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和廣西什麼土壤

越南和廣西什麼土壤

發布時間:2022-05-16 14:23:45

Ⅰ 廣西的地形地勢屬於什麼

廣西總體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類。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約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佔10.3%;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佔26.9%;水面僅佔3.4%。

廣西地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現西北向東南傾斜。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跨珠江、長江、紅河、濱海四大水系。

(1)越南和廣西什麼土壤擴展閱讀:

廣西的地理環境:

1、位置境域

廣西地處祖國南疆,位於東經104°28′~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中部。東連廣東省,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與雲南省毗鄰,東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貴州省,西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行政區域土地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管轄北部灣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

2、氣候

廣西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南臨熱帶海洋,北接南嶺山地,西延雲貴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時間長、氣溫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時間短、天氣乾暖。

3、水文

廣西境內河流大多隨地勢從西北流向東南,形成以紅水河—西江為主幹流的橫貫中部以及兩側支流的樹枝狀水系。集雨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條,總長3.4萬千米,河網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西

Ⅱ 廣西百香果和越南百香果有什麼區別

廣西百香果與越南的百香果其實都屬於同一種類的果,僅看外表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但是,這兩種產地不同的百香果實質上的區別還是較大的。

廣西與越南雖然接攘,但氣候與土質有很大的差別,廣西屬於亞熱帶氣候,絕大部分地區雖然氣溫常年都比較高,但依然一年分四季。盡管冬季實際很短,僅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屬於氣候上的冬季,有些地方甚至連二十天的冬天低溫也不到。其餘的秋冬季從每年農歷八月份到十一月份,氣溫仍然常常在攝氏15度至攝氏25度左右。

而越南比廣西處於更南的位置,除了越南北部極少數的山區具有十分短暫的冬季低溫外,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屬於熱帶氣候,長年高溫多雨,十分炎熱。

口感味道上,以紫香百香果為例,越南百香果較為偏酸。原因是越南的交通運輸較為落後,從越南的產地運到廣西邊境的交易市場往往需要三天左右。為了減少百香果中途的腐爛數量,通常在百香果僅有6成熟的時候就採摘了。自然而然,這種不夠成熟的百香果來到中國後,盡管它的表面顏色同樣漂亮,卻因裡面的肉汁偏酸而令人皺眉。當然它也可以留到成熟度達8成以上再採摘,以確保果肉甜度,但卻容易造成爛果率大幅上升,以至得不償失。

廣西百香果卻可以不慌不忙地待它達到了8成熟時方採摘,再利用我們高度發達的快遞物流產業寄送,以至於從果園採摘下來,三到五天即可到達消費者手中。由此,可見廣西的百香果味道要比越南的甜很多。

其實百香果成熟後剛剛採摘下來,它的味道是香味濃郁,甜中帶酸。待放置了四到五天後,表面開始變得皺巴巴以後,那個口味是又香又甜,基本沒有酸味了,真是令人太喜歡了!但是越南的百香果因為成熟度不夠,縱使放得十分皺皮也是很酸的。

Ⅲ 廣西哪裡最接近越南

廣西的西南部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接壤。具體廣西市縣有東興市、上思縣、寧明縣、憑祥市、龍州縣、大新縣、那坡縣、靖西縣。越南方面是:廣寧、老街、、高平、萊州、諒山、河江。

接壤地圖如下:

中國與越南接壤的陸路邊境口岸主要有:廣西的憑祥友誼關、憑祥浦寨、水口、龍邦、平孟,東興、愛店、里火。

(3)越南和廣西什麼土壤擴展閱讀:

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廣西臨海,且與越南相接,境內海航、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處於全國中等水平。

2017年,廣西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932.61億元,比2016年增長6.5%。年末全區公路總里程12.33萬公里,比2016年新增0.2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259公里,比2016年新增656公里。年末鐵路營業總里程5140公里,比2016年減少1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1751公里。

Ⅳ 廣西的自然環境有什麼特點

1、位置境域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中國南方沿海,位於東經104°26'—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

接鄰省區:廣東、湖南、貴州、雲南,與海南隔海相望。

接鄰國家:越南,國境線全長約800多公里;海岸線長度:約1500公里。陸地區域總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總面積比例:2.5%,在全國各省區市國土總面積中排名第9位。

2、地形地貌

廣西處於被稱為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的雲貴高原的東南邊緣,兩廣丘陵的西部,南邊朝向北部灣。整個地勢為四周多山地與高原,而中部與南部多為平地,因此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與東南之間呈盆地狀,素有「廣西盆地」之稱。位於自治區東南部的貴港市擁有廣西最大的平原「潯郁平原」。



3、氣候環境

廣西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北以賀州——東蘭一線為界,此界以北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區各地極端最高氣溫為33.7-42.5℃,極端最低氣溫為-8.4-2.9℃,年平均氣溫在16.5-23.1℃之間。全區大部地區氣候溫暖,熱量豐富,雨水豐沛,干濕分明,季節變化不明顯,日照適中,冬少夏多。

4、水文特徵

廣西的岩溶地貌較為發育,地表水與地下水能相互轉化,數量比較穩定。但由於河流主要以雨量補給類型為主,各地降水分布不均,另外,出入境、入海水量比例不協調,加上受西南暖濕氣流和北方變性冷氣團的交替影響,乾旱、暴雨洪澇氣象等災害較為常見。

因此廣西境內的水資源總量並不穩定。境內河川有規律的汛期,並集中了河川徑流量的70%-80%,其中資水、湘江、賀江等桂東北河川汛期在3-8月,潯江、右江等桂西南河川汛期在5-10月,紅水河、柳江、左江、鬱江、黔江、西江等桂中諸河汛期多在4-9月。

5、植物環境

廣西發現野生植物288科1717屬8562種,數量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居第3位,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37種,珍貴植物主要有金花茶、銀杉、桫欏、擎天樹等。廣西南臨北部灣,海岸線曲折,溺谷多且面積廣闊,天然港灣眾多,沿海可開發的大小港口21個,灘塗面積約10萬公頃,其中有面積佔全國40%的紅樹林,總面積5654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西

Ⅳ 自然概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全國地勢第二階梯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地處兩廣丘陵西部。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嶺連綿、山體龐大、嶺谷相間,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環繞,呈盆地狀,有「廣西盆地」之稱。在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與大氣環流的作用下,形成熱量豐富,降水豐沛,干濕分明,日照適中,夏長冬短,四季宜耕,但災害頻繁、旱澇突出的氣候特徵。全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為 23.76 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 2.47%。東西最大跨距約 771 千米,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陽島)約 634 千米。

(一)地質地貌

1. 地質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瀕太平洋構造帶與古地中海——喜馬拉雅構造帶的結合部位,南嶺構造帶的中西段。在漫長的地質時代中,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形成沉積地層齊全、岩漿活動頻繁、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地質特點。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地質發展歷史可上溯到距今 16.7 億年前的中元古代,歷經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乃至近代。

