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NBA本賽季最佳第一第二第三陣容
從1988-1989賽季起,NBA最佳陣容擴展為三個陣容,每個陣容5名球員,除非出現得分並列的情況。這個時期的評選同樣考慮到球員的位置,評選按照以下順序:兩名前鋒球員、一名中鋒球員和兩名後衛球員。
1988-1989賽季
第一陣容: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哈基姆·奧拉朱旺、埃爾文·約翰遜、查爾斯·巴克利
第二陣容:湯姆·錢伯斯、克里斯·穆林、帕特里克·尤因、約翰·斯托克頓、凱文·約翰遜
第三陣容:羅伯特·帕里什、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戴爾·埃利斯、戴爾·埃利斯、馬克·普萊斯
1989-1990賽季
第一陣容: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帕特里克·尤因、埃爾文·約翰遜、查爾斯·巴克利
第二陣容:湯姆·錢伯斯、拉里·伯德、哈基姆·奧拉朱旺、約翰·斯托克頓、凱文·約翰遜
第三陣容:克里斯·穆林、大衛·羅賓遜、詹姆斯·沃西、羅克萊德·德雷克斯勒、喬·杜馬斯
1990-1991賽季
第一陣容: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大衛·羅賓遜、埃爾文·約翰遜、查爾斯·巴克利
第二陣容: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克里斯·穆林、凱文·約翰遜、帕特里克·尤因、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第三陣容:詹姆斯·沃西、伯納德·金、哈基姆·奧拉朱旺、約翰·斯托克頓、喬·杜馬斯
1991-1992賽季
第一陣容: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克里斯·穆林、大衛·羅賓遜、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第二陣容:蒂姆·哈達威、查爾斯·巴克利、帕特里克·尤因、約翰·斯托克頓、斯科特·皮蓬
第三陣容:丹尼斯·羅德曼、凱文·威利斯、布拉德·道爾蒂、馬克·普萊斯、凱文·約翰遜
1992-1993賽季
第一陣容: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哈基姆·奧拉朱旺、馬克·普萊斯、查爾斯·巴克利
第二陣容:多米尼克·威爾金斯、拉里·約翰遜、帕特里克·尤因、約翰·斯托克頓、喬·杜馬斯
第三陣容:斯科特·皮蓬、德里克·科爾曼、大衛·羅賓遜、蒂姆·哈達威、德拉贊·皮特洛維奇
1993-1994賽季
第一陣容:斯科特·皮蓬、卡爾·馬龍、哈基姆·奧拉朱旺、約翰·斯托克頓、拉特里爾·斯普雷威爾
第二陣容:肖恩·坎普、查爾斯·巴克利、大衛·羅賓遜、米奇·里奇蒙德、凱文·約翰遜
第三陣容:沙奎爾·奧尼爾、德里克·科爾曼、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加里·佩頓、馬克·普萊斯
1994-1995賽季
第一陣容:斯科特·皮蓬、卡爾·馬龍、大衛·羅賓遜、約翰·斯托克頓、安芬尼·哈達威
第二陣容:查爾斯·巴克利、沙奎爾·奧尼爾、肖恩·坎普、加里·佩頓、德拉贊·皮特洛維奇
第三陣容:丹尼斯·羅德曼、德特雷夫·施雷姆普夫、哈基姆·奧拉朱旺、雷吉·米勒、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1995-1996賽季
第一陣容:斯科特·皮蓬、卡爾·馬龍、大衛·羅賓遜、邁克爾·喬丹、安芬尼·哈達威
第二陣容:哈基姆·奧拉朱旺、加里·佩頓、肖恩·坎普、約翰·斯托克頓、格蘭特·希爾
第三陣容:查爾斯·巴克利、朱萬·霍華德、沙奎爾·奧尼爾、雷吉·米勒、米奇·里奇蒙德
1996-1997賽季
第一陣容: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哈基姆·奧拉朱旺、蒂姆·哈達威、格蘭特·希爾
