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防山嶽救援專業隊3年建設方案
摘要 根據省政府年消防工作目標任務書和消防工作意見、市十一五消防事業發展計劃和消防工作發展三年計劃及《省消防部隊建設與發展三年計劃(-年)》的要求,特製定本計劃。
2. 國家山嶽救援昆明大隊抵達哀牢山重點區域,搜救現場發現了哪些新線索
國家山嶽救援昆明大隊抵達哀牢山重點區域全力搜救失聯人員,在此次救援行動中救援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專業優勢,作為先鋒部隊進行搜救,經搜救上報的數據顯示,2號營地是失聯人員最後生活軌跡做出的位置。針對此次搜救行動我還有一些其他的看法如下:
一、四名遇難失聯人員
經調查顯示四名失聯調查人員的名字為楊敏、張金榜、張喻、劉宇,這些失聯人員年齡最大的32歲,最小的25歲都曾經當過兵,會具有一定的野外生存的能力,且具有一種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毅力,他們在哀牢山開展野外作業,對自然資源進行調查,後經報道顯示經全力搜救,四名工作人員已經全部找到,找到時均已無生命體征,相關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3. 處置山嶽救援經驗做法有哪些
山嶽救援實戰操法
一、穿越訓練操 訓練科目:穿越訓練操 訓練目的: 1、增強隊員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 2、加強隊員之間的團隊精神和自我保護能力; 3、提高隊員運輸器材的能力; 4、增強隊員的體質及耐力。 場地器材:場地設在地形復雜的山區。攜帶器材包括:砍刀、鐮刀、保護繩、個人防護器材和應急救援工具等。 操作程序:將隊員按照身體情況分為若干組,指定各組的復雜人,攜帶山嶽救助器材,按照預定路線前進。行進途中要將所有隊員用一根保護繩連接起來(平原地帶行進除外),防止發生意外事故。途中保持通訊聯系,遇有特殊情況進行有效處臵,並報告指導員。 操作要求: 1、穿越訓練應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 2、行進途中注意道路安全和做好自身防護。
二、背負救出訓練操
(一)向上背負救出操法 訓練科目:向上背負救出操法 訓練目的: 1、使戰斗員熟練掌握在斜坡地帶的上升方法和自我防護要領; 2、熟練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 3、掌握在背負傷員的情況下停止、上升(斜向、垂直)和與上方隊員相互協作的能力。 場地器材:場地為深山谷底。器材包括:長繩3根(救助2根、保護1根)、安全勾5個、滑車1個、手部上升器1套、墊布、短繩6根、被困者1名。 操作程序: 戰斗員按規定位臵列隊,由指揮員下達「開始」的口令,並帶隊跑至事故地點,到達後,各號員一起確認事故現場情況。 聽到指揮員「集合」的口令,1、2號員製作坐席懸垂,攜帶器材下降進行偵察,准備救助:3、4號員分別製作救助繩和保護繩。1、2號員進入現場後向指揮員報告傷員情況,同時指揮員下達小繩背負的口令,開始救助;2號員協助1號員縛著傷員後,4號員放下保護繩,連接在1號員的坐席上,2號員拉緊救助繩,1號員連接手部上升器,開始救助,3、4號員協助1號員移動傷員,救助完畢,指揮員下達「分解」的口令。 操作要求: 1、1號員進入現場時一定要注意下方道路情況; 2、保護隊員要隨時調整好繩索; 3、1號員上升時要保持平衡,防止對傷員造成二次傷害; 4、指揮員與隊員之間必須緊密配合。
(二)向下背負救出操法 訓練科目:向下背負救出操法 訓練目的: 1、使戰斗員熟練掌握在斜坡地帶下降和緊急制動的方法; 2、熟練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 3、掌握在背負傷員的情況下停止、下降(橫向移動、垂直移動)的能力。 場地器材:場地為山頂或山腰。器材包括,長繩2根(救助1根、保護1根)短繩4根、墊布2塊(支點用)、安全鉤6個、滑車1個、被困者1名。 操作程序: 戰斗員按規定位臵列隊。 聽到「開始」的口令後,攜帶器材,由指揮員帶隊攀登至事故地點,並確認傷員情況,必要時對傷員進行急救處臵;
4. 懸崖中間用山嶽救援雜么打錨點
用電錘打孔,塞膨脹釘,放掛片。
? 先鋒攀從下往上開線過程中逐個打點,用剛打好的點給自己做保護
5. 繩索在山嶽救援中主要有哪四種用途
繩索在山嶽救援中四種用途如下:
1、危險路段可用繩索牽引、輔助人員通過,在多人同時通過的情況下不可將繩索固定在身體和背包上,避免產生一人跌落後牽動多人跌落的多米諾現象,盡量採取單人牽引通過的方式)。
2、扎營休整時可作為涼(曬)繩,也可依照環境的需要與地席、手杖等物配合綁搭涼篷。
3、可用於製作捆綁簡易擔架,還可根據需要與地釘、直形背包支撐用鋁合金條、樹棍等可利用物結合用於固定人員的受傷肢體等部位(使用鞋帶捆紮那是下策哦)。
4、探測河流、溝渠深度和大致寬度(採取一頭綁縛石塊拋向對岸,依照石塊的落水點判斷寬度),並可利用繩索將人員和裝備等物質運送過去。
繩索使用須知
人員滑(跌)落溝壑後可利用繩索實施救援(根據實際情況可用多條繩索並聯或者串聯的方式),為更好的幫助人員的攀爬,可將繩索每隔50cm左右打一個繩結,長度一般控制在人體手臂長度以內,被施救者是女性的話可將繩結距離適當縮短,必要時也可用多根繩索編結軟梯。
在危險地段(如,陡坡、山崖邊等)的探路人員繫上用繩索做安全保護用。在高溫季節為防止食物變質,可將食物密閉後放(沉)入水體並用繩索分別系在食物袋和岸邊樹木或其他物體上,防止水流將食物沖走。 在特殊氣象條件下用於加固帳篷,可增強帳篷的抗風性、抗積雪能力。
6. 山嶽救援繩索的四種用途
摘要 1、危險路段可用繩索牽引、輔助人員通過,在多人同時通過的情況下不可將繩索固定在身體和背包上,避免產生一人跌落後牽動多人跌落的多米諾現象,盡量採取單人牽引通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