廣西壯族自治區出露的岩石有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三大類。沉積岩分布最廣,遍及全自治區各縣(市、區),其中以碳酸鹽岩為主,主要分布在桂中、桂西和桂西北,構成全國乃至世界上典型的岩溶地區之一,面積佔全自治區的 88.00%。沉積岩在特定的沉積條件下,往往形成各種沉積礦產,某些質純的沉積岩本身就是非金屬礦產。岩漿岩也分布較廣泛,主要位於桂東南、桂東北和桂北,面積佔全自治區的 9.03%;形成時代多,有喜馬拉雅期、燕山期、華力西-印支期、加里東期、四堡-雪峰期,岩類齊全。岩漿活動有利於成礦和礦質富集。變質岩僅見於桂北及桂東南局部地域,岩石種類簡單,變質作用程度低,形成礦產較少,面積佔全自治區的 2.97%。

在地球內部地質營力作用下,地殼及其岩石發生以褶皺和斷裂為主的各種構造形變,形成隆起、凹陷及內陸盆地 3 種構造型式。褶皺和斷裂非常發育,主要斷裂或斷裂帶共 21 條,北偏東向、東北向和西北向斷裂構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構造的基本框架。廣西壯族自治區自古以來發生過構造運動共 19 次,主要的有四堡運動、廣西運動、東吳運動、印支運動和燕山運動,屬造陸運動或褶皺運動。

地震活動的時間分布呈現周期性的起伏變化,顯示相對平靜和顯著活躍相互交替的特點。一個地震活動周期為 360 ~ 400 年,其中,平靜期為 160 ~ 200 年,活躍期約為 200 年。從 19世紀 50 年代以來地震資料看,4.75 級以上的地震平均約 5 年發生一次,但時間分布很不均勻,有時數十年一次,有時則連年發生。

在目前地震活動周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及其相鄰省份有兩個主要中強地震區域,即平果—樂業—雲南省富寧和靈山—容縣—廣東省廉江,約 69% 的 5 級以上地震和所有 6 級以上地震發生在這兩個區域,現代儀器記錄的微震也多在這兩個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震分布是由其特殊的地質構造決定的,尤其與活動性斷裂的分布有著內在聯系。自治區的活動性斷裂有北東向、北西向、北北東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西向 6組,其中以北東向和北西向兩組為主,構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活動性斷裂的「X」形格架。北東向斷裂主要分布於桂東南,北西向斷裂分布於桂西北,這兩組斷裂活動導致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一系列中強以上地震發生。近代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強以上地震主要發生在桂東南和桂西北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地震活動的另一特點是小地震頻度較高,中強以上地震較少,震源深度較淺,因此,地表破壞烈度相對較高,這種小震級高烈度的地震現象以河池市較為典型。

2. 地貌

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體呈現出山地多、平原少的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狀,其特徵如下:

(1)盆地大小相雜。西、北部為雲貴高原邊緣,東北為南嶺山地,有貓兒山、越城嶺、海洋山、都龐嶺、萌渚嶺,海拔一般為 1500 ~ 1800 米,2000 米上下的山峰也不少。東南及南部是雲開大山、六萬大山、十萬大山,西部為桂西岩溶高原,海拔為 1000 米左右,高原之上有六韶山。西北部為金鍾山、岑王老山、青龍山、東風嶺,組成雲貴高原的南緣,海拔為 1000 ~ 1500米。北部分布著鳳凰山、九萬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海拔為 1500 米左右。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海拔多為 200 米以下的平原、盆地。因受中部弧形山脈(駕橋嶺、大瑤山、蓮花山—都陽山、大明山、蓮花山)的分隔,形成以柳州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廣西弧形山脈前坳陷為右江區、武鳴縣、南寧市區、玉林市區、荔浦縣等眾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雜的地貌結構。

(2)山系多呈弧形,層層相套。自北向南大致可分為 4 列,第一列為大苗山—九萬大山,第二列為大南山—天平山—鳳凰山,第三列為駕橋嶺—大瑤山—蓮花山—鎮龍山—大明山—都陽山(此列亦稱廣西弧),第四列為雲開大山—六萬大山—十萬大山—大青山。山系走向明顯呈現東部受太平洋板塊擠壓、西部受印度洋板塊擠壓跡象。山地以海拔 800 米以上的中山為主,占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面積的 23.50%;海拔為 400 ~ 800 米的低山次之,占總面積的 15.90%。桂東北貓兒山主峰海拔為 2141 米,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高峰,也是南嶺最高峰。越城嶺—貓兒山與海洋山之間的湘桂走廊是中國三大走廊之一。

(3)丘陵錯綜(海拔為 200 ~ 400 米)。丘陵占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面積的 10.30%,以高丘陵居多,在桂東南、桂南及桂西南連片集中。

(4)平原分布零散,規模不大。海拔為 200 米以下的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面積的 26.90%。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原主要有河流沖積平原和溶蝕平原兩類。河流沖積平原主要分布於各大、中河流沿岸,較大平原有潯江平原、鬱江平原、賓陽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其中,潯江平原最大,面積達 63000 公頃 。

(5)喀斯特地貌廣布,類型眾多。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著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佔全自治區總面積的 37.80%,集中連片,其發育類型之多為世界少見。其岩溶地貌類型有峰叢窪地、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峰叢窪地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峰林谷地主要分布在桂東北和桂西南,孤峰平原主要分布在桂中及桂東南。

(二)氣候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低緯度地區,四周多山,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南臨熱帶海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各地年平均氣溫 16.50℃~ 23.10℃,等溫線基本呈緯向分布,氣溫由北向南遞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區遞減。各地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 33.70℃~ 42.20℃,歷年最低氣溫為 -8.40℃~ 2.90℃。日平均氣溫≥ 10℃積溫為 5000℃~ 8000℃,持續日數 240 ~ 330 天,是全國積溫最高省份之一。無霜期長達 280 ~ 360 天,南部有些地方終年無霜。按平均氣溫< 10℃為冬季、> 22℃為夏季、10℃~ 22℃為春季的標准劃分,梧州市、武宣縣、來賓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百色市一線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冬季長 1 ~ 3 個月,此線以南,冬季長不足 1 個月,豐富的熱量資源,為各地因地制宜發展多熟製作物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全國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各地年降水量均在 1080 毫米以上,大部分地區為 1200 ~ 2000 毫米,是全國平均降水量 630 毫米的 1 倍多,降水最多的東興市可達2840 毫米,降水最少的田陽縣也有 1086 毫米。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勻,在地域分布上以北部、南部、東部多,中部、西部少;丘陵山區多,河谷平原少;迎風坡多,背風坡少。在季節分配上由於受冬、夏季風的交替影響,季節分配不均,干濕季分明,雨熱同季,屬濕潤和半濕潤氣候。4 ~ 9 月為雨季,其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 70% ~ 85%,容易發生洪澇災害;10 月~次年 3 月為乾季,降水量僅佔全年降水量的 15% ~ 30%,乾旱少雨,易引發森林火災。各地年平均日照時數 1200 ~ 2200 小時,其地域分布特點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區少;日照時數的季節變化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南、北山區春季多於秋季外,其餘地區是秋季多於春季。夏季,各地日照時數為 355 ~ 698 小時,佔全年日照時數的 30% ~ 40%;冬季為185 ~ 380 小時,僅佔全年日照時數的 14% ~ 20%。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災害頻繁,經常受到乾旱、洪澇、低溫冷害、大風、冰雹、熱帶氣旋和雷電的危害,其中以旱澇最突出。按乾旱發生的季節劃分,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但主要是春旱和秋旱。春旱的地域差異十分明顯,出現頻率由桂東北向桂西南逐漸增大。秋旱的地域差異也很明顯,出現頻率由桂西南向桂東北逐漸增大。造成洪澇災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出現持續時間長、強度大的暴雨往往是造成洪澇的主要原因(圖 1-2 ~圖 1-6)。

