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同是半殖民地,為何中國復興了,伊朗和土耳其一蹶不振
中國,伊朗,土耳其,都曾是亞洲老大封建帝國。數個世紀以來,這三個國家疆域遼闊,國力強盛,長期占據著世界頭號強國的位置。然而,18世紀以來,西方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近代化運動,新興歐洲列強憑借著船堅炮利,打垮了這三個老大帝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三個老大帝國在歐洲列強的輪番打擊下,已經都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甚至被歐洲人譏笑為「病夫」。
不過,此後的中國經歷了一系列「自救運動」,逐漸擺脫了外來侵略,並努力走上了國富民強的道路,現如今再一次成為世界上不可被忽視的強大國家。而反觀伊朗和土耳其,這兩國雖然也趕走了外來侵略者,卻遲遲無法實現國家的富強,現如今也頂多算一個地區性強國,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同為古代的老大帝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為何中國實現了復興,而伊朗和土耳其卻走向了沒落呢?筆者認為,這與三個國家所處的環境有著密切聯系。
從中國內部環境來看
近代中國雖備受屈辱,但大部分國家版圖還是保留了下來。疆域的廣闊,意味著可以調配更多的資源發展國力,中國面積960多萬平方公里,完全可以滿足相應的需求。中國自50年代起,便效仿蘇聯,建立起了完善的國民經濟體系,這個體系雖然粗放,但可以生產出各種產品,為將來的發展打好了基礎。並且,中國領導人對社會進行了徹底的改造,讓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更重要的是,中國在長期的反侵略斗爭中,鍛煉出一支戰鬥力強大的部隊,為國家建設提供了保障。
從伊朗、土耳其內部環境來看
相比中國,伊朗、土耳其兩國疆域縮水嚴重,土耳其從55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79萬平方公里;伊朗從60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65萬平方公里。疆域的縮小,意味著可支配人力、物力的減少,所以伊、土兩國難以為國家復興提供動力。伊、土雖然都對社會進行了改革,但改革都非常不徹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殘余。同時,伊、土兩國也都沒像中國那樣,建立起十分完善的工業體系。總的來說,伊、土兩國國內的矛盾比中國要多得多,嚴重製約了國家的進步。
從中國外部環境來看
從1949年起,中國先實行「一邊倒」政策,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支持。又進行了抗美援朝、抗法援越、抗美援越戰爭,粉碎了美英法等國的覬覦。1959年中蘇交惡後,中國又通過在珍寶島和鐵列克提的戰斗,讓蘇聯不敢對中國輕舉妄動。當印度、越南企圖「渾水摸魚」時,中國毫不客氣將它們教訓了一頓。所以,中國自建國以來,通過一系列「立威」的行動,讓大國不敢輕易向中國動手,營造了較為和平的外部環境,在此環境之下,中國可以安心的進行發展和建設。
從伊朗、土耳其外部環境來看
伊朗、土耳其都位於中東。中東本身就是「四戰之地」,各方勢力錯綜復雜,戰火動亂層出不窮。冷戰時期,美、蘇等大國不斷向中東地區進行勢力擴張,對伊朗和土耳其進行拉攏和爭奪。美國在中東建立了「北層國家同盟」,試圖將伊、土變為自己的附庸;蘇聯也不甘示弱,積極培植伊、土兩國的親蘇力量,意圖將兩國拉入蘇聯陣營。蘇聯解體後,中東的時局更加復雜多變,各國面臨的危機更加嚴重。處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是無法安心進行發展和建設的。
總體來說,中國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這點令伊朗、土耳其兩國望塵莫及。是故,如今的中國實現了國家民族的復興,而伊朗和土耳其卻只能回憶曾經的輝煌。
B. 亞洲哪些沒有被殖民的國家
在16世紀和20世紀之間,歐洲各國開始征服世界,奪取其財富。他們在南美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非洲,亞洲等地被緝獲。然而,有些國家能夠通過崎嶇的地形,激烈的戰斗,巧妙的外交或缺乏有吸引力的資源來抵制吞並。哪些亞洲國家呢逃避了歐洲人的殖民化?
