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大利博洛尼亞老佰姓住的地方有什麼街道
中國人很多住華人街附近,也有住火車站附近的!他住的房子路口轉角的建築上有街名!大門上有門牌!博洛尼亞那麼大誰知道是什麼地方?!
⑵ 博洛尼亞是什麼城市
博洛尼亞(Bologna),義大利城市。位於波河平原南緣、亞平寧山脈北麓,農產品集散地,商業中心,工業以食品、紡織、農業機械、汽車、鐵路器材和化學為主,鐵路樞紐,是艾米利亞羅馬涅的首府。博洛尼亞是義大利北部的歷史文化名城,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博羅尼亞城市規模不大,老城因擁有兩座建於中世紀的姐妹塔樓(一高一矮)聞名遐邇。
⑶ 博洛尼亞在義大利什麼位置
博洛尼亞市位於義大利的北部是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首府,位於亞平寧延伸支脈山腳下雷諾和莎維納兩山的谷口,地理位置頗為有利,處於交通樞紐地段。該市是歐洲文化首府。與此同時他也是義大利北部重要的商業中心。她距離威尼斯乘火車約二個半小時左右
⑷ 你認為你見過的哪些街道(不限三次元)可以稱之為「偉大的街道」
北京的林蔭大道,義大利博洛尼亞街,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蘭布拉斯大街。
北京的林蔭大道。當人在北京內城或周邊地區的道路上行走之時,無論是在鄉間還是在城市區域,是樹木在引導你前進,在線性的樹列中間穿行,茂密的枝葉會遮住夏日的驕陽,斑駁的樹影瞬息萬變。還有聲音,街道中最大的聲音就是自行車的鈴聲,人們都在以一種溫和的速度行進,他們能夠看清彼此的形態與面貌特徵。
博洛尼亞位於義大利中部,生活水平很高,物價也很高,城市非常美。整座城市都是粉紅色的拱廊,博洛尼亞真的做到了,沒有誇張,是整座城市都是,紅色的、褐色的、粉色的、玫紅的拱廊,這是博洛尼亞街道的特點,雖然城市沒有某一條很突出的街道,但是這些帶著粉紅拱廊的街道組成了一個神奇的城市。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蘭布拉斯大街。這條街的結構在國內很少見,路中間是一條寬闊的人行步道,長1.4公里,有許多報攤亭和室外就餐空間,種著作者所說的倫敦懸鈴木,兩旁是兩條車道,再往外就是正常的人行道,有很多商店和餐廳。即使存在車道,但是車速非常慢,人們站在中間的人行步道可以清楚的看見兩旁的商店櫥窗,隨時都可以穿過車道去看。這條路是巴塞羅那哥特區的重要結構線,只要站在街上,人們就能清楚的知道東南西北。
偉大的街道最核心的一點是:道路設計要注重人的感受。人才是一條道路的使用者,而不是機動車,也不是各種設施。如何讓人在街道上舒服的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恐怕是包括交通工程師、道路設計師在內的所有有關人員應該關注的問題。偉大的街道不一定很寬、很大。
⑸ 外國的歷史文化街區有哪些
美國的唐人街
⑹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城市
1、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與帕多瓦組成大帕多瓦—威尼斯地區。別名「亞得里亞海的女王」、「水都」、「橋之城」及「光之城」,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傾瀉著溫柔。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
⑺ 博洛尼亞的交通
古列爾莫·馬可尼國際機場位於博洛尼亞,於2004年完成改擴建。它是義大利第十繁忙的機場,客運量於2007年超過400萬,是一個國際航線的據點。此外,由於博洛尼亞的戰略地位,博洛尼亞中心車站被認為是義大利北部最為重要的鐵路樞紐。
博洛尼亞擁有強大的公共巴士服務系統,由Azienda 博洛尼亞大眾運輸公司(ATC)來管理。
⑻ 博洛尼亞的介紹
