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德軍為什麼有印度兵

德軍為什麼有印度兵

發布時間:2025-05-15 14:39:55

㈠ 關於德國二戰時兵源的問題~~

和二戰時的本子一樣,除了有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同盟軍外,德國在佔領區還有大量的附庸軍,比如維希法國那種維持軍,類似中國的皇協軍。至於德軍本國的兵源為什麼還很多,一是德國的徵兵比例排二戰第一,8000萬的德國人口,累計徵兵達到1500萬,差不多是1/5了。
第二就是歐洲的大量德裔志願軍,沒錯如字面意思,都是志願軍,原屬中世紀的法蘭克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原日耳曼名族在歐洲各處都有分布,因為同宗同源的血緣聯系,類似分布全世界的華人那樣,那些地區被德國佔領後,就有大量的德裔男性被德軍以本民族的意志招募,名義上都是德意志人。同理還有類德意志人,歷史上與日耳曼民族有淵源和分支的類德意志民族,也在這波自願軍的范疇內,比如立陶宛,愛沙尼亞人這些,德國軍隊也歡迎他們加入。簡單解釋性質的話,就像二戰本子軍隊里的台灣人,朝鮮人類似。
最後就是原英法殖民地的土族,別看希特勒大談凈化種族,倡導純日耳曼化,實際德軍中也有很多被納粹鄙視的所謂劣等民族的人員入伍,有阿拉伯人,也有印度人等各有色人種,他們被納粹的自由解放欺騙,自行脫離原殖民地軍隊,而倒戈到德軍的序列里。而後期因為德軍兵源緊張,某些德軍中出現一二個黑人,也絕對是有可能的事實,畢竟前線打仗的將軍們,只要有人參加保證戰力,才不會管他們元首高不高興。

㈡ 為什麼在德國的黨衛軍里,會有印度兵

呵呵……
不要奇怪,印度人也是屬於雅利安人種,這是二戰時德國所承認的,而黨衛軍都是由純粹的雅利安人組成,所以當時德國人對印度人並不是非常排斥!

㈢ 二戰德軍有非德意志人的軍隊嗎 比如黨衛軍有匈牙利 克羅埃西亞 白俄羅斯等師 國防軍呢

戰時有超過2,000,000人的外國志願人員參加了德國武裝力量對同盟國的戰斗行動,不僅有黨衛軍還有國防軍

黨衛軍原來只接受國外的德裔,到了1943年,希姆萊不得不把大量的非「德國人」納入他的黨衛軍中,對於斯堪地納維亞及低地各國的「日爾曼族裔」,希姆萊都能接受他們,至於非北歐地帶的志願者們,只要經過一番「自我辯解」也受到了黨衛軍的接納,到後來,連穆斯林志願者亦被允許加入黨衛軍了

——下面是不完全版統計:

佛蘭德人(Flemish)-說荷蘭語的比利時人
瓦隆人(Walloons)——說法語的比利時人
芬蘭(Finns)的志願者組成的成的「諾德斯特」營
荷蘭的志願者--尼德蘭志願軍團
南斯拉夫的穆斯林組成的「聖刀師」
黨衛隊第21"斯堪德培"武裝山地師(阿爾巴尼亞人
黨衛隊第30武裝擲撣兵師(白俄羅斯人
黨衛隊保加利亞武裝擲彈兵團
黨衛隊第3愛沙尼亞志願旅
武裝黨衛隊丹麥志願軍
武裝黨衛隊芬蘭志願營
黨衛隊第33"查里曼大帝"武裝擲彈兵師 (法國人
黨衛隊第25"匈雅提"武裝擲彈兵師 (匈牙利
第950印度步兵團
義大利志願軍團第1突擊旅
黨衛隊拉脫維亞志願旅
黨衛隊第23"尼德蘭"志願武裝擲彈兵師(荷蘭)
黨衛隊挪威滑雪營
第250步兵師 ×(西班牙)
武裝黨衛隊瑞典志願軍
黨衛隊武裝擲彈團(羅馬尼亞
黨衛隊第14武裝擲彈兵師 (烏克蘭
黨衛隊第29武裝擲彈兵師 (俄羅斯
黨衛隊武裝騎兵旅(韃靼
黨衛隊東土耳其武裝團(中亞穆斯林)
此外還有瑞士人、美國人(!)
最為混雜的11SS「諾德蘭」師可算是個小的聯合國部隊了,包括了大量的外籍志願者,有丹麥人,挪威人,愛沙尼亞人, 芬蘭人,德國人,英國人,荷蘭人。瑞典人, 瑞士人,德意志族人。在戰爭階段,還有很多來自比利時,克羅埃西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德意志族志願者加入該師。

