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二戰義大利有哪些部隊

二戰義大利有哪些部隊

發布時間:2022-06-01 18:00:37

① 二戰中,義大利有多少軍隊

2戰前義大利的統一,並沒有德國鐵血中崛起的波瀾壯闊,翻天覆地;即使最後依靠普魯士的力量,借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完成了北部的統一,但從義大利人身上卻看不到普魯士人所擁有的那種強大的民族張力和民族進取精神。
最終完成了統一的義大利人,終於也走上了擴張的道路,但其實力和野心的落差給人一個「准強國」的形象。那時群雄並起,法國、德國、英國、俄國、日本甚至美國的擴張都沒有義大利人這般艱難。
以後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人的表現實在不符合一個大國的形象:一戰兵敗波河,差點讓奧匈揍趴下;打落後的衣索比亞,付出了十餘萬人的傷亡;二戰對已經被希特勒擊潰的法國,損兵折將;優勢海軍避戰地中海,被殲於托蘭塔;東非十萬大軍被不足萬余英國人全殲;北非以5敵1,卻全線崩潰;遠征弱小的希臘,卻喪師辱國。
希特勒這樣評價義大利人:我用5個師就可以征服義大利。
近現代義大利人為何這么沒有戰鬥力?,難道這是一個被文明過度軟化的民族?也許可以從義大利防守反擊的足球風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
許多人有如此看法,但是26萬人的義大利遠征軍在橫掃烏克蘭的戰斗中,就俘虜了10萬蘇軍,獨立攻佔了斯大林諾等重要城鎮,在斯大林格勒北翼,義大利軍防守正面達一,二百公里,而負責供應的德國人非但沒有施以援軍和武器(尤其是奇缺的反坦克炮等),而且經常抽調義大利的卡車為自己運送物資(在斯大林格勒圍城中就有一支義大利運輸車隊)。在蘇聯絕對優勢的裝甲部隊進攻時,沒有援兵(其地域內僅有一個配屬的二流德國步兵師),重武器不足的意軍在側翼(羅馬尼亞軍和匈牙利軍)被突破遭包圍的情況下,山地軍和其他部隊還是堅持了近一月,直到接到撤退命令,一個30000人的意軍集團(內有少量德軍)經過包括白刃戰的苦戰,有4000人突圍。試問沒有這26萬「包袱」,德軍如何防守這一,二百公里的頓河陣地?
並且北非。
義大利人一直提供了軸心軍隊中的大部分兵力並不惜重大損失負責為運輸船隊護航,沒有義大利人,就隆的幾萬人,能夠與幾十萬英聯邦軍周旋?沒有義大利人提供的步兵,有效的炮兵和裝備雖然不佳但作戰勇敢的裝甲部隊,德國人能夠取得勝利?沒有義大利人掩護側翼,並不時以自我犧牲精神地充當後衛,德軍能夠放心進攻,安全撤退?知道兩次古比井嗎?知道托布魯克的聖馬可海軍步兵營嗎?知道沖在最前面的戰斗工兵嗎?知道戰至最後的「公羊」裝甲師嗎?知道「佛格雷爾」傘兵師史詩般的後衛戰斗嗎?知道一名狙擊兵在彈葯用盡後將自己的斷臂擲向沖上來的英國坦克嗎?知道隆美爾說過「德國士兵震驚世界,而義大利狙擊兵震驚了德國士兵」嗎?

「在1941年的失敗後,1942年,德國就要求義大利向蘇聯派兵,結果,義大利去了19個師。單基本上在1942年內就全部被消滅掉了」
這充分暴露了你的知識貧乏。義大利人在1941年6月26日就派兵蘇聯,也沒有19個師,而是10個師,至於「全部被消滅掉了」更是瞎話,除了傷亡失蹤的85000人,都回了義大利,許多師都得到了重建。

