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人又霸屏「印尼富豪榜」:財富總額超5100億,泉州福清鄉親佔三甲
在東南亞的印尼,閩籍鄉親超過400萬,華人社會財富的八成由他們創造,福建人一直穩居富豪榜榜首。閩商足跡遍布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在《2021福布斯印尼富豪榜》中,至少13位閩籍鄉親上榜,財富總額高達809.3億美元,約5152.81億元人民幣。其中,黃惠忠、黃惠祥兄弟連續13年位居榜首,身家426億美元,比去年增加38億美元。此外,泉州洛江黃氏家族、泉州晉江吳笙福、泉州安溪林天喜等也榜上有名。這些閩籍企業家不僅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其他企業家樹立了榜樣。
林德祥,華裔印尼僑商,祖籍福建莆田江口海星村,現任新加坡佳通集團董事局主席。佳通集團創建於1940年,是一個多元化的跨國集團公司,業務涉及製造業、礦產資源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商業等領域,擁有10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林德祥家族上世紀30年代初下南洋,從一無所有到在新加坡創立基業;至二代接班人林德祥海外學成歸來,擴大資產,家業中興。經過整個家族近80年的艱辛拼搏,傳承至今,林氏家族的佳通集團資產規模已超過60億美元,集團業務遍及工業製造業、金融、投資、交通運輸和房地產業等各個行業。
林聯興,華商第二代,祖籍福建福清東瀚鎮蓮峰村,現任印尼哈利達集團董事局榮譽主席。他一生鑽研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將儒學與市場經濟的規律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套自己的經營哲學。經過近40多年穩步發展,集團已成長為涉足礦產開采業、林業、三合板、建築材料、石油煉油、金融證券、棕櫚園、棕櫚加工等多元業務,並擁有38項礦藏開采特許權及兩間上市公司的亞洲著名專業性礦業集團。
紀輝琦,福建福清人,印尼達尼多集團董事長。他是印尼最早從事煤炭開採的商人之一,最早向台灣和日本出口煤炭的印尼企業家之一。經過近40年發展,集團已成長為年產1800萬噸煤炭,產品遠銷中、日、韓等國,擁有從煤炭開採到海上運輸完整產業鏈的印尼最大煤炭企業之一。達尼多煤礦集團旗下的哈隆能源公司已經於2010年在雅加達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紀輝琦也因此成為印尼家喻戶曉的「煤炭大王」。
林天喜,現任善普納集團總裁。集團是世界第四大丁香煙生產商,也是唯一以手卷煙為主的廠商,所生產的234(Dji Sam Soe)牌子的丁香煙歷久不衰。
李文正,被譽為「印尼錢王」、「亞洲最傑出的銀行家」。力寶集團業務涵蓋金融、房地產、零售、醫療和酒店,是印尼第二大財團,旗下擁有20餘家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上市企業。
陳江和,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商業奇才」。他從一間小小的機車鋪艱難創業,26歲成為千萬美元的富翁,57歲以220億美元身家榮登「印尼首富」。陳江和共向祖國捐贈超過4億元人民幣,被譽為對祖國最慷慨的海外華商。
劉德光,現任印尼煤礦綜合集團董事會主席,新加坡曼哈頓集團董事會主席等。他從建築樁基企業中效力,很快成為了印尼有能力承建大型工業項目的少數幾家建築商之一。印尼國有油氣企業帕塔米納公司(Pertamina)旗下位於婆羅洲的LNG 工廠便是他承建的第一批大型項目之一。
翁俊民,印尼國信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印尼大慈善家」。其創辦的印尼國信集團,業務覆蓋銀行業、醫療業、免稅店等,國信銀行是印尼最大的私人銀行之一。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簽署了2億美金的慈善基金協議,致力於印度尼西亞疾病防控和家庭計劃。
吳笙福,豐益國際董事兼聯席首席運營官。豐益國際集團旗下的金龍魚、歐麗薇蘭是國內家喻戶曉的糧油品牌。
蔡道平,現任印尼鹽倉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印尼「煙草大王」。鹽倉集團從一個從事生產丁香煙的企業,發展成為經營香煙、造紙、旅遊、酒店、銀行、林木、口香糖及制葯等多元化企業集團。
林逢生,現任印尼三林集團董事局主席,香港第一太平有限公司、三林萬業(上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三林集團在印尼、香港、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地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董事。印尼三林集團業務涉及農業、畜牧業、食品生產、汽車製造、能源、建材、化工、通訊與傳媒、房地產與工業園區開發、度假村與酒店業、分銷與零售業、銀行與金融業等多個領域。
黃志源,現任印尼金光集團董事局主席,被譽為「中國現代造紙業的蔡倫」。他掌舵著全球擁有400多家法人公司,闖入世界500強行列,是印尼第一大財團。
黃惠祥&黃惠忠,祖籍福建泉州,掌控著印尼第一大財團針記國際集團、世界最大煙草公司之一針記香煙、印尼最大私有銀行中亞銀行。家族旗下的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是印尼最大的私有銀行。針記國際集團公司業務覆蓋房地產、銀行、電子產品、煙草、通訊、棕櫚油等眾多領域,是印尼國內香煙市場的領先者。
B. 黃奕聰的介紹
黃奕聰(Oei Ek Tjhong,1923- ),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印度尼西亞華人企業家,印尼華人企業集團「金光集團」的創辦人和前董事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黃奕聰的「金光集團」一直被印尼或東南亞有關經濟刊物列為印尼全國最大的200家企業集團之一,是僅居於林紹良「三林集團」和謝建隆「阿斯特拉集團」之後的第三大企業集團。1993年,謝建隆將他的「阿斯特拉集團」股票出售並退出該企業後,黃奕聰及其企業集團已躍居第二位。1995年,黃奕聰榮獲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哈托頒發的社會奉獻忠誠勛章。1996年,榮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頒發的1996年新興市場最佳總經理獎。1黃奕聰退居二線後,現由其長子黃志源任金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亞洲全球》雜志公布的2011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黃奕聰以120億美元家產晉升為印尼首富2。《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13年印尼富豪榜,黃奕聰及其家族以70億美元資產排第二位3。
