。新郎的父母急忙向村寨頭人報告,頭人緊急動員青壯年分頭「搜捕」,他們爬高山,入密林,四處尋找,發現新郎新娘並將他們帶回村的人,新郎父母要賞給他們一些錢。村寨的青壯年在尋找新郎新娘時,客人們圍坐在一個大酒壇周圍,酒壇里插著一根很長的吸管,人們輪流用管子從酒壇里吸酒喝。新郎新娘被「捉」回來後,相互面對面地坐著,中間放著一隻雞,新郎新娘和主婚人共同用手按在雞背上,客人們依次用手觸摸一下被新郎新娘按在那裡的雞,表明自己是參加婚禮的正式成員。隨後將雞宰殺並做成雞肉飯,新郎新娘共同食下一碗雞肉飯,同飲一杯酒,客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這就是當地盛行的「波拉」成親儀式。當天晚上,新郎新娘要舉行「合巹」儀式。客廳中央放著一張寬的竹床,青年人們抓住新郎新娘往竹床上按,新郎極力推脫,新娘扭扭捏捏,最後因寡不敵眾,被雙雙按倒在竹床上,並讓兩人同蓋一床被子,表示兩人從此已成為夫妻。青年人歡呼跳躍,上了年紀的人笑得合不攏嘴。婚禮儀式達到高潮。合巹儀式數周後,女方家給男方家送去一堆木柴,男方家鄭重接受,並以竹製品回贈,這就是「送柴禮」。數月後,舉行「大哇」儀式,宰殺一頭肥豬,男女兩家各一半,分別宴請所在村寨的人,新婚夫婦同全村寨人見面。接著要舉行」大錄」儀式,男女兩家匯集在一起,邀請雙方親戚參加,新郎新娘拜會各位親戚。最後還要舉行「告別公房儀式」,新婚夫婦跪拜「寨神」,並同昔日朝夕相處的未婚男女朋友們告別,整個婚禮到此才宣告結束。
都依族青年男女的婚事由父母做主,包辦婚姻由來已久。小夥子相中某家姑娘,其父母也覺得條件合適,便託人去女家說媒。女方家表示同意,兩家便坐在一起商談彩禮數額和接親日期。彩禮一般約合人民幣300到500元現金、100斤豬肉、100斤酒、幾套衣服以及手巾、布鞋、襪子、綉花袖套、胸兜等。男方將彩禮備齊並送到女家便可接親。如果女方家缺男勞動力,男方家是窮戶,小夥子可以到女方家「上門」,並隨妻姓。「上門」的小夥子也需付彩禮,但數額不大,只是象徵性的,因一點彩禮不付,姑娘會被他人視為沒有身價。
接親要請巫師選定吉利時辰。接親的隊伍由新郎的兄弟、親友組成,一路歡聲笑語地來到女方家,接親的人們在女方家吃飽喝足後請新娘上路,全村人都到路口送行,姑娘的母親哭成淚人,妹妹、姐姐也都灑淚相送。來到男家,新郎新娘在鞭炮聲中跪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新婚第一夜,新娘要同姐妹、女友一道就寢。第二天清晨,新娘很早便起床,收拾房間,打掃衛生,給陸續前來道喜的人們敬茶倒水。中午,男方家大擺宴席,招待客人。下午,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七至十天後,新郎委託兩位上了年紀的婦女去女家將新娘接回來,男家再次設宴慶賀,婚禮到此結束,新郎新娘開始新婚生活。
越南境內的苗族人的思想則比較開化,男女青年可以談情說愛。小夥子看中某位姑娘,便身披彩條氈、手持蘆笛,於夜間來到姑娘家附近,吹起蘆笛,傾訴心中愛慕之情。姑娘如果有意,便走出閨房,同小夥子在月光下相會,通過講故事、對歌、相互了解,建立情意。訂婚時,男方家向女方家付一定彩禮。
婚禮在男方家進行,一般持續兩三天時間。婚禮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到一定程度,小夥子便到姑娘家求婚,在徵得姑娘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將姑娘帶回家成親;另一種是先帶走姑娘成親,再去徵求姑娘父母的意見。後一種方式是在姑娘父母對婚事不滿意的情況下採取的,一般很少採用這種方式。苗族人的婚禮簡朴熱烈,沒有什麼繁瑣的儀式,男方家請客人喝壇酒、吃喜宴。苗族人講究愛情道德,婚姻生活穩定,極少發生離婚的現象。
瑤族人的婚札要進行許多復雜的儀式,瑤族分為青衣瑤、白褲瑤、錢瑤、紅瑤等許多分支,不同的分支有著不同的禮儀。瑤族人青年男女可以自由地選擇意中人。小夥子遇上中意的姑娘,便託人到姑娘家求婚,若女方家同意,雙方家長坐在一起共同草擬一份婚約,婚約的內容大致為:男女雙方同意這門婚事、男方送給女方的禮品(錢、服裝、肉、酒、米……)、迎送新娘的日期等。婚約用紅紙寫成,一式兩份,雙方各保存一份。不同的瑤人婚禮也有差別。