第二陣容:格倫·萊斯、斯科特·皮蓬、帕特里克·尤因、加里·佩頓、米奇·里奇蒙德
第三陣容:安東尼·梅森、文·貝克、沙奎爾·奧尼爾、蒂姆·哈達威、約翰·斯托克頓
1997-1998賽季
第一陣容:邁克爾·喬丹、卡爾·馬龍、蒂姆·鄧肯、沙奎爾·奧尼爾、加里·佩頓
第二陣容:格蘭特·希爾、文·貝克、羅德·斯特里克蘭、蒂姆·哈達威、大衛·羅賓遜
第三陣容:斯科特·皮蓬、格倫·萊斯、米奇·里奇蒙德、雷吉·米勒、迪肯貝·穆托姆博
1998-1999賽季
第一陣容:阿朗佐·莫寧、卡爾·馬龍、蒂姆·鄧肯、賈森·基德、阿倫·艾弗森
第二陣容:克里斯·韋伯、格蘭特·希爾、沙奎爾·奧尼爾、加里·佩頓、蒂姆·哈達威
第三陣容:安東尼奧·麥克戴斯、哈基姆·奧拉朱旺、科比·布萊恩特、約翰·斯托克頓、凱文·加內特
1999-2000賽季
第一陣容:蒂姆·鄧肯、凱文·加內特、沙奎爾·奧尼爾、賈森·基德、加里·佩頓
第二陣容:卡爾·馬龍、阿朗佐·莫寧、科比·布萊恩特、阿倫·艾弗森、格蘭特·希爾
第三陣容:克里斯·韋伯、文斯·卡特、大衛·羅賓遜、埃迪·瓊斯、斯蒂芬·馬布里
2000-2001賽季
第一陣容:蒂姆·鄧肯、克里斯·韋伯、沙奎爾·奧尼爾、賈森·基德、阿倫·艾弗森
第二陣容:凱文·加內特、文斯·卡特、科比·布萊恩特、特雷西·麥克格雷迪、迪肯貝·穆托姆博
第三陣容:卡爾·馬龍、德克·諾維茨基、大衛·羅賓遜、加里·佩頓、雷·阿倫
2001-2002賽季
第一陣容:蒂姆·鄧肯、特雷西·麥克格雷迪、沙奎爾·奧尼爾、賈森·基德、科比·布萊恩特
第二陣容:德克·諾維茨基、克里斯·韋伯、凱文·加內特、加里·佩頓、阿倫·艾弗森
第三陣容:本·華萊士、傑梅因·奧尼爾、保羅·皮爾斯、史蒂夫·納什、迪肯貝·穆托姆博
2002-2003賽季
第一陣容:蒂姆·鄧肯、凱文·加內特、沙奎爾·奧尼爾、科比·布萊恩特、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第二陣容:德克·諾維茨基、克里斯·韋伯、本·華萊士、賈森·基德、阿倫·艾弗森
第三陣容:保羅·皮爾斯、傑梅因·奧尼爾、賈馬爾·馬什本、史蒂夫·納什、斯蒂芬·馬布里
2003-2004賽季
第一陣容:蒂姆·鄧肯、凱文·加內特、沙奎爾·奧尼爾、科比·布萊恩特、賈森·基德
第二陣容:本·華萊士、佩賈·斯托亞科維奇、傑梅因·奧尼爾、特雷西·麥克格雷迪、薩姆·卡塞爾
第三陣容:羅恩·阿泰斯特、姚明、德克·諾維茨基、邁克爾·里德、拜倫·戴維斯
2004-2005賽季
第一陣容:蒂姆·鄧肯、德克·諾維茨基、沙奎爾·奧尼爾、阿倫·艾弗森、史蒂夫·納什
第二陣容:勒布朗·詹姆斯、凱文·加內特、阿馬雷·斯塔德邁爾、德文·韋德、雷·阿倫
第三陣容:特雷西·麥克格雷迪、科比·布萊恩特、本·華萊士、吉爾伯特·阿里納斯、肖恩·馬里昂
2005-2006賽季
第一陣容:勒布朗·詹姆斯、德克·諾維茨基、沙奎爾·奧尼爾、科比·布萊恩特、史蒂夫·納什
第二陣容:本·華萊士、埃爾頓·布蘭德、蒂姆·鄧肯、昌西·比盧普斯、德文·韋德
第三陣容:卡梅隆·安東尼、姚明、肖恩·馬里昂、阿倫·艾弗森、吉爾伯特·阿里納斯
2006-2007賽季
第一陣容:蒂姆·鄧肯、阿馬雷·斯塔德邁爾、史蒂夫·納什、科比·布萊恩特、德克·諾維茨基
第二陣容:克里斯·波什、勒布朗·詹姆斯、吉爾伯特·阿里納斯、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姚明
第三陣容:凱文·加內特、德懷特·霍華德、卡梅隆·安東尼、德文·韋德、昌西·比盧普斯
2007-2008賽季
第一陣容:克里斯·保羅、凱文·加內特、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德懷特·霍華德
第二陣容:德克·諾維茨基、蒂姆·鄧肯、阿馬雷·斯塔德邁爾、德隆·威廉姆、史蒂夫·納什
第三陣容:馬努·吉諾比利、姚明、卡洛斯·布澤爾、保羅·皮爾斯、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2008-2009賽季
第一陣容:德克·諾維茨基、德文·韋德、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德懷特·霍華德
第二陣容:保羅·皮爾斯、蒂姆·鄧肯、姚明、布蘭登·羅伊、克里斯·保羅