「義大利軍隊與德國軍隊戰鬥力方面的差距使隆美爾不得不用佔少數的德軍擔任主攻任務,而人數眾多的義大利軍隊卻作為預備隊使用」

② 二戰時候,義大利都有什麼戰績,都有那些名將,和著名的戰役,意軍的戰鬥力比日本如何

義大利的戰鬥力其實是嚴重被低估的,主要是這幫義大利人根本就不想打仗。
作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義大利陸軍不管是訓練還是兵員素質都不差,起碼處於歐洲中游靠前的水平。義大利陸軍的裝備更是非常不錯,可以說世界一流,比日本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義大利一戰時期的淘汰貨義大利炮扔到中國戰場竟然被當成了寶(想想李雲龍那門義大利炮吧!),義大利的武器裝備可想而知。
義大利陸軍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士氣和戰斗意志。因為義大利軍隊根本不想打仗,所以打仗總是出工不出力,表現自然不行。不過這並不代表義大利軍隊戰鬥力差,只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拚命而已。但即使如此,義大利軍隊在蘇德戰場的表現一點不比德國人遜色。在烏克蘭戰役中,26萬義大利遠征軍橫掃烏克蘭,俘虜了10萬蘇軍。這個戰績起碼日本人不敢吹噓自己能夠做的到。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軸心國軍隊陷入了蘇軍的重重包圍,軸心國軍隊被迫突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個沖出包圍的竟是義大利軍隊,近5000義大利軍隊靠著殘酷的肉搏戰沖出了包圍,而不遠處逃出來的數量更大的德軍沖出包圍的僅僅2000人,義大利軍隊表現出的戰鬥力連蘇聯人都感到驚嘆。所以義大利的主力部隊戰鬥力並不低,如果認真起來,起碼不比蘇軍差,如果拚命,幾乎和德軍相差無幾。
義大利的留守部隊主要駐扎在本土和希臘、阿爾巴尼亞等地。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付當地的游擊隊,維持當地的秩序和治安。盡管是二線作戰部隊,但義大利留守部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都不差。南斯拉夫游擊隊是二戰中出了名能打的武裝力量,一直蔓延多年,德國一直清剿不掉。作為盟友,義大利人也參與了圍剿行動,在圍攻南斯拉夫游擊隊的戰斗中,義大利部隊打的絲毫不比當地的德軍差,特別是在山地作戰中,義大利部隊的非常出色,其戰鬥力和德軍二線部隊相差不大,這也許和義大利擅長山地作戰有關。
第三類是義大利的殖民部隊,也就是三線部隊。這些部隊主要分布在北非和東非地區。他們主要負責維持當地的秩序,很少承擔作戰任務,所以裝備很差,戰鬥力也不行。
其實也不能怪義大利人,英美已經武裝到了牙齒,又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就是換成日本軍隊也未必會比義大利強多少。其實,義大利的殖民部隊在一些戰役中打的也不錯,在戰爭里差點把英國人趕出北非。在義大利殖民部隊的配合下,義大利的阿里埃特裝甲師更是打出了一流的水準,竟然擊敗了英國精銳部隊第二十二裝甲旅。如果給義大利軍隊足夠的給養和機械化單位,義大利軍隊未必會輸給英國人。
總體來講,義大利陸軍的一線野戰部隊戰斗很高,略低於德軍,二線留守部隊和德國二線部隊戰鬥力相差不大,三線殖民部隊略高於英聯邦二流軍隊,所以義大利陸軍的真實戰鬥力並沒有網上傳言的那麼差。義大利之所以表現的不出彩,主要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打仗,而對手又一個比一個強。其實,如果換成日軍去蘇德戰場,未必會比義大利軍隊打的好。就連隆美爾都曾贊譽:義大利軍隊震驚了世界,義大利軍隊震驚了德國人。實事求是的講,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不比日軍差。如果考慮裝備和火力因素,日軍未必是義大利軍隊的對手。
再說個笑話吧!
1941年的北非戰場,「沙漠之狐」隆美爾接連對英軍發起攻擊,勝算在望的戰役奈何軍隊數量不足,便只能將重要的側翼戰略要地交代給義大利軍隊,以防遭到英軍偷襲側翼。其中尤其重要的一區域由義大利著名的「公羊座」裝甲師把守。「公羊座」裝甲師在師長馬里奧少將帶領下,也十分出色,共有兩百多輛M13主戰坦克,L3輕型坦克,M42自行火炮等裝甲車,實力雄厚,此軍隊在義大利部隊中也稱得上是精銳良軍。
遺憾的是「公羊座」裝甲部隊還是敗給了英國第二十二裝甲師。面對隨時攻來的英軍,公羊座裝甲部隊多次敗北的經驗,除了投降別無他擇。此時馬里奧派出談判專員前往英軍洽談,希望英軍不要侵犯古比井,且保證不會對英軍進攻。
意氣風發的英軍顯然看不起多次敗仗的義大利軍,不僅直接拒絕談判,且對義大利使者開炮攻擊,使者半路身亡。英軍的暴擊行為激怒了「公羊座」裝甲部隊少將馬里奧。在馬里奧的指揮下,全義大利軍向英軍全面進攻,全程兩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下,擊毀英軍80輛坦克,還有53輛損傷。馬里奧軍隊損失43輛坦克,戰役結果反轉,義大利軍意外的取勝。
正是此戰役激發了義大利軍隊真正的實力,義大利軍的戰鬥力並不弱。甚至有觀點,義大利軍並不是不能打,只是不想打,被逼到極限才能爆發出真正的戰斗實力。

③ 二戰義大利軍隊

義大利一直以來被人們叫做「窮漢帝國主義」,義大利人全部的熱情似乎全部被用來進行歌劇、足球等活動,打仗不是他們的強項。引用當時一位德國軍官的話: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敵人,那麼德國只需10個師就可打敗他;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那麼德國需要派20個師來防備他;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那麼德國還要派30個師來保衛他。
在我的印象中,在二戰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從來沒有過不依靠德軍單獨取得勝利的戰例。

義大利雖然是軸心國成員,也簽署了《鋼鐵盟約》,但它開始時沒有遵守條約與德國一起開戰,結束時也沒有遵守條約,而是推出了軸心國。戰爭爆發前,墨索里尼就被告知即使全義大利的軍工廠得到了全部原料,並且日夜開工,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戰爭准備,因此義大利沒有在德國閃擊波蘭時就卷進戰爭,只是派遣了勞工去德國,而在德國進展順利,彷彿馬上就要全面勝利的時候才倉促對英法宣戰,趕鴨子上架,豈有不敗之理。
宣戰書還沒有讀完,就在地上被法國扁,在海里被英國揍,還無還手之力;《上尉的曼陀鈴》中希臘人有句很經典的話「我們寧可向德國上尉的狗投降,也不向義大利人投降」,誰願意向一個被自己打得稀里嘩啦的對手投降呢;在德國人介入北非之前,邱吉爾甚至打算從北非抽出一些部隊去支援其他戰場,其原話是 「考慮到義大利在北非的大潰敗,抽調這些兵力應無問題」……義大利投降後,意軍又被德軍隨意虐殺,毫無還手之力,即使是被鐵托改編成加里波地師的義大利軍隊也只是在抗擊德軍的戰斗中做出了重要「犧牲」。

