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F5F戰機的資料
研製國家:美國
名稱:F-5E/F「虎」II式戰斗機
型號:F-5E/F
研製單位:諾斯羅普公司生產研製及生產現狀:
一、概述
F-5E/F「虎」II式戰斗機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美國對其第三世界盟國進行軍火傾銷的主力機種,由於該機經歷過實戰考驗並承襲有前一代F-5A/B「自由戰士」戰斗機維護方便等特點,使其在問世後的10年內,被銷售至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並因此在國際軍火交易中形成法國「幻影」III、前蘇聯MiG-21以及F-5E/F三種機型鼎立的局面。
二、裝備情況:
中歐地區
早在20世紀70年代,瑞士空軍已開始對其主要機種進行現代化換裝,諾斯羅普公司生產的F-5E被選中,以替代英國造「獵人」式戰斗機執行防空任務。瑞士於1976年開始的代號為「和平阿爾卑斯」(Peace Alps)的換裝計劃,通過美國軍火外銷途徑初步選購了66架F-5E和6架F-5F,隨後又在1981年增購32架F-5E和6架F-5F,所有F-5均在1985年3月交付瑞士空軍,並擔任「瑞士巡邏兵」(Patrouille Suisse)特技飛行隊表演用機。平時僅有3個中隊執行戰備任務。然而一旦有戰事爆發,可全部動員所有戰斗機中隊,F-5E機隊也將進駐前線機場。瑞士空軍的F-5E戰斗機主要用於防空任務,裝備AIM-9P「響尾蛇」導彈,也有部分為可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並能攜帶AGM-65G激光制導炸彈的攻擊機。
東南亞地區
新加坡空軍裝備有24架F-5E和6架F-5F,可攜帶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最後一批5架是以備份零件組裝而成。事實上,新加坡也是最後一個使用美原廠生產的F-5E的國家。新加坡宇航公司曾自行將8架F-5E改裝為RF-5E。1994年又從約旦得到7架F-5E。新加坡空軍的F-5E/F也換裝新HUD/WAC等航電設備,以及SPS-2000雷達告警裝置、利頓LN-93激光慣性陀螺儀、兩具多功能彩色顯示屏、HOTAS油門推桿,和一套空中數據控制器,所有功能可由1553B數據匯流排完成集中處理。然而,這其中最具特色的則是FIAR Grifo F/X強化型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這種雷達有10種空對空及14種空對地搜索模式,可與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及半主動式反輻射導彈協調運作。為能安裝這種新型雷達,在機鼻內的部分電子設備組須向後方延伸,因此取消了一門20毫米機炮以便容納較大型的雷達天線,這批經過現代化改裝的機型為F-5S/T。
馬來西亞於1982年訂購了17架F-5E與3架RF-5E偵察機。馬來西亞空軍的F-5中隊均用於防空任務,並將型號改為M29。裝備有AIM-9「響尾蛇」和精確制導炸彈,可在空戰結束後用於發動對地攻擊。此後馬來西亞又從泰國獲得4架F-5F。印尼也裝備有16架F-5E和4架F-5F,1995年3月曾進行過性能改進。
泰國引進27架F-5E和3架F-5F,泰國空軍的F-5E被稱為B.Kh.18A戰斗機。1985年6月,20架F-5E交由以色列IAI進行性能提升改裝,加裝了LN-39慣性導航系統、AN/ALR-46雷達警示接收器、ALE-40電子戰/熱焰誘餌發射器,以及馬可平視顯示器與空中告警裝置。還有18架僅加裝平視顯示器和慣性導航系統,用於執行對地任務,此外泰國空軍還購得通用電機公司的GPU-5/A型30毫米機炮吊艙,掛載於機腹中線,這款機炮艙內攜帶有一門四管GAU-13/A轉膛機炮,射速為每分鍾2400發。
