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什麼時候開始研究古希臘

義大利什麼時候開始研究古希臘

發布時間:2022-06-05 07:45:29

㈠ 古希臘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開端
公元前2000年前後,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後來文明中心移至希臘半島,出現邁錫尼文明。克里特島文明與邁錫尼文明合稱愛琴文明,歷時約800年,它是古代希臘文明的開端。[2]
古希臘緊鄰地中海和愛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頭,所以古希臘文明又稱海洋文明。

興起
興起地理原因
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部,扼歐、亞、非三洲要沖。他的地理范圍大致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愛琴文明是希臘最早的文明,它是愛琴海及周邊地區青銅文明的統稱,其中心先後在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島出現了最早的國家。
在希臘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開闊平原,連綿不絕的山嶺過河將陸地隔成小塊。但是,浩瀚的海域卻賦予希臘先民以廣闊的發展空間,這裏海岸曲折,綠島相連,港灣眾多,地中海氣候溫和宜人,海洋資源得天獨厚。山嶺溝壑,耕地缺乏,土地貧瘠,限制了糧食的生產,人地矛盾突出。迫使希臘從事海外貿易,海外殖民和經濟文化交流。而曲折的海岸線,眾多的優良港灣尤為這些活動提供了條件。特殊的地中海氣候使得希臘盛產葡萄酒和橄欖油,為海外貿易提供了商品。正是這些原因,促成了古希臘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互利互惠的思想觀念,開放探索的民族精神。
興起的人文原因
埃及的宗教,波斯的哲學,腓尼基的文字,巴比倫的天文和「野蠻民族」的藝術,數不清的遠古文明和幾千年的文化成果都迅速通過這些根系傳播到伯羅奔尼撒起伏的丘陵,傳播到阿提卡豐收的果園,傳播到比阿提亞貧瘠的山嶺。
希臘愛琴海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在北希臘的卡爾息狄斯地區曾發現早期人類頭骨,有的學者認為屬於尼人(即尼安德特人)類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散見於希臘半島。
南希臘阿哥利斯地區的弗朗克提洞穴,有大約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時代遺址,居民用黑曜石製作的石器捕捉海魚。新石器時代的居住地分布於希臘本土和愛琴海各島,最早可推至公元前6000年前。著名遺址有馬其頓新尼可米底亞、色薩利塞斯克羅和克里特克諾索斯等。新石器時代各處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種大麥、小麥和豆類等作物,馴養綿羊、山羊等家畜,崇拜象徵豐產的泥塑女神像。農業技術大概從西亞通過小亞半島由海陸兩方面傳來,可能伴以農業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臘缺乏堅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處居民多以黑曜石製造具有較鋒利邊緣的石器,而黑曜石只產於基克拉迪斯群島的米洛溝。這說明至少在公元前6000—7000年間,愛琴海上就開始了互通有無的貿易往來。
公元前3000年,愛琴海地區進入青銅時代,出現了奴隸制國家。青銅器的使用使當時的克里特文明出現了宏偉的建築物,19世紀出土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是當時的典型建築。克里特人的文字一般稱之為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線性文字A書寫。後期文化中,由於邁錫尼文明的入侵,他們轉用線性文字B,一種早期希臘語字母來記事。
約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戰爭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
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
希臘神話人物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3]
克里特文明
愛琴文明是指分布於愛琴諸島及其周圍地區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與邁錫尼文明。約在公元前2000——前1700年間,希臘的克里特島產生了君主制國家,王宮的建築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現是其標志。
公元前16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進入繁榮期,這時出現文字、青銅器、陶器、金銀製作技術有明顯進步,國王的宮殿規模宏大。
約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銷聲匿跡。

