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二戰結束以後,英國黃金短缺,為何英國仍要維護金本位,這對英國有利么
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原因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1盎司黃金=35美元
英國堅持金本位,所以英國必須得到黃金才能印發英鎊,由於當時美國擁有大約全世界70%的黃金,所以英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向美國出口貨物,收到美元以後向美國政府購買黃金,然後印發英鎊,接著進一步加大英國的出口,促進英國經濟發展。
還是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政府必須保持美元的信用。如果沒法保持美元信用的話,就會發生下面的事情:
越戰造成美國政府巨大的財政赤字,而且收支情況急劇惡化,造成世界資本市場恐慌。美元信用下降,全世界大量拋售美元,搶購黃金,造成美國政府儲備黃金急劇減少。1961年美國政府出讓大量利益,聯合歐洲七國央行成立黃金總庫,試圖減少外國央行購買黃金,維持美元價值。
但隨著美國加大越戰規模,美元信用持續降低,1968年美國政府宣布無力維持35美元=1盎司黃金的官價,私人自由市場改為浮動金價,官方買賣依然維持35美元。1971年,美元兌黃金貶值,美聯儲不再向外國中央銀行出售黃金。
『貳』 金本位制的發展過程
1. 金本位制的起源和發展
金本位制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816年,英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確立貨幣與黃金之間的固定比價,確保貨幣的價值與黃金緊密聯系。
2. 金本位制的運作機制
在金本位制下,貨幣的價值取決於其含金量,發行貨幣的銀行必須擁有充足的黃金儲備來支持流通中的貨幣量。這種機制保障了貨幣的穩定性,並為經濟交易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3. 金本位制的歷史階段
金本位制的歷史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 第一階段:1816年至19世紀末,金本位制開始實施,英國的首個實行為其他國家的跟進奠定了基礎,全球范圍內的金本位體系逐步建立。
- 第二階段: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金本位製成熟並得到廣泛認可。在這一時期,金本位制展現了其維持貨幣穩定的能力。
- 第三階段:20世紀初至今,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金本位制面臨新的挑戰和變革。逐漸地,它被如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牙買加體系等新的貨幣制度所取代。
4. 金本位制的影響和評價
金本位制在歷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它不僅穩定了貨幣價值,還促進了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盡管金本位制最終被其他制度所替代,但它的原理和理念對現代貨幣體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