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葡萄產區有哪些
1、 法國FRANCE
波爾多區(Bordeaux):曾經有人這么說:「如果沒有喝波爾多葡萄酒,就無法成為葡萄酒專家。」波爾多酒享譽全世界,紅酒不濃不淡,細膩而不會有太濃的酒精味,顏色多呈美麗的紅寶石色澤,而且上佳的紅葡萄酒具有愈陳愈好的特質。主要產區為:美道區(Medoc)、聖愛米倫(St-Emilion)、玻瑪絡(Pomerol)、格拉夫(Graves)、索坦(sauterne)。
勃根地(Burgundy / Bourgogne):與波爾多(Bordeaux)的不同之處是波爾多葡萄酒大都是由數種不同的葡萄品種釀制,而勃根地葡萄酒幾乎都是由同一葡萄品種所釀造;此外,在波爾多區,所謂(Grang Cru)特級酒是由1855Medoc Grang Cru分級系統制訂出來的(當然St-Emilion及Graves也制訂有所謂Grang Cru),而勃根地的特級酒是依產區葡萄園來制訂的。主要產區為:夏普利(Chablis)、黃金山坡即歌德區(Cote dor又分為Cote de Nuit、Cote de Beaune)、馬崗區(Maconnais)、寶酒利(Beaujolais)
2、 義大利ITALY
義大利最有名且產量較多的地區有:皮蒙(Piemonte),其中以(Barolo Barbaresco)最著名;威尼托(Veneto),以(Amarone Valpolicella)、(Soave)為其代表;托斯卡納(Tosecana)、草包酒香提(Chianti)是其招牌。有名的代表為(Vino Nobile di Montepulcaino)、(Brunello di Monta-lcino)。
3、 西班牙SPANISH
西班牙是世界上葡萄種植面積最大,但平均面積葡萄最少的國家,產酒量世界排名第三。西班牙葡萄酒給世人的感覺就像義大利酒一樣「大眾化」。20世紀70年代才有了西班牙自己的「AOC」,即:(Instituto Nacional de Denominacioe de Origen),簡稱DO,規定了酒的原產地及品質。里歐哈(Rioja)是西班牙的「波爾多」。因19世紀的蚜蟲之害,許多原本在波爾多區的葡萄種植者,遠離家園來到里歐哈(Rioja),重建葡萄園,重新釀酒,所以此地以產波爾多類型的酒為主,只是葡萄品種及酒的陳放不盡相同罷了。1991年又建立了比DO規定更嚴格的DOC(Denomination de Origen Calificada)。
4、 澳洲(AUSTRALIA)
澳洲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及穩定的氣候,是一個優秀的新興產區。其葡萄酒產量佔世界的2%,約5500萬箱產量,近三成出口。原以生產強化酒精葡萄酒為主,但近三十多年來改為大量生產不甜的一般餐用酒。因地處南半球,季節與北半球正好相反,每年二三月為其葡萄採收期,所以比歐美各產區的葡萄酒提早半年上市,如果你在當年度買到當年的澳洲葡萄酒是不足以為奇的。在澳洲葡萄酒最有特色的是Blend Wine,它勇於創新大膽嘗試採用前人所沒嘗試過的調配方式,如以卡伯納(Caberent)與席哈(Syrah)來調配出優良的葡萄酒。另外。它也出產很好的強化酒精葡萄酒,當然它也生產了很多優秀的葡萄酒,如席哈(Syrah)、又如最有名氣的(Grange Hermitage),其他如卡伯納、蘇維翁(Caberent Sauyignon)、夏多內(Chardonnay)、塞米榮(Semillon)等也都有傑出的表現。
5、 德國GERMANY
德國共有13個特定葡萄種植區,大多在西南部,是地處較高緯度的葡萄種植區,陽光不足,夏天短匆,所以有80%的葡萄園在面河的山坡地以便吸收較多的陽光。主要的特定葡萄園集中在莫斯爾(Mosel)及萊茵河(Rhen)地區。一般來說,莫斯爾的酒果酸較強,較清爽;萊茵河的酒較濃郁。
