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披薩發明於義大利的哪個城市

披薩發明於義大利的哪個城市

發布時間:2022-04-21 05:35:30

① 披薩發源地

第一種說法:比薩餅來源於中國。當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最喜歡吃一種中國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回到義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再次品嘗,但卻不會烤制。一次,他同朋友們在家中聚會,其中一位是來自那波里的廚師,馬可·波羅靈機一動,把那位廚師叫到身邊,如此這般地描繪起中國的香蔥餡餅來。那位廚師也興致勃勃地按馬可·波羅所描繪的方法製作起來,可忙乎了半天,仍無法將餡料放入面團』中。此時已近下午兩點,大家飢腸轆轆。於是馬可·波羅提議:索性把餡料放在面餅上吃。大家吃後,都齊聲叫好。這位廚師回到那波里後又做了幾次,並配上了那波里的乳酪和作料,沒想到大受食客們的歡迎,從此「比薩」就流傳開了。但這只是一種傳說,沒有確切證據。

第二種說法:Pizza」即比薩餅,是義大利(Italy)的著名食品。傳說,當地有一位母親,因家裡貧困,只剩下一點點麵粉(flour),正在為給孩子做些什麼東西吃而發愁。鄰居們得知後,湊來了一點西紅柿(tomato)和乳酪(cheese)。這位母親就將麵粉和成面團烙成餅,將西紅柿切碎塗在上面,再把乳酪弄碎撒上,然後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噴噴的比薩餅。如今比薩餅為世人所喜愛。

第三種說法:披薩最早源自於早期的希臘, 他們最先烤一個很大又平又圓的麵包,並將橄欖油、香料及馬鈴薯放在上面,而在當時蕃茄並沒有被作為食材使用„十八世紀時在義大利演變出我們現在看到披薩的形式,但僅只有麵皮,並無任何食材,所以被稱為」PIZZAS」,在義大利文的意思就是 」扁平的麵包」。大約1889年,瑪法麗塔王後與昂柏爾托國王於巡視其王國時,在巡視過程中看到很多平民都在吃很大很平的餅,就叫其侍衛去帶給他一塊這樣的餅,由於皇後很喜歡這樣的餅,並且決定要列入她的每日飲食中。披薩師傅艾司頗錫托應邀為皇後烘製披薩,特別製作了一個上面有蕃茄、起司及新鮮的蘿樂(和義大利國旗的紅白綠顏色相當),結果成了皇後最鍾愛的披薩,就成了義大利的飲食傳說,就叫瑪法麗塔披薩,這個傳說就流傳在義大利那不勒斯並傳頌於全世界二次大戰後披薩流傳到歐美各國„

② 比薩餅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比薩(Pizza)是一種發源於義大利的食品,在全球頗受歡迎。比薩餅的通常做法是用發酵的圓面餅上面覆蓋番茄醬、乳酪以及其他配料,並由烤爐烤制而成。

乳酪通常用莫薩里拉乾酪,也有混用幾種乳酪的形式,包括帕馬森乾酪、羅馬乳酪(romano)、義大利鄉村軟酪(ricotta)或蒙特瑞·傑克乾酪(Monterey Jack)、馬蘇里拉乳酪等。

(2)披薩發明於義大利的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吃披薩的注意事項

一、披薩可是「藏鹽大戶」

在面餅、醬料和乳酪中,都含有相當數量的鹽分,常規大小的一角披薩含鹽量就可能達到600毫克。因此,艾克凱姆建議選擇蔬菜多的披薩餅,每餐別超過兩角,避免經常食用。

1、限鹽可以降血壓

通過對群體調查結果進行分析,高鹽飲食的人群,其高血壓的發病率遠遠高於低鹽飲食的人群。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年均約7%,而且呈北高南低的明顯差異,這和地區間鹽分攝入量的高低分布變化呈現出明顯的相關關系。

2、鹽多導致鈣流失

食鹽量過大是導致骨質疏鬆的罪魁禍首。因為腎臟每天都會將過多的鈉隨尿液排出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同時損耗大約26毫克的鈣。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量也越大,最終必然會影響到骨骼的正常生長。

