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個國家最有錢
說哪個國家最有錢,當然是美國;它的GDP世界第一;
說哪個國家個人最有錢,當然也是美國:世界首富是美國人比爾.蓋茨;
說哪個國家的老百姓最有錢,那是瑞士,瑞士人均GDP世界第一,社會福利極好,普通的小學生上學都有由學校出錢安排的計程車接送;
說哪個國家未來最有錢,一定是中國!中國人聰明,勤勞,只要中國人認真做,沒有多少事是做不到的.氫彈老外搞了十幾年成功了,中國只花幾年時間就成功了,載人航天事業,中國進步的速度和進步的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國拿到的最新的世界領先是核聚變技術(在合肥的核聚變實驗室),在唐朝,中國的GDP約佔世界的50%,在近代,中國耽誤了,現在,中國龍已經覺醒了,在完善社會法制,體制後,在中國領導人決定科技強國,科技興國後,中國一定會重新崛起!
B. 世界各國綜合國力排名
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還是美國嗎?根據最新增長預測,美國的增長預計將從2013年1.9%上升到2014年的2.8%。繼2013年下半年庫存需求增長超過預期後,2014年的增長回升將由最終國內需求帶動,最近達成的預算協議將使財政方面的拖累得到緩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持作用。中國想超過美國仍然任重道遠。以下是全球綜合國力排名前十的國家(不僅僅是經濟實力GDP排名):
NO.1:美國
美國擁有現今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同時其軍費也名列世界第一,約佔全世界總軍費開支的43%;陸地面積915.9萬,整體上相當富饒,另有諸多海外領地,戰略空間龐大;人口3.15億,大學普及率77%,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41人,人口質量相當高;人均GDP49922美元,總量156847.5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世界第一;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佔了全國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三,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佔世界五分之一,戰爭潛力巨大;至於美國的政治制度的相對優越性是不用解釋的。
NO.2:俄羅斯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部分,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核武器庫。
俄在普京執政後,俄對聯邦主體的控制力日益加強,憑借世界最大的領土(1707.5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與豐富的資源持續的恢復發展經濟,人均GDP已達14247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GDP總計2.02196萬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部門全,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俄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24%(美國佔世界的30%)。但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是教育大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工程技術領域亦屬世界一流;每千人(15歲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職業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但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人口形勢持續惡化,從1993年的1.486億減少到2012年的1.431億人),有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
從一定程度上講俄國的人口問題是相對容易解決的,雄厚的基礎工業、較高素質的人口與再度執政的強勢領導人足以支撐俄羅斯位列第二!
NO.3:中國
中國乃文明古帝國的唯一倖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有完整的基礎工業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實際控制土地面積不如美國)。
但中國在外族征服後,民族性被扭曲,漢文化被閹割,劣幣淘汰良幣,至今未能匡復好華夏道統。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在特定的時期具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主義的僵化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整體上仍然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中下游,買辦集團阻礙了自主研發與產業升級,人均GDP仍然低於世界平均值,東西部發展失衡。中國整體上人口質量不佳,缺乏優生保護法,計生使得優秀的個體不能很好的為種群的進步作貢獻,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口上後繼乏力。軍事水準有待驗證。中國奠定的工業基礎使得中國還是有相當大的發展與戰爭潛力的。
NO.4:日本
日本有巨大的經濟總量(5.984萬億美元,2012,世界第三),先進的軍事技術(沒有核武器,但軍事科研水平先進),較高素質的人口(學習並傳承了唐朝的部分民風,大學普及率64%,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50人),科技發達(以前用機器人逐步代替產業工人,最近又研製出了殺人機器人,等到其成熟量產,缺乏創造性的人口到成累贅了)。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生存空間不足,國土縱深小,能源與市場嚴重依賴海外。
N0.5:英國
英國有較強的經濟實力(GDP總計:2.674 萬億美元,第5名),先進的科技(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強韌的軍事實力(軍事工業健全而發達,有島國的防禦優勢),遠大的國際影響力(在語言、文化、政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響力)。
不得不承認英格蘭人是近現代最具優勢的民族(源於日耳曼人),英國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之母國,二戰以來與美國保持著特殊關系,協助美國主宰世界並從中獲益!
