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方繪畫大師有哪些
西方繪畫大師如下:
1、貝諾佐·哥佐利。他的壁畫通常充滿著寧謐的詩意,情感比較深沉,他的許多學生大致也因襲了這種抒情畫風。
2、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是15世紀義大利繪畫巨匠之一。弗朗切斯卡的大部分人生時間都是在他出生的故鄉聖塞波可度過的。
3、喬凡尼·貝利尼。義大利威尼斯畫派畫家。 威尼斯畫派的創立 威尼斯畫派的主要奠基人是貝利尼家族父子三人,即父親雅科布。
4、安德烈亞·曼坦那。義大利帕多瓦派文藝復興畫家,北部義大利重要的人文主義者。
5、卡洛·克里韋利。文藝復興時代畫家,義大利人。作品多為帶有宗教有關因素的繪畫。
畫這幅畫的人是畢加索。
B.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有哪些畫派
文藝復興主要是指義大利的文藝復興,畫派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佛羅倫薩畫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在經濟和文化中心佛羅倫薩形成的一個重要畫派。該派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為主導,用科學方法探索人體的造型規律,吸取古代希臘、羅馬的雕刻手法應用在繪畫上,把中世紀的平面裝飾風格改變為用集中透視,有明暗效果,表現三度空間的畫法。在以宗教神話為主的題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畫成世俗化的合乎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創造了人物畫新風格。除了油畫外,當時多創作大幅溫壁畫,主要為宮廷、教會和資產階級上層服務,從而改變了歐洲中世紀繪畫的面貌。初期代表畫家有喬托、馬薩丘、烏且羅等,盛期以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畫家為代表。十五至十六世紀三十年代最繁榮;十六世紀末,由於佛羅倫薩政治上失去獨立,經濟衰落,以及畫家信盲目崇拜前輩的結果,逐漸走向風格主義。佛羅倫薩畫派人才輩出,創作上也各顯神通。但就藝術傾向和創作特點看,大致有三條主線。這三條主線中各有代表人物:波提切利、利比、柯西莫等畫家可為一條主線,他們具有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傾向,但藝術趨近於貴族豪門;以基蘭達約為代表的一條主線,則崇尚生活表現,他們在畫壇上出現得早些,技巧上可能略顯幼稚,形象多半重敘述性質;第三條主線,毋庸置疑,應以萊奧納多·達·芬奇為代表了,這是一條新興的寫實主義路線。
二、威尼斯畫派: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主要畫派之一。威尼斯共和國在十四世紀是歐洲和東方的貿易中心,商業資本集中,國家強盛。藝術受拜占庭及北歐的影響。十五世紀吸收了佛羅倫薩畫派及曼坦那的經驗,通過貝里尼一家、卡巴秋(Carpaccio, 約1465-約1526)、安東奈羅·達·美西納(Antonello da Messina, 約1430-1479)等人的努力,政府和教會的利用,尤其是社會團體---互助會(scula)的支持,繪畫藝術得到了發展。十六世紀威尼斯派成為歐洲油畫創作中心。威尼斯畫派的作品顯示,畫家不太注重雕塑般的造型和硬朗的輪廓線,他們更多強調追求色彩和光線的細微差別。從一開始起就具有溫和的抒情風格而使之與佛羅倫薩傳統大相徑庭。總之,威尼斯畫派有以下藝術特色:畫家在繪畫時注重色彩,色彩豐富且富於變化,他們重視對自然風光景色的描繪;畫女性多於男性,也畫天使、基督和聖母,但作品中沒有顯露出受難的慘狀和悲傷的面容,畫面中人物體態豐潤,衣著華貴,皮膚細膩而潔白,被視為理想化的人物;威尼斯畫派的另一特點是裝飾性強。代表畫家有喬爾喬內、提香、丁托列托和和委羅內塞等。直至十八世紀仍有提埃坡羅、迦納來多(Canaletto, 1697-1768)和瓜第(Guardi, 1712-1793)等畫家。該派作品對歐洲繪畫的影響很大。
C.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屬於什麼畫派
如果從名稱上看,應該有個塞坡爾克羅的聖徒,只是這種資料並不好獲得。。。 貌似在繪畫風格的派系中有個聖塞波爾克羅-溫布利亞畫派,其代表為著名畫家皮耶羅(1420—1492年) 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著名畫家。。。他的畫作多為宗教上的作品。如:《鞭打基督》、《基督受洗圖》、《復活》(Resurrection)等。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不是佛羅倫薩人,而是住在托斯卡納地區一個小鎮上。他直到後印象派大師保羅·塞尚啟發人們用新的眼光去發現色彩和造型後,才被美術史家們重視,並提高到大師的地位。弗朗切斯卡曾在佛羅倫薩住過三年,在那裡研究過馬薩喬、安吉利科和他的老師威涅齊阿諾等大師們的透視學原理、造型方法、光線和色彩的應用。他非常重視透視,把它看成是繪畫的基礎,曾撰寫《論繪畫中的透視》(1482)。
D. 歐洲繪畫文藝復興時期的各個畫派。各個畫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
文藝復興,指14世紀至16世紀廣泛發生於歐洲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以人文主義思想為動力."文藝復興"的願意是基於古希臘和拉丁文化的古典學術之復興,但其意義遠遠超出了這個范圍.這個時期的時代精神主要集中於造型藝術.即繪畫,雕塑,建築等等
15世紀義大利的畫派主要有:
一:佛羅倫薩紀念碑畫派,以馬薩喬,烏切落,卡斯塔諾為代表,代表了科學輝煌體系的開拓.
