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參加日本奧運會多少人

印度參加日本奧運會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5-05-16 08:31:09

㈠ 里約奧運會各國運動員參賽人數以及中國代表隊歷屆奧運會參賽人數

里約奧運會代表團人數超過200人的國家
根據英語字母順序排列
阿根廷212
澳大利亞410
巴西465
加拿大313
★ 中國大陸413(一直以為中國大陸參賽選手最多,嗚嗚嗚)
法國404
德國425
英國366
義大利295
日本330
荷蘭241
紐西蘭199(勉強算200)
波蘭238
俄羅斯339(暫時算他們沒有被全面禁賽)282(部分禁賽後。。。。)
韓國205
西班牙305
美國555

里約奧運會各國代表團人數
來自維基網路(英文純復制粘貼,翻譯純手打,手沒抽筋)

Afghanistan (3)阿富汗
Albania (6) 阿爾巴尼亞
Algeria (67)阿爾及利亞
American Samoa (4)美屬薩摩亞(美國海外領地)
Andorra (5)安道爾
Angola (25)安哥拉
Antigua and Barbuda (9)安地卡及巴布達
Argentina (213)阿根廷
Armenia (33)亞美尼亞
Aruba (7)阿魯巴
Australia (421)澳大利亞
Austria (71)奧地利
Azerjan (56)亞塞拜然
Bahamas (28)巴哈馬
Bahrain (35)巴林
Bangladesh (7)孟加拉
Barbados (12)巴貝多
Belarus (121)白俄羅斯
Belgium (108)比利時
Belize (3)貝里斯
Benin (6)貝南
Bermuda (8)百慕大
Bhutan (2)不丹
Bolivia (12)玻利維亞
Bosnia and Herzegovina (11)波黑
Botswana (12)波札那
Brazil (465) (host)巴西
British Virgin Islands (4)英屬維京(英國海外領地)
Brunei (3)汶萊
Bulgaria (51)保加利亞
Burkina Faso (5)布吉納法索
Burundi (9)蒲隆地
Cambodia (6)柬埔寨
Cameroon (24)喀麥隆
Canada (314)加拿大
Cape Verde (5)維德角
Cayman Islands (5)開曼群島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6)中非
Chad (2)查德
Chile (42)智力
★ China (413) 中國大陸
★ Chinese Taipei (60) 中華台北
Colombia (147)哥倫比亞
Comoros (4)葛摩
Congo (10) 剛果(布)
Cook Islands (9)庫克群島
Costa Rica (10)哥斯大黎加
Croatia (87)克羅埃西亞
Cuba (120)古巴
Cyprus (16)塞普勒斯
Czech Republic (105)捷克
DR Congo (4) 剛果(金)
Denmark (122)丹麥
Djibouti (7)吉布地
Dominica (2)多米尼克(在這里被坑了一下,丫的這個和下面的一樣的好像)
Dominican Republic (29)多米尼加(同上)
Ecuador (38)厄瓜多
Egypt (120)埃及
El Salvador (8)薩爾瓦多
Equatorial Guinea (2)赤道幾內亞
Eritrea (12)厄利垂亞
Estonia (45)愛沙尼亞
Ethiopia (34)埃塞爾比亞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5)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Fiji (51)斐濟
Finland (56)芬蘭
France (395)法國
Gabon (6)加彭
The Gambia (4)甘比亞
Georgia (39)喬治亞
Germany (425) 德國
Ghana (14)迦納
Great Britain (366) 英國
Greece (95)希臘
Grenada (6)格瑞那達
Guam (5)關島(美國海外領地)
Guatemala (21)瓜地馬拉
Guinea (5)幾內亞
Guinea-Bissau (5)幾內亞比索
Guyana (6)蓋亞那
Haiti (10)海地
Honras (26)宏都拉斯
★ Hong Kong (38) 中國香港
Hungary (160)匈牙利
Iceland (8)冰島
Independent Olympic Athletes (9) 「獨立奧林匹克運動員」(代表個人參賽,均來自科威特)
India (124)印度
Indonesia (28)印尼
Iran (64)伊朗
Iraq (23)伊拉克
Ireland (77)愛爾蘭
Israel (48)以色列
Italy (309)義大利
Ivory Coast (12)象牙海岸
Jamaica (68)牙買加
Japan (333) 日本
Jordan (8)約旦
Kazakhstan (104)哈薩克
Kenya (89)肯亞
Kiribati (3)吉里巴斯
