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義大利面的粗細型號到底是怎麼比較,就是數字是越大越粗還是越大越細例如4#和8#哪個粗
對於同一品牌的義大利面標號越大外直徑也就越大,意麵的號碼從小到大就是意麵從細到粗,一般5號以下都是細的spaghetti,往上就是通粉或者其他形狀的面了。一般來說8號比4號粗。
義大利面條有很多種類,每種都有自己的名稱,長短有差,其空心的種類被部分漢語使用者稱為通心粉。義大利面根據種類形狀也各不相同,除了中國人認為是面條的的直身粉外還有螺絲型的、彎管型的、蝴蝶型的、空心型,貝殼型的林林總總數百種。
(1)怎麼挑選義大利面擴展閱讀:
1、斜管面(Penne):Penne其斜口處類似鵝毛筆筆尖的造型,中空部分與表面淺刻紋可吸附水分較多的醬汁,特別適合搭配番茄面醬或意式肉醬。煮熟時間:6~8分鍾。
2、螺旋面(Fusil Ji):其螺旋形狀的面紋易於沾附面醬,搭配濃郁醬汁如奶油乳酪醬或肉醬最為適宜。煮熟時間:8~10分鍾。
3、長形義大利面(Pasta Lunga):最常被使用的面條種類,如Spaghetti,分有15、16、18厘米粗細的面條,常用來搭配番茄口味的面醬。煮熟時間:8~10分鍾。
Ⅱ 義大利面怎麼選購
義大利面的選購技巧
面對各種各樣形狀和顏色和品牌的義大利面,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先說品牌。
拿義大利面來說,可能大家最熟悉的零售品牌是Barilla和DeCecco。然後根據地域不同會有不同的品牌在超市裡。義大利面的主要成分是硬質小麥粉/粗麵粉,外加一些料比如穀物,雞蛋;這也是普通義大利面為黃色的原因。一些帶顏色的面,綠色的一般是含有菠菜,桔色的一般是含有胡蘿卜。還有各種全麥面,有機面等等。因此義大利面里的營養成分主要為蛋白質,纖維,及鐵。那麼在選擇時,最重要的是看包裝上的營養表,產品的原料,以及產品的產地。同樣重量的面,我們選擇那些原料簡單,含有更高營養成分的;而這不是所有大品牌可以帶給我們的。這是熊貓對所有食品的采購原則。這樣下來你會發現你廚房的食品會健康得很多,而且費用也不會隨著食品品牌的做大而瘋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面的原料是由正常小麥粉和硬質小麥粉混合的話,面的口感會軟些。
面的品牌選好了,接下來選種類。選面是要根據醬的口味來的。一句話概括為:寬面厚醬,輕面輕醬。義大利面大概分兩種,長面和短面。長面跟中國的掛面長度差不多,有圓的長面,一般分號;還有扁的長面,寬度不同。短面我們統稱通心粉,也有大的和小的。剩下的一些形狀的比如說蝴蝶面,貝殼面等。
細的長面,小號的通心粉通常簡單的橄欖油和羅勒口味的醬就好。粗的長面,通常跟西紅柿醬比較配。大號的通心粉,寬的長面,這種面吸收味道的能力比較強,這樣口味重些的醬會很好比如配西紅柿肉醬或者奶油醬。如果打算用西紅柿海鮮醬,那麼寬長面比較好;奶油海鮮醬的話,寬長面和大號通心粉比較好。
帶餡的面,主要突出餡的口味,所以可以配簡單的橄欖油醬或西紅柿醬。千層面也有其特色。特殊形狀的面只要是大小合適,西紅柿醬和奶油醬均可。還有一種面是球狀的有澱粉成分的,叫Nocchi,這個一般是配的乳酪醬來的。
選得差不多了。我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乾麵和鮮面的選擇。這個就根據個人喜好了。鮮面的價格一般是乾麵的好幾倍,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決定選擇鮮面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用心准備下醬哦。
Ⅲ 哪個牌子義大利面好正宗
正宗義大利面有麗卿義大利面、Barilla百味來、GALLO、De Cecco、GAROFALO。
1、麗卿義大利面
麗卿義大利面,是萬貨倉旗下一款針對家庭食用的義大利面品牌,深受家庭的喜愛,同時也有各大餐廳使用麗卿義大利面,綠茵閣、加利福尼亞西餐廳、三人行法國西餐廳等等都選擇使用麗卿義大利面,因食客滿意度高,所以多次回購合作。
口感更適合國人食用,麗卿義大利面原材採用來自山東的硬質小麥,義大利緯度是北緯36°,中國山東的緯度是北緯34.5°緯度相近,氣候相似,製作過程中挑選顆粒飽滿硬質小麥蛋白質含量高、麵筋量多,在中國種出更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義大利面。
Ⅳ 如何挑選義大利面
挑選義大利面妙招1
挑選麵粉看顏色:小麥中有微量的胡蘿卜素,所以麵粉應該是乳白或者發黃的顏色;添加了增白劑後,發生氧化反應,麵粉就變成雪白或慘白色了。
挑選義大利面妙招2
挑選麵粉聞味道:未添加增白劑的麵粉應該有一種淡淡的麥香、清香氣味,而添加了增白劑的麵粉會出現淡而無味或帶有少許化學葯品的味道。同時由於面是粉狀的,吸味吸潮能力都很強,如果受潮後重新烘乾,會帶一些霉味,聞到微微一點麥香是最好的。
挑選義大利面妙招3
挑選麵粉用手捻搓:優質麵粉手感稍微發澀。而摻加了滑石粉,石灰粉等物質的麵粉,手感發滑。
Ⅳ 製作義大利面可以選用哪幾種面
在義大利有超過130種不同形狀的乾麵.