二:佛羅倫薩抒情畫派,其藝術風格是晚期哥特式風格與文藝復興理想相結合的產物,代表人物為安琪利科,利皮,戈佐利,威涅齊亞諾,波提切利等
三:錫耶納畫派,以神秘主義的抒情格調見稱於世,代表人物薩塞塔.
四:翁布里亞畫派,集合了寫實性,裝飾性和抒情性要素,以弗朗切斯卡,佩魯吉諾為代表.
五:帕圖亞畫派,以合理的空間布局聞名,代表人物曼坦尼亞.
15世紀後期到16世紀,在威尼斯又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畫派-----威尼斯畫派,這個畫派對色彩情有獨鍾,偏重自然風光和世俗生活的描繪.是一個肯定世俗並給予享樂生活以充分表現的畫派.代表人物喬凡尼-貝利尼,喬爾喬納,提香,丁托列托,委羅奈塞等
在16世紀20至30年代,在義大利的輝煌和雕刻領域還出現了一種所謂"樣式主義"潮流,他門把大師作品中的某一個因素抽取出來進行發揮,使器其極化而形成風格,在繪畫上的代表人物是巴米基安尼諾,蓬托爾莫,布龍齊諾等等.
文藝復興在歐洲其他國家的影響也很大,在繪畫上產生了很多的風格,也產生了很多的名家,但是沒有形成獨立的畫派,所以在這里我幾不一一列舉了.
E. 各畫派簡介
西方畫派分類及其簡介--
早期哥特式
代表畫家:契馬布埃、杜喬、
喬托、馬爾蒂尼、
洛倫采蒂
國際哥特式
代表畫家:《威爾頓雙連畫》大師、
林堡兄弟、秦梯利、
羅昂祝福書大師
北方哥特式
代表畫家:康平、揚·凡·艾克、
韋登
晚期哥特式
代表畫家:博斯、格呂內瓦爾德
義大利文藝復興
代表畫家:馬薩喬、烏切洛、
韋內齊亞諾、波提切利、
弗朗切斯卡、曼坦尼亞、
貝利尼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
代表畫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提香、
喬爾喬內、丁托列托
義大利風格主義
代表畫家:柯勒喬、柯列柯、羅索、
布隆齊諾
北方文藝復興
代表畫家:丟勒、小漢斯·荷爾拜因、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北方風景畫
代表畫家:帕蒂尼爾、
彼得·(大)勃魯蓋爾
早期義大利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卡拉瓦喬、卡拉齊、
圭多·雷尼、圭爾奇諾
佛蘭德斯的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魯本斯、凡·代克、
倫伯朗、揚·維米爾、
弗蘭斯·哈爾斯、
雷斯達爾
西班牙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里貝拉、
迭戈·委拉斯凱茲、
牟利羅
法國古典主義
代表畫家:尼古拉·普桑、
克洛德·洛蘭
義大利洛可可藝術
代表畫家:華托、
提埃波羅、卡納萊托、
瓜爾迪
法國洛可可藝術
代表畫家:布歇、
弗拉戈納爾、
夏爾丹
法國新古典主義
代表畫家:大衛、安格爾
法國浪漫派
代表畫家:熱里柯、德拉克洛瓦
19世紀
英國畫派
代表畫家:康斯勃羅、雷諾茲
西班牙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戈雅
英國浪漫派
代表畫家:透納、康斯泰博爾
拉斐爾前派
代表畫家:米雷、羅塞蒂
法國現實主義
代表畫家:柯羅、米勒、庫爾貝
印象派
代表畫家:馬奈、德加、莫奈、
雷諾阿
後印象派
代表畫家:塞尚、修拉、凡·高、
勞特累克、高更
納比派
代表畫家:博納爾、亞維爾
20世紀
野獸派
代表畫家:馬蒂斯
表現主義
代表畫家:魯奧
義大利形而上學流派
代表畫家:契里科
立體派
代表畫家:畢加索
抽象主義
代表畫家:康定斯基、保羅·克利
超現實主義
代表畫家:盧梭、米羅、達利
抽象表現主義
代表畫家:波洛克
波普藝術
代表畫家:安迪·沃霍爾
F.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的畫家簡介: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二代人文畫家中,弗朗切斯卡是具有標志性的代表。他的作品精彩地詮釋了藝術、幾何和一個高水平的復雜的文化系統——包括神學、哲學以及社會現實。不論是他的一生還是他的作品中,都彰顯著他所處時代的知識和精神價值,也都凝聚著傳統與現代、宗教與人文、理性與美學等多方面因素對他的影響。
弗朗切斯卡的作品綜合了伯魯乃列斯基的幾何透視學原理、馬薩喬的造型方法、安吉利科和威涅齊阿諾對光線和色彩的應用,以及佛蘭芒繪畫對社會現實准確和細膩的描繪風格。他其它的特點還包括對構圖和形體做幾何方式的簡化,人物姿態方面的墨守成規,和對人類真理的追求。他非常重視透視,把它看成是繪畫的基礎,曾撰寫《論繪畫中的透視》(1482)。 弗朗切斯卡出生於義大利的聖塞波爾克羅(Sansepolcro),由於一場火災曾經燒毀了當地政府關於戶籍的資料,所以他的出生年份和准確日期至今不能確定,但肯定出生在1406至1420年間。他的父親本篤·德弗朗切斯奇(Benedetto de'Franceschi),是一位紡織品富商。他的母親羅瑪娜·迪·佩里諾·達·蒙特奇(Romana di Perino da Monterchi)是一位貴婦人。弗朗切斯卡是家中長子,他另有四個弟弟(兩個夭折)和一個妹妹。
