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印度的歷史來看他們並不富裕,但是為何他們的軍費那麼高
其實印度給人的感覺還是不富裕的吧,的的確確是這樣的,但是大家也應該聽說過,印度的軍費很高,話說每年有556億美元。那麼很多人就要問了,為何看起來比較窮的印度有這么高的軍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分析分析。
其實我們對印度的了解還是比較片面的,很多人都是以為,沒有真正的了解印度。其實印度的軍費並不算高了。印度雖然人均GDP只有1709美元每人每年,但是整個整體還是比較多的,全國總GDP有2.256萬億美元。再看印度的軍費佔比,印度的軍費佔比一般有559億美元左右,這其實只佔了總GDP的2.5%。所以並不算高。
印度軍費開支佔比不高,但是他們的國防需求卻十分高,其實就是和巴基斯坦的邊境問題沒處理好,隨時有戰爭發生。但是其實印度人民也很苦啊,地區霸主問題是不是可以稍微的往後放一放呢?
2. 軍費都是600多億,為何俄羅斯節衣縮食,印度卻像中了彩票
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強大,軍事發展必不可少。根據目前各世界強國的發展狀態可以知道,一旦能在國際上占據主要地位的國家,其軍事實力的強大都必不可少,畢竟只有軍事實力足夠強大,其他國家才不敢輕易進行挑釁。中國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20世紀初的時候,中國還是一個處於動盪戰亂狀態的國家,隨著幾十年的不斷戰斗和奮勇拼搏之後,中國逐漸實現軍事實力的強大,發展至今,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世界第三的穩定地位。可見,一個國傢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多麼重要。
3. 印度每年的軍費是690億美元,為何會如此虛高
印度的軍費真實情況是只有1/4用於購買武器設備,只有百分之7投入於武器研發,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給印度現役軍人的工資和那些退伍軍人的慰問金退休金。
印度每年的軍費開支排世界第五
貌似印度投入的軍費並不是690億美元,而是640億美元在這一點上我要進行一下更正。但這也不低了,印度每年的軍費開支位於全球第五,更是已經佔到整個國家的GDP的2.5%。但奇怪的是,雖然印度投入在軍事里的錢財和中國不相上下,可是實力卻相差一大截,印度現在的防長曾經就直觀的說,印度現在所具有的彈葯只夠維持10天的激戰,而這無疑是變相的承認印度的軍事實力落後。
印度軍內貪污腐敗問題
除此之外,印度的軍費很多,去向不明,而大多則都被印度軍官貪污,印度軍內盛行官僚主義,而軍隊貪污更是各個國家都會面臨的問題,印度的海陸空三個軍種為了爭這點軍費,可以說是搶破了頭,而這些軍費要到了之後也不拿去干正事,使得這些軍費真正的價值得不到利用,這些軍費只有7%是被用於武器研發,一個真正的軍事大國是不依靠於外來,國家可以自主研發武器掌握核心技術可是印度這些年來雖然可以造導彈造大炮,可是很多核心技術自己依然不能擁有,甚至連子彈這種小零件兒都要去外國進口。
4. 印度每年的軍費有多少呀
2007/2008財年,印度國防預算高達9600億盧比,約300億美元。一直以來印度把擴充軍事實力當成爭當世界一流大國的重要標志。印度始終致力於稱霸南亞、直接控制印度洋,躋身世界軍事強國行列是印度國家戰略的終極目標。印度當局深信,軍事實力是取得大國地位的必要基礎,外交必須以軍事為後盾,軍事必須以外交為補充,軍事力量不僅是構成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國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戰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機構、軍界、學術界和新聞界的廣泛支持,印度導彈之父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宣稱:「弱小並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軍事上必須強大
5. 印度2010和2011的軍費
印度2010年284億美元(印度財政部長普拉納布·慕克吉6日宣布,到2010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軍費預算將增加24%,達1.42萬億盧比(284億美元),將為印度的123萬軍隊的現代化計劃提供資金。 )
2011年未公布,大約在3-4月公布,不過按年增長20%推算,大約為340億美元!
