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中國和越南哪個戰爭最好

中國和越南哪個戰爭最好

發布時間:2022-05-15 11:15:59

⑴ 中國79年和越南有什麼戰爭

叫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⑵ 中國和越南戰爭誰贏了,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越南男人幾乎都死絕了,中國多少家庭破碎了,戰爭是罪惡的!

中越戰爭 即 對越自衛反擊戰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越方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進入八十年代後兩國繼續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通過十年邊境戰爭,中國打擊了越南自越戰勝利後膨脹的信心,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同時促進了東南亞的和平局面,並為柬埔寨問題的最終解決打開了道路。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使越北地區的軍政設施、公路、鐵路、礦山遭到了巨大破壞。
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美國軍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寮國、柬埔寨人民經過武裝斗爭和起義,先後取得了獨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內以臨時政府的名義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並積極採取行動恢復越南的統一。 與此同時,在越南南方,一直堅持反共的吳庭艷,於1955年10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台,美國派遣100名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所謂「特種部隊」進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4月30日,美國副國務卿喬治·鮑爾宣布了一個名叫「戰略村」的計劃,把越南南方游擊隊滲入比較嚴重的地區再劃分為較小地區。主要村莊要用帶刺的鐵絲和?望塔圍起來,進村的人將受到仔細盤查,其中的居民將被遷入集中營。隨後,美偽軍對各「戰略村」進行瘋狂的掃盪和圍剿。 越南南方游擊隊進行了反「戰略村」、反掃盪的戰斗。據統計,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的反掃盪斗爭進行了40餘次,美軍傷亡達2000餘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萬人口,美國軍事介入嚴重受挫。 戰爭逐步升級 美軍在南越的軍事受挫激怒了美國統治集團。1963年底,美國總統約翰遜在一次會議上說,吳庭艷政權沒能阻止「紅色浪潮」的蔓延,越南的形勢完全有可能掌控在胡志明手上,這種狀況「極不令人滿意」,「必須有所改觀」。 1963年11月1日,美國在南越策動軍事政變,殺了吳庭艷,換上了新的傀儡楊文明,並積極尋找擴大戰爭的借口。 1964年8月4日,美國政府宣稱,美國驅逐艦「馬多克斯」號和「滕納·喬埃」號在東京灣(即北部灣)離最近的陸地大約65海里處的公海上進行巡邏時,遭到數目不定的北越魚雷艇的襲擊。 事後證明,這是五角大樓為擴大對越戰爭而蓄意製造的借口。美國政府趁機出台了「逐步升級戰略」,即所謂「有限度地擴大戰爭」。 接著,美軍開始推行「飽和轟炸」和「焦土政策」,大規模轟炸越南北方。與此同時,美國還不斷增兵。到1967年,在越南的美軍人數超過50萬。 游擊戰讓美軍吃盡苦頭 美軍和南越軍隊對革命的絞殺激起了更多的反抗。

⑶ 越南在建國之後和中國發生過哪些戰爭,最後結果分別如何

公元968年之前(中國五代十國時期),越南這個國家不存在,一直都是中國直屬領土,在這一年越南境內建立了一個史稱“丁朝”的朝代,標志著越南正式脫離中國獨立,以一個獨立國家存在,此後不斷發生朝代更替。

雖然越南成為獨立國家,而且越南朝代都是中國朝代的藩屬國,但是不代表越南君主真心臣服中國君主,其內心一直想跟中國君主平起平坐,否則越南君主不會表面對中國君主稱國王,私底下自稱皇帝,也不會擅自建立自己的宗藩體系,周邊更弱的小國比如占城、真臘等,尊越南為宗主國,定期朝貢。

由於在歷史上越南一直沒有真心臣服中國,兩國之間存在諸多矛盾,導致戰爭不可避免地發生。越南作為獨立國家至今有一千多年歷史,與中國打了六場戰爭,越南竟然打贏了其中四場,中國只打贏了兩場。