有可能弗朗切斯卡最初接受教育就是在聖塞波爾克羅,這個小鎮上融合了周邊佛羅倫薩、錫耶納和翁布里亞的文化。他最初的老師是安東尼奧·德安吉阿利(Antonio d'Anghiari)。根據1438年一份檔案記載,正是通過委託人安東尼奧·德安吉阿利,他才在第一時間得到了為當地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祭台畫裝飾畫的任務。盡管如此,也很難說弗朗切斯卡的老師到底是不是這個安東尼奧,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他的作品流傳下來。
弗朗切斯卡真正地開始接受正規教育可能是在1435年前後,有確切記錄的則是1439年在佛羅倫薩。他的老師是威涅齊阿諾。威涅齊阿諾作品中鮮艷和馬薩喬充滿活力的現代的風格對於弗朗切斯卡繪畫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是具有決定意義的。有可能在1437至1438年間,弗朗切斯卡和威涅齊阿諾在佩魯賈就有過合作的經歷。據瓦薩里,兩人在洛雷托也在一起工作過。 弗朗切斯卡留存的第一個作品是《婦人與孩子》(Madonna col Bambino),現保存於佛羅倫薩的博納科西·孔蒂蒂畫廊(Collezione Contiti Bonacossi)。他的其它代表作品包括:?
一、《鞭打基督》
1.創作媒材:木板蛋彩
2.作品尺寸:313 x 163厘米
3.館藏地:巴黎盧浮宮
4.作品介紹: 該畫描繪的是耶穌被鞭打的情景。畫家將兩組人物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場面中,兩組畫面雖然被
華麗的立柱中線所分割,但是兩組人物沒有輕重不一的現象。而且每一個場面都有自己的光源,一方面照亮了空間,另一方面又襯托出人物的立體形象,並且將整幅畫的氣氛也渲染得寧靜而庄嚴。這種輕描淡寫的繪畫風格,是它典型的藝術表現手法。
二、《基督受洗圖》(Battesimo di Cristo)
1.創作媒材:木板
2.作品尺寸:167x116厘米
3.館藏地:英國倫敦國立畫廊
4.作品介紹: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描繪精微而不失整體感,色調明快,流露出擺脫了中世紀桎梏的清新
感。這幅取自聖經題材的繪畫,描繪了基督受洗的情景,人物造型准確,刻畫細膩,背景運用了透視畫法,加強了特定空間的縱深感,烘託了畫面的宗教氣氛。雖然並未完全擺脫宗教繪畫的僵化,但卻悄無聲息地透出一種人間氣息。畫面主體形象是約翰用河水為耶穌施洗,正在此時天空飛來一隻鴿子,那是上帝顯靈。畫家以對光和色彩敏感創造了畫面深遠的空間感,他的畫是具有科學性的技法探索成果,將透視與光色結合起來塑造藝術形象,以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
據《聖經》新約篇中記述: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旦河邊,見了約翰,就請約翰給他施洗,約翰連忙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里來,要受我的洗! 」耶穌說:「你暫且答應我吧,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同意給他施洗。耶穌剛受完洗,從水裡出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看見上帝的靈彷彿鴿子一樣落在他身上,天上傳來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
三、《復活》(Resurrezione)
1.創作媒材:濕壁畫
2.作品尺寸:225 x 200厘米
3.館藏地:聖塞波克羅市立博物館
4.作品介紹:
畫家描述的是基督的復活,在畫面上方直挺站著的是基督,畫家不僅把這幅畫中的基督形象畫成一般人常見的樣子,而且還用嶄新的表現風格,讓基督自然地融入到看起來不很協調的主題之中。它按理想的人體形象來表現基督,還在背景中呈現出一種優雅的美感。整個畫面分為兩個透視區,下面的區域畫了幾個衛兵正在睡覺,它的視覺消失點走得很低,這使畫中主要人物顯得更突出、更威風。
畫中廣為人稱贊的是基督的眼睛,基督那雙並不對稱的眼睛流露出的是看破塵世的空明和對塵世的悲憫之情,給人極大的親和力。
《基督復活》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品之一,他的命運卻是多桀的,這幅壁畫曾被不欣賞他的人粉刷掉,後被人修復後才得以重見人世。後在二戰時,盟軍曾轟炸其所在的聖塞波克羅市,但幸運的是當時盟軍的指揮官記起他所讀過的一本書中提到在此市中有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品,便立即命令停止轟炸,《基督復活》又逃過一劫。這或許是天意――基督,總會復活。
