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奧巴馬對伊朗有什麼看法嗎

奧巴馬對伊朗有什麼看法嗎

發布時間:2022-06-27 02:53:51

1. 奧巴馬:全球石油充足,將繼續制裁伊朗。 猴王說:看來原油價格不下來,美國相當被動。

世界經濟 美國經濟放緩了 石油消耗疲軟 制裁伊朗只是一個政治問題 對美國的石油供應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但會影響發展中國家 為了應對可以的油價上漲問題 17日奧巴馬還有一番講話 就是嚴打能源市場的操縱等問題 對國會提出了建議 這其實也與他的新能源政策理念有關 下面是參考巴馬的新能源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未來10年內耗資1500億美元刺激私人投資清潔能源,幫助創造500萬個就業機會;未來10年內節省更多石油,節約石油量要多於目前從中東地區和委內瑞拉進口的石油總量;到2015年前,將有100萬輛美國本土產的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投入使用;到2012年,保證美國人所用電能的10%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這個比率將達到25%;實施「總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計劃,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在1990年水平的基礎上降低80%。

2. 請從幾個方面對比奧巴馬與特朗普對於伊核問題的外交政策,謝謝

奧巴馬政府簽訂了伊朗核協議,對伊核協議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包括向美國企業發放在伊朗經營的許可證,以及取消對伊朗的一系列制裁等。
特普朗對伊核問題上就要強硬很多,特朗普將要求重審和修正伊朗核協議。
以上是基本提綱可以補充的,我就了解這么多了,分享給你。希望幫到你。碼字不容易,望採納我的回答。

3.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美國對伊政策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美國對伊政策的變化,與美國兩黨理念不同、特朗普與奧巴馬個人風格差異,以及美國頁岩氣技術進步等均密切相關,背後存在很清晰的邏輯。奧巴馬作為一名民主黨總統,為達到其遏制中國的戰略目的,其基本出發點是最大程度利用盟友的力量。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具有濃烈的特朗普個人風格。特朗普作為一名共和黨總統,他認為美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盟友的地位是次要的。

無論伊朗怎麼選擇(只要不選擇直接和美國開戰),極限施壓伊朗對於美國而言都是獲利:如果伊朗堅挺,且伊朗國內也不出現政權更迭,中東會始終保持緊張態勢。

國際油價會持續上漲,油價變化的節奏完全被美國掌握。中國的能源進口通道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如果伊朗出現內亂,美國就可以進一步地控制國際石油,打掉一個重要的、不受美國控制的能源輸出大國,進一步地抓緊中國軟肋。因此,只要美國在施壓伊朗的時候不要玩脫了,導致真的發生戰爭,美國非常樂意看到這種緊張對峙局面維持下去。

美國也篤定伊朗只會不斷地防禦,只要美國不主動出擊,伊朗自己肯定不會開戰。保持這種極其緊張,但就是不開戰的狀態最符合當前特朗普和美國的利益。

4. 奧巴馬為什麼要對伊朗制裁。

一方面,聽聞伊朗要搞核武器,這肯定是不希望看到的。 另一方面,伊朗也是世界重大石油出口國,對人家的資源錘嫌已久。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那裡的戰略位置很理想,一旦控制,可以制衡南亞一帶,同時,對東亞軍(主要是中國)以一種包圍態勢,形成不利於中國的局面。

5. 奧巴馬在任期間會打哪個國家

奧巴馬在任期間沒有打任何國家,沒有發動戰爭,都是在北約的名義下參與的。

2011年3月2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致信國會領導人稱,美軍正對利比亞採取的軍事行動在定性、持續時間和規模上均有「限度」。並希望北約主導軍事制裁利比亞。

2011年3月至10月,第六艦隊派出大批艦艇參加利比亞戰爭。其派出的攻擊型核潛艇、水面戰艦共發射了20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接連摧毀了利比亞政府軍的許多重要設施和指揮機構。

2014年9月22日凌晨,美國與盟國展開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目標的首輪空襲。美軍戰機和軍艦打擊了數十個目標。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約旦、巴林和阿聯酋亦有參與或支持空襲行動。