青衣瑤:按照婚約上商定的日子,男方家派出一個由11人組成的迎親隊伍——新郎、媒人(常常是新郎的哥哥)、兩位伴郎和7名攜帶婚約中規定的彩禮的人,前往女方家接親。迎親隊伍來到新娘家附近時停下來,攜帶彩禮的7個人將100斤豬肉、20隻宰殺好的雞和20瓶酒先送到女方家報信,並幫助女方家做好飯。女方家准備就緒,派人來傳信,新郎等4人來到女方家。當新郎走近女方家大門時,兩位少女拉著一條線擋住去路,雙方展開對歌比賽。這時,兩位伴郎走到少女跟前,分別給她們一些喜錢,少女眉開眼笑,將線剪斷,讓新郎進屋。新郎一行剛剛進屋,藏在屋裡的新娘的女友們沖上來,抓住媒人就是一陣「亂打」。媒人手舉一塊紅布,來回搖動,彎腰表示歉意,不得有絲毫反抗之意接著舉行「合巹」禮,新郎新娘分別站在一隻木箱兩側,木箱上放著一盞點燃的油燈,新郎新娘的腳下放著一些乾草。儀式開始,媒人先按新郎新娘的肩一下,示意他們坐下,然後取出一杯酒,自己先喝一口,新郎新娘接著將杯中的酒喝盡。媒人轉向燈,新郎新娘交換一下位置,「合巹」禮結束。新娘轉身進入房內,新郎找一處偏僻角落,低頭站在那裡,待將彩禮交給女方家後,才轉身同大夥說笑。
這時,屋裡的氣氛熱鬧起來,男女雙方的代表出來對歌。對歌結束,雙方代表舉行潑水儀式,男方先潑,女方潑回來,交換位置後再相互潑一次。隨後,眾人入席。席間,男方代表將彩禮清單交給女方代表,女方代表檢驗無誤,新娘的母親最後接過收藏起來。此時,新娘和女方親戚朋友熱淚盈眶,有的人甚至放聲大哭。新娘的女友們高聲唱起傳統的民族歌謠。
新郎一行離開女方家時,新娘的父親或哥哥將地背出大門一段距離後文給新郎,新郎拉著新娘朝自己家走去。到達新郎家時,家庭所有成員、親戚朋友、左鄰右舍聚集相迎。新郎領新娘進入大門之前,要經過一段放著剪刀的路,巫師已事先用剪刀將這條路刺過三遍,表示驅惡避邪。新郎新娘進入大廳,家人要宰殺一隻活雞祭祖,以告慰祖先家中添了一個新成員,而且從此會更加入丁興旺。最後男方家設喜宴招待賓客。
紅瑤:舉行婚禮的那一天,新娘由父母、兄弟姐妹和親戚送到男家,而且事先要選定「好時辰」才離家,並按雙方商定的路線行走。當新娘尚未跨進男方家門時,新郎已躲到鄰居家,待舉行「紅堂」儀式後才回來,紅堂的形狀象彩門,上面貼有彩紙和對聯。男家殺雞供祖先,告訴祖先家中正在辦喜事,然後將「紅堂」放在祖先的供台上。接著舉行「紅繩」儀式,巫師向新郎新娘撒扔紅帶或紅繩,並誦讀有關瑤族婚姻和生活的書籍,祈求祖先允許他們二人成為夫妻。隨後客人們參加喜宴,但男女兩方的家庭客人分別入席,而且相互不講話。散席後,凡是參加婚禮的人均可領到一份肉和餅帶回家。次日清晨,送新娘來的人返回家去。3天後,新娘在新郎陪同下回門,看望父母,並住上幾天。新娘返回夫家後,開始婚後生活,只是逢年過節才回娘家看望父母和親人。
白褲瑤:新娘隨著迎親的隊伍向男方家行進時,穿著白色褲子和帶刺綉的青上衣,頭上戴著一頂綉花帽,臨近男方家門時,用一件紅色長衣服從頭罩到腳。新娘進入男方家大門時,巫師將事先做好的一隻象徵性的船放在門口,船的兩頭、中間都插滿了小紙人,當新娘剛要跨過這只船進屋時,巫師用刀在新娘腳步之間狠戳三次,表示「解殺」。在室內舉行「合巹」禮後,新婚夫婦出來拜見父母和親戚。新婚第一夜,新娘合衣而睡,尤其是頭上的帽子不能摘下來。
布標族男女青年訂婚後,男方在逢年過節時給女方父母、兄嫂送去粽子、糯米飯、錢等物品。婚前准備工作就緒,男方送去三尺紅布、四隻小碗、兩串飾珠等,告知女方婚期可以如期舉行。舉行婚禮這天,男方再給女方送去兩擔糯米飯、兩大塊肉和一隻裝滿雨傘、頭巾、衣裙等物的木箱,並將姑娘接來成親。親朋好友應邀前來吃一頓豐盛的宴席。客人紛紛向新娘贈送現金、銀戒指、頭巾等物。
巴拿族的婚禮比較簡單,沒有繁瑣的儀式,男方不用送彩禮,女方也不準備嫁妝,婚禮費用雙方共同承擔,哪一方出的錢多,婚後便居住在哪家。經濟困難的家庭,婚禮上一包米飯,男女各吃一半,就算完成結婚儀式。
摘自網路