C. 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
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是印尼第一大財團,由愛國華裔黃奕聰先生於1938年創建,總部位於雅加達。集團全球員工總數超過38萬人,年營收與資產總額均超過數百億美元,業務遍布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
金光集團的六大核心產業包括:制漿造紙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金融業、房地產業、電信及能源基建。
在制漿造紙業方面,金光集團自1992年起在中國投資,建立了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APP,總部設在上海。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排名前列的紙業集團,旗下擁有數十家制漿、造紙公司及100多萬公頃速生林,年產能約1100萬噸,銷售額約為651億元。
在農業及食品加工業中,金光集團通過金光農業資源有限公司(Golden Agri-Resources)進行投資。GAR作為印尼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商之一,擁有世界最大的私營棕櫚種植園,種植面積超過53公頃。
金光集團的金融業通過PT Sinar Mas Multiartha Tbk提供廣泛的服務,包括人壽保險、非人壽保險、證券、銀行和資本服務等。SMMA提供一系列產品與服務,以滿足私人客戶和企業的需求。
在房地產領域,金光集團房地產板塊(SML)是印尼最大以及最多元化的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在約10,000公頃的土地上開發城鎮地產、住宅區、商業地產、零售地產、酒店地產、娛樂地產和工業地產。該板塊在新加坡和雅加達證券交易所上市,市值超過35億美元,並在多個國際市場從事房地產業務。
金光集團的電信部門Smartfren Telecom Tbk提供最先進的技術產品與服務,是印尼第一家提供4G LTE的電信運營商。Smartfren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最佳的通訊解決方案,以滿足所有私人和商業用途的需求。
在能源基建方面,金光集團的子公司PT Dian Swastatika Sentosa Tbk(DSS)在印尼從事發電、煤炭開采、貿易、多媒體與基礎設施等業務。DSS為金光集團的紙漿和造紙業務提供能源,並不斷擴大其供電范圍,滿足社區需求。
金光集團創始人黃奕聰先生,印度尼西亞華人企業家,致力於推動集團發展,從創業到壯大,集團現已成為38萬名員工的大型企業。黃先生秉持「信」「義」理念,傾注心血於事業發展。其子女黃志源、黃鴻年等繼承家風,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中國教育和公益事業捐贈了大量資金。
在黃奕聰先生的領導下,金光集團在國內外投資,不僅助力企業成長,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贈近13億元,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弱勢群體幫扶、社區建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D. 黃志源的人物簡介
黃志源,著名愛國華僑、印尼金光集團創建人黃奕聰的的長子,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1960年被父親送往中國求學,1963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就讀。畢業後,返回印尼,加入其父黃奕聰先生創立的印尼金光集團。秉承父親 「勤儉誠信」的精神,他開拓進取,以漿紙業為主打,使金光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間小工廠巨變為總資產100多億美元的APP紙業集團,並躋身於世界紙業十強之一。1992年開始進軍中國,推行循環經濟的造紙模式,致力於探索造紙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創新實踐林漿紙一體化,在大陸擁有約40億美元的資產,投產了13家工廠與5家林場,成為中國最大的造紙企之一。1989年,為表彰黃志源先生的傑出才能和業績,印尼政府管理協會授予他傑出管理獎。在中國,黃志源先生亦獲得寧波、鎮江榮譽市民等稱號,以及鎮江市人民獎章的榮譽。此外,作為具有國際聲譽的企業家,黃志源先生曾受到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先生及夫人的親切接見。作為華人,黃志源先生非常關心中國的經濟發展,積極參與並不斷擴大在華投資,僅其親自主抓的APP,便在中國擁有約40億美元的資產,投產了13家工廠與5家林場,此外,黃志源先生還熱心於中國的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資捐贈了不少資金和物品。
黃志源,1944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現任金光集團董事長、總裁。1963至1968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學習。 金光集團是世界著名的跨國企業集團,尤其是旗下的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簡稱APP)是亞洲最大的造紙公司,更是唯一一家躋身全球造紙業十強的華人企業,在世界造紙行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
自2004年起,金光集團連續多年榮登《福布斯》慈善榜前列。2008年,金光集團榮獲民政部「最具愛心外資企業」稱號並獲得「中華慈善獎」。
E. 金光集團APP是外資企業嗎
金光集團(APP)在中國設立的企業主要是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其投資股東是香港富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由一名印尼籍華人創辦的,從企業屬性看是港資企業。黃奕聰在1962年創立了金光集團,30年後,自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至2021年,不到30年的時間,在中國擁有17家全資或控股的漿紙企業及20餘家林場。2019年黃奕聰逝世後,集團由長子黃志源主導管理。金光集團主要從事漿紙製造,2020年通過在二級市場四次舉牌成功收購山東博匯紙業,成功利用資本手段控制了中國紙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