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美國要制裁伊朗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當地時間8月7日零時起,美國正式啟動對伊朗新一輪的經濟制裁。這是作為今年5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的回應。制裁消息一出即引起伊朗強烈反彈,伊朗擬在特殊情況下「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就此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的演習。
Ⅱ 美國針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伊朗總統為何稱為是「經濟恐怖主義」
因為美國一直對他覺得需要制裁的國家進行經濟制裁。並且美國作為世界上的霸權國家,對於經濟制裁這件事情他做的得心應手。無論是哪個國家惹到他,他就實行經濟封鎖。特別是伊朗現在被美國針對,所以伊朗總統稱美國,這是經濟恐怖主義。利用封鎖經濟來擊垮一個國家。
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白俄羅斯五國領導人出席了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會議,與會方討論了推動歐亞經濟聯盟內部建立統一金融市場、調整成員國進口關稅、協調成員國在天然氣供應和運輸等領域立法等議題。會議期間,歐亞經濟聯盟與新加坡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
Ⅲ 為什麼制裁伊朗
1,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11月27日在中國和俄羅斯的支持下,以絕大多數票通過贊成制裁伊朗的決議案,以懲罰它暗地裡興建第二座鈾加工設施。
2,奧巴馬說,伊朗政府的政策和行動對美國的安全與利益構成嚴重威脅,為此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將延長一年。美國眾議院10月14日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一項制裁伊朗的法案,該法案將允許美國地方政府和一些基金會停止對和伊朗能源領域有業務往來企業的投資。
3,2008年3月3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1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第1803號決議,決定進一步加大對伊朗核計劃及其相關領域的制裁,但同時表示將繼續加大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外交努力。
伊朗核問題
伊朗核能源開發活動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斷交後,美國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後,美國對伊朗核能開發計劃提出「嚴重質疑」,並多次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甚至威脅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通過多項相關決議,要求伊朗與其合作,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終止鈾濃縮活動。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在代表歐盟的法國、德國、英國積極斡旋下,伊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
為說服伊朗徹底終止鈾濃縮活動,德法英3國還與伊朗舉行了多輪會談,並於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達成協議。由於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巴黎協議未能得到落實。
為了打破伊朗核問題的僵局,去年12月,俄羅斯向伊朗遞交了兩國在俄境內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提議,以確保伊朗的核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鈾濃縮活動必須在本國境內進行。
今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並於10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設施上的封條,正式恢復核燃料研究活動。此舉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3月28日,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在30天內中止一切核活動的主席聲明。
6月1日,俄羅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舉行外長級會議,提出一項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新方案,並要求伊朗盡快對這一方案作出答復。伊朗認為,六國方案雖包含「積極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處」,有待進一步探討,並多次表示將在8月22日前對六國方案作出答復。
由於伊朗的消極反應,六國外長7月12日在巴黎發表聲明,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重新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盡管聲明隱含制裁的威脅,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國際法和國際准則,但決不放棄獲得核技術的權利。
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第1696號決議,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並呼籲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鈾濃縮活動只會繼續和擴大,不會中止。
伊朗核問題在2006年初成為美國伊朗關系的核心問題,並成為美國伊朗戰爭的潛在導火索。
伊朗核問題的歷史與現狀
1950年代開始核能源開發
1980年美伊斷交,美國多次指責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煉出核電站燃料鈾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2004年4月,宣布暫停組裝濃縮鈾離心機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復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但暫停提煉濃縮鈾
2004年9月21日,宣布開始將37噸鈾礦料中的一部分用於鈾轉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國與伊朗在多輪會談後在巴黎初步達成協議,德法英承諾提供核技術、核燃料和一座輕水反應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鈾濃縮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復中止了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產出純度3.5%的低純度濃縮鈾,成為國際核八強之一(五常任理事國,印巴,伊朗)
4月28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向該機構理事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報告。報告說,伊朗未能在聯合國安理會規定的期限內中止鈾濃縮活動,也沒有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進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國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協商會議未能達成成果。
Ⅳ 求以色列對伊朗核問題的政策!!!