(5)奧巴馬對伊朗有什麼看法嗎擴展閱讀

為政舉措

政治方面

控槍舉措

2016年1月5日,奧巴馬在白宮就控槍舉措舉行新聞發布會。奧巴馬宣布一系列控槍舉措,以期望通過行政手段遏制美國頻發的槍支暴力犯罪。他同時敦促美國國會在控槍問題上有所作為。

奧巴馬宣布,所有槍支售賣者都將被要求獲得經營許可,並對購槍者進行背景審查,否則將受到刑事處罰。美國政府將僱用更多檢查人員參與購槍者背景審查工作,增加200名探員以加強槍支安全相關法規的執法力度,並投入5億美元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

經濟方面

金融救援計劃

奧巴馬執政後,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計劃,包括承諾未來兩年內向創造就業機會的美國公司提供臨時稅收優惠,公司每提供一個新的崗位就能獲得3000美元的稅收減免;允許美國家庭提前從養老金賬戶提取總額不超過1萬美元的資金;

對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還貸的購房者,將其喪失住房抵押贖回權的期限寬限90天;呼籲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財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經濟援助。

2010年1月21日,奧巴馬宣布,政府將制定有效措施,加強對大金融機構的監管,限制其規模和高風險交易,以此防範新的金融風險。

6. 小布希與奧巴馬的執政政策有著什麼不同

區別還是有的,畢竟他倆不屬於同一黨派,如果兩個人屬於同一黨派,那才能說執政路線大同小異。

奧巴馬與布希政策有何不同?

馬克·菲茨帕特里克:在我看來,具體的不同,可能根據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非常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在2006年的時候,布希政府對朝鮮的政策,主要是對朝鮮施壓,比如說2006年他凍結了朝鮮在澳門新銀行的帳戶。而朝鮮作為回應,就是在2006年10月份進行了核試驗。針對朝鮮的舉動,布希政府只好又提供一些好處,做出相對的妥協。

而目前的情況卻不一樣,因為奧巴馬政府自從上台以來,就是比較友好的態度,希望能夠和朝鮮進行接觸對話,並沒有給朝鮮施壓。但是可以看到朝鮮目前是什麼反映呢?他們是進行了核試驗,所以我覺得,奧巴馬對於朝鮮核試驗的態度,或者是反映將和布希不一樣,他不會做出任何妥協。

邱震海:從現在可以看,也就是奧巴馬政府整個的政策,出現了一定的改變。我也知道在3月份的時候,您提出了政策,建議美國政府接受伊朗的有核地位?您覺不覺得,解決伊朗問題的這樣一種模式,能不能應用於朝鮮問題呢?

馬克·菲茨帕特里克:我覺得奧巴馬政府對伊朗的政策是非常不同的。

奧巴馬對伊朗政策出現微妙變化

馬克·菲茨帕特里克:它比較傾向於一種參與的方式,我覺得奧巴馬政府對朝鮮的態度是非常友好的,在朝鮮新年的時候,就是今年3月20號,奧巴馬政府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兩次正確的提到了伊朗的全稱,就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這是美國歷任總統都沒有做過的。所以我覺得,奧巴馬這樣一個舉動,就是向伊朗表示了一種非常友好的態度,表示了對伊朗的尊重,這是形式上的一些改變。

但我相信奧巴馬政府對伊朗的實質的政策並沒有發生改變,還是給伊朗兩個選擇,要麼是與國際社會進行合作,停止它的核試驗,然後國際社會也會相應的為伊朗提供一些技術或者是經濟方面的利益。但是還有一種選擇,也就是伊朗一意孤行,這樣國際社會就會更加孤立伊朗,也會給它施加更大的經濟壓力。

我相信朝鮮也會面臨同樣的這樣一種選擇,一方面是國際社會的孤立和制裁,另一方面是合作,融入國際社會。

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就是奧巴馬上台以後,他還繼續延用了布希政府任內的一名官員,他就是財政部的副財長,他主要負責經濟制裁的。在過去他就與國際社會進行聯系,來勸說各國的銀行和企業,停止與伊朗進行經濟往來,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對伊朗進行施壓。我覺得奧巴馬延用這名官員,來解決朝鮮問題,也會通過同樣的方式。

7. 對於布希和奧巴馬的對伊朗政策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以下是專家的分析,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奧巴馬將改變策略解決伊朗問題

主持人尹俊:剛才我們說的是奧巴馬的內政,接下來談談奧巴馬怎麼樣處理美國的外交。

網友:我想請教朱先生一個問題,奧巴馬在當選後,在對待伊朗、伊拉克和朝鮮問題上會不會繼承布希政府既定的政策?

