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什麼時候恢復波斯帝國

伊朗什麼時候恢復波斯帝國

發布時間:2022-07-07 03:15:10

『壹』 古波斯帝國存在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高原的古國。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葉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爾斯地區—),有十個部落(六個農耕,四個畜牧)。曾一度處於米堤亞統治之下。前550年,居魯士領導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亞王國,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說始於前558),定都蘇薩,是為波斯帝國之始。繼而向外擴張,征服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敘利亞等地,又向東佔領大夏(巴克特里亞)、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落馬薩蓋特人作戰時居魯士失敗被殺。其子岡比西即位後,率兵征服埃及(前525),因發生高墨達政變,(前522),返國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鎮壓高墨達政變和各地起義,奪得政權;實行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繼續擴張領土,帝國疆域東起印度河,西至愛琴海及非洲東北部(埃及)。前五世紀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時),波斯不斷西進導致持續約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最後以波斯失敗告終。波斯的統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斷反抗,境內經常爆發反波斯統治的起義。前四世紀以降,國勢轉衰(前404-前343年埃及曾獲獨立)。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馬其頓 亞歷山大大帝徹底打敗,前330年被殺,波斯帝國滅亡。波斯帝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超級帝國。

『貳』 波斯帝國的歷史

一, 波斯的起源

且說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出現於古埃及,然後,兩河流域也出現了國家。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大致相當於今天的伊拉克。在世界范圍來說,主要的兩河流域有三個,其一是黃河長江流域,還有中亞的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再就是西亞的兩河流域,在古希臘語中,將西亞的兩河流域稱為「美索不達米亞」,這「美索不達米亞」,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兩河流域。周董的《愛在西元前》,將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與天長地久的愛情聯系在一起,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愛在西元前
詞:方文山
曲:周傑倫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
我卻在旁靜靜欣賞你那張我深愛的臉
祭司神殿征戰弓箭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你只屬於我的那畫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許願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祭司神殿征戰弓箭是誰的從前
喜歡在人潮中你只屬於我的那畫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許願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我感到很疲倦離家鄉還是很遠
害怕再也不能回到你身邊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
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愛在西元前
愛在西元前

實在很有味道。在轉貼這些歌詞的時候,其旋律猶在耳畔回響,令人回味。

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分為三部分,北部為亞述,中部為阿卡德,南部為蘇美爾。中部和南部後來又稱為「巴比倫尼亞」。蘇美爾人創造了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他們於公元前4000年左右從東方來到這里,被稱為蘇美爾人,意即「來自東方的人」,他們的長相具有黃種人的特徵。

蘇美爾人從事粗陋的農業生產。公元前3500年,蘇美爾人發明了楔形文字。在這一時期,大小不等的居民點開始形成。公元前2800年,在巴比倫尼亞,出現了幾十個城邦。

而後,北方興起了強大的阿卡德王國(前2371-前2191年),先後近兩個世紀。阿卡德人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長相與來自東方的蘇美爾人迥然不同,多須,鷹勾鼻,今天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閃米特人的後裔。

阿卡德王國的開國之主薩爾貢,經多年征戰,統一了巴比倫尼亞。公元前2191年,阿卡德王國被庫爾德人所滅,蘇美爾人又趕走庫爾德人,巴比倫尼亞再度統一,而蘇美爾人與阿卡德人也逐漸融合。

公元前2006年,來自西方的阿摩利人,闖進蘇美爾,建立了一些小邦,其中的一個邦國名巴比倫,於前1894年建國於幼發拉底河,古巴比倫王國最著名的國王是漢謨拉比,他於前1791年至前1750年在位,他統一了巴比倫尼亞,建立了龐大的古巴比倫王國。他制定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倫王國被來自小亞的赫梯人滅掉。兩河流域遂遭遇延續八個世紀的混亂期。

幾乎與兩河流域文明同時,比兩河流域文明還要早一些,亞非兩洲交界地,形成了古埃及文明,這是最早的人類文明。

其他地區,如在安納托利亞,即今土耳其境,或稱為小亞的地方,出現了古赫梯國,赫梯人悍勇善戰,最終成為西亞一大霸權國家。此後,到了公元前十世紀,美索不達米亞的北部,底格里斯河的上中游流域出現了亞述帝國,它滅掉了赫梯。公元前626年,來自東方的米底人聯合迦勒底人人滅掉了亞述。迦勒底人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

