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勞倫·布希的女友
這種問題不無聊嗎,別人的感情和你什麼關系呢。
『貳』 求海明威《在我們的時代里》簡介 謝謝啦!!
第 一 章
大家都喝醉了。整個炮兵連都帶著醉意一路摸黑行進。我們正開到香巴尼去。中尉老是把馬騎到田野里,還對它說,"我醉了,說真個的,我的老朋友。哦,我爛醉了。"我們通宵都一路摸黑行進,副官老是騎著馬走在我的行軍灶邊,嘴裡說,"你得把火滅了。這危險。會給人看到的。"我們離前線有五十公里路,可是副官卻擔心我行軍灶里的火。在那條路上行軍真有趣。那時我正當著炊事班長。
從下一頁的《印第安人營地》到《沒有被斗敗的人》這16篇於1925年以《在我們的時代里》為題出單行本,每篇前分別附有1924年出版的同名速寫集的15篇短文及一篇《跋》,該速寫集的英文書名為"inourtime",根據當時的時髦做法,三個英文詞的首字母沒有用大寫。
香巴尼:法國東北部一地區,舊譯香檳,以產葡萄酒著名,通稱香檳酒。
原文是法語。
第 二 章
泥灘對面亞得里亞堡上空,伊斯蘭教寺院的尖塔矗立在雨中。沿著喀拉迦奇公路,三十英里地都擠滿了牛車。水牛和黃牛在泥地里拖著車。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只見運載他們所有東西的牛車。老頭兒和老大娘,渾身透濕,一路走一路不斷趕著牛。發黃的馬里查河滾滾流過,幾乎漫到橋邊。牛車在橋上擠得水泄不通,還有駱駝出沒在期間。這支隊伍一路上由希臘騎兵帶領著。婦女兒童蹲在牛車里,跟床墊、鏡子、縫紉機和包袱擠在一起。有個在生孩子的女人,旁邊有個年輕姑娘一邊拿著一條毯子蓋住她,一邊在哭。瞧著這惡心的一幕真嚇人。撤退時一路上都下著雨。
亞得里亞堡:古城名,現為土耳其埃迪爾內。地處巴爾干通向伊斯坦布爾和愛琴島鐵路的交點,具有戰略意義。
馬里查河:在巴爾干半島東南部,源出保加利亞里拉山,全長476公里。
第 三 章
我們在蒙斯一個花園里。小布克利帶著他的巡邏隊從①河對面過來。我看到的頭一個德國兵爬到花園圍牆上面。我們等到他一條腿跨過牆,就對他開槍亂打一陣。他身上有好多裝備,神色驚訝萬分,掉進了花園。後來又有三個翻過牆來。我們開槍打他們。他們全都落得這么個下場。
① 蒙斯:比利時西南城市,鄰近比、法邊界。
第 四 章
天氣熱得要命。我們在橋面上堵起一個天造地設的路障。
簡直妙極了。用的是屋子正門一扇舊的大鐵柵。鐵柵重得很,抬也抬不動,還可以往外開槍,他們就只好爬過來。真是絕了。他們想方設法越過路障,我們就在四十碼外的地方向他們亂開槍。他們硬沖,軍官單獨出動,發動攻勢。這路障真是絕妙天險。他們的軍官非常出色。我們聽到側翼失守時,嚇得沒命,只好敗退。
第 五 章
