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希特勒為何會攻打希臘
1941年3月25日,當南斯拉夫加入三國同盟時,引起了人民群眾強烈反對。27日,親德政府在一次政變中被推翻。南斯拉夫人民的革命行動和希臘軍民對義大利軍隊的英勇抗擊,打亂了法西斯的侵略步伐,希特勒不得不把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推遲,先征服南斯拉夫和希臘。4月6日,也就是在南斯拉夫與蘇聯簽訂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第二天,德國及其仆從國未經宣戰便對南斯拉夫發動了進攻,4月12日貝爾格萊德淪陷。4月18日,南斯拉夫軍隊投降。在進攻南斯拉夫的同一天,德軍在意軍的配合下,從保加利亞向希臘發起進攻。4月9日,德軍佔領了薩洛尼卡,希臘的精銳部隊在東北部被打垮。4月19日,德軍進到希臘中部地區,希臘第1集團軍已來不及撤退,於23日投降。希臘第2集團軍和駐希臘的英聯邦軍隊,一面阻擊德軍前進,一面有計劃地從伯羅奔尼撒半島等地向南撤退,准備從海上逃往克里特島和北非。德軍為了阻止希軍和英聯邦軍的撤退,決定使用空降兵奪取科林斯大橋,斷其後路,以達到圍殲之目的。科林斯城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東北端,為半島的交通要沖。它的北面是一條5公里寬的狹長沙質地段,是連接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希臘大陸的地峽。在這個狹長地段上,有一條24米寬的運河,溝通科林斯灣和薩羅尼克灣。距科林斯城北5公里的橫架於運河上的科林斯大橋,成為希臘大陸與伯羅奔尼撒半島之間的唯一通道,也是希軍和英聯邦軍向伯羅奔尼撒半島撤退的必經之路。當德軍繼續向南推進,進入布拉洛斯和塞爾莫皮萊隘路的時候,由亨利·威爾遜中將率領的英聯邦軍(由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人組成)已經知道,由於德軍已集中兵力,即將包圍希臘大陸東、西兩側的港口,拉夫里昂港和拉菲納港附近的海面是不能再利用多久了,他們唯一的撤退路線就是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的納夫普利昂、卡拉梅和莫內姆伐西亞港口。這就極大地增加了科林斯狹窄地帶的重要性。威爾遜下令讓澳大利亞軍直屬炮兵指揮官E·A·李准將負責防守伯羅奔尼撒半島,直到盟軍完成南撤任務時為止。李很清楚,有效阻止德軍追擊的關鍵是保住科林斯運河上的橋梁。如果在撤退完成前失掉這座橋,希臘大陸上的盟軍部隊通往港口的通路就會被切斷。為此,他必須努力使這座橋得到嚴密的守衛。4月24日下午,李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阿爾戈斯登上指揮車,朝北向著科林斯大橋方向駛去。他通過遍布亂石瓦礫的科林斯城後向大橋走去,在大橋附近看到了一些高射炮隱蔽掩體和兩輛屬於裝甲第4團的坦克。坦克手們告訴他,在橋那邊還有兩輛坦克。除此以外李還看到,有一部分來自澳大利亞第6野戰連的工兵正在橋墩上裝置炸葯,他們的計劃是,等到最後一批英聯邦軍隊撤過橋之後,把橋梁炸毀,堵塞運河航道,以阻止德軍追擊。