在一次北非的戰斗中,一萬多人的部隊打都沒打就像幾千的盟軍投降,理由是開啟彈葯箱的起子找不著了。

面對衣索比亞的時候,一個只有二百挺機槍,四千支步槍連皇家衛隊都有部分只裝備長予的國家居然拖住意軍半年之久,並逼得對方不得不用化學武器才能取勝,並最終付出了13萬人傷亡的代價。甚至於他們的盟友德國人都看不起他們,當年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德軍還未進入,而意軍卻有五十萬人,英軍組織了五萬印軍和由英國人駕駛的幾百輛坦克對意軍發動突襲,其結果是令人震驚的,五十萬意軍被五萬英印兵所敗,丟失重鎮托卜魯克,被俘十多萬人,隆美爾剛到北非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副義大利人慌亂逃跑的鏡頭,隆帥將他的德軍官兵分散到一些意軍中擔任指揮官,這些士兵很快就成了意軍的主心骨,在反攻時取得了勝利,(德軍戰鬥力確實駭人,最基層的士兵到意軍中都能成為出色的軍官,同時也可看出意軍低下的戰鬥力),隆帥對意軍評價一向很低,他說:「義大利人打仗,該他們沖鋒的時候,全都趴在地上畏縮不前,而該隱蔽的時候卻又都勇往直前,結果有敵軍掃射死傷枕籍 」。有一次,因為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對非洲軍補給線構成強大威脅(該島力量強大時2/3的軸心國運輸船被送入海底,而弱小時95\%以上船隻都能安全通過),在大家討論如何對付的時候有義大利軍官表示可派意空降兵卻搶占該島。隆帥當場反駁道:「憑意軍一向表現這可能嗎?」。

更可笑的是,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的座機在東北部港口圖卜魯格上空竟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元帥當場喪生。意軍為了掩飾這一嚴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可憐巴爾博成了二戰中被誤傷的最高軍銜指揮者。1941年2月16日,德國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抵達北非救援。此時,意軍早已是潰不成軍、倉皇逃竄。一個上校向隆美爾報告說,意軍士兵把武器和彈葯都扔在沙漠里,軍官們正在打點行裝,希望能盡快返回義大利。

1940年5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32.5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部分割讓土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在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被迫宣布停戰。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不無感慨地說,停戰前兩天還打,讓那麼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為了改變自己在法西斯軸心國當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動用8.7萬兵力、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可是,意軍未能達到墨索里尼的預期。11月4日,希臘政府僅集結了15個師,花了一周時間就把意軍趕出邊境。21日,墨索里尼臨時換指揮,增派 14個師,發動新的一輪總攻。希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始終沒有扭轉敗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慘敗的責任歸罪於總參謀部,進而更換總參謀長,一面又通過希特勒要求希臘停戰。可是為時已晚,希臘軍隊已全線發動進攻,意軍死傷慘重,王牌師全部被殲,5名將軍被俘,1名將軍被打死。義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國,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請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並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向墨索里尼傳授戰略戰術。有意思的是,墨索里尼回國後,仍然希望搶在德國之前靠本國的力量打敗希臘,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組建一支50萬人的增援部隊。1941年3 月2日,他以最高統帥的身份親自督戰,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墨索里尼怎麼也想不通,人數和武器都占優勢的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攻不破希臘的防線。希臘一戰進一步暴露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虛弱和無能,也使義大利淪為軸心國集團中的二流國家,只能作「配角」隨德軍進行從屬戰。

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本想「單干」。墨索里尼認為德軍必勝,如協同作戰還可以分到戰利品,於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應意軍參加對蘇作戰。結果,派往蘇聯的 22萬義大利精銳部隊同樣不堪一擊,一半士兵被打死打傷或被俘,另一半則早早就逃回義大利,各種武器損失大都達80%以上。

④ 二戰德國有黨衛軍 日本近衛軍 義大利有什麼

義大利的叫「黑衫軍」

黑衫軍( camicie nere,CCNN或者squadristi)是 義大利的法 西 斯准 軍 事 組 織。

黑衫軍在1919年成立,1940年時MVSN已經召集了34萬一線作戰部隊,組成了3個師。此外,在1942年,黑衫軍又新建立了第4師("M")及第5師("非洲")。

⑤ 二戰時義大利有多少部隊

引用當時一位德國軍官的話: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敵人,那麼德國只需10個師就可打敗他;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那麼德國需要派20個師來防備他;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那麼德國還要派30個師來保衛他。

⑥ 二戰時義大利最精銳的部隊是什麼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
「閃電」師(Folgore)緣起
義大利傘兵部隊的前身是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大力支持發展起來的利比YA空中部隊。1938年3月,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後,巴爾博在的黎波里附近的本尼托堡(CastelBenito)機場設立了一所跳傘學校。他的理念是建立一支由義大利人為骨乾的利比亞人空中部隊,這支營級規模的部隊由金質軍事勇敢獎章獲得者GoffredoTonini空軍中校指揮。