博洛尼亞(Bologna),義大利城市。位於波河平原南緣、亞平寧山脈北麓,農產品集散地,商業中心,工業以食品、紡織、農業機械、汽車、鐵路器材和化學為主,鐵路樞紐,是艾米利亞羅馬涅的首府。博洛尼亞是義大利北部的歷史文化名城,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博羅尼亞城市規模不大,老城因擁有兩座建於中世紀的姐妹塔樓(一高一矮)聞名遐邇。
⑼ 介紹義大利的波羅涅亞
樓主,網路都有的呢,如果樓主比較懶,那我幫你復制粘貼咯?太多太多介紹咯,我取重點哈。
博洛尼亞(Bologna),一譯「波倫亞」,義大利北部城市,位於義大利北部波河與亞平寧山脈之間,是艾米利亞-羅馬涅的首府。位於波河平原南緣、亞平寧山脈北麓,農產品集散地,商業中心,工業以食品、紡織、農業機械、汽車、鐵路器材和化學為主,鐵路樞紐。多城牆、塔、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哥特式教堂等古代建築。有歐洲最古老的波倫亞大學,建於十一世紀初,博洛尼亞足球俱樂部位
於該市。博洛尼亞經常被列為義大利生活質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在2006年排名第五,在2007年排名第12名(總共有103個義大利城市參加評比),而在
2011年排名則為第一(Il Sole 24
Ore評選)。這是由於博洛尼亞擁有強大的工業傳統,廣泛且高度發達的社會福利,而且位於義大利最重要公路和鐵路樞紐上。
博洛尼亞是在公元前534年建立,伊特魯里亞人在此建造茅舍,圍以石牆,成為最早的都市,當時稱菲爾辛納(Felsina),以牧羊業為主。公元前四世紀該城被高盧帝國所佔領,改稱作Bononia。當時已有二千個拉丁裔家庭居於該城。至公元前88年已是一個大城市。
博洛尼亞大學校徽
公元190年,經過兩次血戰,羅馬人終於奪取此城,易名為博洛尼亞,並進行殖民統治。羅馬帝國崩潰後歷經拜占庭帝國、倫巴得人和法蘭克人的統治,直到11世紀才成為自由城邦。1088年歐洲有史以來第一家大學建成。文藝復興期間,該城是義大利唯一城市容許女性擔任專業職位,和獲取大學學位。
自1513年成為教皇國的一部分。博洛尼亞還經歷了拿破崙統治時期,最後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博洛尼亞是德國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並遭到許多轟炸。德軍在義大利北部的防線崩潰之後,這座城市於1945年4月21日脫離德國的控制。
博洛尼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抵抗組織的中心,博洛尼亞有無數愛國人士為祖國獻出了生命。在博洛尼亞是政府的牆
壁上掛滿了幾千名烈士的照片,照片下寫下了每個人的姓名。為了紀念他們,市政府為他們敬獻花圈,並書有「獻給反抗侵略、為自由正義、為祖國的榮譽與獨立而
獻身的英雄們」。義大利廣泛流傳契爾維和他的7個兒子的英雄事跡。為了反法西斯,契爾維老人獻出了七個兒子的生命。博洛尼亞不愧為具有反法西斯光榮傳統的城市。後來成為義大利共產黨的一個重要的據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博洛尼亞成為了一個工業城市,但是仍然保留許多古典的建築物。
直到19世紀初,博洛尼亞都未進行大規模的城市改造,所以博洛尼亞仍然是歐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它仍然具有
獨特的歷史價值。盡管博洛尼亞於1944年遭受相當大規模的轟炸,博洛尼亞廣大350英畝(141.64公頃)的歷史中心仍然是歐洲第二大,擁有許多重要
的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運動時期與巴洛克藝術的古跡。
博洛尼亞於埃特魯斯與羅馬的殖民地時代開始發展。由於博洛尼亞保存許多羅馬遺址,所以博洛尼亞的中央大街仍然主要以步行為主。
羅馬時代的城牆被一個中世紀防禦工事體系所取代,雖然有一部份倖存。中世紀防禦工事體系於13世紀完成,其中還有許多部分存留。在二十個中世紀防禦塔樓當中,其中有些已經搖搖欲墜。