G. 義大利文藝復興旱期的美術(15世紀)是如何發展的
喬托確立了繪畫的現實主義原則,但他並沒有解決他所提出的問題,15世紀的佛羅倫薩畫派繼承了喬托的傳統,將現實主義藝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15世紀初葉,佛羅倫薩由大銀行家及各行會的代表人物組成的政府委員會控制。30年代,由於政變銀行家柯西莫·美第奇取得了控制權。從1434年直至15世紀末葉,佛羅倫薩便一直處在美第奇家族的控制之下。美第奇家族的代表人物享有繼承權,他們用黃金來鞏固自身的政治威望,同時庇護文學藝術的開明措施對於取得政治威望也起了不小作用。佛羅倫薩在這時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工商業城市,人文主義的學術和藝術也得到高度發展。以反映世俗生活為己任的藝術家為了正確表現人體,對解剖學產生了興趣,同時正確的空間表現則需要有嚴格的透視畫法,於是在佛羅倫薩首先出現了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傑出的佛羅倫薩藝術家們開始拋棄中世紀藝術傳統,進行大膽的藝術改革,使新的現實主義藝術得以進一步成長。這時的佛羅倫薩已經成為一個積極人世的宇宙觀的策源地,在這里產生了新的創作方法和技巧。
1452年拜占庭帝國被土耳其人所滅,大批希臘學者從君士坦丁堡逃到佛羅倫薩,帶來了大量希臘文的手抄本,同時在義大利本土也發掘出各種古代的廢墟遺跡,古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給予文藝復興以強烈的影響。15世紀的佛羅倫薩人文主義者們普遍崇拜古代希臘、羅馬文化,他們努力學習古典文化,知識淵博,熟悉美術,擅長評論。他們的不懈努力進一步促成了一種人世的宇宙觀,並藉此打擊教會的威望與神話。
約在1420年左右,佛羅倫薩3位藝術大師的出現標志著早期文藝復興的來臨,這3位大師是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雕塑家多納太羅和畫家馬薩喬。布魯內萊斯基(Fihppo Brune lleschi,1377—1446)最初從事雕塑工作,後與多納太羅同赴羅馬研究古代藝術,最後在建築藝術上取得傑出成就,並在透視學和數學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設計過一批代表文藝復興成就的建築,佛羅倫薩大教堂是其最早的作品。大教堂採用了拜占庭教堂的集中型制,穹頂呈八角形,跨度為42.2米,屬當時歐洲最大的穹頂。為減弱穹頂對支撐的鼓座的側推力,布魯內萊斯基在結構上大膽採用了雙層骨架券,八邊形的稜角各有主券結構,與頂上的採光亭連接成整體。這座大教堂總高107米,遠遠望去,格外醒目。這個穹頂在西歐的建築中是史無前例的,中世紀最宏偉的穹頂也只不過是覆蓋著內部空間的穹窿,而不會在建築結構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這座壯麗的新教堂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潮的勝利,因此它也被譽為佛羅倫薩共和政體的紀念碑。從帕特·奎里法官的設計中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布魯內萊斯基的革新,他比同時代的大多數人都更堅決地擺脫了中世紀的羈絆。在建築物立面的結構上,布魯內萊斯基採用了壁柱柱式,為了把大廈分成兩層又採用了全檐部的柱式,這樣古典的柱式體系就決定了建築物的比例、分劃與造型。這是文藝復興時代城市府邸中柱式的最早運用。
15世紀的義大利雕刻從一開始就具有一種新的傾向,這就是力求通過宗教題材反映出世俗精神。與多納太羅同時的還有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叫基布爾提(Lemo Ghibeti,約1381—1455),在佛羅倫薩舉行的為洗禮堂銅門浮雕設計的一次競賽中,他因壓倒了對手布魯內萊斯基而名聲大振。基布爾提出身於首飾工匠家庭,熟練掌握了青銅製作技巧。從1403年起,他花了對年的時間完成了佛羅倫薩洗禮堂第二道門的製作。整個門分成28個框,每一框內為一個獨立的故事,大多來自聖經的內容,每一個故事的表現都充滿著統一、流暢的節奏感。他沒有把聖經上的以撒刻畫成一個驚恐的孩子,而是刻畫成一個漂亮的古希臘的年輕運動員。基布爾提的人物造型典雅,衣褶構成了一系列柔和的弧線,並加入了一些風景因素。第二道門合乎規律地繼承和發展了皮薩諾在第一道門中體現的構思與形式。從1425年開始,基布爾提又花費了27年的功夫完成了洗禮堂第三道門的浮雕製作。這一次在銅門的構圖上他刪去了邊框,用對等的10個方形畫面分別雕刻出10個舊約故事。