由於此時空降作戰對全世界的軍人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許多東西都要這些空降部隊的先驅者們從頭做起。除去克服訓練的重重困難外,他們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解決當地土著柏柏爾人對飛機的恐懼,甚至在後來還上演過用刺刀趕著柏柏爾人上飛機的鬧劇。

ProsperoFreri中尉來到了跳傘學校,在這里他使用自己發明的「薩爾瓦多」(Salvator)D/37型降落傘對義大利軍官進行傘降培訓——這些軍官即將成為這支新部隊的核心。所有的事情都在迅速開展進行中,而一旦那些Ascari(義大利語,指義大利殖民地的土著兵)克服了對飛機和傘降的恐懼後,他們表現得極為優異。但不幸的是,義大利人使用的S/81型飛機並不適合傘降,這也導致了這個營在訓練場上損失慘重:在訓練中共有15人死亡,72人受傷——對一個營級部隊來說,這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前期作戰
除去2個利國傘兵營外,所有的義大利傘兵都是在Tarquinia跳傘學校接受訓練的。1940年,大量來自義大利三軍的人員組成了第2傘兵營,由Benzi中校指揮。在1941年初又組建了第3傘兵營,指揮官是PignatellidiCerchiara少校。緊隨其後組建的是由BechiLuserna少校指揮的第4傘兵營。1941年4月1日,這些部隊一起組成了第1傘兵團,團長是RiccardoBignami上校。

1941年4月,在德軍奪取克里特島之前,第1傘兵團受領了奪取希臘凱法利尼亞(Cefalonia,與義大利隔奧特朗托海峽相望)島的任務。這個任務後層層下達到2營,最後確定由該營下屬的3個連中的2個連完成,由Zanninovish少校指揮。1940年4月30日,在加拉蒂那(Galatina)機場,2營乘坐SM-82型飛機起飛,在該島Argostoli平原上進行了成功的傘降,兵不血刃地解除了島上希臘駐軍1個營和約400名JC的武裝。第二天,傘兵乘坐徵用的希臘漁船在附近的Zante與Itaca登陸,從而避免了這兩個島被德軍佔領。

1941年5月5日,步兵部隊替換下了2營,意軍的第一次戰斗傘降以成功告終。此後,組建更多的傘兵營逐漸提上日程,在1941年夏和1942年春之間,共組建了7個傘兵營(其中1個營是傘降爆破營)。1941年8月10日,一個傘降炮兵營又宣告成立。現在組建一個空降師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1941年9月1日,傘兵師正式成立,下轄第1傘兵團(2、3、4營)和第2傘兵團(5、6、7營)、第8傘降爆破營(VIIIbattaglioneguastatori-paracatisti,guastatori是相當於攻擊工兵的部隊,使用炸葯、火焰噴射器等攻堅利器,為步兵打開進攻通道。這個屬於精銳部隊,二戰時所有的guastatori團/營全部由義大利人組成)和炮兵集群。很明顯,不是所有單位都可以立即投入作戰,但情況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次年3月,第3傘兵團(9、10、11營)正式加入該師,6月在師建制內又成立了炮兵團,下轄3個炮兵營(每營由2個各4門47炮的連組成,共24門)。

但這個傘兵師和一般的師差異很大:它的建制偏輕,支援問題較小,因此沒有繁瑣的後勤體系。炮兵團只裝備47
義大利第185傘兵師
毫米炮,用來執行反坦克任務,但不適合進行常規的曲射火力支援。而且機槍與迫擊炮裝備數量很少,在火力方面唯一的優勢是裝備了貝雷塔M38沖鋒槍作為一般個人武器(M38沖鋒槍做工精良,在43年8月義大利停戰前僅裝備義大利非洲**PAI、皇家憲兵Carabinieri和傘兵部隊等精銳部隊,一般陸軍部隊極少裝備)。但這樣的裝備情況也是與它的作戰任務相適應的:傘降並對一個關鍵目標進行奇襲、設立防禦陣地並在有限的時間段內進行防禦、最後與常規部隊會師。但這些美妙的理論「閃電」師一次也未能實踐,戰爭的旋渦無情地把它卷到了其它的方向。

