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旅遊攻略
一座城市,配上一座小鎮,才是義大利最地道的玩法。義大利的小鎮,就像是蛋糕上的紅櫻桃、皇冠上的鑽石,是旅行中點睛的一筆。而看似千篇一律的城市,才是一次旅行的基底。
— 克雷馬+米蘭 —
在2018年的奧斯卡上,有史以來最唯美的男男愛情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斬獲了最佳原創劇本大獎。劇中 Elio 和 Oliver 去過的那個廣場,就在離米蘭不遠的小鎮克雷馬(Crema)。
— 貝拉焦+米蘭 —
貝拉焦(Bellagio)是另一個與米蘭有關的小鎮,它坐落在「人」字形的科莫湖的撇捺相交之處,被稱為「科莫湖之心」。據說在天氣好的時候,爬到小鎮後面的山上,能看見70公里外的米蘭大教堂的尖頂,看見米蘭出現在科莫湖的心上。
— 科爾蒂納丹佩佐+威尼斯—
從威尼斯相北150公里,就進入了南阿爾卑斯山脈,水城的靈秀之氣也換成了山脈的雄渾。群山環繞的科爾蒂納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的氣質與威尼斯截然相反,卻同樣讓人流連忘返。
— 馬爾切西內+維羅納 —
維羅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鄉,而60公里外的加爾達湖,則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取景地。湖畔小鎮馬爾切西內(Malcesine),被稱為「加爾達湖的明珠」,和維羅納最是登對。
— 聖瑪格達萊納+維羅納 —
從維羅納一路向北,開兩小時的車,就到了多洛米蒂山脈。曾經登上過《國家地理》封面的山間小鎮聖瑪格達萊納(S. Maddalena),有著義大利最美的田園風光。
— 蒙泰伊索拉+布雷西亞 —
布雷西亞,位於米蘭與維羅納之間,是義大利擁有藝術遺產第二多的城市。可以和這座十足的小眾城市連在一起玩的,是更加小眾的伊塞奧湖的湖心島小鎮——蒙泰伊索拉
— 波托菲諾+熱那亞 —
電影《雲上的日子》中,有一個美麗的海港小鎮。滿是油松、橄欖樹的山丘上坐落著五顏六色、錯落有致的房屋,讓人見之忘俗。這個小鎮,便是離熱那亞只有35公里的波托菲諾(Portofino)。
— 多扎+博洛尼亞 —
從「雙塔之城」博洛尼亞向西南40公里,有一座「壁畫中的城市」多扎(dozza)。從1960年起,小鎮每年會舉辦油畫節,邀請全世界的藝術家來此作畫。
— 皮恩扎+佛羅倫薩 —
沒有人不愛佛羅倫薩,也沒有人不愛托斯卡納。從佛羅倫薩往南,到處都是《托斯卡納艷陽下》令人心醉的田園風光。皮恩扎(Pienza),教皇庇護二世最愛的「理想城市」,精緻得如同一件打磨了700年的藝術品。
— 蒂沃利+羅馬 —
離羅馬只有30公里的小鎮蒂沃利(Tivoli),是一座建在山頂的彩色小鎮。這座不起眼的小鎮上,有全世界最美的義大利園林千泉宮,是羅馬周邊最值得一去的小鎮。
— 波利尼亞諾+巴里 —
如果覺得「蘑菇村」不夠盡興,可以去離巴里37公里的小鎮濱海波利尼亞諾(Polignano)。著名的紅牛世界懸崖跳水巡迴賽曾在這里舉辦,如果你也想體驗懸崖跳水的刺激,這里是個不錯的選擇。
— 瑪麗娜可麗切拉+那不勒斯 —
如果你是個「好色」的人,就從那不勒斯坐半小時的船,去小島普羅奇達上的小鎮瑪麗娜科里切拉(Marina Corricella)看一看。普羅奇達的名聲沒有卡布里島和伊斯奇亞島大,這座「好色」的小鎮還沒被國人熟知。
— 切法盧+巴勒莫 —
西西里島,一個總被認為有黑手的那個的小眾島嶼。西西里的首府巴勒莫是座有120萬人口大城市,而離它70公里的切法盧(Cefalù),居民只有一萬,海灘卻是西西里最佳。
❷ 關於15世紀的義大利
中世紀末期的義大利,仍保持了等級制度,但是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種復雜的等級關系使得歐洲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狀態。義大利也是如此。從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這一格局一直持續到拿破崙入侵。
1 文化上正是文藝復興在在佛羅倫斯,羅馬等城邦產生積極影響的年代,可以查到關於文藝復興的資料很多,不寫了
經濟上即使是在文藝復興的聖地佛羅倫薩,底層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沒有什麼和中世紀不一樣的地方。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園式自然經濟。後世影響巨大的地中海貿易圈和手工業工廠基本上還沒有出現。
2 婚姻上,貴族彼此之間保持著一夫一妻制度,但是領主們對領民有著佔有權。教士們禁慾,不許結婚。
3 王權基本上談不到,極多的城邦基本上都受到教皇國的強烈影響,或者說,教皇國可以視為以教皇為最高領主的封建城邦或小國的鬆散組合,類似於其他西歐國家中封建國王與自由市之間的關系。由於沒有世俗君主與之競爭,教會成為這些城邦的最高權威。
4 是由許多的小國,比之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還亂