南越空軍曾於1972年接收到18架從伊朗轉交來的F-5E,其它的同型機也多半是從美國的盟國轉手而來。但在南越空軍的作戰記錄上卻不常見到F-5E的出擊記載。在1975年4月30日越南統一之前,南越空軍曾有多達22架以上的F-5E和4架F-5A飛抵泰國尋求庇護,美國將這批戰斗機全部運返本土的麥克利蘭基地(McClellan AFB)封存,以待日後再轉售給其他國家。這批回到美國的前南越空軍飛機,後被用作美國空軍成立的假想敵中隊編制機種,用於模仿「敵對」國家使用的米格機型,參與美軍訓練。其中曾有兩架F-5E被贈送給東歐國家,一架於1977年贈予波蘭,目前該機陳展於克拉考(Cracow),另一架送給捷克,該機現陳列於布拉格的科貝里(Kbely)航空博物館。
東北亞地區
韓國也是F-5E的主要使用國之一,除RF-5E之外,幾乎所有的F-5系列均有裝備。總計共有126架F-5E和20架F-5F。1980年,韓國的韓航軍用飛機工廠與諾斯羅普公司簽約授權在當地批量生產48架F-5E和20架F-5F,以及其J85-21發動機,在1974—1986年間,共製造出233架F-5E/F交付韓國空軍使用,其發動機由三星航天製造。
西亞與中東
1971年,沙特在美國代號為「和平蒼鷹」的軍事援助計劃下獲得其第一批20架F-5B和30架F-5E戰斗機。1975年,在「和平蒼鷹」二號計劃中沙特再次得到40架F-5E和22架F-5F。1982年,沙特又獲得10架RF-5E偵察機,還另外添購了4架F-5E和1架F-5F。沙特的F-5戰斗機被用於對地支援任務。此外,還能搭載AGM-65A/B「幼畜」導彈,可執行對地及反艦任務。甚至據傳沙特還以F-5E搭載法制馬特拉R。550「魔術」空對空導彈。電子裝置則有LN-33慣性導航系統與加裝的空中加油管,可配合KC-130進行空中加油作業。此外,美方還提供有ALQ-101/119電子戰吊艙。雙座型還在座艙內裝有諾斯羅普公司生產的AVQ-27激游標定系統。在海灣戰爭期間,沙特F-5E以執行支援任務為主,其中一架曾於1991年2月13日被伊拉克地面炮火擊落。
1982年巴林獲得8架F-5E和4架F-5F戰斗機,但到最後F-5E/F僅剩下5架。1974—1976年間,伊朗共有166架以上的F-5E/F,編成8個中隊,並維持了較高水平的作戰能力。這批戰斗機還裝有慣性航行系統和武器/彈道投擲計算機。但至1988年兩伊戰事結束時,伊朗僅剩餘不到一個中隊的F-5E。1975年美國提供約旦61架F-5E和12架F-5F,稍後又從蘇丹取得一架F-5F,目前可能僅有1個中隊仍在使用F-5E/F。
北非與中非
美國於1981年出售16架F-5E和4架F-5F給摩洛哥,以及一批為數不詳的AGM-65B對地導彈和「石眼」集束炸彈,1989年10月,12架前美軍駐英國基地的F-5E假想敵機也轉售給摩洛哥。突尼西亞購買了6—8架F-5E,和4架F-5F,這批戰斗機在1984—1985年間完成交付。在1978年美國向蘇丹提供了10架F-5E和2架F-5F,涉及這項交易的資金還是由沙特暫時墊付,以供蘇丹抵禦親蘇聯的衣索比亞。蘇丹在1982年和1984年分別取得這批戰斗機,駐防於喀土木,然而蘇丹卻在索馬里與衣索比亞之間爆發的奧加登危機中接收大批兩架叛逃的衣索比亞方面叛逃的F-5E。至於肯亞空軍,則於1976年向美訂購有10架F-5E和2架F-5F。
拉丁美洲地區
巴西向美購買53架F-5E和9架F-5B,所購的F-5E均裝有用以改善飛行穩定性的垂尾延伸背鰭,以及在機背上加裝有甚高頻天線。巴西空軍裝備的F-5E戰斗機後來均進行了性能改進以延長服役壽命,大部分加裝有空中加油裝置,可與KC-130、KC-135等加油機配合進行空中加油作業。智利向美采購的15架F-5E和3架F-5F,也裝有垂尾延伸背鰭以及機背上方的甚高頻天線,這些戰斗機擔任著智利北部的空防任務,而南部地區領空則由其裝備的「幻影」50C戰斗機負責。墨西哥也曾訂購過10架加裝垂尾延伸背鰭和機背甚高頻片天線的F-5E和2架F-5F。美國還向宏都拉斯出售過幾架翻修過的F-5E與兩架F-5F雙座機。
㈡ 為何伊朗擁有美國的F14型戰斗機
巴列維時期的訂貨,現在有沒有好的更新替代,所以只能用著。
F-14( 外號:Tomcat 「雄貓」)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艦載戰斗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斗機。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有 80 架賣給了伊朗空軍(實際交付79架,第80架留美測試時伊朗發生政變並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系)。