在10塊浮雕旁還加塑了先知小像和其他人物頭像(包括作者自雕像),其精美的工藝和濃郁的現實氣息使米開朗基羅欽佩萬分,將之稱為「天堂之門」。在這一件作品上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特色,也體現了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原則的重大質變:基布爾提的人物造型比例與解剖結構跟真人相符,風景背景與建築背景貫穿著各種情節,異常豐富。多納太羅(Donatello 1386—1466)是15世紀義大利最傑出的雕塑家,他的雕塑創作徹底擺脫了哥特式風格的痕跡,復興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樣式。他的代表作有《加塔梅拉塔騎馬像》,加塔梅拉塔生前是威尼斯僱傭軍司令官,1445年多納太羅受威尼斯共和國之邀在帕都亞為他作紀念像,作品完成於1450年,安放於帕都亞聖安東尼教堂正門前。加塔梅拉塔戎裝佩劍,雙手提韁,神情果敢,充滿英雄氣概,實際上這是當時首次出現的完全世俗性質的形象。除此之外,多納大羅還竭力探索了騎馬紀念碑與建築群的配合和雕像與台座的比例關系等,無疑他取得了成功。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雕像都是和諧的,在教堂前廣場上他又面對伸展的街道,與教堂保持著合適的距離,從而成為教堂廣場上的藝術中心。多納太羅早期曾在基布爾提的工場作助手,受到基布爾提的一些影響,如1425年為錫耶納洗禮堂聖水器作的裝飾浮雕《希律王的宴會》,故事取自聖經中的新約全書,浮雕畫面充滿緊張的戲劇性,在前景人物與背景關繫上層次分明,在有限的構圖內造成豐富的空間感。
繼承和發展了喬托的藝術傳統的是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他以科學的探究精神,將解剖學、透視學的知識運用於繪畫。在美術史中經常提到的他的兩幅名作是《出樂園》和《納稅錢》,都是在1428年為佛羅倫薩卡爾米內教堂布蘭卡奇禮拜室而畫的壁畫。《出樂園》表現了運動中的人體,作者用光線從一個角度照射著亞當與夏娃,從而突現了造型的體積感和空間的豐富性。馬薩喬畫出了准確的解剖結構,人物色調分明,又通過悲哀的動態和痛苦的表情烘託了畫面的悲劇性氣氛。《納稅錢》的背景是經過了概括處理的風景,明暗交替的柔和生動的線條和單純樸素的色彩對比都進一步加強了形的表現力。與喬托相比,馬薩喬在塑造集中的人物形象這一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人物開始脫離宗教說教的因素,進一步體現出一種人世的態度。具體落實到繪畫語言上,他努力使人物處於結構真實的三度空間中,風景在畫面中的出現也使畫面范圍得以擴大,具有了遼闊的空間感。馬薩喬開始合乎規律地運用透視及其數學原則,但又不失美學感受。應該說他是那個時代現實主義藝術的奠基者,在他身上凝結著確立個人尊嚴的人文思想。他擴大了藝術的主題范圍,使藝術充滿了朝氣。也正是基於此,我們說馬薩喬的藝術原則不僅成為15世紀義大利藝術家遵循的典範,也對歐洲美術史上的現實主義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薩喬的藝術成就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繁榮期的到來,而佛羅倫薩畫派對此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5世紀佛羅倫薩畫派主要是以人文主義精神來畫宗教題材的,但不同的畫家也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僧侶畫家佛拉·安基利科(Fra Angelicol,387—1455)善於用細膩恬靜的筆調,輕快透明的色彩來表現人物和環境。另一位僧侶畫家菲力浦·利皮(Fra FlippO Lipjpj,1406—1469)則善於刻畫人物肖像和生活的細節。在佛羅倫薩畫派中的重要畫家還有透視學的創始者之一巴奧洛·烏切洛(Paolo Uccello,1397—1475),他的代表作《聖羅馬諾之戰》被認為是運用透視學作畫的典範。安基利科的另一位學生貝納佐·哥佐利(BenozzoGomli,1420—1497)是以裝飾性手法表現戲劇性的場面的畫家。卡斯坦諾(ndrea del Castagno,1421—1457)則早於達·芬奇半個世紀就畫了一幅動人的《最後的晚餐》。
