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總共有多少個民族,哪個民族人數最多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數十個民族組成,有波斯人,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土庫曼人等。伊朗的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其中波斯人佔了66%,是這些少數民族裡面最多的一個民族。
伊朗這個民族很團結,他們有共同的信仰,他們的性格里很勇敢,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在伊朗這個國家最典型的就是,他們不去歧視任何一個民族的人,也不會打壓任何一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家。
② 為什麼伊朗的最高領袖是亞塞拜然人
不是同一個.伊朗最高領袖是宗教上的.他是一個伊斯蘭教的國家,宗教信仰的領袖才是最高領袖.總統就是所謂的行政首腦.
③ 亞塞拜然屬於什麼人種
亞塞拜然人是講突厥語的民族,居住在外高加索地區以及西亞的伊朗。「亞塞拜然」在阿拉伯語中意為火的國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伊朗大約有1500萬亞塞拜然人,而亞塞拜然本身只有大約800萬人口。而且,根據一些消息,伊朗的亞塞拜然人數量實際上還要高得多,在全球共有多達3500萬的亞塞拜然人。
④ 亞塞拜然人的人口統計和社會團體
亞塞拜然人在世界上的總人口數大概在兩千四百萬到三千三百萬之間,但具體的數目很難核實。他們大多居住在亞塞拜然共和國和伊朗的亞塞拜然區。伊朗境內的亞塞拜然人大多生活在西北省份,總人口在一千六百萬到二千三百萬之間。亞塞拜然共和國大概有七百六十萬的亞塞拜然人。此外,還有數百萬的亞塞拜然人則漂泊在鄰國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土耳其、喬治亞、俄羅斯、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中都存在著數目可觀的亞塞拜然人團體。
盡管亞塞拜然定期的進行人口普查,所得出的人口統計數字應該是可靠的,但生活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口數目依然成謎。從上世紀早期開始,歷屆的伊朗政府一直在公布多民族的人口總數的問題上進行迴避。非官方的統計數字中亞塞拜然人占伊朗總人口數的20–24%。但許多的伊朗學者堅稱亞塞拜然人可能佔到伊朗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些學者包括尼奇·凱迪(Nikki Keddie)、帕特里夏·希金斯(Patricia J. Higgins)、沙榮·阿克海威(Shahrough Akhavi)、阿里·瑞扎·希克侯萊斯拉米(Ali Reza Sheikholeslami)等等。
亞塞拜然和伊朗之外興起了一個規模很大的亞塞拜然人國外團體。依照Ethnologue網路全書上關於亞塞拜然人的1993年統計資料,當時有大概一百萬的操阿國北部方言的亞塞拜然人分布在南達吉斯坦、亞美尼亞、愛沙尼亞、喬治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之中。從其他的資料來源 ,例如人口普查等,可以確認亞塞拜然人當時遍布了前蘇聯。Ethnologue網路全書中關於亞塞拜然人在亞美尼亞的統計數字是過時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反政府武裝發起的獨立戰爭使得當地的亞塞拜然人口無法統計。Ethnologue後來又報道說有另外的一百萬亞塞拜然人生活在伊朗之外,但這些數字並不能說明情況。就好像是生活在伊拉克的那些土耳其人,盡管和土耳其人同一種族,意識形態已大相徑庭。 亞塞拜然人絕對是亞塞拜然人口最多的種族(超過九成),他們普遍的代表了阿國絕大部分的意識形態。而他們生活在伊朗的同袍情況則不同,這些人大多數已被數十年前蘇聯宣揚的無神論所同化。蘇聯人同時還降低了他們的文盲率,識字的人佔到了大約98.8%。但盡管城市教育普及度高,農村的教育工作相對還很差。另一個類似的城鄉差異則體現在衛生保健上。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戰爭,對其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造成近百萬的國民流失,國家財政也赤字不斷。亞塞拜然通過石油工業獲得利潤,但其政府的高度腐敗使得繁榮富強成為泡影。許多亞塞拜然人對本國的政治進程感到心灰意冷。亞塞拜然的現任總統伊哈姆·阿里耶夫(Ilham Aliyev)曾經被描述為「縱容腐敗,暴力鎮壓政見不同者,正是禍根」。盡管有這么多的問題存在,亞塞拜然的經濟還是出現了復甦的跡象,同時出現一個活躍的反對黨,堅定的為提高普通亞塞拜然人的生活品質而努力。 亞塞拜然人大多出現在伊朗的西北省份中:東亞塞拜然省、阿爾達彼勒、贊簡、哈麥丹的部分地區、喀茲文(Qazivn)、東亞塞拜然省和馬卡茲。其餘的人則居住在德黑蘭省、法斯省等其他的地區。一般來說,由於先前伊朗學術界倡導的伊朗伊斯蘭教改革,亞塞拜然人在伊朗被當作一個「意識相通,語言不同的少數民族」。盡管沖突仍然存在,亞塞拜然人在伊朗還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中都有自己的代表,這些階層有「政客、軍人、知識分子三個等級,而宗教中的等級劃分也是如此。」