F-14的特點是重型的指控戰斗機,其攜帶的不死鳥導彈射程遠、威力大,在上世紀80年代甚至90年代都是非常尖端的武器,但是因為其重量和體積太大,所以只能裝在F-14上,別的平台無法搭載。
而伊朗當年選擇F-14而非F-15(同時期美國另一盟國以色列就選擇了F-15作為主力制空戰斗機。),則是受到了格魯門公司以及其試飛員的影響。F-14飛行員在表演時將油箱燃油僅僅裝載到將將夠完成飛行表演的狀態,而F-15則是滿油狀態,兩相對比,原本機動性能稍遜於F-15(F-15是根據能量運動理論設計的,F-14沒有),此時反而比F-14勝了一節,得到了不明就裡的伊朗人的青睞,贏得了合同。
對於現在的伊朗而言,F-14是他們最拿的出手的戰斗機。由於伊朗戰斗機研發能力較弱,無法自產戰斗機,巴列維王朝之後,遭到西方禁運和制裁,無法進口類似戰斗機那樣的成套武器裝備,所以只能對現有裝備進行延壽處理。而且現在伊朗已經摸透了F-14的技術性能,能夠對其進行徹底的維護,所以能夠較好完成現在空軍要求的任務。
㈢ 伊朗巴列維時期有進口F-16和F-18戰斗機的計劃嗎有一種說法是打算進口300架F-16,是真的嗎
主要是在F-14和F-15里挑,這兩機先成軍的。而且F-18和F-16當時都欠缺BVR能力。在這之中僅有F-14配備有最早的遠距離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AIM-54。為了對付MIG-25的威脅原因不言自明了。
㈣ 為何伊朗還擁有美國的F14型戰斗機
上世紀70年代,伊朗當政的是親美的巴列維國王(Pahlavi),為了對抗頻頻進入伊朗領空偵查的蘇聯米格-25飛機,外加上格魯曼公司遇到財政危機,需要訂單,所以美國同意出口F-14戰斗機。
1974 年 1 月伊朗政府與格魯曼簽訂首批 30 架 F-14A 的合約,1975 年又追加了第二批 50 架。1976 年 1 月首架雄貓交付伊朗空軍,最後一架在 1978 年交貨。因為有一架留在美國作為實驗機,所以伊朗空軍的雄貓一共是79 架。
——伊朗是F-14 的唯一國外客戶。
1979 年 1 月 16 日,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與美國的關系急轉直下,美國召回在伊朗的格魯曼技術人員,並停止了雄貓備件的供應,一些前伊朗皇家空軍的飛行員與維修人員由於遭到新政府的迫害而逃往海外,伊朗空軍只能依靠自己經驗缺乏的地勤和一些從外國僱傭的技師來維護 F-14。
隨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伊朗雖有一些裝備上的優勢,但因為美製戰機缺乏零備件而逐漸停飛, F-14 每次只能出動 7~10 架,剩下的 F-14 則捐獻出他們的機輪和剎車片來維持機隊的運作。此時伊朗空軍早已無力維護復雜的不死鳥導彈系統。為了減少損失,伊朗空軍決定將 F-14 作為袖珍空中預警機,其功率強大的 AWG-9 雷達負責引導其他伊朗戰機進行戰斗,避免消耗。
1985-1986年的「伊朗門」事件中,伊朗獲得了一些飛機配件,加上其他渠道的走私和備用機的拆解,伊朗一直勉強維持著F-14戰斗機的使用,這幾年仍然可以看到伊朗空軍使用它進行演習、訓練。
由於2006年美軍的F-14已經全部退役,伊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該機型的國家。
㈤ F-14戰斗機的介紹