說起米底人,我們終於說到了我們的主題,伊朗人。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伊朗西南部出現了埃蘭國家,公元前七世紀,埃蘭被亞述帝國所滅,幾乎同時,伊朗高原西北部出現了米底王國。公元前550年左右,米底王國被新興的波斯國家所滅。波斯人和米底人是同族,都是雅利安人。波斯人本是米底人的附屬部落。波斯人中最強大的是阿黑門尼德部落,他們領導了推翻米底人的斗爭。

公元前4000年代,以黑海北岸為中心,在東歐至中亞的大草原上,生活著大批雅利安人,他們大多是游牧部落。到了約前3000年代末期,雅利安人開始向四面八方遷徙,向西,他們是向中歐進發,即向今天的德國地區進發,向東,他們進軍中亞,前2000年代初,雅利安人已經生活在中亞兩河流域(阿姆河與錫爾河)的廣大地區。他們中的一部分,則繼續向南遷徙,向今天的印度和伊朗地區進發,分別形成伊朗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

有時侯也把相當部分的雅利安人稱為伊朗雅利安人,比如,仍然留在黑海北岸的,稱為北伊朗人,包括西徐亞人,塞人,馬薩革泰人;而中亞的伊朗人及南遷至今阿富汗地區的稱為南伊朗人,包括花拉子模人,粟特人;約前1000年代中期,進入天山地區塔里木盆地一帶的,為東伊朗人,主要是塞人的焉耆和龜茲部落;而最著名的則為西伊朗人,包括波斯人,米底人和安息人。

長達一千多年的雅利安人向四方遷徙的浪潮,是世界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對南方農耕社會的第一次大沖擊,是雅利安人與閃米特人的長期斗爭的開始。

波斯人有六個游牧部落,四個農耕部落。公元前700年,波斯人在首領阿黑門尼斯(前700年-前650年)的率領下,以安善為中心建立了波斯國家。波斯國家起先是位於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強國埃蘭的附屬國。埃蘭後來被另一西亞強國亞述帝國摧垮,而亞述又被新興強國米底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滅掉,波斯國家遂又成為米底王國的附屬國。

米底公主曼達妮下嫁波斯王,生下一個偉大的兒子居魯士,他就是後來著名的波斯國王居魯士二世(前559年-前529年),他是波斯人阿黑門尼德家族的領袖,他領導波斯人,於前550年,推翻了壓迫他們的米底國家,波斯國家獨立,開始強大起來,後來發展成為地跨三大洲,統治世界大部的波斯帝國,波斯帝國存在了近四個世紀,其中有兩個世紀稱霸三洲,威震四方。

據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載,米底王阿斯提阿該斯,曾做了一個夢,夢見他的外孫,他女兒曼達妮的孩子,將奪取他的江山。於是,他把已經懷孕的女兒曼達妮從波斯召回到米底,打算孩子一出生就將他殺死。居魯士出生後,米底王命他的總管負責將小孩殺死,這位總管讓放羊人將孩子扔到山谷里喂狼。這個牧羊人卻將孩子留了下來,後來米底王知道了真相,便將居魯士召進宮來,老王一見這孩子,聰明伶俐,很喜歡他,於是沒有再殺他,而是把他送回了波斯。那位違命的總管則受到了懲罰,米底王殺死了總管的兒子以示懲罰。

居魯士長大成人後,登上了波斯王位,是為居魯士二世,隨後,他立即開始了對外的征服戰爭。他首先把矛頭指向了他的外祖父米底王。兩國的戰爭一直打了三年,米底貴族們受不了沒完沒了地打仗,於是把老王阿司提阿該司綁了起來,送到波斯軍營,米底王國就這么滅亡了,兩個伊朗國家從此合為一國,更為強大了。

此後,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又把矛頭對准了另一個西亞強國呂底亞王國。前546年,居魯士二世擊敗呂底亞,俘獲其王,並進一步征服了小亞的諸希臘邦。

公元前539年,居魯士二世又進軍另一西亞強國新巴比倫王國,攻破巴比倫城,俘獲其王。被新巴比倫王囚禁的猶太人,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因而得到解放,得以回歸故鄉巴勒斯坦。

