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海上民兵有多少

越南海上民兵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15 08:40:41

Ⅰ 誰給介紹一下越南陸海空三軍的具體武器裝備情況

越南軍隊大裁員之後,越南現役部隊有60萬人,以陸、海、空軍為主。

(1)陸軍

陸軍是越南軍隊的主體和基礎,抗戰期間曾達100多萬,80年代末還有110萬之眾。現有主力部隊50萬人,組建8個軍區(轄34個師)、4個野戰軍,共計47個作戰師。其中4個野戰軍是陸軍中的王牌和主力。

第1軍下轄4個師,號稱"決勝兵團",軍部駐寧平省寧平;第2軍下轄3個師,號稱"香江兵團",駐河北省涼江縣;第3軍下轄3個師,號稱"西原兵團",駐太原;第4軍下轄3個師,號稱"九龍兵團",是侵柬的急先鋒。

陸軍裝備主要有:坦克:蘇制T-34/-54-55型1600輛,其他型號350輛。裝甲偵察車:BPдM-1/-2型80輛。步兵戰斗車:BMJI式120輛。裝甲運輸車:BTP-40/-50/-60/152等型1500輛。牽引火炮:130毫米200門,152毫米250門,以及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若干門。自行炮:155毫米90門,以及100毫米、105毫米若干門。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140毫米若干門。迫擊炮: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00毫米若干門。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無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82毫米、88毫米、90毫米、107毫米等若干門。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等共8000門。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2)海軍

越南海軍劃分為4個沿海地區(柬埔寨磅遜和雲壤港為越海軍第五沿海地區),一個艦隊、艦艇旅、陸戰旅、運輸旅、航空團以及導彈、偵察、通信、雷達、工兵等部隊。據說已具備兩棲作戰能力。

護衛艦:"范五老"(美製"巴奈加特")1艘,"別佳"II級5艘,"陳慶余"(美製"薩維奇"級)1艘。

巡邏艇和小型快艇:蘇制"黃峰"II級導彈快艇8艘,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艇5艘,"大胡峰"級魚雷快艇16艘,美製"極眇"級2艘,蘇制SO-1級6艘,美製PGM-59/-71級10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5艇。

掃雷艦:"尤爾卡"級2艘,"索尼亞"級沿海掃雷艦1艘,"葉夫根尼亞"近海獵雷艇2艘。

登陸艦:美製LST-511坦克登陸艦3艘,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美LSM-1中型登陸艦1艘。小型登陸艇:24艘。此外還有上百艘武裝魚船編入海軍。

越南的主要軍港有:

海防港:較大型的艦般可以順利出入,以前蘇聯援助的導彈快艇及大部分配套設施均在此港。

峴港:越南重要的海軍、空軍基地,駐有越南海軍一個艦艇旅,裝備有護衛艦、掃雷艦和導彈快透過。峴港機場可容納數百架噴氣式飛機,駐有一個飛行團,其裝備主要為蘇-22殲轟機。

金蘭灣是越南最大的軍港,周圍被陸地和半島環抱,具有極好的隱蔽性。金蘭灣曾是蘇聯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俄羅斯曾表示要從這里撤走駐軍。1992年7月俄羅斯又宣稱要保持這一基地,以彌補美國從菲律賓撤軍後的軍事真空。越軍在這里部署有一套完善的監聽設施和不確知的艦艇,設有機場,停駐著為數不少的轟炸機和戰斗機。現在,金蘭灣是越南革新以來僅存的一個拒絕開放,仍處於保密狀態的軍港。

歸仁灣位於越南東岸,歸仁港南口,可作海軍艦艇後備基地。

芽庄灣位於越南東南岸,為島嶼和丘陵地環抱,隱蔽性很好。

西貢港位於越南東海岸,港外海域寬闊。

(3)空軍

越南空軍約有1.2萬人。編有4個航空師,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1個直升機師(3個團)。作戰飛機394架,武裝直升機47架(另有多架儲備)。

攻擊戰斗機:米格-23BN型36架,蘇-7B型30架。蘇-20型40架,其他型70架。戰斗機米格-21比斯型206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30架。海上偵察機:貝-12型12架。反潛直升機:卡-25型17架。

運輸機:安-2型12架,安-24型9架,安-26型50架,波音707型2架,C-130A/B型10架,伊爾-14型6架,伊爾-18型2架,里-2型20架,圖134型8架,雅克-40型11架。

直升機:-4型30架,米-6型20架,米-8型36架。

教練機:拉-29型、拉-39、米格-15型、米格-21型,雅克-11型、雅克-18型等共53架。

空對空導彈:AA2"環礁式"若干。

越南防空軍有10萬人。編有14個防空師,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裝備有SA-2/-3型地對空導彈66部,雷達站100個,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4)准軍事部隊

越南准軍事部隊不下350萬人。其中人民地方武裝50萬人,地方部隊約250萬人(含民兵自衛隊、人民警察、青年突擊隊等),"戰術後防部隊"約50萬人。一旦戰爭需要,這些准軍事部隊只要按原制改編、換裝,配發必要的武器裝備和補充一定數量的現役骨幹人員,即可轉為現役部隊。

