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越和南越哪個領土大,人口多
面積毫無疑問是南越大,南越北越分界線在順化那裡,南邊的明顯大一塊,北邊就一個紅河沖積平原。
人口差的不是很多,但也是南越多,因為湄公河三角洲是整個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這個地方的人口比紅河平原的人口多,加上其它地盤大,所以南越的人口也是多的。
2. 南越和北越是怎麼回事
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語:Việt Nam Dân chủ Cộng hòa,漢字:越南民主共和國)俗稱北越,是自1945年至1976年越南北方建立的一個共產主義政權國家,也是東南亞地區首個社會主義國家,國土面積329556平方公里(1976年越南統一時)。
越南共和國(越南語:Việt Nam Cộng Hòa;中文:越南共和國,1955年-1975年),又稱「南越」,是由吳庭艷在越南南方建立的政府。越南共和國管轄的地區在1949年至1955年稱為「越南國」(Quốc gia Việt Nam;中文:越南)。
受美國支持的「越南共和國」政權於1975年4月30日,被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推翻,翌年越南南北統一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越南和南越哪個大擴展閱讀:
越南
首都
河內(Ha Noi),1975年時,河內的人口估計為:200萬人。夏季平均氣溫28.9℃,冬季平均氣溫18.9℃。
行政區劃
1976年7月越南統一後,全國劃分為59個省和5個直轄市。
議會
越南祖國陣線(Mat Tran To Quoc Viet Nam)是越南的統一戰線組織,成立於1955年9月,南北方統一後於1977年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族、民主及和平力量聯盟合並。本屆祖國陣線中央主席團主席范世閱(Pham The Duyet)。
司法機構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及地方法院、地方檢察院和軍事法院組成。
政黨
越南共產黨(Dang Cong San Viet Nam)是唯一政黨,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更名為越南勞動黨,1976年改用現名。現有黨員約248萬人,基層組織4萬多個,同世界上180多個政黨建有黨際關系。
3. 南越和北越地理上相通嗎
南越和北越地理上是相通的。
1、南越是越南共和國;
由吳庭艷在越南南方建立的政府。越南共和國管轄的地區在1949年至1955年稱為「越南國」。
受美國支持的「越南共和國」政權於1975年4月30日,被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推翻,翌年越南南北統一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2、北越是越南民主共和國;
北越是1945年至1976年越南北方建立的一個共產主義政權國家,也是東南亞地區首個社會主義國家,國土面積329556平方公里(1976年越南統一時)。
1976年越南統一後,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3)越南和南越哪個大擴展閱讀:
越南共和國的行政區劃:
以吳庭艷為首的越南共和國建立後,著手對北緯17°線以南的地區進行行政管理。越南共和國國會第一次會議將全國分為44個省(越南語:tỉnh),1個直轄市(越南語:Thành phố trực thuộc trung ương漢越詞:城鋪直屬中央)。省為西貢政權的最高行政區劃。
此外,為了適應戰爭形勢,西貢政權還設置了軍事色彩濃厚的軍事區域。如1965年12月頒令,越南共和國全境劃為4個戰術區域、首都軍區和仍薩特區(在西貢附近,為考慮軍事政治因素而設立)。
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首都:
河內(Ha Noi),1975年時,河內的人口估計為:200萬人。夏季平均氣溫28.9℃,冬季平均氣溫18.9℃。
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行政區劃:
1976年7月越南統一後,全國劃分為59個省和5個直轄市。
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政黨:
越南共產黨(Dang Cong San Viet Nam)是唯一政黨,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為印度支那共產黨,1951年更名為越南勞動黨,1976年改用現名。現有黨員約248萬人,基層組織4萬多個,同世界上180多個政黨建有黨際關系。
4. 越南分南北越的歷史
越南,位於中國南部,是一個面積不算大的發展中國家。越南的面積為32.9萬平方公里,還沒有我國雲南省的面積大。不過就是那麼一個面積不算大的國家,歷史上卻長期處於南北分治的狀態。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越南面積不大,為何歷史上卻長期南北分治?