二、 吃2片就該適可而止

其實,一般女生吃個兩片,再搭配湯或飲料,一定能吃個至少8分飽。千萬別貪多,到吃到飽的比薩餐廳猛吃,要記得,多吃1片就等於多吃200卡。

三、 不要用雙倍份量的起司

喜歡吃起司的人,一定不會放棄美味的芝心比薩,雖然起司屬於乳製品,有助於補充鈣質,但熱量、脂肪量都很高, 請克制一下吧。

四、不要用白醬取代番茄醬

白醬是比薩最近興起的新風潮,法式的白醬,有濃濃的奶味,深受許多女生喜愛,但酸酸的番茄醬更營養,可以抗氧化。

五、慎選配料,就能控制熱量。

配料是影響比薩熱量的最大因素,一般的大比薩,依配料不同,1/ 8塊約為150-220卡。選擇配料時盡量以海鮮、蔬果等食材為主,避開培根、肥牛肉、美乃滋等脂肪含量較高的食材。如果再加上蘑菇、青椒、洋蔥、蕃茄等配料,營養方面就可取得相當不錯的平衡。

③ 披薩是誰發明的,它名字的由來披薩是誰發明的。

披薩是一位那不勒斯廚師在1889年特意製作獻給Savoia女王的瑪格麗特·比薩 (pizza Margherita) , 用女王名字命名的三色比薩。

披薩的起源:

起源:公元前三世紀,羅馬歷史記載:圓麥餅+橄欖油+香料+石上烤

比薩由麵包而來,在西方歷史裡麵包作為主食占著一個重要的位置。它在時間的長流里並不是一直不變,而是通過加入不同的食材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和愛好。歷史學家就在義大利撒丁島發現了3000年前類似從麵包到比薩的過渡食品。在古希臘也多次出現餅狀麵包 πλακοῦς (plakous, 還有 πλακοῦντος - plakountos)加入各種香料,其中就有蒜和蔥。還有波斯人, 一個叫Dario il Grande 的國王(521-486 a.C.) 使用石頭烤一種''扁麵包'',裡面加入了乳酪。在西方詩歌Eneide中也出現過最早期的過渡物,它們一般去被稱為"focaccia" (寓意用火烤過的),西方 的 "coca" (咸甜皆宜),希臘和義大利語的 "pita" 或 土耳其的語"pide" ,還有羅馬涅的 "piadina" . 然後還有其他國家也出現過類似的食品。時間慢慢流轉,語言也不是一成不變義大利語的pita/pitta慢慢變成pizza,上面的食材也不再限於最初的那些。比薩的創新還是來源於番茄的加入(其實還有一種是魚的,在番茄的位置上替換),那不勒斯是第一個帶來這個改變的,可以說是現代比薩的起源地。但是最終把比薩推向世界的還是一個那不勒斯廚師在1889年特意製作獻給Savoia女王的瑪格麗特·比薩 (pizza Margherita) , 用女王名字命名的三色比薩。據統計,義大利總共有兩萬多家披薩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區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個披薩,有些人幾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論貧富,都習慣是將匹薩折起來,拿在手上吃。這便成為鑒定匹薩手工優劣的依據之一。匹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將其如「皮夾似的」折疊起來,外層也不會破裂。

④ 披薩餅是義大利那個城市發明的

那不勒斯
「比薩」是一種由特殊的餅底、乳酪、醬汁和餡料做成的具有義大利風味的食品,但其實這種食品已經超越語言與文化的壁障,成為全球通行的名吃,受到各國消費者的喜愛。但這種美食究竟源於何時何地,現在卻無從考究。如今,面對每天由遍及全球的「比薩專家」——必勝客餐廳里烤制的幾百萬個比薩,大家都自然地認為這是400年前義大利那不勒斯 的麵包師傅首創的。

⑤ 披薩源於哪個國家

披薩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1. 羅馬

    根據公元前三世紀,羅馬歷史記載:圓麥餅+橄欖油+香料+石上烤。這就是最原始的披薩。

  2. 中國

    當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最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回到義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再次品嘗,但卻不會烤制。一個星期天,他與朋友在家中聚會,馬可·波羅把其中一位來自那不勒斯的廚師叫到身邊,描繪起中國北方的香蔥餡餅來。那位廚師按馬可·波羅所描繪的方法製作。但忙了半天,仍無法將餡料放入面團中。馬可·波羅提議將餡料放在餅上吃。該廚師回到那不勒斯後按此法配上了當地的乳酪和作料,大受歡迎,從此「比薩」就傳開了。

據統計,義大利總共有兩萬多家匹薩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區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個匹薩,有些人幾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論貧富,都習慣是將匹薩折起來,拿在手上吃。這便成為鑒定匹薩手工優劣的依據之一。匹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將其如「皮夾似的」折疊起來,外層也不會破裂。

