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秦軍為什麼打越南

秦軍為什麼打越南

發布時間:2025-05-15 22:51:58

『壹』 秦朝為什麼要三征百越

秦朝為什麼要三征百越?

秦始皇曾三征百越,雖然最終成功得到百越之地,但秦軍平定百越歷時十餘年,耗費軍資無數,死傷士卒三十餘萬。那麼,秦朝為什麼付出如此高昂代價三征百越呢?

三征百越:

百越之地,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國在南方沿海一帶古越族人居住的地區。在這里居住的原住民部落被先秦時期的中原人稱為越人,因其支系部落眾多,又被稱為百越。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這句話透露出了兩個信息,第一,如今的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地域,就是百越的范圍。第二,百越分支部落眾多,且各後裔族群的祖先不同。

綜上所述,先秦時期的百越之地幅員非常遼闊,另外百越分支部落雖然眾多,但由於被山川五嶺所阻隔,所以遠離華夏文明核心所在的中原地區,加之不少古籍記載中百越瘴氣和野獸又非常多,常被中原視為蠻荒不毛之地。

可事實上這些都是後世對百越地區較大的誤解,據文獻記載及考證,古越人和中原人最早期的關系就體現在貿易上。那時的越人,用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珍貴的奢侈品,來交換中原人手中的絲帛和手工藝品。

甚至百越諸部族中的於越部族,還曾經北上當過周成王的賓客,由此可見,西周時期,百越地區和中原也已經有過比較密切的經濟和文化往來了。此外,春秋戰國時期,百越和吳越、楚國更是交往頻繁,楚國貴族喜愛的茶晶,就出於百越地區。

不少人都認為百越文明的發展,與秦始皇征服後息息相關,可在現代的考古發現中,百越在秦朝建立以前就已經存在璀璨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

秦始皇征服百越的兩大目的:

《准南子·人間訓》中提到,「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使尉屠雎發卒五十萬」。由此可知,秦始皇發兵攻打百越地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想要擁有當地的犀角、象牙等奢侈品和豐富的自然物產。

但在揮墨君看來,秦始皇攻打百越地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覬覦百越地區的戰略地位。

因為百越所處的兩廣地區根本就沒有犀牛和大象,那這些珍貴的犀角和象牙又是從何而來呢?

從現代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得到了答案。在近年的考古發現中,從台灣、菲律賓乃至中南半島等地都發現了百越地區生產的石器和晶石,而廣州更是出土了瑪瑙和串珠,而這些瑪瑙串珠的工藝則來自於古印度等國,可見先秦時期的百越已經有相當規模的海上貿易了。

同時在廣州發現的秦朝軍隊造船廠遺址,更證明了百越地區重要的海上貿易地位。因此,秦始皇除了想要佔有百越地區的物產資源外,更想要得到百越地區的海上貿易。

『貳』 秦朝滅亡南越50萬秦軍為何坐視不理



秦六國統一後,迅速發動了征服南越的戰爭。據淮南子人間訓的記載,秦國為征服南越而動員的軍隊達到了驚人的50萬人。


公元前214年,秦國正式佔領了今天的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並在那裡建立了南海、桂林和項峻。然而僅僅八年之後,秦帝國就宣告滅亡。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的三年戰爭中,鎮守嶺南的50萬秦軍坐視秦朝滅亡。為什麼?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秦朝為什麼要征服南越。


統一中原後,秦朝兩次大規模使用外軍。一次是蒙恬派30萬大軍北上攻打匈奴,一次是征服南越。


在秦六國統一之前,匈奴經常威脅秦、燕、趙的北方邊境,趙甚至常年在北方長城沿線部署十餘萬大軍,抵禦匈奴的入侵。攻打匈奴,可以徹底解決匈奴對關中地區的威脅。但是,與匈奴相比,南越對中原的威脅極其有限。而秦國進攻百越所用的兵力不僅遠遠超過北方進攻匈奴所用的兵力,甚至戰爭的時間也早於北方進攻匈奴。


早在公元前218年,秦國的舉率領五路進攻南越。兩年後,蒙恬率部收復河套。為什麼秦朝比匈奴更重視南越?


