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怎麼看待伊朗誤擊己方軍艦

怎麼看待伊朗誤擊己方軍艦

發布時間:2022-08-18 20:57:20

A. 伊朗:已派多艘軍艦前往美國周邊海域,如何看看待

當然是絕對白痴的行為。伊朗這種弱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海軍也就是自欺欺人,國際法規定公海的航行自由,誰都可以航行到美國領海外,不能說明有任何實力,只能說明伊朗的白痴。

B. 今年9月伊朗海軍遭英國等國攔截,為何印度驅逐艦趕過來為伊朗解圍呢

因為印度一直都和美國不太對付,所以肯定是選擇幫也對美國沒好感的伊朗了。畢竟伊朗也是一個軍事國家,整體軍事實力不弱,印度能和伊朗交好也是非常不錯的。

後來有伊朗方面的人稱,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正常巡航的印度科欽號驅逐艦聽到消息馬上趕到這里來,並且他們還出手幫助伊朗,成功的讓伊朗的軍艦解了圍。印度軍艦的出現,也讓伊朗海軍非常的高興,畢竟可能馬上要干架了,肯定是幫手越多越好的。

C. 一九八八年伊良海軍與美國海軍交火

交火背景
爆發於1980年的兩伊戰爭可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從1984年起,為迫使伊朗停火,薩達姆率先挑起波斯灣「襲船戰」,首先拿伊朗油輪開刀,隨後伊朗也開始攻擊一切駛向伊拉克及其盟友沙特、科威特的商船。1984年5月13日,伊朗戰機炸毀了向英國運送石油的科威特油輪「烏姆卡巴希」號,標志著「襲船戰」進入無差別打擊階段。
兩伊在波斯灣的「自由攻擊行動」嚴重干擾了世界能源供應鏈的暢通。在美國的撮合下,沙特牽頭組織起「半島防禦部隊」,充當「准地區警察」,伊拉克的襲船行徑也有所收斂,但伊朗依然持續打擊途經波斯灣的他國船隻。1985年11月,伊朗革命衛隊查扣一艘義大利貨輪並開槍打死一名美國船員。兩個月後,革命衛隊又劫持了美國貨輪「泰勒」號,將「運往伊拉克的戰爭物資」全部沒收。這一系列舉動激怒了白宮。
與此同時,兩伊戰局再起波瀾,1986年2月,伊朗佔領法奧半島,封鎖了伊拉克的出海口,薩達姆嚴令空軍打擊一切駛往伊朗的船隻,而伊朗也報復性攻擊開往所有海灣阿拉伯國家的油輪,其中為伊拉克提供轉口貿易的科威特受傷最重。
1986年12月23日,科威特向美國遞交申請,請求美軍護航。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溫伯格非常高興,因為這為美國提供了機會,既可讓海灣國家樹立對美國軍事保護的信心,又可保持在波斯灣的軍事存在,遏制伊朗擴張。
作戰經過
1987年3月,美國首次為改掛美國國旗的科威特油輪護航。美國人認為伊朗不敢冒與美國艦隊直接作戰的風險攻擊商船,可是他們錯了,伊朗不僅沒有知難而退,還加強了布設水雷的強度和密度。
1987年7月22日,一支美國護航艦隊與三艘易幟的科威特商船會合,駛向波斯灣,該編隊得到美國部署在阿曼灣的航母的空中支援,而且從沙特基地出發的美國P-3C巡邏機也實時提供情報支援。為避免被交戰的兩伊軍隊誤擊,美國艦隊出發前還公布了護航信息。
但在7月23日夜,一支伊朗船隊卻悄悄在航道內投放了9顆亞姆水雷,這種水雷內裝110公斤炸葯。次日黎明,美國驅逐艦「班布里奇」號被水雷炸傷,護航艦隊被迫返航。當天晚上,美國駐中東部隊司令伯恩斯在日記中寫道:「水雷襲擊事件表明,我們的威懾戰略並未奏效,伊朗已決心與美國為敵。」

