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戰中主要與義大利抗戰的是哪個國家
不對,是衣索比亞和希臘好不好。義大利就是個笑話,有飛機大炮卻連衣索比亞的大刀長矛都打不過好嗎。
B. 二戰是哪幾個國家和哪幾個國家打
二戰是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為首,以及羅馬尼亞,奧地利等國家組成的軸心國和蘇聯,美國,英國,法國流亡政權,澳大利亞,中華民國,印度等多國組成的反法西斯陣營打。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波及范圍最廣,破壞力最大的一次世界性戰爭,戰爭的主要爆發地是歐洲,整個歐洲幾乎都變成廢墟;其次是亞洲太平洋地區,中日戰爭在中國爆發,太平洋戰爭是美日的較量;再次是北非戰場,德意聯軍和英軍的較量,後來美軍也加入到北非戰場。
戰爭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影響廣泛地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和科技各個層面。 二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C. 二戰時候,義大利都有什麼戰績,都有那些名將,和著名的戰役,意軍的戰鬥力比日本如何
義大利的戰鬥力其實是嚴重被低估的,主要是這幫義大利人根本就不想打仗。
作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義大利陸軍不管是訓練還是兵員素質都不差,起碼處於歐洲中游靠前的水平。義大利陸軍的裝備更是非常不錯,可以說世界一流,比日本高了不止一個檔次。義大利一戰時期的淘汰貨義大利炮扔到中國戰場竟然被當成了寶(想想李雲龍那門義大利炮吧!),義大利的武器裝備可想而知。
義大利陸軍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士氣和戰斗意志。因為義大利軍隊根本不想打仗,所以打仗總是出工不出力,表現自然不行。不過這並不代表義大利軍隊戰鬥力差,只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拚命而已。但即使如此,義大利軍隊在蘇德戰場的表現一點不比德國人遜色。在烏克蘭戰役中,26萬義大利遠征軍橫掃烏克蘭,俘虜了10萬蘇軍。這個戰績起碼日本人不敢吹噓自己能夠做的到。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軸心國軍隊陷入了蘇軍的重重包圍,軸心國軍隊被迫突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個沖出包圍的竟是義大利軍隊,近5000義大利軍隊靠著殘酷的肉搏戰沖出了包圍,而不遠處逃出來的數量更大的德軍沖出包圍的僅僅2000人,義大利軍隊表現出的戰鬥力連蘇聯人都感到驚嘆。所以義大利的主力部隊戰鬥力並不低,如果認真起來,起碼不比蘇軍差,如果拚命,幾乎和德軍相差無幾。
義大利的留守部隊主要駐扎在本土和希臘、阿爾巴尼亞等地。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付當地的游擊隊,維持當地的秩序和治安。盡管是二線作戰部隊,但義大利留守部隊的裝備和戰鬥力都不差。南斯拉夫游擊隊是二戰中出了名能打的武裝力量,一直蔓延多年,德國一直清剿不掉。作為盟友,義大利人也參與了圍剿行動,在圍攻南斯拉夫游擊隊的戰斗中,義大利部隊打的絲毫不比當地的德軍差,特別是在山地作戰中,義大利部隊的非常出色,其戰鬥力和德軍二線部隊相差不大,這也許和義大利擅長山地作戰有關。
第三類是義大利的殖民部隊,也就是三線部隊。這些部隊主要分布在北非和東非地區。他們主要負責維持當地的秩序,很少承擔作戰任務,所以裝備很差,戰鬥力也不行。
其實也不能怪義大利人,英美已經武裝到了牙齒,又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就是換成日本軍隊也未必會比義大利強多少。其實,義大利的殖民部隊在一些戰役中打的也不錯,在戰爭里差點把英國人趕出北非。在義大利殖民部隊的配合下,義大利的阿里埃特裝甲師更是打出了一流的水準,竟然擊敗了英國精銳部隊第二十二裝甲旅。如果給義大利軍隊足夠的給養和機械化單位,義大利軍隊未必會輸給英國人。
總體來講,義大利陸軍的一線野戰部隊戰斗很高,略低於德軍,二線留守部隊和德國二線部隊戰鬥力相差不大,三線殖民部隊略高於英聯邦二流軍隊,所以義大利陸軍的真實戰鬥力並沒有網上傳言的那麼差。義大利之所以表現的不出彩,主要是義大利軍隊不願意打仗,而對手又一個比一個強。其實,如果換成日軍去蘇德戰場,未必會比義大利軍隊打的好。就連隆美爾都曾贊譽:義大利軍隊震驚了世界,義大利軍隊震驚了德國人。實事求是的講,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不比日軍差。如果考慮裝備和火力因素,日軍未必是義大利軍隊的對手。
再說個笑話吧!