6. 印度是窮國嗎
錢不是問題啊,隨便一個國家不管人民死活玩命壓榨都有錢的。。。。。而且印度窮也是相對。GDP高達中國的5分之1.這些錢不搞基建不搞科研的話還是很多的哦。。。再來對於印度這個炮彈擊中炮口的奇葩國家來說。基建垃圾,工業像一坨屎。而且有覺得自己好厲害想在世界面前裝逼,讓各國大佬高看一眼。捅婁子了要打架咋辦?不買不行啊!這個就像大米漲價了窮人也要買,是剛需啊剛需啊。人窮不能不吃飯。國窮不能沒軍隊啊?印度要是不買的話連巴基斯坦都打不過哦
印度給人的印象就是,買武器總是大手筆,動輒幾十億美元購買飛機軍艦;與此同時,好像印度又很窮、很落後。於是有人會問,印度到底窮不窮?
首先要說,印度在軍購上確實大手大腳,但是並不意味著印度的軍費開支很多。根據2016年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統計,印度的軍費開支為484億美元,低於美國、中國、英國、俄羅斯和沙特,只相當於美國的7.8%,中國的四分之一。那麼為何印度給人留下窮兵黷武的印象呢?因為印度自己的軍工產業非常落後(相對於其他大國而言),軍事裝備的自主供應能力非常弱小,為了趕上周邊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發展速度,只能依靠大量進口西方和俄羅斯的武器。
即使如此,印度也不是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在冷戰結束後的很多年裡,中國的武器進口金額一直高於印度,只是近幾年,隨著我國武器研發水平的迅速提高、新型裝備井噴式裝備部隊,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的帽子才被印度搶走。那麼,為什麼大家總覺得印度進口武器力度更大呢?原因是,我國進口武器集中於若干尖端裝備,其他武器都能自產。而印度進口武器的范圍非常廣泛,小到子彈、輕兵器,中到坦克、裝甲車,大到戰斗機、預警機、運輸機,乃至航母和核潛艇,都需要進口。這就給了印度大量出鏡機會,讓讀者覺得印度瘋狂軍購,顯得非常有錢。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印度到底有沒有錢呢?首先,從上文可以知道,從軍費上看,印度其實並不算很有錢。其次,從經濟實力看,印度2016年的GDP為2.26萬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而中國是11萬億美元,印度是中國的五分之一。由於中印人口規模相當,因此印度人均GDP也是中國的五分之一,大概是1709美元。而2016年中國人均GDP最低的省份為甘肅省,也達到了4106美元。換言之,中國最落後省份的人均GDP都是印度的2.4倍。因此,印度沒錢,而且很窮。
總之一句話,印度很窮,軍費開支也不多。印度成為軍購狂人,其實是無奈之舉。
印度是大國,大國再窮(人均),總量都是世界前十,實際上印度gdp已經超過英國,排在美中日德之後,gdp總量在這,轉化為財政收入的自然也不少,拿出gdp的1%采購軍備,還是買得起的。即使沒有那麼多,可以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集資,人口眾多,在這個時候優勢就體現出來
問題是武器要拿外匯買啊!首先是印度政府稅收效率極低,導致稅收佔gdp的比重也極低,而且印度的外債已達1.2萬億美元,每年利息就要佔財政的四分之一,最重要的是印度外儲只有3000多億美元,現在還保持著大幾百億逆差,而且敢在美聯儲縮表的時候降息,作死!