15世紀佛羅倫薩畫派的最後一位大師是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4—1510)。他一生主要在佛羅倫薩度過,早年跟隨利皮學畫,注重用線造型,強調優美典雅的節奏和富麗鮮艷的色彩。他的畫多取材於文學作品和古代神話傳說,不再局限於宗教題材,這就能更自由地抒發個性和世俗的感情。他的名作《維納斯的誕生》(約1482)和《春》(1478)充滿柔情的詩意,盡情表達了畫家對美好事物的愛戀,洋溢著人文主義的樂觀精神。《春》的構圖不拘常規,人物被安排在一片森林之中,中間是維納斯,右邊是撒花的花神,左邊是三美神,三美神的動態和衣褶線條充分體現出波提切利所擅長的線條的節奏感。《維納斯的誕生》也是一件有獨創性的作品,它雖然缺乏真實的空間透視,但並沒有給人以平板的印象,其秘密也是來源於線條的使用。波提切利用有動感的線條來營造形體的體積感,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幻覺。同時,他又用一系列冷色調進行沉著精緻的排比,如海洋的淺綠色、風神的天藍色服裝、維納斯的金發等等。到了晚年,由於佛羅倫薩社會動盪,波提切利的藝術又開始向宗教情緒回歸,反映了他精神上的危機,這種情緒體現在《誹謗》和《耶穌誕生》等作品中。在《誹謗》一作中,以前的抒情色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戲劇性的激情,以前柔和的線條和細膩的情緒渲染也相繼為挺硬樸拙的輪廓和表情的高度明確性所代替。
與波提切利同時的佛羅倫薩畫派的藝術家還有畫家安東尼奧·波拉約奧洛(Antonio POHiuob,約1429—1498)和基爾蘭達約(Domenico Glridandaio,1449—1494),以及雕塑家、畫家和工藝美術家委羅基奧(Andrea Verrocchio,1435—1488)。
佛羅倫薩畫派是15世紀義大利繪畫雕刻的藝術中心,它的發展決定了這個時期義大利藝術發展的主流,同時也影響了這一時期的其他畫派,如翁布里亞畫派和帕都亞畫派。
翁布里亞畫派的很多畫家都訪問過佛羅倫薩,但他們還是保留了自己的風格。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Francesca,約1410—1492),早年在佛羅倫薩的學習使他對馬薩喬、烏切羅和布魯內萊斯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也使他成為馬薩喬與列奧納多·達·芬奇之間的重要環節。他還認真研究過喬托等人的作品以及理論問題,晚年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寫出了《論繪畫透視》和《論正確的形體》等論文。他的作品以柔和平靜著稱後於運用明快的顏色來處理空間關系,明確有力的輪廓又使他的作品帶有裝飾意味。祭壇聖像《基督受洗》是其早期作品,這件作品造型樸素、明凈,格調庄嚴。隆重,基督、天使、聖徒的形象都是民間流傳的典型形象,充滿著尊嚴與內在的張力。人物造型結實有力,比例嚴謹,具有高度的體積感和嚴密的空間感。整個畫面在色彩上為銀色調的明朗色彩所統一,洋溢著一種純凈、自然的神聖感。《示巴女王會見所羅門王》分為兩個事件,弗朗切斯卡用一種內在的節奏組織起了這兩個事件和眾多的人物。這幅作品的突出特點在於追求造型的概括與幾何形處理,追求敘述的明確與洗煉。在色彩上,畫家使婦女們服裝上的玫瑰色與淺綠色浮現在灰綠色的風景上,造成一種浮雕的厚重感最能反映弗朗切斯卡色彩成就的是《烏爾比諾大公及其妻肖像》。畫面人物都作側面描繪,臉部的體積感是通過圓形輪廓和柔和的明暗渲染來塑造的。烏爾比諾大公穿著紅衣服、戴著紅帽子,與淡藍色的天空和灰色的風景拉開了距離,兩塊紅色間的平面處理、灰色與紅色的奇妙對比以及較低的地平線一起造就了一種紀念碑式的磅礴氣勢。弗朗切斯卡的晚期作品明暗渲染更加柔和,也更具透明感。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1445—1523)也是翁布里亞畫派的重要成員,在他的門生中有後來著名的大師拉斐爾。
除了佛羅倫薩以外,帕都亞也是15世紀人文主義的策源地。在這里,1222年創辦了大學,除了研究經院哲學以外,其探索還涉及到了新的先進的學術領域,如醫學、天文學、數學等等,同時對古代語言、古代文物與手抄本的收集也相習成風,從14世紀初葉開始這里就成為北義大利的文化中心。15世紀帕都亞畫派的代表人物是曼坦尼亞(Andrea Mantegna,1431—1506),他早年曾受烏切洛的透視法和多納太羅的古典風格的影響,形成了堅實有力、准確細膩的表現手法,並對古羅馬藝術和哥特藝術加以研究和改造。清晰扎實的素描、大膽的線條、輪廓鮮明的形象、形體的雕塑感、強烈的色彩感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徵。在15世紀的40、50年代裡,曼坦尼亞為埃列米塔尼教堂作了一系列壁畫,內容大都以聖經為題材,但他卻出色地發揮了透視的作用,描繪了一系列半古代希臘羅馬式、半文藝復興式的室內景與街道,而畫面情節就從室內與街道上展示出來。在其中名為《聖雅各前往受刑的行列卜幅畫中,曼坦尼亞還成功地運用了自下而上的透視縮減法,前景有大拱門,透過大拱門有街道。和其他數幅壁畫一樣,此畫也充滿了紀念碑傾向。《哀悼基督》是曼坦尼亞晚期的架上作品,無論就其深刻的戲劇性構思而言,還是就其造型處理而言,它都是一幅有著非常獨創的構圖的作品,而且其悲劇性的表現力在義大利同類題材的作品中也是罕見的。可以說曼坦尼亞的嚴謹風格的繪畫是對早期文藝復興的卓越貢獻與總結。他從古希臘、羅馬世界的形象遺產中捕捉到了體現在藝術中的關於人的理想概念,他所塑造的形象,聖雅各也好,基督也好,都是那個時代人物概括化和英雄化的形象的投射。