朱鋒:我覺得這個網友很有水平,因為我們知道布希政府將伊拉克、伊朗、朝鮮,曾經在2002年宣布為是邪惡軸心國家,現在奧巴馬強調變革,對這三個國家政策到底會不會有什麼改變,我相信他這個問題問的還是很銳利。

但是我個人認為從競選時候的政策的宣誓來看,奧巴馬強調他如果當選總統,他會不講條件地跟伊朗總統進行高峰對話,他強調要通過美國和伊朗的直接對話來解決伊朗核問題,顯示他要跟布希政府做的不一樣。在朝鮮核問題上,現在六方會談機制還會繼續延續,六方會談到現在已經五年,中美之間最大的共識就是六方會談是解決朝核問題最好的方式。所以這依然會是奧巴馬政府的基本政策。

回到伊拉克問題上來,我覺得在伊拉克問題上民主黨是要求撤軍,而且定出時間表,現在恰恰對奧巴馬有利的是伊拉克的整個國內局勢轉好,暴力和沖突在下降,所以也有利於民主黨政府上台以後向美國人民兌現「從伊拉克撤軍」的承諾。

所以我相信其實現在美國外交政策最有爭議的還是在伊朗問題上,如果奧巴馬能夠拋棄布希政府比較強硬的對伊朗的這種軍事威脅的政策,而轉向一個直接的拉攏誘惑式的外交和政治的高峰會談,我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奧巴馬柏林演講打動歐洲人的心

主持人尹俊:歐洲也是美國外交不可缺少的一,很多歐洲人比美國人更支持奧巴馬,法國人太支持奧巴馬了,93%的法國人期待奧巴馬當選,為什麼歐洲人這么支持奧巴馬?

朱鋒:我覺得歐洲的奧巴馬情節取決於兩個原因,一個是今年年初奧巴馬做了一個演講,其基本主題就是強調歐洲和美國的關系,然後也強調要變革,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作用要更多的去傾聽歐洲的聲音,去反映歐洲的利益。他也用了很多當年約翰-肯尼迪在柏林演講的時候對歐洲人的那種鼓勵,和對歐美關系的那樣一種所謂的有戰略性的處理方式,肯尼迪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可能最優秀的總統之一。奧巴馬也在強調21世紀歐美關系,是在新的平等、合作、分工下的共同自由繁榮和和平的關系。

在柏林竟然有20萬人現場聆聽他的演講,在整個歐洲真是掀起了「奧巴馬的沖擊波」。很多歐洲人在將奧巴馬跟布希總統比較的時候,讓他們覺得看到了一個充滿活力、內心善良的一個美國新總統。

主持人尹俊:布希每次去歐洲遭遇到的都是抗議的人群,這次奧巴馬也是象徵的一個改變。

朱鋒:對,所以歐洲那麼歡迎奧巴馬,第一個原因是因為他開了一個好頭,他今年4月的柏林演講確實打動了歐洲人的心;當然第二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今天歐洲經濟也不好,歐洲也在陷入金融危機中,歐洲的金融企業家、政治家都很清楚,今天歐洲為什麼也出現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都是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運營方式的直接結果,或者是因為受美國的拖累。所以這種情況下,他們希望能找到一個人更能夠代表一種新的力量,超脫美國今天金融經濟問題上復雜的政黨利益以及各種利益團體的利益,能夠真正看到金融危機調整的迫切性,代表美國和全球利益可以協調的方式。

主持人尹俊:他們把希望寄託在奧巴馬身上了。

朱鋒:對,因為他們覺得他是一個新鮮的血液。

主持人尹俊:所以奧巴馬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希望的象徵,把很多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了。最後一個問題。

奧巴馬將延續布希政府救市措施

網友:破產的雷曼兄弟給予奧巴馬一定的財力支持,奧巴馬上台後如何拯救這樣的公司?金融危機目前對美國的影響是很嚴重的,奧巴馬上台後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可能面臨的挑戰?

