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登月和中國對比
印度登月和中國對比:從登月工程的系統性和成功率來說,中國遠超印度;從探測器和月球車的數據對比來看,中國完勝印度。
1、從登月工程的系統性和成功率來說,中國遠超印度。
印度這次月船3號的成功只是中國龐大月球計劃中的一個環節,中國預計從2024年-2030年開始,陸續發射嫦娥6,7,8號,分別登陸月球南極,月球背面,月球北極,最後在8號任務結束後,會在月球表面進行載人登月任務,最終會在2050年左右在月球南極建立第一個月球基地。
首次載人登月的時間
首次載人登月是由「阿波羅11號」飛船完成的。當時飛船上載有三名航天員,當飛船與「土星5」火箭第三級分離,且飛船沿過渡軌道飛行2.5天後,便開始接近月球,此時飛船服務艙的主發動機減速,使飛船進入環月軌道。
接著,兩名航天員進入登月艙,並駕駛登月艙與飛船分離,這時飛船指揮艙內的一名航天員繼續駕駛飛船繞月球軌道飛行,而另兩名航天員則乘登月艙在月面著陸。
登月後航天員採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開了太陽電池陣,安裝了月震儀等。任務完成後,他們乘登月艙的上升級返回月球軌道,與飛船對接,最後返回地球。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國又陸續發射了「阿波羅」12至17飛船,其中除「阿波羅13號」因故沒有登月(航天員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飛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羅」15至17飛船的航天員還駕月球車在月面活動,採集岩石。
航天員在月球上鑽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發現多達57層,每層代表一次隕石沖擊,還測量了月球內部發出的熱流。「阿波羅」工程極為壯觀,它激動了無數人的心,使載人登月的千年夢想變成了現實。
② 印度登錄月球南極失敗,為何要登錄月球南極
據「科技日報」公眾號消息,北京時間9月7日凌晨4點20分左右,印度「月船2號」探測器嘗試在月球南極區域(南緯70.9度,東經22.8度)軟著陸,寄望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以及第一個讓探測器成功在月球南極著陸的國家。
龐之浩解釋說:「首先,人類目前還沒有去過月球的南極。其次,此前多項研究表明,印度的南極或者北極可能存在水冰。如果這一想法獲得證實,那麼,這些水冰可開采後供人類使用,比如,可作為火箭燃料,也可供宇航員使用,甚至也有助於人類未來在月球構建人類基地。」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報道,月球南極的一些區域有恆久處於陰影中的環形山,其中一些地方的溫度屬於全太陽系最低溫度之列,那裡的水冰十分穩定。據信這些環形山的冰儲量巨大,且「沒有受到太陽輻射或地質作用的污染。」
龐之浩說:「月球的南極地區數十億年沒有受到陽光照射,是太陽系中最寒冷的地方之一,這也使得月球南極地區極可能包含了大量的水和太陽系起源的『未受干擾的記錄』」。
有鑒於此,近年來,月球南極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一些國家打算進入該地區。據報道,中國目前正打算在月球南極建一個月球科研站;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則正致力於讓宇航員在2024年前登上月球。
龐之浩說:「找出月球南極的水資源分布是月船2號任務的主要目標之一,除此以外月船2號所攜帶的科學儀器設備本來計劃進行一系列與太陽系起源相關的實驗,那台六輪小月球車也計劃在14個地球日期間漫遊月球表面並做一系列表面與地下的實驗。不過,現在這一切計劃都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