統一使用伊朗語的政策《巴拉維條款》曾讓亞塞拜然人滿懷怨恨,該條款禁止在政府機關、學校和報刊中使用亞塞拜然語。但隨著1979年的伊朗革命的到來,新政府不再將重點放在民族對立,而是將宗教意識形態的統一視為一體化的主要因素。一個由阿亞圖拉·卡澤穆·希瑞曼德瑞所率領的亞塞拜然民族主義團體,在伊斯蘭教革命政府執政時期出現了。他們呼籲更高的區域自治權,以及修改憲法,讓無神論者和反對黨合法化;但遭到政府拒絕。在2006年5月,一副觸怒了許多亞塞拜然人的漫畫的發表,激起了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的騷動。該漫畫由馬納·耐耶斯塔尼所繪,這場爭議由漫畫的作者和編輯均被解職而告終。 盡管有一些偶爾的摩擦,但亞塞拜然人和伊朗本其實本為同根生。現在伊朗籍亞塞拜然人的生活條件就和波斯人的幾乎一摸一樣。「居住在城市的亞塞拜然人和波斯人的生活方式無異,並且在一些兩民族兼有的城市,上流社會存在相當多的通婚現象。同樣,一些亞塞拜然村民和波斯村民的風俗也無很大差異。」
安德魯·伯克這樣描述亞塞拜然人: 「亞塞拜然人以在商業和集市方面活躍而出名,在伊朗全國都可以聽見他們喋喋不休的吆喝聲。年老的亞塞拜然人戴上傳統羊毛氈帽,伴著音樂起舞,這已經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亞塞拜然人都多才多藝,很多伊朗籍亞塞拜然人都成為文學、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名仕。」
此外,許多伊朗籍亞塞拜然人都位高權重,阿里·哈梅內伊現在就是伊朗的最高領導人。與居於本國的亞塞拜然人相比,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非常保守。不過,自1991年亞塞拜然獨立以來,兩國的亞塞拜然人之間的利益來往一直持續不斷。
⑤ 亞塞拜然是被俄國搶去的伊朗故土,獨立以後為什麼沒有選擇回歸伊朗
亞塞拜然為什麼要回歸故土伊朗呢?既然人家亞塞拜然好不容易的獨立了,好不容易的當家做主了,為什麼還要回歸伊朗,再成為伊朗的一個行政區呢!要知道對於亞塞拜然的領導來說,一個行政區的長官和一個國家元首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所以,即使以前亞塞拜然屬於伊朗,但是如果獨立之後的生活越來越好,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回到過去呢。
獨立後的亞塞拜然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所以他們也沒有心思回歸伊朗了。亞塞拜然所處的那片土地,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亞塞拜然光是依靠出口那些資源就實現了富強。而伊朗被美國進行了制裁,而且還有許多的國家對其進行了限制,日子是相對的不好過。所以,亞塞拜然也不太可能去回歸伊朗對其進行扶貧。
⑥ 為什麼亞塞拜然同伊朗關系比較緊張,以前的關系怎樣。亞塞拜然百姓對伊朗有什麼看法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亞塞拜然夾在土耳其和伊朗之間,所以一旦發證戰爭會引火燒身,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直接讓以色列滅掉伊朗的重要目標,這樣對自身壓力會小一些。
其次,亞塞拜然作為橫跨歐亞的國家也以歐洲國家自居,雖然他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但是蘇聯解體後也是其歐、美的國家,作為和以色列、土耳其一樣自然是盟友了。
第三,由於和伊朗接壤,一個鬆散的處於戰亂的伊朗更有益於亞塞拜然的國家安全。
⑦ 伊朗的人口民族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盧爾人、俾路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
據伊朗國家統計資料庫2014年7月18日顯示,伊朗人口為77,598,379。