越南還有一支機構龐雜,觸角密布、行使警察等職能的公安部隊──人民安全部隊、人民武裝公安部隊、人民公安部隊,這支部隊的最高首腦機關就是權力廣泛的內務部。

越南內務部是1975年全國統一後由公安和安全兩個機關合並組建的。凡國內安全問題,從敵特偵破、反動組織、會道門的肅反,到清查內部貪污走私、執行法律、打擊犯罪、維護公共安全直至戶籍管理,交通管理等等,統統由它掌管,幾乎包羅萬象。

1982年,范雄出任內務部長。1986年,范雄當選政府總理,內務部長一職由梅志壽擔任。現任部長裴善悟是於1991年8月取代梅志壽而上任的。

越南人民安全部隊、人民武裝公安部隊和人民公安部隊都算得上執法機構,代行人民警察的職權、人民安全部隊的主要職責是"執行國家法律,維護公共秩序和安全,保護公共財產,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打擊犯罪分子",有"逮捕、搜查(包括搜身、搜家、檢查郵件等)、辦理遷移、旅行證明"等權力。

人民武裝公安部隊權力更大,有檢查黨政軍幹部的任何犯罪行為,並負責高級幹部的安全保衛工作,它是一支准軍事力量,在各省會都有數營或數連的兵力,總計不下2萬人。

人民公安部隊是一支處理"敏感的安全威脅問題"的便衣警察,其成員遍布越南廣大農村,負責簽發路條(1993年底已取消)、通行證、身份證、登記管理農村戶口等。80年代,人民公安部隊職責進一步擴大,有取代人民武裝公安部隊職權之勢,但將二者統一的計劃一直未能付諸實施。

Ⅱ 越南有多少軍隊,現在

國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主要統計

面積32.9566萬平方千米。人口8201.4萬人(其中13~17歲男447.9萬人,欠432.7萬人;18~22歲男406萬人,女392.7萬人;23~32歲男702.8萬人,女685.7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0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10億美元(2000年)。粗鋼250萬噸(2000年)。原油1600萬噸(2000年)。原煤田7萬噸(1999年)。天然氣6.97億立方米(1995年)。發電量240億度(2000年)。糧食3570萬噸(2000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12處,民用航空飛機102架,客運量約2.09億人千米,貨運量1900萬噸千米(1999年)。水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230艘,總載重量872.8萬噸(1999年)。

國防政策

越南奉行「全民國防」政策:

(一)鞏固和加強以人民武裝力量為骨乾的全民國防和安全事業,將國防與安全相結合,不斷完善軍事法規體系,把黨關於建設全民國防、人民安寧的主張和政策體制化;加強黨對軍隊、公安和國防安全事業的領導,加強國家對國防和安全系統的管理;充分發揮全民和政治系統的綜合力量,逐步增加國防和安全潛力,建立穩固的全民國防基礎。

(二)堅持國防與經濟緊密結合,強調鞏固國防和發展經濟是越南的兩大戰略任務,在目前和平狀態下,要優先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同時要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大對國防建設的投資比重,建設和鞏固必要的國防工業基礎設施,並利用民用經濟設施為國防建設服務;明確國防工業的發展方向,合理調整國防工業的戰略布局,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發展中心;根據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逐步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武裝力量戰鬥力的綜合質量。

(三)堅持爭取外援與積極發展本國國防工業相結合,不斷提高部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強調在從國外購進大量先進裝備的同時,積極發展本國的國防工業,自行研製各種武撒備。

(四)堅持國防與外交相結合。強調奉行"多交友、少樹敵"的和平、務實外交路線,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爭端,堅持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為經濟和國防建設創造安全的外部環境。

(五)堅持建設由常備軍、預備役部隊、民兵自衛隊和公安力量組成的武裝力量。重點建設一支革命化、精銳化、正規化、逐步現代化的人民軍隊和人民公安;同時建設強大的預備役部隊,以便在發生戰事時能及時為常備軍補充兵員。

(六)強化軍隊的對外對內雙重職能。對外,抵禦侵略,捍衛國家獨立、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內,防暴亂、反顛覆,保衛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政局穩定;挫敗各種旨在損害國家建設發展事業的陰謀破壞活動,有效地制止和嚴懲各類犯罪,確保社會秩序穩定與安全。

軍事戰略

2000年,越南繼續根據其面臨的安全形勢和未來高技術戰爭的特點研究調整軍事戰略問題。但仍實行「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其主要內容是:以美國全球范圍的潛在敵人,以「對越構成威脅的周邊大國」為地區主要作戰對象;以保衛領土(海)主權完整和社會主義制度為基本戰略目標;以積極應付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堅決抵制「和平演變」為軍事戰略方針;以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三種武裝力量相結合,建立「區域防禦」體系為戰略手段。

國防體制

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並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但實際上越共中央軍事黨委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寧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安全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寧會議協助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事黨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總局和情報總局。六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情報搜集與服務。國防部機關設有辦公廳政策局、物資局、財政局、外事局、刑事調查局、科技與環境管理局、經濟局、計劃投資局、車輛局、武器彈葯局、計量局、科學工藝環境通訊中心、監察委員會等,直屬單位有軍事戰略院、軍事歷史研究院等。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事黨委書記黎可漂上將(2001年4月上任),國防部長範文茶上將(1997年7月29日上任),總參謀長黎文勇中將(1998年9月10日上任),總政治局主任范青銀上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後勤局主任阮文沱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技術局主任阮花盛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國防工業總局主任陳德越少將,情報總局主任武政中將,海軍司令杜春公少將(2000年2月上任),防空-空軍司令阮德察中將(1999年7月14日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48.4萬人。