5 戰爭在15早期是不多的,內戰發生的時候總是伴著外國勢力的影響。等到15世紀末期,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與法國為爭奪義大利而進行的「義大利戰爭」爆發,義大利主要城邦都被捲入,從1494年一直打到1559年。
6 官職上,各個國家(城邦)不一樣,沒法說啊
貼一個文章,講的是義大利戰爭之前義大利諸城邦的形式,可以看看
義大利諸邦
義大利於1494年15世紀正經歷著文藝復興洗禮的義大利是一個經濟繁榮發達,文化輝煌燦爛的富庶之地,然而它在政治上卻是四分五裂,殘破不堪。羅馬教廷、威尼斯、佛羅倫薩、那不勒斯和米蘭是五個旗鼓相當的國家,盡管規模和性質有很大差異,但大致上維持著政治勢力上的均勢。除此以外,略遜一籌的小國,如埃斯特家族的費拉拉,貢薩加家族的曼托瓦和羅韋雷家族的烏爾比諾,以及波洛尼亞、佩魯賈、錫耶納等共和國,地位也都不盡相同,各有自己當地的特色,都對豐富多彩的義大利文明作過貢獻,實際上也都是義大利孱弱的根源,統一的障礙。更致命的是,義大利諸國的統治者們在發生內爭時總是習慣尋求外國的支持,使得國外列強對義大利事務越來越感興趣。與此同時,川流不息的新知探求者從歐洲各地匯集而來,其中不僅有窮苦的學者,而且有在本國地位顯赫有權有勢的人物。此外還有前往各主要宮廷的外交人員和商務客人。所有這些人都在他們自己的國家製造了一種印象:義大利是一個藝術的寶庫,它富庶而分裂,軍事力量薄弱——是不難擊敗又獲利頗豐的戰利品。
[編輯] 教宗國
自從天主教大分裂結束,教廷從阿維尼翁遷回羅馬之時起,它就不遺餘力的試圖將在教皇宗主權之下的所有義大利土地置於教廷直接控制之下。文藝復興的光輝也讓這里為之眼花繚亂,從尼古拉五世開始,教廷進入了一個世俗的榮譽和藝術的光輝使宗教信仰黯然失色的發展過程。教宗們專心致志於塵世的尊榮,甚或更加卑鄙的一味追求擴大家族勢力,即使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也未能改變。到「教會三惡魔」西克斯特四世、諾森八世和亞歷山大六世的時代,這些文藝復興舞台上的偉大人物均不能掩蓋羅馬日益衰落的現實,寡廉鮮恥的任人唯親、巧取豪奪和橫征暴斂,以及羅馬涅一次次遭受的蹂躪,預示著基督教即將到來的分崩離析。
[編輯] 威尼斯共和國
15世紀,威尼斯共和國在亞平寧半島上不斷取得土地,它的疆域由阿爾卑斯山直至波河,由阿達河直至伊松佐河,成了義大利政治的重要因素。它在國內的統治穩定而健康,各個階級都能從繁榮的對外貿易和工商業中獲利。由於財富殷實,總能按時關餉,供養雇傭兵擴充國防的方針也很成功。但威尼斯作為新興國家,不免引起鄰國的嫉妒,它的利益是以侵害其他國家為前提而獲得的。羅馬教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米蘭、曼托瓦和弗拉拉都因它的興起損失大量財富,對它貪得無厭的領土慾望感到不安。威尼斯的海外利益又不免使它與奧斯曼土耳其對峙,爭奪東地中海的控制權;而隨著繞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線的開辟,出現了打破它香料貿易壟斷的致命前景。盡管如此,15世紀末,威尼斯從外表上看,還是一個富麗堂皇,奢侈糜費,政治清明,公民團結的城市。
[編輯] 佛羅倫斯共和國
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大權在15世紀後期,逐漸落入美第奇家族的一小撮人手裡。統治階級中大多數人自願接受「僭主」統治,大多數市民對此也無異議。事實證明,與大金融銀行家合作,對工商業者很有利。第三代「僭主」洛倫佐·德·美第奇治下,佛羅倫薩進入黃金時代,成為文藝復興的典範。城市糧食供應充足,慈善事業興旺,娛樂享受人人參與,藝術家和學者得到慷慨贊助,美第奇府邸成為各地遊客嚮往的寶庫。洛倫佐晚年是義大利和平的保護人,他國爭端都請求他調解仲裁。與外交上的天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佛羅倫薩軍事上的軟弱。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資本就是巨大的聲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了佛羅倫薩的獨立和自由,但是他們的地位自始至終是不穩固的。
[編輯] 那不勒斯王國
那不勒斯在15世紀還是一個封建王國,保留著諾曼征服留下的烙印。法國安茹家族在西西里王國的統治已宣告結束。阿拉貢的阿方索五世和費蘭特以卓越的才能建立起權威,他們改革財政,靠佛羅倫薩資本擴大貿易。對立的安茹派貴族遭到無情鎮壓,安茹的勒內的領土要求也被抵制。但阿拉貢王室治下的那不勒斯,始終是義大利政治中的不安因素。在宗主權問題上,那不勒斯國王與羅馬教廷摩擦不斷;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在亞得里亞海上競爭激烈,威尼斯竭力想取得阿普里亞的幾個港口。這些局部的沖突很容易引來外敵干涉,威尼斯和羅馬一直在鼓勵安茹家族重申對那不勒斯的要求,國內外的安茹派也不斷請求法國出兵。即使在這樣的隱憂之下,費蘭特之子,好戰的野心家卡拉布里亞公爵阿方索仍然不顧一切的擴充勢力,其女婿吉安·加萊亞佐·斯福爾扎的米蘭公國就是他的目標。
[編輯] 米蘭公國