李看到這些情況後,感到非常著急。他認為必須把一支比較強的部隊配置在科林斯大橋,如果德軍運用裝甲力量或空降兵對大橋發起攻擊,企圖突破運河,這支守橋部隊要能夠堅守到增援部隊到達。這時已近黃昏,澳大利亞第16和第17旅步兵群的卡車,正在通過大橋。李找到過橋部隊的指揮官艾倫,告訴他現在這座橋已顯得極端重要,請求撥給他1個營的兵力,支援他扼守科林斯大橋。艾倫也認為需要加強大橋的防禦,於是命令正在過橋的步兵第6團第2營的兩個連退出行軍縱隊,留守大橋。李將一個連配置在橋北邊沿鐵路一帶,將另一個連配置在科林斯以南約2.5公里的地區。這樣,至4月25日,加上原來的守橋部隊,李已在運河地域組建起1個營,他將這個營命名為「地峽部隊」,由第19營的戈登少校指揮,主要負責守衛大橋。其兵力部署是:橋北端有兩個步兵連和部分工兵及10門高射炮;橋南端有1個步兵連、1個摩托化步兵連及12門高射炮。橋南還駐有裝甲第4團司令部,有坦克4輛。守衛大橋的總兵力是4個步兵連及1個坦克團團部。
B. 義大利突襲希臘的情形是怎樣的
1940年10月28日,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統治地中海的夢想又向前邁了一步。他要德國元首希特勒明白,不單是德國才能有能力發動驚人的軍事行動。墨索里尼借著侵希戰爭表達了他對德國未經商議即派軍進駐羅馬尼亞的不滿。盡管義大利總司令巴多格里奧元帥堅決反對,墨索里尼在外交部長夏諾和義大利駐阿爾巴尼亞總督的支持下,決定突襲希臘。他忽略了義大利人已經被非洲的戰役壓得喘不過氣來,對進攻希臘一事缺乏充分的准備。事實上,憑義大利軍隊的裝備,想在巴爾干半島發動一場冬季戰爭是遠遠不足的。墨索里尼甚至未考慮到希臘會長期抵抗。希臘總理羅尼斯·米達薩斯將軍曾經在柏林受過一些軍事訓練,自1936年起就掌握了希臘獨裁大權。他號召人民起來反抗,保衛民族自由,反抗義大利的襲擊。此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臘北部防線,很快的成為令浸略者幾乎難以逾越的屏障。為了保衛克里特島,一支英國軍隊應希臘的要求。在島上登陸,從此,這場戰爭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C. 希臘各港口遭到了義大利的怎樣的襲擊
從此,一場殘酷的侵略戰爭就在希臘的國土爆發了。在納布巴克多斯港,希臘的驅逐艦和潛水艇不時地遭到義大利空軍的轟炸;在地中海,希臘的各種船隻亦屢遭義大利潛水艇的暗算;在第諾斯港口停泊中的一艘希臘巡洋艦,也突然地遭到義大利魚雷的攻擊。所幸,大部分的人員都到了岸上的教堂參加聖母升天的大祭典,否則不知要有多少人員喪生!
D. 義大利內部對入侵希臘有什麼不同看法
在入侵希臘之前,墨索里尼曾接到嚴正的警告說,義大利軍隊對希臘的進攻,必將遭到堅決的抵抗。但是,墨索里尼無視這一點,認為希臘的抵抗不至於太激烈,而且也不至於拖得太久。當時,駐屯於阿爾巴尼亞的義大利軍司令官維斯孔蒂·普拉斯卡將軍、副總督法蘭吉斯格·雅科莫尼將軍以及外交部長齊亞諾,都曾積極地攛掇墨索里尼早日進軍希臘,以便給希特勒一個下馬威。當時在羅馬曾有這樣的流言,說齊亞諾及雅科莫尼所以極力主張進攻希臘,與其說是為了阻止德國在巴爾乾的勢力,不如說是為了擴張法西斯義大利在巴爾乾的勢力。