陸軍

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紀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

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

偵察車:BRDM-1/-2型100輛。

步兵戰車:BMP-1/-2型300輛。

裝甲輸送車:BTR-40/-50/-60/-152型1100輛,YW-531型80輛,M-113型若干輛。

牽引火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門。

自行火炮:152毫米30門,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門。

火箭炮:107毫米360門,1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門。

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門。

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海軍

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

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

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

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

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防空-空軍

3萬人,編成3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有雷達陣地100處,地對空導彈發射陣地66處,作戰飛機共189架,武裝直升機26架。

攻擊戰斗機:共65架,即蘇-22型53架、蘇-27型12架。

戰斗機:米格-21比斯124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

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

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

航測機:安-30型2架。

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

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

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

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

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

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

地方部隊

編有省、市、縣軍事指揮部;每個省、市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團,每個縣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營。省軍指、中央直轄市軍指由所在軍區指揮,省轄市、縣軍指由省軍指指揮。

預備役部隊

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軍官一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歷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一類預備役,其餘為第二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內,B等為36歲~45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身體不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到2000年底,越全國預備役人員約400萬人。

民兵自衛隊

一般編成排、連、營(戰時可擴充到團、師),沿海、島嶼編制為海團、海隊、分隊;由步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到2000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7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受當地駐軍統一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游擊戰。

部署

越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防空-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45%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2%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7%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庄、頭頓、金蘭灣、胡志明市和歸仁);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一、波萊古、綏和、金蘭灣、朱萊)。

兵役制度

越南《義務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度。服役年齡18~27歲。服役年限,士官和士兵2年,士官指揮員、軍隊培訓的專業技術士官和士兵、海軍艦艇士官和士兵均為3年,需要時可延長半年。軍官服役年限,尉官38歲、少校43歲、中校48歲、上校52歲、大校55歲、少將60歲,中將以上軍官不規定服役年限。

軍銜

軍官軍銜分為3等12級: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官晉銜年限:少尉升中尉2年,中尉升上尉3年,上尉升大尉3年,大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4年,中校升上校4年,上校升大校4年,將官晉升不規定時限。士官分3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2級:上等兵、列兵。士兵晉升年限:列兵升上等兵9個月,上等兵升下土1年,下土升中士1年半,中士升上士1年半。

軍工生產

2000年,越軍自行建造了6艘運輸船、油船、拖船和武裝漁船,並在俄羅斯軍事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對部分作戰飛機和艦艇進行了技術改造,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作戰效能。為加速實現武器裝備國產化的進程,越軍12月下旬決定大力加強國防工業建設,計劃在加年內使自產武器裝備基本滿足陸軍的全部需求和海軍、防空-空軍的部分需求。

軍隊節日

建軍節12月22日(1944年)

海軍節5月7日(1955年)

防空-空軍節7月14日(1999年)