英國本土狹小,持續發展力受限,有待與歐盟或諸兄弟之國整合。
NO.6:法國
法國政治體制上相對集權,經濟發達(GDP總計:2.86萬億美元,人均:46,016美元),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基礎穩健,工業先進,科技水平高,教育較好;軍事工業全面,軍事科研水平高,有獨立的作戰指揮能力和作戰系統,具有在遠距離地域投擲兵力的力量,擁有核武器。
法國擁有5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西歐領土第一大國,在超級大國——美國的陰影下,有待與歐盟整合並與之爭奪利益。
N0.7:德國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GDP總計:3.667萬億美元,人均:44,460 美元)、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德國同時在科學技術的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農業基礎好,交通發達,教育極好。奧地利乃德國的純正的兄弟之國,有待合並,縱然近來幾無可能。
德國以建設一支能保證其和平、自由和獨立的軍隊為目標,但其軍事科研水平和軍事裝備先進。國民軍事訓練好。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喪師失地,僅保留有3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為中西歐最多。其地緣政治相對復雜,有待在歐盟進行整合。
N0.8:巴西
巴西有龐大的領土面積(851萬KM2,參網路),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增長速度較快(GDP總計:2.493萬億美元,拉美第一,人均:12,788美元,2011),較多的人口(1.92億)。
巴西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軍事力量並不是很強大,但發展迅速,這幾年巴西政府加大了軍購。
巴西沿海與內陸開發失衡,工業層次較低,有色種人的比例超過了白種人(混血兒的質量有待驗證)。
N0.9:印度
印度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較大的領土空間(298萬平方公里),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口12.1億,人均GDP:1485美元,2012)。
印度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軍事采購,計劃在未來5年內采購30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硬體和軟體,擁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艦,南亞頭號軍事強國。
印度種姓、宗教矛盾尖銳,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人口的增長難以遏制,工業水準有待提高。
N0.10:義大利
義大利在歐洲具有社會、政治及軍事上的重要影響力,人口6074萬(2011年),GDP總額
計2.198萬億美元(2011年),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歷來是歐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鋼鐵生產國,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而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
義大利國土面積狹小,北南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待在歐盟中整合。
世界各國家和地勿綜合國力分析:
發達國家與地區: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歐洲除東歐外的國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亞洲的日本與四小龍,以色列。一共28個,高的人均年GDP有四萬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資源富國:沙特,科威特,阿曼為典型代表,包括西亞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國。伊拉克與利比亞本來也是富的結果被美國搞了,慘。伊朗,委瑞內拉也算。這些國家人均GDP多的有1萬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 東歐國家(包括俄國)加土耳其,拉美國家中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魯等,泰國馬來西亞約旦敘利亞,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國。這些國家人均GDP在約在4000以下1000以上。那幾個非洲小國有些讓人吃驚,加彭博茲瓦納,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望採納!謝謝!
C. 為什麼義大利西班牙是發達國家而烏拉圭阿根廷不是
義大利西班牙的人均GDP接近3萬美元;阿根廷的人均GDP只有一萬美元多一點。
義大利是老牌工業國家,現今的義大利,在很多工業領域例如醫葯、電子儀器、汽車製造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先進的,很多世界名牌跑車包括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布加迪等,都是義大利的。這個東西,阿根廷巴西烏拉圭是沒法比的。
西班牙則稍微差一點,它在發達國家中,工業技術算是普通的,它主要是造船業還可以,另外旅遊業比較突出。西班牙人均GPD也接近2.8w美元,也算不錯。
D. 阿根廷經濟怎麼樣
阿根廷的經濟