圖1-2 廣西壯族自治區年平均氣溫分布示意圖

圖 1-3 廣西壯族自治區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

圖 1-4 廣西壯族自治區年日照時數分布示意圖

圖 1-5 廣西壯族自治區年蒸發量分布示意圖

圖 1-6 廣西壯族自治區年無霜期分布示意圖

(三)土壤

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壤的成土母質主要有砂岩、頁岩、礫岩、石灰岩、花崗岩、紫色岩等的風化物以及少量第四紀紅土、沖積物、沉積物等。其中,砂頁岩類(包括砂、礫、頁岩)風化物佔56.15%,各地均有分布;石灰岩風化物占 13.23%,主要分布於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東北的岩溶地區;花崗岩風化物占 11.77%,主要分布於桂東南、桂東北及南寧盆地北部昆侖關一帶;紫色岩風化物占 5.31%;第四紀紅土母質占 5.28%;其餘為沖積物、沉積物、硅質岩風化物。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形地貌復雜,土壤類型豐富。山谷、平原區多為沖積土和第四紀紅土發育的水稻土,主要的土種有潮沙泥田、黃泥田等;山間谷地沖田、低窪垌田多為各種冷浸田;丘陵區的山坡多為由地帶性土壤發育而成的各種梯田、旱田和旱坡地,主要土種有壤土田、泥肉田、紫泥田、紅壤土等;濱海區為海濱沙土田(地)和咸酸田;岩溶石山區為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棕泥土、石灰泥田、黑泥田、鴨屎田。在這些土壤中,以壤土田、泥肉田、潮沙泥田的生產性能較好,有機質較豐富,一般達 2% ~ 3%,土壤肥沃,產量也較高;各種冷浸田,水溫低,土性冷,酸性;桂東北、桂中及桂西南大部分岩溶區的各種石灰性土,質地土壤黏重,通透性差,耕性不良,有機質含量低,有效磷、鉀養分也較缺,易旱易澇;咸酸田含硫酸鹽類致酸物質多,土壤酸性強,有毒物質多。桂西北、桂中和桂西南的大部分岩溶區、高寒山區以及濱海地區土質較差,耕作也比較粗放,農作物產量較低。桂東和桂南以及右江河谷平原土質好,農業生產水平高,農作物產量也較高。

由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域廣闊、氣候多異、地貌復雜,土壤形成受地形、生物、氣候因素及成土母質等因素影響,地帶性差異明顯,因此,可將其土壤劃分為地帶性土壤(顯域性土壤)和非地帶性土壤(隱域性土壤)兩大類。地帶性土壤有紅壤、赤紅壤和磚紅壤,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是石炭岩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其分布規律如下:

(1)緯向地帶性分布:在水平分布上,大約以北緯 23°30′為分界,以北地區大致為紅壤分布帶,主要是中亞熱帶常綠林紅壤;以南至沿海地區為赤紅壤分布帶,主要為亞熱帶季雨林赤紅壤和磚紅壤;在南部沿海地區還有少量磚紅壤分布。紅壤受富鐵鋁化成土過程的影響,呈酸性,養分含量較少,但土層較厚,有機質量則因植被覆蓋度不同而異,覆蓋率高的有機質含量可達 3% ~ 5%,反之,可少於 1%;赤紅壤和磚紅壤受富鐵鋁化成土過程的影響更大,風化程度比紅壤更徹底,養分含量更少,土壤黏重瘠瘦。

(2)垂直分布:在垂直分布上,自低至高依次為磚紅壤、赤紅壤、紅壤、山地紅黃壤,山地草甸土或山地矮林草甸土。山地紅壤的植被主要是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風化度較赤紅壤和磚紅壤低,土壤養分較多,但土層淺薄。

黃壤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垂直帶譜性土壤,多分布在海拔 700 米以上。不同的基帶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帶譜,北部地區主要由紅壤—黃紅壤—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構成,南部地區主要由赤紅壤—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粗骨土構成垂直帶譜。桂西氣候比較乾燥,干濕季節明顯,土壤垂直分布一般比東部高,例如西部的基帶土壤為紅壤,分布高度可達海拔 1300 米,其山地黃壤的分布下限也由東部的海拔 1400 米上升到 1850 米,並且一般不出現山地黃棕壤。

(3)非地帶性土壤(隱域性土壤)分布: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石灰岩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其中,水稻土面積最大,廣泛分布於沖積平原、沿海圍田、山地丘陵寬谷、山澗盆地垌田及丘陵坡地梯田和窄谷沖田等,其中,桂東南多於桂西北,例如,玉林市、梧州市、南寧市、桂林市等地的水稻土佔耕地的比例較大,均在 75% 左右,而百色市、河池市兩地的水稻土佔耕地的比例較小,分別為 42% 和 46%。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區,發育於碳酸鹽岩類風化物,由於各地氣候及成土時間的不同而有差異,主要種類有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紅色石灰土等。紫色土則發育於紫色砂岩和紫色砂頁岩上,分布零星,面積不大。