③ 越南的習俗是什麼

1、插桃枝

是越南春節的一個重要習俗。臨近春節之際,越南家庭都會到超市中去購買大株桃枝,帶回家後插在門口或者客廳以作為春節期間的家庭裝飾。

桃枝寓意驅鬼驅邪,在中國古代即盛行以桃木劍作為驅邪的法寶,時至今日插桃枝已經不再為中國春節的習俗,被貼門神辟邪所取代,但越南依舊很好的保留了中國古代的傳統習俗。除卻插桃樹枝之外,金橘枝也是要常備的,寓意財源滾滾,吉祥如意。

2、祭祖

越南春節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即掃墓,在春節前掃墓寓意請祖先回家過年,早在成書於14世紀的《安南志略》中便有民間在元旦「杯盤祀祖」的記載,越南在年底掃墓,與中國在清明掃墓不同。在越南清明節並沒有被當做節日記載,僅僅是附錄於寒食節之後。

有學者研究,越南之所以沒有按中原王朝清明祭祀祖先的習俗辦事,和其所處氣候環境有很大關系。越南地處亞熱帶,春節乾熱風大,極易著火,而年底剛過雨季,草木旺盛,將其根部拔出後可以防止雜草侵擾墓地。

3、采祿亦

是越南春節十分重要的習俗,采祿實為采「綠」,因二字在越南發音相同,故采綠被稱為采祿。采綠葉的習俗就是要把折下的帶有綠葉的樹枝帶回家。

在中國古代,采綠是人民的一項重要活動,後傳至越南。但在今日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沒有了采綠的習俗,但越南一直保留至今。因綠與祿諧音,故采綠寓意為在新的一年官運亨通、萬事如意,所以除夕采綠葉十分重要。