優雅和廣泛的柱廊(或拱廊)更進一步豐富博洛尼亞的城市景觀,讓博洛尼亞聞名於世。城市的歷史中心總共大約有38公里長的拱廊(市區部分則超過45公里),使人們在外面散步時可以遮擋雨、雪或炎熱的太陽。聖盧卡柱廊是世界上最長的拱廊(長3.5公里,666個拱),與Saragozza城門(十二個建於中世紀的古城牆城門之一,它環繞市區長達7.5公里)互相連接。
聖盧卡的聖母朝聖地就位於博洛尼亞城外。仍可以通過一條長達3.5公里的帶屋頂的有666個拱的聖盧卡拱廊(Portico di San Luca)前往,聖盧卡拱廊建於1674 - 1793年,是為了在遊行上山時保護聖像。每年的遊行要從聖彼得在博洛尼亞市中心的主教堂,沿著這條路線前往朝聖地。這個朝聖地收藏了一幅聖母像。山頂的教堂已經存在了一千年左右。這座教堂建於1723年,使用了Carlo Francesco Dotti的設計。堂內收藏有不少藝術品。
博洛尼亞城市不大,建築也不高,沒有巴黎那樣有風韻,但很敦實,很有歷史感。 這里建築的外牆色彩猶如莫蘭迪油畫色彩的調子,土紅的、黃灰的、紫灰的,那些鮮明的顏色組合在一起,是很強烈的,但感覺卻又是淡雅的,特別是承受著早上的陽光,那種透明令人愉悅。在它的市中心,有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
博洛尼亞隊徽
最大的建築群體,一所建於公元1088年的歐洲最古老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另外,博羅尼亞的人行道均以走廊形式修築,故被稱為「柱廊之城」。多城牆、塔、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哥特式教堂等古代建築。文化古跡比較集中的在市中心。市中心的特色是在每棟大建築物的前方都建有華麗的柱廊,這是中世紀時博洛尼亞對修建樓房的一項規定。人民上街可在廊中行走,免受日曬雨淋。因為在修建時,政府有關部門對柱廊的形狀、高度都有具體要求,必須按照統一的規格去做。據統計,在市中心主要街道兩旁的柱廊有35公里長。
1、雙塔
整個博洛尼亞建築大多保留了十二至十三世紀的中世紀建築風貌,在整個舊巿區來說,Porta
Ravegnana廣場矗立的兩座斜塔最引人注目。較高的一座Asinelli塔,高約100米,是中世紀時代博洛尼亞的最高塔樓。每回市內遇上火警,塔
上的巨大銅鍾便用作實時警報通知巿民。
博洛尼亞雙塔
博洛尼亞特色柱廊
2、特色柱廊
博洛尼亞的特色門廊(Portico)比任何東西來得更為重要。Portico是博洛尼亞從中世紀遺傳下來的一項建
築規定,就連形狀和高度在當時來說也有一定的規格,在一道道的拱門延伸下,形成了一條長約35公里的全天候行人走廊,也因此令博洛尼亞成為建築史上一個利
用拱門作為建築元素最著名的地方。
廣場
由於是兩座廣場相連,這里顯得比一般城市(指義大利)的廣場要寬闊不
少,大理石面鋪設的地面也使這里比一般碎石鋪整的廣場要氣派很多,廣場周邊林立著各種建築風格流派的宮殿,其中的科穆納萊宮(Palazzo
Comunale)最為宏大,宮門前有尊教皇GREGORY VIII的塑像,正是這位原籍博洛尼亞的教皇創立了今天仍然通用的格利高里歷法。
3、海神噴泉
這是一尊青銅圖塑像,位於內圖諾廣場中間,它是法國著名雕刻家賈波羅尼亞於1566年創作。雕塑上部是手持三叉矛的海神,高3米多。海神腳下有四名小天使正在與海豚嬉戲,,再往下有四面古代徽章。此噴泉層次分明,排列有序,共有90多束泉水湧出,分別注入最下邊的巨大石盆中,景色迷人。當地人又稱之為「巨人噴泉」。
市政府大廈就在海神噴泉的前面。附近還有高等法院大樓和聖彼得羅尼奧教堂等。
4、聖多梅尼科教堂
在13世紀修建的聖多梅尼科教堂內,由著名的石雕——聖多梅尼科的船形石碑,在這一石碑上有藝術大師尼科洛·達·巴里 、尼科拉·皮薩諾、米開朗琪羅等人的佳作,就是這塊白色的石碑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
5、聖米凱萊教堂
在另一座建在綠色山坡上的聖米凱萊教堂,據說是按照一隻鴿子指出的圖樣而建造的。從這里再往高處走2公里,一直走到拱門的走廊,經過長長的階梯式的走廊,便可到達聖母堂,傳說聖母像是由聖盧卡所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