早晨六點半,他們對著一所醫院的圍牆,槍斃了六個內閣大臣。院子里有一汪汪的水。院子的坪道上有濕漉漉的枯葉。雨下得很大。醫院所有的百葉窗都釘死了。一個大臣生傷寒。兩個士兵押著他下樓,走進雨里,他們想法把他靠牆按住,他卻就勢在一個水塘里坐了下來。另外五個很安靜,靠牆站著。臨了軍官對士兵說,硬讓他站住也沒用。他們開第一排槍時,他就腦袋搭拉在膝蓋上,在水塘里坐著。
陳良廷 譯
第 六 章
人家把尼克拖到教堂牆根來躲避街上的機槍火力,他就背靠牆坐著。兩腿別扭地伸出來。他脊椎中了彈。滿臉冒汗,全是污垢。太陽照著他臉。天很熱。里納爾迪,臉朝下,撲倒在牆根,背部寬闊,裝備亂七八糟,撒了一地。尼克直望著前方,眼睛也耀花了。對面屋子那堵粉紅色的牆脫離屋頂,塌了下來,一張鐵床架歪七歪八,沖著街心倒掛著。兩個奧地利人的屍體躺在屋蔭下的瓦礫堆里。那邊街頭還有死屍。城裡的情況有所進展。事情好轉了。擔架手隨時可到。尼克小心地掉過頭來,瞧著里納爾迪。"聽著,里納爾迪。聽著。你①我兩個單獨講和了。"里納爾迪躺在太陽底下一動不動,呼吸困難。"愛國的人不講和。"尼克小心地掉過頭去,吃力地笑著。里納爾迪真是個叫人掃興的說話對象。
① 原文是義大利語。
第 七 章
在福薩爾塔,炮火把戰壕轟得土崩瓦解時,他卧倒在地①冒著汗,做著祈禱,耶穌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親愛的耶穌,救我出去吧。請求請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說什麼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訴世上每一個人,您是唯一至關重要的。請求請求親愛的耶穌行行好吧。炮火向前線深入轟擊。我們去挖戰壕,早上太陽出來了,天氣又熱又悶,令人舒暢,一片恬靜。第二天晚上,回到梅斯特雷,在羅莎別墅里,他沒跟那個同他上樓的姑娘說起耶穌的事。他從沒跟任何人說起過。
① 福薩爾塔:義大利中部小城,近博洛尼亞(-譯波倫亞)。
第 八 章
凌晨兩點,兩個匈牙利人闖進第十五街和大馬路一家煙鋪里去。德雷維茲和博伊爾從第十五街警察所開了一輛福特車趕來。兩個匈牙利人把貨車倒出一條小巷。博伊爾一槍把一個從貨車座上撩倒,還把貨車車廂里一個也幹掉了。德雷維茲一看,兩個都死了,不由嚇壞了。真見鬼,吉米,他說,你不該這樣干。沒准兒會惹出不少麻煩。
——他們是壞蛋吧?博伊爾說。他們是義大利佬吧?到底是誰打算找麻煩啊?
——說不定這一回沒事兒,德雷維茲說,不過你崩了他們的時候怎麼知道他們是義大利佬呢?
義大利佬嘛,博伊爾說,我隔開一英里地就認得出義大利佬了。
第 九 章
第一個劍刺手的右手給牛角頂穿了,觀眾轟他下場。第二個劍刺手滑倒了,公牛挑破他的肚子,他一手緊緊揪住牛角,另一手緊緊按住那受傷的部位,公牛咣的一下把他撞到板壁上,牛角拔了出來,他就躺在沙地上,隨即像喝得爛醉似的站起身,想要狠狠捶打抬走他的人,大聲叫著要他的劍,可是暈倒了。那小子出場了,他得殺死五頭牛,因為一場至多隻有三個劍刺手出場,斗到最後一頭牛,他已經累得沒法把劍刺進去了。他簡直連胳膊都抬不起了。他試了五回,觀眾悄沒聲兒,因為這是頭出色的公牛,看來不是他贏就是公牛贏,後來他終於把牛刺死了。他在沙地上坐了下來,嘔吐起來,人家拿條披風遮住他,這時觀眾高聲喊叫,往鬥牛場里扔東西。