海上游擊戰與浮島
其實,深陷兩伊戰爭泥潭的伊朗並沒有多少與美國軍事對抗的本錢。美國軍方預估,伊朗很可能利用水雷遲滯美軍的護航行動,並出動快艇發動海上游擊戰。
經過一番斟酌,美軍決定在靠近伊朗的波斯灣航道上每隔幾十海里建立一個海上浮島,部署巡邏艇、直升機和海軍特種部隊,隨時對伊朗快艇突襲和布雷行動做出反應。
在科威特的財政支持下,美國中央司令部租用了兩座浮動式石油鑽井平台,改裝為布控浮島。其中一座名為「武仙座」的浮島長121.9米,寬42.7米。兩座浮島本身沒有動力,全靠駁船牽引,美軍為每座浮島配置了4艘MK3高速巡邏艇、3架OH-6特戰直升機、1個海豹三棲特戰排和1個陸戰隊排。
行動時,兩座浮島一般相距約45海里,巡邏艇24小時在浮島四周戒備,以防伊朗快艇靠近,而直升機則負責遠程監控和支援,海豹突擊隊員還裝備有針對快艇的武器,如毒刺導彈、迫擊炮、自動榴彈發射器等。為協調指揮,美國國防部還專門成立了中東聯合特遣司令部,並將護航區域分為八塊,由直升機和巡邏艇不間斷布控,美國海軍也派出以掃雷艇為主的30多艘艦艇。
1987
年9月19日,美軍發現伊朗海軍的「伊朗」號兩棲登陸艦行動異常,判斷它可能正在佈雷。隨後美軍派出「加雷特」號驅逐艦和2架直升機趕赴該水域攔截。當直升機發現「伊朗」號正將水雷投入大海時,立即發射火箭彈並用機炮進行掃射,打死3名伊朗水兵,其餘伊朗人員棄船逃生。次日清晨,美軍突擊隊登上無人看守的「伊朗」號,並發現大量水雷。伊朗封鎖海峽的證物很快被西方媒體廣為傳播。
1987年10月6日,「武仙座」浮島又派出2艘巡邏艇接近伊朗法西島水域搜集情報,它們在距法西島以西13海里的水域發現數艘伊朗快艇出海,遂馬上呼叫「武仙座」浮島出動直升機攔截,最終全部伊朗快艇被美軍直升機炸毀。
1988
年,美國與伊朗的海上沖突卻日漸升溫。2月,美國開始執行更具進攻性的軍事行動,而不斷吃虧的伊朗決心加大水雷戰的力度。4月14日,美軍第14護航艦隊剛駛出霍爾木茲海峽,編隊前方的「羅伯茨」號護衛艦觸發了一枚水雷,艦體中部被炸出直徑2.7米的大洞。「羅伯茨」號被炸的第二天,美軍中東特遣艦隊的掃雷分遣隊在出事海域發現了5枚水雷,掃雷專家分析後認定它們是伊朗購買的亞姆水雷。
消息很快就上報到白宮,總統里根與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和參聯會主席等軍政首腦磋商後,決定對伊朗的「錫里」和「薩珊」號鑽井平台實施打擊,行動代號「螳螂」。
4月18日凌晨,美國海軍中東特遣艦隊從巴林基地出動6艘艦艇,航行至波斯灣主航道時,兵分兩路:「溫賴特」號巡洋艦、「辛普森」號驅逐艦和「巴里」號護衛艦組成第一戰斗群,駛向「錫里」號鑽井平台;「特倫頓」號船塢登陸艦、「麥考密克」和「梅里爾」號驅逐艦組成第二戰斗群,直撲「薩珊」號鑽井平台。
上午9時,第二戰斗群抵達「薩珊」號平台附近海域,在要求平台上伊朗人撤退無果後,2艘美軍驅逐艦的主炮一齊開火,伊朗人用機關炮還擊,但很快被壓制,最終平台上的伊朗人不得不請求停火並在美軍監視下乘小艇離開,隨後美軍突擊隊登上平台,搜走一些檔案文件後將其爆破摧毀。與此同時,第一戰斗群也摧毀了「錫里」平台。