6、 美國AMERICA
美國是全美洲最大的產酒國,也是一個葡萄酒的科技大國,憑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穩定的氣候、先進的科技以及高超的行銷手法,短短三十年間在國際市場上儼然成為新興的優良產酒區。其中加州所產的葡萄酒不論品質還是數量均居全美國第一。加州葡萄酒約佔全美國九成的產量,其葡萄種植主要分布於中央谷地、南部海岸,其中又以北海岸的那帕山谷(Napa Valley)、索諾瑪山谷(Sonoma Valley)最具知名度,大多數名牌酒庄(Boutique Winery)均在此處。近年來,美國也參考歐洲的區域管製法制定了一套所謂的法定葡萄種植區。
❷ 義大利紅酒品牌
1.皮埃蒙特(Piemonte)著名葡萄酒 這里為義大利紅葡萄酒的典型產地。著名產品如被稱之為「葡萄酒之王」的Barolo及Gattinara酒、Barbaresco紅葡萄酒Asti Spunante白葡萄酒,均為DOCG產品。 ① DOCG 產品 (1)Barol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具體名稱有幾十種。其色澤濃重、口味悠長、酒體強健,為義大利代表性的產品。其中有的為長期成熟型;有的以小桶或大桶貯存;有的以 Nebbiolo 品種葡萄為原料。(2)Barolo (Riserva) 750ml瓶裝。生產廠為1973年路易古·阿爾拖迪奧所創立,產品有30%外銷。 ②DOC產品(1) Mosca To D』Asta 750ml瓶裝。有芳香獨特、口味甘甜、酒精體積分數為5.5%的白葡萄酒;色澤金黃、酒精體積分數為12%的甜葡萄酒。(2) Gattinara 750ml瓶裝。1990年升級為DCOG。(3) Barbera D』Astia 「Polsino」 750ml瓶裝。以Barbera品種葡萄釀制而成,酒質醇厚,屬長期成熟型產品。(4) Barbera D』 Astia 750ml瓶裝。由當地知名度很高的製造商生產。其果香濃郁。(5) Dolcetto D』Acqui 「Argusto」 750ml瓶裝的紅葡萄酒。口感輕快。原料為 Dolcello。(6) Dolcetto D』 Acqui 「Polsin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香氣襲人,口味微苦而柔軟,富有個性和魅力。(7) Dolcetto D』Alba 750ml瓶裝。由C』biarca酒廠生產,原料為Dolcetto葡萄。為苦味怡人的紅葡萄酒。(8) Dolcetto D』 Alba 「Gabalini Di Grass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以Dolcetto品種葡萄為原料。該酒口味大眾化,平易近人。(9) Barbera D』 Alba 750ml瓶裝紅葡萄酒。口味清爽,酒質輕盈。 10) Dolcetto D』 Alba 750ml瓶裝紅葡萄酒。酒體強健,具有輕柔悅人的苦味。 11) Grignolino Del Monferrat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味感清爽,因丹寧味而微苦澀。 12) Cortese Dell』alto Monferrato 750ml瓶裝白葡萄酒。屬清爽不甜型。以Cortese品種葡萄為主要原料。 13) Roero 為750ml瓶裝、口感平滑的紅葡萄酒。 ③ Vino da Tavola級產品(1)Monpar 750ml瓶裝、酒體強勁、富有韻味的紅葡萄酒。(2)Piodilei Chardonnay Dellelasghe 750ml瓶裝。有以「夏多乃「製成的 Plocesare和以二氧化碳浸漬法生產的適於年輕人飲用的Nellio。