(四)自然資源

1.水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低緯度區域,降雨量比較充沛,河流發育,水資源豐富,河流大多沿著地勢呈傾斜面,從西北流向東南,形成了以紅水河—西江為主幹流的橫貫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以及支流分布於兩側的樹枝狀水系,其中,集雨面積在 5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986 條,總長度約 34000 千米,河網密度 0.14 千米 / 平方千米 ,分屬珠江、長江、桂南沿海獨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水系,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流域面積為202424 平方千米,佔全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 85.20%,占珠江流域總面積的 44.40%,其中,集雨面積 5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833 條,主幹流南盤江—紅水河—黔江—潯江—西江自西北折東橫貫全境,發源於雲南省曲靖市馬雄山,初稱南盤江,經紅水河段、黔江河段、潯江河段及西江河段,從梧州市出境經廣東省入南海,全長 1239 千米。其中,紅水河段 658 千米,河流比降大,灘多水急,水能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水電資源的「富礦」;而西江在廣西境內的主要支流有鬱江、柳江和桂江,其中以鬱江為最大支流。長江水系分布於桂東北,流域面積占廣西壯族自治區總面積的 3.50%,集雨面積 5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30 條,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內的主要河流有湘江和資江,屬洞庭湖水繫上游,經湖南匯入長江,其中,湘江在興安縣附近通過秦代開鑿的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桂南沿海獨流入海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流江、欽江、防城河、茅嶺江、北侖河等,流域面積 22900 平方千米,佔全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 9.70%,其中,最大河流為南流江,南流江、欽江、北侖河等均注入北部灣。粵西沿海諸河主流九州江發源於陸川縣,經文地流入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流域面積 2300 平方千米,佔全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 0.97%,諸河有流程短、坡度陡的特點。那坡縣境內的百都河屬越南紅河水系,經越南紅河注入北部灣,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的流域面積佔全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 0.60%。廣西壯族自治區喀斯特地下河眾多,有 433 條,其中長度超過 10 千米的有248 條,坡心河、地蘇河等均自形成地下河水系。2007 年,全區年徑流量 1221.20 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量 2133 萬千瓦。

大陸海岸東起合浦縣的洗米河口,與廣東省英羅港接壤;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侖河口,其大陸海岸線約 1500 千米,島嶼岸線 461 千米。海岸線曲折,類型多樣。南流江口、欽江口為三角洲型海岸,鐵山港、大風江口、茅嶺江口、防城河口為溺谷型海岸,欽州及防城港兩市沿海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為台地型海岸。廣西壯族自治區近海灘塗廣大,面積達 1005 平方千米。0 ~ 20 米淺海廣闊,面積達 6488 平方千米。整個北部灣的面積約 129300 平方千米,東起雷州半島、瓊州海峽,東南為海南島,北至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迄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灣內海底平坦,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斜,傾斜度不到 2°,水深一般為 20 ~ 50 米,最深不超過 90 米。廣西壯族自治區沿海有 697 個島嶼,總面積約 66.90 平方千米,其中最大的潿洲島面積約 24.70 平方千米。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形特點大致呈西北高、東南低,四周為山地環繞的盆地,加上充足的降水形成豐富的地表水資源,創造了良好的地下水貯存條件。全區的地下水資源總量約為 391.60億立方米,可開采量 248.70 億立方米,其中,碳酸鹽岩岩溶水佔地下水資源總量的 61.50%,基岩裂隙水占 36.40%,鬆散岩類孔隙水占 1.40%。

2.生物資源

1)植物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是各種植物和陸棲動物分布最集中的區域。自北至南分布著 3 個植被帶,即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帶、北熱帶季節性林帶,以熱帶和熱帶—亞熱帶成分為主,特有樹種較多,在分布上存在南北之間和東西之間的差異。植被的緯度地帶性變化,自南至北依次為季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典型常綠闊葉林。植被的經度、緯度地帶性變化受雨量的東西變化的影響,東部為濕潤常綠闊葉林,而西部為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在暖性針葉林中也存在著東部濕潤區為馬尾松林,而西部半濕潤區為細葉雲南松所替代。植被的垂直地帶性變化,自低到高,在南部山地為季雨林—山地常綠闊葉林—山頂矮林,在桂中山地為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闊葉和針葉混交林—山頂矮林,在桂北山地為典型常綠闊葉林—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山頂矮林。

廣西壯族自治區植被的主要特徵表現在植被的次生性質上,大部分地方已不存在原生植被,次生植被主要有灌草叢、灌叢、藤刺灌叢、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等。據統計,天然植被有 5 個植被型組(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灌叢、草叢)、14 個植被型、301 個群系。14 個植被型是暖性針葉林、熱性針葉林、暖性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季雨林、次生季雨林、紅樹林、暖性竹林、熱性竹林、暖性灌叢、熱性灌叢、禾草草叢、蕨類草叢。暖性針葉林由常綠闊葉林被破壞後演變而來,是目前廣西壯族自治區面積較大的森林類型。

根據 2000 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資源年度清查統計資料,全自治區現有森林面積9819100 公頃,森林覆蓋率為 41.49%,有各種動物、植物自然保護區 59 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處),總面積1646400公頃,有林面積752000公頃,兩者分別占自治區總面積的7.00%和 3.20%。到 1992 年底,野生植物物種和珍稀種類,確認有維管束植物 288 科、1717 屬、8354 種,僅次於雲南省和四川省,居全國前列。在各類植物中,按用途分,具有開發價值的野生水果 120多種,野生葯用植物 2426 種,野生澱粉植物 109 種,野生化工原料植物 210 種,野生纖維植物400 多種,野生芳香植物 156 種,栽培的果樹約 700 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37 種,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61 種,主要分布在 3 處,以弄崗自然保護區及十萬大山為中心的桂西南地區、以大瑤山自然保護區為中心的桂中地區以及以花坪自然保護區為中心的桂北、桂東北地區。銀杉被稱為「活化石」,是一種具有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珍貴樹種,世界上僅存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花坪林區、大瑤山林區以及重慶金佛山。

2)動物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野生脊椎動物資源豐富,動物種類多,共發現野生陸棲脊椎動物 929 種(含亞種),約佔全國總數的 43.30%,海洋及淡水的魚類 700 多種,佔全國總數的 30.00% 以上。在這些動物中,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物種有 150 個,約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 44.50%。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 26 種,佔全國的 26.80%;二級保護的有 124 種,佔全國的 51.70%。此外,屬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保護的動物有 82 種,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特有的動物有 18 種。在獸類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 10 種,二級保護的有 16 種(其中,靈長類動物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 6 種,二級保護的有 3 種);鳥類資源的品種數約佔全國總數的 45.00%,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 9 種,二級保護的有 78 種;爬行、兩棲類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 4 種,屬二級保護的有14 種;野生魚類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 3 種,二級保護的有 16 種。此外,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寬闊的灘塗和淺海地帶還生長著大量浮游生物、潮間帶生物和底棲生物。