有報道,在德軍中,至少有50人以上的中國人參戰,
此外還有大量投降德軍的「俄羅斯解放軍」,這是「偽軍」了,包括蘇聯各個民族
從英軍俘虜中投降的印度人
著名的一個人是韓國人,在東方戰場被蘇軍俘獲,又在東線投降德國,接著又在西線投降了美軍

——戰後一個統計資料,證明參加黨衛軍中的外國志願者中有荷蘭人5萬、比利時人4萬、法國人2萬、丹麥人6千……在戰爭結束前夕黨衛軍的兵力一共是31萬人,其中德國人只佔11萬,也就是說,1945年黨衛軍中2/3的士兵都是外國人。」

㈣ 二戰德國軍隊中的外籍軍團

所有黨衛隊隊員(包括黨衛軍)都宣讀了遠遠比國防軍嚴厲許多的誓言。黨衛隊全國領袖希姆萊希望用最純正的德意志青年來組成這只精銳的而且絕對忠誠的組織;但是,這個計劃由於對徵召新隊員的種種限制而始終沒有實現,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希姆萊選拔的條件過於苛刻,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德國國防軍為了限制黨衛軍的發展,而對黨衛軍凍結新兵兵源,但是隨著納粹德國在西線取得的驚人勝利: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相繼被征服;希姆萊開始走上了好運,因為隨著德國的勝利,那些海外的德裔青年們開始爭先恐後的加入黨衛軍,納粹的領袖們雖然視之為德裔,可是納粹德國在法律上卻還沒有承認他們是德國人,就憑這一點,希姆萊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徵召德裔青年,雖然這些人遠遠不能構成大部隊,可是這畢竟使希姆萊看到了希望,所以希姆萊手下最得力的助手黨衛隊中央技術管理局補充處處長戈特洛勃.伯格爾(Gottlob Berger)招募「不受國防軍制約的德意志族人和日爾曼人。」

因此,為了未來建立龐大的黨衛軍帝國而著手開始儲備兵源的的希姆萊的建立了日爾曼黨衛隊(Germanic SS)這個組織,具體來說就是黨衛隊在西北歐4國建立的本土黨衛隊,以各國的語言來命名組織名稱和宣讀誓詞,其主要是由比利時的「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荷蘭語--Germaansche-SS in Vlaanderen),荷蘭的「尼德蘭日爾曼黨衛隊」(荷蘭語---Germaansche SS en Nederland),挪威的「挪威日爾曼黨衛隊」(挪威語---Germanske SS Norge )和丹麥的「Schalburg軍」。各個國家的黨衛隊在制度,服裝,編制上完全模仿了納粹黨衛隊,而且直接聽命於希姆萊本人(在1942年底日爾曼SS成立之初,希姆萊就對部下們說「必須記住,整個歐洲只有一個SS----黨衛隊全國領袖指揮下的日爾曼SS。」

這些日爾曼SS平時都是維持自己的固有建制,只是在兵員短缺的時期,才會從內抽調,例如,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很多編入了黨衛軍「西歐團」,「西北團」和黨衛軍佛萊明軍團以及納粹黨的NSKK。比如1944年,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共有3500人,其中就有1600人在德國黨衛軍服役,940人在NSKK,500人在法蘭德斯軍團(這是一個預備組織,成員都是年齡太大或是身體不符合在一線日爾曼SS服役的黨衛隊員或法西斯分子),只有460人是常規服役的法蘭德斯日爾曼黨衛隊員,這裡面還有100人是試用人員。
日爾曼SS的性質和普通SS一樣,是負責本土統治監管,而Freiwilligen Legion Niederland這類的組織都是屬於黨衛軍的作戰部隊,但是後者經常從前者抽調人員。所以相對來說,日爾曼SS是一個在表面結構上比較獨立的組織。到了大戰後期各國的日爾曼SS幾乎都被編入了德國黨衛軍,開赴前線作戰