那時,義大利的陸、海、空三軍的參謀長們卻持另一種態度。他們都恐懼地對墨索里尼勸告說,現在的季節已經交秋,實施山嶽作戰有諸多困難。然而,墨索里尼仍舊我行我素。即使對於能夠信賴的諜報部,由於他們不斷以數目字顯示預想的希臘軍的抵抗,並主張義大利軍隊步步警戒、緩慢前進,也使墨索里尼覺得他們過度的悲觀,因此屢次給予非難。
陸軍總參謀長巴多格里奧元帥曾多次叮嚀齊亞諾,務必使墨索里尼打消入侵希臘的念頭,他如此說:」」單靠現在駐扎在阿爾巴尼亞的軍隊是不夠的,同時布列貝薩又屬於淺灘,海軍是無法登陸的。萬一我們的進攻不能一時獲勝,那麼戰爭勢將延長下去,義大利已感到匱乏的資源將盪然無存。如果我的忠告仍是過耳東風、義大利仍不放棄攻擊希臘的話,我只有辭職一途。」」
原先,格拉齊亞尼元帥在埃及的膽小畏縮,已使墨索里尼寢食不安了。現在巴多格里奧又以辭職要挾他,使他」」七竅生煙」」,怒不可遏了。墨索里尼聲色俱厲地說:」」我將親赴希臘,瞧瞧懼怕希臘人的我軍丟人的嘴臉!」」當時如果巴多格里奧提出了辭職,在盛怒之下,墨索里尼一定會毫不考慮地予以批準的。事實上,巴多格里奧不僅不提出辭職,而且根本不再對墨索里尼進言,以使他對侵略希臘一事三思而後行。
對此,墨索里尼如同往日所做的一樣,無視所有的反對意見,受著一群嘍啰的支持,貿然地發動了這場罪惡的、丟臉的戰爭。
E. 1940年義大利與希臘開戰的背景是怎樣的
10月28日拂曉前,義大利駐雅典公使把最後通牒送交希臘首相梅塔克薩斯將軍。墨索里尼要求對義大利軍隊開放希臘全境。同時,義大利駐扎在阿爾巴尼亞的軍隊也從數處進犯希臘。希臘軍隊在邊境上絕不是沒有準備的,所以希臘政府便拒絕了義大利的最後通牒。從此,一場殘酷的侵略戰爭就在希臘的國土爆發了。在納布巴克多斯港,希臘的驅逐艦和潛水艇不時地遭到義大利空軍的轟炸;在地中海,希臘的各種船隻亦屢遭義大利潛水艇的暗算;在第諾斯港口停泊中的一艘希臘巡洋艦,也突然地遭到義大利魚雷的攻擊。
F. 西歐戰場義大利為何轉向進攻希臘
正值德國在東歐進行活動之際,西歐的對英作戰仍在激烈地進行,盡管那裡令人沮喪的局勢已使「海獅」計劃推遲執行。
東南歐在經濟上的重要性與德國自己的軍事計劃,使德國對保障東南歐的和平安全十分關切。義大利對此應該心有靈犀。尤其是它於9月13日開始進入埃及以來,現已在西迪巴臘尼陷入困境時更應如此。可是,墨索里尼非但不在地中海全力以赴對付已無力發動有取勝希望的進攻的英國人,反而轉向希臘,並在10月28日入侵該國。墨索里尼之所以如此,一則是因德國在羅馬尼亞所採取的措施激怒了他;二則是受其外交部長齊亞諾的慫恿,他預計會迅速取勝。眾所周知,當時德國對義大利的行徑大為震驚,極不愉快。對軸心國各自為政的戰爭努力早有許多批評,現在再去進行事後批評,實在是多費筆墨,但是有一條似乎可以肯定:即使全然不考慮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個性與政治上的原因(比如,考慮墨索里尼在義大利的地位),僅就軍事上的原因來說,當時也不可能將作戰的重心移向地中海,成功地轉移作戰重心的一切必要條件均不具備。然而必須指出,有人一再勸說希特勒這樣做,尤其是海軍和陸軍的顧問們(例如雷德爾海軍元帥)更是如此,盡管德國海軍在地中海的實力比其他任何地區都弱。
G. 二戰時義大利領袖墨索里尼為何不通知希特勒就出兵侵佔希臘