19世紀末,阿根廷經濟的增長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當時,阿根廷向世界出口大量的糧食和牛肉, 被譽為「世界的糧倉和肉庫」。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則被稱作「南美洲的巴黎」。當時的阿根廷已經躋身於世界10大富國行列。在歐洲的許多城市,當人們形容某人腰纏萬貫時,常說「他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1900年,阿根廷的人均GDP為美囯的一半,是日本的一倍,略高於芬蘭和挪威,略低於義大利和瑞典。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為3797美元,比法囯和德囯都高。甚至在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然領先於日本,大概與義大利、奧地利和德囯相當。 然而,一個世紀以後,阿根廷的人均GDP遠不如北歐和西歐的許多國家,更與美國和日本相差甚遠。根據最新公布的2011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阿根廷人均GDP為9138美元,與同屬拉美的墨西哥大致相等,排名僅在哈薩克等發展中國家之前。 阿根廷擁有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多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佔全囯總面積1/4的潘帕斯草原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地勢平坦。 阿根廷還擁有豐富的資源,其中稀有金屬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二,鈾礦資源儲藏量名列拉美之首,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也比較豐富。 阿根廷5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優良海灣為阿根廷提供了許多不凍港。阿根廷人主要是歐洲移民的後代,約佔全囯總人口的97%。因此,阿根廷基本上沒有民族矛盾。阿根廷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勞動力素質較好。 那麼, 阿根廷是怎樣從一個富國走向衰敗的呢? 總結起來有下面幾點: 一、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 19世紀60年代初,阿根廷結束了獨立後的長期內戰,政局趨於穩定。這為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經濟起飛創造了有利的政治條件。但是這樣的好景維持了近70年後,被發生在1930年的一次政變徹底改變了。阿根廷從此拉開了百個多世紀里政權頻繁更迭的序幕。那些不同黨派執政後,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團,制定的各項政策很難具有連貫性,這樣一方面讓執行者執行起來左右為難,另一方面也打擊了國外投資者的信心,其結果必然導致經濟發展的停滯不前,甚至倒退。1982年,與英國之間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的 *** 之戰,進一步激化了阿根廷的囯內矛盾,加劇了經濟衰退。 二、 *** 對經濟干預過多 長期以來,阿根廷 *** 利用國家干預手段,通過實行囯有化,在製造業、金融業、農業、囯防工業和基礎設施等主要領域里建立了一大批囯有骨幹企業。到70年代末,阿根廷的囯有企業在囯內總投資中的比例已經佔到了20%。囯有企業在阿根廷的經濟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囯有企業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商品和服務,並為社會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應該說,囯有企業為穩定社會和推動工業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然而,阿根廷的囯有企業也長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最突出的就是經濟效益普遍低下,許多企業長期虧損嚴重。其根源在於企業管理人員缺乏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經驗; *** 給予企業的種種保護措施和優惠政策同時也扼殺了企業的活力;形成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完全依賴 *** 的格局, 企業離開 *** 的財政補貼後難以籌措足夠的資金進行技術革新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另外, *** 機構龐大,辦事效率低,官僚作風盛行,也是 *** 干預經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未能及時進行產業轉型 阿根廷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19世紀80年代前,畜牧業一直是阿根廷的經濟支柱。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之後,阿根廷開始重視工業化建設。至40年代初,工業在囯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已超過農業。但是50年代以前,阿根廷的工業基本上是以食品加工業和簡單的裝配業為主。直到50......>>
巴西和阿根廷的經濟狀況分別怎樣
巴西經濟總量較強,但貧富差距很大,阿根廷人均收入較高,差距也較小。
中國和阿根廷哪個發達?
阿根廷的農牧業是唯一可以與發達國家抗衡的發展中國家。南美的幾個國家經濟曾高速發展,可近十年來經濟出現崩潰,通貨膨脹嚴重,都是因為當年規劃不合理造成的,現在中國吸取了南美的教訓,沒有一味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現在發展勢頭良好,綜合國力早已經超越阿根廷了,不過在農牧業發面還是要向阿根廷學習。
知道阿根廷為什麼經濟落後么
呵,問問美國給他們開出的葯方就清楚了! 已成了一個被合法剝削的市場,內外利益勾連...
阿根廷經濟怎麼樣
你是為了應付地理題吧
GDP比埃及、中國略高(之前好像看過阿根梗比巴西還高)
一般以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第二產業較薄弱
首都不宜諾斯艾諾斯是服務業發達的大城市
第一產業主要以肉牛產品(潘帕斯草原)輸出而出名
阿根廷的經濟狀況
你好!很高興收到你的求助!
阿根廷的經濟狀況目前還是處於一種通貨膨脹的狀態。大選之後很難講,但是你過來工作收的是國內的薪水,我想應該不會在當地出現什麼生活上的困難。你可以補充你的問題,因為你問的實在太籠統...
