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國的國歌
我來提供德國的吧:國歌: http://www.china-a.de/cn/dgyd/bild/Nationalhymne.mp3 ,歌詞:德國國歌歌詞(解析)
Deutschland Ueber Alles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ueber alles,*
Ueber alles in der Welt,*
Wenn es stets zu Schutz und Trutze
Bruederlich zusammenhaelt,
Von der Maas bis an die Memel,
Von der Etsch bis an den Belt -
│: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ueber alles,
Ueber alles in der Welt. :│
Deutsche Frauen, deutsche Treue,
Deutscher Wein und deutscher Sang
Sollen in der Welt behalten
Ihren alten schoenen Klang,
Uns zu edler Tat begeistern
Unser ganzes Leben lang.
│: Deutsche Frauen, deutsche Treue,
Deutscher Wein und deutscher Sang. :│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Fuer das deutsche Vaterland!
Danach lasst uns alle streben
Bruederlich mit Herz und Hand!
Einigkeit und Recht und Freiheit
Sind des Glueckes Unterpfand.
│: Blueh\' im Glanze dieses Glueckes,
Bluehe, deutsches Vaterland. :│
(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ueber alles,
Und im Unglueck nun erst recht.
Nur im Unglueck kann die Liebe
Zeigen, ob sie stark und echt.
Und so soll es weiterklingen
Von Geschlechte zu Geschlecht:
│: Deutschland, Deutschland ueber alles,
Und im Unglueck nun erst recht. :│ )**
歌詞大意:
德意志,德意志,高於一切,*
高於世間所有萬物 ;*
無論何時,為了保護和捍衛,
兄弟們永遠站在一起。
從馬斯(Maas)到默默爾(Memel),
從埃施(Etsch)到貝爾特(Belt),
│: 德意志,德意志,高於一切,
高於世間所有萬物 。:│
德意志的婦女,德意志的忠誠,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遍及世界,卻永遠保持
他們古老而高貴的名聲;
激勵我們從事高尚的事業,
即便要用去我們的一生。
│: 德意志的婦女,德意志的忠誠,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統一、主權和自由,
為了德意志祖國;
讓我們一起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
象兄弟那樣團結起來,獻出我們的雙手和真心。
統一、主權和自由,
是我們千秋萬代的誓言。
│: 為了實現這使命的榮譽,
為了德意志祖國永遠的繁榮昌盛!:│
*第三段歌詞的英語譯文*
Unity and right and freedom
For the German fatherland,
Let us all pursue this purpose,
Fraternally with heart and hand.
Unity and right and freedom
Are the pledge of happiness.
Flourish in this blessing\'s glory,
Flourish, German fatherland.
*:原文注釋——第一和第二句話的感情含義是:「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更值得尊敬」(與世界上大多數公民對自己祖國的感情一樣),並不是要體現單一的偉大。在作者寫作這首歌曲的時候,這是為了召喚各個獨立邦國的人民站到統一的德國旗下。
**:第四段是由另一位作者所寫的,只存在了不長的時間,現在很少見,此處沒有翻譯。
第1-3小節歌詞的作者是詩人奧古斯特·海因里希·霍夫曼·馮·弗勒塞本(August Heinrich Hoffmann von Fallersleben,1798-1844),作者出生於西里西亞的布雷斯勞(今屬波蘭),「馮·弗勒塞本」是他自己加上的貴族封號。他因自由主義的觀點而被任教的布雷斯勞大學開除,並且被驅逐出保守專制的普魯士,定居在赫爾戈蘭島——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從丹麥手中奪取,當時是英國領地——期間,於1841年創作了這首詩。當時德國尚未統一,境內38個邦國和自由市林立,只有一個鬆散的「德意志邦聯」存在。然而自從拿破崙戰爭之後,德國的民族主義情緒熱烈上升。作者用這首詩來抒發自己的大德意志感情。但是他不象當時其他「愛國者」,他不是一個狂熱主張擴張領土的沙文主義者,在第一段提到的四條大德意志疆域在西、東、南、北四個方向的界河(馬斯、默默爾、埃施、貝爾特),也沒有領土擴張的意味,而是德意志民族當時在歐洲聚居的天然界限。
1841年10月5日,這首詩(名字叫德意志之歌)在漢堡首次發表。1871年,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廊成立。當時德皇選取一首贊美詩為國歌歌詞,"Heil dir im Siegekranz, Herrscher des Vaterlands!"(Hail to thee, garlanded in victory, conqueror from the Fatherland!)。直到1890年,已經去世的霍夫曼的願望才得到實現,他的作品被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選定為德國國歌歌詞——因為歌詞中「德意志高於一切」很符合當時第二帝國那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的胃口,盡管作者寫下這段話的原意被歪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士兵唱著「德意志,德意志高於一切」的歌曲奔赴戰場,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對這種場面也有過描寫。
盡管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愛國精神被德皇威廉二世那種好戰的軍國主義分子歪曲了,但是1922年8月11日,魏瑪共和國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還是再次將其定為德國國歌,原因是「它是聯系德國人民團結在一起的一個紐帶」。
第三帝國時期,這首歌再次被那些鼓唇弄舌之輩利用。納粹黨發覺這首歌很能配合他們的政治觀點——第一段的四條河成了德意志領土擴張的最低標准,尤其是在默默爾河已經成為立陶宛共和國的一條內河的情況下;第二段——內容上最平淡的一段——由於贊美了「德國的婦女」、「德國的忠誠」、「德國的美酒」、「德國的歌曲」,也能被納粹黨徒接受;第三段由於表達了自由主義的觀點,被認為是不可接受的,在整個第三帝國時期,這段歌詞都被忽略乃至忘記。
魏瑪共和國殘存的民主精神被戰後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繼承。1949年9月29日,德國國會投票要求恢復這首歌的國歌地位,之後在聯邦德國境內,對這首歌是否能夠被接受作為國歌,展開了熱烈的爭論。德國總理阿登納和社會民主黨領袖舒馬赫都支持這首歌,但是聯邦德國總統西奧多·胡斯(Theodor Heuss)對它是否能被接受表示懷疑。作家魯道夫·施羅德創造了一首新的國歌,但是沒有被接受。經過長時間辯論,胡斯總統在1952年宣布,只有第三段歌詞的歌曲為聯邦德國國歌,名字為「德意志之歌」(Deutschland-Lied)。
「德意志之歌」的曲調由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tz Joseph Haydn,1732- 1809)在1797年創作,最初是奧地利國歌Kaiserhymn (Imperial Anthem),首次演奏時間是1797年2月12日。
國旗是
國徽是
看這個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27/content_333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