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熊的身上都有那些可以入葯都有什麼葯用價值還有熊油
熊是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葯用動物之一,其骨、肉、掌、脂、血、腦髓均可入葯。
最具價值的是膽,熊膽始載《唐本草》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本草綱目》載,熊膽氣味苦寒、無毒、入肝膽心經。
現代醫葯學研究證實,熊膽具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去翳明目解痙鎮痛等作用。在人類肝膽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精神系統等諸多病症的治療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熊膽既可內服,又可外用,外用多治療跌損傷,瘡癰腫痛,效果很好。治療老年痴呆症也有明顯的療效。根據現代醫葯學研究表明,熊膽汁中含有:膽酸、鵝去氧膽酸、熊去氧膽酸、牛磺熊去氧膽酸、牛磺鵝去氧膽酸、牛磺膽酸。有的含有微量的牛磺去氧膽酸或上述這些成分,而熊去氧膽酸是熊膽汁中特有的成分,所以其它動物的膽汁無法替代熊膽汁。
其他的不多說了,我想說說活熊取膽汁。
以前得到熊膽的唯一辦法就是捕熊剖腹取膽,不管是用陷阱還是用獵槍,取一枚小小的 50克重熊膽,就會有一頭200公斤黑熊因此斃命。
1983年,朝鮮發明了活熊取膽的技術,並很快傳入中國。在養熊場,熊長到3歲就要接受一種外科手術,人們切開它的腹部,安裝一根將近20厘米的鋼質導管,一端直通膽囊,一端暴露在體外,使膽汁流出。
因手術粗糙,及養殖環境的惡劣,傷口不僅不能癒合,而且極易感染化膿,病變為疝氣,腫瘤等。很多黑熊不能忍受插管後的痛苦,會自殘暴斃。為防止熊自殺,人類又發明了為它量身打造的貼身鋼籠,把熊捂個嚴嚴實實,不能亂動,想死,沒門!
於是這些黑熊在狹小的鐵籠中,每天通過那根導管源源不斷地貢獻自己的膽汁。從3歲開始,直到它們死去,使用期限可達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