Kosovo (8) 科索沃(前身為塞爾維亞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已獨立,奧運會新手)
Kyrgyzstan (19)吉爾吉斯斯坦
Laos (6)寮國
Latvia (34)拉脫維亞
Lebanon (9)黎巴嫩
Lesotho (8)賴索托
Liberia (2)賴比瑞亞
Libya (7)利比亞
Liechtenstein (3)列支敦斯登
Lithuania (67)立陶宛
Luxembourg (10)盧森堡
Macedonia (6)馬其頓
Madagascar (6)馬達加斯加
Malawi (5)馬拉維
Malaysia (32)馬來西亞
Maldives (4)馬爾地夫
Mali (6)馬里
Malta (7)馬爾他
Marshall Islands (5)馬紹爾群島
Mauritania (2)茅利塔尼亞
Mauritius (12)模里西斯
Mexico (125)墨西哥
Moldova (23)摩爾多瓦
Monaco (3)摩納哥
Mongolia (43)蒙古
Montenegro (34)黑山
Morocco (51)摩洛哥
Mozambique (6)莫三比克
Myanmar (7)緬甸
Namibia (10)納米比亞
Nauru (2)諾魯
Nepal (7)尼泊爾
Netherlands (242)荷蘭
New Zealand (199)紐西蘭
Nicaragua (5)尼加拉瓜
Niger (6)尼日
Nigeria (75)奈及利亞
North Korea (35)北韓(朝鮮)
Norway (62)挪威
Oman (4)阿曼
Pakistan (7)巴基斯坦
Palau (5)帛琉
Palestine (6)巴勒斯坦
Panama (10)巴拿馬
Papua New Guinea (8)巴布亞紐幾內亞
Paraguay (11)巴拉圭
Peru (29)秘魯
Philippines (13)菲律賓(。。。。。。。。。。。。。。。。。。。。。。。)
Poland (243)波蘭
Portugal (92)葡萄牙
Puerto Rico (42)波多黎各(美國海外領地)
Qatar (38)卡達
Refugee Olympic Team (10) 「難民奧運代表隊」
Romania (97)羅馬尼亞
Russia (282)俄羅斯
Rwanda (8)盧安達
Saint Kitts and Nevis (7)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Saint Lucia (5)聖露西亞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4)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
Samoa (8)薩摩亞
San Marino (5)聖馬利諾
São Tomé and Príncipe (3)聖多美和普林西普
Saudi Arabia (12)沙烏地阿拉伯
Senegal (22)塞內加爾
Serbia (104)塞爾維亞(已不包括獨立出去的科索沃)
Seychelles (10)塞席爾
Sierra Leone (2)獅子山
Singapore (25)新加坡
Slovakia (51)斯洛伐克
Slovenia (61)斯洛維尼亞
Solomon Islands (3)索羅門群島
Somalia (2)索馬里
South Africa (137)南非
South Korea (205) 南韓(韓國)
South Sudan (3)南蘇丹(2011年從蘇丹懷抱中獨立出去,奧運會新手)
Spain (306)西班牙
Sri Lanka (9)斯里蘭卡
Sudan (6) 蘇丹(已不包括獨立出去的南蘇丹)
Suriname (6)蘇利南
Swaziland (2)史瓦濟蘭
Sweden (152)瑞典
Switzerland (104)瑞士
Syria (7)敘利亞
Tajikistan (7)塔吉克
Tanzania (7)坦尚尼亞
Thailand (54)泰國
Timor-Leste (3)東帝汶
Togo (5)多哥
Tonga (7)湯加
Trinidad and Tobago (32)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unisia (61)突尼西亞
Turkey (103)土耳其
Turkmenistan (9)土庫曼
Tuvalu (1)圖瓦魯
Uganda (21)烏干達
Ukraine (203)烏克蘭
United Arab Emirates (13)阿聯酋
United States (554)美國
Uruguay (17)烏拉圭
Uzbekistan (70)烏茲別克
Vanuatu (4)萬那杜
Venezuela (87)委內瑞拉
Vietnam (23)越南
Virgin Islands (7)維京群島
Yemen (4)葉門
Zambia (7)尚比亞
Zimbabwe (31)辛巴威

㈡ 14億人只有1人參加冬奧會:印度只是因為窮嗎

荷蘭這樣的小國家,都有200多塊草地 體育 場,可是人口大國印度,卻只有15塊。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冬奧會。

沒想到的是,一向愛出風頭的印度,卻沒什麼動靜。

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為什麼只有1名運動員參賽?