3.北部灣水產資源

北部灣屬高生物量海域,是我國著名漁場之一,有魚類 500 多種、蝦類 200 多種、頭足類50 多種、蟹類 20 多種,此外還有種類繁多的貝類和其他海產動物及藻類等。廣西壯族自治區沿海地區是北部灣的重要漁區,其淺海面積廣闊,水質肥美,海洋生物資源豐富。以大風江口為界,東邊淺海底質平坦,除了潿洲島與北海間有分散岩礁外,其餘大部分為沙質和沙泥質海底;以西多屬泥質和沙泥質。良好的底質條件加上適宜的水溫和入海河流攜帶大量的有機物及營養鹽類,為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養料,這些浮游生物是魚蝦的主要餌料。淺海有主要經濟魚類 50 多種,資源量約 6900 噸;主要經濟蝦類 10 多種,資源量約 8000 噸;主要經濟貝類有珍珠貝、日月貝、牡蠣、文蛤、毛蚶、櫛江珧等,資源量約 38000 噸;主要經濟蟹類有青蟹、梭子蟹等;主要藻類有江蘺、馬尾藻等。沿海珍珠以馬氏珍珠為主,著名南珠分布在北海營盤海域,及防城珍珠港、欽州三娘灣一帶。潿洲島、斜陽島附近海域產鮑魚。

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有山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合浦營盤港—英羅港儒艮自然保護區、北侖河口自然保護區和自治區級潿洲島鳥類自然保護區等。潿洲島珊瑚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唯一的珊瑚礁資源,也是北部灣沿岸珊瑚生長的北界,有 21 屬、45 種珊瑚,資源寶貴。

4.旅遊資源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資源豐富,品位高、分布廣,洞穴眾多且景觀優美,素有「無山不洞,無洞不奇」之稱;區域內峰林發育完美,是熱帶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據統計,溶洞約有 10 萬個,在這些瑰麗多姿的溶洞里,石乳、石筍、石幔、石柱、石花、石蓮、石林等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而石灰岩峰林在桂東北、桂中、桂東南、桂西等地也隨處可見;海拔高於 1500 米的山峰有數十座,山地景觀氣勢磅礴,山體雄偉,林木蔥郁,景色優美,動植物資源豐富,適於科學考察、遠足攀登;位於中越交界的歸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聞名遐邇,其瀑面寬超過 100 米,高約 80 米,呈三疊狀飛瀉而下,水聲轟鳴,勢若奔馬,非常壯觀。其他著名的瀑布還有資源縣的寶鼎瀑布、隆林各族自治縣的冷水瀑布、靖西縣的三疊嶺瀑布、龍州縣的響水瀑布、上思縣的應天府瀑布等。在八桂大地上,泉流眾多,分布廣泛,冷、熱、溫、沸四泉均有;海岸線長達 1595 千米,島嶼眾多,海水清澈,沙灘潔凈平緩,濱海風光十分誘人,沿海城市的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主要的濱海旅遊景點有國家4A級北海銀灘旅遊度假區、北海海底世界、山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七十二涇」風景旅遊區、麻藍島海洋生態旅遊度假區、金灘京族風情旅遊度假區、江山半島旅遊度假區、合浦南國星島湖旅遊度假區、廉州城歷史文化及古跡旅遊區以及潿洲島、斜陽島旅遊區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歷史悠久,古人類、古建築、古文化遺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爭紀念遺址眾多;同時,也是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成為自治區觀光旅遊業的一大特色。特別是近年來,注重對以桂林山水和百色大石圍天坑群等喀斯特地貌景觀為代表的自然風光,以北海銀灘、欽州三娘灣和防城港金灘為代表的濱海情韻,以大新德天跨國大瀑布和憑祥友誼關為代表的中越邊關覽勝,以壯族、瑤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為代表的民俗風情,以及以興安靈渠、寧明花山壁畫、劉三姐文化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風采和紅色旅遊這 6 種廣西壯族自治區特色旅遊的開發,充分發揮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資源優勢,加快旅遊業的發展步伐。