H. 西方畫派的分類
早期哥特式
代表畫家:契馬布埃、杜喬、
喬托、馬爾蒂尼、
洛倫采蒂
國際哥特式
代表畫家:《威爾頓雙連畫》大師、
林堡兄弟、秦梯利、
羅昂祝福書大師
北方哥特式
代表畫家:康平、揚·凡·艾克、
韋登
晚期哥特式
代表畫家:博斯、格呂內瓦爾德
義大利文藝復興
代表畫家:馬薩喬、烏切洛、
韋內齊亞諾、波提切利、
弗朗切斯卡、曼坦尼亞、
貝利尼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
代表畫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提香、
喬爾喬內、丁托列托
義大利風格主義
代表畫家:柯勒喬、柯列柯、羅索、
布隆齊諾
北方文藝復興
代表畫家:丟勒、小漢斯·荷爾拜因、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北方風景畫
代表畫家:帕蒂尼爾、
彼得·(大)勃魯蓋爾
早期義大利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卡拉瓦喬、卡拉齊、
圭多·雷尼、圭爾奇諾
佛蘭德斯的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魯本斯、凡·代克、
倫伯朗、揚·維米爾、
弗蘭斯·哈爾斯、
雷斯達爾
西班牙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里貝拉、
迭戈·委拉斯凱茲、
牟利羅
法國古典主義
代表畫家:尼古拉·普桑、
克洛德·洛蘭
義大利洛可可藝術
代表畫家:華托、
提埃波羅、卡納萊托、
瓜爾迪
法國洛可可藝術
代表畫家:布歇、
弗拉戈納爾、
夏爾丹
法國新古典主義
代表畫家:大衛、安格爾
法國浪漫派
代表畫家:熱里柯、德拉克洛瓦
19世紀
英國畫派
代表畫家:康斯勃羅、雷諾茲
西班牙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戈雅
英國浪漫派
代表畫家:透納、康斯泰博爾
拉斐爾前派
代表畫家:米雷、羅塞蒂
法國現實主義
代表畫家:柯羅、米勒、庫爾貝
印象派
代表畫家:馬奈、德加、莫奈、
雷諾阿
後印象派
代表畫家:塞尚、修拉、凡·高、
勞特累克、高更
納比派
代表畫家:博納爾、亞維爾
20世紀
野獸派
代表畫家:馬蒂斯
表現主義
代表畫家:魯奧
義大利形而上學流派
代表畫家:契里科
立體派
代表畫家:畢加索
抽象主義
代表畫家:康定斯基、保羅·克利
超現實主義
代表畫家:盧梭、米羅、達利
抽象表現主義
代表畫家:波洛克
波普藝術
代表畫家:安迪·沃霍爾
應該比較全面了~
I. 畫派共分幾種
早期哥特式
代表畫家:契馬布埃、杜喬、
喬托、馬爾蒂尼、
洛倫采蒂
國際哥特式
代表畫家:《威爾頓雙連畫》大師、
林堡兄弟、秦梯利、
羅昂祝福書大師
北方哥特式
代表畫家:康平、揚·凡·艾克、
韋登
晚期哥特式
代表畫家:博斯、格呂內瓦爾德
義大利文藝復興
代表畫家:馬薩喬、烏切洛、
韋內齊亞諾、波提切利、
弗朗切斯卡、曼坦尼亞、
貝利尼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
代表畫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
拉斐爾、提香、
喬爾喬內、丁托列托
義大利風格主義
代表畫家:柯勒喬、柯列柯、羅索、
布隆齊諾
北方文藝復興
代表畫家:丟勒、小漢斯·荷爾拜因、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北方風景畫
代表畫家:帕蒂尼爾、
彼得·(大)勃魯蓋爾
早期義大利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卡拉瓦喬、卡拉齊、
圭多·雷尼、圭爾奇諾
佛蘭德斯的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魯本斯、凡·代克、
倫伯朗、揚·維米爾、
弗蘭斯·哈爾斯、
雷斯達爾
西班牙巴洛克繪畫藝術
代表畫家:里貝拉、
迭戈·委拉斯凱茲、
牟利羅
法國古典主義
代表畫家:尼古拉·普桑、
克洛德·洛蘭
義大利洛可可藝術
代表畫家:華托、
提埃波羅、卡納萊托、
瓜爾迪
法國洛可可藝術
代表畫家:布歇、
弗拉戈納爾、
夏爾丹
法國新古典主義
代表畫家:大衛、安格爾
法國浪漫派
代表畫家:熱里柯、德拉克洛瓦
19世紀
英國畫派
代表畫家:康斯勃羅、雷諾茲
西班牙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戈雅
英國浪漫派
代表畫家:透納、康斯泰博爾
拉斐爾前派
代表畫家:米雷、羅塞蒂
法國現實主義
代表畫家:柯羅、米勒、庫爾貝
印象派
代表畫家:馬奈、德加、莫奈、
雷諾阿
後印象派
代表畫家:塞尚、修拉、凡·高、