雖然疫情形勢依舊嚴峻,不過本屆北京冬奧會,依舊有9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場面還是挺壯觀的。

其中,一共有18個國家,只派出1人孤軍奮戰。

1人參賽的國家,大部分情有可原。

比如,像厄瓜多、海地、東帝汶等國家,人口比較少,經濟也不發達,能派人參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又比如,東帝汶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2002年才獨立,全國總人口只有132萬人,物資基本都靠外國援助。

然而,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也只有一名選手參加冬奧會。

其實,印度在冬奧會上一直都處於邊緣地位。

早在1964年,印度運動員就參加了冬奧會。

之後將近六十年的時間里,印度非但沒有拿過一塊冬奧獎牌,每屆冬奧會參與的人數也始終少得可憐。

2006年,義大利都靈冬奧會上,印度派出的運動員人數最多,但也只有4人參加,其中有一名是女運動員。

因此,本屆北京冬奧會,印度只派出一人參加,也算是正常情況。

或許不少人覺得印度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熱帶,冬奧會表現一般實屬正常。

但實際上,印度在夏季奧運會的成績也很一般。

翻開印度參加奧運會的 歷史 ,雖然參賽人數不斷增加,從最初的1人到東京奧運會上的120人,然而獎牌數卻少得可憐,總數加起來只有35枚。

特別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印度以往實力強勁的曲棍球隊一蹶不振,沒有再獲得獎牌。印度奧運代表團的戰績也變得更加慘不忍睹。

從1984年奧運會開始,印度連續三屆奧運會都沒有獲得過獎牌,直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印度才在網球項目上獲得了一枚銅牌。

2008年,算是印度的奧運大年,在北京奧運會10米氣步槍比賽中,印度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獲得了金牌,也是印度自參加奧運會以來,獲得的 歷史 首枚個人項目比賽金牌。

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印度代表團獎牌數提升了一些,獲得了一枚金牌,還獲得了2枚銀牌和4枚銅牌,獎牌數為歷屆最高。

但這個成績對於印度來說,實在拿不出手。

而且這些年,雖然表面上看印度得到的獎牌數多了,但名次其實在不斷下降。

1980年奧運會還能排在第23位,但2020年奧運會卻只能排在第48位。

很難相信,像聖馬利諾這樣的彈丸小國,人均奧運獎牌數都可以輕松超越印度,著實令人尷尬。

印度奧運獎牌少,主要是因為普通人很難有條件訓練,國家也不支持。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的爸爸為了給女兒買一塊摔跤墊,向 體育 部門申請一筆資金。

雖然知道女主角有天賦能取得榮譽,可是官員還是拒絕了女主角爸爸的請求。

理由是:國家給 體育 的撥款實在太少,能分到女子摔跤隊的錢更是少之又少。

雖然是電影,卻真實反映了運動員在印度的窘境,如果沒有錢,哪怕再有天賦,也很難獲得國家培養。

GDP一度位於全球第五的印度,每年軍費投入600多億美元,可是 體育 總投入只有2億美元,也就是軍費投入的零頭。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印度代表團僅獲得一枚銀牌和一枚銅牌,大受打擊,於是印度政府開始大力發展 體育 。

雖然印度將 體育 投入提高到3.8億美元,但奧運專項上的錢並不多。

根據印度聯邦 體育 部的數據,東京奧運周期期間,印度政府一共給運動員們發放了8.3億盧比(約為1000萬美元)獎金,其中近30%專門用於培養參加奧運會的人才。

也就是說,實際上印度就拿出來300萬美元用於培養奧運人才,和其他國家相比,完全是杯水車薪。

作為東道主的日本備戰東京奧運會時,為了進入獎牌榜前三名,一共計劃投入了30億美元培養運動員,是印度的1000倍。

而人數還沒孫楊微博粉絲數多的澳大利亞,每年也會拿出2.5億美元給奧組委,其中有超過1億美元花在頂尖運動員身上。

根據加拿大《國家郵報》數據統計,加拿大聯邦政府每年會投入2億加元(約為1.5億美元),這包括了普通運動員的津貼、沖擊奧運獎牌的花費以及下一奧運周期和下一代運動員發展的費用。