買武器有錢不代表就有錢了 關鍵是看這個國家在國防上的需求有多大 不可否認現在印度的角度上來看 他們國防上的需求還是挺大的 西邊有巴基斯坦要搞 北邊還有尼泊爾要威懾 還有中國這個龐然大物在上面壓著 還有印度洋想控制著 雖然GDP遠不如中國 但是在國防上的需求其實不比我們少多少 印度建國之初就說了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 正是這種所謂的大國情懷 讓印度有點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印度現在應該學中國進行韜光養晦 對內大力的深化改革 把人口紅利真正的轉化為生產力 把製造業發展起來 把一些拖累印度印度經濟發展的老問題解決掉 這些才是印度現在要做的 但是現實正好相反 國內一團糟的時候竟然來挑戰中國 不知道是為了轉嫁國內矛盾還是中國的發展讓印度神經失常了 而且美國可能也有在背後的工作
在不少國人眼中印度是一個臟亂差俱全的國家。但在不少專業人士看來,印度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新興經濟體。2019年印度的GDP達到了2.88萬億美元,超過了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法國和英國。而據一份2018年發布的資料顯示,從2007年至2017年,印度財富總額由3165億美元增加到了8230億美元,目前印度有千萬富翁20730位,有億萬富翁119位。這些富翁中名氣最大的是信實工業公司的「掌門人」穆克什·安巴尼,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他的個人資產達到了514億美元,據稱超過了馬雲先生和馬化騰先生的財富總和。
據《2018胡潤印度富豪榜》顯示,印度的831位頂級富豪擁有的財富數量為4.9萬億人民幣,相當於印度GDP的1/4。印度頂級富豪中主營業務在醫葯行業的佔13.7%,主營業務為軟體服務業的富豪佔7.9%,以快速消費品業為主要業務的富豪佔6.4%。除了穆克什·安巴尼外,印度還擁有高塔姆·阿達尼(財富量157億美元)、欣杜賈兄弟(財富量156億美元)和帕朗吉·密斯特里(財富量150億美元)等頂級富豪。
在2020年全球企業500強榜單上,印度有7家企業「金榜題名」。其中穆克什·安巴尼的信實工業公司2019年營收額為862.7億美元,比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GDP(839億美元)還多。一同上榜的印度石油公司的營收有692.46億美元、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的營收為571.71億美元、印度國家銀行實現營收510.91億美元、巴拉特石油公司實現營收404.1億美元、著名的塔塔 汽車 公司營收有372.42億美元、從事黃金業務並擁有完整價值鏈的拉加什出口公司的營收為275.9億美元。有這么些大公司來支撐印度經濟,印度怎麼可能算是個窮國呢?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仿製葯生產和出口國,不久前國內某電影就反映了國內不少患者需要購買印度仿製葯來治病。僅2019財年印度仿製葯出口額就達到了191億美元,有報道稱全球近50%的疫苗由印度生產。仿製葯出口成為印度繼軟體產品出口外的又一重要發財門道。另外,印度有大量勞動力在海外務工,每年從國外匯回國的僑匯收入數量非常大,例如2019年印度的僑匯收入為795億美元,同年中國的僑匯收入為674億美元。僑匯收入增加能夠極大地拉動印度GDP的增長。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印度還是比較有錢的,但不可否認印度仍然有數億真正的窮人,而且現在印度的貧富差距還非常大。例如印度的頂級富豪中有233人居住在孟買,但就在這座所謂「領先上海30年」的城市裡卻擁有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貧民窟,裡面居住著100萬貧民。這些貧民的居住空間狹窄簡陋、垃圾遍地、缺乏水電供應,甚至連廁所都嚴重不足。除了孟買,印度還有很多地方的貧富差距也非常嚴重。據統計印度約有2.7億人口的生活水平處於貧困線以下,絕對貧困人口有7300萬人。因此對於有錢人來說印度是天堂,但對於窮人來說印度只能算是噩夢之地。
看過一篇,不知道真假;就是印度的采購,有玩數字嫌疑,虛晃一槍,最終落實的是采購報道中的十分之一而已。中間過程充斥腐敗貪污回扣等等;然後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10幾億人口養活幾萬人,印度口號喊的響,但是解決貧困問題好像越來越糟糕。