⑥ 義大利的披薩,您喜歡嗎

披薩界愛馬仕:那不勒斯披薩,又名拿坡里披薩。那不勒斯披薩當中,最知名、最經典披薩當屬瑪格麗特披薩,下面跟大家一一分享。

義大利披薩PIZZA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那不勒斯披薩為義大利披薩的最高水平。南部最大的、秀美如畫的城市那不勒斯為義大利披薩發源地,那不勒斯匹薩已2017年入選人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更被譽為披薩界的愛馬仕。想想披薩濃郁的芝士香味、柔韌濃香的口感,讓人慾罷不能,難怪義大利人和全世界的人民都為之瘋狂。

滿屏都是香濃的芝士

其次,面團因素:軟硬適中、勁道口感。

那不勒斯披薩向來以軟硬適中的完美口感聞名於世,成功的秘訣在於廚師們精湛的面團製作技藝上,原因如下:

用於製作披薩的麵粉必須是特定麵粉:0號麵粉或00號麵粉,或兩者混合。"0號麵粉"相當於中國中筋麵粉,麵筋含量高,柔韌性更好,是最適合做匹薩的麵粉。"00號麵粉"是用麥粒最中間的部分磨製而成,蛋白質質量高、但數量少,這種麵粉最細最白。

⑦ 「披薩」起源於哪

義大利的披薩來自位於南部坎帕尼亞省(Campaina),著名美食之都拿波里(Napoli)。因濱臨地中海,海產資源豐富,除了新鮮美味的海鮮,特別是出產粉嫩甘甜的蕃茄、柔軟滑順的莫札瑞拉起司,不僅是可口的義式開胃前菜,更是披薩最佳應用材料主要來源。

披薩的起源,要從佛卡夏(Focaccia)麵包開始說起,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義大利平民麵包,其源自於中南部很像麵包的食物,它的原料是利用小麥粉、鹽、橄欖油、酵母等,充分混合發酵後火烤,中世紀的拉丁語(Focas)代表火的意思,而(Focacia)示意著「用火烤的東西」。

所以使用火燒烤過得以保存、便於運送,最初是和起司一起食用,陸續又因人們喜愛的口味加入了肉、魚、貝類搭配食用,可是這樣的做法並未顯出特色,總覺得還是缺少了些什麼,因此藉著當地豐富的特產,各式各樣食材加入料理製作而產生無窮變化。

緊跟著開始用蕃茄料理是十八世紀初的時候,所以在十六世紀時期所產生的披薩和佛卡夏的做法相近且密不可分。不過現今的佛卡夏麵包,有的是將蔬菜、火腿夾入兩片佛卡夏之中一起食用。因此佛卡夏麵包可說是披薩始祖,現今佛卡夏麵包也廣為在義大利鄉間流傳。

其實pizza由來眾說分紜,有一個最有趣的說法,就是pizza是馬可波羅先生的中國蔥油餅記憶,經過質變而成的美麗錯誤。事實上Pizza這名字是個人名,而且是個王妃的名字,這種餅原來只是民間小吃,有一天王宮里的王妃嘴饞,請了位民間的廚師進宮來做菜吃,這位廚師就用番茄、羅勒和 mozzarella做了一個餅,王妃一吃十分驚喜,這個餅就依王妃的名字命名,王妃的名字叫做Pizza Margherita,這也就是瑪格麗特Pizza的由來。

披薩(Pizza)介紹

披薩 (Pizza)上面配料的變化性及融合性很大,所以可以依照各民族的飲食文化來做調整,常見的披薩口味有海鮮披薩、夏威夷披薩、肉丸披薩和蔬菜披薩等。

一、分類
披薩的分類一般可依照餅皮的厚薄分為以下三種:
(1)薄皮:整型後的麵皮厚度約為1.5~2mm。
(2)厚皮:整型後的麵皮厚度約為4.5~5mm。
(3)雙層皮:整型後的麵皮上層厚度約為1.5~2mm,底層麵皮的厚度大約是4.5~5mm,製作時是先將底層的麵皮鋪上餡料烘烤,再蓋上上層麵皮繼續烘焙至熟。