「海上彎刀」被打斷
面對美軍斷然出手,被打疼的伊朗決心武力回擊。12時15分,在距第一戰斗群約35海里的水域上空,一架美軍直升機突然發現海面上有三個快速移動的目標。原來這是革命衛隊海軍從阿巴丹港派出的3艘博哈默級快艇,企圖偷襲美艦。正當美軍直升機准備攔截時,伊朗快艇連續發射多枚防空導彈,將美軍直升機擊落。30分鍾後,伊朗海軍的「薩巴蘭」號護衛艦也在霍爾木茲海峽西部海域重創懸掛美國國旗的貨輪「威利·蒂德」號。
13時許,美伊海上沖突達到高潮,伊朗海軍主力幾乎傾巢出動,號稱「海上彎刀」的伊朗「約尚」號導彈艇在岸基雷達的引導下,發現美軍「溫賴特」號巡洋艦,並以35節的高速向美艦撲去。與此同時,「溫賴特」號上的雷達也鎖定了這艘伊朗導彈艇。13時15分,伊朗導彈艇率先發射一枚魚叉反艦導彈(該導彈還是伊朗巴列維王朝時期從美國買來的)。「溫賴特」號一邊規避,一邊發射干擾彈,把魚叉導彈引進大海。同時,美軍「辛普森」號驅逐艦向伊朗導彈艇發射了一枚「標准-1」反艦導彈,「約尚」號頃刻化為燃燒的火炬,15名伊朗水兵喪生。
吃大虧的伊朗不甘就此罷手,在得知「約尚」號被擊沉的消息後,仍持續增兵。14時26分,伊朗海軍的海豚直升機對巴拿馬籍「斯坎灣」鑽井平台展開攻擊,幾分鍾後,從位於阿拉伯海的美軍「企業」號航母上起飛的4架A-6艦載攻擊機飛抵「斯坎灣」所在海域上空。海豚直升機見勢不妙,趕忙降低高度,貼著海面飛走了。這時,三艘伊朗海軍的博哈默級巡邏艇急速駛來,企圖繼續打擊「斯坎灣」鑽井平台。美軍戰機向沖在最前面的巡邏艇投擲了4枚石眼集束炸彈,將其炸沉。另外兩艘巡邏艇見勢不妙,高速撤離。
不願服輸的伊朗海軍出動了其最現代化的軍艦——「薩漢德」號護衛艦,但它很快被兩架美軍A-6E攻擊機盯上。16時34分,兩架美軍戰機分別發射了1枚魚叉空艦導彈和一枚AGM-123激光制導炸彈,「薩漢德」號被命中兩彈,遭重創。17時06分,「薩漢德」號艦長下令棄艦。21時11分,「薩漢德」號沉沒。此後,伊朗的「薩巴蘭」號護衛艦也遭美軍A-6E機群攻擊,艦長等指揮官當場身亡,艦艇癱瘓在海面上。

作戰評價
這場二戰後美國海軍經歷的最大規模海戰成功顯示了美國的軍事能力。由於伊朗海軍幾乎損失所有的大型作戰平台,此役之後,伊朗再未考慮過挑戰美國在波斯灣的海上霸權。隨著美國海軍護航編隊的干涉尺度越來越大,伊朗認為美國可能站在伊拉克一邊,所以不得不接受國際社會的調停,結束了持續多時的波斯灣「襲船戰」,也結束了持續八年的兩伊戰爭。