幾種常見的:
1.Alphabets - 字母面
通常字母面是用來放在湯里起點綴作用的。
2.Macaroni---通心粉
短於4CM才叫通心粉哦,大了就是另外的種類了。
3.Rotini ("Spirals" or "Twists") -螺旋粉.
一般短於4CM。
4.Angel Hair, Capellini ("Fine Hairs") - 天使面.
細長如發絲,義大利人親切地稱之「天使的發絲」。
5.Manicotti - 大通心麵(袖筒面)
直徑很大,內部可填充餡料。
6.Jumbo Shells -大扇貝面
內部體積大,可填充餡料。
7.Bow Ties, Farfalle ("Butterflies") -蝴蝶結面
因其形狀深受女性的歡迎。
8.Medium Egg Noodles (From "Nudel," German meaning paste with egg) - 蛋面
扁形。
9.Medium Shells, Conchiglie ("Shells") - 扇貝面
大扇貝面的縮小版,裡面不填餡。
10.Ditalini----手指面(頂針面)
如同頂針一樣的外形。
11.Wide Egg Noodles---寬邊蛋面
12.Spaghetti --長面
傳統的長條形,也是一般意義的「意粉」
13.Orzo ("Barley") - 粒粒面
飯粒形狀。
14.Vermicelli---細面
區別於天使面,細面一般短於5CM。
15.Fusilli ---彎彎面
類似於螺旋面,不過是長條的。
16.Penne, Mostaccioli---尖面(斜管面)
區別於通心粉,直徑較大,斜截面。
17.Wagon Wheels, Ruote ("Wheels") - 園面(小輪面 )
圓形的。
18.Lasagne (From "lasanum," Latin for pot) -千層面(寬面) .
一層面一層餡焗制,或者拿去包意式雲吞,口感獨到。
19.Radiatore ("Radiators") - 層層面
造型別致精巧。
20.Ziti ("Bridegrooms") - 新郎面.
可以理解為長條形的粗通心粉。
21.Linguine ("Little Tongues") -中細面
形狀類似中國的掛面。
22.Rigatoni ("Large Grooved") -粗通心麵
樣如其名。
義大利面種類之多,分類之嚴格,造型之別致,口感之獨特,無不可以稱之為藝術。
Ⅵ 義大利面哪個品牌好
正宗義大利面有麗卿義大利面、Barilla百味來、GALLO、De Cecco、GAROFALO。
1、麗卿義大利面
麗卿義大利面,是萬貨倉旗下一款針對家庭食用的義大利面品牌,深受家庭的喜愛,同時也有各大餐廳使用麗卿義大利面,綠茵閣、加利福尼亞西餐廳、三人行法國西餐廳等等都選擇使用麗卿義大利面,因食客滿意度高,所以多次回購合作。
口感更適合國人食用,麗卿義大利面原材採用來自山東的硬質小麥,義大利緯度是北緯36°,中國山東的緯度是北緯34.5°緯度相近,氣候相似,製作過程中挑選顆粒飽滿硬質小麥蛋白質含量高、麵筋量多,在中國種出更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義大利面。
2、Barilla百味來(義大利)
百味來,1877年成立於義大利帕爾馬,義大利面種類繁多,包括Classic Blue Box、Ready
pasta、collezione、Gluten free、Whole grain在內的10個系列,其中Classic Blue
Box是百味來最經典的一個系列,其藍盒形象深入人心。
3、GALLO
公雞面,工廠坐落於歐洲主要硬質小麥生長地之一,哪裡都可買到,很多吃意麵的就從這個牌子開始的。作為比較接近中國人飲食習慣的西式面點-義大利面,在國內有著極高的人氣,形狀多樣,適合多種做法,創意百變,令人垂涎欲滴,回味久久。
4、De Cecco
DECECCO,也是國內超市常見的品種,我們吃的少,味蕾也不敏感,覺得只要配醬可口味道都不會太差。面條比其他的要壓製得更堅實緊致,更重要的是彈性和韌性都很好,水裡煮再久,也不會像一些劣質意麵立馬變白花花塌掉了。
5、GAROFALO
麗卿義大利面,更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義大利面。嚴選天然礦物質水和面,全程監控,產品品質有保證,引進瑞士先進意麵生產線,年銷售1.2億,貨源穩定,萬貨倉擁有麗卿及麗歌智造兩大義大利面品牌,家庭+餐廳全方位覆蓋。
Ⅶ 關於義大利面的型號問題。
同一品牌的義大利面,尺寸越大,外徑越大。義大利面從小到大的大小就是義大利面從細到厚的大小。一般來說,小於5號的是細義大利面,大於5號的是義大利面或其他形狀的,一般來說,8號比4號厚。
義大利面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名字和不同的長度,空心的被一些中國人稱為通心粉。義大利面也因種類和形狀的不同而不同。
除了中國人認為是面條的直身粉外,還有幾百種不同的螺桿、肘、蝴蝶、空心和貝殼。
(7)怎麼挑選義大利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義大利面的起源很簡單,它被認為起源於中國,由馬可波羅帶回義大利,後來傳遍歐洲。
另一些人則認為,羅馬帝國面臨著人口眾多和食物保存不良的問題,於是想出了一個製作面團、把面團揉成薄餅、切條並在太陽下曬乾的計劃。
最早的義大利面製作於公元13和14世紀,它與我們在21世紀吃的義大利面最為相似。文藝復興之後,義大利面和醬汁的種類隨著藝術的發展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