勞特累克、高更
納比派
代表畫家:博納爾、亞維爾
20世紀
野獸派
代表畫家:馬蒂斯
表現主義
代表畫家:魯奧
義大利形而上學流派
代表畫家:契里科
立體派
代表畫家:畢加索
抽象主義
代表畫家:康定斯基、保羅·克利
超現實主義
代表畫家:盧梭、米羅、達利
抽象表現主義
代表畫家:波洛克
波普藝術
代表畫家:安迪·沃霍爾
中國的畫派
明:
浙派:戴進,吳偉,張路
吳派: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松江派:董其昌
武林派:藍瑛
清:
四王畫派: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
四僧畫派:石濤、朱耷、石溪、漸江
揚州畫派:金農、黃慎、汪士慎、李鱓、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
近現代:
海上畫派:趙子謙、張子詳、任熊、任熏、任伯年、任預、虛谷、蒲作英、胡公壽名望最高。
京津畫派:金城、周肇祥、陳師曾、劉奎齡、溥儒等
嶺南畫派: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潘玉良、蔣兆和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響。 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 。除「二高一陳 外,尚有何香凝、高劍曾、趙少昂等。
金陵畫派:錢松岩、亞明等,傅抱石,
長安畫派:何海霞、劉文西等。長安畫派畫家中最為傑出當推石魯和趙望雲。石魯曾被譽為「中國的梵谷 ,他以「野、怪、亂、黑 顯示他強烈的個性與天才。他的運筆多頓挫、粗獷有稜角。
J. 文藝復興代表畫家有哪些
1、達·芬奇
達·芬奇是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成為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
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2、拉斐爾·桑西
拉斐爾·桑西(1483 —1520),Raffaello Santi全名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常稱為拉斐爾(Raphael),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所能達到的巔峰。
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1483年耶穌受難日凌晨三時,拉斐爾誕生於義大利的烏爾比諾[2]。其父喬萬尼·桑西(另譯:喬凡尼·桑提·迪·彼得洛)是位默默無聞的畫家,在其唯一的兒子誕生後,給他起名拉斐爾,並堅持由孩子的母親(瑪吉亞·迪·巴蒂斯塔·迪·尼吉拉·席亞拉 )親自撫養。
所以,童年時代的拉斐爾受父母家庭環境熏陶,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而沒受到貧民家庭那種相俗、野蠻方式的影響。
3、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里·德爾·米尼亞托·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4、弗朗切斯卡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Sansepolcro,1416-1417—Sansepolcro,1492-10-12):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著名畫家。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二代人文畫家中,弗朗切斯卡是具有標志性的代表。
他的作品精彩地詮釋了藝術、幾何和一個高水平的復雜的文化系統——包括神學、哲學以及社會現實。不論是他的一生還是他的作品中,都彰顯著他所處時代的知識和精神價值,也都凝聚著傳統與現代、宗教與人文、理性與美學等多方面因素對他的影響。
5、吉貝爾蒂
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主要青銅雕刻家。40歲已成為大藝術家,與多那太羅(Donatello)和南尼(Nanni di Banco)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新雕刻藝術風格奠定基礎。吉貝爾蒂傾慕古典藝術,作品既優美抒情,又具有其早期習金飾的精雕技術,故人物栩栩如生。
無論其早期的國際哥德式風格,還是文藝復興時的作品,比例協調,風雅大方,都受同代和後代藝術家的贊揚和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