Ⅲ 越南人民軍的裝備實力

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正規軍48.4萬人。 陸軍規模目前已大大縮減,盡管它仍是一支可觀的力量。其主要重點仍是保衛越南的大陸地區。軍隊的大多數裝備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印支戰爭,目前還在繼續使用。
陸軍兵力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幾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其中4個野戰軍是陸軍中的王牌和主力。第1軍下轄4個師,號稱決勝兵團,軍部駐寧平省寧平;第2軍下轄3個師,號稱香江兵團,駐河北省涼江縣;第3軍下轄3個師,號稱西原兵團,駐太原;第4軍下轄3個師,號稱九龍兵團,是侵柬的急先鋒.陸軍裝備主要有: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裝甲偵察車:BPдM-1/-2型80輛。步兵戰斗車:BMJI式120輛。裝甲運輸車:BTP-40/-50/-60/152等型1500輛。牽引火炮:130毫米200門,152毫米250門,以及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若干門。自行炮:155毫米90門,以及 100毫米、105毫米若干門。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140毫米若干門。迫擊炮: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00毫米若干門。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無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82毫米、88毫米、90毫米、107毫米等若干門。高炮:14.5毫米、23毫米、 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等共8000門。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越南海軍現有5.5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地區(柬埔寨磅遜和雲壤港為越海軍第五沿海地區),一個艦隊、艦艇旅、陸戰旅、運輸旅、航空團以及導彈、偵察、通信、雷達、工兵等部隊。 海軍裝備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在內的各型作戰艦艇120餘艘,其中潛艇2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5艘、小型護衛艦5艘、巡邏艇和導彈艇、魚雷快艇 40餘艘、掃雷艦5艘、掃雷艇8艘、登陸艦6艘及小型登陸艇30餘艘。其中90%以上購自俄羅斯、波蘭和朝鮮,剩下的也多是越南在俄方技術援助下自主建造。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 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越南的主要軍港有:海防港:較大型的艦般可以順利出入,以前蘇聯援助的導彈快艇及大部分配套設施均在此港。峴港:越南重要的海軍、空軍基地,駐有越南海軍一個艦艇旅,裝備有護衛艦、掃雷艦和導彈快透過。峴港機場可容納數百架噴氣式飛機,駐有一個飛行團,其裝備主要為蘇-22殲轟機。金蘭灣是越南最大的軍港,周圍被陸地和半島環抱,具有極好的隱蔽性。金蘭灣曾是蘇聯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俄羅斯曾表示要從這里撤走駐軍。1992年7月俄羅斯又宣稱要保持這一基地,以彌補美國從菲律賓撤軍後的軍事真空。越軍在這里部署有一套完善的監聽設施和不確知的艦艇,設有機場,停駐著為數不少的轟炸機和戰斗機。現在,金蘭灣是越南革新以來僅存的一個拒絕開放,仍處於保密狀態的軍港。歸仁灣位於越南東岸,歸仁港南口,可作海軍艦艇後備基地。芽庄灣位於越南東南岸,為島嶼和丘陵地環抱,隱蔽性很好。西貢港位於越南東南岸,港外海域寬闊。越南地處中南半島東部,呈南北走向的「S」形狹窄狀,東部和南部瀕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有大小島嶼2600個,港灣數十處。越南認為,外來威脅主要來自海上,因此必須要鞏固和提高海軍的地位。
從海軍實力上看,越南許多艦艇嚴重老化,武器裝備水平落後,難以高效保障海上巡邏、偵察、護航等任務。由於自身研發能力有限,越南實行了向外購買武器與自行研製相結合的道路。近年來,越南主要從俄羅斯采購了大批海軍裝備。在購買了11架蘇-27戰斗機後,海軍的空戰能力得到大大增強;越南還購買了4艘俄制「毒蜘蛛」級導彈艇,並利用俄羅斯的技術在國內建造了6艘BP50型導彈艇和KB02000型導彈護衛艦,使越南水面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現在越南還計劃從俄采購2艘20382「虎」型輕型護衛艦和「基洛」級柴電潛艇。此外,越南海軍近年來也從其他國家進口武器。如從澳大利亞得到4艘44噸級護衛艇,從瑞典得到12艘巡邏艇,從朝鮮買來2艘小型潛艇。越軍稱,越南海軍裝備的更新換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屆時,越南海軍的遠洋護航能力和海上作戰能力將接近現代化海軍的要求。
針對大型水面艦艇數量不足的現狀,2006年1月越南海軍與俄61型「獵豹-3.9」護衛艦和一套裝配「紅寶石」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最新型岸基反艦導彈系統「稜堡」。11661型護衛艦船體堅固,雜訊和輻射水平較低,隱形能力強,裝備現代化武器、指揮控制和無線電電子系統,可起降卡-28或卡 -31直升機。主要武器裝備是「天王星-E」反艦巡航導彈、「松樹」防空彈炮系統、533毫米反潛魚雷和AK-760艦炮,主要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艇,可摧毀空中目標。越南購買後可大大加強其近海防禦和遠海作戰能力。同時從2007年開始,在越南東北部城市海防市修建佔地3000公頃的大型軍港。據估計,這個軍港一旦建成,將能停靠4萬噸級的戰艦,不僅緩解了越南戰艦只能停靠在南部金蘭灣基地的困境,而且還極大加強了越南海軍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越南軍隊戰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越南空軍成立於1956年,1976年效法蘇軍,將空軍分為前線航空兵與國土防空軍,採用師的編制,每個師由3個飛行團組成,每個飛行團有飛機45架到60架不等。一般每個師裝備一種作戰飛機,單獨使用一個空軍基地。除簡易機場外,越南共有近60個空軍基地,進入戰爭狀況時,一個師可分別部署在多個機場。這樣可以便於靈活部署部隊,進行疏散,使飛機有較大的機動餘地,並在必要的情況下將飛機疏散到地下掩體,以提高其地面生存力。越南空軍總兵力為3萬多人,具體分為1個空軍司令部,4個航空師,總計12個飛行團,其中戰斗機團5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3個,強擊機團1個。另外,越南還有6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100個防空分隊。
空軍裝備各型飛機約480架,其中作戰飛機240架。執行空戰任務的飛機包括:124架「米格-21比斯」,40架「米格-23M」,12架「蘇 -27」。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包括53架「蘇-22」。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 -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航測機:安-30型2架。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 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1995年和1997年從俄羅斯采購了12架蘇一27SK/UBK殲擊/強擊機;2003年年底訂購了4架蘇-30MK2多用途戰斗機,此外還可再訂購8架;2003年年中訂購了可裝備兩個炮兵連的S-300PMUl地對空導彈系統。
海灣戰爭使越南感到武裝直升機的重要性,因此,更新自己的武裝直升機力量乃是當務之急。目前,越南只有為數不多的且早已落後的「米-24」直升機,為了提高自己的反裝甲能力,越南決定在今後15年左右的時間里使自己的武裝直升機現代化。首先是改進現役的「米-24」直升機,其次是從俄羅斯購買 60~100架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米-28H」武裝直升機,首批20架左右的「米-28H」已於2002年交付。越南在15年左右的時間里接受大量復雜新式的俄制武器,將帶來兩個問題,其一是經費問題,現在越南尚欠俄羅斯巨額外債,俄羅斯出售武器雖然在對方付款方式上較西方靈活但與前蘇聯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允許賒銷。這對越南有較大壓力。預計越南空軍現代化約需75億美元。這筆開支還不包括機載武器與零配件。
2004年3月,越南已從捷克共和國獲得10架沃多喬迪L-39C初級教練機/輕型攻擊機,彌補機隊中的飛機損耗。越南空軍原有24架飛機,首批飛機是1980年交付的,在新飛機到來前,這些飛機只剩18架還在使用。近來,印度加大了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據2005年11月印度國防部官方網站披露,為落實印度與越南業已達成的防務合作協議,印度計劃近期向越南提供用於越南「米格」戰斗機檢修和蘇-27戰機升級的零部件。作為回報,越南將在叢林戰方面向印軍提供幫助。實際上,近年來印度納西克軍工廠已經幫助越南改進了現役約200架米格—21殲擊機。