(3) Monteriolo Chardonnay 750ml瓶裝。在小橡木桶中成熟。為強勁有力的不甜白葡萄酒。(4) Moscato Del Piemonte 採用低溫發酵法製取的具有微量泡沫的白甜葡萄酒。(5) Bricco Manzoni 750ml瓶裝紅葡萄酒,酒精含量較高,口味適中。(6) Chardonnay Delle Langhe 750ml瓶裝。以「夏多乃「葡萄釀成的不甜白葡萄酒,富有輕柔的果香。(7) Favorita DelleL Aanghe 750ml瓶裝。以單一的Favoyita品種葡萄釀成的不甜白葡萄酒,但也呈纖柔的味道。(8) Tosti Bianco 750ml瓶裝微甜型白葡萄酒,輕微起泡,酒精體積分數為7.5%。 2.威呢托(VENETO) 紅葡萄酒有被稱之為「維羅納王子「的輕快型Valpolicella 及較輕型的 Bardolino;白葡萄酒有清爽不甜的Soave等。 ①DOC葡萄酒(1)Bardolin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味覺纖細輕綿。(2)Bardolino Hhip 由Bolla公司生產的清新型紅葡萄酒,裝於750ml奇特的聖·瑪利亞號瓶。(3) Bardolino (Classico) 「Pegas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其中威呢托葡萄酒印有「Pegaso」(天馬)商標。(4) Bardolino (Classico Superiore) 750ml瓶裝紅葡萄酒。貯存期1年以上。酒精體積分數為11.5%以上。 (5) Bardolino (Chiaretto) 750ml瓶裝。呈玫瑰紅色。若稍冷後飲用,則更感清新。(6) Valpolicella 750ml瓶裝紅葡萄酒。有「Verona王子」之稱。由多種葡萄混釀而成。(7) Recioto Della Valpolicella (Amarone) 750ml瓶裝紅葡萄酒。Valpolicella以陰干100天、糖度高達30%的葡萄釀制而成;Amarone意為「苦的」,色澤獨特,口味不甜。(8) Soave 750ml瓶裝白葡萄酒。為義大利大眾化產品,以 Garganega葡萄為主要原料釀制而成,經冷卻後飲用,呈清爽的口味。 ②Vino da Tavola葡萄酒(1)Cres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貯存於橡木桶及瓶內各1年。所含的丹寧另人愉悅。(2)Venegazzu Della Casa 750ml瓶裝。以陰干葡萄釀制而成。類似於波爾多型紅葡萄酒。(3 )Romeo & Juliet 750ml瓶裝。為輕快的紅葡萄酒和不甜的白葡萄酒。(4) Selvaggio 750ml瓶裝。為富有果香的白葡萄酒及微發泡、甜味的玫瑰紅葡萄酒。 3.托斯卡納(TOSCANA)著名葡萄酒 干蒂紅葡萄酒(Chian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及Carmignano紅葡萄酒,均屬DOCG級產品。有些地區酒的貯存,波爾多式的小橡木桶及古法的大橡木桶並用,釀成的富有優雅香氣的紅葡萄酒,雖為VdT級,但售價卻高於 DOCG級。 ①DOCG葡萄酒(1) Brunello Di Montalcino 750ml瓶裝。以Brunello品種葡萄釀制而成。經長期貯熟,價格較高。為義大利最高檔的紅葡萄酒之一。 (2) 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 「Leeiacocca」 750ml瓶裝紅葡萄酒。冠以美國克拉依斯拉前廠懂事長「Leeiacocca」之名,該長由其女婿經營。(3) 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由數種葡萄混釀而成。