時代
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整個希臘,並在帝國擴張的過程中將希臘文明傳播至東方,史稱希臘化時代。此時的古希臘文學已經接近尾聲,希臘文明的中心也逐漸由雅典遷移至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這一時期希臘文學的特點是脫離現實,講求辭藻,追逐傷感情調。比較有成就的領域是新喜劇和田園詩。
所謂新喜劇,是相對於阿里斯托芬時代的「舊喜劇」而言的,其特徵是不談政治,迴避嚴肅話題,而更多的表現社會風俗,用曲折的情節和雅緻的風格取悅觀眾。米南德(前342~前292年)是古希臘新喜劇的先驅和代表人物,共寫過105部喜劇。他的很多作品都完整流傳下來,包括《恨世者》、《薩摩斯女子》等。米南德的喜劇往往有比較復雜的愛情背景,特別注重劇中人物性格的刻畫,深刻的影響了17世紀英國劇作家。
忒奧克里托斯(前310-前250年)是希臘化時代田園詩的首創者。他詩風活潑、優美,現存完整詩篇30首。古羅馬的維吉爾就曾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著名的《牧歌》。這一時期著名的詩人還包括阿波羅尼俄斯等等。

古希臘影響: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復興和繼承。
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所寫的歷史看作是絕對正確的,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歷史。1870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希臘特洛伊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歷過燦爛的文明。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歷史。

㈡ 古希臘的詳細歷史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臘具有豐富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歐洲最早的人類化石。當歷史進入愛琴文明即克里特、邁錫尼文化時期(公元前2000~前1100年),希臘文化已經走在了西方歷史的前面。
古希臘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實行了奴隸主民主政治,這對於希臘的社會發展曾經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與古代東方國家高度集中統一和專制主義的奴隸制相比較,希臘的城邦奴隸制,特別是在雅典,相對來說是較為民主的(當然這只是奴隸主的民主)。
總之:古希臘文明: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北部,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愛琴海、馬其頓、色雷斯、義大利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這片土地見證了歐洲最早的兩大文明:米諾斯文明及邁錫尼文明。公元前五六世紀,產生了璀璨的希臘文明。

