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光復回歸祖國50周年」貴金屬紀念幣紀念幣來由
台灣光復的歷史背景起源於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被迫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從此進入了日治時期。中國人民一直為台灣回歸祖國努力,從《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殖民統治台灣長達50年。兩岸人民共同抵禦日本侵略,保護中華文化的傳承。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中國人民經過8年抗日戰爭,台灣終於回歸祖國懷抱。10月25日,台灣及澎湖列島正式回歸中國版圖,中國恢復對台灣、澎湖的主權管轄。
「光復」意味著「收回失去的領土」。台灣光復,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使台灣重回中國領土。1945年10月25日,被正式定為「台灣光復節」。為了紀念台灣光復回歸祖國50周年,1995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台灣光復回歸祖國50周年」貴金屬紀念幣。同年,台灣省還發行了一枚「台灣光復50周年紀念」流通幣,面值10元,正面中間是台灣省地圖,發行量3000萬枚。該紀念幣發行後立即成為各地民眾的收藏對象,市面上頗為稀見。
這些紀念幣的發行,不僅紀念了台灣光復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也反映了中國人民對國家統一的堅定信念和對歷史的銘記。它們是連接過去與現在,連接兩岸人民情感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