印度按理不窮,但印度財富99%在1%人手上,而99%人手中只有1%財富所以看上去很窮,而1%富人精英地產商企業家權貴,通過口號宣傳各種概念洗腦,窮人一天吃2歺飯,現吃一歺那一歺省下來,被政府各種稅收收去,買武器,
印度這個國家,不求發展,國內工業體系落後,製造業更上不去。印度當局不是把心思用在國家的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上,而是一門心思與周邊國家對抗,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印度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13.68億,國內年經濟GDP總量2.9萬億美元,在世界經濟GDP排名第七。人均佔有GDP2100美元,是中國人均GDP的五分之一。印度的個人GDP在世界排名130位。還屬於貧困線上。而軍費開支達到了484億美元,已達到了中國軍費預算的4分之一。
印度國內的財富都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發展不平衡,窮的窮、富的富。特別是在農村更窮,人均年收入不到五、六百美元,一家人的溫飽問題也難解決,村裡甚至連個象樣的廁所都沒有。小孩有病也看不起醫生,只有在家硬扛等死,遍地都是死嬰。少年兒童上不起學,至如今印度國內文盲一堆,數不勝數。己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就這印度當局還擴軍備戰,每年拿出上千億美元進口武器裝備,進口武器不會操作,造成飛機頻繁墜毀,戰艦失火等事故頻發。究其原因是印軍人員素質差、文化知識淺薄造成的。因為國人太窮,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的結果。
印度要想改變國內現狀,必須把製造業上去,然後象中國兔費十二年義務教育,使人人上的起學。少年強則國家強。沒有人才怎能崛起,怎能有大國地位。這就叫 科技 興國。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自己產品幾乎沒有在世界上很少見,印度在購買武器和黃金在世界上富國但在文教生活水平上最貧窮國家,人口和中國差不多但六億人口沒有自己住房。
7. 越南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誰更勝一籌
越南軍事實力怎麼有資格和印度相比?僅從印度遠程彈道導彈一個方面來說就碾壓了越南幾個來回!而且印度還有原子彈,世界上軍事力量的強弱最直觀的對比就是:有核
和無核!
我們討論印度軍事實力的時候總是以俯視的態度去觀察,這是因為我們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在軍品製造方面比印度先進的國家,而世界上剩餘的包括越南在內的200多個國家,都是或多或少的帶有仰視的眼光去看待印度。
目前印度的軍事實力位居世界前六名,是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軍隊總員額位居世界第四位,並且印度的武器裝備製造涵蓋了從:遠程導彈、航空母艦、核潛艇→坦克、大口徑火炮所有門類,門類齊全程度甚至超過了德國和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而越南現在卻連一輛坦克或者一門大口徑火炮都不能製造,這說明越南的工業能力比印度差距是很大的!
一個國家軍隊是否強大要看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工業能力,印度人口是越南的十倍、經濟國模超過越南八倍以上...在國際經濟分工當中等級也高於越南,算是地區性大國,這些都不是越南可以相比的,從軍事上來說印度的國防預算接近500億美元,越南僅有80億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印度軍隊也因為有錢,武器裝備先進程度也比越南高出許多。
越南也有「飛毛腿」短程彈道導彈
,但與印度「烈火」系列相比落後太多,根本沒有可比性。
有人會說,越南直到1990年代初才結束戰爭狀態,軍隊的作戰能力、軍事理論的形成應該比印度強吧?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越南雖然在國家統一戰爭時與法國、美國軍隊都打過仗,但他們是在整個 社會 主義陣營的幫助下才完成的,越南戰爭期間「蘇東集團」和我國對越南的援助超過了500億美元,從一枚地空導彈到一把牙刷...等戰備物質應有盡有,這才使得越南在與法國和美國戰爭當中沒有被打垮!否則越南這種一支AK–47步槍都不能製造的國家有啥資格與美國交戰?