具有丹寧的輕微苦澀味,但另人愉悅。(4) Chianti 「Gineprone」 750ml瓶裝。為義大利第一品派的紅葡萄酒。以 Sangiovese.Galestro Nero等多種葡萄釀制而成。具有口感纖細、輕柔、清爽的魅力。(5) Chianti 750ml瓶裝紅葡萄酒。名為Fiasco的酒瓶,外麵包有稻草。(6) Chianti Ciassico 「Peppoli」 750ml瓶裝紅葡萄酒。使用「典藏干蒂「(Chianti Classico)一名。(7) Chianti 「Camel Neck」 瓶頸極長,瓶身包已稻草。為紅葡萄酒。(8) Chianti Classic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頸標上的「黑色公雞「為Classico協會的標志。 ②DOC葡萄酒(1) Vernaccia Di San Gimignano 750ml 白葡萄酒,呈淡金黃色,口味纖柔的不甜葡萄酒。(2) Rosso Di Montalcino 750ml 紅葡萄酒,香氣具有個性,口味復雜。(3) Val Dárbia 750ml 白葡萄酒,呈果香,為味感輕松的微甜型產品。 ③Vino Da Tavola 葡萄酒(1) Twìst Neck 750ml 紅葡萄酒,瓶頸長而彎曲狀。(2) Anagallis 750ml 紅葡萄酒,以花名為酒名。酒體醇和,強勁有力。(3) Santa Cristina 750ml 紅葡萄酒,酒質平易近人。 Villa Antinori 750ml 為纖細不甜的白葡萄酒。 Borro Della Sala 750ml 為果香型白葡萄酒。(4) Tinscvil 750ml (供神之物)紅葡萄酒。(5) Nemo 750ml 紅葡萄酒,口感厚重。(6) RF 750ML 紅葡萄酒,RF為產主名字的字首。(7) IL Cavallere Rosso 750ml 紅葡萄酒,物美價廉。 Ania 750ml 紅葡萄酒,冠以產主之女的名字,該酒強勁有力。 R & R 750ml 紅葡萄酒,味感豐富,很有魅力。(8)Sassicaia 750ml 紅葡萄酒,1968年釀制的產品,享有「義大利紅葡萄酒的頂峰」的美譽。(9)Rosatello 750ml 玫瑰紅葡萄酒不甜。 Toscano Bianco Florentin 750ml 白葡萄酒,酒質纖柔,清爽。 Galestro 750ml 白葡萄酒不甜,略含二氧化碳。 Lio 750ml 白葡萄酒,富有果香,口感微甜。 Cabreo Ia Pietora 750ml 白葡萄酒,以單品種「夏多乃」葡萄釀制而成。 Cabreo IL Borgo 750ml 紅葡萄酒,橡木桶香適度,令人怡暢。 Nero Del Tondo 750ml 紅葡萄酒,酒體豐滿。生產廠於1877年由Ruffino男爵家2個堂兄弟創立,由學者伊拉里奧主管技術,菜歐波爾特管理經營,故事業十分成功,現由佛羅納利家族經營此廠。(10)Rosso Degli Spezieri 750ml 紅葡萄酒。(11)Bianco Degli Spezieri 750ml 白葡萄酒,呈麥穗色,具有草莓般香氣,不甜,無果味。 4.伊米利亞-羅馬納(Emilia-Romagna)著名葡萄酒酒精含量較低,略含二氧化碳,多屬半甜型產品。 ①DOCG葡萄酒(1) Albana Di Romagna 750ml 白葡萄酒,不甜,適用於海鮮烹飪。(2) Albana Di Romagna 750ml 紅葡萄酒,具有鮮美的果實風味,甘甜怡人,宜作餐後酒。 ②DOC葡萄酒(1) Sangiovese Di Romagna 「Plauto」 750ml 紅葡萄酒,酒質穩重。以「Sangiovese」品種葡萄釀制而成。酒標上「Plauto」為羅馬時代劇作家的名字。(2) Sangiovese Di Romagna 750ml 紅葡萄酒,具有紫羅蘭香氣,口感柔和。