㈢ 我想知希臘的歷史發展過程

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它的地理范圍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群島和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沿海地帶。愛琴文明是希臘最早的文明,它是愛琴海及周邊地區青銅文明的統稱,其中心先後在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島出現了最早的國家。 希臘愛琴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在北希臘的卡爾息狄斯地區曾發現早期人類頭骨,有的學者認為屬於尼人類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散見於希臘半島。南希臘阿哥利斯地區的弗朗克提洞穴,有約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時代遺址,居民用黑曜石製作的石器捕捉海魚。新石器時代的居住地分布於希臘本土和愛琴海各島,最早可推至公元前6000年前,著名遺址有馬其頓新尼可米底亞、色薩利塞斯克羅和克里特克諾索斯等。新石器時代各處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種大麥、小麥和豆類等作物,馴養綿羊、山羊等家畜,崇拜象徵豐產的泥塑女神像。農業技術大概從西亞通過小亞半島由海陸兩方面傳來,可能伴以農業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臘缺乏堅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處居民多以黑曜石製造具有較鋒利邊緣的石器,而黑曜石只產於基克拉迪斯群島的米洛斯島。這說明至少在公元前6000—7000年間,愛琴海上就開始了互通有無的貿易往來。 公元前3000年,愛琴海地區進入青銅時代,出現了奴隸制國家。青銅器的使用使當時的克里特文明出現了宏偉的建築物,19世紀出土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是當時的典型建築。克里特人的文字一般稱之為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線性文字A書寫。後期文化中,由於邁錫尼文明的入侵,他們轉用線性文字B,一種早期希臘語字母來記事。 約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影響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復興和繼承。 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寫的當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歷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臘Troy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歷過燦爛的文明。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歷史。 6.古希臘城邦 公園前8---前6世紀,希臘走上復興之路,城邦逐漸發展起來. 城邦是指希臘的一種國家形態,它一般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邊地若干村落。 7 古希臘城邦政體 希臘城邦的主要特徵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 政體:貴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頭制,僭頭制。 編輯本段古希臘數學 古希臘數學分為三個時期 一、從伊奧尼亞學派到柏拉圖學派為止,約為公元前七世紀中葉到公元前三世紀; 二、亞歷山大前期,從歐幾里德起到公元前146年,希臘陷於羅馬為止; 三、亞歷山大後期,是羅馬人統治下的時期,結束於641年亞歷山大被阿拉伯人佔領。 歐幾里德 古希臘最著名的數學家和貢獻 丟番圖,被譽為代數學鼻祖; 阿波羅尼奧斯,圓錐曲線的研究; 歐幾里德,著有《幾何原本》,奠下了以後歐洲數學的基礎; 畢達哥拉斯學派,發現多個定理,包括勾股定理,並發現無理數; 阿基米德,帶動幾何發展,善用窮舉法、趨近觀念(十分接近現代的微積分)。 編輯本段古希臘哲學 即 古典希臘哲學 是由古希臘哲人對生活的智慧,在希臘人看來,哲學和科學是同一個范疇。主要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是哲學的重要內容。 古典希臘哲學對西方的哲學、科學和宗教的發展都有深刻的影響。 1. 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 西方哲學的歷史從古希臘開始,特別是一群通稱為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這不是為了否認其他在古埃及、閃族以及巴比倫文化里出現的早期哲學家而作的謠傳。誠然,每個文化中都存在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而我們有證據證明一些最早的希臘哲學家可能至少接觸過某些埃及和巴比倫思想的作品。