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藏戲還有哪些

中國的藏戲還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5-05-24 07:52:26

1. 中國共有哪些地方劇種

地方戲顧名思義,是以當地的地方語言說、唱演繹的戲叫地方戲,地方戲的特點是各地方的人易懂。

中國地方戲有:

1、天津、北京的評劇、北昆、評彈;

2、山西蒲劇、晉劇、上黨梆子;

3、山東呂劇、快書;

4、上海滬劇;

5、蘇杭一帶越劇、南昆;

5、東北二人轉;

6、黑龍江龍江劇;

7、內蒙蒙劇;

8、西藏藏戲;

9、江西婺劇、贛劇;

10、福建閩劇、高甲劇;

11、甘肅隴劇;

12、湖北漢劇;

13、湖南花鼓;

14、廣東粵劇;

15、廣西湘劇;

16、貴州黔劇;

17、雲南滇劇;

18、四川川劇、清音、快板、成都揚琴;

19、陝西秦腔;

20.安徽徽劇、黃梅戲、淮劇;

21、浙江紹興劇;

22、河南墜子、豫劇、越調劇。

2. 中國傳統戲劇種類有哪些

戲劇種類
北京:京劇 北京曲劇 西路評劇 北昆

河北:河北梆子 評劇絲弦老調 哈哈腔 河北亂彈 武安平調 武安落子 西調 蔚縣秧歌 隆堯秧歌 上四調 定縣秧歌 四股弦 唐劇 橫岐調

山西:朔縣秧歌 鑼鼓雜戲 耍孩兒戲 靈邱羅羅 沁源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孝義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鳳台小戲 上黨皮黃 上黨落子永濟道情戲 洪洞道情戲 弦子腔 晉北道情戲 壺關秧歌 臨縣道情戲 襄武秧歌

內蒙古:漫瀚劇 二人台

遼寧:海城喇叭戲 遼南影調戲 彩扮蓮花落 蒙古劇

吉林:二人轉 吉劇 新城戲 黃龍戲

黑龍江:龍江劇

陝西:秦腔 合陽跳戲 合陽線戲 陝西碗碗腔 陝西老腔 眉 戶戲 弦板腔

甘肅:隴劇 甘南藏戲 影子腔 高山劇

青海:青海藏戲 青海平弦戲

新疆:新疆曲子戲

山東:山東梆子 萊蕪梆子 東路梆子 柳子戲五音戲 柳琴戲兩夾弦 棗梆 呂劇茂腔柳腔 四平調

江蘇:崑曲 通劇 淮海戲錫劇蘇劇 丹劇 丁丁腔 淮劇揚劇淮紅劇 海門山歌劇

安徽:黃梅戲 青陽腔 岳西高腔 安徽戲 廬劇端公戲 沙河 調 徽劇安徽目連戲 泗洲戲 墜子戲含弓戲 蕪湖梨 簧戲 文南詞 鳳陽花鼓戲 淮劇淮北花鼓戲 嗨子 戲 皖南花鼓戲

上海:滬劇 奉賢山歌劇 滑稽戲

江西:贛劇 河戲 宜黃戲 萬載花燈戲 寧都採茶戲 景德鎮採茶戲武寧採茶戲 戈陽腔 寧河戲 贛南採茶戲撫 州採茶戲 贛東採茶戲 高安採茶戲 九江採茶戲 盱 河戲 瑞河戲 萍鄉採茶戲 吉安採茶戲

福建:莆仙戲 梨園戲高甲戲閩劇小腔戲 三角戲 閩西采 茶戲 庶民戲 平講戲 詞明戲 大腔戲南詞戲 薌劇 閩西山歌戲 閩西漢劇 北路戲 梅林戲 右詞南劍調 打城戲 竹馬戲 游春戲 肩膀戲

台灣:歌仔戲

廣東:粵劇 正字戲 白字戲 花朝戲 粵北採茶戲 雷劇梅縣山歌劇 潮劇廣東漢劇 西秦戲 粵西白戲 東昌花鼓 戲 臨劇

廣西:桂劇 邕劇 絲弦戲 廣西師公戲 彩調劇 牛娘劇 桂南 採茶戲 廣西壯劇 廣西苗戲 廣西侗戲

湖南:湘劇 祁劇 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 湘昆 師道戲 湘 西花燈戲 常德漢劇 巴陵戲 常德花鼓戲 衡陽花鼓戲 零陵花鼓戲 湘西苗劇 湘西陽戲 衡陽湘劇 辰河戲 岳陽花鼓戲 新晃侗族儺戲

湖北:漢劇 荊河戲 湖北越調 東路花鼓戲 南劇 山二黃 湖 北高腔 荊州花鼓戲梁山調 遠安花鼓戲 黃梅採茶
戲 楚劇隨縣花鼓戲 鄂西柳子戲 鄖陽花鼓戲 堂 戲 襄陽花鼓戲 陽新採茶戲 文曲戲