聯合國數據顯示:1968年時伊朗人口為2700萬,到1988年這一數字已經是5500萬。1980年代,有人估計到2006年,伊朗人口將達到1.08億。
1990年,伊朗正式開始實施名為「安排家庭計劃」的計劃生育政策,提倡只生兩胎,每個家庭最多3個孩子。同年,伊朗專門成立了「生育率調節委員會」,負責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和各部門的協調。
2006年10月,內賈德總統發表了一次講話,說伊朗人口應該從7000萬增加到1.2億,並主張婦女應該減少工作時間,把更多時間花在養育孩子上面。
2012年7月25日,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正式表態,控制人口計劃廢除 。
⑧ 為什麼生活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比生活在亞塞拜然的亞塞拜然人還多盡管在伊朗,亞塞拜然人仍是少數民族…
獨立的初衷應該是生活部夠理想不夠幸福
如果你在一個大團體里生活的安逸幸福還獨立個毛線
⑨ 土庫曼本國只有600萬土庫曼人,為何伊朗卻有300萬土庫曼人
因為他們本身是一家,但是後來爆發了戰爭,就直接分家了。以前的土庫曼人是非常的強大的,雖然在他們那一塊是土霸王,但是遇到了沙皇,還是被打敗了。
但是後來,強大的土庫曼人還是沒能把自己的政權延續下去。當時的俄羅斯,也就是沙皇,他的強大程度也不需要我們多說了。俄羅斯直接是盯上了伊朗這塊肥肉,然後就我們所熟悉的派兵入侵,然後伊朗戰敗,然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國土局勢。
⑩ 亞塞拜然族的起源
很多參考文獻中都把亞塞拜然人定義為突厥民族的一支,理由是他們說突厥語。然而,現今的亞塞拜然人被認為是在突厥化之前居住在高加索的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和居住在伊朗北部的伊朗人的後裔。包括弗拉基米爾·米諾斯基在內的多名歷史學家解釋了大部分伊朗人和高加索地區人口是如何開始使用突厥語的。
「公元5世紀或11世紀初,一支被稱為烏古斯人的,由塞爾柱家族領導的土克曼人游牧部族——起初規模不大,後來不斷發展壯大並於公元11世紀建立了塞爾柱帝國——佔領了亞塞拜然地區。因此,居住那裡的伊朗人和與之相鄰的部分外高加索地區的人口開始使用突厥語。亞塞拜然地區的突厥語的顯著特徵是具有波斯語的語調,不考慮母音和諧等,這反映出了突厥化的人口的非突厥血統特點。」
突厥人向亞塞拜然地區長達數個世紀的人口遷移以及該地區的突厥化最終形成了現今的亞塞拜然民族。 2003年的研究發現:「Y染色體單倍體表明說印歐語的亞美尼亞人和說突厥語的亞塞拜然人(亞塞拜然共和國的)的遺傳基因在高加索的地域鄰居比在其他地區使用他們語言的鄰居更相似。」 這項研究的作者表示它表明本地的高加索人語種的替代。來自於亞洲中部的一項關於有限的遺傳摻合物的證據(特別是單倍體H12),特別是土耳其人,他們比他們的鄰居――喬治亞人和亞美尼亞人,更高線粒體DNA分析表明和伊朗人的主要關系是通過一個更大的僅次於高加索區的西歐人口群體,根據一項不包括亞塞拜然人的研究,但包括在其他研究中那些和亞塞拜然人群居的喬治亞人。 這個來自於檢測的結論表明高加索籍亞塞拜然人擁有一個復雜的人口關系,為了更大地相似性,包括高加索人,伊朗和附件的東方人,歐洲人和土耳其人。其他的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的遺傳分析顯示高加索人口是歐洲人和附近的東方人之間的遺傳媒介物,但是總的來說他們和附近的東方人更接近。 另一項由俄羅斯遺傳學雜志的研究,把亞塞拜然籍伊朗人(講塔里什語和塔特語的民族)跟土耳其籍亞塞拜然人聯繫到一起:
「人口的遺傳結構檢測了其他說伊朗語的人(波斯人和來自伊朗,奧塞特,塔吉克的庫爾德人)和亞塞拜然人,結果表明來自亞塞拜然講伊朗語的人比居住在其他區域講伊朗語的人更接近與亞塞拜然人。 歷史上伊朗籍亞塞拜然人和高加索人中講突厥語的人稱他們自己或被他人提及的為穆斯林,突厥人或阿賈姆人(被庫爾德人稱作), 並且宗教身份盛行超過了民族身份。在19世紀當南部的高加索屬於俄羅斯帝國的版圖時,俄羅斯當局,提及到所有的突厥人例如塔特人,把亞塞拜然人定義為亞塞拜然人或(Trans)高加索籍塔特人,來區別於其他突厥人。 俄國的布羅克豪斯和艾芙隆網路字典,在19世紀90年代發表,也把亞塞拜然人指代為Aderbeijans (адербейджаны) . 依據上述網路全書里的突厥塔特人的標題:
一些學者(亞德林采夫,哈魯津,尚特)表示要改變某些土耳其籍塔特人的用語,他們和土耳其人沒有共同點,比如,把亞塞拜然籍塔特人(伊朗族)叫作亞塞拜然人(адербайджаны)。」
人種學也被約瑟夫·德尼克稱作:
「 純粹的語言組織和人體組織不一樣:因此講一口突厥語在高加索和波斯的亞塞拜然人,已經跟講伊朗語的Hadjemi-波斯人擁有同樣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