Superjames
【阿根廷智囊團】
阿根廷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阿根廷物產富饒,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是綜合國力較強的拉美國家。工業門類較齊全,主要有鋼鐵、電力、汽車、石油、化工、紡織、機械、食品等。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核工業發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現擁有3座核電站。鋼產量居拉美前列。機器製造業具有相當水平,其生產的飛機已打入國際市場。食品加工業較先進,主要有肉類加工、乳製品、糧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釀酒等行業。阿是世界葡萄酒主要生產國之一,年產量30億公升。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銀、鈾、鉛、錫、石膏、硫磺等。現已探明蘊藏量:石油28.8億桶,天然氣7635億立方米,煤炭6億噸,鐵3億噸,鈾2.94萬噸。水力資源豐富。森林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3左右。沿海漁業資源豐富。國土面積的55%是牧場,農牧業發達,畜牧業占農牧業總產值的40%。全國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糧倉肉庫"之稱。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高梁和葵花籽等。近年來,阿根廷已成為南美最大的旅遊國家,主要旅遊點有巴里洛切風景區、伊瓜蘇大瀑布、莫雷諾冰川等
阿根廷經濟與墨西哥的比較
墨西哥國民生產總值確實是阿根廷的兩倍,但墨西哥人口超過1億,而阿根廷只有4千萬,所以其實還是阿根廷更發達些,從歷史來看,阿根廷更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1950年人均國民總值世界第二),所以底子要更好些。然而自從比索貶值後,經濟形勢一直不是最好,而墨西哥靠著美國的提攜,近年來經濟增長極為迅速,可以說經濟形勢要更好些。
阿根廷經濟狀況
阿根廷國家統計學院當日公布的公報顯示,阿根廷201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較2009年增長了9.2%,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前的高增長水平。報告指出,去年阿根廷工業生產增長強勁,全年工業產值增長9.7%,其中龍頭產業汽車工業增幅更是達到了40.6%。阿根廷另一支柱產業農業在去年也取得了喜人成果,糧食總產量達9600萬噸,與2009年相比增幅高達55%。在產業部門迅速復甦的同時,去年阿根廷對外貿易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統計顯示,去年阿根廷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250億美元,與2009年930億美元相比增加了34.4%。然而,受「拉尼娜」氣候的影響,2011年阿農產品主產區將遭遇旱情。為此,阿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今年經濟的高速發展勢頭不會延續到2011年。
阿根廷經濟什麼水平,咋球迷這么有錢
阿根廷是貧富差距極大的國家
,總體經濟仍然疲軟,不過人均收入在世界上來說還是不錯的
E. 世界各國gdp排名是怎樣的哪個國家最高
世界各國GDP排名前五為: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其中美國的GDP自1871年開始,一直處在世界第一位。
1、美國
名義GDP:19.39萬億美元
GDP(PPP):19.39萬億美元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為4.87萬億美元。預計2018年經濟將超過5萬億美元。2008年的金融危機震撼了日本經濟,對經濟來說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期。自那時候起。全球危機引發了經濟衰退,隨後國內需求疲軟,公共債務巨大。
2020年奧運會將使其經濟受到一些刺激,這將保持投資流動的強勁,這得益於日本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日本的名義GDP為4.87萬億美元,預計2018年將達到5.16萬億美元。當按照購買力平價衡量GDP時,日本跌至第四位;201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54.2億美元,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8439.52美元(第25位)。
F. 世界十大最容易移民的國家
移民,開啟了一段新生活的旅程,同時也是對未來的探索和追求。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魅力,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機遇和挑戰。下面我將為您介紹世界十大最容易移民的國家,供您參考。