Ⅳ 中國對越南的海上戰爭

近代和越南大的海上戰爭有兩場,一次對南越在西沙,史稱:西沙海戰,一次對統一後的越南在南海。


西沙海戰(中國稱為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英文:Battle of the Xisha Islands),是1974年1月19日在中國南海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越南共和國(即越南南方阮文紹集團,簡稱:「南越」)軍隊發生的小規模海上作戰。

1973年9月,南越宣布將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島嶼劃入其版圖。1974年1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這一蠻橫行徑,重申中國對南海諸島的領土主權。南越方面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派出軍艦侵佔西沙一些島嶼,並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同時攻擊中國正常巡邏的艦只。

1974年1月20日,中國海軍艦艇奉命開赴西沙群島,將南越軍隊趕出西沙群島,取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此戰擊傷越南共和國驅逐艦3艘,擊沉護衛艦1艘,斃傷越南共和國官兵100餘人,俘敵48人

中國海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投入作戰6艘艦艇(兩艘艦艇是開戰2小時後趕到),總排水量計2530噸。

南越海軍

南越海軍投入作戰4艘艦艇(均為美國產軍艦),總排水量計5983噸。其中旗艦4號艦滿載排水量達2000多噸接近中國六艘軍艦總和。


中國人民解放軍共計18人犧牲。南越海軍在海戰中陣亡為53人至100餘人,其中南越10號艦編成82人。在中國軍隊收復甘泉島、珊瑚島及金銀島三島作戰中,共俘獲南越少校範文鴻以下官兵48人,還有一名美國少校聯絡官科什。


----


1988年有過中國—越南的3·14海戰、赤瓜礁海戰,是1988年3月14日中國與越南為爭奪南中國海南沙群島的島礁發生的一場小規模戰斗。

1988年3月14日,中國海軍為保衛南沙群島,與入侵中國領土的越南海軍展開了僅僅50分鍾的近距離海戰,中國海軍以1人負傷的微小代價取得擊沉越南海軍2艦、重創1艦(拖帶回越南途中沉沒)的一邊倒勝利,越南方面傷亡目前有爭議,中國最初給出的數據是。越軍死亡40餘人,被俘40多人,其中中校軍官1人。越南方面展示名單稱1988年南沙海戰越軍死亡74人。但是最近有越南傷亡數百人的報道。

Ⅳ 越南有多少部隊

國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主要統計

面積32.9566萬平方千米。人口8201.4萬人(其中13~17歲男447.9萬人,欠432.7萬人;18~22歲男406萬人,女392.7萬人;23~32歲男702.8萬人,女685.7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00億美元(1999年)。國防費10億美元(2000年)。粗鋼250萬噸(2000年)。原油1600萬噸(2000年)。原煤田7萬噸(1999年)。天然氣6.97億立方米(1995年)。發電量240億度(2000年)。糧食3570萬噸(2000年)。民航能力,固定航班機場12處,民用航空飛機102架,客運量約2.09億人千米,貨運量1900萬噸千米(1999年)。水運能力,商船(載重100噸以上)230艘,總載重量872.8萬噸(1999年)。

國防政策

越南奉行「全民國防」政策:

(一)鞏固和加強以人民武裝力量為骨乾的全民國防和安全事業,將國防與安全相結合,不斷完善軍事法規體系,把黨關於建設全民國防、人民安寧的主張和政策體制化;加強黨對軍隊、公安和國防安全事業的領導,加強國家對國防和安全系統的管理;充分發揮全民和政治系統的綜合力量,逐步增加國防和安全潛力,建立穩固的全民國防基礎。

(二)堅持國防與經濟緊密結合,強調鞏固國防和發展經濟是越南的兩大戰略任務,在目前和平狀態下,要優先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同時要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大對國防建設的投資比重,建設和鞏固必要的國防工業基礎設施,並利用民用經濟設施為國防建設服務;明確國防工業的發展方向,合理調整國防工業的戰略布局,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發展中心;根據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逐步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武裝力量戰鬥力的綜合質量。

(三)堅持爭取外援與積極發展本國國防工業相結合,不斷提高部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強調在從國外購進大量先進裝備的同時,積極發展本國的國防工業,自行研製各種武撒備。

(四)堅持國防與外交相結合。強調奉行"多交友、少樹敵"的和平、務實外交路線,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爭端,堅持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為經濟和國防建設創造安全的外部環境。

(五)堅持建設由常備軍、預備役部隊、民兵自衛隊和公安力量組成的武裝力量。重點建設一支革命化、精銳化、正規化、逐步現代化的人民軍隊和人民公安;同時建設強大的預備役部隊,以便在發生戰事時能及時為常備軍補充兵員。

(六)強化軍隊的對外對內雙重職能。對外,抵禦侵略,捍衛國家獨立、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內,防暴亂、反顛覆,保衛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政局穩定;挫敗各種旨在損害國家建設發展事業的陰謀破壞活動,有效地制止和嚴懲各類犯罪,確保社會秩序穩定與安全。