(3)為什麼越南人結婚早擴展閱讀

1、越南婚俗

在越南北部蠻族的一些部落中,結婚時有一種讓舊情人先佔「初夜」的「謝恩」婚俗。一個新娘在婚前,往往有舊的情郎。如果確定與一個人訂婚,就要同其他情人斷絕關系。按傳統習俗,新婚之夜新娘並不住在新郎的洞房裡,而是去找舊情人共枕最後一夜,以示「謝恩」。

2、越南端午節

越南的端午節是越歷五月初五,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食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節日清晨,父母為子女准備糯米酒釀、黃姜糯米飯及桃、李、檸檬等幾種酸味食品和水果。

南方一些地區讓子女食西瓜、芒果、煮雞蛋和飲椰汁,大人飲雄黃酒,並將雄黃塗在小孩頭、額、胸、臍各處以逐蟲。端午采葯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為「端午草葯」最為靈驗,許多集市上有此葯專賣攤。

④ @越南人多少歲結婚一般活多少歲

我國法定結婚年齡男22周歲,女20周歲。之後就算晚婚 世界主要國家法定結婚年齡如下:伊朗法定結婚年齡9歲;荷蘭法定結婚年齡12歲;俄羅斯法定結婚年齡14歲;法國法定結婚年齡15歲;菲律賓法定結婚年齡16歲;韓國法定結婚年齡16歲;日本男18歲、女16歲;巴西16歲;中國香港16歲;中國台灣16歲;美國各州不一,部分州規定,如雙方未滿成年人年齡,須經父母同意方可結婚,有的州規定男子不滿18歲、女子不滿16歲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結婚。愛達荷、密西西比、新澤西和華盛頓等州則允許年滿14歲的男孩、年滿12歲的女孩結婚;

⑤ 越南結婚的風俗是什麼

  1. 訂婚到女家、拍婚紗、結婚。他們結婚一般都有專門的做這一塊生意的人給搭結婚彩棚,有的家裡條件不允許的就在酒店擺酒席,第一天在女方家裡,開始是在神台前男女雙方互相給對方戴戒指,雙方父母親人贈送禮物給新人(一般為金戒指,金手鐲,靳向鏈,金耳環),酒席錄像,酒席中會請婚慶主持人,還有就是酒席的場地有一個舞台,親朋好友在上面唱歌(這是比較有特色的)。第二天在男方家裡,其他基本一樣。

  2. 在越南北部蠻族的一些部落中,結婚時有一種讓舊情人先佔「初夜」的「謝恩」婚俗。一個新娘在婚前,往往有舊的情郎。如果確定與一個人訂婚,就要同其他情人斷絕關系。按傳統習俗,新婚之夜新娘並不住在新郎的洞房裡,而是去找舊情人共枕最後一夜,以示「謝恩」。從此之後,也就與舊情郎斷絕一切來往,完全忠於自己的丈夫,不會再有其它的不軌行為了。

  3. 在越南北部山區居住的婁婁族(Lo Lo),青年男女示愛的方式頗為特別,他們用線把竹筒穿起來做成擴音器,男孩子通過自製擴音器向他愛慕的女孩傳達信息,他說:「我非常愛你,我將向你敞開我的心扉。如果你也愛我,我就把你帶回家做我的妻子。」如果女孩也對男孩有意,她就回答:「你難道不知道我已經愛上你很久了嗎?但是,你要記住,你的愛不應該僅僅表現為甜言蜜語。」這樣男孩就明白那個女孩已經同意了他的求婚,他就准備迎娶這位姑娘了。過一些時候,男女雙方私下計劃,女孩先從自己的家裡溜出來,讓一群年輕的小夥子把姑娘「綁架」到男孩子家中。男方搶到姑娘以後,男方要殺豬設宴,慶祝搶親成功。第二天通知新娘家裡,第三天托媒人前往說親。

  4. 新人必須在太陽下山前圓房,否則不吉利。更有意思的是,在越南北部一些村落,姑娘要在新婚前夜找舊戀人共度最後一晚,作為對過去的告別。這種做法是被當地人的道德觀所接受的。此後兩人再不來往,女方要完全忠於丈夫。