F-14( 外號:Tomcat 「雄貓」)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現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艦載戰斗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斗機。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1F14戰斗機的研發始於60年代初。該機於1967年底開始研製,1970年12月21日原型機首飛,1972年5月交付使用2。1987年,裝備改進型發動機的F-14B正式投產。1988年,該機在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導彈掛載能力等方面經過了進一步改進升級,並定名為F-14D 「超級雄貓」。3主要型別有F-14A(最初的生產型)至 1979年 已交付美國海軍342架,另有 80 架賣給了伊朗空軍(實際交付79架,第80架留美測試時伊朗發生政變並斷絕與美國的外交關系)。B、C型已停止發展。D型為A型的改進型,主要改進了雷達、電子設備,並換裝了F110發動機,已於1988年交付使用。F-14/TARPS偵察型,可執行戰術空中偵察任務,不掛偵察吊艙系統時亦可攜帶大量武器執行任務。
㈥ F14戰斗機簡介
F14( 外號:Tomcat 「雄貓」)是根據美國海軍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現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重型艦載戰斗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斗機。主要執行艦隊防禦、截擊、打擊和偵察等任務。
F14戰斗機的研發始於60年代初。該機於1967年底開始研製,1970年12月21日原型機首飛,1972年5月交付使用 。1987年,裝備改進型發動機的F-14B正式投產。1988年,該機在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導彈掛載能力等方面經過了進一步改進升級,並定名為F-14D 「超級雄貓」。
F14戰斗機的性能參數如下:
機高:4.88米;
機長:19.10米;
後掠角20°翼展:19.54米;
後掠角68°翼展:11.65米;
後掠角75°翼展:10.15米;
最大平飛速度:2.38M/2484千米;
巡航速度:741-1019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18290米;
最大航程:2573公里以上;
最大爬升率:152米/秒以上;
最小起飛距離:427米;
最小著艦距離:884米;
最大起飛重量:33724千克。
㈦ 美國還在用f4戰斗機嗎F4有單座型嗎日本的f4EJ有什麼區別
美國已經不用f4戰斗機了。
F4沒有單座型。
1987年日本開始實施F-4EJ的設備更新計劃,對它現有125架F-4EJ中的100架進行設備更新:安裝AN/APG-66火控雷達,LN-39慣性導航系統,平視顯示器,CP-1075/AYR大氣數據計算機,AN/APX-79A敵我識別系統以及J/APR-4Kai雷達告警系統。改進後將稱為F-4EJKai,這些飛機將可以攜帶AIM-7E/F「麻雀」和AIM-9P/L「響尾蛇」導彈,具有下視/下射能力,還可攜帶2枚ASM-1反艦導彈執行反艦任務。此外,日本還計劃把另外17架F-4EJ改成RF-4EJ戰斗/偵察機,這些飛機和現有的14架RF-4EJ將裝備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AN/APQ-172雷達和數字式顯示器,其電子情報吊艙是在湯姆遜-CSF公司的Astac系統的基礎上研製的,Astac系統普裝在法國空軍的「幻影」F1-CR上。改型後的飛機將主要用做近距空中支援,不再執行截擊制空任務。預計全部的改裝工作將在1995年完成。
F-4「鬼怪」(Phantom)是美國原麥克唐納公司(現並入波音公司)為海軍研製的雙座雙發艦隊重型防空戰斗機,後來美國空軍也大量採用。F-4於1956年開始設計,1958年5月第一架原型機試飛,生產型則於1961年10月開始正式交付海軍使用。1963年11月開始進入空軍服役。F-4是美國第三代戰斗機(此為美俄統一後的五代劃分法)的典型代表。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較好,不但空戰性能好,對地攻擊能力也很強,是美國空、海軍六、七十年代的主力戰斗機。參加過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也曾經是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表演用機。缺點是大迎角機動性能欠佳,高空和超低空性能略差,起降時對跑道要求較高。