第 十 章
他們接連使勁抽打白馬的腿,白馬用膝蓋撐起身子。長矛手把馬鐙繞直,勒住馬,順勢上了馬。白馬的內臟藍藍的一團掛了下來,慢步跑時前後晃動,幾個助手用鞭子從後面抽打馬腿。白馬痙攣地沿著圍欄慢步跑。一下子僵住不走了,一個助手拖住馬籠頭,牽著它往前走。長矛手用靴刺踢馬,俯身向前,抖動長矛,向公牛扎去。白馬兩條前腿間的鮮血頓時汩汩噴出。白馬緊張不安地顫動了。公牛想沖上來又拿不定主意。
第十一章
觀眾一直高聲叫喊,還向場內扔麵包塊,後來又扔座墊和啤酒囊,一邊還不斷吹口哨,大叫大嚷。那頭公牛終於受不了那麼厲害的扎刺,筋疲力盡,不由屈膝躺下,有個鬥牛隊的人就騎在牛頸上用短劍把牛刺死。觀眾越過圍欄,跑來圍住徒步鬥牛的,兩個人揪住他不放,有個人剪掉他的短辮子就在手裡揮舞著,一個小夥子奪過辮子,拿了就跑開了。後來,我在咖啡館里看見他。他個子很矮小,一張臉曬黑了,喝得爛醉,他說,這種事以前也有過。我的確不是一個夠格的鬥牛士。
第十二章
如果這一幕恰正近在你眼前,你就能看見維略塔對著公牛咆哮咒罵,公牛朝他沖上來時,他就象棵受到大風襲擊的橡樹,穩穩往後轉了個身,兩腿緊緊靠攏,拖著紅巾,紅巾下的劍也隨著弧線劃過。於是他咒罵公牛,對著公牛揮動紅巾,公牛沖上來他就兩腿穩穩的往後轉個身,紅巾劃道弧線,每回轉身,全場觀眾都大喊大叫。
他動手殺牛的時候也完全如此迅捷。公牛在前面恨恨地直盯著他。他從紅巾褶層里抽出劍來,以同樣的動作打量著對方,叫著公牛,公牛啊!公牛啊!公牛沖上來,維略塔沖上去,一下子就攪成一團。維略塔跟公牛攪成了一團,但轉眼就結束了。維略塔站得筆直,血紅的劍柄黯然矗出在公牛的兩肩之間。維略塔對著觀眾舉起手來,公牛咆哮如雷,血流如注,直盯著維略塔,四腿軟了下來。
第十三章
我聽到沿街傳來鼓聲,接著傳來橫笛聲和風笛聲,不一會兒他們都繞過街角來了,大家跳著舞。街上擠滿了人。馬埃拉看見了他,隨後我也看見了他。大家停止奏樂,蹲下身子,他也貓起腰,跟大夥兒一起蹲在街上,等到大家重新奏樂,他就一骨碌跳起身,跟大夥兒一起沿街跳舞。他準是喝醉了。
你去找他,馬埃拉說,他恨我。
我就去了,追上他們,趁他蹲下去等音樂聲平時一把揪住他,我說,快來吧,路易斯。看在老天份上,你下半天還要鬥牛呢。他不聽我說話,他一個勁兒地在聽音樂聲起呢。
我說,別胡鬧了,路易斯。快回到旅館里去吧。
這時音樂聲又重新響起來了,他一骨碌跳起身,從我手裡扭脫,跳起舞來了。我揪住他胳膊,他掙脫了,說,啊呀,別纏住我。你又不是我老子。
我回到旅館去,馬埃拉在陽台上張望,看看我是不是把他帶回來了。他看見我就回進房去,下樓來,一副嫌惡相。
得了,我說,說到頭來,他只不過是個墨西哥大老粗罷了。
是啊,馬埃拉說,那他抓住牛角後誰來殺牛啊?