軍事戰略

2000年,越南繼續根據其面臨的安全形勢和未來高技術戰爭的特點研究調整軍事戰略問題。但仍實行「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其主要內容是:以美國全球范圍的潛在敵人,以「對越構成威脅的周邊大國」為地區主要作戰對象;以保衛領土(海)主權完整和社會主義制度為基本戰略目標;以積極應付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堅決抵制「和平演變」為軍事戰略方針;以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三種武裝力量相結合,建立「區域防禦」體系為戰略手段。

國防體制

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並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但實際上越共中央軍事黨委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寧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安全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寧會議協助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事黨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總局和情報總局。六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情報搜集與服務。國防部機關設有辦公廳政策局、物資局、財政局、外事局、刑事調查局、科技與環境管理局、經濟局、計劃投資局、車輛局、武器彈葯局、計量局、科學工藝環境通訊中心、監察委員會等,直屬單位有軍事戰略院、軍事歷史研究院等。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事黨委書記黎可漂上將(2001年4月上任),國防部長範文茶上將(1997年7月29日上任),總參謀長黎文勇中將(1998年9月10日上任),總政治局主任范青銀上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後勤局主任阮文沱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技術局主任阮花盛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國防工業總局主任陳德越少將,情報總局主任武政中將,海軍司令杜春公少將(2000年2月上任),防空-空軍司令阮德察中將(1999年7月14日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48.4萬人。

陸軍

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紀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

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

偵察車:BRDM-1/-2型100輛。

步兵戰車:BMP-1/-2型300輛。

裝甲輸送車:BTR-40/-50/-60/-152型1100輛,YW-531型80輛,M-113型若干輛。

牽引火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門。

自行火炮:152毫米30門,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門。

火箭炮:107毫米360門,1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門。

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門。

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海軍

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

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

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

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

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防空-空軍

3萬人,編成3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有雷達陣地100處,地對空導彈發射陣地66處,作戰飛機共189架,武裝直升機26架。

攻擊戰斗機:共65架,即蘇-22型53架、蘇-27型12架。

戰斗機:米格-21比斯124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

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

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

航測機:安-30型2架。

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

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

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

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

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

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

地方部隊

編有省、市、縣軍事指揮部;每個省、市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團,每個縣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營。省軍指、中央直轄市軍指由所在軍區指揮,省轄市、縣軍指由省軍指指揮。

預備役部隊

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軍官一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歷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一類預備役,其餘為第二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內,B等為36歲~45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身體不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到2000年底,越全國預備役人員約400萬人。

民兵自衛隊

一般編成排、連、營(戰時可擴充到團、師),沿海、島嶼編制為海團、海隊、分隊;由步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到2000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7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受當地駐軍統一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游擊戰。

部署

越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防空-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45%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2%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7%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庄、頭頓、金蘭灣、胡志明市和歸仁);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一、波萊古、綏和、金蘭灣、朱萊)。

兵役制度

越南《義務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度。服役年齡18~27歲。服役年限,士官和士兵2年,士官指揮員、軍隊培訓的專業技術士官和士兵、海軍艦艇士官和士兵均為3年,需要時可延長半年。軍官服役年限,尉官38歲、少校43歲、中校48歲、上校52歲、大校55歲、少將60歲,中將以上軍官不規定服役年限。

軍銜

軍官軍銜分為3等12級: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官晉銜年限:少尉升中尉2年,中尉升上尉3年,上尉升大尉3年,大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4年,中校升上校4年,上校升大校4年,將官晉升不規定時限。士官分3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2級:上等兵、列兵。士兵晉升年限:列兵升上等兵9個月,上等兵升下土1年,下土升中士1年半,中士升上士1年半。

軍工生產

2000年,越軍自行建造了6艘運輸船、油船、拖船和武裝漁船,並在俄羅斯軍事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對部分作戰飛機和艦艇進行了技術改造,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作戰效能。為加速實現武器裝備國產化的進程,越軍12月下旬決定大力加強國防工業建設,計劃在加年內使自產武器裝備基本滿足陸軍的全部需求和海軍、防空-空軍的部分需求。

軍隊節日

建軍節12月22日(1944年)

海軍節5月7日(1955年)

防空-空軍節7月14日(1999年)

Ⅵ 越南軍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夠號稱世界第三強國

巴黎航展上西班牙的C–295運輸機(運七大小)背馱預警雷達引起了越南的興趣!

總之,越南從自稱的「第三軍事強國」,變成了國際權威軍事研究機構眼裡世界排名第36名軍事力量,員額數量龐大固然是軍隊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但是世界軍事發展和新軍事革命已經興起了!越南這種總體還是1960年代水平的軍事力量,如果不加大改革力度,再次縮減軍隊數量,是不能進行「質量建軍」的,並且會與主要國家相比會更拉開差距的!「第三軍事強國」會離他們越來越遠,連第36能否保持也是艱難!