(3) Lambrusco Grasparossa Di Castelvetro 750ml 紅葡萄酒,為輕微泡沫型葡萄酒,口味微甜,酒質纖柔。(4) Colli Piacentini 750ml 白葡萄酒,以單一品種葡萄Malvasia釀造而成。帶有桃子般果香。 ③Vino Da Tavola葡萄酒(1) Lambrusco 750ml 紅葡萄酒,酒質纖細,具有微量泡沫,酒精為8%。(2) Matilde Lambrusco 750ml 紅葡萄酒,具有少量泡沫,寂靜為7-8%。(3) Donelli Vino Bianco 750ml 白葡萄酒,口味清爽,具有少量泡沫,頗受美國消費者的歡迎。(4) Ronco Casone 750ml 紅葡萄酒,具有櫻桃般的香氣。 5. 倫巴弟(Lombardia)葡萄酒著名為DOC葡萄酒,最好的紅葡萄酒是Valtellina和Riviera Del Garda. (1) Franciacorta 750ml 紅、白葡萄酒。紅葡萄酒飲用期為5年,白葡萄酒飲用期為3年之內。(2) Franciacorta Rosso 750ml 紅、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味感輕柔,圓潤;白葡萄酒口味諧調,不甜膩,無果味。 6. 特倫提諾-阿爾托-阿迪傑(Trentino-Alto-Adige) ①DOC葡萄酒(1) Trentino Pinot Grigio 750ml 白葡萄酒,為輕柔型不甜型產品。(2) Chardonnay Alto Adige 750ml 白葡萄酒,將其冷凍至10度佐食海鮮菜餚。 ②Vino Da Tavola (1) Pescevino 750ml (魚形葡萄酒白葡萄酒)酒瓶呈鼓肚魚形,該酒清新微甜。(2) Secco 「Della Staffa」 750ml 白葡萄酒,口味清新,不甜,含有少量泡沫。 7. 芙路利-威尼斯-朱力亞(Friuli-Venezia-Giulia)葡萄酒 ①DOC葡萄酒(1) Collio Orientali Del Friuli 「Picolit」 750ml 白葡萄酒,「Picolit」為品種葡萄名,產量極少,是義大利最昂貴的白葡萄之一。(2) Grave Del Friuli Chardonnay 750ml 白葡萄酒, ②Vino Da Tavola葡萄酒(1) Pignolo 750ml 紅葡萄酒,口味纖細,柔潤。(2) Pra Di Pradis Chardonnay 750ml (天馬白葡萄酒)口味細膩,不甜。 8. 拉慈歌(Lazio)DOC葡萄酒(1) Est ! Est ! Est ! Di Montefias Cone 750ml 白葡萄酒,「Est !」為拉丁語「有」之意,該酒於12世紀由羅馬帝國騎士的隨從們發現後而聞名於市。(2) Frascati 750ml 白葡萄酒,口味清爽,歌德曾在 《義大利旅行記》中描寫過此酒。 9. 安布里亞(Umbria)葡萄酒(1) Orvieto (Classico) Seco 750ml 白葡萄酒,酒香優雅,果香濃郁,口感不甜。(2) Pinot Grigio Dell Umbria 750ml 白葡萄酒。 10. 其他地區阿布盧卓(Abruzzo)、坎帕尼亞(Campania)、馬爾克(Marche)、布里亞(Puglia)、西西里(Sicilia)也出產各種DOC及Vino Da Tavola葡萄酒。