㈧ 有誰認識這架戰斗機
F14「雄貓」戰斗機,世界上第一種第三代戰斗機。
美國海軍F14戰斗機,中文名「雄貓」。電影《壯志凌雲》中TOM CRUISE駕駛的戰機。F14是目前美國這一代戰斗機里第一個裝備部隊的,也是戰後第三代戰斗機(相當於蘇聯的第四代)中最早服役的。F14比蘇聯相應的戰斗機提前十年出現,令當時的美國海軍獲得了極大的領先優勢。
F14的承包商是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是一種雙座雙發變後掠翼超音速艦載多用途重型戰斗機。主要用於為海軍攻擊機群護航、艦隊防空、遮斷和近距空中支援。F14取代美海軍的F4戰斗機。1967年底開始研製,首飛時間是70年12月21日。72年5月交付使用。採用了NASA在60年代後期提出的雙發雙垂尾變後掠中單翼氣動布局,機翼的後掠角能在20度到68度范圍內自動調節,具有很好的低速和高速性能,全金屬半硬殼機身和先進的結構類型,廣泛採用鈦合金,部分採用硼復合材料。在結構材料中,鋁合金佔39%,鈦合金佔24%,鋼佔39%,其餘為復合材料。機上裝有復雜的電子設備。
F14有以下類型:
F14A,第一種生產型早期的F-14A裝兩台TF30-P-412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93千牛(9490公斤)。83年到85年交付的飛機換裝了TF30-P-414A發動機。
F14B,F14A的改進型。機體、電子設備和武器與A型相同,改裝兩台F401-PW-100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5千牛。
F14C,B型的改進型。採用更先進的火控系統,具有全天候空地武器投放能力。
F14D(更新了發動機和簡化了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動力裝置是兩台普惠公司TF30P412渦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93千牛。後來使用通用電氣公司的F110GE400渦輪風扇發動機,單台加力推力124.5千牛。改裝數字式航空電子設備和新的雷達。在新的F14D上採用ALR67威脅警告及辨認系統的自衛干擾機、聯合戰術信息分配系統,紅外搜索和跟蹤感測器和電-光偵察裝置。F14D採用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MRAAM)。
RF14A,偵察型。加裝了光學偵察照相機。
主要性能:
F14的機翼為變後掠中單翼。飛行中機翼後掠角的變化范圍為20%~68%,由機載設備根據飛行狀態自動調節,最大變化速度為7°/秒。應急和其它必要情況下也可以由駕駛員手動調節。平尾偏轉角為+15°到-15°,差動平尾起副翼的作用。
F14使用了休斯公司的AN/AWG9脈沖多普勒雷達。 取決於目標的大小,可截獲120到315千米內的空中目標,可以同時跟蹤從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離之內的24個目標,攻擊其中的6個目標。還裝備有AN/AWG15 火控系統,及AN/ASW27B 數據傳輸系統,CP1050/A中央大氣數據計算機等先進的現代電子設備。後在改進中,大約60%的模擬式設備換成了數字式設備,並安裝新型的AN/APG-71雷達,具有單脈沖角度跟蹤、數字式掃描控制、目標識別和空戰效果評價能力。
F14武器包括1門M61A1「火神」20毫米六管機炮,備彈675發。截擊時外部掛架可以掛6枚「麻雀ⅢB」AIM7E/F導彈加4枚AIM9G/H「響尾蛇」空空導彈,或者掛6枚AIM54A「不死鳥」遠距空空導彈加2枚「響尾蛇」導彈,除此之外還可以攜帶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Mk82炸彈以及其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