堅決反對,不惜動用武力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
以色列積極參與組織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夥同美國計劃對伊朗軍事打擊。
以色列與中東國家關系向來不好,由於民族宗教問題,和對巴勒斯坦的打擊導致中東國家多對以色列仇恨。內賈德曾說: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就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由此可見,兩國關系和在核武問題上的立場。
Ⅳ 美國財政部公布對伊朗新制裁措施針對了哪些人
據報道,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美國財政部聲明稱,新制裁主要針對5名伊朗人,這5人與伊斯蘭革命衛隊有關。
對於美國將伊朗中央銀行行長賽義夫列入制裁名單,伊朗外交部16日發表聲明予以強烈譴責。聲明稱,美國的做法延續了過去幾十年來針對伊朗的「不合時宜的做法和敵對政策」,並稱這種敵對政策不會給美國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會讓伊朗國家和政府「更加堅定、耐心、堅韌地反制美國的反伊行徑」。
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回應稱,中方對美方所做決定表示遺憾。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由六國、歐盟和伊朗共同談判達成的多邊協議,並經過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核可,所有各方都應當認真執行,維護全面協議的完整性和嚴肅性。這有利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促進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對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熱點問題也具有示範意義。當前形勢下,中方呼籲所有各方本著負責任態度,從長遠和大局出發,堅持政治外交解決方向,妥善管控分歧,盡快回到繼續執行全面協議的正確軌道上來。中方將本著客觀、公正和負責任態度,同各方保持對話協商,繼續致力於維護和執行全面協議。
據悉,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
本文來源:海外網
Ⅵ 美國提出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的目的是什麼呢
美國提出的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決議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在中東的霸權地位,逼迫伊朗在伊核問題上讓步。
美國在聯合國煽動延長制裁,對伊朗進行極限經濟封鎖。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又想在聯合國上針對伊朗發號施令,要求無限期延長對伊朗武器禁運協議,但是美國昭然若揭的野心並沒有得到國際支持。
從特朗普的一系列動作來看,有可能伊朗的鋌而走險正是他所希望,美國長期戰備也有能力應對突如其來的戰爭。
Ⅶ 美國對敘利亞和伊朗分別持以什麼態度
美國對敘利亞和伊朗的態度是:對敘利亞實施制裁,以壓促變;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以打促變。
美國近些年來之所以在中東不惜一切,大動干戈,其目的只有三個,一是:維護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和利益。二是:保衛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和生存環境。第三: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組織,消除他們對美國的威脅。而以上三點才是支撐美國在中東的一切行動,一旦哪國的行為對美國上述三個支撐點構成威脅,美國必將採取一切行動,但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雖然敘利亞一貫對美採取敵視政策,但是他並不能對美國構成真正的威脅,而唯一滿足上述三點的只有伊朗,伊朗一貫採取反美反西方的政策,是世界堅定的反美國家,也是中東唯一一個能夠挑戰美國霸權的國家,伊朗高官多次發出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摸去的驚人之語,其正在大力發展的「核武」更是對以色列的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了打擊美國在中東的霸權,伊朗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裝對駐伊美軍採取襲擊。為了打擊伊朗,美國以及盟國多次對伊朗採取嚴厲的支持措施!
敘利亞問題畢竟是阿盟內部事務,他們也不希望西方再次把阿拉伯世界搞亂,而以色列也不希望西方盟友對敘利亞動武,一著不慎或將引火燒身。而伊朗作為中東堅定的反美國家,也是對美國中東霸權造成直接威脅的國家,美國絕對不會允許任何國家威脅到他的利益,雖然伊朗的軍事實力相對較強,但是伊朗的存在也對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構成威脅,一旦西方國家採取對伊朗的軍事打擊,他們必定會全力協助,或許將減少西方國家的損失。當前西方國家看似對敘利亞施加的壓力很大,但是美國以及盟友的矛頭並不是敘利亞,而是伊朗,因為西方國家對敘利亞完全可以採取「以壓促變」的戰略,事實上敘利亞的戰與否,將直接影響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安危,更何況敘利亞對美國的中東霸權沒有構成任何威脅,而唯一能對美國中東霸權和以色列安危以及美國阿拉伯盟友構成威脅的是伊朗,雖然伊朗的實力相對較強,但也不排除美以對其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當前西方貌似要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但這很可能是西方的一個幌子,聲東擊西,意在伊朗。
Ⅷ 美國務卿要對伊朗實施「最嚴厲」制裁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1日表示,伊朗如果不改變當前路線,將受到美國「最嚴厲的制裁」。
蓬佩奧當天在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講,闡述美國在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後的對伊政策。他表示,伊朗政府當前所走的道路是「不可接受、無益的」,美國將向伊朗施加「前所未見的金融壓力」,直至伊朗作出改變。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該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在過去兩周,美財政部發起多輪與伊朗相關的制裁。
18日,歐盟委員會提議重啟一項塵封多年的反制裁條例並計劃採取其他多項措施,以保護歐洲企業免受美國對伊朗制裁的影響。
來源:新華網
Ⅸ 伊朗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伊斯蘭革命後第一部憲法於1979年12月頒布,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
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內伊正式批准經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伊朗伊斯蘭議會是最高國家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議會通過的法律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方可生效。
伊朗的軍事制度: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武裝力量由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組成。領袖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軍事領導和國防政策的制定機構,由總統、兩名領袖代表、司法總監、議長、軍隊總司令、衛隊總司令、國家計劃和預算組織主席及外交、內務、國防和情報部長組成。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伊朗憲法規定政教統一,宗教領袖為武裝部隊總司令。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領袖領導下的軍事決策機構,成員有總統、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以及領袖指定的兩名顧問。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
Ⅹ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對伊政策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美國對伊政策的變化,與美國兩黨理念不同、特朗普與奧巴馬個人風格差異,以及美國頁岩氣技術進步等均密切相關,背後存在很清晰的邏輯。奧巴馬作為一名民主黨總統,為達到其遏制中國的戰略目的,其基本出發點是最大程度利用盟友的力量。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具有濃烈的特朗普個人風格。特朗普作為一名共和黨總統,他認為美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盟友的地位是次要的。
無論伊朗怎麼選擇(只要不選擇直接和美國開戰),極限施壓伊朗對於美國而言都是獲利:如果伊朗堅挺,且伊朗國內也不出現政權更迭,中東會始終保持緊張態勢。
國際油價會持續上漲,油價變化的節奏完全被美國掌握。中國的能源進口通道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如果伊朗出現內亂,美國就可以進一步地控制國際石油,打掉一個重要的、不受美國控制的能源輸出大國,進一步地抓緊中國軟肋。因此,只要美國在施壓伊朗的時候不要玩脫了,導致真的發生戰爭,美國非常樂意看到這種緊張對峙局面維持下去。
美國也篤定伊朗只會不斷地防禦,只要美國不主動出擊,伊朗自己肯定不會開戰。保持這種極其緊張,但就是不開戰的狀態最符合當前特朗普和美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