  5. 越南實行6天工作制,所以婚禮大多定在周日舉行。與中國的大圓桌不同,婚宴使用長條形桌子,每張桌子圍坐6位賓客,一共30桌。

  6. 婚宴菜餚以冷盤為主,這與炒菜為主的中國婚宴差別很大。此外,越南人吃各種菜都喜歡沾著碾碎的花生米,甚至連吃水果也如此,他們認為這樣味道最佳。席間上來一道點心,四四方方,上面點綴各種蜜餞絲,呈半透明狀,香味奇特,甜糯適中。

⑥ 越南「奇葩」婚俗,新婚之夜有何奇怪的習俗,男性直言接受不了

越南奇葩婚俗,婚禮的當天新娘的洞房對象不是新郎,而是前男友。這在他們的文化中是非常講究的,以表示“謝恩”也不是到這是哪門子的恩情最令人費解的是新郎並不會因此不高興反而會很開心不過這樣的奇葩婚俗只在越南背部的一些蠻族存在就這一條想必是個男人是個都仍受不了畢竟在我們的文化里可是戴綠帽。


上門郎入贅期間雖然被視為女方家庭的一個兒子,但有約束。如在家裡不能坐凳子,不能穿鞋和拖鞋,不能進岳母、嫂子的房間。岳父岳母吃飯時,上門郎不能睡覺,要為吃完飯的岳父母斟茶水,清晨早早起床為全家人燒水煮飯、撒網捕魚。一片混亂,互相追逐打鬧,非常熱鬧。因為有這種婚俗,所以男女雙方一切參加婚禮的人,都准備好兩套衣服,先穿舊衣服,待打鬧洗干凈後再換上新衣。這種類似的婚俗在普拉人、興門人中也有。

⑦ 求一篇關於越南婚禮習俗的論文,感謝!!

越南的婚禮習俗。煙台婚禮策劃的婚禮開始了,新娘薄施粉黛,秀發披肩,身穿越南民族服裝---錦緞奧黛,銀粉底色上面手綉橘紅色的花紋,內著白色錦緞寬筒喇叭褲,將嬌小的身段襯托得很優美。司儀在台上主持婚禮,無非是新娘新郎的概況和一些即興調侃的話。奇怪的是,現場一直沒見新郎的蹤影。阿杜解釋說,越南人結婚分兩天辦,前一天在新郎家,新娘新郎必須都出席;次日在新娘家辦,新郎不出席。這與中國的「回門酒」風俗完全不同。這還不算什麼,該國貢族的規矩更怪,男方要先入贅、後娶親。首先由小伙親友去提親,如果女方家長同意,便商定男子入贅女方的年限。以前上門是8年至12年,現在縮短為三四年。
阿翠家的婚宴菜餚以冷盤為主,這與炒菜為主的中國婚宴差別很大。此外,越南人吃各種菜都喜歡沾著碾碎的花生米,甚至連吃水果也如此,他們認為這樣味道最佳。席間上來一道點心,四四方方,上面點綴各種蜜餞絲,呈半透明狀,香味奇特,甜糯適中。阿杜告訴我,這道點心裡加入了越南特有的數種香料,法國香水就是採用越南出產的香料作為重要元素製成的,說話間臉上露出自豪的神色。
在回仙山工業園區的路上,我問越方的阮主任,越南婚禮為什麼要在中午舉行?阮主任解釋說,新人必須在太陽下山前圓房,否則不吉利。更有意思的是,在越南北部一些村落,姑娘要在新婚前夜找舊戀人共度最後一晚,作為對過去的告別。這種做法是被當地人的道德觀所接受的。此後兩人再不來往,女方要完全忠於丈夫。
從河內到仙山工業區大約20公里,途中不時看到街邊臨時搭起的藍色大棚,不下十來個。阮主任說這些都是婚禮大棚,是周末的一大街景。這些婚禮大棚占據著人行道,交通管理部門基本不管,左鄰右舍態度也很寬容。越南人結婚年齡比中國人小了許多,一般女子20歲、男子22歲就差不多成家了。越南政府規定一對夫婦可以生兩個孩子,所以近年來越南人口暴漲,已達8000多萬。
在越南工作期間,筆者參加了河內姑娘阿翠的婚禮,結果發現越南婚俗既有同中國的相似之處,又有些聞所未聞的古怪講究。
新郎按規矩不在婚禮上露面
越南實行6天工作制,所以婚禮大多定在周日舉行。一個周末的上午,筆者應邀趕到位於河內市的阿翠家參加婚禮。司儀把我引入臨時搭建的婚禮大棚。我打量四周,婚禮大棚由鋼管和海藍布搭建而成,正面是主席台,掛著紫紅色絨布幔,上面貼著銀底的紅色漢字———「雙喜」,中間是表示婚禮具體時間的阿拉伯數字,邊上點綴著常青樹和白鴿,烘托出濃重的喜慶氣氛。主席台右側放著一台大彩電,背後是一套組合音響,都是中國貨。電視里正在播放具有濃郁越南特色的滑稽節目,風格頗像上海的滑稽戲,圍坐觀看的賓客們不時發出笑聲。與中國的大圓桌不同,婚宴使用長條形桌子,每張桌子圍坐6位賓客,一共30桌。
翻譯阿杜把筆者介紹給大家,新娘子的母親一聽說我是中國人,連忙走上來寒暄,高興得合不攏嘴。阿杜告訴我,有外國人參加婚禮是件特有面子的事。我私下問他,越南有沒有送禮金的風俗,在得到肯定答復後,我趕快掏出錢讓他送過去,生怕失了中國人的禮數。