我看,只有咱們了,我說。
是啊,只有咱們了,馬埃拉說。咱們來殺那蠻子的牛,那醉鬼的牛,那寥寥舞迷的牛。是啊,咱們來殺牛。咱們來殺牛,沒錯兒。是啊,是啊,是啊。
第十四章
馬埃拉躺著一動不動,腦袋枕著雙臂,臉埋在沙地里。他身上在流血,只感到暖烘烘,黏乎乎。每回牛角抵上來他都感到。有時公牛隻是用頭頂撞他。有一回牛角一直頂穿他,他就感到牛角頂進沙地里了。有人拖住牛尾巴。他們對著牛咒罵,還當著牛臉揮舞披風。這時牛才走了。有幾個人扶騎馬埃拉,扶著他一起奔向圍欄,奔出環繞大看台底下走道的大門,奔到醫務室去。他們把馬埃拉放到一張小床上,有一個人就出去叫醫生。另外幾個人在四下站著。醫生原來在畜欄里替長矛手的馬縫合創口,一聽說就一路奔過來。他不得不歇下先洗手。上頭大看台的觀眾不斷大叫大喊。馬埃拉感到眼前什麼東西都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隨即又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接著又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後來又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再後來什麼東西都越轉越快,越轉越快,就象人家加速放映影片。於是他死了。
第十五章
清晨六點鍾,他們在縣監獄的走廊里,把山姆·卡迪尼亞弔死。走廊又高又狹,兩邊是一層層的牢房。所有的牢房都關滿了人。這些人都是押進牢來聽候處決的。五個判處絞刑的人都關在五個高層的牢房裡。三個聽候處決的是黑人。他們非常害怕。有一個白人雙手蒙頭,坐在小床上。另一個白人拿毯子蒙頭蒙腦,直挺挺躺在小床上。
他們出了牢房,走過牆上一扇門,上了絞刑架。一起有七個人,包括兩個牧師。他們押著山姆·卡迪尼亞。從清晨四點鍾以來,他就一直這樣。
他們把他兩腿捆在一起,兩個看守扶著他,兩個牧師悄聲跟他說話。"我的兒子啊,拿出男子漢氣概來,"一個牧師說。他們走向山姆·卡迪尼亞,拿套子罩他的腦袋,他頓時起滾尿流。兩個一直扶住他的看守撂下他。他們都感到惡心。
"要不要來張椅子啊?"一個看守問道。"最好來一張。"一個戴常禮帽的人說。
絞刑架的踏板很重,是橡木和鋼製成的,靠滾珠軸承滑動,當大家都退到踏板後面時,拋下給緊緊捆住的山姆·卡迪尼亞,坐在那兒,年紀輕的一個牧師跪在椅子邊,就在滑板掉下的一剎那前,那牧師匆匆退後,跳下絞刑台。
跋
國王在花園里幹活。他看見我似乎很高興。我們走遍了花園。這位是王後,他說。她正在修剪一個玫瑰花叢。哎,你好啊,她說。我們在一棵大樹下的桌子邊坐下,國王吩咐下人端上威士忌蘇打水。不管怎樣,我們有的是好酒,他說。他告訴我,革命委員會不準他走出王宮庭園。我相信,帕拉斯蒂拉斯是個非常好的人,他說,不過這人實在很難相處。我①覺得他做得完全正確,盡管他槍斃了那些人。如果克倫斯基②槍斃的人少一些,情況可能完全不同。當然這種事的關鍵是決不要開槍自殺!