傘兵師的師長最初是FrancescoSapienza將軍,隨後他被EnricoFrattini將軍接替。1942年5月之前,該師在托斯卡納和拉齊奧軍區進行基礎訓練,隨後前往南部的普里亞軍區接收進一步的訓練。這些訓練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代號為「C3」的奪取馬爾他島作戰。
弗格爾師參加的第一次戰斗是1942年8月的阿拉姆-哈勒法之戰。在六天的戰斗中軸心國損失了大量的坦克,脆弱的補給線也被沙漠空軍切斷。隆美爾只得轉入守勢,固守自己的陣地。
英國人驚訝地發現,他們所面對的這支義大利部隊作戰頑強,其戰術水平也遠非其它義大利部隊可比。弗格爾師在鞏固陣地的同時,還積極展開一些小規模的偷襲,滲透入英軍的防線,從敵人那裡獲取飲用水,食物和武器。該師的反坦克武器極少,他們就用繳獲的英軍反坦克炮武裝起來。在一次夜間防禦戰中,義大利傘兵甚至還俘獲了第6紐西蘭旅旅長Clifton准將和他的指揮部
。(Clifton准將曾試圖逃跑,但又被捕獲。在被送到義大利本土的戰俘營後,他終於逃跑成功,抵達了瑞士。)
在整部北非爭奪戰史中,弗格爾師在阿拉曼一役中寫下了史詩般的一頁。
9月30日,沙漠之鼠的皇家女王裝甲團的一個戰斗群向弗格爾師第9營發起進攻。義大利傘兵堅守陣地,用反坦克炮擊退了英軍的進攻。
10月23日,遠處地平線上沙塵滾滾,第七裝甲師的坦克大舉殺來,阿拉曼會戰開始。按照蒙哥馬利的「捷步」作戰計劃,沙漠之鼠企圖在此處一舉突破意軍陣地。弗格爾師約3000人的部隊將面對超過10000人的英軍部隊。弗格爾師在雷場後的陣地上深挖戰壕,他們能得到帕維亞步兵師(Pavia)和艾里特裝甲師(Ariete)炮兵的支援。
弗格爾師防守防線南端一段長達14公里的防線。在防線的北翼防區由第187團負責,該團把第4傘兵營布置在前沿。第2和第9傘兵營在主陣地。(第10營由於在九月間的戰斗中損失較大,已經合並給第9營。)第185炮兵團的三個47mm反坦克炮排負責支援。此外,他們還可以得到友鄰-德軍Hubner傘兵戰斗群(隸屬拉姆克傘兵旅)的支援。

⑦ 二戰:關於義大利軍事力量分布和數量的問題

二戰義大利武裝部隊陸軍序列
意軍非洲總部義大利最高統帥部駐利比亞總部。通常與德國非洲軍團配合作戰甚至在其指揮下作戰。當隆美爾越過利比亞攻入埃及時,負責利比亞境內的全部軍事行動並成為第 10集團軍。歷任司令: 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意塔洛.加里博爾蒂 艾托雷.巴斯迪科 編成: 1942年10月,轄10、22軍和德國非洲軍團。

西嘉總部 主要由義大利第七軍組成。參見第七軍。

集團軍該部最初執行邊境保安任務。1940年6月,指揮13個師沿地中海沿岸進攻法國。1943年初改組為意德第一集團軍,由駐突尼西亞的德意部隊組成,主要防守馬雷特防線,接受德國非洲集團軍群和義大利最高統帥部的雙重指揮。1943年5月在突尼西亞被殲。歷任司令:亞德里亞諾.馬里奈特(1939)本.彼得羅.平托(1940) 雷莫.甘貝爾利(1940) 喬萬尼.梅塞編成:1940年6月,轄13個師;此後,轄德國非洲軍、第20軍和第21軍。 駐地:1939年 羅馬;1940年 蒙多維

第二集團軍(兼意軍斯洛維尼亞-達爾馬提亞總部) 1941年4月進攻並佔領西斯洛維尼亞,擔任達爾馬提亞的佔領任務。1942年在羅博蒂任司令時改組為意軍斯-達總部。此後佔領杜布洛夫尼克以北的南斯拉夫地區並負責海岸防禦。1943年改編為義大利第二集團軍,管區擴大到義大利東北部。歷任司令:維克多里奧.安布羅西奧 馬里奧.羅阿塔馬里奧.羅博蒂 編成:1941年4月轄14個師 1942年4月轄4個師 1943年春季,轄5、11、18軍,其中18軍被派往羅馬地區。1943年9月轄第一騎兵師,5、11、17軍共12個師 駐地: 1940年羅馬 1940-1941戈吉亞 1941-1943 蘇薩克

第三集團軍 1940年作為第三集團軍在義大利中部的拉齊奧-阿布拉齊地區被動員。然後,其大部分調往阿爾巴尼亞並以此為基礎組成第十一集團軍。

第四集團軍 1940年6月在阿爾卑斯山地區進攻法國,此後在法國的義大利佔領區執行佔領任務,總部設在芒通。後來,移駐皮埃蒙特和利古里亞,奉命切斷與法國的聯系。歷任司令:塞里洛.格羅西(1939) 埃爾弗雷多.古佐尼(1940) 馬里奧.卡拉齊奧洛 馬里奧.維塞利諾 編成:1940年6月 12個師 1943年9月 1、15、22軍和第二騎兵師 駐地:1939年羅馬 1939-1940里奧利 1940年伯加里奧 托里奧

第五集團軍最初為北非意軍高級司令部,後配屬第十集團軍進攻利比亞。1941年初受重創。1942年在義大利重組。部分在托斯卡納和艾米里亞,部分在科西嘉和撒丁尼亞。歷任司令:魯道夫.格拉齊亞尼 意塔洛.費羅萊托 編成:1942年轄7、13軍 1943年9月轄西嘉總部,2、16軍駐地:1939-1940的黎波里 1943佛羅倫薩、佛提布

第六集團軍最初組建為波河集團軍。1941年改組為第六集團軍。1942年8月10日在西西里受重創:被俘13萬人,陣亡4300人左右。8月10-16日,7萬余名意軍與僅4萬名德軍撤入義大利。余部被派往義大利重建,也有的說法是被編入第七集團軍。歷任司令:埃齊奧.羅西 馬里奧.羅阿塔 埃爾弗雷多.古佐尼編成:1943年7月,轄12軍和16軍共20萬人 駐地:1941-1943維羅納、薩勒諾和埃納。