二、材料:發酵麵皮、蕃茄糊(Tomato Sauce)和乳酪(Cheese)三種主要原材料組成,說明如下:
(一) 發酵麵皮
發酵麵皮是使用高筋麵粉、鹽、酵母和少許油脂混合攪拌而成的。高筋麵粉的韌性強彈性佳,做出來的麵皮才有脆度。鹽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味道及增強麵皮的筋性,使用量是1~2%。油脂是可以使麵皮較柔軟、增加香味、使面團較易操作並且避免麵皮被餡料的水份滲入而影響成品品質,使用量在3~14%之間。
(二) 蕃茄糊(Tomato Sauce)
蕃茄糊(Tomato Sauce)是指在加工時只有加入少許鹽和胡椒未經其它調味處理的濃縮蕃茄糊,所以在製作披薩時可以隨個人口味再加以調味,一般都會用洋蔥末、奧立崗葉(Oregano)、羅勒葉(Basil)、胡椒等辛香調味料來增加風味。
(三) 乳酪(Cheese)
製作披薩使用的乳酪必須是固體且受熱易熔化,一般的專用乳酪是Mozzarella Cheese,若沒有時可以使用Cheddar Cheese或Parmansan Cheese,但是Mozzarella Cheese應於披薩出爐前5分鍾加入再烘焙至熔化即可,不可以太早放入否則會烤焦,而Cheddar Cheese或Parmansan Cheese則是在進入烤爐前就需加在披薩表面一起烘焙,因為它們不容易熔化。

三、製作過程及烘焙
披薩的做法是將高筋麵粉、水、鹽、酵母和少許油脂混合均勻,經過發酵後就可以整型切割成適當的大小,滾圓後用擀麵棍或手壓成厚薄一致的面餅,再將准備好的餡料鋪上並且做好裝飾,淋上適量的蕃茄糊,另外可以淋上少許油脂增加亮度光澤,最後撒上刨成細絲的乳酪,就可以做最後發酵約30分鍾後,進入烤爐烘焙。
烤盤需要擦油預防沾黏,烤溫設定在210℃,時間是20~25分鍾,上火較下火略小,因為下火高才能烘焙出酥脆的披薩。

⑧ Pizza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關於PIZZA的起源說法比較多,其中一種說法是說比薩餅起源於中國。當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最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回到義大利後他一直想能夠再次品嘗,但卻不會烤制。一個星期天,他同朋友們在家中聚會,其中一位是來自那不勒斯的廚師,馬可·波羅靈機一動,把那位廚師叫到身邊,「如此這般」地描繪起中國北方的香蔥餡餅來。那位廚師也興致勃勃地按馬可·波羅所描繪的方法製作起來。但忙了半天,仍無法將餡料放入面團中。此時已快下午兩點,大家已飢腸轆轆。於是馬可·波羅提議就將餡料放在面餅上吃。大家吃後,都叫「好」。這位廚師回到那不勒斯後又做了幾次,並配上了那不勒斯的乳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們的歡迎,從此「比薩」就流傳開了 Pizza起源由叫Piza的咸餅放上番茄、鯷魚、酸豆與莫札瑞拉起司的原始吃法,演變到在1889年一位Pizza師傅慶祝新的義大利國王蒞臨拿坡里和榮耀瑪格麗特皇後,用綠色羅勒、紅色番茄及白色莫札瑞拉起司做了現今的番茄Pizza 事實上目前看來這種美食究竟源於何時何地,已無從考究,也許可追溯到大約6000年前古埃及人發現酵母並懂得讓生面發酵的時候。 目前有關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如今全世界每天烤制的幾百萬個比薩,都是大約200年前由義大利那不勒斯的麵包師傅首創的。 所以目前說起比薩餅的起源,會說起源於義大利那不勒斯。 比薩餅的分類 目前市場上各類比薩餅名目繁多,各家店都認為自己做的比薩是最正宗的義大利比薩餅,價格呢更是從每個幾元到幾百元的都有。那到底什麼樣的比薩餅才是正宗的義大利比薩餅呢?看了以下的分類您也就自然明白了。 (1)、按大小分類 A、6英寸比薩餅(Small Pizza)、可供1-2人食用 B、9英寸比薩餅(Regular Pizza)、可供2-3人食用 C、12英寸比薩餅(Large Pizza)、可供4-5人食用 (2)、按餅底分類 A、鐵盤比薩餅(Pan Pizza) B、手拋比薩餅(Hand-tossed Style Pizza) (3)、按餅底的成型工藝分類 A、機械加工成型餅底 B、全手工加工成型餅底 (4)、按烘烤器械分類 A、電烤 B、燃氣烤 C、木材爐烤 (5)、按總體工藝分類 A、意式比薩餅 B、美式比薩餅 區分一種比薩餅是否正宗也就是看其餅底是如何成型的,目前行業內公認的區分標准如下,如果是意式比薩餅那必然是手拋比薩餅,餅底是由手拋成型,不需要機械加工,成品餅底呈正圓形,餅底平整,「翻邊」均勻,「翻邊」高2-3cm,寬2cm。如果是美式比薩餅那必然是鐵盤比薩餅,餅底是由機械加工成型,成品餅底呈正圓形,餅底平整,「翻邊」均勻,「翻邊」高3-4cm,寬2cm。除此以外的餅底成型方法均可視為不正宗的做法,會引起成品外觀不佳,口感欠缺。 比薩餅的講究 ★上等的比薩必須具備四個特質:新鮮餅皮、上等芝士、頂級比薩醬和新鮮的餡料。 ★餅底一定要現做,麵粉一般選用指定品牌,春冬兩季的甲級小麥研磨而成,這樣做成的餅底才會外層香脆、內層松軟。 ★純正乳酪是比薩的靈魂,正宗的比薩一般都選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鈣質及低卡路里的進口芝士。 ★比薩醬須由鮮美番茄混合純天然香料密制而成,具有風味濃郁的特點。 ★所有餡料必須新鮮,以保證品質。 ★成品比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將其如「皮夾似的」折疊起來,外層也不會破裂。這便成為現在鑒定比薩手工優劣的重要依據之一。 麵粉發酵方面我們有獨家的發酵技術,發酵完成的餅底軟硬適中,彈性好,非常適合手拋餅底工藝的操作要求,比其他工藝成型的餅底,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更節約原料成本。經過這樣的發酵工藝完成的比薩餅不油膩,外層鬆脆,內里酥軟,香氣四溢。 比薩醬配製方面,我們擁有專業級的比薩醬配製秘方,能很好地控制比薩餅的口味,充分體現義大利比薩餅的獨特口味。 表面配料方面我們既採用傳統的原料,又有經過研究而使用的新配料,使比薩餅口味更趨向於多元化,不斷適合消費者變化的口味。