然而,早期希臘思想家與他們的前人相比至少增加了一種元素,使他們與前人的思想區分開來。在歷史上,我們首次在他們的作品中發現他們對於世界規律並不是教條式的主張,而包括了他們對這些理論的各種論點。 事實證明了,幾乎所有早期希臘哲學家提出的各種宇宙論是極度和明確的謬誤,但這並不會降低它們的重要性。因為即時以後的哲學家立刻拋棄了前人假設的答案,但他們不能逃避前人所提出的問題: 一切事物從哪來? 它到底是由什麼製造的? 我們如何解釋大量事物組成的本質? 為什麼我們能用單一數學來描述它們? 而希臘哲學家所追隨的形式和傳達他們的答案方法,變得與他們所問的問題一樣重要。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拒絕傳統的神話對他們周遭所見現象的解釋,而贊同更理性的解釋。換言之,他們依靠推論和觀察來闡明圍繞他們周圍的真實自然界,而且他們使用合理的論點突出他們的觀點來告訴他人。盡管哲學家對關於理性和觀察相關重要性尺度有所爭論,但2500年來他們基本上一致使用由前蘇格拉底學派最早發明的方法。 爭議常出現在確定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思想,以及確定他們用以支持自己獨特觀點的論據的方式。這個問題並非來自他們自身或思想上的一些缺陷,純粹是由於他們的歷史與我們相隔太遠的緣故。雖然多數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創作出標志性的著作,但我們並沒有任何一本著作的完整版本。我們只有後世的哲學家和史學家對其作品的引用,與偶爾發現的原文片段。 泰勒斯(希臘語:Θλη;英語:Thales) 阿那克西曼德(希臘語:Αναξιμανδρο;英語:Anaximander) 畢達哥拉斯(希臘語:Πυθαγρα;英語:Pythagoras) 以弗所的赫拉克利特(希臘語:Ηρκλειτο τη Εφσσου;英語:Heraclitus of Ephesus) 色諾芬尼(希臘語:Ξενοφν;英語:Xenophanes) 巴門尼德(希臘語:Παρμενδη;英語:Parmenides)與其他愛利亞學派(Eleatic)的哲學家 留基伯(Leucippus)、德謨克利特(希臘語:Δημκριτο;英語:Democritus)與其他的原子論者(Atomists) 普羅泰戈拉(希臘語:Πρωταγρα;英語:Protagoras)與智者(Sophists)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希臘語:Σωκρτη;英語:Socrates,公元前469年 ~ 公元前399年)是一位雅典哲學家,他開創了「倫理哲學」,使古希臘哲學從單純研究自然轉向研究人類本身,成為西方哲學傳統中最重要的偶像。他採用的「詰問式」教育方法對西方的思維方式有極為重要的貢獻。請參看他寫的文章得到更多信息。 柏拉圖 柏拉圖(希臘語:Πλτων;英語:Plato,公元前427年 ~ 公元前347年),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古典希臘哲學家,受教於蘇格拉底,並教導了亞里士多德。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國》(希臘語:Πολιτεα;英語:The Republic)描繪了他幻想的「完美」國家。他也寫了《律法》和許多蘇格拉底的對話錄。柏拉圖在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了蘇格拉底的學生,而且(據他自己敘述)參加了對他老師的審訊,雖然並非由他執行。與蘇格拉底不同,柏拉圖寫下了他的哲學觀點,並留下相當多數量的手稿。請參看他寫的文章得到更多信息。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希臘語:Αριστοτλη;英語:Aristotle,在其它大多數非英語的語言中被稱為Aristoteles,在義大利語則稱為Aristotele,公元前384年 - 公元前322年3月7日)與柏拉圖一起,被稱為對西方思維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力的兩人之一。 他們的作品,雖然在許多基礎的方面有關連,但在風格和主旨方面卻截然不同。柏拉圖寫下了數打哲學對話錄(以談話的形式來辯論,通常由蘇格拉底以參與者身份出現)和少量信函。雖然早期的對話錄主要是關於獲得知識的方法,而且大多數在最後關於公正和實際的倫理,但他最著名的作品陳述一個關於倫理學、形而上學、推論、知識和人類生命的概要觀點。其突出的思想包括,通過直覺(感觀)所獲得的知識總是會留下困惑和不純的觀點,而且對所謂「沉思的心靈能從世界中獲得『真實』的知識」感到厭煩。只有靈魂能掌握知識的結構、事物的真實本質,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一個充滿瑕疵的拷貝。這樣的知識不僅有倫理的重要性,而且有科學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把柏拉圖視為一個唯心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 相比之下,亞里士多德更重視從感觀獲得知識,而且將相對的更多地獲得經驗主義者的現代標簽。因此亞里士多德為之後最終發展進入科學方法的世紀做好了准備。如今仍然存在的亞里士多德作品以論文的形式出現,大部分並未被作者所發行。最重要的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尼各馬科)倫理學、政治學、論靈魂(在靈魂之上)、詩學和很多其它的作品。