Ⅵ 廣西的區域特徵及農業生產情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一個沿海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南部邊疆,簡稱桂。南瀕北部灣,北、東、西三面分別與貴州、湖南、廣東、 雲南等省相鄰。西南與越南毗鄰,陸界國境線637公里。大陸海岸線長1595公里,島嶼697座,島嶼海岸線長604.5公里。全區陸地面積23.666萬平方公里,轄8地區、5地級市、7縣級市、63縣、13自治縣。是中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南邊沿中國南海的北部灣,西南與越南交接。陸地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是中國西南內陸連接沿海地區的樞紐。廣西在中國全方位開放以及在大西南聯合開放開發中佔有戰略地位和主導作用。廣西還是中國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邊優勢的少數民族自治區 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主要特徵是夏天時間長、氣溫較高、降水多,冬天時間短、天氣乾暖。年平均氣溫21.1℃。最熱月是7月,月均氣溫23—29℃;最冷月為1月,月均氣溫6—14℃之間。年日照時數1396小時。≥10℃年積溫達5000—8300℃,持續日數270—340天。年均降雨量在1835毫米。桂南防城、桂中金秀—昭平、桂東北的桂林和桂西北的融安為多雨中心,年降雨量均在1900毫米以上。桂西左、右江谷地和桂中盆地是主要旱區,年降雨量僅為1100—1200毫米。 2003年末,廣西總人口4857萬人,居各省區市第10位,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05人,比全國平均多70人。在總人口中,城鎮人口1411萬人,佔29.1%;農村人口佔70.9%。 廣西是我國5個民族自治區之一。世居有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url]等12個主要民族,另有25個其他少數民族成分。漢族人口約3000萬人,佔全區總人口的61.6%;少數民族人口1800多萬人,佔38.4%。其中壯族人口1500多萬人,佔全區少數民族人口的85.7%。 廣西共設14個地級市;設109個縣(市、區),其中7個縣級市,57個縣,12個民族自治縣,33個市轄區;基層設748個鎮,515個鄉,61個民族鄉。 地級市:南寧市(首府)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崇左市 來賓市 賀州市 玉林市 百色市 河池市 欽州市 防城港市 貴港市 縣級市:岑溪市(屬梧州)、憑祥市(屬崇左)、合山市(屬來賓)、北流市(屬玉林)、宜州市(屬河池)、東興市(屬防城港)、桂平市(貴港代 (一)自然景觀 1.峰林景觀 廣西的峰林是發育完美的熱帶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平地拔起,氣勢超群,造形奇特。形態最典型、風景最秀美的是桂林、陽朔一帶的石灰岩峰林,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譽為"碧蓮玉筍世界"。此外,在桂東北、桂中、桂東南、桂西等地也隨處可見石灰岩峰林。 2.岩溶洞穴 廣西洞穴眾多且景觀優美,素有"無山不洞,無洞不奇"之稱。據統計廣西溶洞約有10萬個。在瑰麗多姿的溶洞里,石乳、石筍、石幔、石柱、石花、石蓮、石林等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比較著名的有旱洞型的桂林的蘆笛岩、七星岩,柳州的都樂岩,武鳴的伊嶺岩,北流的色漏洞、玉林龍泉洞等;有水洞型的桂林冠岩、荔浦豐魚岩、灌陽龍宮、鍾山碧水岩、馬山金倫洞等以及考古陳列型的桂林甑皮岩(是中國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洞穴遺址)和龍隱岩(存有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200多件),柳州白蓮洞(中國史前人類文化的重要遺址)等。 3.山地景觀 廣西海拔高於1,500米的山峰有數十座,大多山體雄偉,氣勢磅礴,林木蔥郁,景色優美,動植物資源豐富,適於科學考察遠足攀登。如貓兒山、大瑤山、大明山、元寶山等 4.河湖水景 廣西河流眾多,清澈娟秀,在地域上多與奇峰相配,形成一派山環水繞,山水相依的秀麗景色。除舉世聞名的灕江外,景色優美的還有融水的貝江、資源的資江、宜山的下規河、大新的黑水河、崇左的左江、寧明的明江等。湖泊風景多以較大的湖泊或水面為主景,湖岸的山丘、原野和農家村舍、田園風光或城市風貌等為襯景而組成。如桂林的榕湖、杉湖,南寧的南湖,柳州的龍潭,貴港的東湖,陸川的龍珠湖等。此外,廣西還有不少水質優良、水面寬闊、群山環抱、湖光山色十分秀美的水庫,如靈川青獅潭、百色澄碧河、富川龜石、邕寧大王灘、合浦洪湖江、玉林寒山等水庫。 5.瀑布景觀 位於中越交界的歸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聞名遐邇,其瀑面寬100多米,高約80米,呈三疊狀飛瀉而下,水聲轟鳴,勢若奔馬,非常壯觀。其他著名的瀑布還有資源的寶鼎瀑布、隆林的冷水瀑布、靖西的三送嶺瀑布、龍州的響水瀑布、上思的應天府瀑布等。 6.泉流景觀 在八桂大地上,泉流眾多,分布廣。冷、熱、溫、沸四泉均有,其中分布最廣的是溫泉。比較著名的有龍勝溫泉、陸川溫泉、象州溫泉、全州炎井溫泉、平樂仙家溫泉。這些溫泉流量大,水溫適宜,含多種有益人體的礦物質,四周風景宜人,是度假、療養、休閑的好去處。 7.濱海景觀 廣西的海岸線長達1,595公里,島嶼眾多,海水清澈,沙灘潔凈平緩,濱海風光十分誘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海的銀灘,10公里長灘,沙自灘緩,風輕細浪,陽光明媚,是國際、國內遊客嚮往的"三S"(陽光、沙灘、海水)旅遊熱點;還有"大、小蓬萊"之稱的潿洲、斜陽島嶼風光,兩島均有古火山遺址;北海還有觀濤日出勝地之稱的冠頭嶺。欽州的龍門七十二涇,以72條水道環繞100多個島嶼,泛舟其間,猶如進入學宮,別具一格,引人入勝。此外,還有江山月亮灣和大平坡、東興澫尾金灘等。 (二)人文景觀 1.文物古跡和革命紀念地 廣西歷史悠久,古人類、古建築、古文化遺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爭紀念遺址眾多。經國務院和自治區政府頒發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40餘處。比較著名的有年代久遠的柳州白蓮洞、桂林的甑皮岩、南寧豹子頭等古人類遺址,興安靈渠等古水利工程,寧明花山壁畫,著名的古建築有桂林王城、容縣真武閣、柳州柳侯祠、興安嚴關、恭城的文廟、合浦的大士閣等。近現代的一些革命活動紀念地,如太平天國的發祥地一一桂平金田鎮、百色紅七軍軍部、龍州紅八軍軍部舊址、欽州劉永福故居、李宗仁故居、抗戰時期的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等都具有考察、參觀和瞻仰的價值。 2.民族風情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他們各自的語言、服飾、建築物、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喜慶節日、民間藝術、工藝特產、烹調技術等,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為民族風情觀光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和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以及別有風味的打油茶等,都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著人們去觀光。 3.現代建築群體和園林藝術 40多年來,廣西的城市建設已打下良好的基礎。新的建築群、道路、橋梁、園林綠化等都有很大成績。 廣西的園林各具特色,南寧市的公園、植物園以南亞熱帶風光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園多以中亞熱帶風格為主體,因地制宜,利用當地自然景觀(如岩溶景觀、水體景觀等)和古建築構成各具特色的園林藝術。近幾年建設的柳州龍潭公園,以自然景觀為襯托,集廣西少數民族的建築形成於一體,頗具特色。 (三)風景名勝區 目前,廣西共有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即灕江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寧明花山風景名勝區。還擁有隆安龍虎山風景名勝區、貴港南山一東湖風景名勝區、百色澄碧問風景名勝區、陸川謝魯山莊風景名勝區、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風景名勝區、鹿寨的香橋岩風景名勝區、北流的勾漏洞風景名勝區、容縣的都嶠山一真武閣風景名勝區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有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址、容縣經略台真武閣、三江的程陽風雨橋、合浦縣的大士閣、寧明的花山崖壁畫、興安縣的靈渠、中國工農紅軍紅七軍司令部及紅八軍司令部右江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另有220處自治區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有1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即北海的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桂林國家森林公園、南寧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桂平龍潭國家森林公園、龍勝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上思和防城的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八角寨國家森林公園、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有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即北海銀灘旅遊度假區。 廣西是礦產資源富集區,素有"有色金屬之鄉"的稱號,發現的礦種近百種。其中,銦儲量雄居世界之冠,比世界其他國儲量的總和還多,錳、錫礦儲量均佔全國總儲量的1/3。 廣西礦產種類多,儲量大,分布較集中,開發前景廣闊。發現的礦產近百種,探明儲量的70種。其中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53種,居全國首位的錳、錫、砷、膨潤土等14種,列全國第2~6位的有釩、鎢、鋅、銻、銀、鋁、滑石、重晶石等25種。此外,天然氣、石油資源也有開發前景。 廣西的河流多,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資源開發的潛力很大。 (一)水資源總量 廣西為全國水資源豐富的省區。水資源主要來源於河川徑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徑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徑流與地下水補給量之間存在相互轉化的關系。廣西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880億立方米,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7.12%,居全國第5位。入境水量為716.7億立方米。1996年廣西人均水資源量為4,138立方米,每公頃為7.2立方米,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河川徑流為23%,地下水為9.2%。 (二)水資源的分布 廣西全區流域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計937條,總面積為2364275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9條。主要河流分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域與百都河紅河水系。 1.西江水系 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盤江、紅水河、黔潯江、鬱江、柳江、桂江、賀江,西江流域總面積為30.49萬平方公里,其中廣西境內集水面積共計20.24萬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集水面積的85.7%,水資源總量約占廣西水資源總量的85.5%。 南盤江。為紅水河主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幹流的源頭。河長936公里,廣西境內流域面積為4,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9.43億立方米,產水模數每平方公里為46.7萬立方米。 紅水河。自蔗香起經廣西樂業、天峨、南丹、來賓等縣,至象州縣石龍鎮與柳江匯合?河長659公里,流域集水面積為43,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24.99億立方米,流域產水模數每平方公里為74.67萬立方米。 黔潯江。黔海、江自象州縣石龍鎮三江口,流經武宣、桂平至梧州與桂江日匯合,河長172公里,河段集水面積為21,680平方公里。