就這樣,居魯士二世一舉攻滅三個西亞強國,波斯一舉成為西亞最強大的國家。

與此同時,居魯士還左右開弓,舉兵東方,征服了中亞大部,波斯帝國的疆域,十分廣大。

前530年,居魯士對中亞北部的馬薩革泰人作戰,殺死其王,其王的母親托米麗絲女王,與兒子有極深的感情,於是起兵與居魯士大戰,一舉將波斯軍擊敗,居魯士二世敗死。

居魯士二世死後,其子即波斯王位,是為岡比西斯二世(前530-前522年)。他的主要作戰方向是西方的埃及。

岡比西斯二世首先依靠腓尼基人,建立了強大的波斯海軍,與埃及海軍對抗。公元前526年,岡比西斯率領波斯軍隊攻入埃及,一路勢如破竹,不到一年時間,就佔領了埃及全境。埃及成為波斯帝國的一部分。在埃及歷史上,在其並入波斯帝國版圖之後,這一時期稱為第二十七王朝時期——波斯王朝(公元前525年-公元前404年)。大國埃及被吞並,此時的波斯帝國,空前強大。

正當岡比西斯二世揮兵征戰非洲之際,卻不料後方起火,出了亂子。一位名叫高墨達的僧侶,趁岡比西斯二世後方空虛,起兵造反,奪得政權。岡比西斯二世急忙回兵,卻在回國途中,在西奈半島遭遇風暴,其軍隊大部被沙暴風掩埋,他雖逃得活命,卻染上重病,不治身亡。征服埃及的一代英雄國王,就此隕滅。

高墨達篡位期間,帝國各地,巴比倫,埃蘭,亞述等地,紛紛鬧起了獨立,,搞起了叛亂,剛征服的埃及,也亂了起來,一時間,帝國搖搖欲墜,眼看就要分崩離析。

就在這緊要關頭,阿黑門尼德家族的一支,出了一位大英雄,名為大流士,大流士等七位大貴族,發動政變,一舉推翻了篡位的高墨達,大流士成為新的波斯王,是為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86年)。

精明強乾的大流士一世,即位後,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將帝國各地的叛亂平息,恢復了帝國的穩定。波斯帝國,重新恢復了強大。他把獲得王位和推翻高墨達的經過,刻在貝希斯敦山崖上,此即著名的《貝希斯頓銘文》。

穩定局勢後,雄才大略的大流士一世,立即於公元前517年開始了對外攻勢,兵鋒直指東方,波斯軍隊直撲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河流域之後,波斯軍隊又掉轉方向,向西方展開進攻,於公元前513年,征服了歐洲的馬其頓和色雷斯,至此,波斯成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國,面積達五百餘萬平方公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帝國的疆域,西至多瑙河,南至尼羅河,東至印度河,北至錫爾河,極為廣大。如果將其西方的諸希臘小邦合在一起論,同時也將其東方的諸華夏小邦合在一起論,與波斯帝國相比,也都要小得多。當時,東方的東周王朝,其較強的諸侯國鄭國,也不過一萬余平方公里,其他小邦,就更小了。諸華夏小邦加在一起,諸希臘小邦加在一起,都比波斯帝國小得多。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它東西兩側的兩群小邦中間,實在是太龐大了

『叄』 關於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

古國名。波斯人原居中亞一帶,約公元前二千年末葉遷到伊朗高原西南部。公元前六世紀於米堤亞統治下形成強大的部落聯盟。公元前550年部落首領居魯士滅米堤亞建國,定都蘇薩。公元前六世紀中葉,征討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南部,並遠征中亞,形成帝國。在岡比西斯(公元前529—前522年)和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統治時期,疆土東抵印度河,西迄巴爾干,北及中歐,南至埃及,形成古代最大的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軍事大帝國。公元前五世紀和希臘爭奪東地中海霸權,爆發持續43年的希波戰爭(公元前 492-前449年),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統治。劃分為二十三個郡,分建四個都城:蘇薩、巴比倫、埃克巴坦那、波斯波利斯,建有驛道網。公元前四世紀左右,國勢轉衰。公元前330年,被馬其頓亞歷山大滅亡。波斯吸取埃及和兩河流域的藝術成果,並對造型藝術進行了獨特的創造。有著名的波斯波利斯百柱大廳、人物浮雕、釉陶和有壁畫的宮殿。創立瑣羅亞斯德教(傳入中國稱祆教或拜火教)。

波斯最早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伊朗高原北接裏海和中亞盆地,東北起自興都庫什山脈,西北倚高加索山脈,西有札格羅斯山脈,南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其四境或阻以高山,或面臨大海,是比較閉塞的內陸高原。