朱鋒:我相信雷曼公司給奧巴馬的捐助,符合規定,按美國競選法和大選時候的捐款法,數量是很小的,所以不存在奧巴馬必須回報雷曼公司這樣的問題,所以奧巴馬不會將這些所謂對金融企業的捐助的回報作為他當選以後的一個很重要的考慮。但是有第二個問題,就是剛才網友所提出的,今天的金融危機奧巴馬到底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來使它得到解決?現在的基本判斷來看,從他競選時候的整個發表的言論,第一點,他要進一步刺激美國的經濟,刺激的方式就是我剛才講的,要進一步將某些產業留在美國國內,進一步提升對中下層的美國民眾的經濟上的支持扶持,因為只有使得這些中下層的大部分美國人收入提高,才會有足夠的消費能力,才會使得這個市場進一步復甦。

第二點很重要的是,我相信新的經濟法案到底會是怎麼樣,布希政府現在已經做了很大的動作,比如將兩個房地產公司收歸國有,還有直接的七千億美元的救市,這一套共和黨政府的救市措施還會繼續延續下去的。

主持人尹俊:今天非常感謝朱先生能夠做客新浪,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有關於美國大選的方方面面,也讓我們知道了美國大選之後可能會對美國內政,美國對華政策,包括對世界局勢的一個影響。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謝謝大家,再見!

8. 請教奧巴馬今年7月1日簽署的制裁伊朗的新法案

中廣網北京7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53分報道,二十天前,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一份「史上最嚴厲」的制裁伊朗方案;二十天後,另一份號稱「史上最嚴厲」制裁伊朗法案出爐,不過這一次,法案的締造者是美國。

北京時間昨天(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對伊朗制裁的新法案。根據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對伊制裁法案,任何為伊朗提供汽油或者幫助伊朗煉油和發展煉油能力的企業或個人,任何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或其他被列入制裁名單的伊朗銀行往來的企業或個人都將受到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由國會通過的單邊制裁伊朗政府的法案,而他的重點是針對經營汽油和其他精煉石油產品的部門。奧巴馬並且強調了這是一個迫不得已的一項行動,在向伊朗政府表明他要為他發展核項目的所作所為要承擔後果。這也是美國聯合國安理會歐盟和其他一些國家向伊朗施壓,勸他改變立場,遵守核不擴散的義務,也是國際能源機構要求伊朗全面披露他所進行項目所採取的一個最新的步驟。美國公司已經被禁止和伊朗做生意以及向伊朗投資,而新的制裁法律也針對外國公司規定了比聯合國安理會和歐盟制裁措施更為嚴厲的一個步驟。這個法案是授權在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司法權力來避免由於脫離向伊朗能源部門投資的公司,而陷入法律的糾紛。

美國對新法案可以說是寄予厚望,但伊朗方面的回應依舊強硬。

針對此次新法案,眾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伯曼就說:"這次國會的制裁有在最短時間內讓伊朗付出最高代價的潛力。"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強硬表示:"和伊朗打交道的外國公司必須做出選擇——是想和伊朗做生意還是想和美國做生意?"

從美方表態看,奧巴馬政府和美國國會揮舞單方面制裁大棒的目的仍是迫使伊朗回到談判桌旁,但伊朗議長拉里賈尼在得知消息後表示:美國即將對伊朗實施的新制裁"毫無意義",制裁僅僅是"虛偽的政治運動";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更是直接表態:這些制裁不會對伊朗構成威脅,伊朗必要時會在一周時間內實現汽油自給自足。

美國此次制裁法案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又是否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對此,中東問題專家張曉東認為:美國"史上最嚴厲的制裁"並非徒有虛名。