產水模數每平方公里為67.9萬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47.3億立方米。 鬱江。鬱江發源於雲南廣南縣境內楊梅山,是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流域集水面積為90,800平方公里,(含越南境內面積),其中中國境內集水面積為79,207平方公里,廣西境內集水面積為68,125平方公里。鬱江流域水資源總量為371億立方米,產水模數每平方公里為54.46萬立方米。 柳江。柳江發源於貴州省獨山縣南部里納九十九灘,上游稱都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第二大支流。河流跨越黔湘桂3省區,流域面積為58,270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373.92億立方米,河流入境水量為87.4億立方米,產水模數每平方公里為89.23萬立方米,是廣西水資源較豐富的河流。桂賀江。桂江和賀江位於廣西東部地區,流域集雨面積為26,927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為274.7億立方米。其中,桂江為182.7億立方米,賀江為92億立方米。產水模數每平方公里為102萬立方米,是廣西水資源豐富的區域之一,且降水比其他區域來得早。 一)森林資源的概況 廣西地域寬廣,加上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熱量豐富,有利於森林長,境內廣泛分布著多種類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資源豐富,是中國南方重要林區之一。 據1990年第五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復查及近年的復查結果,全區森林資源現狀如下:林業用地面積為1,319.57萬公頃,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55.54%。其中:有林地面積813萬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61.6%;灌木林地面積157萬公頃,佔11.9%;未成林的林地面積162萬公頃,佔12.3%;宜林地面積187萬公頃,佔14.2%。按林種分,用材林面積376.87萬公頃,占林分面積79.06%;防護林面積85.96萬公頃,佔17.94%;薪炭林面積12.96萬公頃,佔2.7%;特用林1.44萬公頃,佔0.30%。森林覆蓋率達38.2%,再加上未成林的造林地,占林業用地的87%(即綠化程度),1995年3月1日廣西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造林滅荒達標的先進省(區)之一。活立木總蓄積量為25,524萬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積量21,359.23萬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83.68%;蔬林蓄積量1,290.18萬立方米,佔5.05%;散生林蓄積量2,367.73萬立方米,佔9.28%;四旁樹蓄積量506.86萬立方米,佔1.99%。按組成樹種歸類分,杉木蓄積量3,204.47萬立方米,占活立木總蓄積量的12.55%;馬尾松(包括雲南松)蓄積量7.842.60萬立方米,佔30.73%;闊葉林蓄積量14.476.93萬立方米,佔56.77%。按林種劃分,用材林蓄積量15.365.33萬立方米,占林分蓄積量的7194%;防護林5,689.80萬立方米,佔26.54%;薪炭林106.77萬立方米,佔0.51%;特用林195.38萬立方米,佔0.91%。按優勢樹種劃分,杉木林面積79.70萬公頃,占林分面積16.63%,蓄積量2.880.37J萬立方米,占林分蓄積量的13.48%;馬尾松面積16248萬公頃,佔3398%,蓄積量6,366.25萬立方米,佔29.81%;闊葉林面積236.7萬公頃,佔49.39%,蓄積量12.112.61萬立方米,佔56.71%。 (二)主要林種資源1.天然林 廣西地處亞熱帶南部地帶,從南到北隨著緯度的升高,溫度下降,植被出現類型更替。南部屬北熱帶季節性雨林,如十萬大山林區、龍州弄崗自然保護區等為這一植被的典型分布區,以大無患子科等熱帶種原為代表;中部為南亞熱帶,以棒科植物為主的常綠闊葉林;北部為中亞熱帶,以殼斗科植物為代表的常綠葉林,以資源縣花坪林區為代表。因此,天然林以常綠闊葉林為主,其他尚有亞熱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針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針葉林等。其中,亞熱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僅分布於百色地區。天然闊葉林較集中連片的有九萬大山、大瑤山、海洋山、西大明山、貓兒山、富川西嶺、大明山、花坪林區、姑婆山等。 由於廣西處於亞熱帶的特定環境,生長著多種能供特殊用材的珍貴樹種,主要有可供軍工、造船用的柚木、鐵力木、格木、母生、紅椎等;供製樂器特種工藝用的檀香、小葉紅豆、蘇木等;供製特殊器材、高級傢具用的梘木、金絲李、坡壘、桃花心木、降香黃檀等。珍貴樹種全區均有分布,但以十萬大山、都陽山、龍州、寧明,以及桂中大瑤山、桂北九萬山、花坪林區、貓兒山等最為豐富。2.人工林 廣西的人工林以松、杉、桉等用材林和油桐、油茶、八角、肉桂、栲膠等經濟林為主. (1)杉木。杉木生長的立地條件,以中亞熱帶地區海拔500米~1,000米的砂頁岩山地,溫涼濕潤的地區生長最宜。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土地山區,其優良品種主要有融水苗族自治縣白雲鄉、拱洞鄉一帶的自糠杉和四榮鄉一帶的四榮油杉等。 (2)松樹。廣西松樹分為馬尾松、雲南松兩種。馬尾松是強陽性樹種,宜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砂頁岩丘陵山地生長,廣泛分布在東部砂頁岩、花崗岩山地;雲南松樹耐干環境,廣泛分布在西部雲貴高原邊緣的樂業、天峨、西林、隆林等縣。主要優良樹種有忻城縣古蓬鬆和寧明縣桐棉松,以及引進國外濕地松等。 (3)桉樹。廣西桉樹品種很多,主要樹種有大葉校、窿緣桉、檸檬桉、細葉桉、柳桉、尾葉桉等。窿緣桉、檸檬桉、尾葉桉已大量用於造林,尤以檸檬桉為主。主要分布在太陽輻射強度大的左右江流域和桂南沿海一帶。 (4)竹子。廣西竹子主要分鞭生竹、叢生竹兩大類。鞭生竹以毛竹為主,主要分布在中亞熱帶桂林、梧州地區北部。叢生竹喜歡濕熱的環境;主要分布在南亞熱帶桂東南及桂西石山地區。 (5)經濟林。經濟林總面積約99萬公頃。其中:油料林面積58萬公頃,佔58.76%;特種經濟林面積16.8萬公頃,佔16.9%;果樹林面積20.16萬公頃,佔20.4%;其他經濟林面積3.8萬公頃,佔3.9%。主要有:①油茶。廣西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樹種,主要分布在三江、融安、龍勝、昭平、荔浦、永福、鳳山、巴馬、陽朔、鹿寨、平樂、岑溪等縣。1990年面積約50萬公頃。②油桐。主要有千年桐、三年桐兩個品系,都是陽性樹種。千年桐主要分布在廣西南亞熱帶海拔400米以下土山丘陵左江流域一帶;三年桐分布較廣,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低山丘陵,以紅水河、融江、右江等流域為主。1990年面積約6.24萬公頃。③八角。廣西特產之一,適生南亞熱帶海拔300米~1,000米酸性土坡,主要分布在桂西南及桂南各縣(市),1990年面積為11.52萬公頃。④肉桂。為南亞熱帶樹種,喜濕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即海江流域和十萬大山一帶,1990年面積為2.40萬公頃。 廣西土地資源概況 (一)土地資源的類型和特徵 廣西在區域上屬雲貴高原向東南沿海丘陵過渡地帶,形成了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 1.山地 山地是廣西主要的土地資源類型。1995年末統計,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積為932.5萬公頃,占廣西土地面積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佔23.5%;400米~800米的低山佔15.9%)。廣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為特徵,主要分布於廣西東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業為主,是廣西水源涵養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進一步開發利用潛力大。 2.丘陵地 丘陵地海拔為200米~400米,面積為684萬公頃,約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28.9%,是僅次於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資源類型。其主要分布於中低山地邊緣及主幹河流兩側;以桂東南、桂南、桂中一帶較為集中。這類土地與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緩(坡度5°~25°)、土層厚、谷地寬、光照條件好、人類活動頻繁等特點;在利用上多宜性較突出,諸土地利用類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為主,土地利用上有較大潛力。目前制約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較貧瘠,生態脆弱,如利用不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復。 3.石山 廣西是中國主要的岩溶發育區,石山分布面積為435.4萬公頃,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8.4%是廣西比較特殊的土地資源類型;主要分布於桂西、桂中、桂西南、桂東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區。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層稀薄、蓄水性差為顯著特徵,素有「九石一土」之說,是人類生活自然條件較惡劣的地區,目前廣西606萬貧困人口,136萬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這一類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雜術和旱地為主,旱、澇頻繁,土地開發利用難度大。 4.台地 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積為149.1萬公頃,約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主要分布於桂南、桂中、桂西南、桂東南一帶。該類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緩、土層深厚、光照充足,是人類勞動、生活的主要區域,條件僅次於平原土地類型;在土地利用上以農業為主,是廣西旱作農業、經濟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種植區。但由於其地勢相對平原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夠充分。宜農荒地主要分布在這一地域內,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5.平原 廣西平原面積為553.8萬公頃,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23.4%。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沖積平原及岩溶區的溶蝕平原、中低山區的山前沖積平原等。平原面積比較狹小,最大的潯江平原僅629平方公里。平原主要分布於桂南沿海、桂東南、桂中及左江河谷。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條件好,十分有利於發展農業,是目前廣西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產基地,也是工礦居民、城鎮聚集區。土地利用相對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開墾成水田或旱地,如鬱江一潯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是廣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的主要生產區域。 6.水域 廣西水域面積為47.3萬公頃,約佔全區總面積的2%,以河流、水庫、湖泊、塘、泉為主。其中,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條,有大中小水庫4,439座,塘壩7.4萬座,是廣西漁業養殖、農業灌溉、水力發電、水上交通的主要區域,經濟效益較為顯著。 另外,廣西還擁有沿海灘塗面積1.005平方公里;淺海0米~5米水深面積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積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積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積2,685平方公里。目前僅灘塗及0米~5米淺海得到一定的開發,進一步開發潛力大。