米蘭公國在維斯孔蒂家族斷絕後,轉入雇傭兵領袖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手中。他的繼承權來自與末代維斯孔蒂公爵私生女的婚姻,更多是出於民意而非法律。有維斯孔蒂血統的奧爾良家族的對米蘭似乎擁有更充分的權力,這就為日後路易十二的入侵埋下伏筆。15世紀後半葉,米蘭在歷代斯福爾扎公爵統治下,繁榮昌盛起來,大興水利灌溉,農業、絲綢業迅速發展。它還擁有優於義大利除那不勒斯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組織,控制著法意之間幾條主要通道,是抵禦外國侵略的屏障,也是對威尼斯領土擴張的鉗制。盧多維科·斯福爾扎(摩爾人)當權(1480年)以後,米蘭進入它最鼎盛的時期。但年輕的公爵夫婦對凡事都得聽從這位叔父攝政非常不滿,阿拉貢的伊莎貝拉一再向父親,那不勒斯王儲卡拉布里亞的阿方索抱怨。有此良機,阿方索更適時宣稱菲利波·馬里亞·維斯孔蒂曾指定阿拉貢王室為米蘭公國的繼承人。他的進攻似乎即在旦夕。
為建立一個抵抗無論來自義大利本土還是外部強國侵略的防禦體系,義大利各國曾制定一套復雜的機構,但從未得到實現。15世紀後半葉半島的和平主要依靠米蘭、佛羅倫薩和那不勒斯之間的密切諒解,和洛倫佐·德·美第奇的不懈努力。正當米蘭和那不勒斯關系急劇惡化的時候,洛倫佐於1492年4月去世,這加速了戰爭的到來。
❸ 義大利的簡介,要簡介,速度
意 大 利 概 況
國名: 義大利 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Italy, la repubblica italiana)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義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崙的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崙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徵義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後是一個大齒輪,象徵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枝葉和橡樹葉環繞,象徵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義大利文寫著「義大利共和國」。
國名由來: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寧半島及西西里,撒丁等島嶼。北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地中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自然地理:301318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全境4/5為山丘地帶。有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意、法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歐洲第二;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和歐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馬焦雷湖等。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平均氣溫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人口:5788.82萬萬(2003年底)。94%的居民為義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羅馬人、弗留里人等。講義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羅馬 (rome / roma) ;人口:264.4萬(1999年底)。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0個行政區,共103個省,8088個市(鎮)。20個行政區是:皮埃蒙特、瓦萊達奧斯塔、倫巴第、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威尼托、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利古里亞、艾米利亞-羅馬涅、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拉齊奧、馬爾凱、阿布魯齊、莫利塞、坎帕尼亞、普利亞、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亞、西西里島、撒丁島。
❹ 世界上最多彩的小島,彷彿是上帝打翻了顏料盒,究竟在哪裡
據說是布拉諾,
不過美麗的小島,南太平洋也很多。
❺ 為什麼上帝會將這么美麗的風景給予義大利
答:你若用心去領受,你生活的環境也是很美麗的.