D. 1988年美國和伊朗交火事件

【歷史解密】1988年美國軍艦擊落伊朗客機內幕
「轟隆」「轟隆」兩聲響,兩枚「標准—2」防空導彈從美國「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飛機墜落了!」巡洋艦上響起美國海軍的一片歡呼聲。突然,「文森斯」號巡洋艦瞭望員喊了一句:「糟了,目標不象是F-14戰斗機。」
導彈擊中的目標確實不是F-14戰斗機,而是從伊朗的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機。導彈響處,機毀人亡,655次班機上的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這是1988年7月3日發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難事故。那麼,美國軍艦為什麼要針對伊朗目標進行打擊?一架大型客機怎麼會被美軍誤認為是體積小得多的戰斗機?這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起災難事件最終又是怎樣收場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A300型,機長是穆爾辛?禮薩揚,他是一位擁有7,000小時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飛後,飛機由阿巴斯港機場塔台指揮開啟應答器,向海灣前進。飛行航線是慣常編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線飛往迪拜機場,航程總計只有28分鍾。因為距離短,飛機採用簡單的飛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後在迪拜降落。
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655次航班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的航線相交叉,而讓人詫異的是,「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竟然處在伊朗領海內。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了兩枚「標准——2型」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機機翼,飛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
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追問,美國軍艦為什麼要擊落伊朗民航客機?兩國究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美國是不是有意擊落伊朗客機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美國與伊朗巴列維王朝關系密切。1979年發生的「伊斯蘭革命」結束了巴列維王朝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號召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而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從此,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數百名穆斯林學生攻佔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把其中的60餘人扣為人質,以迫使美國把前國王巴列維引渡到伊朗,並且歸還在美國的伊朗資產。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國人質才獲釋離開伊朗。
在此期間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斷交。斷交後,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美國都對伊朗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從此,兩國關系處於嚴重的敵對狀態。
1988年,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灣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導彈擊中美國油輪和掛美國旗的科威特油輪多嫂,美軍則隨後進行報復,擊沉伊登陸艦一艘、採油平台兩座。
1988年4月,美軍一艘護衛艦觸雷,造成19名官兵受傷,美國軍艦隨即摧毀伊朗兩座採油平台、擊沉擊傷伊朗軍艦6艘。因此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軍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朗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不能排除美國故意擊落伊朗民航客機的可能性。
那麼,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為什麼會出現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國《新聞周刊》披露了這起災難事件的有關內幕。
1988年7月3日,當地時間6時33分,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威爾.羅傑斯,接到正駛過海峽西面入口的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報告,6艘伊朗革命衛隊炮艦離開海島基地。羅傑斯隨即下令「文森斯」號巡洋艦進入作戰狀態,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艦接近。
據美國海軍後來提供的官方說法,「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當時發現13艘伊朗炮艦。據說,其中幾艘正圍著一艘名叫「斯托瓦爾」號的賴比瑞亞油輪轉。
「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又報告:賴比瑞亞油輪附近發出5到7聲爆炸聲。聽到這些神秘爆炸聲的報告後,設在巴林的美國艦隊指揮部立即與「文森斯」號巡洋艦聯系,中東聯合特遣隊司令安東尼.萊斯少將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前去支援「蒙哥馬利」號護衛艦。
「文森斯」號巡洋艦上一架「海鷹」式直升機奉命出擊,20分鍾後飛到伊朗炮艦上空盤旋。直升機駕駛員馬克.科利爾發現,伊朗炮艦正圍著一艘德國貨輪轉,沒有射擊,只是一般的騷擾。
這時,美伊兩國軍艦都已進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備隊通過無線電命令伊朗革命衛隊炮艦返航,並希望美國的「文森斯」號巡洋艦也離開。文森斯號和伊朗炮艇隨後被一艘阿曼軍艦驅逐。當時,美國軍艦賽茨號和蒙哥馬利號都在附近。
此時,美軍巴林指揮部的水面戰斗指揮官理查德.麥肯納上校回到指揮中心,看到「文森斯」號巡洋艦越過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將進入伊朗領海,非常吃驚。他很惱火,問艦長羅傑斯搞什麼名堂。羅傑斯回答稱,在支援「海鷹」式直升機,追擊伊朗炮艇,還說通訊聯絡出了故障。
隨後,「海鷹」式直升機機長羅傑.赫夫報告,直升機受攻擊,正在逃避。羅傑斯當即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加速前進。
在東北200海里處的阿曼灣口,美國「福雷斯特爾」號航空母艦指揮官萊頓.史密斯獲悉「海鷹」式直升機受攻擊以及「文森斯」號巡洋艦正在追蹤進攻者的消息後,命令兩架F-14戰斗機和兩架A-7攻擊機出擊。
剛好在10時45分時,伊朗的阿巴斯港機場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機准備起飛,目的地是阿聯酋的迪拜。殊不知,兩周一次往返於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間的伊朗民航班機的航線正好處於「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上空。