越南陸軍蘇制2S3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是蘇聯1960年代初製造的...目前越南陸軍的整體實力未達到蘇軍1950年代末的水平。
更主要的是越南根本沒有進行過軍一級別的戰役,也就是說:越南軍隊所謂的經驗都是游擊隊戰法,幾乎沒有進行過正規化的大兵團作戰,反觀印度也通過「三次印巴戰爭」獲得了很多軍事理論和實戰經驗,而且是與巴基斯坦這樣的軍事強國作戰中獲得的!這要比越南對柬埔寨所獲得的經驗寶貴的多。
印度具備發射衛星的能力,在國際宇航界處在三等的位置,反觀越南沒製造過一枚運載火箭、沒發射過一顆衛星。
總之,越南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相差甚遠,如果與印度交戰肯定會敗落!其所謂的實戰經驗,在21世紀的戰爭當中沒有多少可以借鑒的意義!因為對手變了,對手的軍事實力更是大出他們很多倍,在沒有外界幫助越南的情況下,被打敗只是時間問題。
美帝打越南時也是有核對無核,差點把美國給打崩盤了。核武器只是一種威懾的存在,賞日本的那兩顆,實驗的成分更多。連美國人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大威力。用刀砍過人的人,才真正的理解到刀的可怕。
印度還真不一定捶的過越南的,印度沒有血性,遭遇戰百分之百的干不過越南的,戰爭比拼的是國民意志力而不光是硬條件對比的,我認為印度綜合實力比越南強但是打不過越南。
要說個人的作戰意志,越南強太多了。但現今戰爭,遠不是不怕死敢拚命,就能掌控得了。現代考量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單憑越南很難。不過,就憑我們兩國同志加兄弟的情誼和用鮮血凝固的堡壘,再強大的敵人也不敢蠢蠢欲動。
中國上世紀與印越都有短暫時間的邊界戰爭,也都取得勝利。不過對越戰爭比對印戰爭明顯費勁得多,戰損也較大。戰後印度被打怕了,不再敢輕易挑釁。而越南卻不服輸,繼續與中國鬥了十年之久。由此看來,似乎越南軍力要強於印度。
八十年代那場戰爭,東方大國攻入越南境內,把援助的工業廠礦全部炸光,(當年,越南考慮各個方面原因,在和東方大國蜜月期,把全國的重工業都放到大國邊境附近,當然幾乎都是大國援建的)。這樣,也給越南的工業進程毀滅性打擊,所以,越南的落後,與其不無關系。同時,也讓越南在國際上坐實白眼狼的實名,以致後來也沒有多少國家給其提供幫助。所以一直落後,直至到和東方大國改善關系後,情況才得以改善。
印度不尚武,怎麼老嚷嚷要和北方鄰居干仗?怎麼三天兩頭給巴基斯坦找事?越南不尚武,怎麼占著南沙最多的島礁?北方鄰居的鑽井平台怎麼在西沙海域都站不住腳?。
越南戰爭不是越南士兵不勇敢,主要是越南士兵裝備與美國人准備就不在一個等級上,用偉人一句話就是「美國人已經武裝到牙齒」,反觀越南士兵裝備充其量最好裝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裝備。如此懸殊的條件下越南人敢於和美國人作戰,越南人勇敢精神應該得到肯定,這背後和中國軍事顧問團的正確指導密不可分。如果把當時的美國人准備和越南人准備互換一下,死亡最多的一定是美國人。
印度和越南,一個是南亞霸主,一個是東南亞老大,都是著名的「三哥」。那麼這兩個三哥的軍事實力誰強呢?答案不言自喻。無論從哪個角度,印度都是遠遠強於越南的。
下面我們從基礎、陸軍、海軍、空軍、戰略武器方面比較下兩國的實力。
先看兩國基礎。
印度,國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GDP總量2.7萬億美元,軍費約500億美元
越南,國土面積近3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GDP總量2400多億美元,軍費約80億美元
由此可知,印度的國土面積是越南的8-9倍。不僅如此,從戰略態勢上,越南領土狹長,東西極為狹窄,一旦遭遇來自海上的攻擊,很容易被截成兩段。而印度領土是一個倒三角,北面是不宜翻越的喜馬拉雅山,整體縱深非常好。
兩國的人均GDP基本相當,說明發達程度相當。而印度人口是越南的13倍以上,體量明顯碾壓越南。越南的軍費佔比已經高於印度,但軍費總額則是遠遠弱於印度。