傳3:11 上帝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永生原文作永遠)然而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❻ 義大利信仰什麼
樓上的很詳細..義大利主要的宗教就是基督和天主教.
ps:義大利人禁忌菊花.因為那是掃墓專用的
❼ 上帝在哪裡,是暗物質形態嗎
按照馬克思哲學理論物質決定意識即上帝也需要物質承載體
例如
如果你沒有客觀的物質的身體你就不可能有思想有意識也就不會在這兒提問題
相信有上帝是客觀唯心主義
上帝是人們根據客觀實在而在大腦中形成的主觀意識
如上帝是人們在現實世界中能看到的形象為藍圖 且大部分上帝是以人為原型的人(上帝耶和華 玉皇大帝 真主安拉等)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那些自身不發射電磁輻射,也不與電磁波相互作用的一種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通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現代天文學通過引力透鏡、宇宙中大尺度結構形成、微波背景輻射等研究表明:我們目前所認知的部分大概只佔宇宙的4%,暗物質佔了宇宙的23%,還有73%是一種導致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2011年5月,義大利暗物質探測無果,該研究結果質疑其它發現暗物質結果。
所以上帝只存在於我們的心裡
❽ 義大利的各個景點
義大利著名景點 科洛塞競技場
Piazza del Colosseo
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佔地20000平方米,圍牆周長527米,直徑188米,牆高57米,相當於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偉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是1563年米開朗基羅利用迪奧克來齊亞諾浴場溫水大廳廢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再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在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米蘭大教堂
Duomo del Milano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大廳內供奉著十五世紀時米蘭大主教的遺體,頭部是白銀築就,軀體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頂有一小孔,正午時分,陽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屬條上,古人以此計時,稱為"太陽鍾"。教堂前的廣場建於1862年。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廣場右側黃色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王宮,1778年建成,現在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在米蘭大教堂廣場左側有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建於1865 -1877年長廊呈十字形,長196米,寬47米,高47米廊頂呈拱園形,頂上裝有彩色玻璃棚。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馬賽克圖案。巨大的拱形建築富麗堂皇,長廊內有裝璜考究的金銀首飾、時裝、禮品店、餐館,咖啡廳和書店。這里是米蘭市民的休閑中心,到處是休息的市民及觀光客,常年很熱鬧。穿過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來到的斯卡拉廣場(Piazza della Scala )上有列奧爾德·達·芬奇的雕像。
威尼斯
Venice
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聖馬可廣場
Piazza del san.marco
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總督宮,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粉紅色的大理石外牆,連續的尖型拱門和四辨花型圓窗,屬於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聖馬可大教堂,強烈的拜占庭風格,相傳是用來供奉福音作者聖馬可的教堂;聖馬可是威尼斯的守護神,標志物是獅子,因此,獅子也是威尼斯的標志物。
聖馬可大教堂兩旁的新舊行政官邸,一樓現在大多用做咖啡館;最著名的是弗洛里安咖啡館,據說海明威、拜倫經常在這里流連;當然,這里的咖啡也是全義大利最昂貴的~~
貢多拉,相傳以前的船夫都是又年輕又帥氣的小夥子,邊劃船還邊唱著情歌;現在當然不是了~~ 另外,貢多拉是威尼斯最貴的交通工具,除非你的錢多的可以拿來燒,否則,象徵式地坐坐就可以了……
羅馬
Roma
這是屬於上帝和天使們的永恆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間的七座山岡,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歷史遺跡處處可見:君士坦丁門古競技場,四河噴泉、西班牙階梯……還有坐落市區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岡,又為之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佛羅倫薩
Firenze
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旅遊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築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
比薩