A p o llon io(阿波羅尼奧)義大利APOLLONIO葡萄酒公司位於地理構造和微氣候條件造就了的,並且有著歐洲酒窖之稱的義大利薩倫托北部的普里亞葡萄酒產區。普里亞是義大利著名的葡萄酒產區,也是義大利最注重釀酒品質的地區,當地獨特的氣候條件冬季溫和,春夏乾燥特別適合葡萄的生長,可以使葡萄完全的成熟,是決定葡萄酒品質的重要因素。在地里構造方面,除了適合葡萄生長的陽光和乾燥的氣候,它還是個少山地區。事實上,這是南部唯一沒有山的地區,也是整個義大利最平坦的地區,主要有肥沃的平原和一些丘陵、高原構成,這種獨一無二的地理構造也被世界公認為歐洲酒窖。有人比喻說,如果普里亞是個國家的話,它一定是世界上第七大葡萄酒生產國!普里亞有著超過3000年的釀酒歷史,對葡萄酒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普里亞地區有三種主要的葡萄品種內洛馬洛(Negromaro)、普里米蒂沃(Primitivo)和馬爾維薩奈拉(Malvasia Nera)——全部都是葡萄酒。這些葡萄主要生長在薩倫托半島,我們大部分的產品是其中的一種或多種葡萄釀制而成。 皮埃蒙特(Piemonte)義大利義大利紅葡萄酒的典型產地。著名產品如被稱之為「葡萄酒之王」的Barolo及Gattinara酒、Barbaresco紅葡萄酒Asti Spunante白葡萄酒,均為DOCG產品。 Barolo 750ml瓶裝紅葡萄酒(義大利)具體名稱有幾十種。其色澤濃重、口味悠長、酒體強健,為義大利代表性的產品。其中有的為長期成熟型;有的以小桶或大桶貯存;有的以 Nebbiolo 品種葡萄為原料
義大利出產的葡萄酒中2/3是紅酒,1/3是白酒。最著名的有以下三個酒區:
1,托斯卡納,最著名的紅酒是姬燕蒂(Chianti),分為普通姬燕蒂,傳統姬燕蒂和陳年姬燕蒂。另外有三支品質極佳的紅酒,分別是Brunello Di Momtalcina、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和Carmignano。
2,皮得蒙產區:最著名的酒是巴巴瑞斯可(Barbaresco)和巴柔樓(Barolo),最著名的白酒是阿斯提氣泡酒(Asti Spumante)
3,維內托產區:最著名的是巴豆力諾(Bardalion),瓦波麗塞拉(Valpplicella),最著名的白酒是蘇維(Soave)
❸ 世界最出名的葡萄酒產地有哪些
世界最出名的葡萄酒產產地如下:
(一)法國:佳釀無數的葡萄酒王國
法國各地幾乎都生產葡萄酒,主要是無氣泡酒(Still Wine),和以「香檳」為代表的氣泡酒(Sparkling Wine)。顏色方面有紅、白及玫瑰紅;味道方面從甜到不甜;價格方面從作為代茶飲料的餐酒,到一瓶數千美元的頂級葡萄酒,其種類及變化極其豐富。因為生產了無數聞名於世的高級葡萄酒,所以被公認為「葡萄酒王國」。
法國葡萄酒根據其品質,可以分為四大類。從生產比例來看,第四等級的普通餐廳酒大約佔法國葡萄類酒的50%;第三等級的地區酒大約佔9%;第二等級的優良酒約佔3%;最高等級的原產地認可酒大約佔25%(剩下的13%是白蘭地)。
法國葡萄酒產地中,最有名的是波爾多(Bordeaux)、布艮地(Burgundy)、香檳地區(Champagne)以及阿爾薩斯(Alsace)、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隆河谷地(Cote Phone)等六大產地。而各產地生產的葡萄酒,也都具有該地區的特色。
1、波爾多(Bordeaux)世界的葡萄酒寶庫
波爾多生產三分之一以上的AOC葡萄酒(原產地名稱管制酒)。由於生產許多品質優良的葡萄酒,被喻為「世界的葡萄酒寶庫」。當地的紅酒不但有名而且產量又多,同時也生產白酒。波爾多地方的葡萄酒以種類豐富而聞名。波爾多的紅酒由於色澤呈亮麗的鮮紅色,在英國被稱為紅酒,一般要在成熟後才適合飲用,酒質的特色是品味濃郁,風味沉著。
在波爾多地方,最有名的葡萄酒產區有梅多克(Medoc)、格拉夫(Graves)、蘇玳(Sauternes)、聖愛美隆(St.Emillon)、波美侯(Pomerol)五大產區。
●梅多克地區