第七集團軍 1943年9月8日,該部奉命保衛包括薩勒諾在內的義大利南部地區,命令指出要堅守塔蘭托、布林迪西,反擊德軍的任何進攻。歷任司令:彼斯托亞公爵亞達貝托.日諾瓦(伯加莫公爵)馬里奧.阿里西奧 編成:1943年9月轄9、19、31軍和第六集團軍余部。 駐地:1940 阿斯提 1943 波藤扎

第八集團軍 擴編為俄國遠征軍。1943年1月,大部在俄國被殲。在義大利北部重組。歷任司令:伯加莫公爵意塔洛.加里博爾蒂 編成:1942年底2、35軍、亞平寧軍以及德國29、24裝甲軍 1943年9月 23、24、35軍 駐地:1940 米蘭 1941 博拉格納 1942-1943 帕多瓦

第九集團軍(兼阿爾巴尼亞和東線總部) 1941年5月佔領門的內格羅和阿爾巴尼亞,1942年作為義大利軍總部駐阿爾巴尼亞.1943年改組為意軍東線總部。後來又改組為第九集團軍,其部隊分駐莫塞哥維納、門的內格羅和阿爾巴尼亞。後撤往地中海沿岸地區。歷任司令:皮爾齊奧.彼羅利 馬里奧.維塞利諾 洛倫佐.達爾瑪佐編成:阿爾巴尼亞總部轄4個師 門的內格羅總部轄8個師 總部設在地拉那

第十集團軍該部於1940年-1941年冬季在埃及和利比亞被殲,傷亡2萬人,被俘13萬人(包括25%利比亞人)。在隆美爾部經利比亞進攻埃及時,該部重組。歷任司令:弗朗西斯科.吉迪 馬里奧.貝爾蒂 吉阿塞皮.特勒拉(1941.2陣亡) 編成:巴爾迪亞軍和22軍 駐地:1939-1940班加西 1941年初托布魯克、巴爾迪亞、錫倫奈

第十一集團軍 1940年底由第三集團軍改編而成。1940年5月,總部移駐雅典。在格洛索任內改組為希臘總部。歷任司令:卡爾諾.格洛索 卡爾諾.維塞西亞雷利編成:1940年11月轄3個山地師,19、23、29、47、51、53師和131裝甲師。1943年夏,轄3、8、26、軍和11師。1943年9月轄3、8軍和德國68軍。

阿爾巴尼亞總部 1939年4月佔領阿爾巴尼亞時組建。1941年5月,阿爾巴尼亞並入義大利。1943年9月該部被德軍解除武裝。歷任司令:弗朗西斯科.賈科莫尼阿爾貝托.帕利亞尼 洛倫佐.達爾瑪佐 編成:1939年4個師 1943年9月轄4、25軍總部駐地:地拉那

門的內格羅總部 最初為第九集團軍的組成部分,後獨立行事。歷任司令: 阿列桑德羅.皮爾齊奧彼羅利 編成:轄6、14軍。

羅馬總部 1943年7月在墨索里尼解職之後組建的主要用來保衛王宮的部隊。歷任司令:馬里奧.羅阿塔(兼陸軍參謀長) 恩里克.卡維格利亞 編成:1943年9月,轄17、20摩托化軍、羅馬軍。 駐地:羅馬

撒丁尼亞總部 用來保衛撒丁尼亞的部隊。歷任司令:安東尼奧.巴索編成:1943年9月,轄13、30軍,包括3個步兵師,3個海岸師,新編第184傘兵師和德國第90摩托化師。 義大利第一軍軍長:費德里科.羅慕洛軍部:法國的索斯佩爾編成:第五十步兵師,第二騎兵師,第二二三和二二四海岸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二軍軍長:喬萬尼.贊希爾利 格瓦希奧.彼托西編成:第三、五步兵師,第五十二辦摩托化師;1943年9月,第三步兵師、第二一五、二一六海岸師。歷史:1943年1月,原始部隊在蘇聯大部被殲。余部撤回義大利,至停戰時仍在重建。

義大利第三軍軍長:卡米洛.羅西軍部:希臘底比斯編成:第二十四、三十六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四軍軍長:彼德羅.馬基亞尼 卡爾洛.斯巴托科軍部:阿爾巴尼亞的杜拉佐編成:1943第三十八、四十一步兵師 1943年9月,第十一、三八七、四十九、一五一步兵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五軍軍長:雷納托.科圖里軍部:斯洛維尼亞的蘇薩克編成:1943年第十三、五十七、一五八步兵師、第一騎兵師。 1943年初第一五三、一五四步兵師和第十四海岸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六軍軍長:帕里德.奈格里 桑德羅.彼亞佐尼軍部:南斯拉夫和杜布羅夫尼克編成:1943年第十八、三十二、一五四步兵師和第一亞平寧師。 1943年9月 第十八、三十二師和第二十七海岸旅。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七軍軍長:齊亞科莫.卡爾博尼 喬萬尼.馬格利軍部:科西嘉的柯特編成:1943年9月第二十、二十四步兵師歷史:守備科西嘉 義大利第八軍軍長:馬里奧.馬格希洛蒂軍部:博羅奔尼撒的希洛卡斯特隆編成:第二十九、五十九步兵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九軍軍長:羅伯托.克勒里奇軍部:巴里後為普蒂格納諾編成:1943年第一五三步兵師,第二零九海岸師。 1943年9月第五十八、一五二步兵師、第三十一海岸旅。歷史:作為第七集團軍的組成部分,保衛義大利南部。

