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經過
背景: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人民解放軍共殲敵154萬,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長江以北地區再無國民黨勢力。
1949年4月22號,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國民黨政權垮台,蔣介石敗逃台灣。
1946年6月開始到9月,人民解放軍挺進閩浙贛等南方省區,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准備: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為新中國成立做了充分物質准備,會議決定了國旗國歌等一系列事務。
·
(1)新中國怎麼成立的擴展閱讀: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期間的10月9日,鑒於第二天就是中華民國國慶日,即雙十節,馬敘倫委員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不應再沿用雙十為國慶日。
馬敘倫建議,將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日。這個建議經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一屆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並由大會秘書處送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會議通過這一決議,指出: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這就是10月1日確定為國慶日或國慶紀念日的來歷。
㈡ 新中國成立的艱難歷程是什麼
新中國成立: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55分,浩浩盪盪的車隊從中南海東門開出,車上坐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各位副主席和各位委員們。通往天安門城樓的古磚道有整整一百級。毛澤東從容地走向城樓。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2)新中國怎麼成立的擴展閱讀:
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一次會議,有23個單位,134人參加。籌備會選舉了它的常務委員會,毛澤東為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是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
籌備會的任務是完成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各項必要的准備工作。常務委員會下設6個小組分頭開展工作。9月17日,召開了籌備會第二次會議。這次會議一致決定將新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