具體而言,一個奧運周期里加拿大政府的直接投入就高達1.3億加元(約為1億美元)。

所以說,要是沒有國家的支持,運動員想要參加奧運會,其實很難。

那些能參加奧運會的印度選手,要是沒有一個富裕的家庭,更難實現夢想。

現年32歲的阿里夫·可汗,作為本屆冬奧會唯一一位印度運動員,其實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其實上次平昌奧運會,他本來有機會參加的,卻因為沒錢不得不中途放棄。

從阿里夫小時候起,他的父親就經營了一家滑雪用品小商店,他因此與滑雪運動結緣,並走上了職業道路。

2008年,18歲的阿里夫正式進入職業滑雪隊接受專業的訓練,他在14年間,一共參加了127個國際賽事。

為了練習滑雪,阿里夫每年都要額外花費大約60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50萬元),去國外訓練和比賽。

由於沒人贊助,阿里夫參加滑雪比賽的花銷基本都是自費,這筆錢讓他們全家都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生活非常艱難。

2018年平昌奧運會前,阿里夫為了湊齊足夠的資金參加冬奧會資格賽,啟動了一項眾籌計劃。

但參加四場比賽後,阿里夫沒有錢繼續參加第五場比賽,最終導致無法晉級去參加平昌冬奧會。

但阿里夫沒有放棄,印度當地政府和一些印度企業對他的訓練、旅行和裝備提供了贊助,再加上他發起第二次網上眾籌所獲得的資金,讓他可以順利參加北京冬奧會。

雖然比賽名次不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能登上冬奧會舞台,即是夢想成真。

與阿里夫·可汗相比,射擊選手阿比納夫·賓德拉毫無疑問成績更為優異。

他是印度首位奧運會個人項目金牌的獲得者,並一舉打破了印度奧運會28年沒有金牌的魔咒。

不過,阿比納夫能成功,和他富裕的家境有很大關系。

由於印度本土訓練水平和設備都沒法滿足訓練的基本條件,他從小就被家人送到德國接受專業的射擊訓練。

為了方便練習,阿比納夫的父母還為其建了一座私人室內射擊場,幫助他迅速提高成績。

可以說,無論是阿里夫還是阿比納夫,他們的經歷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沒錢,別想在印度當運動員。

要知道,像高爾夫、馬術、橄欖球等高端項目,運動員培養出來要花費天文數字的金錢,而且全身上下一套合格的裝備,就差不多要花費一個印度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開支。

即便是足球、籃球、游泳等相對平民化的運動,沒有適合的訓練場地,也很難進步。

但是,稍微像樣點的訓練場館和器材,都需要極大的費用來支持。

可在印度國內,基礎運動場的數量卻少得可憐。

板球傳奇人物卡皮·戴夫曾感嘆道:「荷蘭這樣的小國家,都有200多塊草地 體育 場,可是人口大國印度,卻只有15塊。」

同時,配備好的訓練員、隊醫、營養師、教練等培訓必備人員,背後也需要足夠的財力來支持,缺少任何一樣,都無法讓選手出成績。

由於沒有錢,印度很多好的 體育 苗子都被耽誤了,印度 體育 也自然而然難有大的發展。

在印度,像谷愛凌這樣家庭出身的人可能會成功,但是像全紅嬋這樣家庭出身的人卻永無出頭之日。

印度 體育 差,還有種族與宗教的原因。

眾所周知,印度人的種姓觀念一直根深蒂固。

在印度人的觀念中,高種姓人生來就是養尊處優,但低種姓卻需要長期去做卑微下賤的體力活。

雖然印度的種姓制度早於1947年被廢除,但是體力活動交給下層窮人的觀念,始終都沒有改變。

跑、跳、游泳等 體育 活動在上層階級眼裡雖算不上低賤,卻也不高貴,只是供貴族 娛樂 消遣的 游戲 。

同時,印度很多人因為信奉宗教,講究禁慾,而運動員消耗體力大,需要經常吃肉。

所以,中上階層受種姓觀念束縛,自然就遠離 體育 運動,這種思想也影響了印度整個 社會 的 體育 風氣,「下等種姓」的運動員也不敢在 體育 上有更高層次的突破和追求。