梅多克(Medoc)是波爾多紅酒的代表產地,生產全世界最高級的葡萄酒。此地區特別有名的是寶雅克村及瑪歌村,有的高價位葡萄酒一瓶甚至高達數千美元。梅多克地區大約有七十個村莊,除了上述兩個村莊之外,希望酒迷能記住的還有聖朱利安村及聖愛斯特芬村。此外,梅鐸克地區有六十一個特級酒庄,其中Ch.Lafite-Rothschild、Ch.Margaux、Ch.Latour、Ch.Mouton、Rothschild與格拉夫地區的Ch.Haut Brion並稱為五大法國酒庄,所生產的葡萄酒,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格拉夫地區
紅酒和白酒都有生產,都屬不甜的葡萄酒,是名酒佳釀的生產地區。
●蘇玳地區
以生產甜味白酒聞名,其中的"Ch.d、Yquem"為頂級甜酒。
●聖愛美隆地區及波美侯地區
這兩個地區主要採用梅洛葡萄,以紅酒聞名,其風味介於波爾葡萄酒與布根地葡萄酒之間。
2、布艮地(Burgundy)與波爾多並駕齊驅
布艮地的聲譽與波爾多並駕齊驅。此地的紅酒產量占所有葡萄酒的四分之三,其中有一半是「薄酒萊」紅酒。芳香,口感溫和,而「薄酒萊」是用佳美葡萄釀造的。白酒的生產量雖然只佔四分之一,但其中用霞多麗葡萄釀造的干白酒舉世聞名。
按照布艮第數百年流傳的說法,向陽的緩坡地生產最好的葡萄酒,因此布根地最好的產區都以某坡(cote)命名,布根地的丘陵地勢,也承載了許多此類悠久的坡地。
布艮地葡萄酒的代表產區有夏布里(Chablis)、夜坡(Cote de Nuits)、伯恩坡(Cote de Beaune)、馬孔(Maconnais)、薄酒萊(Beaujolais)五個地區。夜坡和伯恩山坡兩個地區又合稱為「黃金坡地」(Cote d`Or),這是因為當葡萄成熟時,一眼望去遍地如黃金般碧麗輝煌而得名。
●夏布里地區
這個地區只生產白酒,是世界知名的干白酒產地。
●夜坡地區
此地以紅酒聞名,有夢幻葡萄酒之稱的「Romanee Conti」,及受拿破崙鍾愛,連遠征俄羅斯時都隨身攜帶的「Chambertin」等,是本區的兩大珍釀。
●伯恩坡地區
雖然大約八成是紅酒,不過也生產白酒。此地的白酒,以被評為是全球最佳不甜白酒的佳釀(Montrachet)最為有名。
●薄酒萊地區
「薄酒萊新酒」是酒迷非常熟悉的紅酒,味道微酸並有年輕的果香,最好是在製成後二至三個月之內飲用。
●馬孔地區
這個地區白酒的產量比紅酒遠多,其中「Pouilly Fuisse」以香醇的氣味及濃郁的口感最受歡迎。
3、香檳香檳酒的誕生地
香檳位於巴黎東北方,是法國最北端的葡萄酒地,也是以「氣泡酒之王」聞名的「香檳」產地。香檳地方原本僅生產無氣泡酒,直到十七世紀時開始釀造氣泡酒,現在九成以上生產香檳。
4、盧瓦爾河谷魅力射的葡萄酒產地
盧瓦爾河流入大西洋,其流域布滿王宮貴族別墅、中世紀聞名古城;東西綿延,舉目皆是葡萄酒產地。
盧瓦爾河谷生產紅、白、玫瑰紅及氣泡酒等各式各樣的葡萄酒,而每種酒都極易入口。這里所產的葡萄酒,大多都要趁酒齡還年輕時飲用。
5、隆河谷地產區南北狹長
從里昂到亞維儂的隆河流域,屬於隆河谷地。由於南北狹長,因此和盧瓦爾河谷一樣,生產紅酒、白酒、玫瑰紅酒及氣泡酒等各式各樣的葡萄酒。口味從甜到不甜都有,種類相漢豐富。尤其在南部生產的紅酒與玫瑰紅酒堪稱為酒中佳釀。
6、阿爾薩斯 干白酒的產地
有萊茵河流經且與德國比鄰的阿爾薩斯地方,曾經是德國的領土。也許就是這個原因,阿爾薩斯地方所用的葡萄品種也和德國相似。該地主要生產白酒,不過甜度方面比德國白酒還要低。所用的葡萄有:味酸且果粒渾圓結實的特濃特曼內、具有新鮮果香的修萬娜及薏絲琳等。
(二)德國的葡萄酒——人人適飲的葡萄酒
德國葡萄酒的生產量,大約是法國的十分之一,約佔全世界生產量的3%。德國葡萄酒大約有85%是白酒,其餘的15%是玫瑰紅酒、紅酒及氣泡酒。德國白酒有芬芳的果香及清爽的甜味,酒精度低,令人難以抗拒。特別適合不太能喝酒的人,以及剛入門者。
1、摩澤爾:薩爾魯維風味絕佳的酒質
摩澤爾河與其支流薩爾河及魯維河三條河流交會處是「摩澤爾」葡萄酒產地。這里幾乎都是白酒,採用的葡萄大多是薏絲琳葡萄,優雅的風味發出迷人的果香,而且含有清爽的酸味。外形如球的綠色酒瓶,也是其特徵之一。