伊朗高原最古的居民是依藍人部落。公元前4000年,他們已定居於札格羅斯山脈的西南部,公元前2000年代後期,曾形成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7世紀被亞述擊敗,逐漸衰落。

波斯帝國以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後興起過埃蘭和米底。

公元前7世紀後半期,伊朗高原西部形成米底人的奴隸制國家,它曾與新巴比倫王國結成軍事聯盟,於公元前 612-前605年擊滅並瓜分了亞述帝國。但米底國家歷時短暫,於公元前550年亡於波斯。

當公元前7世紀米底強盛時,波斯人的部落聯盟,受米底統治。公元前553年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居魯士(公元前558-前529)率領波斯人起來反抗米底的統治,於公元前550年滅米底王國。隨後,居魯士率兵進行擴張戰爭,征服小亞細亞,又於公元前538年佔領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29年,居魯士死於對中亞細亞的擴張戰爭中,這時波斯帝國已基本上形成。居魯士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公元前529-前522)於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

公元前522年,祭司高馬達起兵反抗波斯,奪取了政權,並以免稅三年和不服兵役為號召。一時波斯帝國境內被征服民族紛紛獨立。高馬達起兵後,岡比西斯死於從埃及回國的途中。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前485)在波斯貴族的支持下,殺高馬達,奪得了政權。大流士一世即位後,殘酷鎮壓了波斯帝國境內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斗爭,不僅恢復而且又擴大了帝國的疆土:東起印度河,西至小亞細亞沿岸,並曾一度佔有了歐洲的色雷斯部分地區,南有埃及,形成包括整個中近東地區的領土空前廣闊的奴隸制大帝國。從大流士一世時起,帝國的首都共有四個:蘇撒、愛克巴坦那、巴比倫、帕賽波里斯,波斯國王及其宮廷一年四季輪流駐蹕於每個都城。

在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晚期,公元前492年和公元前40年,曾兩度派兵西侵希臘。此後,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持續多年,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史稱"希波戰爭"。

龐大的波斯帝國只是一個暫時的軍事行政聯合,歷時半個世紀之久的希波戰爭使波斯帝國元氣大傷。困於內外重重矛盾的波斯帝國,從公元前5世紀末起便急劇衰落。當馬其頓-希臘東侵時,波斯軍隊無力抵抗,屢戰屢敗,終於在公元前330年滅亡了。

波斯帝國領土遼闊,民族復雜。當其全盛時期,帝國以相當嚴密的中央集權的政治機構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對待被征服民族的比較開明的政策,維持帝國的統一。為了軍事和行政的需要而修築的驛路網,把帝國各部分緊密連接起來,同時也為商業發展創造了條件。海上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國際貿易。大流士一世實行稅制改革及統一度量衡和幣制 ,更促進了帝國的經濟發展。

在藝術方面,波斯帝國留下了寶貴遺產。帝國從各被征服民族征調勞動者和建築材料,用以興建宮室,裝點都城。波斯的建築融合埃及、巴比倫、希臘各民族的藝術成就,構成自己獨特的雄偉壯麗的風格。大流士一世的新都波斯波利斯的宮殿建築在巨石壘成的高台上,有大王聽政的殿堂和百柱大廳,浮雕和壁畫形象生動、庄嚴肅穆,顯示出國王的尊嚴。根據波斯波利斯王宮正門上的銘文,薛西斯一世修建了萬國之門。金屬細工在波斯也是一種高度發展的工藝。藝術家們以槌壓的方式製成金片裝飾宮殿的門和用具。波斯文化受兩河流域文化影響,使用楔形文字。大流士一世當政時,瑣羅亞斯德教定為國教。

『肆』 波斯帝國歷史

波斯最早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

伊朗高原北接裏海和中亞盆地,東北起自興都庫什山脈,西北倚高加索山脈,西有札格羅斯山脈,南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其四境或阻以高山,或面臨大海,是比較閉塞的內陸高原。

伊朗高原最古的居民是依藍人部落。公元前4000年代,他們已定居於札格羅斯山脈的西南部,公元前2000年代後期,曾形成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7世紀被亞述擊敗,逐漸衰落。

波斯帝國以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後興起過埃蘭和米底。

公元前7世紀後半期,伊朗高原西部形成米底人的奴隸制國家,它曾與新巴比倫王國結成軍事聯盟,於公元前612-前605年擊滅並瓜分了亞述帝國。但米底國家歷時短暫,於公元前550年亡於波斯。