㈣ 古希臘哲學始於什麼時候

古希臘哲學起源於希臘神話,通過希臘神話反應並表現了古希臘人最原始認識世界、認識自身的最樸素的哲學。希臘神話大概在公園前9世紀形成體系,公元前6世紀,第一批哲學家開始尋找比神話解釋世界更合理的自然觀和道德原則,從而形成了最初的希臘哲學。

㈤ 簡述古希臘史的分期及各時期的年代

希臘的歷史分期
對於歷史本身來說,分期意味著某種類型的褻瀆。歷史從來都是流溢的,1 從來都是活生生的。當然,分期主義者也提供了振振有詞的理由,而且於邏輯和事實上也站得住腳。首先就表現在方法論上,其次是出於教育論的考慮。2 從歷史學的角度上說,已經形成了普遍認可的分期方案。按照馬赫主義者的說法,人類的活動應當追求一種「最大利益化」的效果,關於歷史事實,只需寫一部通史就足夠了,其他著作不應當重復這種歷史事實,這是「信息的浪費」,是「思維的不經濟」。所以他們的理想著作是薄薄的幾張紙。我這里不按照他們的做法,因為適當的事實還是需要交待的,即使在客觀上存在「信息的重復」;這也是學術綜述所汲汲要求的。那就是:公元前800—前500年,公元前500—前336年,公元前336—前31年。3
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其特殊的任務,這些任務的性質是後代的史學家們概括的。也就意味著,生活於歷史現世的人們可能處於群體的無意識之中,但歷史已經形成了。也不盡然,理性主義盛行的時候,歷史具有了「未來主義」的因素。
正像許多人所指出的那樣,荷馬時代是古希臘的「中世紀」。從某種意義上說,也不失為一種「斷裂」。希臘人的反省從古風時期開始,反省的差異性首先表現在空間上。西南部的伯羅奔尼撒最先覺醒,而且發揚了邁錫尼的歷史沉積,在制度等方面的輝煌為後世所驚嘆(其中以斯巴達人最為典型)。4 東北部的雅典人也一直在活動著,並逐漸影響了中部的一些邦國。民主政治正在成長之中。
這一時期最大的一件事當屬大殖民運動了。希臘人的世界觀及其轉折都發生在這次運動中,「大希臘」的名稱從此扔給了後世的史學家和文化認同者。我們所看到的東方對於希臘的影響真正顯露出來。羅馬人的祖先也從此結識了「來自東方的人」。可以看到這樣一條歷史軌跡:鐵制工具從東方傳到希臘,再到義大利,從而支撐了古希臘羅馬最主要的物質活動,包括雕塑等藝術活動。5 貨幣制度逐步形成,再一次點化了希臘人的商業貿易靈性,這同時也是大殖民導致的「國際分工」的結果。 6
還有一件與之相伴隨的政治大事件,那就是城邦的形成。這幾乎是整個人類誕生以來的大事件,富含了深厚的歷史意義。城邦建設的運動整整持續了上百年。典型而獨具特色的奴隸制發展起來了,民主政治也在許多城邦紅紅火火地進行著,希臘神靈們遷到了城邦的神廟里,哲學、藝術等精神活動大跨步地走著,法律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戲劇、詩歌活躍於城邦的空氣中,體育在征伐的催生下成為盛事:希臘人最終發現了「人」。 7
歷史已悄然躍入了「古典時期」的視線,上面所述及的城邦制的諸多結果,事實上是在希伯戰爭之後達到高潮的。8 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希波戰爭才最終保證了希臘文化得以歷史性繁榮和延續(正如隨後的馬其頓戰爭直接保證了希臘文化的國際性傳播和沉積一樣)。首先表現在對城邦生活外部環境的營造,以及基於此而興起的城邦文化的繁榮;其次是希波戰爭本身也構成了文化[比如說為了紀念戰役勝利的而澆鑄的青銅雕像《海神波塞東像》(或曰〈宙斯像〉),以及大量的悲劇和贊美詩]。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民主制的繁榮首先來自雅典人的反省,波希戰爭的勝利在更大意義上是雅典人的勝利。單就地域性質上說,雅典人就已經是事實上的戰爭最大獲益者了。於是在希臘歷史上發生了如下一系列的事件:戰時的提洛同盟鋪墊了雅典作為霸主的道路;伯羅奔尼撒戰火四起,消耗了社會財富,也宣告了民主制的末日;蘇格拉底殉葬於民主動盪之中;馬其頓大軍揮戈南進。9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古典時代已經結束,即使不存在因果關系也揭開了希臘化的序幕。
正如摧毀了邁錫尼文明的多利安人一樣,落後的馬其頓人(事實上也是希臘人)摧毀了以雅典為代表的民主制。但馬其頓人不像多利安人一樣把歷史推入「黑暗時期」,而是大膽地接受並推行了原文明的精神(當然更多不反映在制度上)。「希臘化」實際上同時也是「化希臘」,東西方的碰撞預言了又一個新的世界性時代的創生,「世界主義者」可以在這里尋覓到意料之中的史料。實際上,希臘化已經在創造另一個顯然不同於希臘文化的文化了。

㈥ 初中歷史

初中歷史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簡介:初中歷史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人教、萬門)合集。適合各階段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㈦ 古希臘神話起源於何時,與真正的地中海文明有何關系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影響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復興和繼承。 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寫的當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歷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臘Troy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歷過燦爛的文明。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歷史。 古希臘哲學 古典希臘哲學,或稱早期希臘哲學集中在辯論與質詢的任務。在很多方面,它同時為現代科學與現代哲學鋪設了道路。早期希臘哲學家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從未間斷,從早期穆斯林哲學到文藝復興,再到啟蒙運動和現代的普通科學。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什麼時候開始研究古希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96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37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4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1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1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3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46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75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67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68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4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89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87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76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26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57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0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1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0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