再看陸軍。
印度陸軍總兵力113萬,包括4個集團軍、12個軍、37個師又15個獨立旅,擁有坦克3000多輛,裝甲車1000多輛,火炮4000多門,迫擊炮7000多門,高炮3000多門,防空導彈1000多部,直升機300架。當然,這些裝備七拼八湊,坦克大部分是冷戰時期的舊貨如T-72等。,國產阿瓊被自己人嫌棄。
越南陸軍在巔峰時期也有百萬大軍,如今兵力則是40餘萬,編為若干個師、旅和獨立團。裝備主戰坦克和輕型坦克約2000輛,主力型號還是老掉牙的T-55,T-59P等。各式裝甲車1800餘輛,120毫米以上各式火炮500多門,另有小型火炮及火箭炮、迫擊炮、反坦克導彈、無坐力炮、高炮和地空導彈若干。
由此可知,雙方陸軍裝備都不算新,但印度還是比越南要先進一些。從數量上,印度的規模是越南近3倍,坦克是越南的近2倍。綜合戰鬥力方面印度遠遠超過越南。
然後是空軍。
印度空軍兵力13萬,裝備各型飛機約1400架(其中作戰飛機700多架)、直升機180架。其中最新式的四代戰斗機約100多架。包括64架米格-29、35架「幻影」2000、8架蘇-30MK等。另有38個薩姆導彈中隊。
越南空軍約3萬多人,裝備各型飛機約480架,其中作戰飛機240架。裡面最先進的12架四代機蘇-27,其餘的是二代機和三代機,另有空地導彈、地空導彈、高炮等。
從空軍而言,印度無論是總兵力、飛機數量、作戰飛機數量都是越南的3倍以上,而四代機的數量則是越南的10倍左右。
顯然,雙方空軍的實力差距比陸軍還大。
再比較海軍。
印度海軍總兵力5萬多人,擁有船艦155艘,包括2艘航空母艦,2艘船塢登陸艦,5艘坦克登陸艦,11艘驅逐艦,19艘護衛艦,19艘潛艇,其他戰斗支援艦20艘,以及導彈艇、巡邏艇、掃雷艇、登陸艇等其他作戰艦只。海軍航空兵5000人,裝備37架作戰飛機、72架武裝直升機。海軍陸戰隊2000人。
越南海軍總兵力5萬多人,其中海軍陸戰隊佔了半數。海軍裝備各型作戰艦艇120餘艘,其中潛艇2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5艘、小型護衛艦5艘、巡邏艇和導彈艇、魚雷快艇 40餘艘、掃雷艦5艘、掃雷艇8艘、登陸艦6艘及小型登陸艇30餘艘。
由此可知,雖然雙方海軍從兵力人數上接近,艦艇的艘數上也接近,但實際實力相差很大。印度擁有包括2艘航母和30多艘大中型水面艦艇、19艘潛艇的龐大兵力,而越南的100多艘絕大部分都是一些小艇,水面大中型戰艦只有有6艘,潛艇只有2艘,不到印度的零頭。再加上越南裝備大多老舊不堪作戰,雙方海軍的實際戰力差距可能在10倍以上。
至於越南的海軍陸戰隊人數倒是有印度的10多倍,但這不過是海軍配屬的陸戰部隊而已。連登陸裝備都拿不出幾個來,有啥用啊。
顯然,印度海軍對越南海軍的優勢,比空軍更大。
最後比較核武器。
越南是沒有核武器的,而印度不顧聯合國和五常反對,在上個世紀末就研製出了核武器,還擁有了洲際導彈。盡管這導彈經常出問題,被張局座嘲笑,但畢竟是讓人不敢小看的大殺器。這一方面,義大利是完全沒法和印度相比的。更何況越南距離印度非常近,真惹急了印度兩個蘑菇過來,越南就全國不長草了。
有上面的逐漸比較可知,印度軍事的基礎資源是越南的10倍左右,陸軍實力是越南的3倍以上,空軍實力是越南的4倍以上,海軍實力是越南的10倍以上,核武器實力是越南的無窮大倍。因此印度綜合軍事實力遠遠凌駕越南之上。
但是,這只是雙方兵力兵器的差距。越南畢竟曾在中國的援助下,擊敗法國和美國兩個五常國家,在作戰經驗和作戰鬥志上非常出色。如果印度出兵入侵越南,在叢林中,很可能會被殺的大敗而歸。
如果看七八十年代的話,越南的軍事實力無疑要比印度強大。越南和美國打了十年仗,而且此前還和法國打過仗。越南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最終打敗了美國人,取得了越戰最後的勝利。當然僅靠越南很難打敗美國,蘇聯和中國援助了大量物資,也幫助越南軍隊訓練。美國退出越南之後,在越南留下大量美式裝備。當時的越南號稱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武裝起來的國家,越南自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軍隊經過長時間戰爭錘煉,軍隊戰鬥力和實力也都上了一個檔次。越戰後的越南,隨著實力增長還開始對其他國家發動侵略戰爭,一時間越南號稱是中南半島「小霸主」。