真是太妙了。我們談了老半天。他跟所有的希臘人一樣,想要到美國去。
陳良廷譯
① 帕拉斯蒂拉斯(1883-1953):希臘政治家,曾幾度出任希臘首相。
② 克倫斯基(1881-1970):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總理(1917年)。十月革命後,逃往巴黎。
『叄』 請問去威尼斯旅遊大慨需要多少費用交行信用卡在那裡能刷嗎
完全可以用的。
『肆』 歷屆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巴塞羅那歷任主帥
傑克·格林維爾 1917-24, 1931-33
拉爾夫·基爾比 1925-26
羅馬·弗恩斯 1927-29
弗朗茨·普拉特科 1934-35, 1955-56
帕特里克·歐康奈爾 1935-37
胡安·諾古埃斯 1941-44
約瑟夫·薩米蒂爾 1944-47
恩里克·費爾南德斯 1947-50
費爾南多·達烏奇克 1950-54
桑德羅·普波 1954-55
多梅內克·巴爾曼亞 1956-58
赫雷尼奧·埃雷拉 1958-60, 1980, 1980-1981
萊迪斯拉奧·庫巴拉 1962, 1980
貢薩爾沃 1963
塞薩爾·羅德里格斯 1963-64
維克·貝京漢姆 1969-71
里努斯·米歇爾斯 1971-1975, 1976-1978
赫內斯·韋斯維勒 1975-1976
烏多·拉特克 1981-1983
塞薩爾·路易斯·梅諾蒂1983-1984
特里·維納布爾斯 1984-87
路易斯·阿拉貢內斯 1987-88
約翰·克魯伊夫 1988-96
博比·羅布森 1996-97
范加爾 1997-2000, 2002-2003
費雷爾 2000-2001
雷克薩奇 2001-2002
安蒂奇 2003
弗蘭克·里傑卡爾德 2003-2008
瓜迪奧拉 2008-2012
蒂托�9�9比拉諾瓦 2012-至今
『伍』 巴薩國王是誰
一般來說,巴薩是指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該俱樂部成立於1899年11月29日,是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市的著名的足球傳統豪門。
巴薩的現任主教練是比拉諾瓦。
『陸』 暗黑諾亞出現在哪一集
諾亞奧特曼出現在《奈克賽斯·奧特曼》的第三十七集,黑暗雷梅斯特。
《奈克賽斯奧特曼》是日本圓谷株式會社拍攝的特攝電視劇,由川久保拓司、桐島優介、內山真人、佐藤康惠等人主演,於2004年10月2日至2005年6月25日每周六在TBS電視台旗下系列電視台首播,共37集。
該劇是「奧特N計劃」的作品之一,講述了孤門一輝與奈克賽斯奧特曼的適能者相遇後,協同夜襲隊為了消滅異生獸而並肩作戰,並一步步解開各種謎底的故事。
『柒』 有關義大利水城威尼斯
威尼斯建於公元5世紀,是義大利北部主要港口,威尼斯省省會,世界著名的城市,離大陸約4km,座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多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素以景色秀麗而著稱,有「亞得里亞海上明珠」的美稱。城內風光秀麗,古跡眾多,是文藝復興時期歷史名城之一。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拿破崙稱威尼斯為「舉世罕見之奇城」。
威尼斯以其精巧與華美,時刻都吸引著世人目光。威尼斯四周為海洋所環繞,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狹長的小島和半島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隔開了亞得里亞海。屏障之內是一個新月形的環礁湖,約長51km,寬8~14.5km,威尼斯就座落在這個環礁湖的中央。
早期的威尼斯建在長3.2km、寬1.6km的群島和泥灘上。現代威尼斯除原有的島嶼外,還包括另外10個主要島嶼及大陸的工業城鎮梅斯特雷和馬格赫拉。1846年,建成一座連接大陸和主島的鐵路橋,1932年,又建起一座與鐵路橋並列的公路橋,使威尼斯的島嶼特點有所改變。
