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英國的高考是不是跟中國一樣也有分數線的呢
不一樣的.英國是累積分制
英國的「高考」簡稱A-level考試,即普通教育證書高級考試。考試課程有英語語言、文學、數學、生物、化學、經濟等課程。選修課有古英語、音樂、歷史、地理等。學生選修的課目也要考試。只有在A-LEVEL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才能被一流大學錄取,進行深造。
A-level總共為兩年時間,學生們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將來大學本科要攻讀的專業,自己選讀課程。較好的中學往往會開設20-30門以上的課程供選,學生通常只要在第一年選修4門功課、第二年3門功課(是第一年課程的延續)。比如說,如果將來想攻讀建築,那麼在A-level階段最好就選擇藝術設計、建築學、數學、物理等。學生第一年各門功課和第二年各門功課的統考成績(滿分600分)都將按比例被計入總成績換算,得出的最終結果就是A-level成績,考試評分標准分8擋,從A、B一直到G,零分則用U表示。
英國的高考不像國內一錘定局,相反,要想考出好成績學生得在這兩年中堅持不懈的學習。英國是累積分制。在最後兩年的學習中,一共有四次考試,一年兩回。如果學生對自己考的成績不滿意的話,可以選擇補考,但是補考的報名費需要自己負擔。A-LEVEL考試前兩周,學校放學,讓學生回家自己復習,學校教師不搞什麼猜題或復習提要等活動。
考試後,學生根據自己的A-level成績,如AAA、ACB、CBD等填報大學申請(即UCAS表格),一般為六個志願。每年,都有大批的學生拿著全A的成績去申請牛津、劍橋、帝國理工等頂尖名校,而各校各專業錄取的標准則不盡相同。此外,學校導師或校長對該學生評價(即推薦信)對申請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國的大學非常看重導師的評估,而導師也把完成一封客觀、公正、中肯的推薦信看成自己一項鄭重的使命。
牛津劍橋等頂級大學在錄取新生的時候,並不僅僅單純地把A-level成績作為唯一衡量標准。他們對每一位合格的申請者都要進行面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知識、邏輯分析能力、思維敏捷程度、想像力以及綜合「情商」,而且面試的題目常常花樣百出。如生物科學面試問題:「如果你可以拯救熱帶雨林或珊瑚礁,你會選哪個?」地理學面試問題:如果我去你的家鄉遊玩,你覺得我會對什麼感興趣?」等等。
英國的高考制度從2008年開始進行了40年來最徹底的改革。A-Level考生,若在成績公布後發現考出意想不到的好成績,可在「升級周」內申請入讀更好的大學,同時保留已錄取學校的入學資格。當地的教育官員介紹說,這項改革使每年9000多學生受益
⑵ alevel考試是什麼
它是英國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是英國的全民課程體系,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就像我國的高考一樣,A-Level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准。 在中國開設A-Level課程旨在為中國學生提供進入國外大學的有效途徑,具體目標為: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世界頂尖大學;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中等的學生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培養在國內初高中成績一般的學生考取適合自己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