1941年的北非戰場,「沙漠之狐」隆美爾接連對英軍發起攻擊,勝算在望的戰役奈何軍隊數量不足,便只能將重要的側翼戰略要地交代給義大利軍隊,以防遭到英軍偷襲側翼。其中尤其重要的一區域由義大利著名的「公羊座」裝甲師把守。「公羊座」裝甲師在師長馬里奧少將帶領下,也十分出色,共有兩百多輛M13主戰坦克,L3輕型坦克,M42自行火炮等裝甲車,實力雄厚,此軍隊在義大利部隊中也稱得上是精銳良軍。
遺憾的是「公羊座」裝甲部隊還是敗給了英國第二十二裝甲師。面對隨時攻來的英軍,公羊座裝甲部隊多次敗北的經驗,除了投降別無他擇。此時馬里奧派出談判專員前往英軍洽談,希望英軍不要侵犯古比井,且保證不會對英軍進攻。
意氣風發的英軍顯然看不起多次敗仗的義大利軍,不僅直接拒絕談判,且對義大利使者開炮攻擊,使者半路身亡。英軍的暴擊行為激怒了「公羊座」裝甲部隊少將馬里奧。在馬里奧的指揮下,全義大利軍向英軍全面進攻,全程兩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下,擊毀英軍80輛坦克,還有53輛損傷。馬里奧軍隊損失43輛坦克,戰役結果反轉,義大利軍意外的取勝。
正是此戰役激發了義大利軍隊真正的實力,義大利軍的戰鬥力並不弱。甚至有觀點,義大利軍並不是不能打,只是不想打,被逼到極限才能爆發出真正的戰斗實力。
D. 二戰是哪些國家和哪些國家對抗的
樓主您好,二戰中相互對抗的是以下兩個聯盟:
以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陣營(包括維西法國、芬蘭、羅馬尼亞等仆從國)。
以中國、美國、蘇聯、英聯邦國家、自由法國為核心的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成員隨著戰事的進展而變化。在戰爭後期,義大利被解放;自由法國獲得統一;芬蘭、羅馬尼亞等仆從國也陸續倒戈,加入到反法西斯同盟當中。
圖片為南京受降儀式,展現了部分反法西斯同盟國國旗。
E. 二戰義大利與哪國打過
1939年4月7日,歐洲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歐洲的另一個法西斯國家義大利就開始了對阿爾巴尼亞侵略,隨後又在1940年10月28日進攻希臘,可是義大利不但未能佔領希臘,希臘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進入了阿爾巴尼亞。但這時德國開始介入戰事。1941年4月6日德軍開始與希臘人作戰,同時還攻擊了南斯拉夫。英國人雖然支援希臘,最後還是無法取勝,納粹德國的軍隊在4月27日進入雅典。之後德國又開始發動對克里特島的攻擊,6月1日克里特戰役結束,德國傘兵成功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該島。但是這次行動對德國來說也不太順利,之後德國再也沒有使用傘兵攻擊。
英國和希臘的最後幾支武裝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爾乾落入納粹手中之後,希特勒終於可以無顧慮地發動對蘇聯的襲擊了。
北非戰役開始於1940年,當時小股英國軍隊擊潰了來自利比亞的義大利軍隊的襲擊。隨著由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率領的德國部隊的到來,戰事在1941年的阿拉曼(El Alamein)達到高潮。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爆發。德國人成功佔領了阿拉曼,這是在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之前最後一個戰略地點。然而,就像在蘇聯一樣,德國人的後勤供應跟不上,讓英軍有機會阻擋他們進攻。
10月23日到11月3日是第二次阿拉曼戰役,這次是英國人採取了主動。因為德意聯軍佔領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佔整個埃及,繼而威脅蘇伊士運河和中東,切斷英國與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聯系。英軍必須設法阻止德意軍隊的進攻。10月23日夜,英軍1000多門大炮齊發,向德意軍隊發動強攻。一個多星期後,十萬多德意軍隊損失過半,防線崩潰,被迫西逃。隆美爾一路撤退到了突尼西亞。
1942年11月8日,英美軍隊在「火炬行動」中登陸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當地維希法國的部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最終德意部隊遭到來自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部隊的夾擊。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的盟軍部隊在1943年5月13日將德意部隊完全趕出非洲。在北非戰場上,25萬軸心國士兵被俘虜。
F. 二戰義大利侵略過哪些國家
二戰時義大利軍隊最先入侵的是非洲的衣索比亞,隨後入侵了希臘,但是被擊敗。希特勒原本希望意軍能夠在和法國交界的地區進攻法國,但是墨索里尼並沒有這么做,只是派兵駐守在法國和義大利邊界虛張聲勢。二戰全面爆發後義大利軍隊參與了在北非的從摩洛哥到突尼西亞和埃及的戰役,隨著軸心國軍隊全面從非洲撤退,義大利軍隊的作戰范圍就僅限於本土了。
G.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哪幾個國家攻擊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7)二戰中義大利跟哪些國家大戰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經典戰役
一、珍珠港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線就是珍珠港海戰,當時日本車了一起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上空轟炸,美國不得不捲入二戰中來,成為同盟國的一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偷襲了珍珠港,美國軍隊毫無防備,損失慘重,被炸毀188架飛機,受損建築不計其數,有兩千多人死亡,對美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震駭,幾天後,納粹德國、義大利同時想美方宣戰,美國迅速做出反應。
二、諾曼底登陸
1944年6月6日,英美兩國軍隊從英國跨越英吉利海峽,搶灘登陸諾曼底,連續攻下基座堅城,跟著200多萬聯盟國大軍勢如破竹,成功開辟了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諾曼底戰役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諾曼底登陸前一天,空降兵大規模轟炸,諾曼底戰役持續了超過2個月,最終盟軍勝利,解放了巴黎,宣告諾曼底戰役結束,成為二戰中的關鍵性戰役。
三、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會戰是二戰中決定性戰役之一,主要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對壘,也是二戰中最大的坦克會戰,爆發在前蘇聯的庫爾斯克,是一場大型的作戰。
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分水嶺,戰爭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方面的主導權,而蘇聯在戰爭中形成一道堅挺的展現,紅軍也從這里全面進攻,所以說庫爾斯克會戰是二戰最後一個關鍵點。
四、湘西會戰
湘西會戰也叫做雪峰山戰役,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是最後一次會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為挽救自己的敗局,進行困獸之斗,中日雙方共投入兵力28萬,戰線長達200多公里。
H. 二戰義大利攻擊哪些國家
衣索比亞、法國、埃及、利比亞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