⑷ 中國對越南戰爭

不是打戰
少校時評: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求證中方是否就越南與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在南海合作勘探石油向越南提出抗議,中方回答非常乾脆:「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和一貫的,中方已經向有關方面表明了立場,中方反對任何侵犯中國在南海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的行為」。不容置疑,中國在美越南海合作問題上提出了自己堅定的立場,並聲明此舉乃屬侵犯中國的主權。

此後,越南官方針對中方的聲明卻強硬的宣稱:「越南擁有南海全部島嶼的主權」,越南軍方《西貢解放報》甚至聲稱:「越南決不放棄一寸土地,並不惜與中國一戰」。

南海問題錯綜復雜,其間涉及的東南亞國家主要包括: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國,同時南海問題也存在著大國間較量的隱憂。為了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展與東盟各國的友好關系,我國同上述南海關聯各國簽定了《南海共同宣言》確定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政策,與此同時,還與東盟各國簽定了《東盟自由貿易區協定》,這些政治與經濟間的互利互惠使我們似乎看到了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一線希望。

少校時評:然而,可悲的是這種默契是那麼的脆弱!當我們為中國和東盟各國間的互動而拍手叫好的時候,越南這個無賴小國卻給了我們當頭棒喝。眾所周知,南沙群島主權歷代以來都屬於中國,並一直為中國漁民所使用,一些大的島上都有中國漁民建的廟和打的水井等。去年底,越南在南沙群島長沙島修建了機場,越南國家旅遊局以旅遊用途名義進行修整。筆者認為此舉乃越南軍事楔入南沙群島的一枚「毒釘」。

試想,南沙群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處於越南金蘭灣和菲律賓蘇比克灣兩大海軍基地之間,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沖,為東亞通往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必經的國際重要航道,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國通往國外的39條航線中,有21條通過南沙群島海域,60%外貿運輸從南沙經過。 南沙群島距離中國南疆海岸線有2000公里之遙,比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國的距離還要遠。沒有足夠的遠航海戰力量,沒有航空母艦,就不能把戰機送到那裡的區域。在這種情況下,越南長島機場起降飛機顯然有爭搶南沙上空制空權的意圖。

少校時評:越南新的國家發展戰略核心指向,即躋身於「海洋強國」。 而越南近海的漁業與鹽業資源已支撐不起越南的經濟發展,只有外海洋能源才能促使他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南沙群島海域蘊藏著大量的礦藏資源,有石油和天然氣、鐵、銅、錳、磷等多種。其中油氣資源尤為豐富,地質儲量約為350億噸,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由此可見,就不難看出越南不惜與龐大的鄰國中國對抗,也要將南沙群島占為己有。

發展本國經濟本無可厚非,但若要藉此挖別國牆角,這就不是一般的貪心,尤其是針對中國。可以這么說:沒有一九五四年我軍犧牲了近三萬優秀子弟之生命,就沒有奠邊府大捷,就沒有今日之越共天地。而就是現在的越南執政勞動黨,在與美軍艱苦博命時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困難重重前面依然伸出援助之手,向越方提供大量物資援助,並派出部隊在越南北方擔負防空作戰、國防工程建築、後勤保障等任務。中國軍隊前後4批入越輪戰,連同配屬各援越工程支隊的防空部隊,共16個高炮師、63個高炮團及部分獨立高炮營等約15萬人,部署於越南北方各戰略要點。無數個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為越南的解放事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而越南這忘恩負義醜陋缺德的小人卻幾次三番的與中國翻臉,將貪圖的魔爪屢屢伸向中國。

更令人氣憤的是,越南去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不旦加強了商貿與美國關系的建立,戰略關系方面也更進一步加強。在南海石油牟利開發中,公然利用與美國聯合開發對南海進行掠奪性開采,藉以美國力量來制衡中國,而對美國而言,正好利用越南為其在*被過濾*鏈上加一個連接點,以達到完成制約中國崛起的連環扣。

少校時評:中國有句老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一九七九年懲越戰就是對他的一個教訓,可以想像一個泱泱大國對這個曾經被他無私幫助的小國家施以重拳,是到了何等忍無可忍之地步。現如今這個無賴想憑借美國的力量來對付中國,真是瞎了他的狗眼!