1. 德國
德國以其強大的教育體系而聞名,擁有世界一流的高中、學院和大學。德國的生活水平非常高,其技術和醫療保健系統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2. 加拿大
加拿大提供了優質且價格合理的教育資源,無論您從事哪個行業,都能在這里找到工作機會。加拿大商機無限,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國家。
3.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不僅擁有美麗的海灘和眾多游樂園,還是全球學生首選的教育目的地之一。澳大利亞的生活水平很高,因此成為許多人退休後的理想選擇。
4. 新加坡
新加坡為有意在此工作的人提供了充足的機會。其旅遊業發達,景點豐富。在醫療、銀行、金融和會計等多個領域,新加坡都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吸引了眾多學生。
5. 義大利
義大利是文化、文學、藝術和音樂的天堂。義大利的高中免費,大學費用低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生。義大利治安良好,犯罪率低,生活環境寧靜。
6. 阿聯酋
阿聯酋在過去幾十年裡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尤其在工業化和金融領域。這里擁有多樣的公司,為不同行業的人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阿聯酋也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地方。
7. 挪威
挪威近年來在歐洲國家中發展迅速,教育體系、醫療衛生和工業化發展都非常良好。挪威是歐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氣候宜人,文化多元。
8. 紐西蘭
紐西蘭是全球生活方式最優良的國家之一。四面環海的紐西蘭氣候宜人。由於工業和金融部門的發展,紐西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
9. 阿根廷
阿根廷以其足球文化而聞名,同時也因其移民政策寬松而受到關注。阿根廷教育體系優良,擁有多所公立大學和高中。阿根廷經濟穩定,工業和企業發達,移民手續便捷,也是全球美女最多的國家之一。
10. 巴西
巴西在金融、旅遊、工業、銀行和教育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醫療保健系統發達,擁有眾多私人診所和政府醫療中心。巴西的教育資源豐富,是一個以美食、文化和夜生活聞名的國家。
G. 在所有說西班牙語的國家之中,哪個國家經濟最發達
一、西班牙語是非洲聯盟,歐盟和聯合國的官方語言。在21世紀使用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有:
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明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西班牙、烏拉圭和委內瑞拉。
西班牙語也在貝里斯、直布羅陀、菲律賓、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以及西撒哈拉被使用。
二、上述國家中,經濟規模總量以及經濟最發達的還是宗主國西班牙。墨西哥經濟總量排第二。以下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出版的報道,2011年底世界各國GDP(百萬美元)如下:
1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15,924,18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China (PRC) 7,426,090 (471564億元RMB) 匯率為6.35
3 日本Japan 5,974,297
4 德意志聯邦Germany 3,305,898
5 法蘭西共和國France 2,555,439
6 大不列顛-英國United Kingdom 2,258,656
7 義大利Italy 2,023,687
8 巴西Brazil 2,023,528
9 加拿大Canada 1,563,664
10 俄羅斯Russia 1,476,912
11 印度India 1,430,020
12 西班牙Spain 1,374,779
13 澳大利亞Australia 1,219,722
14 墨西哥Mexico 1,004,042
15 韓國South Korea 986,256
16 荷蘭Netherlands 770,312
17 土耳其Turkey 729,051
18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695,059
19 瑞士Switzerland 522,435
20 比利時Belgium 461,331