而瑜伽這種靜態練習,成了印度人更崇尚的 體育 健身方式。

《新印度快報》曾報道稱,「在種姓制度下,更看重智力成就,而與體力有關的勞動和活動卻被認為是低種姓人才做的事。這種文化熏陶也反映在學校和家長對待 體育 的方式上。」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印度太窮了。

印度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數的70%,其中多數都居住在缺水少電、交通閉塞的地方。

對於印度來說,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普及掃盲教育才是政府工作的重點。

沒有國家的支持,普通人即便有運動天賦,也首先得以養家糊口為主。

畢竟,比起當一名運動員,填飽肚子才是最現實的選擇。

大多數 體育 運動在印度都沒什麼發展前途,印度出一個奧運會冠軍更是無比艱難。

體育 是 社會 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借著英聯邦成員的優勢,早在1900年,印度就參加了第二屆巴黎奧運會。

直到32年後,中國人才有機會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從這方面看,印度比中國起步更早。

然而,122年過去了,印度在冬奧會只有1人參賽,中國不僅成功舉辦冬奧會,而且已經在本屆冬奧會獲得了7枚金牌,目前暫居亞洲第一。

國運興, 體育 才興。

看看鄰國印度,我們更能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㈢ 2021年奧運會印度參加了嗎

印度參加了2021東京奧運會。

2021年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120名運動員奧運代表團,這120名運動員承載著印度國人們的期望,尤其是最有希望取得好名次的標槍等項目的運動員。

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人口和第五大經濟體,也是歷史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在我們每個人看來,他應該像美國和中國那樣在奧運會等重大國際賽事中表現出色,至少獲得十幾枚獎牌,但印度在奧運會方面卻並不出彩。在每一屆的奧運會上,絕大多數的印度運動員表現出來的能力水平一般。

㈣ 印度派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奧運代表隊,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印度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在印度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卻不太好,印度這次東京奧運會派出了空前龐大的陣容,人數達到了127人,參加了奧運會18個項目的比賽,這樣做的好處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金牌。但是最後卻只有喬普拉在男子標槍項目上斬獲了一枚金牌,這是印度在奧運會的歷史上獲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也是印度奧運歷史上第10枚金牌。印度在東京奧運會上的總成績是1金2銀4銅。對於印度代表團來說,這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在之前的倫敦奧運會和里約奧運會上,印度都沒有獲得金牌,這次派出龐大的奧運代表隊,也是打破了沒有金牌的尷尬。

不過印度近些年因為經濟發展迅速,體育實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次雖然只取得了一塊金牌,但是他們也在不斷進步,實力還是不可小覷的。

㈤ 印度參加東京奧運會嗎

印度參加了東京奧運會。
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XXXII Olympiad),即2020年東京奧運會,是由日本奧林匹克委員會舉辦的國際性運動會,於2021年7月23日開幕、8月8日閉幕 。
2020年東京奧運會共有20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俄羅斯奧運隊和奧林匹克難民代表團2個參賽隊伍參賽,共11669名參賽運動員,賽事項目共設有33個大項、339個小項、339場金牌賽,其中滑板、沖浪、競技攀岩、棒壘球和空手道5個新增項目。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

閱讀全文

與印度參加日本奧運會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怎麼買雞爪 瀏覽:157
印尼鐵木多少錢1噸 瀏覽:535
帶孩子去越南玩什麼 瀏覽:221
伊朗關稅怎麼收 瀏覽:641
義大利面醬料怎麼保存 瀏覽:121
印度新聞肺炎一共有多少人 瀏覽:9
如何在英國注冊百度網盤 瀏覽:483
伊朗派了多少人參加東京奧運會 瀏覽:38
伊拉克為什麼幫助伊朗 瀏覽:415
印尼kak什麼意思 瀏覽:502
印尼怎麼查話費余額 瀏覽:598
印尼人屬於什麼宗教信仰 瀏覽:61
中國落地國籍有哪些國家 瀏覽:819
義大利主要食物有哪些 瀏覽:320
為什麼中國版 瀏覽:305
印度軍事武器有多少 瀏覽:174
家義大利語怎麼寫 瀏覽:231
中國地區哪裡養老最好 瀏覽:759
印度因為疫情多少人死亡 瀏覽:774
中國最難修高鐵有哪些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