義大利第十軍軍長:埃道爾多.奈比亞編成:1942年11月第二十七、一零一摩步師、一八五傘兵師。歷史:1942年底在埃及大部被殲。

義大利第十一軍軍長:加斯托尼.甘巴拉軍部:斯洛維尼亞境內編成:1943年第十四、二十二、一五三步兵師 1943年9月第四、二十二、五十七步兵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十二軍軍長:弗朗西斯科.津加里斯軍部:西西里編成:1943年9月第二十六、二十八步兵師,第二零二、二零七、二零八、二三零 海岸師歷史:在西西里戰役中大部被殲。

義大利第十三軍軍長:安東尼奧.巴索 古斯塔諾.馬修軍部:撒丁尼亞的卡格利亞里編成:1942年 第三十、三十一、四十七步兵師,第二零四、二零五海岸師歷史:守備撒丁尼亞 義大利第十四軍軍長:魯吉.蒙塔斯蒂,埃爾古勒.雷恩卡格利亞軍部:們的內哥羅的錫特涅編成:第十九、二十三、一五五步兵師,1943年增加第一亞平寧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十五軍軍長:埃米利奧.班卡勒軍部:熱那亞編成:第一零三和一零五半摩托化師,第二零一海岸師歷史:守備義大利北部

義大利第十六軍軍長:阿戈蒂諾.辛蒂 卡爾洛.羅西軍部:西西里編成:第四、五十四步兵師,第一零四半摩托化師,第二零六、二一三海岸師 1943年9月第一零五步兵師和第六亞平寧師歷史:守備西西里

義大利第十七軍軍長:阿爾貝托.巴比埃里 喬萬尼.贊格希埃里軍部:羅馬編成:1942年第十、十二、二十一步兵師、第二零一海岸師 1943年9月第七、十三、一零三步兵師、第一零三半摩托化師、 第二二零、二二六海岸師和第三十四海岸旅歷史:不詳

義大利第十八軍軍長:烏姆貝托.斯皮戈軍部:南斯拉夫的斯普利特編成:1942年第十五、一五一步兵師 1943年第十五、一五八步兵師和第十七海岸旅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十九軍軍長:里卡多.彭蒂馬利軍部:那不勒斯後為柯爾蒂編成:第九步兵師、第二二二海岸師 1943年9月帕蘇比奧師和第二二二海岸師歷史:第七集團軍組成部分。

義大利第二十軍軍長:塔迪奧.奧蘭多 吉亞塞皮.德斯蒂法尼斯編成:1942年11月,第一三二和一三三裝甲師歷史:1943年5月在突尼西亞被殲。後為保衛羅馬重組。

義大利第二十一軍軍長:帕奧洛.貝拉爾蒂 恩尼亞.納瓦里尼軍部:地拉那編成:1942年11月第二十五和一零二步兵師歷史:1943年5月在突尼西亞被殲

義大利第二十二軍軍長:阿爾方索.奧里亞羅軍部:法國的布里格諾里斯重建編成:1940年,第六十一~六十四步兵師在利比亞 1942年第七和四十八步兵師 1943年第四十八步兵師和第四亞平寧師歷史:1941年2月,在北非被殲。重組之後在法國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二十三軍軍長:阿爾貝托.費雷羅軍部:的里雅斯特編成:1942年第一五七、一五九步兵師歷史:在伊斯特里亞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二十四軍軍長:利古爾戈.贊尼尼軍部:利迪尼編成:1943年9月第三亞平寧師和第五十二步兵師歷史:1943年5月有重建的亞平寧軍的部隊組成

義大利第二十五軍軍長:喬萬尼.維克奇 烏姆貝托.蒙蒂諾軍部:阿爾巴尼亞的瓦洛納編成:第四十九和五十三步兵師 1943年9月第四十一和五十三步兵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二十六軍軍長:吉多.波納軍部:希臘的岩尼納編成:第三十三、三十七、五十六步兵師歷史:執行佔領任務

義大利第三十軍軍長:維托里奧.索格諾 齊亞科莫.科斯塔格納軍部:撒丁尼亞編成:1943年9月第三十一步兵師、第二零四海岸師、第四、三十三海岸旅歷史:該軍1942年12月派往突尼西亞的部隊在突尼西亞被殲。在撒丁尼亞擔任守備任 務。1943年9月參加對德作戰。

義大利第三十一軍軍長:馬里奧.普里奧雷 卡米洛.梅卡爾里軍部:卡坦扎羅,後為索維里亞-馬蒙尼利編成:1943年9月第一零四步兵師,第二一一、二一二、二一四、二二七海岸師歷史:第七集團軍組成部分。被派往保衛義大利南部。

義大利第三十五軍軍長:阿列桑德羅.格洛比亞軍部:博爾扎諾編成:1943年9月第二、四亞平寧師歷史:1943年1月在蘇聯大部被殲。後來重新組建。1943年9月被解除武裝

義大利亞平寧軍軍長:加布里埃爾.南希編成:第一、二、四亞平寧師、第一五六步兵師。歷史:1942年春赴蘇聯作戰。1943年1月在蘇聯被殲。1943年夏在義大利北部重組