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但答案卻相當復雜。許多亞洲地區直接吞並為歐洲各國的殖民地,但仍然受到西方國家的不同程度的統治。在這里,那亞洲國家沒有殖民地,大多數是從最自治的到最不自治的:
日本:面對西方侵略的威脅,德川日本在1868年「明治復興」中完全革新了其社會政治結構,到1895年,能夠打敗前東亞大國。日本在1905年贏得日俄戰爭時,震驚了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大國。它將繼續吞並韓國和滿洲,然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奪取亞洲的大部分。日本成為帝國的權力,而不是被殖民化。
暹羅(泰國):十九世紀晚期,暹羅王國在法國印度支那(現在是越南,柬埔寨和寮國)的法國帝國財產向東方和英國緬甸(現緬甸)之間發現自己處於不舒服的境地西方。暹羅國王朱拉隆功大帝也被稱為拉瑪五世,通過巧妙的外交設法抵制了法國和英國。他採用了許多歐洲習俗,對歐洲技術感興趣。他同時也打了英國和法國人,保留了暹羅的大部分領土和獨立。
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太大,強大,復雜,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權力只是簡單地將其完全附加。然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大國直接抓住北非和東南歐的領土,也可以通過鼓勵和供應地方的獨立運動來剝奪其領土。從克里米亞戰爭開始(1853年至56年),奧斯曼帝國政府或崇高的波爾特不得不從歐洲銀行借款來資助其業務。當它不能償還到倫敦和巴黎的銀行所欠的錢時,他們控制了奧斯曼帝國的收入制度,嚴重侵害了波特的主權。外國利益也在鐵路,港口和基礎設施項目上投入巨資,使他們在繁榮的帝國中擁有更多的權力。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仍然保持自治,直到外援銀行和投資者在那裡投入了過多的權力。
中國:像奧斯曼帝國一樣,清朝對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的權力來說都是太大了。相反,英國和法國通過貿易立足,然後通過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擴大。一旦在這些戰爭之後,條約獲得了重大讓步,俄羅斯,義大利,美國,甚至日本等其他國家則要求有類似的惠及國家地位。權力將清朝沿海地區劃分為「影響范圍」,剝奪了清朝大部分主權的不幸,而沒有實際吞並國家,盡管後來的八國聯軍戰爭,由於各國利益犬牙交錯,清朝始終沒有成為殖民地。
隨著奧斯曼帝國的逐漸衰落,中東的領土成為英國或法國的保護國。他們名義上是自治的,有地方統治者,但依靠歐洲的軍事和外交關系。巴林和現在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1853年成為英國保護國。阿曼在1892年加入了他們,1899年的科威特和1916年的卡達也是如此。1918年,國際聯盟將英國任命給了伊拉克。法國對敘利亞和黎巴嫩實行強制執政。這些領土都不是正式的殖民地,但他們也遠離主權國家。
C. 沙俄為什麼不吞並伊朗,獲取印度洋出海口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有兩個。其實當時沙俄當然知道,如果佔領伊朗的話,明顯會對國家有非常大的優勢,但是英國明顯不想讓沙俄佔領伊朗。所以在其中做了非常多的手腳,如果當時沒有外部勢力介入的話,那麼沙俄肯定會吞並伊朗。
第2個原因就是英國的干預。要知道當時西方國家開始不斷向伊朗發起進攻,在19世紀後期,伊朗的軍事實力大大減弱。再加上當時沙俄吞並了中亞地區,已經對伊朗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如果沒有當時外部勢力的介入,那麼沙俄吞並伊朗將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當時英國明顯不想讓沙俄得到非常好的發展,讓它成為當時的霸主,所以就對沙俄攻打伊朗這件事情進行干預。當時沙俄看見英國態度非常強硬,只能作罷。
D. 哪些國家從未被殖民過
美洲、非洲、大洋洲都被殖民過,亞洲的中國、日本是半殖民地,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朝鮮被日本佔領,可理解為日本的殖民地,南亞、東南亞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但這些西方的宗主國在古代也曾經被更強大的羅馬征服過,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荷蘭、比利時、德國一部分、贏過一部分。北歐地廣人稀,氣候寒冷,未被殖民過。曾經整個地中海是羅馬的內湖,所以地中海沿岸都可列為殖民地。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打敗希臘、征服波斯,整個西亞也可列為殖民地。西伯利亞以及俄羅斯都曾經被蒙古征服並建立了蒙古汗國的統治,也算殖民地。西西里島以及南部義大利在羅馬王政時代和共和國時代是希臘各城邦的殖民地,而且羅馬帝國也曾經被日耳曼人、哥特人等攻陷過。歐洲中世紀的到來直到文藝復興都算封建國家的爭斗與宗教派別的爭端,沒有殖民與被殖民。有兩個問題:一,半殖民地是否算做被殖民,如果算,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都屬於被殖民的。整個美洲在大航海時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都算殖民地。二、被征服是否算殖民,如果算,同一塊土地上的現代國家和古代國家為一體的話,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中歐及西歐部分地區包括英國一部分都被羅馬征服並殖民過,羅馬的征服甚至越過了多瑙河萊茵河。
綜上,北歐諸國及中歐部分地區未被殖民過。
E. 伊朗從什麼時候開始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概念,意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同時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國家控制與壓迫的社會。隨著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控制力度的加強,一部分國家會完全喪失國家主權,成為徹底的殖民地國家;另一部分國家則發生反彈,取得獨立地位。大部分國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不平等條約造成的直接影響。