第三陣容:保羅·加索爾、沙奎爾·奧尼爾、卡梅隆·安東尼、昌西·比盧普斯、托尼·帕克
2009-2010賽季
第一陣容:凱文·杜蘭特、德文·韋德、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德懷特·霍華德
第二陣容:德克·諾維茨基、卡梅隆·安東尼、阿馬雷·斯塔德邁爾、德隆·威廉姆、史蒂夫·納什
第三陣容:蒂姆·鄧肯、保羅·加索爾、安德魯·博古特、布蘭登·羅伊、喬·約翰遜
2010-2011賽季
第一陣容:德里克·羅斯、凱文·杜蘭特、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德懷特·霍華德
第二陣容:德克·諾維茨基、德懷恩·韋德、保羅·加索爾、拉塞爾·威斯布魯克、阿馬雷·斯塔德邁爾
第三陣容: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扎克·蘭多夫、艾爾·霍福德、克里斯·保羅、馬努·吉諾比利
2011-2012賽季
第一陣容:克里斯·保羅、凱文·杜蘭特、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德懷特·霍華德
第二陣容:凱文·樂福、布萊克·格里芬、安德魯·拜納姆、拉塞爾·威斯布魯克、托尼·帕克
第三陣容:卡梅隆·安東尼、德克·諾維茨基、泰森·錢德勒、德懷恩·韋德、拉簡·朗多
2012-2013賽季
第一陣容:克里斯·保羅、凱文·杜蘭特、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萊恩特、蒂姆-鄧肯
第二陣容:托尼-帕克、卡梅羅-安東尼、布萊克·格里芬、拉塞爾·威斯布魯克、馬克-加索爾
第三陣容:詹姆斯-哈登、保羅-喬治、德懷恩·韋德、大衛-李、德懷特·霍華德
2013-2014賽季
第一陣容:克里斯-保羅、凱文·杜蘭特、勒布朗·詹姆斯、詹姆斯-哈登、喬金-諾阿
第二陣容:斯蒂芬-庫里、凱文-樂福、托尼-帕克、布雷克-格里芬、德懷特·霍華德
第三陣容: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艾爾-傑佛森、保羅-喬治、戈蘭-德拉季奇、達米安-利拉德
2014-2015賽季
第一陣容:斯蒂芬-庫里、馬克-加索爾、勒布朗·詹姆斯、詹姆斯-哈登、安東尼-戴維斯
第二陣容:克里斯-保羅、德馬庫斯-考辛斯、拉塞爾·威斯布魯克、保羅·加索爾、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
第三陣容:蒂姆-鄧肯、德安德魯-喬丹、布雷克-格里芬、凱里-歐文、克萊-湯普森
Ⅱ 佛羅里達大學籃球隊的相關資料
做名運動員難,做名運動員的兒子就更難,而做雅尼克·諾阿這樣網球超級巨星兼流行樂手的兩棲明星的兒子就更難,曾幾何時,喬金·諾阿不管到哪兒比賽,別人只會說:「瞧啊!這是雅尼克·諾阿的兒子。」而幾乎不提他的名字表現。喬金·諾阿的籃球之路要比同齡人肩負更多的壓力和難題。
好在,在佛羅里達大學籃球隊里,喬金·諾阿並不是唯一被這一問題困擾的成員:隊友特瑞安·格林(Taurean Green)和阿爾·霍福德(Al Horford)的父親都是前NBA球星。隨著佛羅里達本賽季一路高歌猛進殺入NCAA總決賽,這三個「名人」孩子在比賽中的努力和汗水,佛羅里達「三劍客」的父子的場外故事也讓越來越多球迷知曉。
時間回溯到2004年,佛羅里達,當時並沒有任何的招生計劃刻意要把喬金·諾阿,特瑞安·格林和阿爾·霍福德聚在一起,但是,不可思議地,它就是這樣出現了,可謂冥冥之中天意註定。他們是要替佛羅里達大學主教練多諾萬(Billy Donovan)打球。
三個球員的名人父親不約而同地與多諾萬都算是淵源很深。其中,特瑞安·格林的父親西德尼·格林(Sidney Green)當年在紐約尼克斯打球的時候和多諾萬是隊友,他們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機場,一起聽Carly Simon(流行歌手)的音樂帶。
提托·霍福德(Tito Horford)與多諾萬相遇於1987年,當時阿爾小不過是7月大,多諾萬是普斯維登斯大學學生,創下職業新高的38分擊敗提托領銜的邁阿密颶風隊。