此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雷達也測到阿巴斯港機場有飛機起飛的信號。阿巴斯港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從該機場飛往海灣的飛機自然就成了美國海軍艦艇的「假想敵」。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文森斯」號巡洋艦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飛機究竟是軍用飛機還是民航客機,結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機的判斷信號,但他在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上卻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對戰友約翰.里奇說,雷達預測的訊號可能是伊朗的美製F-14戰斗機。這話被他的上司佐契爾上尉聽到,佐契爾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這個情況。
當伊朗飛機距離「文森斯」號巡洋艦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伸手按了發射「標准-2」型導彈的指示按鈕。於是,從「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射的兩枚「標准-2」型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了飛機,290條無辜的生命就這樣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出一片歡呼聲的同時,附近的「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的機翼掉進了海里。
「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也察覺情況不妙,官兵們一個個都驚呆了。艦上死一般沉寂。羅傑斯只好下令巡洋艦駛離伊朗水域。
那麼,對這次誤擊事件,美國方面有什麼樣的解釋?他們的解釋又是否站得住腳呢?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天下午1時30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威廉.克勞告訴記者,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據「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羅傑斯向他報告,伊朗民航班機偏離商業航線,無視「文森斯」號巡洋艦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號巡洋艦飛去。羅傑斯是為保護軍艦才向飛機開火的。
隨後,克勞任命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作戰行動的海軍少將威廉.福格蒂調查此事。一段時間後,福格蒂提交了調查報告。
報告中說,文森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他們四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但這個說法很難說得通,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民航飛機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是不會使用緊急頻道的。
這份報告還聲稱,文森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當成了一架攻擊戰機,是因為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飛行剖面類似於F-14雄貓式戰斗機,於是,文森斯巡洋艦上的雷達操控員把民航客機當成了戰斗機。
但是,這一說法顯然難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製的一種大型寬體客機,翼展44米,機長54米,機高16.62米;而F-14則是一種雙座超音速多用途戰斗機,最大翼展不到20米,機長只有19米,機高不到5米。從外形和體積上來說,二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別,A300與F-14相比是一個龐然大物,怎麼會弄錯?
再從速度上來說,A300雖然是噴氣式客機,但其飛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時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先進戰斗機,其最大平飛速度可達每小時2490公里。因此,對於擁有宙斯盾系統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太牽強了。
最關鍵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調查報告還掩蓋了一個事實真相,他在地圖上把當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位置標在遠離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實上,當時該艦已經侵入了伊朗領海。
災難發生後,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國的道歉。但令人詫異的是,伊朗人民沒有等來道歉和賠償,等來的僅僅是一句「遺憾」!
時至今日,美國對於當年擊落伊朗客機仍舊拒絕認錯、拒絕負責、拒絕道歉。
美國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號班機空難後發出照會,對人命損失表示遺憾;卻從來不認錯、不負責、不道歉。美國政府官方甚至繼續指責伊朗的敵意行動造成這次事件。
面對全世界的指責和質疑,里根決定派當時的副總統喬治.布希在聯合國大會上為美國辯解。7月14日,老布希在聯大的講話中辯解說,擊落事件屬戰時事故,「文森斯」號巡洋艦當時是趕去保護受到伊朗襲擊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希向共和黨領導人發言時提到「我絕不會為美國道歉,永遠都不會!我不管美國幹了什麼,我不理會什麼事件真相!」
因為美國的這一態度,美國政府飽受指責。《新聞周刊》記者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報導中寫道,艦長羅傑斯行動時無視後果,缺少應有的謹慎。同時他還指責美國政府掩蓋事件真相。
就連美國海軍自己都在自我嘲諷。文森斯號船員和其他美國海軍船員為文森斯號起了個綽號「機械戰艦」,這個名字來自科幻電影《機械戰警》,除了因為文森斯號巡洋艦配備宙斯盾系統,也因為艦長羅傑斯被視為具有攻擊傾向。
那麼,這起誤擊事件真的是由羅傑斯的個人攻擊傾向導致的嗎?
事發當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國賽茨號護衛艦是由大衛?卡爾森艦長指揮的。卡爾森指責說,摧毀客機「標志著文森斯號艦長羅傑斯有強烈的攻擊傾向,這種傾向在四個星期前就已經顯露出來」。
卡爾森指的是6月2日發生的事件,那天羅傑斯指揮文森斯號過度抵近一艘伊朗軍艦,而這艘艦艇正在合法執行搜尋散裝貨輪的任務。
而在擊落民航客機當天,羅傑斯派出一架直升機飛到一隻小型伊朗船隻的2至3英里范圍內,不理會交戰規則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離的規定,並向數只小型伊朗炮艦開火。
卡爾森評論這些事件說「為什麼要一艘宙斯盾艦出去射擊小艇?這不是聰明的做法。」當羅傑斯向上級指揮官報告說,他將要把飛機擊落時,卡爾森當時像受雷擊般驚呆了,他跟旁邊的人說:「為什麼?他究竟要干什麼?」
在麻省理工學院2004年春季製作的「文森斯號事件」投影片報告中,認為羅傑斯艦長出於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號向東北前進50英里。當時,美軍水面戰斗指揮官麥肯納上校指令羅傑斯退回去,但文森斯號直升機機師馬克?科利爾一直跟隨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終於交火。
文森斯號隨即加入到混戰中,他駛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個清晰目標。而且伊朗炮艇當時不過是在本國水域內緩慢繞圈。雖然各種信息表明文森斯號已經犯了錯,但羅傑斯仍然報告美軍指揮部,說:伊朗炮艇在加速並且懷有敵意,並最終,向民航客機發射了導彈。
事件發生後3年,威廉?克勞海軍上將在美國一檔電視節目中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在伊朗水域內,與之前的海軍聲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國答應支付6180萬美元,作為對248名遇難伊朗人的賠償,但美國沒有為被擊落客機支付任何賠償。這是雙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國際法院向美國提出的起訴。美國明確標明這筆賠償為特惠金,不肯承認要對事件負責或負有法律責任。