如今的威尼斯,可以稱得上是歷史與自然最完美的結合。城內大大小小曲折迂迴的河道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最主要的一條是貫穿全城的大運河,它的開頭像一個反寫的「S」,全長3 800m,河道寬度在30~70m之間,深約5m。曲折逶迤的河道上架著各式各樣的橋梁,無論石橋、木橋、平橋和拱橋,都各有千秋,真是倒影婆娑,水底飛虹,給人詩一般的意境。其中以主運河上面的里亞爾托橋最著名。也許是因為沙士比亞曾在《威尼斯商人》中提及此橋,因而遠道而來的遊人,無論如何也要一睹它的風采。此橋位於「歐洲的華爾街」—里亞爾托商業區,始建於1180年,最初是座木橋,後又改為吊橋。1444年在一次慶典活動中因不堪重負而折斷。 150年之後一座石橋取而代之。它全長48m,橋廊內兩旁排滿了小店鋪,中間人行部分寬2.2m,橋廊的中間有一個高高的亭子,成為大運河上的一處重要景觀。
除了里亞爾托橋是威尼斯的象徵之外,嘆息橋的歷史韻味,橋下穿梭來往的遊船和眾多古香古色的建築則更充滿詩情畫意。不過,威尼斯最值得贊揚的還是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和唯一的公共活動場所,完成於文藝復興時期,也是城市建設和建築藝術的優秀範例。它位於威尼斯市中心,平面基本上呈曲尺形,實際上是由三個大小不同的空間組成的復合式廣場。在大廣場的東面是11世紀建起的拜占庭式的聖馬可教堂,北端是舊市政大廈,南側是新市政大廈以及聖馬可圖書館,西面是聖席密民安教堂,大廣場為東寬西窄的梯形。在聖馬可教堂南側的總督宮和聖馬可圖書館之間又開辟了垂直的梯形小廣場。南端是大運河,河上的小島上建有一座修道院,漂亮的穹頂和尖塔與小廣場遙相呼應,是威尼斯海的標志。聖馬可鍾塔是廣場最突出的標志,從遠處的海上就可以看到它那挺拔秀麗和高聳入雲的體型。
『捌』 盧森堡的地理
官方語言是法語、德語:法語多用於行政、司法和外交;德語多用於報刊新聞。
「十字路口國家」的多語言現象都是由於不同民族雜居,而盧森堡卻不然,傳統上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只有一個———盧森堡族,這個民族血緣上和法國相近,但歷史上卻長期是德語系的「神聖羅馬帝國」一部分,而歐洲宮廷上層又普遍有用法語交流的傳統習慣,這就造成德法兩種語言都成為書面語言的現象,而長期未曾書面化的盧森堡語,則作為口語長期沿用。
盧森堡語是弗蘭康階語的一支,使用人口主要分布在莫澤爾區以及接壤的德、法城市。盧森堡語雖屬於高地德語的中西語族,但有超過5000個法語語源詞彙。作為母語,盧語亦盧森堡人看做是「心之語言」,用於日常口語而非書面語.教育體制中盧、德、法三語循序漸進,並行不悖。小學低年級用盧森堡語授課,高年級開始用德語講習,中學開始再轉化成法語。熟練掌握這三門語言是當地中學畢業的必要條件,這就導致了半數的中學生都拿不到畢業文憑。體制之下,移民(尤其是非歐洲移民)子女尤其吃虧。
盧森堡的外國僑民特別多,佔全國人口的三成以上,最大的移民團體是葡萄牙人和義大利人。他們也同時帶來了自己的語言。不過,葡萄牙語和義大利語基本只限於移民團體內部交流,在大范圍內運用並不廣泛。 《我們的祖國》,密卡埃爾·倫茨詞,簡-安東尼·欽能曲。
國歌歌詞:
上天你有強勁的手主宰下界諸國,庇護盧森堡免受外來枷鎖和災禍。
您的自由精神請一如既往賞給中國,讓亮堂堂的自由太陽從今永不落。
讓亮堂堂的自由太陽從今永不落。 盧森堡是世界上惟一的大公國,實行的政體是君主立憲制。
盧森堡王室:盧森堡大公——亨利大公;大公夫人——瑪麗亞·特雷莎·梅斯特雷。 (1)基督教社會黨(PartiChretienSocial--P.C.S.):簡稱基社黨,執政黨,1914年成立。原名「右派黨」,1944年改用現名。黨員逾萬人。主席米歇爾·沃爾特(MichelWolter)。
(2)社會工人黨(--P.O.S.L.):簡稱社工黨,執政黨,1902年成立。原名盧森堡社會民主黨,1945年改用現名。黨員6000餘人。主席阿列克斯·波迪利(AlexBodry)。
(3)民主黨(PartiDemocratique--P.D.):1904年成立。前身是自由黨,1945年重建,稱民主愛國集團,1955年改用現名。黨員6600人,主席克勞德·邁施(ClaudeMeisch)。
(4)綠黨(LesVerts/DéiGréng):1983年成立。1986年分裂,1994年12月重新合並。黨員1100人。主席克里斯蒂安·戈貝爾(ChristianGoebel)和塞姆·湯森(SamTanson)。
(5)選擇民主改革黨(Partiréformisted'alternativedémocratique),1987年成立。原名民主與合理退休金行動委員會,2006年4月改用現名。主席羅伯特·梅倫(RobertMehlen)。