Ⅶ 西沙為什麼被越南稱是他們的領土

(2009年12月2日 )青年參考:11月26~27日,越南在河內聯合舉辦題為「南海(越南稱東海)國際學術研討會,規模很大,除了越南外,另有來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寮國、中國、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挪威、瑞典、加拿大等國。

越南媒體稱,在1992年和2002年通過了《南海宣言》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南海問題應該成為東盟優先考慮的議題。

俄學者稱南海為「東海」。俄羅斯學者在會上就以越南方面所謂的「東海」一詞來稱呼中國南海,支持越南的主張。

越南示證稱南沙西沙是越南的。

越南不斷造勢,稱發現新的歷史證據,證明南沙和西沙是越南歷史上管轄的領土。現在的南沙群島被越南稱為「長沙」,越南自稱該國歷史上曾控制著「長沙」。

越南媒敦促政府在南海問題上不妥協、不讓步。越南一味用強,此前,購買了6艘俄羅斯的「基洛級」潛艇,組建海上民兵等,動作不斷。

越南和馬來西亞兩國在南中國海所劃的「外大陸架區域」,提案目的是把南海南部幾乎瓜分完畢。越南的單獨提案,聲稱對西沙群島擁有「主權」,越南要求南海北部幾乎都劃為越南的「大陸架」(紅線以內)及「外大陸架」(斜黃線以內),這樣一來,越南和馬來西亞就在地圖上「瓜分」了幾乎整個南海。

Ⅷ 東南亞各國的軍事實力如何 請明確

本文從兵力和裝備的角度分析東南亞10個國家的軍事實力綜合排名。東南亞11個國家中,東帝汶建國未久,尚未形成完整的國防力量,沒有列入排名之中。列入排名的10個國家是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印尼。

一、陸軍
越南:約41.2萬人。坦克和裝甲車3435輛(其中坦克1935輛,裝甲車1500輛),各種火炮1.5萬門以上。
寮國: 2.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25輛(其中坦克55輛,裝甲車70輛),火炮75門以上。陸軍水兵:約600人。小型艦艇約60艘。
柬埔寨:約9萬人。坦克和裝甲車350輛(其中坦克110輛,裝甲車240輛以上),火炮約430門。
緬甸:陸軍:約32.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615餘輛(其中坦克230餘輛,裝甲車385輛),各種火炮約970門。
菲律賓:7.4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500餘輛(其中坦克41輛,裝甲車460輛),各種火炮282門以上。
馬來西亞: 8.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236輛(其中坦克26輛,裝甲車1210輛),各種火炮637門以上,防空導彈發射裝置60部,陸航飛機10架。
泰國:19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789輛(其中坦克787輛,裝甲車1002輛),各種火炮1100餘門,反坦克導彈300杖以上,陸航飛機300架。
新加坡: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480餘輛(其中坦克約410輛,裝甲車1070餘輛),各種火炮540餘門,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30部以上。
汶萊:3900人。坦克和裝甲車68輛(其中坦克16輛,裝甲車52輛),火炮24門,防空導彈12枚。
印度尼西亞:23.5萬人。坦克和裝甲車1088輛(其中坦克500輛,裝甲車588輛),各種火炮2350門以上,防空導彈發射裝置93部,陸航飛機80餘架。

評價:在各國的陸軍中,顯然以越南最強,無論兵力和裝備都穩居第一;泰國、印尼兩方面都位居前列;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兵力較少,但裝備一流;緬甸和柬埔寨則反之;菲律賓不太重視陸軍;寮國和汶萊則落後比較明顯。

各國陸軍實力綜合排名:
1、越南;2、泰國;3、印尼;4、緬甸;5、馬來西亞;6、新加坡;7、柬埔寨;8、菲律賓;9、寮國;10、汶萊

二、海軍
越南:約4.2萬人。各型艦艇100餘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51艘),海軍航空兵有飛機約22架。
寮國:無海軍
柬埔寨:2000人。各型艦艇33艘。
緬甸:約1.58萬人。各型艦艇95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65艘)。
菲律賓:約2.59萬人。各型艦艇88艘,海軍航空兵飛機20架;海軍陸戰隊裝備:裝甲車109輛,榴彈炮150門。
馬來西亞:1.25萬人。各型艦艇56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35艘),海軍航空兵飛機12架。
泰國:7.3萬人。各型艦艇132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102艘),海軍航空兵飛機86架。海軍陸戰隊裝備:裝甲車33輛,火炮36門。
新加坡:約9000人。各型艦艇35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24艘)。
汶萊:700人。各型艦艇約13艘。
印尼:約4.3萬人。各型艦艇約130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74艘,潛艇2艘),海軍航空兵飛機114架。海軍陸戰隊裝備:坦克和裝甲車208輛(其中坦克100輛,裝甲車108輛),火炮63門以上。

評價:除寮國之外,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有比較長的海岸線,因此都相當重視海軍的建設。其中,擁有眾多海島的印尼和菲律賓尤為重視海軍,其海軍實力的排名均明顯高於陸軍。總體而言,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是四強,它們的海軍實力明顯高於其它國家,而彼此之間差距不大。

各國海軍實力綜合排名:
1、印尼;2、泰國;3、越南;4、菲律賓;5、緬甸;6、馬來西亞;7、新加坡;8、柬埔寨;9、汶萊;10、寮國

三、空軍
越南:約1.5萬人。各型飛機427架(其中作戰飛機約244架)。防空軍:1.5萬人。
寮國:3500人。各型飛機80架(其中作戰飛機26架)。
柬埔寨:2000人。各型飛機50架(其中作戰飛機20架)。
緬甸:9000人。各型飛機約220架(其中作戰飛機約143架)。
菲律賓:1.74萬人。各型飛機362架(其中作戰飛機138架)。
馬來西亞:1.25萬人。各型飛機254架(其中作戰飛機89架)。
泰國:4.3萬人。各型飛機46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206架)。
新加坡:1.35萬人。各型飛機210餘架(其中作戰飛機177架),防空導彈24枚以上。
汶萊:400人。各型飛機38架。
印尼:2.1萬人。各型飛機約250架(其中作戰飛機91架)。