E. 據說伊朗曾用中國產的導彈打美國的艦艇。導彈在離艦艇幾千米外就失去控制。可有此事

是伊拉克,光知道的就是兩次,一次是幻影F1發射c801重創了一艘驅逐艦,另一次就是轟6發射了7米多長的c601誤射了美國航母(文森號?忘了),結果碰巧航母周圍有幾艘超級油輪,航母立刻鑽了過去,導彈不知道那搜是目標,賺了幾圈最後看上了一艘油輪,將其擊沉。

兩次都發生在兩伊戰爭中,都是誤射,那時候美國和伊拉克關系不錯。

F. 伊朗快艇與美國軍艦發生對峙事件

美國如果真的打伊朗,它隨便找個理由就得了。但美國當時還不想打伊朗,即使當時美國軍艦和伊朗快艇真的交火,也未必會使美國和伊朗真的打起來。美國在伊拉克已經焦頭爛額了,伊拉克的問題沒有解決,美國再打伊朗,如果伊朗變成第二個伊拉克,那美國豈不是再添加一個麻煩。

伊朗的總統之所以這么強硬,是因為他有一系列對付美國的殺手鐧。1.美國打伊朗,伊朗是產油大國,石油供應短缺,世界石油價格會暴漲,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經濟大受打擊。2.一旦發生戰爭,伊朗會封鎖世界油閥——霍爾木茲海峽。中東的石油就會運不出去。3.在伊拉克襲擊美軍的一些恐怖組織得到伊朗方面的援助,伊拉克的一些民族跟伊朗聯系緊密,一旦美國攻打伊朗,伊朗就會煽動伊拉克的那些人去騷擾美軍,搞亂伊拉克。4.伊朗跟阿富汗、伊拉克接壤,跟中東其他國家都很近,一旦美國攻打伊朗,伊朗也會攻擊在那裡的美軍。5.伊朗也會攻擊以色列,挑起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仇恨。