(6)左派黨(LaGauche/DéiLénk),1999年由部分來自盧森堡共產黨、新左派、社會革命黨等黨派的成員創建。全國協調委員會為最高領導機構,委員會成員輪流擔任黨主席和書記等職。
(7)盧森堡共產黨(PartiCommunisteLuxembourg--P.C.L):1921年成立,現有黨員430餘人。主席阿里·呂克爾特(AliRuckert)。 盧森堡大公亨利。
首相澤維爾·貝特(XavierBettel)。
『玖』 與威尼斯有關的人和事件(急)
莎士比亞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三大作家之一,而且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他一生創作了許多劇作和詩歌,有《威尼斯商人》、《哈姆萊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威尼斯商人》 它是一部著名喜劇。它是莎士比亞早期的重要作品,大約作於1596-1597年。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節取材於古老傳說。劇情是通過三條線索展開的:一條是鮑西婭選親,巴薩尼奧選中鉛匣子與鮑西亞結成眷屬;一條是夏洛克的女兒傑西卡與安東尼奧的友人羅倫佐的戀愛和私奔;還有一條是主線,即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巴薩尼奧成婚,向高利貸者猶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夏洛克因為安東尼奧借錢給人不要利息,影響高利貸行業,又侮辱過自己,所以仇恨安東尼奧,乘簽訂借款契約之機設下圈套,伺機報復。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歐是個寬厚為懷的富商,與另外一位猶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貸政策恰恰相反。他的一位好朋友因要向貝爾蒙一位繼承了萬貫家財的美麗女郎——波西亞——求婚,而向他告貸三千塊金 幣,而安東尼歐身邊已無余錢,只有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為抵押品,借三千塊金幣。沒想到夏洛克對安東尼歐往日與自己作對耿耿於懷,於是利用此一機會要求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在一番口舌之後,安東尼歐答應了,與他定了合約。
巴珊尼(安東尼歐的朋友)歡天喜地的到貝爾蒙脫去求親了,在貝爾蒙脫,他的侍從葛來西安諾喜歡上了波西亞的侍女聶莉莎,兩對新人在一個意外事件來臨時,匆匆同時結了婚。
原來,安東尼歐寫了一封信來,信中說明了他的商船行蹤不明,他立刻就要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噩運,因這一磅肉可能會導致他性命不保,所以,他希望見到巴珊尼的最後一面……聽到這個消息,巴珊尼與葛來西安諾趕緊奔回威尼斯,波西亞與聶莉莎也偷偷地化裝成律師及書 記,跟著去救安東尼歐。
在法庭上,波西亞聰明地答應夏洛克可以剝取安東尼歐的任何一磅肉,只是,如果流下一滴血的話(合約上只寫了一磅肉,卻沒有答應給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及財產來補贖,因此,安東尼歐獲救,並且,庭上宣布以謀害威尼斯市民的罪名,沒收其財產的三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則給安東尼歐,而後者卻把這筆意外的財產讓給了夏洛克的女婿——羅倫佐,羅倫佐也是安東尼歐的朋友之一,又是個基督徒。夏洛克見陰謀失敗,也只好答應了,並遵依判決,改信基督教。
波西亞及聶莎莉戲弄了她們的丈夫,要回結婚戒指做為替安東尼歐辯護的代 價,然後再回到家中,等她們丈夫回來時責備他們忽視了結婚戒指的意義,並咬定他們一定是把它們送給了別的女人,一連發窘的解釋後,終於真象大白,除了夏洛克外,每個人都有一個滿意的結局(安東尼歐的船隻也順利地到達港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