Pisa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 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the Cath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教堂的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莊重和諧;始建於1153年的洗禮堂是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圓形建築,其大理石外牆牆面的裝飾華美、一圈精緻的尖拱券環繞著紅色的中央大圓穹頂,再被周圍的綠地所映襯,真是美不勝收;比薩斜塔更是廣場上的寵兒,實事求是地說,到這里的大部分遊客都是沖著斜塔來的。雖然世界上還有一些也是長的東倒西歪的其他斜塔,但是應該承認,比薩斜塔的名氣最大。
西西里島
Sicilia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義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義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的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從地圖上看,西西里島是義大利那隻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它位於地中海的中心,遼闊而富饒,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盛產柑橘、檸檬和油橄欖。無論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到處是果實累累的橘林、檸檬園和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林。由於其發展農林業的良好自然環境,歷史上被稱為「金盆地」。
維羅納
Verona
維羅納位於義大利北部,是有著25萬人口的義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爾卑斯山,西臨經濟重鎮米蘭,東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羅馬,從地理位置上看,它算得上是最好的軍事要塞,跟義大利眾多古城一樣,維羅納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城內至今依然保存著從古代、中世紀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量紀念碑和一座完好的斗獸場。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這座寫滿仇恨和戰爭歷史的小城一直被人們看作軍事重鎮、歷史古城。
柔情與浪漫原本是與它無關,甚至相去甚遠的。然而,自16世紀末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問世以來,尤其是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好萊塢和義大利的電影製片人多次將這部名劇搬上銀幕之後,維羅納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不再是一座普通古城,不再是充滿仇恨和血腥的軍事重鎮,它變成了一座浪漫之城,變成了年輕人心中的愛情聖地。
對大多數來維羅納的旅行者來說,維羅納最吸引他們的地方只有一處,那就是朱麗葉的故居及其那個神秘的陽台。
米蘭·聖西羅/梅阿查體育場
San Siro / Meazza
建立日期:1926年9月19日
改造時間:1939年、1956年、1990年
地址:Via Piccolomini 5, 20151 Milano.Italy
電話:+39 0240092175
球場規格:68×105米
觀眾容量:85398人
使用者:AC米蘭,1908年分離出去的國際米蘭1945年才進入使用,後來兩隊協商將此地改名為「Meazza」, 以紀念前義大利球星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他是義大利的驕傲~
貴賓位置:5200人
記者席:200人
照明燈:3600盞
十字轉門:51間
1926年9月19日,聖西羅體育場正式啟用,當時,皮雷利將這個球場作為禮物獻給了米蘭隊。從此,米蘭隊將這個球場作為自己主場比賽的一號球場。聖西羅體育場建設的施工時間不過13個月,皮雷利為了建設這個球場花費了相當於現在的200萬美元。球場分為四個主看台,共容納1萬人觀看比賽。在1939年,球場進行了局部的小范圍改造,整個體育場的周長延伸,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體育場的長度,而觀眾人數也增加到55000個。最著名的斜梯風格的布局也在這時形成,這成為米蘭聖西羅球場的標志。在南部看台後面有個博物館,在裡面陳列了兩隊的歷史榮譽。 那個大耳朵杯以及各類賽事獎杯眾多的一側肯定是AC米蘭的區域,而屬於國際米蘭的區域相對顯得少一些國際榮譽,不過相信他們可以繼續創造紀錄。
英雄的聖西羅中央球場總長為105米,寬是68米,體育場位於當地賽馬場附近,距離米蘭市中心僅6公里。 聖西羅球場是米蘭城的標志,在這里曾經舉辦過無數次的世界級足球賽事,它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場之一,也被世界各國的職業足球運動員所仰慕,許多球員都為能夠有機會在這個球場比賽而深感自豪。如果你是一名足球愛好者,又有幸光臨時尚之都米蘭,那麼請拜訪一下,這個為義大利乃至歐洲足球爭得無數榮譽的聖地吧!!她是米蘭人,亦是義大利人百折不撓、奮勇向前的光輝見證!!!!
❾ 義大利著名景點簡介(詳細),無需英文,快,急...
你去買一本lonely planet系列的旅遊指南吧,很權威的,你上網查查就知道了,我都是帶著這本書去義大利的。我買的是 《lonely planet 義大利》。下面是我在卓越買的書,是正版的。你可以看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你。我記得新華書店也有賣的,我看到過。
http://www.amazon.cn/Lonely-Planet%E6%97%85%E8%A1%8C%E6%8C%87%E5%8D%97%E7%B3%BB%E5%88%97-%E6%84%8F%E5%A4%A7%E5%88%A9-Lonely-Planet%E5%85%AC%E5%8F%B8/dp/B002HVD5ES/ref=sr_1_1?ie=UTF8&qid=1322884823&sr=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