當時的印度雖然也和巴基斯坦打仗,但是印度的軍隊所遇到的對手則和越南的對手沒有辦法比。印度軍人也不像越南軍人那樣長期經歷戰爭力量。由於越南軍隊有大量蘇聯裝備,還有很多美國留下的武器裝備,越南的武器裝備也要比印度軍隊先進。所以當時越南的綜合軍事實力應該強於印度。
當時還沒有進入現代高 科技 戰爭階段,越南統一之後又不斷窮兵黷武,導致越南失去了經濟發展最佳時間。越南的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後。越南軍隊的不少武器也停留在上個世紀。印度近些年的經濟發展則相對較快,印度GDP總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十。現在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大大超過了越南。
2018年,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全球排名為第四名,印度軍隊的火力得分為0.1417。印度的火力值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越南的軍事實力排名在十名開外,從火力值和賬面軍事實力上看,越南的軍事實力和印度不在一個檔次段。
印度擁有核武器,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核國家。2012年,印度擁有大約80-100枚核彈頭。越南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研製出核武器。以越南現在的軍事實力和 科技 水平,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研製出核武器。擁有核武器做為後盾的印度軍隊的整體實力,自然會大大提升。越南缺少核武器這樣的戰略性武器,自然沒有底氣和印度抗衡。印度除了擁有核武器之外,還有擁有導彈。越南的導彈技術和印度有著一定差距,難以和印度抗衡。除了導彈與核武器這樣的戰略性武器之外,印度還擁有衛星。越南現在還沒有發射屬於自己的衛星,一旦兩個國家發生沖突的話,印度在衛星上的優勢則會展現出來。
除了這些戰略性武器之外,印度在常規武器方面也要遠遠好於越南。由於印度近些年經濟不錯,印度的購買力GDP也不錯,印度政府的財政收入也非常不錯。印度在軍事上的開支也非常大,印度的軍費開支為506億美元。2019年越南的軍費開支僅為51億美元。印度的軍費開支是越南的十倍,從紙面實力看,印度的軍事實力遠遠大於越南。
由於印度的軍費開支非常大,所以印度可以購買更多先進武器。美國、俄羅斯、歐盟都看中了印度這個「肥羊」,把大量先進武器賣給印度。蘇聯的「蘇式」戰斗機,美國的「F」系列戰斗機,歐盟的先進戰機都出現在印度軍隊中。印度不僅購買先進戰機,還購置大量先進坦克,其他單兵武器更不在話下。印度的陸軍和空軍實力都不容小覷。印度還一直有一個海洋大國夢。印度已經擁有了航空母艦,而且印度的國產航母也已經上馬建造。印度其他軍艦也有相當實力。印度的海軍實力現在也不容小覷。
越南這些年的軍事實力提升則相對有限,越南的許多裝備還停留在上個世紀。越南的陸軍、空軍還海軍實力都沒有得到多大提高,越南海陸空三軍實力都比不上印度。
印度已經躋身於世界強國行列,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越南則連一個地區性大國都算不了,越南經濟也是近些年才有起色。就當下來說,越南各方面的實力都要比印度差。
應該是印度厲害。雖然越南軍隊曾擊退了法軍跟美軍,但是這裡面水分非常大,只是越南人沾沾自喜,尾巴搖上天,最終才引來了滅頂之災。
在我看來越南的軍力絕對被高估了。越南抗美戰爭,越共軍隊傷亡了220萬人,其中陣亡了107萬,美軍傷亡了30多萬人,其中陣亡了5.8萬人。越美傷亡比是7比1,陣亡比是20比1。而且美軍傷亡主要是來自越南遊擊隊自殺性襲擊(美軍大部分都是死於這種情況)。越戰中美軍真正陣亡於戰場的沒有超過8000人,這足以看出越軍與美軍的戰鬥力差了。美國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導致戰敗,但是並不代表美軍不如越軍。也就是說,沒有某鄰國護著,沒有蘇聯挺著,越南軍隊根本就沒機會可以打贏美國。