不過多諾萬沒有見過雅尼克·諾阿,盡管雅尼克·諾阿這個法國網球界的英雄人物是尤因的朋友,並曾觀看過尼克斯的比賽。
「有一個古老的寓言,一個孩子含著金湯匙出世,他將會被寵壞沒有出息,不過那不是絕對准確。」多諾萬說,「另外一個寓言是,一個運動員的兒子或女兒沒有見過父母的訓練,不會明白其中的艱辛,因為他看到的只是父母成為職業運動員的時候的那份榮耀。
「事實上,在交談中也告訴他們這些道理,但是顯然他們聽過或看過他們父母付出的辛苦汗水,是的,他們有驚人的運動天賦,但這不是成功的全部條件。除此之外還要努力,還好他們做到了。坐在這里,我敢說很多天才運動員的兒女都做不到。」 喬金·諾阿小時候穿梭於巴黎和紐約之間,也曾觀看了很多父親的可以載入史冊的網球比賽,不過他已經記得不全了,他說,那時候我希望父親盡快輸掉比賽,這樣我們就可以早點回家了。
1985年是提托·霍福德的重要一年,他的父親就是這一年逝世,接著離開多明尼加,傷心地住在休斯頓。後來他離開休斯頓,到了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參加大學的比賽。
而阿爾·霍福德,就隨著父親這種近似游牧的生活,曾住在密爾沃基,法國,巴西,和義大利。小孩子的時候他和母親搬到多明尼加,後來跟著父親在密爾根州讀高中。阿爾進入佛羅里達沒多久的時候,產生了一些想法。父親對此提供了很好的建議,從自己的經驗的得來的建議。阿爾說,「這是我印象深刻的,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他,他會說,哪,如果你不想那樣做,你回想整件事的過程,作出最合適的決定。他告訴我,聽從那些我認為對我發展最好的人的意見,處理事情更加靈活些,說實話,我並不想去哪裡,我會呆在密爾根。」
西德尼·格林希望他記得拍下一張照片,當時作為公牛隊的隊員,他稱呼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為邁克爾。喬丹則祝福他的孩子,特瑞安,在聖安東尼奧,他也回憶起當時拉里·布朗教特瑞安如何轉動身子的情形。特瑞安也是依稀記得在夏洛特黃蜂隊的更衣室,在莫寧,拉里·約翰遜等大牌球星之間來回走動。
西德尼·格林希望兒子能參加自己以前的教練的球隊,不過現在拉裡布朗正在NBA里,在紐約與馬布里斗氣,Pitino也沒有再當教練,因此他很樂得讓兒子去到自己曾經的隊友的球隊里。
這樣,他們齊聚在佛羅里達。「我們的父親能給我們很多建議」,特瑞安·格林說,「一些其餘的人不能給我們的建議。」
耐性是處於大二學生堆里的這三個人首先學的課程,那時候隊里一票大學明星,當然後來再加上2004年來到的全美國麥當勞高中票選小前鋒的布雷維。
剛開始時霍福德和布雷維分配到做搶籃板,防守這些藍領臟活,而格林則是遠離投籃,諾阿更不用說了,在前面的2場NCAA錦標賽只獲得幾分鍾的出場時間。
在自己執教大學籃球的10個賽季裡面,多諾萬都灌輸著無私、均衡的執教風格。今年佛羅里達同時是能夠五個首發都能夠場均拿到10分的少數幾個球隊之一,布雷維, 霍福德和諾阿這個前場組合更是能夠場均送出7.2個助攻,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數據,在NCAA中也名列前茅。最近,他們的防守進步神速,近九場比賽能夠壓制對手場均只有59.8的低分,和恐怖的只有37.0%的命中率。
可以說,多諾萬在這個賽季裡面,教導隊員方面功不可沒,讓比賽顯示出了更多的無私。這些當然是很早以前都已經教過的,他們的父親以自己的經歷來教導的。
「底限是他們三個都聽話,他們學習並運用到比賽裡面去」西德尼·格林說。當然他們做到了。他們迎來了決賽。是的,這次是他們自己創造的光榮,而不是父輩的。
Ⅲ 諾阿諾阿怎麼樣