21 瑞典Sweden 444,585
22 波蘭Poland 438,884
23 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 434,440
24 中國台灣 Republic of China(Taiwan) 426,984
25 挪威Norway 413,511
26 奧地利Austria 366,259
27 南非South Africa 354,414
28 阿根廷Argentina 351,015
29 伊朗Iran 337,901
30 泰國Thailand 312,605
H. 義大利和阿根廷有什麼淵源嗎為什麼一些人是這兩國的雙重國籍
南美諸多國家中,阿根廷又被稱之為義大利的第二故鄉,因為在阿根廷內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為義大利人。盡管阿根廷是一個西班牙文化體制的國家,但義大利文化在阿根廷卻起到主導性的作用,比如民風民族這塊。 現在在義大利和阿根廷有很多擁有雙重國籍的人,搏首在 歷史 上阿根廷並非是義大利的殖民地,而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包括現在阿根廷的政府要員大多都是西班牙的後裔。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西班牙和義大利之間又不是盟友關系。
那麼為什麼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裡面會有大量的義大利人呢?而且為什麼也有很多人擁有這兩個國家的雙重國籍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其中的那些淵源。
阿根廷作為南美洲的第三大經濟體,但國家發展的並不是很富裕,屬於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家,主要是此地文明開化相對較晚。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來到了阿根廷地區,憑借著相對先進的武器征服了當地的土著居民。
再加上西班牙人身上帶過去了很多本地土著尚未接觸過的細菌,導致大量的本地土著死亡。盡管第一批到阿根廷的西班牙很少,但西班牙很快對此地形成了絕對的控制。
由於阿根廷國家內蘊藏了大量的貴重金屬資源,所以西班牙也就用「金錢、珠寶」命名了現在的阿根廷。
西班牙的殖民狀態一直持續到1801年,當地的土著白人聯合被殖民的力量爆發了五月革命,雖然西班牙軍隊進行了殘酷的軍隊鎮壓,但經過6年的戰爭之後,西班牙對於此地的統治越發微弱。於是阿根廷在1816年成功脫離了西班牙的殖民,建立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不過宗主國西班牙對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由於被殖民時期受到了西班牙文化的影響,所以在阿根廷的國家語言仍然是西班牙語,使用的是西班牙的文字,國家制度也是參考西班牙。
義大利當年作為歐洲列強之一,不過其實力確實不怎麼強,經常被歐洲的其他國家瞧不起,尤其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時的表現,更是被人們當成了笑談。
所以歐洲在瓜分世界各地的時候,義大利很少佔到便宜。義大利除了在非洲還建立了那麼幾小塊殖民地之外,其他地方根本沒有義大利的殖民地。
當初歐洲列強在瓜分南美洲的時候,義大利也曾想過去湊熱鬧,結果被直接拒之門外。
——無奈義大利國家面積非常小,資源也相對的匱乏,若是持續下去自然不嘩春利於長久發展,所以義大利就想著通過對外輸出僑民的方式來增加國家外匯,緩解 社會 就業壓力。
於是義大利便開始往歐洲各國的殖民地瘋狂的輸出僑民,義大利的如此一個意圖很快被歐洲其他國家看穿了,隨後歐洲其他的殖民國家便開始拒絕義大利籍人員進入其殖民地。
如此的一個行為無疑是給了義大利當頭一棒,想要通過外出移民政策也就落空了。不過比較完美的一件事就是當時南美洲的阿根廷很快從西班牙手中脫離獨立了。
所以義大利也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瘋狂的向阿根廷輸出義大利僑民。
——巧合的是,當時阿根廷地大物博,缺少人力物力的發展 社會 ,所以阿根廷和義大利一拍即合,隨後義大利面瘋狂的往阿根廷輸出僑民。為了方便僑民,於是在1899年義大利與阿根廷正式簽署了雙籍法案,促進移民。
義大利往阿根廷一共移民多少呢? 從188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數十年年的時間里,義大利前往阿根廷的移民超過了200萬。而在這些年全世界往阿根廷的移民也還不到400萬。
——等到1940年的時候,義大利人在阿根廷的人口數已經超過了1600萬,佔到了阿根廷總人口的50%,隨著民族不斷的融合,義大利人以及義大利人的後裔已經佔到了阿根廷人口的主導地位。
第一點就是國家政策的鼓勵,前面說了,義大利為了增基蘆數加國家的外匯儲備,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所以也就瘋狂地向國外輸出民眾創造外匯。有的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就會有一部分人願意外出撈金。
