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又見無理打壓!美國將中國聯通列入風險清單,美國為何總在針對中國
他針對我們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可能會對他產生威脅,中國在建國之後經濟突飛猛進,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水平也是飛速發展,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就完全趕上了世界一流的水平,重新站在世界的巔峰,美國一直以來以世界警察自稱,自詡為世界霸主。美國在一定程度上覺得中國挑戰了他這個霸主地位,然後對他的利益造成影響,所以就在各方面對中國就是進行制裁呀,希望可以斷掉中國進步的通道,希望可以通過遏制中國的這種方式去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② 為什麼美國總是對中國不友好
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從普通民眾到精英階層,都體現了一種「不理解」與「不適應」。美國的精英階層對中國政治體制的不理解導致了焦慮,而中國作為一個整體的體制,被證明是快速發展的有效體系,卻難以被西方理解,這加劇了美國的不適應和敵意。美國的實用主義傾向曾維持了相對平衡的狀態,但隨著中國變得難以被理解,從產業鏈大節點轉變為工業強國,敵意可能進一步上升。
世界經濟和GDP的增長,使得供需雙方面的能力增加,原本掌握在西方手中的資源和政治平衡受到挑戰。中國的發展速度和資源需求對既有利益產生沖擊,引發了結構性沖突。美國的政策,如頻繁通過涉台法案,反映了其遏制中國的意圖,而非普通民眾的關切。
普通民眾對中國的態度整體不重要,因為他們不是國家政策的主要決策者。美國的選舉制度決定了民眾是投票工具,信息接收主要由主流媒體和網路演算法控制。網路環境下,信息輸入趨向單一化,普通人沒有能力處理海量開放信息,導致信息接收依賴於聲音大和說得多。
歐洲與中國的定位並不構成結構性沖突,歐洲社會成熟度高,傾向於放棄爭霸追求,專注於經濟和人民福祉,這保證了長久和平。俄羅斯經濟雖差,但仍能與歐洲在區域影響力上勢均力敵,這反映了歐洲的收縮態勢。
美國種族問題的反思是文明進步下的自我糾錯過程,而中國的問題則是在控訴外國人不作貢獻還有特權。中國崛起對打破種族問題具有真正的大時代意義,所有非白人都將受益。美國對中國的敵意,從普通人角度上看,帶有無負罪感的種族潛台詞。中國的發展是通過硬實力的提升來實現的,軟實力是硬實力的延伸。
③ 如何理解美國已無法干涉中國內政
主要如下:
1、中國經濟實力強大了,2017年,中國GDP12萬億美元,美國18萬億,中國是美國6成多
2、中國軍事實力強大了,2017年,中國軍力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3、由於經濟和軍事實力強大,中國可以用軟硬兩手來施加影響力。例如亞投行就是軟的實力,而用海警把日本趕出釣魚島,就是硬的實力。
這樣,台灣在1997年可能用幾個月時間解決,在2007年可能用幾天解決,在2017年只需要幾個小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