河南:豫劇 南陽梆子 河南越調河南道情 大平調懷梆 豫南花鼓戲 羅戲 卷戲 大弦調 河南曲劇樂腔 懷 調 五調腔

四川:川劇 四川燈戲 四川曲藝劇 秀山花燈戲

雲南:滇劇 雲南花燈戲 昆明曲劇 關索劇 傣劇白劇雲南 壯劇 彝劇

貴州: 黔劇 貴州本地梆子 貴州花燈劇 貴州侗戲 貴州布 依戲 貴州苗戲 安順地戲

西藏:藏劇

3. 中國十大藏戲非遺名錄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戲有哪些

拉薩覺木隆,西藏自治區傳統戲劇,中國十大非遺藏戲之一,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覺木隆藏戲在所有藏戲劇團和流派中,藝術各方面發展最為完備豐富,群眾中也是威望最高,影響最大,流行傳播最廣。覺木隆藏戲分布、影響的地區很廣。像江嘎爾劇團演出《朗薩雯蚌》和《文成公主》時,許多唱腔都是直接學用覺木隆的,其他一些獨具風格的劇團也有這樣的情況。拉薩、山南地區的藏戲團體,多數是屬於覺木隆派的。就是邊遠的亞東縣的四五個藏戲隊,也屬於覺木隆派。

日喀則仁布江嘎爾,西藏自治區傳統戲劇,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江嘎爾藏戲發源地在仁布縣江嘎山溝。江嘎爾藏戲演出的劇目有《曲傑諾桑》《阿佳朗薩》《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有時也演《熱瓊娃》。演得最有影響的是《曲傑諾桑》,據說是戲師那加根據定欽雲巴·才仁旺堆寫的《諾桑傳記》和八世班禪、多仁班智達二人寫的一些書之精華,編演成當時的藏戲《曲傑諾桑》,因此也出了名。江嘎爾藏戲的影響僅次於覺木隆,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劇團,唱得好是它的特點,類似漢族戲曲中的文戲,很受廣大群眾的稱道。

日喀則迥巴,西藏自治區傳統戲劇,我國藏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迥巴藏戲,上承白面具藏戲十分古老的傳統,下啟藍面具藏戲,流傳於西藏的昂仁、定日、拉孜和四川的甘孜等縣。迥巴藏戲的表演、唱腔藝術在藏族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名望,由於它的風格特點鮮明,表演精彩絕倫,既開創了新穎華麗的藍面具藏戲風格,又保持了藏族最為古老的發聲法,以及宗教祭祀與古老雜技糅合為一體的表演。因此,它曾被十三世達賴喇嘛授予金耳環和面具上日月金子徽飾。

日喀則南木林湘巴,西藏自治區傳統戲劇,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據了解,湘巴藏戲是藍色面具派藏戲的四大流派之一,起源於14世紀唐東傑布時期,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湘巴藏戲在歷史的長河裡不斷發展和改進,融眾家聲腔特長,吸收了湘河兩岸民間歌舞藝術和湘巴噶舉派祭祀儀式的部分風格,從而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演唱風格,唱腔高亢嘹亮,粗獷豪放,表現手法細膩。

山南雅隆扎西雪巴,西藏自治區傳統戲劇,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戲的傑出代表之一。其名稱是以本地五個極具吉祥意義的名稱而定,即:扎西雪巴(村名)、扎西妥門(村名)、扎西桑巴(橋名)、扎西孜(宗名)、扎西曲登(寺名)。在五世達賴時期雅隆扎西雪巴每年必須前往拉薩參加「哲蚌雪頓」的藏戲演出,支藏戲差。這期間還需到拉薩的各寺院和部分西藏地方政府官員府邸進行表演。每年藏歷一月四日(藏歷年期間)到架桑寺獻演。

山南瓊結卡卓扎西賓頓,西藏自治區傳統戲劇,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據了解,白面具派藏戲瓊結卡卓扎西賓頓距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瓊結卡卓扎西賓頓主要演出劇目為《曲傑諾桑》。該團以獨特的唱腔聞名於全藏,並且在藏戲演出過程中要表演一段名為《吉祥九重》的歌舞,這在其他藏戲演出中是沒有的。另外,該團的演員均為男性,女性角色也由男性扮演,這也是其主要特徵之一。

黃南藏戲,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傳統戲劇,2006年黃南藏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80。黃南藏戲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說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黃南藏戲的手勢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黃南藏戲獨有的藝術風格。

德格格薩爾藏戲,四川省德格縣傳統戲劇,2008年6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80。保護單位:德格縣文化館。格薩爾藏戲發源於四川德格縣竹慶寺(屬藏傳佛教寧瑪教派),1870年開始編演,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格薩爾藏戲的創始人為竹慶寺第五世寺主土登·曲英多吉活佛,他主持了格薩爾藏戲的編演,從劇本到曲調、面具、服裝、動作,皆親自過問。編排出的藏戲在竹慶寺破九節上正式跳演,劇中角色包括格薩爾的30員大將、11名烈女和其他將士。平常演出時,需由數十名演員同跳,表演人數多時可達一百八十餘人。