近日,解放軍正式宣布在南海建成最大型海軍碼頭基地, 關於這個南海軍港的消息,其實民間早炒得甚囂塵上。「簡氏防務」也在早前就登出其衛星照片,甚至由美國海軍中將蘭寧利撰文指出,南海基地的山洞入口寬度足夠進出「094型」核潛艇。並重申,中國在南海建核潛艇基地具有重大戰略含義,因為此前中國核潛艇部署在青島附近,面對美國和日本的強大反潛戰力,潛艇不容易從青島出海。如今在南海另闢蹊徑,潛艇經巴士海峽就能輕易進入太平洋,南海諸島更不在話下。

由此可見,中國從以往一直採取的抗議與謙和,到現在的劍拔弩張,說明了我們的自身力量在提升,中國的強大,中國提高軍事威懾力度,並非要去掠奪他國的財富,但誰要是膽敢藐視中國用卑鄙眼光和下三爛手段窺視和搶掠中國的財富,那必將會碰的頭破血流。

藉此也警告越南當局,中國海軍並不是類似越南這樣的國家,可以"匹敵"的。你們根本沒有資本來與我們較量。與中國對抗未必就能博的美國真正的歡心,只是受其利用罷了;越南的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及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只有中國才能稱得上同志加兄弟,只有中國能給越南的建設發展帶來最大利益。越南更應該知道,美國只是在做表面的經濟聯盟,真實意圖還是想遏制圍堵中國,背後一直沒有放棄支持從事推翻越南共產黨政權的留美流亡政府。奉勸越南當局還是應該以「合作與談判」模式,在中國目前正在展開的「積極發展中國與東盟的關系」的情景下,與中國談判。反之繼續陽奉陰違,一意孤行的話,中國海軍在南海再一次以"教育"手法懲戒越南海軍,不是不可能的!

⑸ 誰能說說中國跟越南之間的戰爭

中越戰爭,又稱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在北部邊界打敗侵略戰爭。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繼續逃亡。 戰爭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國政府稱:中國雲南、廣西邊防部隊發動了對越南軍隊的自衛還擊戰;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國境警備民兵。但中國解放軍傷亡慘重,僅2月17、18日兩天陣亡人數就達4,000餘人。 戰爭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但在諒山攻防戰中,負責擔任諒山、高平一線的中國精銳主攻部隊第41、42軍與越南首都防衛軍之第308師正面交鋒,損失慘重,幾全軍覆滅。 戰爭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此期間中國軍隊劫掠了大批民生工礦物資回國,越南之工礦業設備亦遭破壞殆盡。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 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誼文出版社有中譯本),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⑹ 1979年1984年中國和越南的兩次戰爭到底誰輸誰贏了啊

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勝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惡化,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約20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十五萬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解放軍戰斗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越軍相差甚遠。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才完成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據戰後中國軍方發表的統計:中國軍隊死6954人,傷14800多人;殲滅、擊潰越南人民軍的第3師、345師、356師,越軍死傷約52000人。越南官方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建設施、廠礦等。而當時負責該項破壞任務的中國軍人透露,被中國軍方破壞的設施多數是中國在抗美援越期間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為中國西南地區創造了比較穩定的周邊環境。 後裔受到歧視並被迫移民。他們從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亞、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

⑺ 中國和越南為什麼戰爭

1、因為當時的越南剛剛連續打敗了美法兩個世界強國,甚至他們還在美軍撤退之後,公開對外界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而且當時的越南,還有大國蘇聯在背後撐腰,所有更有膽量和中國叫囂。

2、當時越南最痛恨的國家就是美國,所以當越南看到中美兩國開始建交,誤以為中國背信棄義,和自己的敵人好起來了,於是便和蘇聯同盟,對中國實施報復。

3、越南小國想通過戰爭的手段證明,自己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可結果誰也沒想到,這場由他們主動挑起的戰爭,最後受傷最重的竟然還是自己。

(7)中國和越南哪個戰爭最好擴展閱讀:

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曾經主動發起過一場自衛反擊戰,當時的主要攻擊對象就是越南,但其實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和越南是兩個唇齒相依的國家,而且當時兩國都是奉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甚至在越南實現統一之前,中國還曾無償對他們進行過援助,只不過這些在越南看來,根本就是徒勞的,越南在實現統一之後,就全然忘記了中國的恩情,不僅沒有回報,反而還想方設法從中國牟取暴利。

⑻ 中國與越南戰爭

中國與越南戰爭一般指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20世紀70年代中葉,越南結束抗美戰爭、實現國家統一後,把中國視為「頭號敵人」,中越關系急劇惡化,中國邊疆的和平、安定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在此情況下,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號。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對越自衛反擊戰內容:

20世紀70年代,國際關系錯綜復雜,中蘇關系惡化。在蘇聯支持和地方霸權野心的驅使下,越南不顧當年與中國「同志加兄弟」的友誼公然在中越邊境製造流血事件。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同志訪美。

面對越南的不斷挑釁,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鄧小平親自點將許世友將軍帶兵作戰。許世友挑選了自己的老戰友楊得志。戰爭打響,面對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我軍指戰員奮勇還擊,渡紅河、戰老街、過朔江、最終殲滅越軍「英雄師」。此次戰爭著實讓越軍體會到中國反擊的堅硬態度。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網路-對越自衛反擊戰

⑼ 中國和越南的戰爭

中越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勝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惡化,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約20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十五萬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解放軍戰斗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越軍相差甚遠。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才完成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據戰後中國軍方發表的統計:中國軍隊死6954人,傷14800多人;殲滅、擊潰越南人民軍的第3師、345師、356師,越軍死傷約52000人。越南官方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建設施、廠礦等。而當時負責該項破壞任務的中國軍人透露,被中國軍方破壞的設施多數是中國在抗美援越期間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中國軍隊在戰爭發動後僅用了不到兩小時,就將越軍逐回國內」來看。越南確實是占據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只不過占據是象徵性和少量的。不然以當時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沒可能在120分鍾後就能將越軍逐出國境。而且中國在「教訓越南」的目的達到後,在越南國內沒有「占據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雙方都退回到實際控制線內,不存在「侵略佔領越南領土」的情形。但是該次戰爭並沒有使中越邊境恢復到和平態勢。中國軍隊在撤軍後,越南軍隊重新回到邊界線上,中越邊境的沖突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期間兩國還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邊境戰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戰役)。戰後中國軍方總結了戰爭帶來的經驗教訓,開始了大規模的軍隊現代化建設。

這場戰爭為中國西南地區創造了比較穩定的周邊環境。

後果

戰爭的後果仍在持續,特別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維持著世界上最大的陸軍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於對中國的恐懼。1980年代,在雙方的邊界上仍有小的沖突,並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雙方關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這場戰爭還造成在越的華裔受到歧視並被迫移民。他們從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亞、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

http://hi..com/qqtaoli521/blog/item/09a643382fe835f5b311c7ca.html

閱讀全文

與中國和越南哪個戰爭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烤羊排怎麼做 瀏覽:197
義大利米蘭有錢人住哪裡 瀏覽:748
印度網民人數有多少 瀏覽:760
烏克蘭到英國要多久 瀏覽:262
印度一共新冠死多少人 瀏覽:188
印度網購牛糞多少錢一斤 瀏覽:451
義大利為什麼沒輸過 瀏覽:870
米蘭大學在義大利哪個城市 瀏覽:351
去英國旅遊30天多少錢 瀏覽:686
印尼機場叫什麼名字 瀏覽:91
殲十與中國哪個好 瀏覽:250
印度礦工一個月掙多少錢 瀏覽:642
華友鎳鈷印尼有限公司由什麼控股 瀏覽:454
新中國怎麼成立的 瀏覽:93
吉羊游俠什麼時候去的伊朗 瀏覽:982
藍色煙囪義大利面是哪個公司 瀏覽:552
中國哪個年代人最壞 瀏覽:941
中國油茶產量第一的是哪個省 瀏覽:200
伊朗第一大湖是什麼湖 瀏覽:1003
在越南櫻桃多少錢一斤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