中國共產黨將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總概括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近代中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半殖民地,是相對於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於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佔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
F. 伊朗在1900年是獨立的國家嗎我需要史實,如果不是獨立的那他受誰的殖民呢
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伊朗愷加王朝
(1779年至1921年)
愷加王朝建於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蘭。愷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伊朗的爭奪。1801年俄國兼並喬治亞;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及承認阿富汗獨立。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的勢力范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沖區。 之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簽訂不平等條約。伊朗雖然名義上仍是"獨立"國家,但實際上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往昔波斯帝國的輝煌與今日的恥辱形成鮮明對照,伊朗在追求復興強國的路上必然產生強烈的民族主義,而強烈的民族主義又很容易導致極端主義和盲目的排外思潮。」[1]
從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隨著歐洲列強的侵入,伊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社會經濟衰落,封建統治專橫殘暴,多次發生人民起義。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
G. 歷史同樣悠久的伊朗,怎麼沒有被列入四大文明古國
梁啟超曾經將古巴比倫、古埃及、印度、中國列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然而,這個說法並不被世界認同,因為世界上的文明古國遠遠不止四個,如希臘、伊朗、腓尼基、赫梯等。甚至有幾個國家的歷史比中國更為悠久,伊朗就是其中一個。
一,從埃蘭古國到波斯帝國伊朗最早的文明就是出現於伊朗西南部蘇撒的埃蘭古國。埃蘭古國的建立者是伊朗最早的土著居民,學者們根據研究發現,埃蘭人和印度河流域的達羅毗荼人是相近的一類人。大約在前3000年左右,埃蘭人開始建立了城邦國家。而中國的夏朝要比埃蘭古國要晚1000年。後來,埃蘭的歷史被分為了古埃蘭(前2700-前1600年)、中埃蘭(前1400—前1100年)、新埃蘭(前800—前600年)三個時期。埃蘭人使用文字在不同時期有變化。在古埃蘭時期使用象形文字,在中埃蘭時期使用的是楔形文字書寫。
伊朗的在歷史上曾經無比的輝煌,他早在5000年前就創造了文明,曾經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帝國,是北非西亞文明的集大成者。但是自651年以來,伊朗先後被阿拉伯、突厥、蒙古和土庫曼人征服,伊朗亡國的歷史幾乎長達1000多年,作為古埃及、兩河文明的繼承者,波斯文明最終被伊斯蘭文明取代。
H. 天天被欺負的泰國,如何在近代史中成為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的國家
這是因為在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泰國選擇和日本結盟,並且向西方國家宣戰。但是當時泰國並沒有能力向西方國家進行攻擊,所以這種宣戰可以說是一種口頭說辭。後來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戰敗,而泰國政府立即宣布之前的宣戰協議是無效的,所以這也使得泰國成為了第2次世界大戰中亞洲地區唯一沒有被殖民的國家。
現在的泰國的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個相當出色的進步,並且泰國也和周邊大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密,這也使得泰國的周邊安全得到了一個很大的保障。
I. 亞洲有哪些國家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
先亮答案吧!
自從大航海時代以後,西方列強開始紛紛向其餘大陸下手,很多南美洲啊、非洲啊、亞洲啊等等國家都淪為了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對於亞洲來講,地廣國多,但真正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國家只有六個,分別是:
中國、日本、泰國、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
所以,亞洲沒有完全成為殖民地國家的有六個:
中國、日本、泰國、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
J. 伊朗在二戰以前是哪個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伊朗一直是獨立國家。
伊朗古代稱為波斯,歷史上只被阿拉伯帝國完全佔領過。其他時期都是獨立的。
在近代,伊朗被歐洲國軍阿劃分勢力范圍。南方是英國的勢力范圍。北方是俄羅斯的勢力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