全世界都是國王的土地。


皇帝開始以法家治國,「凡事要四方,在中央,聖賢要居要職,四方有效」的思想,使秦始皇以南侵北擊為擴張疆域的使命。


當時,60萬秦軍剛剛完成對楚國的征服,已經對南越形成了戰略鉗形攻勢。然而,與北方進攻匈奴的成功相比,第一次南方戰爭以秦軍的慘敗而告終,甚至連秦軍的統帥屠呦呦也被殺了。據史書記載,南越原住民「與動物為伴」,「不願意被秦俘虜」。這迫使秦始皇重新調整了征服南越的策略:穩扎穩打,先攻心,移民邊疆,長期駐扎。


公元前214年,和趙佗第二次統一軍隊南下,秦國把死士、女婿、商人都送去參軍,不僅為建立了穩固的軍事據點,還很大程度上開發了嶺南地區,使成功攻佔該地區,建立了三郡。


直到四年後,秦始皇在沙丘中病逝,秦國征服南越的五十萬大軍才北歸。秦國為什麼不召回五十萬秦軍,歷史上沒有記載。


然而很明顯,這應該是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許,甚至我們可以大膽推測,為了徹底征服南越之地,始皇帝可能有專門的聖旨給任濤和趙佗,以防一旦秦軍撤離,百越人重新佔領這三個縣,導致數十萬秦軍戰死沙場的鮮血。


這從任濤生前對趙佗的囑咐就可以看出。公元前209年,在陳勝和光武爆發了起義。作為南越的最高統帥,任濤告訴龍川命令趙佗「讓他的人民休息,等待王子的變化。」


如果總司令有意置身事外,那麼,50萬普通秦軍人是否有北上救援的主觀願望?


畢竟秦軍在嶺南的駐軍,主要來源於楚國被伐時王建的六十萬人。可以說大部分都是秦人。他們會眼睜睜看著秦滅亡嗎?也許他們的父母妻兒還在中原等待他們的歸來。他們會坐視家園被毀嗎?


沒想到,這50萬秦軍在中原之亂面前表現出了不同尋常的冷靜。除了少數「龍官」因觸犯秦律被趙佗處死外,普通的士兵並沒有逃亡和叛變。而是聽從趙佗的指示,在廣西興安建秦城,在古三江沿岸守有防禦陣地


一種可能是執行某種任務;第二種可能是趙佗想稱王。我們先分析第二種可能。秦朝在趙佗滅亡後,確實閉關鎖國,甚至稱帝。不過趙佗的表現不像是野心家。


趙佗控制的地區僅限於三縣,人口和經濟都遠不及中原。如果趙佗打算坐視秦朝滅亡,然後自行分裂,那麼當中原發生內亂的時候,手握五十萬兵的趙佗應該會北上爭奪地盤。至少,以鎮壓叛亂的名義動員秦軍北上是合乎邏輯的。畢竟項羽全盛時期只有40萬士兵。


趙佗不但沒有出兵,甚至在漢朝統一後投降了漢朝。趙佗是不是沒有能力北上?顯然不是。呂後,漢朝與南越關系惡化,漢軍一度南下征服,趙佗也自稱皇帝。


在這次沖突中,漢軍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反而是南越軍隊北侵長沙。就連夜郎、通什等鄰國也被南越的繁華所拍,紛紛派出使節投降。文帝繼位後,趙佗馬上去找浩帝再次降漢。趙佗的所作所為似乎在告訴我們,他只滿足於南越三郡,並不想與中原為敵。


自公元前214年50萬秦軍停駐嶺南,直到漢武帝統帥趙佗去世,這個秦軍及其後裔不僅經歷了秦末的大亂,還經歷了漢初的多次封建內戰。


他們有無數次北上的機會,但在南越都很自在。雖然坐視秦朝滅亡,但客觀上加速了南越三郡並入中國的進程。也許他們和他們的統帥趙佗,真的是在執行一項使命。


我們沒有辦法證明。


公元前113年,南越第四任君主趙興向漢朝「內部隸屬」。從此,南越徹底納入中國版圖。

閱讀全文

與秦軍為什麼打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高鐵為什麼那麼快 瀏覽:794
櫃門印尼白是什麼顏色 瀏覽:568
伊朗什麼東西比中國便宜 瀏覽:106
伊朗綠松石有什麼用 瀏覽:943
中國多少台呼吸機 瀏覽:539
印尼什麼蟲子叫得像小鳥 瀏覽:433
越南現在哪些城市封了 瀏覽:955
印度有什麼著名文明 瀏覽:764
如何介紹越南黃花梨 瀏覽:70
英國人羅素多少錢 瀏覽:424
泰國榴槤如何進入中國 瀏覽:598
義大利佛羅倫薩lv在哪裡 瀏覽:679
怎麼區分印度和非洲小葉紫檀 瀏覽:117
印尼咖啡糖是什麼 瀏覽:264
中國哪個省古城最大 瀏覽:679
中國哪個縣最有機場 瀏覽:676
如何成為英國大學代理 瀏覽:775
中國龍和劍龍哪個好看 瀏覽:346
滿洲里屬中國哪個省管轄 瀏覽:539
越南為什麼不分裂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