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印度洋群島位於大西洋的什麼位置
西印度群島位於大西洋的西部。
B. 印度樣東西南北分別被哪四個洲包圍
印度洋東面是大洋洲,西面是非洲,北面是亞洲,南面是南極洲。
印度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是世界的第三大洋,北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為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印尼)和馬來半島;南為南極洲;中為英屬印度洋領地。印度洋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411.8萬Km²,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342.7萬Km²,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60.8萬Km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34萬Km³。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僅次於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39.9m,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72.4m。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被稱為「東方的印度洋」,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
C. 西印度洋群島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是什麼
西印度洋群島(山巒起伏,提納山高峰海拔3140米)是北美大西洋海岸向南美洲海岸延伸形成的一群弧形孤島,它把大西洋和加勒比海隔成兩片。西印度群島屬熱帶氣候,潮濕炎熱。
D. 印度洋海底的中央海嶺是有什麼組成的
印度洋海底的中央海嶺,是由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澳大利亞海丘組成的,三者的交匯點是羅德里格斯島。
印度洋底分布著一條「入」字型的中央海嶺,特殊的東經90°海嶺,巨大的水下沖積錐等,構成了印度洋復雜的海底地貌特徵。
印度洋海底的中央海嶺,是由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澳大利亞海丘組成的,三者的交匯點是羅德里格斯島。中央海嶺的北部有一條分支,為中印度洋海嶺,它由一系列嶺脊組成,一般高出兩側海盆1300~2500米,有些高出海面形成島嶼,如羅德里格斯島、阿姆斯特丹島等。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叫阿拉伯—印度海嶺,再向西延伸進入亞丁灣,與紅海和東非裂谷系統連接。西印度洋海嶺是中央海嶺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經愛德華群島後,稱為大西洋—印度洋海丘,與大西洋海嶺南端相連。南極—澳大利亞海丘是中央海嶺的東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島附近與中印度洋海嶺相連。印度洋中央梅嶺由一系列平行於中脊軸的嶺脊組成,嶺脈崎嶇不平,寬度最大可達1500公里,其中還有許多橫向斷裂帶展布。
「入」字形的中央海嶺,把印度洋分為三大板塊,即東部、西部和南部三大海域。東部區域被東印度洋海嶺分隔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亞海盆和南澳大利亞海盆。這些海盆十分廣闊,海水較深。西部海域區海底地貌最復雜,它被海嶺和島嶼分割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馬裏海盆、馬斯克林海盆、馬達加斯加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這些海盆面積不大,海水較淺。南部區域地形地貌則較簡單,分為三個海盆:克羅澤海盆、大西洋—印度洋海盆和南極東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的深度約為4500~5000米。
印度洋各邊緣海的大陸架面積約230萬平方公里,約佔印度洋總面積4.1%。在四大洋中,它的大陸架面積最小,而且大陸架普遍比較狹窄,只有波斯灣、馬六甲海峽、澳大利亞北部、馬來半島西部和印度半島西部邊緣的大陸架較為寬闊。印度洋的大陸坡也不寬,但有一些大陸隆起以及水下沖積錐。最典型的大陸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台、莫三比克海台、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台等。水下沖積錐主要分布在恆河和印度河入海口附近。此外,印度洋底還有一個島弧海溝帶,它從安達曼群島西部出發,到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以南,是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向歐亞板塊俯沖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溝長4500公里,深達7450米,是印度洋最深的地方。
E. 印度洋板塊包含什麼洋和太平洋的一部分
印度洋板塊海洋部分包括印度洋北部、東南部和太平洋西南部;陸地部分包括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新幾內亞島(依里安島)南端和南島、北島(構成紐西蘭)的西部
F. 位於南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的是什麼洲
位於南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 洋的是(澳大利亞)大陸
正解請採納
G. (地理)請問西印度洋指的是什麼啊
西印度洋一般就是指西印度洋群島。
西印度洋群島就是現在中美地峽 ,加勒比、古巴海地一代,位於南北美洲之間。
原因:在歐洲開辟新航路時期,他們來到美洲,以為到了東方,於是就錯以為那是印度。所以現在還把那稱之為「西印度洋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