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為什麼出現大規模抗議呢
新德里冬天的寒冷沒能阻止印度農民抗議的激情。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郊區,越來越多的印度農民在此集中,抗議政府今年通過的三大農業改革法案。
這些農民大都來自印度的北方邦、哈里亞納邦、旁遮普邦等。這些地區都是印度主要的農業產區,也是印度農業人口的主要分布區。從2020年11月下旬開始,成千上萬的農民開著拖拉機、坐著馬車、甚至徒步,向首都新德里進軍。農民預期他們關心的問題不會得到快速解決,出發時就准備好持久抗爭:干糧、炊具、帳篷、被褥等,隨身攜帶。在抗議的間歇,這些農民會就地生火做飯,晚上就睡在拖拉機上,或者蜷縮在簡陋的帳篷中,條件相當簡陋。但為了今後更好的生活,這些困難也就無所謂了。
印度農民如此大規模的抗議,要做到中規中矩,不越雷池,幾乎是不可能的。為引起政府的注意,這些農民已經數次試圖進入首都新德里,頻繁與當地警察不可避免地發生沖突。據印度媒體報道,在參加抗議的印度農民中,因為道路交通事故、寒冷、沖突等方面的原因,已有數十位農民喪生。
但抗議的農民沒有因有人傷亡而退縮。「我們不會回去,除非政府撤銷改革法案。」參加抗議的印度農民說。
(在孟買舉行的農民抗議集會)
為減少此次抗議事件的影響,印度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和農民代表進行了至少10輪會談,但尚未取得結果。最新進展顯示,2021年1月,印度政府表示,可以暫緩農業改革法案實施18個月,但前提是農民代表必須和政府就法案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並提出解決辦法。印度政府總理莫迪2020年9月份在農業改革法案通過時,曾表示,這是印度農業產業發展的「分水嶺」,對於國家向前發展是「歷史性和必要的」。但農民代表對此不認同。「這事關我們農民的利益,政府為啥就不徵求我們的意見,就推出這些改革法案?」
盡管印度農民抗議運動已經歷時兩個月,尚未沒有看到平息跡象。而印度的其他一些農業產區的農民也開始對北方農民的抗議進行聲援。2020年12月份,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的農民分別在孟買等城市進行集會,呼應首都新德里的農民抗議運動。
『貳』 印度警民街頭混戰,為何印度會出現如此亂象
據了解,馬哈拉施特拉邦警察在巡邏時,發現一大幫民眾聚集,當其試圖驅逐時,遭到了民眾的強烈反抗,最終才演變成與一大幫聚集民眾混戰。總結而言,亂象的產生主要原因是由於疫情反彈、政府機關防控不到位,還起到了反作用。
生存的壓力讓印度民眾與政府、警方的沖突不斷,若莫迪政府仍不能遏制住疫情,那麼,逆反的底層民眾壓抑已久的怒火,很可能會全部宣洩出來,這會對印度的社會秩序產生不小的影響。希望能夠做個合格的領導人,讓疫情早日結束,只留存在歷史。
『叄』 當前印度國內矛盾是什麼
印度最突出的國內矛盾是印度國內的種族、民族矛盾問題。可以說,種族民族矛盾是長期困擾印度的最大問題。而隨著恐怖主義活動在全世界的盛行,印度國內種族民族矛盾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這直接威脅著整個印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嚴重干擾了印度經濟的運行,加劇了社會動盪,對外商投資的打擊也很大。同時,印度國家形象也因此遭受到破壞。
『肆』 印度軍隊疫情嚴重,為什麼印度還是有底氣和周邊國家發生沖突
印度最近捅的簍子可不算少,不僅國內疫情不出所料的沒有控制住。而且對外也是大打出手,但是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反而在三個方向被暴打。其實如果翻看印度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印度自從建國之後,經常對周邊國家發起騷擾,製造沖突。雖然印度軍隊內部都出現了疫情蔓延,但是印度軍隊仍然不停的對外騷擾。這個中原因,我總結了一下。
上一個民族主義國家是二戰時期的德國,但是德國的下場我們都看到了。其實民族主義本來就是雙刃劍,莫迪因為民族主義而上台,所以他必須做出一副對外非常強硬的態度,不然民族主義就會反噬莫迪自己。但是莫迪心裡明白,打仗打不過的,所以只能通過不斷的挑事,轉移矛盾維持住印度不崩潰。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印度軍隊內部明明有那麼多的疫情感染的例子,但是印度軍隊仍然不斷的和周邊的國家發生沖突。
『伍』 印巴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歷史原因,有民族原因,也有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積怨的原因。所謂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陸』 20年來最嚴重的騷亂,惡性犯罪事件頻發的印度到底怎麼了
20年來最嚴重的騷亂,惡性犯罪事件頻發的印度到底怎麼了?這就是印度深層次社會矛盾的大爆發,也是印度民族的一個矛盾體現,下面給大家分析具體原因,朋友們請參考:
三、印度宗教信仰差別巨大,矛盾由來已久:
印度的宗教信仰千差萬別,而且各個宗教之間的矛盾,非常的尖銳。這次印度的大騷亂和宗教方面的矛盾,也有十分直接的原因。
『柒』 印度跟巴基斯坦的沖突有那些原因
克什米爾領土爭端是印巴矛盾的具體體現,深層次原因是印度對於南亞次大陸霸權的覬覦。民族和信仰不是成為國家對立的直接誘因,即使是領土爭端如巴以,如中日,都是可以通過和平手段或者暫時擱置等措施來彌補和修復兩國關系的,印度對於南亞次大陸的霸權的爭奪由來已久,他的真正對手是中國,從地緣政治來看,唯一能給印度帶來地理壓迫的,只有中國,但是要與中國真正的抗衡,只有先奪取南亞次大陸的霸權。在多年的戰爭中,印度相繼吞並了錫金、不丹一部分、緬甸一部分和中國的一部分,放眼南亞,唯一能夠牽制印度的,就只剩下巴基斯坦了,通過三次印巴戰爭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把原來的巴基斯坦一分為二,獨立了孟加拉國,嚴重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實力,如果不是中國數十年來持續不斷的援助,印度早就控制了整個南亞,陳兵百萬於中印邊境了。
『捌』 印度是哪兩個國家之間爭端的根源,導致矛盾的突出原因是什麼它從根本影響著國際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矛盾是印巴分治的禍端,是分家不清的的禍根。具體表現為領土爭端。
古代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十七世紀。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為了便於長期統治印度,提出《蒙巴頓方案》把印度分成兩個自治領,信仰印度教的地區劃為印度,信仰穆斯林教的地區劃為巴基斯坦。當時,印度國大黨接受了《蒙巴頓方案》。印度一分為二,巴基斯坦分東巴,和西巴。克什米爾地區,英國殖民者故意搞的不清,為印巴的爭端埋下付筆。8月14日和8月15日,印度分成兩個自治領地。
1950年印度獨立,建國。1956年巴基斯坦獨立,建國。兩國開始為克什米爾問題發生領土爭端。連年戰爭不斷。
1971年印度又派兵侵略東巴基斯坦。支解了巴基斯坦,1972年成立了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失去東巴,兩國仇恨更大。
其次,蘇聯為了制約中國,支持印度反對中國,中國為了反對印度,支持巴基斯坦。美國為了和蘇聯掙霸,也支持巴基斯坦。這是印巴不和的國際環境。
『玖』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是什麼尼赫魯為何突然挑起爭端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印度統治者尼赫魯是成長於英國殖民時期,也一直奉行的是一種擴張主義的侵略政策,所以是直接想要去針對中國的邊境。再加上當時的印度國內的整體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其實因為殖民統治讓印度也積攢了大量的社會矛盾,也引發了貧富矛盾和經濟矛盾,所以為了轉嫁這種矛盾,尼赫魯也就選擇了挑起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境沖突。與此同時在尼赫魯挑起邊境沖突的時候,也得到了美國和蘇聯的大力支持,這兩個大國也都向印度提供了非常多的軍火,還提供了一些巨額的貸款,在外部力量的拱火下,所以讓中印發生了戰爭。
最後這場戰爭的結局就是印度必須要為自己的所做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中國的軍隊也對印度軍隊實施了武裝反擊,戰爭結局也毫無懸念,必然是中國勝利。
『拾』 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何沖突不斷
很多人應該都發現了,印巴真的是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開始各種各樣的「打鬧」,甚至冬雲軍隊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在之前印巴這兩個國家都是歸印度總督管理的,曾經印度還被稱之為英國的女皇皇冠上的寶石,不過後來隨著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英國曾經將可什米爾的統治權交給印度,可是克什米爾的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穆斯林人,英國這樣做讓克什米爾的內部就有很大的糾紛,所以克什米爾很多人對於這樣的分配根本是不滿意的。所以克什米爾人就開始向印度反抗,巴基斯坦就來援助克什米爾,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現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是會經常的產生糾紛,矛盾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