第二點就是當時的義大利生活壓力很大。義大利是歐洲列強之一,不過它的軍事實力確實有點弱,在歐洲工業大發展的時代義大利由於沒有海外殖民地,缺少一定的原材料,導致經濟發展的非常落後,綜合國力也非常的弱小。
百姓失業率非常高,工生活水平也與其他的國家相差了一大截。國內的物資生產甚至沒辦法滿足內需,在如此的一個矛盾情況下,對外移民已經成為了義大利的一個首選。
很多在義大利生活不下去的義大利人便開始走出去尋找新的生活空間,剛好國家又扶持向阿根廷不斷的移民,因此就有很多人背井離鄉來到阿根廷。
——阿根廷當時的物產豐富,資源豐厚,土地廣闊,但缺點就是人口特別稀少。因此大量的義大利人來到阿根廷之後不但找到了工作,而且生活條件也提高了很多。有了前人的引導和影響,之後就有大量的義大利人移民到阿根廷。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之後,義大利作為一個戰敗國被戰勝國各種制裁,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為的困苦,有失業率又猛的高增。而當時的海洋運輸已經發展到了另外一個階段,移民也變得相對簡單一點。畢竟阿根廷已經擁有一部分的義大利居民,後續者來到這里之後,也算是可以「投奔老鄉」,生存的困難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首先就是如前文所介紹,有大量的義大利人來到阿根廷,所以導致了義大利人口數量不斷的增加。與之相對比,西班牙本來人口就不多,而且西班牙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也非常多,因此阿根廷也並非是西班牙人移民的一個重要選項,因此西班牙願意來到阿根廷的人並不是很多。
而且對於西班牙人來講,他們都更希望去一個距離老家更近的殖民地,比如說中亞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除此之外,在後來的阿根廷獨立戰爭中,有一些西班牙人為了避難反而向外逃走,所以就造成西班牙人的比重不斷的下降。
就是在這一進一出的影響之下,義大利人也就逐漸超過了西班牙人。
由於這層因素在,使得現在的阿根廷和義大利之間是雙邊友好國家,關系相當為的親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畢竟是兩個國家,所以他們在國家利益上的細節仍然會有一些分歧,比如阿根廷和英國之間的福克蘭群島問題,義大利從未明確支持過阿根廷,甚至態度還更為偏向英國一些。
最為明顯的一個影響就是阿根廷已經成為了義大利人的第二故鄉,尤其是在1890年兩個國家簽訂雙籍法案之後,阿根廷人變成了很多義大利人「工作但不養老」的地方,在年輕工作的時候到阿根廷去發展,而年邁需要養老的時候再回到義大利,畢竟歐洲的養老福利更好一點。
不過如此的一個情況,也給義大利造成了一定的 社會 養老負擔,有些歐洲國家更是直截了當的是說義大利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國家養老院。
的確,在平安無災之年大家還相安無事,若是真是遇到了什麼問題,義大利很容易出現整體系統的崩潰—— 就比如說這次疫情大爆發之後,義大利幾乎面對了一個失控的狀態,尤其是醫療資源出現了極大的緊缺,而這正是因為義大利老齡化人口偏重導致的。
如今阿根廷有很多人都擁有阿意雙籍,也有其 歷史 原因:
歷史 上的阿根廷屬於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如今阿根廷有大量西班牙移民後裔,也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不過, 阿根廷這個美洲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度,最大族裔是義大利人而並不是西班牙人 。
作為移民國度,從1880到1920年,短短40年裡阿根廷接收過超過4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其中義大利移民超過一半。 阿根廷超過56%均為義大利後裔,還有眾多擁有義大利血統者,即便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義大利裔人口的比例也比西班牙裔多出近10個百分比 。
歷史 上義大利雖也被列為西方列強之一,但義大利的實力如何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相當弱。除在非洲還有點零散地盤,列強劃分新大陸之時,義大利卻連殘羹冷炙都沒撈到。 隨著美洲的義大利移民越來越多,義大利也越來越不滿足,希望通過移民在美洲開辟新天地,所以將矛頭對准了義大利後裔聚集的阿根廷 。
可當時的阿根廷實力不俗,而且英法等國也並不願意義大利在拉丁美洲擴大影響力,最終義大利還是竹籃打水。不過,義大利也並非一無所獲—— 1899年,義大利與阿根廷正式簽署了雙籍法案,阿根廷承認本籍公民同時擁有義大利之籍 。
如今的義大利經濟發達而阿根廷仍在發展中,可在近代兩者之間卻是完全相反。近代的阿根廷憑借豐饒的物產非常富有,而義大利本土尤其中北地方當時經濟發展乏力,大量手工業者與農民破產,被迫移民海外謀生。 拉美的阿根廷氣候宜人,經濟繁榮,深受義大利人在內歐洲各國移民青睞 。
