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從馳援武漢,你才知道山東製造有多厲害,越需要的時候越顯重要性
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基石,不僅是經濟的基石,當一家國家出現突發情況的時候,製造業往往是必須物資的保障。
比如,在這次疫情面前,除需要高端技術的產品,更急需的是基礎物資,如口罩等。所謂「實業興邦」,這時體現了另一種意義。
山東,這時顯示出了中國製造業大省的作用。他們是口罩、手套等基礎醫療物資的生產大省,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建設的很多物資,也是山東提供的。
人民日報不久前的一篇報告公布了一組很多人此前不知道也不會重視的數據 ,山東的口罩產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在山東一個以鋼鐵和港口聞名的市——日照市,有一家名叫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的企業,是國內口罩生產的隱形冠軍,日產量達150萬只左右,是工業信指定的應急物資重點儲備生產企業。
之前,三奇的產品主要用於出口,在日本、越南等國設有生產基地。
疫情爆發後,三奇立刻恢復生產。人手不夠就募集附近群眾、學生來幫助生產,甚至已經離職的老員工,也主動回廠支援生產。
據報道,山東26家口罩生產廠企業,已經滿負荷生產,這使得山東每天向湖北輸入的口罩多達100萬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口罩缺乏的壓力。
有口罩生產企業,沒有原料,也白搭。
山東還有多家用於生產口罩等必需的原料——無紡布——的生產企業,山東道恩集團是口罩專用熔噴料的專業供應商,此外還有魯清石化等多家原料生產企業。
正是因為能源源不斷提供原料,口罩等醫療物資的生產企業,才能不致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久前,山東一家叫藍帆醫療的上市公司,向武漢捐贈了100萬只醫療級防護手套和20萬只口罩。
藍帆醫療所有地淄博,是中國傳統的重工業城市。很難想像一個重工業城市,竟然有一家以生產 健康 防護手套及心臟介入器械為主要業務的醫療製品企業。
藍帆醫療的乳膠手套等產品,出口到了5大洲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PVC 健康 防護手套市場佔有率更是全球第一,是一個小行業的世界隱形冠軍。
如今他們每天供應疫情專用手套達400萬只。
另一家也來自淄博的企業英科醫療,也是一家生產醫療級丁腈手套和PVC手套的企業,每年的產量超過100億只,銷售到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久前,他們向武漢、黃岡等地捐贈了200多萬只醫用手套。
此外,山東還是防護服、護目鏡等災情嚴重地區急需的醫療物資的重要輸出地。
一份截止到2月3日的統計數據 ,山東已經向湖北輸送700多萬只各類口罩,超過14萬套的防護服,6萬多個隔離眼罩。還記得領導人說的2萬只護目鏡馬上送到嗎?當晚,這2萬只護目鏡就是從青島的平度空運到武漢的。
山東製造業在這次抗擊疫情的作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
比如在武漢「小湯山」雷神山、火神山兩家醫院的建設中,山東製造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的一個叫冠縣的縣,一家名為冠州集團的企業,僅用了3天就生產出了1500噸鍍鋅鋼板,火速運往武漢,馳援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
另一家山東企業,濰坊中鼎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則火速恢復生產很快向雷神山醫院運送了800多套活動板房。
這為兩家「雲監督」下奇怪般拔地而起的醫院,起了保障作用。
此外,山東還為抗擊疫情輸送了大量的醫用酒精、84消毒液等。如,除夕當天,山東一家叫國美的酒企,就馳援武漢13噸醫用酒精。
如今,我們看到了一個製造業強大的山東。
山東是中國製造業大省,在2019年的中國製造業500強上,山東是上榜最多的企業。
不過,由於近年來山東經濟出現了增長乏力,很多人認為製造業是落後的產業,拖累了山東的發展。
事實上呢?
第一,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根基,甚至是民生的根基。從這次抗擊疫情可以看出,很少有省市能像山東這樣為抗擊疫情,如此及時地提供各種各樣急需的醫療物資。
第二,製造業產業本身是一個傳統產業沒錯,但其技術含量也是日益提升,快速升級迭代。也就是說,傳統產業也是高 科技 企業,高 科技 企業不僅指新興行業。不要一提製造業,一提傳統行業,就認為是落後產業,夕陽產業。 汽車 出現了上百年,中國能造出發動機嗎?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