所以,美國是否要打伊朗,就要考慮很多問題。當時如果美國軍艦和伊朗快艇發生沖突,也不太可能打起來。

G. 伊朗軍艦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沉沒,美軍是什麼態度呢

在美國和伊朗關系愈發緊張之際,美國"喬治亞"號巡航導彈核潛艇為雙方的關系添了一把火,在其進入波斯灣後,兩國軍事危機進一步升級,兩個國家很可能會在之後用自己的拳頭說話,這使得外界普遍認為,一旦兩個國家爆發軍事沖突,美國應該就是那個挑事的一方。



近期,美國和伊朗的關系非常糟糕,德黑蘭指責美國多次參與並策劃了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試圖挑起兩國的全面沖突。

因此,伊朗當地媒體認為,這次行動雖然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將矛頭指向美國,但美國仍然脫離不了關系,沒有辦法排除它是不是美國又一次的試探行動,只是為了挑起雙方的戰火。

畢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一直都想要讓伊朗失控,但伊朗卻一直保持著非常的剋制的狀態。聯系美國軍艦事發前的行動軌跡,真的很難讓人不聯繫到一起。

H. 伊朗25秒內兩枚導彈擊落烏客機,伊朗政府有何回應

2020年1月8日,烏克蘭國際航空公司一架從伊朗首都飛往烏首都基輔的波音737型客機,起飛後不久便遭到伊朗的導彈攻擊,在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附近墜毀,機上167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共計176人無一生還,其中包括15名兒童。對於這次造成國際影響十分嚴重的災難,迫於國際社會的壓力,伊朗方面表示無意中擊落了烏克蘭客機,將此次災難歸咎於"人為失誤"。

根據伊朗發布的聲明表示,該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靠近了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敏感軍事禁區,當時伊朗和美國正處於緊張對峙階段,在人員輪換之後,該客機被誤認為是敵機,所以才被人為錯誤的擊中。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表示:"將會承擔擊落烏客機全部責任",伊朗外長扎里夫更新推特更是發表公開道歉稱“(這是)悲傷的一天。武裝部隊內部調查得出初步結論:美國冒險主義引發危機時的人為失誤導致了災難。我們向我國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屬和其他受影響國家深表遺憾、道歉和慰問。”

隨後,伊朗一直在與烏克蘭、加拿大和其他有公民在被擊落飛機上的國家進行談判,這些國家要求對這一事件進行徹底調查。伊朗和烏克蘭雙方官員就遇難者家屬的賠償問題曾舉行會談,新一輪會談將於10月舉行。

I. 伊朗天天演習如何擊沉美軍航母,為何被各大媒體批評為痴心妄想

武器裝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人。而一名軍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擁有勇氣。在這一點上,伊朗無疑是做的非常好。畢竟天天想著用自己家的導彈快艇去擊沉美國的航空母艦。雖然演習的很不錯,但是被世界上各大媒體評論為痴心妄想。原因么,我總結了一下。

對於伊朗來說,裝備不行,經驗不夠,體系化優勢也沒有。所以總的來說,美國對於伊朗是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的。怪不得說伊朗的演習真的是在痴心妄想。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待伊朗誤擊己方軍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胡志明疫情什麼時候解封 瀏覽:90
中國每年從澳大利亞進口多少牛肉 瀏覽:114
印尼下煤礦多少錢一噸 瀏覽:682
伊朗軍艦傷亡多少人 瀏覽:224
印度幽靈機場在哪裡 瀏覽:16
二戰義大利為什麼戰爭那麼多 瀏覽:679
當今英國首相英文名怎麼寫 瀏覽:125
印度人為什麼又開始離開廣東 瀏覽:326
英國的礦產資源主要是什麼 瀏覽:484
義大利位於中國的什麼位置 瀏覽:28
越南房產託管有哪些 瀏覽:457
義大利號角是什麼 瀏覽:137
義大利怎麼找餐廳 瀏覽:125
印尼公司後面加pt是什麼意思 瀏覽:648
印尼盾150k是什麼意思 瀏覽:596
為什麼不讓伊朗船靠港 瀏覽:145
抗戰時中國的武器都有哪些 瀏覽:23
如何在中國購買越南商品 瀏覽:999
印度的公安局叫什麼 瀏覽:507
怎麼找到越南姑娘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