當公元前7世紀米底強盛時,波斯人的部落聯盟,受米底統治。公元前553年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居魯士(公元前558-前529)率領波斯人起來反抗米底的統治,於公元前550年滅米底王國。隨後,居魯士率兵進行擴張戰爭,征服小亞細亞,又於公元前538年佔領巴比倫城,滅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29 年,居魯士死於對中亞細亞的擴張戰爭中,這時波斯帝國已基本上形成。居魯士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公元前529-前522)於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

公元前522年,祭司高馬達起兵反抗波斯,奪取了政權,並以免稅三年和不服兵役為號召,一時波斯帝國境內被征服民族紛紛獨立。高馬達起兵後,岡比西斯死於從埃及回國的途中。出身於阿黑門尼德氏族的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前485)在波斯貴族的支持下,殺高馬達,奪得了政權。大流士一世即位後,殘酷鎮壓了波斯帝國境內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斗爭,不僅恢復而且又擴大了帝國的疆土:東起印度河,西至小亞細亞沿岸,並曾一度佔有歐洲的色雷斯部分地區,南有埃及,形成包括整個中近東地區的領土空前廣闊的奴隸制大帝國。從大流士一世時起,帝國的首都共有四個:蘇撒、愛克巴坦那、巴比倫、帕賽波里斯,波斯國王及其宮廷一年四季輪流駐蹕於每個都城。

在大流士一世統治的晚期,公元前492年和公元前490年,曾兩度派兵西侵希臘。此後,希臘和波斯之間的戰爭持續多年,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史稱「希波戰爭」。

龐大的波斯帝國只是一個暫時的軍事行政聯合,歷時半個世紀之久的希波戰爭使波斯帝國元氣大傷。困於內外重重矛盾的波斯帝國,從公元前5世紀末起便急劇衰落。當馬其頓—希臘東侵時,波斯軍隊無力抵抗,屢戰屢敗,終於在公元前330年滅亡了。

亞歷山大(公元前356--323年)是馬其頓國王腓力的兒子,是一個既有才能又有野心的人物。亞歷山大勇敢果斷,特別愛讀《荷馬史詩》,崇拜《伊利亞特》中的英雄阿溪里(一譯阿喀琉斯),在事業中努力加以模仿。13歲時,受到希臘著名學者亞里斯多德的教育;16歲起隨腓力一起遠征,18歲,他指揮馬其頓軍右翼,擊敗希臘聯軍。兩年後繼位,他以馬其頓,希臘聯軍最高統率的身份,組織東侵。據說在遠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當做自己的家鄉」。他在殘酷鎮壓希臘反馬其頓運動後,開始了對波斯的遠征,首先佔領小亞細亞,接著在敘利亞和伊蘇斯與波斯軍隊展開激戰,雖然波斯軍隊超過馬其頓軍隊一倍,結果波斯軍隊反而被打得大敗。亞歷山大在佔領敘利亞後南侵埃及,由於亞歷山大表示保護和支持埃及的神廟,埃及的祭司便宣布亞歷山大為太陽神的兒子,即古埃及國王的繼承人。他在尼羅河三角洲建立以他名字命名的亞歷山大城。公元前331年,他從埃及進入兩河流域,與波斯軍隊再次決戰,波斯軍隊雖多但仍被擊潰,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在逃跑中被部下殺死。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帝國取代了波斯的統治。公元前330年亞歷山大侵入中亞,公元前327年佔領印度河流域,由於印度的戰象粉碎了「馬其頓方陣」,再加上洪水的襲擊,烈日的曝曬,馬其頓軍隊連續作戰,疲憊不堪,拒絕再戰,亞歷山大被迫,下令退兵。公元前 326年,馬其頓軍隊沿印度河南下,至於海口,兵分兩路,一路乘船沿海岸撤退,一路由亞歷山大親自率領由陸路撤退,公元前325年回到了巴比倫。巴比倫成了地跨歐亞非三洲亞歷山大帝國的都城。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終年三十三歲。

亞歷山大帝國是個侵略性的軍事帝國,缺乏統一的經濟基礎,帝國內部矛盾重重。亞歷山大一死,帝國僅僅存在十三年就瓦解了。亞歷山大的部將為了爭奪地盤,互相混戰,結果帝國分裂為馬其頓王國(在巴爾干半島)、塞流西王國(在敘利亞)和托勒密王國(在埃及)三大帝國,以及幾個小王國,後來這些國家相繼被羅馬所滅。
古波斯帝國就是現在的伊朗~!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歷史上在這一西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