義大利巴爾迪亞軍軍長:安尼巴勒.伯岡佐利歷史:主要由利比亞的巴爾迪亞地區的殖民部隊組成。 1941年1月在英軍的攻勢中被殲。

義大利羅馬軍軍長:阿爾貝托.巴比里 烏姆貝托.吉奧爾吉奧編成:1943年8月,第十二、二十一步兵師歷史:1943年8月為增援第二十摩托化軍和保衛羅馬而組

義大利第二十摩托化軍軍長:吉亞科莫.卡爾伯尼編成:第二十一步兵師,第一三一和一三五裝甲師歷史:1943年底組建,以對付盟軍可能的登陸作戰行動保衛羅馬

⑧ 二戰中,進攻義大利本土的軍隊組織是什麼

1943年8月,盟軍在地中海戰區已集結了地面部隊40個師,作戰飛機3000餘架,艦艇650餘艘,其中包括航母7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63艘、登陸艦只342艘。

盟軍「雪崩」作戰的戰役總指揮是地中海戰區海軍司令英國海軍上將坎寧安,地面部隊為美軍第5集團軍,司令是美國陸軍中將克拉克,下轄道利少將指揮的美軍第6步兵軍和麥克里里少將指揮的英軍第10步兵軍,共計5個步兵師、1個裝甲師和1個空降師,其中美軍4個師。

⑨ 二戰時期義大利那些著名的軍隊的事跡

義大利的殖民軍司令格拉齊亞尼( 1882年~ 1955年)
義大利陸軍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犯。1908年開始在殖民軍中服役。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30~1934年,擔任義大利駐利比亞殖民軍隊總司令,多次指揮殖民軍討伐利比亞阿拉伯民族的反抗。1935年任意屬索馬里總督。1935~1936年意埃戰爭期間,任南方集團軍司令,率部從南部入侵衣索比亞。1936~ 1937年,任義大利法西斯佔領下的駐埃意軍總司令,野蠻屠殺當地軍民。1937年晉升為陸軍元帥。次年任意屬東非名譽總督。1939~1940年任義大利陸軍參謀長。1940年 6月起,任義大利駐北非殖民軍總司令,指揮駐利比亞意軍進攻埃及。1941年 3月,因馬特魯港失敗被撤銷全部軍職。
1943~1945年,在德國法西斯佔領義大利北部期間,格拉齊亞尼又被起用,在充當傀儡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中出任國防部長。在此任期之內,他積極組織對游擊隊的清剿和對和平居民的鎮壓。同時,他還強力組織向德國大規模移民,為經濟崩潰的德國輸送了大批勞動力。1945年 4月,他被義大利游擊隊俘獲。1950年 5月,作為戰犯被義大利軍事法庭判處19年徒刑。同年 8月被特赦釋放。1955年 1月11日,73歲的格拉齊亞尼在羅馬死去。

巴多里奧,1871. 9.28~1956.10.31 義大利陸軍元帥。1890年參軍,任炮兵軍官。參加過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意土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9~1940年曾多次擔任意軍總參謀長,積極推行B.墨索里尼的侵略擴張政策。1926年晉升為陸軍元帥。1928年被任命為駐利比亞總督。1935~1941年衣索比亞抗意戰爭初期, 任侵埃意軍總司令。1936年5月意軍佔領埃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後,任衣索比亞總督。1940年12月意軍入侵希臘失利後,辭去總參謀長職務。1943年7月參加推翻墨索里尼法西斯統治的政變,出任新政府總理。同年9月3日派代表與同盟國簽訂停戰協定,9月8日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13日對德宣戰。1944年6月引退。

⑩ 二戰義大利戰場德軍有哪些部隊在作戰 跪求戰斗序列

1941年底最高統帥部組建,負責組織指揮在駐義大利和北非的德軍部隊。1943年8月,該總司令部所轄部隊包括隆美爾指揮的駐義大利的德國B集團軍群、胡貝指揮的駐西西里的德軍部隊以及駐中義大利、撤丁島和科西嘉的德軍部隊。1944年5日,指揮義大利戰場的德國第十集團軍和第十四集團軍,以及駐在北義大利的贊根戰役集群。後來還有黨衛軍第16「黨衛隊帝國領袖」師進駐義大利

閱讀全文

與二戰義大利有哪些部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趕上發達國家還要多久 瀏覽:341
英國交學費遲了有什麼後果 瀏覽:198
印尼排華史實印尼的華人怎麼看 瀏覽:603
藏文和印度哪個歷史更遠 瀏覽:94
印度的拖拉機從哪裡來的 瀏覽:803
伊朗烤串怎麼布置 瀏覽:33
京東印尼怎麼進 瀏覽:700
越南語35怎麼說 瀏覽:590
中國多少層以上設電梯 瀏覽:707
世界盃摩洛哥伊朗哪個實力強 瀏覽:182
印度小葉紫檀有多少顏色 瀏覽:275
伊朗英語怎麼寫 瀏覽:644
中國的自然港口有哪些 瀏覽:565
英國對疫情什麼態度 瀏覽:245
伊朗糧食自給率怎麼來的 瀏覽:857
uwc義大利在哪個城市 瀏覽:422
越南椰子肉汁多少錢一杯 瀏覽:978
中國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 瀏覽:447
伊朗有什麼豐富的資源 瀏覽:480
美國為什麼不敢打伊朗張召忠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