Ⅶ 越南北部土壤是什麼種類的

越南的氣候、雨量和土壤適宜於多種經濟作物生長。越南的經濟作物種類繁多,短期作物有花生、大豆、甘蔗、煙葉、薴麻、棉花、蒲草等;多年生作物有茶葉、橡膠、咖啡等。

與其配套的粒級制是在卡慶斯基粒級制的基礎上修定而來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0.001㎜提高到大家公認的0.002㎜, 粘粒級分為粗(0.002~0.001㎜)和細(<0.001㎜)兩個粒級。

越南的質地分類標准還處在試用階段,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縱觀各種質地分類制,盡量存在著一些差別,但大體上還是把土壤質地分為砂土、壤土、粘土三類。

Ⅷ 越南是不是有很多熱帶雨林和廣東廣西有天壤之別嗎

越南確實有相當面積的森林,但由於它處於季風區,所以並不是非常典型的熱帶雨林.它和廣西確實很相似.

自然地理:32.95萬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越南地形狹長,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越南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紅河,南部的湄公河。紅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為平原。1989年全國森林覆蓋面積9.8萬平方公里。越南全國地處北回歸線以南,高溫多雨,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兩季分明,大部分地區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河內時間:GMT+7小時(比北京時間晚1個小時)。

Ⅸ 越南緬甸寮國泰國哪個與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

廣西從西南的東興縣至西北的那坡縣與越南接壤
雲南從富寧縣至江城縣與越南接壤
雲南從江城縣至勐臘縣與寮國接壤
雲南從勐臘縣至貢山縣與緬甸接壤
西藏察隅縣與緬甸接壤
泰國與我國沒有邊界接壤
緬甸是西南方向對我國最具戰略意義的接壤國,當然還有巴基斯坦,不過個人覺得還是緬甸比較重要。

Ⅹ 與廣西相比,越南水果生產具有哪些優勢 與地理有關

越南的地理位置更接近赤道,屬於熱帶氣候,可以種植熱帶水果,廣西不能。同時由於越南的地理位置更接近熱帶,水熱條件也更好,水果的生長會更快更好、

閱讀全文

與越南和廣西什麼土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記住英國的地方 瀏覽:86
中國有名的湖有哪些 瀏覽:111
為什麼伊朗男人喜歡戴戒指 瀏覽:156
伊朗回國包機在什麼在蘭州 瀏覽:665
伊朗是什麼語言的 瀏覽:868
加拿大的伊朗人怎麼樣 瀏覽:423
特朗普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513
阿富汗戰爭印度為什麼尷尬 瀏覽:705
印度第一大城市有多少人民幣 瀏覽:104
越南b2b平台有哪些 瀏覽:419
英格蘭和義大利哪個奪冠了 瀏覽:273
美國制裁伊朗原油為什麼下降 瀏覽:526
美鞋8碼是中國多少碼 瀏覽:997
義大利面怎麼煮能熟得快一些 瀏覽:526
什麼是印尼白柚木 瀏覽:929
中國內東歐人口多少 瀏覽:273
伊朗一般開什麼車多 瀏覽:846
越南河內日本街在哪裡 瀏覽:417
詩文中含有中國別稱的有哪些 瀏覽:1000
英國郵局月薪多少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