波斯和伊朗
自從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這個名稱來自於波斯的一個地區帕斯(Pars)。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 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家園」。

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汗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但波斯一詞在這之後還有人使用。

在中文裡,「波斯」被用於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語和波斯地毯。現代政治、經濟等事物則用「伊朗」一詞。

波斯諸帝國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後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年-前330年)

居魯士二世大帝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後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後,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第一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帝國終於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國。

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統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後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阿拔斯大帝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目」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俄、英在此的戰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12月禮薩·汗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期間,英國及蘇聯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汗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伍』 擁有悠久歷史的波斯古國,為何在1935年突然改名為伊朗

曾經橫跨三大洲的波斯,是人類古代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談起過往歷史,曾經的波斯帝國也是文明古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可是翻開近代地圖,這個曾經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帝國,早已經盪然無存,因為它早已經被“伊朗”取代。

1935年的時候,“波斯”正式改名為“伊朗”,從此以後無波斯帝國的蹤影。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一座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老國家就這樣更改了名字呢?

波斯騎士

這對於當時的伊朗來說,絕對是一箭雙雕的好事。從飽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躍成為全世界的優越人種,國王自然會欣然同意,人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同時又能獲得德國的援助,快速的恢復帝國往日的遼闊版圖。

就是在這種國際浪潮之下,國際社會上從此再也沒有了波斯,它以一個新的名稱伊朗,重新傲然立於世界。現在的波斯已經是那個古老文化和民族的過去,現在的伊朗,是這片土地上古老文明的又一次新生。

『陸』 波斯古國歷史悠久,為什麼突然改名為「伊朗」呢

看過《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朋友,對波斯帝國強大的軍隊印象頗深。歷史上,波斯帝國曾經非常強大,領土橫跨歐洲、非洲、亞洲三大洲。既然波斯如此有名,為什麼後來改名為伊朗了呢?主要是因為伊朗這個詞比波斯歷史更加悠久,也更加輝煌。 波斯改名為伊朗,發生在巴列維國王時期,具體而言是1935年,當時的國王禮薩·汗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意為這里是“雅利安人的家園”。

這對於當時的伊朗來說,絕對是一箭雙雕的好事。從飽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躍成為全世界的優越人種,國王自然會欣然同意,人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同時又能獲得德國的援助,快速的恢復帝國往日的遼闊版圖。

『柒』 波斯帝國是什麼時候興起

波斯帝國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古國。

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葉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爾斯地區—),有十個部落(六個農耕,四個畜牧)。曾一度處於米堤亞統治之下。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領導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亞王國,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說始於前558),定都蘇薩,是為波斯帝國之始。

『捌』 波斯帝國是什麼時候興起

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高原的古國,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葉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爾斯地區),有十個部落(六個農耕,四個畜牧)。【開始出現】
到了岡比西斯二世時代(前529—前522年)則最終於前525年征服古埃及新王國。大流士一世時期,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也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達到巔峰】

『玖』 伊朗在什麼時候建立了波斯帝國

伊朗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早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它便建立了聞名於世的波斯帝國。該帝國幅員遼闊,橫跨當今的亞非歐三洲,顯赫一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

閱讀全文

與伊朗什麼時候恢復波斯帝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有哪些商業 瀏覽:971
去伊朗旅遊買什麼 瀏覽:824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永久玩天數 瀏覽:832
印度人如何增兵 瀏覽:337
伊朗身份證怎麼寫 瀏覽:502
秦朝沒有統一中國之前怎麼辦 瀏覽:207
伊朗藏紅花怎麼找到 瀏覽:753
到印度貨運多少錢 瀏覽:978
中國到北非需要多久 瀏覽:198
中國最厲害的是哪個軍種 瀏覽:656
3月12號中國疫情多少例 瀏覽:496
印度國民用什麼語言 瀏覽:908
印尼手機上網怎麼樣 瀏覽:953
為什麼伊朗會爆發新冠 瀏覽:25
中國隊和伊朗隊什麼時候比賽 瀏覽:255
南越和越南代工哪個口感好 瀏覽:523
中國人壽康悅怎麼改版 瀏覽:869
伊朗大換幣後什麼保值 瀏覽:435
印度為什麼吃高熱量食物 瀏覽:930
義大利星巴克為什麼這么多人開店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