⑨ 披薩是哪國的

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⑩ 漢堡和比薩餅哪個起源早

最佳答案
比薩餅是一類在冰皮(主要是發酵面餅)上鋪撒各種餡料後烘烤而成的快餐食品。
據說比薩餅以有3000年的歷史。早在古希臘,就有人在扁平的圓麵包上混和餡料,這可能是最早的比薩餅。
現代比薩餅起源於義大利的那不勒斯(Napoli)。當時,那不勒斯人製作比薩餅的主要餡料是番茄、Mozzarella乳酪及香料Basil。有趣的是,它們的顏色正好與義大利國旗的顏色吻合:Basil的綠色、乳酪的白色和番茄的紅色。1830年,在那不勒斯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比薩店(Pizzeria),至今它仍在營業。隨後,比薩餅成為義大利人最喜愛的食物,被稱為義大利餐桌上的珠寶。迄今,最好的比薩餅仍出自於那不勒斯-----這座被譽為世界比薩之都的城市。
比薩餅在19世紀後期由義大利人帶到了美國。最初,義大利人在美國經營他們自己的餅店,出售義大利烘焙食品,也包括比薩餅。1905年,在紐約由義大利人開設了美國的第一家比薩店。第二次世紀大戰後,比薩餅開始在美國逐漸流行,被認為是僅次於漢堡包的第二大快餐食品

閱讀全文

與披薩發明於義大利的哪個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有什麼豐富的資源 瀏覽:480
美國為什麼不敢打伊朗張召忠 瀏覽:587
英國大霧什麼原因 瀏覽:44
印度小辣椒多少錢一斤 瀏覽:333
義大利買房用什麼網站 瀏覽:901
越南廣西哪裡買衣服便宜 瀏覽:539
義大利的藍色水是怎麼來的 瀏覽:542
為什麼到越南就不想回來 瀏覽:268
義大利面桶裝醬怎麼吃 瀏覽:532
義大利為什麼會打希臘 瀏覽:469
伊朗核協議美國退出為什麼 瀏覽:644
青山集團印尼項目怎麼樣 瀏覽:461
印度多吉美多少錢 瀏覽:768
印尼華人佔多少財富 瀏覽:544
義大利學美甲怎麼樣 瀏覽:243
義大利檸檬海灘在哪個城市 瀏覽:936
中國進口伊朗水果有哪些 瀏覽:595
為什麼下了中國銀行的軟體後還不能用 瀏覽:420
中國社交軟體有哪些 瀏覽:875
越南辦理保險公司手續怎麼辦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