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要求五口通商反映了怎樣的侵略方式
用槍炮打開落後還落後國家的國門,通商是為了經濟侵略,打開中國市場,令他們的商品得以傾銷,而且中國當時是亞洲第一大國(也就是最佳的傾銷商品對象)。這種方式帶來的利潤是非常巨大的同時會慢慢侵蝕到政治形態。
② 《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國獲得了哪些權利它們分別是什麼意思
1943年,《南京條約》簽訂的第二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條約。英國從中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
領事裁判權 是指資本主義國家僑民,不受居留國法律管轄的特權。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開了侵略者在中國享有領事裁判權的惡例,嚴重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片面最惠國待遇 是指一國的通商、航海、稅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實或將來所給予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或豁免等待遇,此稱「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的取得必須有條約和根據。最惠國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締約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相互享受最惠國待遇。但在中國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中,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享受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則無對等權利,因而是片面的。
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 是指租界,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強迫半殖民地國家在其條約規定的口岸城市,劃出的作為外僑「居留或經商」的一定區域。它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國家對半殖民地國家進行經濟侵略的據點。後來他們又取得了對租界的「管理權」,「租界」便成了「國中之國」。
③ 簡單介紹 五口通商章程 和 虎門條約 的內容和作用
一、《五口通商章程》
1、該章程共15款,主要內容有:
(1)承認英國享有領事裁判權,規定:「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其英人為何種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破壞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司法主權。
(2)通商口岸准許停泊一般英國「官船」。(3)議定海關稅率相當於值百抽五,中國關稅自主權喪失。中國司法主權開始喪失。中國海關開始失去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的作用。
2、作用:破壞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司法主權,中國海關開始失去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的作用。進一步損害了中國的權益,給中國的社會與經濟發展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二、《虎門條約》
1、內容:
片面最惠國待遇,中國「有新恩施及各國,應准英人一體均沾」。准許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後來英國據此加以典解,於1845年在上海強迫清政府劃定「租界」,各國相繼效法,紛紛在通商口岸建立侵略據點。
稅則:規定絕大部分貨物的價格和繳納關稅的金額,稅率大約百分之五。
領事裁判權:規定「倘遇有(中英兩國人)交涉詞訟,……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
2、作用:
這使得中國的主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中國喪失了下列重要權利:
關稅自主權。雙方將海關稅則以兩國協定的方式規定下來,清朝政府也就從此承擔了相應的條約義務,從而在實際上喪失了單獨改變稅率的權力。
對英人的司法審判權。條約規定,遇有交涉詞訟,由英領事與中國官員會同查明其事;其英人如何處置,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領事官照辦。這就將在華英人完全置於中國法律體系之外,置於中國司法審判權之外了。
片面最惠國待遇。條約規定「將來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准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也就是說,英人可以享有今後清朝與其他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的一切權利。
英艦進泊通商口岸。條約規定「凡通商五港口,必有英國官船一隻在彼灣泊,以便將貨船上水手嚴行約束,該管事官(即英國領事)亦即藉以約束英商及屬國商人。」
(3)英國五口通商怎麼樣擴展閱讀
從此,在「約束」僑民的幌子下,各通商口岸成為英艦自由往來的碼頭,在此後的中外戰爭中,各通商口岸成為清朝無法設防的城市。此外,條約對中國的引水權、海關驗貨權等多有破壞,而條約中關於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規定,後又被英方曲解為設置「租界」的法律依據。清政府越來越淪為外國列強侵略的工具。
④ 英國人鴉片戰爭後選擇五口通商的原因
1 這五個城市都是沿海城市,但又不像舟山是島城,利於交通,這是最基本的.
2 這五個城市都是自古以來的中國重要港口,尤其是廣州,是五口通商之前清政府唯一指定港口,具有一定的港口設施和商業群眾基礎。且人口眾多,利於進行商業宣傳。
3 這五個城市都在中國南方,不像天津一樣,位置過於靠近國都而顯得特別敏感,這樣使清政府和清朝國民容易接受,從而使停戰談判顯得較為順利,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利益。
要特別申明的一點常識:清朝近代化之前,人們思想照現在看來十分古怪。在鴉片戰爭後的《南京條約》諸條款中,最可以讓國民接受的是「治外法權」,因為洋夷在當時被認為沒有教化,不可理喻。最難讓人接受的則是「五口通商」,因為天朝要和外國人接觸,有失國家體面!所以第三點您要特別注意,諸如渤海附近和山東半島附近這么靠近北京的港口,清政府很捨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