除了經濟,同樣作為足球強國的義大利與阿根廷,其雙籍人口中最常見也最明顯的就是球員。 在義大利球隊中效力的阿根廷球員從來都不在少數,所以阿根廷有很多雙籍球星。而不僅僅是義大利,還有其他歐洲各國,比如梅西同時擁有阿根廷籍與西班牙籍 。
梅西和其妻子安東內拉祖上都是義大利人,當他們有了第三個兒子的時候,他們給這個兒子取名Ciro,注意不是C羅。義大利語發音齊羅,這是義大利一個很受歡迎的名字,他們應該也是為了紀念義大利的祖先才為兒子取這個名字的。梅西雖然是西班牙和阿根廷雙國籍,但是只要梅西願意,他也可以得到義大利國籍。
實際上在阿根廷義大利後裔非常多,甚至一點都不輸於西班牙人。阿根廷文豪博爾赫斯在描述自己的同胞時曾戲謔地寫道:「阿根廷人,就是一幫操著西班牙語的義大利人,不僅如此,他們還像法國人那樣思考,並努力想成為英國人。」
那麼問題來了,阿根廷是西班牙殖民國家,為什麼會有義大利人來遷徙到這里。
這里涉及到一個時間問題,西班牙殖民美洲實在15世紀末到19世紀初,到了19世界初,美洲大陸普遍爆發了獨立革命,很多國家紛紛脫離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阿根廷也是在1810年才爆發的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這就意味這阿根廷人有了獨立的政體和權利。
而在19世紀到20世紀中前期,阿根廷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當時義大利相對而言比阿根廷窮,因此很多義大利人選擇移民阿根廷或者去打工賺錢,在義大利甚至有句俗話"象阿根廷人一樣有錢."這就導致了義大利人為了生計或者財富移民阿根廷。
從1880年到1920年,短短四十年間,到達阿根廷的四百萬歐洲移民中有將近一半來自於義大利。在當時所有的移民外國團體中,這一團體的人數甚至超過了西班牙人,穩穩地居於首位。
所以,了解了這部分 歷史 ,就知道為什麼阿根廷有那麼多義大利後裔了,也知道為什麼阿根廷人持有義大利國籍。例如在國際米蘭踢球的阿根廷前鋒,伊卡爾迪也是義大利移民的後裔,他也持有義大利國籍。
義大利與阿根廷的淵源很深,據統計,在阿根廷有義大利血統人口佔全國人口數的一半以上。阿根廷同時也是義大利最大的移民國家,其次是西班牙人約佔全國人口數的百分之三十。
南美洲本來就地大物博,人煙稀少,在十五世紀末,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少數白人登陸帶來的病菌更讓當地土著人數劇減。而在世界工業革命前,因阿根廷自然資源豐富,所以生活在當地的人都比較富足。因此,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義大利人就開始移民阿根廷了,到1940年時,就有近1600萬人,占當時阿根廷人口近一半。在此期間,因為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義大利的移民人數、速度有所下降,但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戰敗,國家被夷為平地並被它國軍隊佔領,就又開始新一輪的移民熱潮,直至義大利在十幾年後經濟復甦後,才逐漸停止了移民阿根廷。
幾百年的移民史,已讓阿根廷打上了深深的義大利烙印,深刻地影響阿根廷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眾多的義大利人也將阿根廷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所以很多人有兩國的雙重國際就不足為奇了。
阿根廷共和國位於南美大陸南部,東瀕大西洋,南面隔海相望南極洲,西與智利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北部接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鄰巴西、烏拉圭。國土面積278萬平方公里,次於巴西為拉美第二大國,人口4384萬(2016)。
阿根廷是族裔異質性國家,歐洲移民後裔占人口總數的85%,僅西班牙和義大利移民後裔就佔80% ,包括高喬人在內的印歐混血佔14%,再有土著印第安人、猶太人、極少數亞裔和非洲裔等。幾乎所有居民都講官方語言西班牙語,邊境地區印第安人中有瓜拉尼語、艾馬拉語和馬普切語,一些歐洲人社區中德語、英語、意語和法語等作為第二語言在課堂中使用。居民中92%信奉天主教,其次是新教、猶太教等。
西班牙人是阿最早、最大的歐裔族群,其移民潮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留給這個國家語言、宗教和建築風格等深遠影響,西班牙人在與其他歐裔移民分享權益的同時實現了阿根廷認同的一致性。阿政府於1852—1880年實施歐洲化計劃,形成第一次移民潮,後兩次為19世紀80年代後和二戰之後,第二次規模更大,移民多落戶於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亞,第三次主要是來自中、東歐的移民,落戶西部地區和城市,所以說阿根廷有來自北起芬蘭,西至大不列顛,東抵俄羅斯的數十個歐洲裔族群。 義大利裔是第二大族群(約佔全國人口1/3),以來自意南部農民為主,現多從事農牧業與城市專業技術。
阿根廷與義大利均認可雙重國籍,阿根廷人中擁有義大利國籍者有一定人數。
西班牙阿根廷雙國籍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