其次,越軍在90年代以前的武器是非常精良的。這是得益於蘇聯的無償援助,當時的越南清一色的蘇式裝備。比如在越南戰爭中,越南方面竟然能打下4000多架美軍戰機,這可不是拿竹竿捅下來的,大部分是地空導彈與肩扛導彈等尖端武器乾的,這些都是由蘇聯提供的。反過來看,越南自己沒有任何武器生產能力,沒有蘇聯的無償供貨,這個國家會瞬間掉檔到與非洲各國一樣的戰力水平。
作為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之中,經常受到世界注目的兩個國家,印度和越南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了。一個作為南亞地區的霸主,而另外一個在東南亞也算是區域性的強國了。 那麼,這兩個國家在軍事領域上,究竟誰強誰弱呢? 筆者今天就來詳細地說明一下。
8. 印度2014年軍費是多少排世界第幾位
2014年,印度的軍費支出在世界上排名第9位。
2014年世界各國軍費排名(前十名):
1、美國 5521億美元
2、中國 1320億美元
3、英國 596億美元
4、法國 593億美元
5、俄羅斯 587億美元
6、日本 546億美元
7、沙烏地阿拉伯 452億美元
8、德國 452億美元
9、印度 413億美元
10、義大利 370億美元
9. 世界軍費從一到一百排名表
1.美國依然高居首位,為5186億美元,佔美國GDP的3.2%。
2.中國位居第二,為1320億美元 ¥8082億),佔GDP的1.4%。
3.俄羅斯第三,為907億美元,佔GDP的4.4%。
4.英國排名第四,為608億美元,佔GDP的2.5%。
5.日本排名第五,為593億美元,佔GDP的1.0%。
世界五強國家軍費總和為10248億美元,佔世界軍事支出的60%。
之後排名第6至第15的國家依次是:
6.法國(589億美元)、
7.沙特(567億美元)、
8.印度(461億美元)、
9.德國(458億美元)、
10.義大利(340億美元)、
11.巴西(331億美元)、
12.韓國(317億美元)、
13.澳大利亞(262億美元)、
14.加拿大(225億美元)、
15.土耳其(182億美元)。
全部15國軍費總和為14300億美元,佔世界軍事支出的82%
10. 印度軍事過程中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印度獨立後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長期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沒有出現重大的危機和動盪.年均增長率,從獨立到1980年為3.5%,從1980年到1990年為5.8%,從1992年至2000年,則提高到6.4%.90年代中後期的部分年份增長率接近8%.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獨立後,印度投入巨大力量發展科技,現已進人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與應用、空間技術、計算機及軟體、生物、太陽能應用和前沿科學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經建立起從核燃料勘探、開采、提煉、重水生產、反應堆到核廢料處理的完整生產體系,現有14座核電站,9個重水工廠,還有8座核電站正在建設.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享譽世界.生物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釀造、食品加工、葯品生產向現代遺傳工程、動植物細胞合成、酶的應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術等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