塔希提,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中的一個島,假如不是一代繪畫大師保爾·高更幾度來此,留下了《兩個塔希提少女》、《芳香的土地》、《幽靈的監視》等一批膾炙人口的傳世名畫,那裡至多隻是一個熱帶風情濃郁卻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刻下了高更的足跡,塔希提便散發出了神秘奇麗的藝術芬芳。他還為塔希提留下了一本藝術與生活散記《諾阿諾阿》。上海譯文出版社最近將它呈獻在了讀者面前。 高更當過水手,做過巴黎的證卷交易所股票經紀人。26歲開始畫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辭去了交易所收入不蜚的工作,專心於藝術創作,生活卻變得拮據。他的丹麥妻子無法忍受,帶著孩子離他而去。高更曾去布列塔尼半島的蓬達旺,結識了一群有志於創新的的青年窮畫家;後來又來到阿爾,試圖與凡·高共同創立新的繪畫學派,但相處了兩個多月就鬧得不可開交,凡·高割耳自殘,高更倉皇逃離。他不堪歐洲壓抑、窒息的生活氛圍,在1891年5月來到了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亞群島,希望在那塊「化外之地」尋找到人生的本真與藝術的靈感。《諾阿諾阿》便忠實地記錄了高更在塔希提島生活與藝術創作的點點滴滴。 「諾啊諾阿」,塔希提語「香啊香」的意思。在高更的眼裡,塔希提島的湖泊色彩艷麗,樹木鬱郁蔥蔥,土地閃爍著「流金和陽光的歡樂」。那裡沒有商品社會的污濁、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土著居民淳樸好客,讓他感到自由自自在,身心舒暢。那迥別於歐洲大陸的風土人情與美麗的塔希提少女激起了他無窮的藝術靈感和創作激情。他居住的小屋由一排排蘆葦做成,蘆葦形同樂器,明月之夜,蘆葦寂靜無聲,高更卻聽見了那稀聲大音,安然入夢。他為此發出了由衷的歡呼:「我的小屋,是空間,是自由。」塔希提人會連續兩天,穿著黑衣對死者唱著贊美的歌,高更為之沉醉,彷彿聽到了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高更還乘坐塔希提人的獨木舟,跟他們一起出海捕金槍魚。金槍魚為躲避鯊魚的攻擊,夜裡就藏在海底深處睡覺,當地人稱為金槍魚洞。他感到奇怪,當地人為什麼不在金槍魚洞里放一根長的釣線,這樣捕魚不是方便的多嗎?塔希提人回答這是一塊聖地,因為海神住在那裡。高更不由感到神奇而浮想聯翩。 畫家用畫筆表達他對世界的感受和人生的看法,印象中,畫家擅長文字的並不多,浪漫派大畫家德拉克羅瓦以一本《德拉克羅瓦日記》讓世人見識了他不凡的寫作才華,其他人就想不起來了。但高更的《諾阿諾阿》,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文字如同他的畫筆一樣靈動,粗糙而清新,簡練而富有繪畫般的色彩感。比如,高更記錄了為他的塔希提女鄰居畫肖像的故事。這位塔希提姑娘大著膽子來看他的馬奈《奧林匹亞》一畫的照片,高更提出要為她畫像,她拒絕溜走了。但一小時後她又回來了,換了一條美麗的裙子,哀怨的眼神中攙雜著快樂和畏懼,耳際插著一朵花,香味幽幽飄散。陡然間,高更激情難抑,為她拿起了畫筆,也感受到了她內心熾熱的火。這一過程高更寫得生動傳神,而故事本身便宛如一組妙不可言的畫。 塔希提島改變了高更的生活,使他的創作擺脫了印象派的影響,確立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高更的藝術宣言——「我願意創立一種敢做一切的權利」,與塔希提的椰風海韻、風土人情給予他豐厚的底氣息息相關。他的一系列代表作就誕生在這一時期。在這本塔希提散記中,高更就寫了他的塔希提島妻子、13歲的少女特哈瑪娜的故事,可與畫史中記載的他的名畫《幽靈在監視》的孕育過程互為印證。 1895年,高更第二次去塔希提,給文稿配了一系列水彩畫、木版雕刻和照片。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諾阿諾阿》,除了文字,還穿插了高更在塔希提創作的不少繪畫作品,文字的質朴清新,與繪畫的造型自由、色彩誇張形成的視覺沖擊力,相得益彰,給人以雙重的藝術享受。 高更的生活充滿了傳奇與坎坷。在布列塔尼,他與人斗毆,被打斷踝骨;在巴黎,他畫室里值錢的東西被他的爪哇情婦席捲一空;放盪不羈的生活使他染上了性病,損害了他的健康;而在塔希提島,他為維護土著人的權益不惜與法國殖民當局發生沖突,最終導致心臟病突發猝死。然而,正如義大利著名美術理論家文杜里說的那樣:「高更在塔希提的生活縮短了他的生命,卻拯救了他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