評價:空軍對於東南亞各國來說應該都是一個薄弱的環節。相比之下,除了汶萊、柬埔寨、寮國三國較弱之外,其他七個國家的空軍實力都沒有太大的差距,如果打起仗來,第一名對第七名都不會佔有太明顯的空中優勢。

各國空軍實力綜合排名:
1、泰國;2、越南;3、菲律賓;4、印尼;5、新加坡;6、馬來西亞;7、緬甸;8、寮國;9、柬埔寨;10、汶萊

四、綜合排名。
陸軍:
1、越南;2、泰國;3、印尼;4、緬甸;5、馬來西亞;6、新加坡;7、柬埔寨;8、菲律賓;9、寮國;10、汶萊
海軍:
1、印尼;2、泰國;3、越南;4、菲律賓;5、緬甸;6、馬來西亞;7、新加坡;8、柬埔寨;9、汶萊;10、寮國
空軍:
1、泰國;2、越南;3、菲律賓;4、印尼;5、新加坡;6、馬來西亞;7、緬甸;8、寮國;9、柬埔寨;10、汶萊

陸海空三項綜合:
1、泰國;2、越南;3、印尼;4、菲律賓;5、緬甸;6、馬來西亞;7、新加坡;8、柬埔寨;9、寮國;10、汶萊

總體而言,泰國、越南、印尼為第一檔次,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為第二檔次,柬埔寨、寮國、汶萊為第三檔次,同一檔次之內的軍力相距不大。另外,這個排名只是按照兵力和裝備來排名的,實際作戰時,戰術、戰鬥力、作戰經驗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越南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征服史,經過漫長的蠶食和同化,最終完全吞並了占婆國(今越南中南部),又割佔了柬埔寨最肥沃的部分。而且又有同蒙古(忽必烈時代)、法國、日本、美國、中國等大國作戰的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泰國和印尼所不能相比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越南才是東南亞軍力最強大的國家。

Ⅸ 越南的軍隊有多少人實力在亞洲怎麼樣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48.4萬人。

陸軍

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紀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

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

偵察車:BRDM-1/-2型100輛。

步兵戰車:BMP-1/-2型300輛。

裝甲輸送車:BTR-40/-50/-60/-152型1100輛,YW-531型80輛,M-113型若干輛。

牽引火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門。

自行火炮:152毫米30門,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門。

火箭炮:107毫米360門,1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門。

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門。

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海軍

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

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

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

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

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防空-空軍

3萬人,編成3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有雷達陣地100處,地對空導彈發射陣地66處,作戰飛機共189架,武裝直升機26架。

攻擊戰斗機:共65架,即蘇-22型53架、蘇-27型12架。

戰斗機:米格-21比斯124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

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

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

航測機:安-30型2架。

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

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

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

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

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

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

地方部隊

編有省、市、縣軍事指揮部;每個省、市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團,每個縣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營。省軍指、中央直轄市軍指由所在軍區指揮,省轄市、縣軍指由省軍指指揮。

預備役部隊

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軍官一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歷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一類預備役,其餘為第二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內,B等為36歲~45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身體不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到2000年底,越全國預備役人員約400萬人。

民兵自衛隊

一般編成排、連、營(戰時可擴充到團、師),沿海、島嶼編制為海團、海隊、分隊;由步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到2000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7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受當地駐軍統一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游擊戰。

部署

越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防空-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45%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2%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7%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庄、頭頓、金蘭灣、胡志明市和歸仁);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一、波萊古、綏和、金蘭灣、朱萊)。

Ⅹ 越南有多少兵力

越南兵力簡介:

越南武裝力量現役部隊約為49.2萬人。目前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

【陸軍】

總兵力約4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58個步兵師、4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要裝備:

【海軍 】

總兵力約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3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主要裝備:

【空軍】

總兵力——約l.5萬人,編成4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5個戰斗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越南防空軍越南防空軍兵力1.5萬人,編成14個防空師、4個高炮旅、5個雷達旅。

主要裝備:

閱讀全文

與越南海上民兵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和波蘭哪個厲害 瀏覽:614
義大利有什麼顯著建築物 瀏覽:315
上海去英國簽證多少錢 瀏覽:177
和平精英國際服如何查看玩家id 瀏覽:429
伊朗為什麼不能吃黃瓜 瀏覽:670
伊朗烤羊排怎麼做 瀏覽:197
義大利米蘭有錢人住哪裡 瀏覽:749
印度網民人數有多少 瀏覽:760
烏克蘭到英國要多久 瀏覽:262
印度一共新冠死多少人 瀏覽:188
印度網購牛糞多少錢一斤 瀏覽:451
義大利為什麼沒輸過 瀏覽:870
米蘭大學在義大利哪個城市 瀏覽:351
去英國旅遊30天多少錢 瀏覽:686
印尼機場叫什麼名字 瀏覽:91
殲十與中國哪個好 瀏覽:250
印度礦工一個月掙多少錢 瀏覽:642
華友鎳鈷印尼有限公司由什麼控股 瀏覽:454
新中國怎麼成立的 瀏覽:93
吉羊游俠什麼時候去的伊朗 瀏覽: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