1940年,墨索里尼眼見希特勒在歐洲頻頻得手,而義大利在非洲與英國幾經較量卻無顯赫建樹,為提高自己「威望」,擺脫在與德交往中所處屈從地位,他一邊在非洲繼續與英軍交戰,一邊悄悄在阿爾巴尼亞集結軍隊,准備一舉侵佔實力弱於英國的南斯拉夫或希臘,用「輝煌的勝利」擴大版圖。7月,墨索里尼命令義大利陸軍總司令部制定對南斯拉夫作戰的計劃,並令陸軍主力在意南邊界實施戰略部署。到9月下旬,已有37個師完成部署。
然而,希特勒1940年正全力進行西歐的戰爭和秘密進行大舉入侵蘇聯的准備,不希望在巴爾乾地區爆發沖突。希特勒建議墨索里尼不要輕舉妄動。墨索里尼迫於義大利對德國的依賴,只好暫時服從。9月底,命令停止戰略展開。10月,德軍事先沒有通報墨索里尼就開進了羅馬尼亞,而且在慶祝兵不血刃地佔領羅馬尼亞時未邀請墨索里尼。這使墨索里尼大為惱火,他決定如法炮製,不預先通知希特勒即出兵佔領希臘。
H. 僅730萬人口竟組織了43萬軍隊與納粹死戰!二戰時期的希臘到底有多拼
二戰時期的希臘,可謂是這次殘酷戰爭中最勇敢,最拼的國家。只有703萬人口的希臘,組織了40多萬部隊,把義大利打的節節敗退。
眼看吃不下希臘的義大利,向德國伸出了求助的手。在德國和義大利的強勢進攻下,希臘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降。但是,希臘給德國和義大利造成的傷亡,絕對是讓當時兩國的領導人敬佩的。
I. 義大利進攻希臘的結果是什麼
義大利進攻希臘,把德國的計劃搞得亂七八糟。義大利進攻希臘根本沒有作好充分的准備,不到一周,墨索里尼入侵的幾個師被打得縮了回去。希特勒只得命令武裝部隊進入希臘,來解除他那位剛愎自用的盟友所受的壓力。
11月初,從北非實地考察回來的一名裝甲兵將軍發來了報告。報告說,義大利根本沒有作好進攻的准備,軍事指揮官不足,不能保證進攻部隊的用水供應,意軍的機械化部隊在沙漠條件下,馬達常出毛病,影響進攻。希特勒拿起筆在報告上連寫了幾個「?」,然後朝會客廳走去。
J. 義大利進攻希臘如何把德國計劃搞得亂七八糟
義大利進攻希臘,把德國的計劃搞得亂七八糟。義大利進攻希臘根本沒有作好充分的准備,不到一周,墨索里尼入侵的幾個師被打得縮了回去。希特勒只得命令武裝部隊進入希臘,來解除他那位剛愎自用的盟友所受的壓力。11月初,從北非實地考察回來的一名裝甲兵將軍發來了報告。報告說,義大利根本沒有作好進攻的准備,軍事指揮官不足,不能保證進攻部隊的用水供應,意軍的機械化部隊在沙漠條件下,馬達常出毛病,影響進攻。希特勒拿起筆在報告上連寫了幾個「?」,然後朝會客廳走去。會客廳里,海軍元帥雷德爾見希特勒走了進來,連忙起立敬禮。「元首,海軍元帥雷德爾奉命來到。」「坐下,雷德爾元帥,你的報告我看過了,本來,上個月我就准備派第3裝甲師去幫助義大利奪取馬特魯的。但是義大利人很猖獗,讓英國人教訓一下也有好處的。」「元首,義大利的力量太弱了,可以說是弱不禁風。」「這些義大利人,他們總認為自己很行,早在5月份,我就提議要派德軍裝甲部隊進攻埃及,7月份又向墨索里尼提起過,但他堅持認為,意軍能夠在非洲單獨作戰。並且認為,在炎熱的北非,德國人將和英國人一樣必然不如義大利人那樣善於作戰。」「目前,英國在埃及對義大利的勝利以及它正在從美國得到的越來越多的物質援助,使得德國有必要集中力量先在北非把英國打垮。」「你指的是推遲『巴巴羅莎』計劃?」「是的,元首。」「這不行,向俄國人進攻是我們未來的首要目標,至於英國人,只要我們打敗俄國人,他們就會乖乖地坐下來與咱們談判。出兵北非,留待以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