巴塘藏戲,四川省巴塘縣傳統戲劇,2008年6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巴塘縣文化館。巴塘藏戲是康巴藏戲的一個流派,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康巴藏戲藏語稱作「江嘎冉」,是藏戲四大流派之一,形成於清代順治十年(),其後又在巴塘不斷發展,形成了風格獨特的藏戲演出樣式。巴塘藏戲的演出分為舞台演出和壩子演出兩種,以壩子演出為主。演出時有簡單的化妝,通常要戴面具,尤其注重勾畫神話傳說中邪惡形象的臉譜,觀眾通過不同色彩的化妝、不同形象的面具和表演動作來區別劇中人物的美醜善惡。

色達藏戲,四川省色達縣傳統戲劇,2008年6月7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80。保護單位:色達縣文化館。色達格薩爾藏戲源於青海省智欽寺,早期是跳神的寺廟樂舞,又稱「面具舞」。它以傳統的八大藏戲為內容,在重大佛事活動中表演,演出時以嗩吶、莽號、鼓、鈸等樂器伴奏。色達藏戲是北派藏戲的代表,歷史悠久且富於創新性。四川省色達縣豐厚的格薩爾文化底蘊與深厚的藏戲藝術傳統為格薩爾藏戲的形成發展奠定了基礎。色達格薩爾藏戲既有北派藏戲的特點,又超出北派樊籬而自成一體。

註:中國十大藏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小編主要依據國內傳統戲劇類(藏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傳承情況以及在國內地區的影響力等因素進行選擇,參考國務院批准並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得出,名單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4. 青海藏戲的代表作品

《納桑貢瑪的悲歌》
藏戲《納桑貢瑪的悲歌》在第十六屆中國曹禺戲劇獎·劇本獎評選中榮獲提名獎。
據悉,黃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劇團是黃南州唯一一個專業性的表演團體,在對外宣傳黃南、推廣民族文化方面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這個團建團以來,先後創作上演了《音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納桑貢瑪的悲歌》等6部大型畝掘藏戲,其中《藏王的使者》曾在1994年獲得中國曹禺戲劇獎·劇本獎提名。
故事發生在解放前黃河岸邊的藏族部落措蓉和嘎蓉之間。白雲如絮、牧草如茵,納桑貢瑪草原上到處是寧靜的景象。突然,一陣驚心動魄的號角聲,無情地打破了和平與寧靜。
措蓉部落的青年才讓東珠為了奪回被搶掠走的牛羊馬匹,單身闖入嘎蓉部落。才讓東珠的妻子才吉卓瑪為了營救丈夫,潛回了自己七年未回過的娘家嘎蓉部落。結果,夫妻雙雙被多加頭人抓住,在與多加辯理時,遭受了皮鞭的毒打,並被扣壓起來。
為了調解措蓉、嘎蓉兩個部落的糾紛,黃河兩岸各部落有廚房的頭人和長者紛紛前來勸說。無奈南傑老人的決心已定,燃起了一場兄弟部落間的拼殺之火。
南傑老人迫不及待地跑到集市買槍,商人乘機敲詐。為了打冤家,他竟然不惜傾家盪產,用自家全部牛羊換來了仇殺的槍支。在險要的匝龍口,兩個部伍念落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血戰中雙方都有悲慘的傷亡,在新人們的沉痛哭喊中呼哨的山風和黃河水滔滔的悲鳴。這場自毀家園的仇殺使爭強好鬥的南傑老漢親人死了、家產沒了、他又病又老,只能帶著小孫子與烏鴉腔耐困爭食,到別人帳房中去乞討。這決不是南傑一家人的悲慘命運,這正是草山糾紛後果的悲慘寫照。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藏戲還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義大利從哪裡做飛機 瀏覽:771
英國多少歲才能買酒 瀏覽:618
現在去越南隔離和簽證費用多少錢 瀏覽:737
講英國如何治理 瀏覽:530
義大利黑馬套口機怎麼穿線 瀏覽:980
中國的特工組織叫什麼 瀏覽:596
桂林哪裡有賣印尼 瀏覽:316
網上學中國畫有哪些平台 瀏覽:968
中國什麼車出口 瀏覽:907
上海為什麼要救助伊朗 瀏覽:855
伊朗和美國結婚婚禮有什麼不一樣 瀏覽:107
印尼花梨木茶幾五件套價格多少呢 瀏覽:214
在義大利買車怎麼運回國內 瀏覽:171
中國對伊朗足球怎麼看 瀏覽:407
中國哪個山脈擋住冷空氣南下 瀏覽:382
英國人得抑鬱症多少 瀏覽:762
中國陸軍有多少兵馬 瀏覽:269
伊朗離以色列多少公里地圖 瀏覽:588
越南自衛戰怎麼引起的 瀏覽:835
中國的仙境賣什麼最好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