甚至在40年希姆萊所接納的志願者里,竟然有5個美國人。但這是極其少見的例子, 雖然這只是個小小的開端,但卻是以後的黨衛軍涌進了大量的外籍人的開端,黨衛軍發展的最高峰擁有近百萬人,但是外籍志願者們卻佔了黨衛軍兵員的大部分,黨衛軍顯然已經背離了希姆萊的初衷:一個血統純正的精銳組織。事實上,到了1943年,希姆萊不得不把大量的非「德國人」納入他的黨衛軍中,對於斯堪地納維亞及低地各國的「日爾曼族裔」,希姆萊都能接受他們,至於非北歐地帶的志願者們,只要經過一番「自我辯解」也受到了黨衛軍的接納,到後來,連穆斯林志願者亦被允許加入黨衛軍了,整個二戰期間,約有幾十萬的外籍志願者在黨衛軍的編制里作戰,他們構成了德意志的外籍軍團。
從1940年5月後,黨衛軍就開始著手徵召「北歐」(Nordic)和「日爾曼」(Germanic)志願者加入黨衛軍,這個努力在1941年6月後大大加強,使得這些志願者們及時加入了東線戰場。最先,納粹的人種學者們就表示能接受一定級別的志願者們,佛蘭德人(Flemish)-說荷蘭語的比利時人被認定為屬於雅立安譜系的,因此被允許加入黨衛軍。不久,瓦隆人(Walloons)——說法語的比利時人再一開始被認為並不合適加入黨衛軍,但是不久後亦在一番「辯解」後允許加入。
來自比利時的瓦隆人志願者
1940年9月後黨衛軍籌劃建立新的師團,並命名為「日爾曼尼亞」 (Germania)師,因為其基幹是從黨衛軍特別機動部隊摩托化師(黨衛軍帝國師)的日爾曼尼亞團(Germania)完全移植過來的,該師的另外2個團:一個是主要由荷蘭(Dutch),佛蘭德的(Flemish)志願者們(他們大多為18到25周歲的青年)組成的維斯特蘭(Westland)擲彈兵團和主要由丹麥(Danish)和挪威(Norwegian)的志願者們組成的「諾德蘭」(Nordland)擲彈兵團,1941年2月的時候還有一個由芬蘭(Finns)的志願者組成的成的「諾德斯特」營(The Finnische Freiwilligen-batallion der Waffen-ss Nordost),大約1000人,加入其中,瑞士和瑞典亦貢獻了一定的志願者。
到了1940年12月,這些志願兵們已經在德國軍官的監督下,開始進入新師團的預備訓練,為了這個師團,12月20號,希姆萊選用了「維金」(Wiking)[viking是指從8世紀到10世紀劫掠歐洲北部和西部海岸的航海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他們大多數是海盜,但是維京人同時也以出色的手藝人,海員,探險家和商人而著稱]這個傳奇性的名稱,師長就是日爾曼尼亞團的長官菲利克斯.施坦因納(Felix Steiner);該師編制序列在黨衛軍的占第5,可見從第5個黨衛軍師開始,就有大量的外籍志願者們加入了黨衛軍。
還是很多資料和圖片請看資料連接:http://post.mop.com/1861890.html

㈤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有那麼多外籍士兵有很多甚至是志願加入的

讓我來幫您回答吧。
鄙人雖然剛玩二戰系列問題,但還是有經驗的。

一一分析:
二戰中德國為什麼有那麼多外籍士兵?
個人觀點:他們並不是效忠德意志第三帝國,只不過他們反對蘇聯社會主義。

說來也是,當時孤山血戰居然出現了20多個民族共同作戰的奇觀,其中各族都有,主要就是他們思想右翼。。。

說簡單點,按他們的思想(反對布爾舌為克就要扯一戰了…不多說了吧……—)反正換了我也一樣,早晚都是死,攻打柏林的是蘇軍,還不如參戰,因此外籍兵遇到美國人都是投降的。。。

納粹的洗腦也似乎卓有成效,其中不少都參加了……(註:外籍兵也算上外籍德意志人)

滿意加分

閱讀全文

與德軍為什麼有印度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羅馬主要為什麼氣候 瀏覽:23
印尼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657
中國蔬菜水果出口貿易怎麼做 瀏覽:848
中國手機在印尼怎麼使用 瀏覽:830
中國以前的太空宇航員住哪裡 瀏覽:687
印尼援助漁民多少錢 瀏覽:148
伊朗女性戴頭巾什麼意思 瀏覽:982
伊朗為什麼是聖裔 瀏覽:573
現在英國為什麼這么富 瀏覽:326
印尼引進什麼商品 瀏覽:438
亞洲怪談之印尼篇結尾什麼意思 瀏覽:500
英國讀研需要什麼學歷 瀏覽:99
越南為什麼老停電 瀏覽:848
印尼的臭豆有什麼作用 瀏覽:334
英國怎麼廢除奴隸制的 瀏覽:634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會怎麼樣 瀏覽:845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麼臟 瀏覽:295
為什麼英國人的廚藝差 瀏覽:179
印尼盾10000等於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04
印尼什麼手機卡信號好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