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合當前政治經濟環境闡述我國進行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在當前政治經濟環境下,我國在進行現代化建設時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以下為具體條目:
1.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救援,並藉此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大量發行貨幣,為未來美元貶值埋下伏筆,這也增加了我國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壓力。我國在提供流動性支持的同時,可以推動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的使用,如允許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內地或香港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從而降低匯率風險並促進國內債券市場發展。
2. 在參與國際金融救援行動時,我國應爭取更大的國際金融話語權。依據我國當前的經濟金融實力,我們應在現有國際金融框架內發揮作用,並在主要國際組織中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在購買美元及其相關金融資產時,爭取更高級別的權利保證和更優惠的價格,確保投資風險可控,同時分享被救援企業的成長性。
3. 我國應重點參與可能出現支付危機的發展中國家的救援,並輔以相應的國家資源戰略和產業整合戰略。鑒於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對外部融資依賴過重,可能面臨債務危機,我國可利用現有的產業整合能力和資源需求狀況,重點參與那些擁有戰略性資源的發展中國家以及我國企業具有整合優勢的行業,而非大量資金投入缺乏整合優勢的發達國家的金融業等領域。
4. 當前國際資源價格大幅下跌,對我國這樣一個資源相對稀缺的加工製造大國來說,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機遇。資源價格下跌將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減少因購買高價資源導致的福利流失。從長期來看,這也為中國重新部署全球資源戰略提供了更加從容的時機。
5. 金融危機使各國日益關注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的完善。針對目前尚存的規模龐大的次貸證券未清算問題,建立國際性的專門清算機構是掌握這些證券現狀和演變趨勢的關鍵。中國可利用當前時機,推動國際間對場外衍生市場和對沖基金進行監管的國際准則的制定,提升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知情權和話語權。
6. 為了避免因歐美等國大量發行貨幣引發的匯率風險,中國作為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國,可以倡導建立主要儲備貨幣匯率穩定機制和貨幣發行限制機制。在設計相關限制機制時,中國可以主動提出建立"美元-歐元-人民幣"的發行聯動機制,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2. 結合所學內容,談談中國如何應對「大變局」中的挑戰與機遇
中國如何應對「大變局」中的挑戰與機遇的問題需要從社會主要矛盾以及黨的隊伍建設分析,大變局下的挑戰和機遇,例如: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共產黨的戰略研判與執政能力成為我國能否「順勢應變」成功應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要因素。
加強黨的隊伍建設是加強黨執政能力的根本,是解決快速發展過程中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的必要條件。當前,堅持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對黨內腐敗行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現象依法進行嚴懲,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人類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下,加強對黨內隊伍思想素質與業務素質的培養,使黨的隊伍始終保持先進性,使黨的建設始終與人民群眾的根本需求相一致。
(2)中國如何應對當前的挑戰與機遇擴展閱讀:
大變局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同樣面臨挑戰。中華民族立足於五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蘊的發展之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沖擊下,傳統文化成為我們堅定方向的重要航標。在世界文化多樣性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掘、繼承與傳播,將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相結合,以合作共贏、和平共處等精神與傳統為基礎,為我國探索新的國際社會相處模式提供理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