張曉東:我們知道,油氣資源或者是油氣航線是伊朗的可以說是生命線,不僅如此,伊朗他所需要的成品油也主要靠國際市場來進口。在這種情況底下,美國如果加大制裁,那麼有可能對伊朗的主體經濟或者說老百姓日常生活當中比如汽車用油這樣一些行業都會產生影響,因為美國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除了要求自己國家相關的企業金融公司不跟伊朗打交道之外,美國還有能力使其他的國家包括歐洲、日本、中國其他的相關企業跟伊朗打交道的話,也會間接受到牽連。假如說美國要擰緊這根螺絲的話,那麼對伊朗的經濟還有國際名聲是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9. 美國官員對伊朗總統選舉發表了哪些干涉性言論

目前發表過此類言論的主要是國務卿希拉里,此人的言論是最尖銳的,她拒不承認內賈德在大選中獲勝。

6月13日伊朗選舉委員會宣布艾哈邁迪-內賈德獲勝後,美國方面拒絕承認這一結果,並稱美方將對競選中爆出的舞弊傳言予以關注。

美國13日拒不承認伊朗大選結果。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和白宮都沒有提及艾哈邁迪-內賈德和穆薩維的名字,但也沒有承認艾哈邁迪-內賈德獲得大選勝利。

「我們正密切關注著伊朗局勢的發展,但我們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正等待伊朗民眾的決定。」希拉里在與加拿大外長坎農一同舉行新聞發布會時表示。幾分鍾後,白宮發表了一條只有兩句話的聲明,稱贊「這場選舉中激烈的爭辯和熱情」,但對「不法行為的報道」表示憂慮。

12日伊朗大選結果公布前,奧巴馬曾興奮地表示伊朗「有可能會發生改變」。「選舉結果最終由伊朗民眾決定,」奧巴馬說,「但是……你可以看見,(伊朗的)人們正在尋求各種可能。無論誰贏得伊朗選舉,事實是,那裡已經展開過一場激烈辯論,而這場辯論有助於讓我們以新的方式與伊朗對話。」然而,伊朗大選的結果可能仍然與美國的預期不符。

對伊朗大選結果最明顯表示失望的是美國猶太組織反誹謗聯盟。「我們對於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再次當選表示非常失望,」ADL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原本希望這次大選會有不同的結果,向國際社會表明艾哈邁迪-內賈德的行為並不代表伊朗人民的觀點。」

10. 奧巴馬如何看待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

當地時間8日下午2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退伊朗核協議,並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制裁。隨後,英法德等國家相繼發聲,對特朗普這一決定表示遺憾。美前任總統奧巴馬也忍不住痛批:「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2013年11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簽署了名為「全面計劃協議」(Joint Plan of Action)的臨時性協議,臨時性協議於2014年1月20日開始生效。而伊核協議,也被視作是奧巴馬外交政策的標志性成果。

美國這一「退群」危機早就引發各方擔憂,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英國外長鮑里斯·約翰遜曾相繼赴美勸阻特朗普,但都未果。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早前也曾表示,伊核協議是重要的外交勝利,如果撕毀伊核協議,將給中東地區帶來戰爭風險。

閱讀全文

與奧巴馬對伊朗有什麼看法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房子是怎麼收費的 瀏覽:106
用番茄醬怎麼做義大利面 瀏覽:867
英國先令相當於多少便士 瀏覽:6
英國搖滾組合叫什麼 瀏覽:191
中國現有多少上將 瀏覽:615
伊朗為什麼逮捕特朗普 瀏覽:973
義大利的滿天星是什麼 瀏覽:34
伊朗午餐吃什麼好 瀏覽:55
越南芽庄是什麼系 瀏覽:982
英國女王死的時候是多少 瀏覽:684
印度神車有哪些品牌 瀏覽:180
在印尼秋衣秋褲多少錢 瀏覽:111
中國心理學會有哪些文件 瀏覽:98
印尼營多方便麵什麼味道好吃 瀏覽:301
中國移動怎麼查詢通話記錄 瀏覽:731
印度作戰方式有哪些 瀏覽:59
一百元在越南能換多少盾 瀏覽:905
中國郵政銀行補辦銀行卡要多久 瀏覽:340
印度車險怎麼樣 瀏覽:691
在英國用什麼app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