首先,歷史上越南北部曾是中國的一部分,從秦朝時期就被納入中國版圖,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直到宋朝時期才脫離中國。因此,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可以說就是中國在東南亞的「翻版」。而越南南部則一直是土著居民的活動領地,曾建立了林邑、占城等國家。所以在宋朝以前,越南一直是南北分裂的。
公元968年,越南人丁部領趁中國動亂之際發動叛亂,擊敗越南各路軍閥,建立丁朝,取國號為「大越國」,建立了獨立的封建國家,從此脫離了中國的統治。970年,丁部領得知北宋發兵攻滅南漢,因此主動向中國靠攏。公元973年,丁部領被宋太祖冊封為安南郡王,與中國封建王朝建立「藩屬關系」。
不過雖然越南表面上恭順,但實際上一直野心勃勃,總想與中國平起平坐。為此,越南和宋朝、元朝、明朝都發生了多次戰爭,明朝曾一度把越南北部納入版圖,但因為越南不服王化,最終大明政府放棄了越南。
1592年,後黎朝滅莫朝,名義上統一全國。但越南內部卻出現了南北分裂,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兩大家族不斷發生戰爭,史稱「鄭阮紛爭」。而兩家名義上的共主——後黎朝皇帝則完全是傀儡,處於鄭氏控制之下。
1771年,越南爆發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但西山朝統一越南沒多久,南方阮主阮福映在法國的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阮朝建立後,阮福映遣使前往中國,希望清政府冊封其為南越國。嘉慶帝識破了阮福映的陰謀,賜其國號為越南,雖然阮福映不願意,但卻自知不是清王朝的對手,因此只能捏著鼻子接受。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而越南則在法國人的滲透和蠶食下名存實亡,逐漸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法國為了鞏固在越南的統治,在越南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把越南重新變成了南北分治的狀態。
就這樣,南方和北方在長期的分裂中逐漸產生隔閡,兩地越走越遠。二戰爆發後,日本人佔了越南,並扶植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國。二戰結束後,保大帝被趕下台,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即後來的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宣布獨立。面對風起雲涌的革命形勢,不甘心失敗的法國人卷土重來,對越南人再次進行侵略,結果遭到了越南人的抵抗。最終,經過九年的戰爭,法國人被迫撤出了越南。
但法國人撤走後,美國人很快取而代之。美國人在越南南部扶植了以吳廷琰為首的越南共和國,也就是所謂的南越。而胡志明領導的北方政權則稱之為北越。
就這樣,越南重新回到南北對峙的局面。南越和北越都試圖統一越南,他們分別在美蘇的支持下發動了統一戰爭,這就是著名的「越南戰爭」。越南戰爭一直打了20年,最終以南越的失敗而告終。1975年,南越政府被打垮,越南實現統一。不過雖然越南實現了統一,但南方和北方仍然存在著較大的隔閡,也許這種隔閡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磨合。
5. 越南的國土面積多大,北越比南越大嗎
南越的面積比北越大,但是南越地域狹長,不利於分兵防守,很難抵禦北越的滲透。這也是胡志明小道出名的原因。美國的越戰,有一多半是在越南鄰國的熱帶叢林里打的,就是為了切斷胡志明小道!
6. 越南分南北越的歷史
1. 越南位於中國南部,是一個面積不大的發展中國家,面積為32.9萬平方公里,不到我國雲南省的一半。
2. 越南的歷史上長期處於南北分治狀態,這令人感到好奇。其中一個原因是,越南北部曾在秦朝時期起長期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直到宋朝時期才獨立。因此,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國影響。
3. 越南南部則一直是土著居民的活動領地,曾建立了林邑、占城等國家。在宋朝以前,越南一直是南北分裂的。
4. 公元968年,越南人丁部領建立丁朝,建立獨立的封建國家,脫離中國的統治。後來,丁部領被宋太祖冊封為安南郡王,與中國建立「藩屬關系」。
5. 盡管越南表面上對中國恭順,但實際上一直野心勃勃,試圖與中國平起平坐。因此,越南與中國的明朝等朝代發生了多次戰爭。
6. 1592年,後黎朝滅莫朝,名義上統一全國。但越南內部出現南北分裂,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由阮氏家族控制,兩大家族不斷發生戰爭,稱為「鄭阮紛爭」。
7. 1771年,越南爆發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但西山朝統一越南不久,南方阮主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
8. 1885年,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中法新約》,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逐漸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在越南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9. 二戰期間,越南被日本人佔領,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國。二戰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宣布獨立。
10. 面對革命形勢,法國人再次侵略越南,但最終被迫撤出。美國人隨後介入,扶植南越,而越南北方則稱為北越。
11. 越南南北雙方在美蘇支持下發動統一戰爭,即越南戰爭。這場戰爭持續20年,最終南越失敗,1975年越南實現統一。
12. 盡管越南實現統一,但南方和北方之間仍然存在較大隔閡,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去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