⑧ 越南人多大年紀結婚

越南法定結婚年齡為男20歲,女18歲。但是如果是涉外,比如在中國登記結婚,則必須按我國規定:男22歲,女20歲。

⑨ 為何中越邊境通婚現象嚴重

現如今,國家與國家通婚的現象越來越多。中國人與韓國人、中國人與日本人、中國人與越南人等等,國籍已經不能成為阻礙人們結婚的因素。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認為對方是合適的,那麼這兩個人就可以結婚。不過,不同國家的人結婚,需要辦理的手續比較復雜,也比較耗時。相比內陸城市,邊境上的通婚現象更加常見。比方說,中越邊境通婚的人比較多。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呢?

其三、越南姑娘想嫁,中國小伙想娶人,郎有情妾有意,天造地設。社會的包容性越來越強,不同國家的人結婚,也能得到他人的祝福,也能夠得到合法的法律保障。盡管越南經濟不夠發展,但是越南姑娘還是挺好看的。如果越南姑娘不開口說話,你很難分辨出來誰是中國人,誰是越南人。一方想嫁,另一方想娶,一拍即合。

綜上所述,中國邊境地區通婚頻繁是有理由的。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越南人結婚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原始部落有多少人口 瀏覽:276
中國只承認哪些國家的駕駛證 瀏覽:917
英國親王的孫女怎麼稱呼 瀏覽:62
越南最大的河流是多少 瀏覽:323
伊朗的港口有多少 瀏覽:895
中國哪個公司生產的新冠疫苗好 瀏覽:70
印度小吃米飯是怎麼做的 瀏覽:190
oet怎麼在中國考 瀏覽:873
中國重汽多久給offer 瀏覽:705
密教傳入中國多久 瀏覽:932
上虞中國銀行在哪個地方 瀏覽:904
中國法蘭度航空在哪裡 瀏覽:360
印尼鳳眼菩提怎麼樣的 瀏覽:657
如果在印度吃牛肉會怎麼樣 瀏覽:137
印軍鳴槍中國怎麼應付的 瀏覽:209
印度尼西亞巴士怎麼訂票 瀏覽:802
印尼的證件號是什麼 瀏覽:698
伊朗國旗為什麼那麼高 瀏覽:340
怎麼辦理英國簽證移民 瀏覽:628
印度軍隊矛盾怎麼處理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