2、萊茵:最有名的產地
萊茵地方是指位在萊茵河北側的萊茵高、以及其對岸的萊茵黑森,以及南部下游的萊茵伐斯地方。這些地方生產的葡萄酒都稱為萊茵酒。莫塞爾酒的酒瓶是綠色的,而萊茵酒的酒瓶是茶色的。萊茵酒的口味比莫塞爾酒還要濃郁。
3、法蘭克:裝在羊皮袋型酒瓶里的干葡萄酒
這里是德國最古老的葡萄酒產地,法蘭克產的葡萄酒通稱為「修塔因酒」。此地的葡萄酒產量雖然不多,但卻以生產全德國最不甜的葡萄酒而聲名大噪。由修萬娜種葡萄釀造的葡萄酒風味清新充滿男性魅力。此外,法蘭克葡萄酒是裝在特別的羊皮袋型酒瓶里。在玻璃出現之前,據說是裝在牧羊人用的羊皮袋水壺來裝酒。
(三)義大利的葡萄酒——產量及出口量均居冠的葡萄酒國
自古以來,義大利就是葡萄酒產地。隨著羅馬帝國政治勢力的擴張,義大利葡萄酒也被推廣到整個歐洲,所以義大利對歐洲葡萄酒很有貢獻。從生產量來看,每年義大利和法國競爭世界之冠;而在出口量方面,義大利則保持世界第一。法國出口的酒,通常以AOC和頂級葡萄酒為主;而一般法國人飲用的卻是普通餐酒級的葡萄酒,或歐聯諸國所生產的葡萄酒。
義大利南北狹長的地形導致氣候差異大,國此生產的葡萄酒,種類繁多、風味各異。
1、皮埃蒙特:義大利葡萄酒的寶庫
皮埃蒙特在義大利文中是「山腳」的意思,它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鄰近法國,氣候既適合種值葡萄也適合釀造葡萄酒。這里不僅釀造了大量的DOC級葡萄酒(義大利葡萄酒管製法),也生產DOG級葡萄酒(G代表「保證」其為頂級葡萄酒)。因此被視為義大利高級葡萄酒產地。
2、維內特:知名的義大利白酒產地
聞名於世的「水都」威尼斯位於維內特州內。此地區是義大利最有名的白酒「蘇阿維」的故鄉。
3、托斯卡納:等高級葡萄酒的產地
托斯卡納州是以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佛羅倫斯為中心。這里是義大利最大的紅酒產地。用稻草包紮的「康帝酒」也是大家所熟悉的紅酒,特色在於酸味及新鮮的口感。曾經一度,義大利葡萄酒幾乎與康帝酒劃上等號。
(四)西班牙的葡萄酒——生產幅源廣大,產品富多樣性
雖然很少亞洲人知道西班牙是葡萄酒生產國,但她的葡萄酒產量僅次於義大利和法國。西班牙各地幾乎都生產葡萄酒,然而以里奧哈、安達魯西亞、加泰隆尼亞三地最為有名。靠近首都馬德里的拉曼恰地方街道的葡萄酒,幾乎佔西班牙所有產量的一半。
西班牙葡萄酒中,比起無氣泡的葡萄酒,也許我們對有氣泡的雪莉酒及桑格里酒較為熟悉。以製造香檳的方式釀成的"卡瓦酒"也是眾所皆知的。西班牙境內有很多紅酒,其優良葡萄酒也大都是紅酒。特別是里奧哈地方所生產的紅酒,評價不比法國葡萄酒遜色,但價格卻相當合理,甚至比義大利酒還便宜。
(五)葡萄牙的葡萄酒——世界知名的葡萄酒琳琅滿目
葡萄牙生產許多我們相當熟悉的葡萄酒。其中"Mateus Rose"稱得上是世界級名品。另外還包括波特酒、馬地露酒以及常被用來作料理的馬地拉酒。
葡萄牙和西班牙可說是齊名的葡萄酒國,但是葡萄牙的產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以北的地方。最有名的產地是達歐地方,以及文侯貝爾德地方。在達歐地方,主要生產紅酒。因為糖份已完全發酵成酒精,所以口感不甜、後勁很強,適合男士飲用。和達歐地方的情況相反,文侯貝爾德地方生產許多年份輕即可飲用的葡萄酒。此地葡萄酒的最大特色是酒質新鮮。它含有少量的碳酸,飲用時給人清涼感
(六)匈牙利的葡萄酒——世界三大甜酒之一「托卡依」
匈牙利的葡萄酒釀造歷史十分悠久,其中「托卡依」與法國波爾多地方蘇玳地區生產的「Ch.d`Yquem」,德國的「Trocken Beeren-Auslese」並稱世界三大甜葡萄酒。雖然托卡依也生產干白和干紅,但是此地最有名的酒是摻雜貴腐葡萄製成、口感甘甜的「托卡依阿斯」。使用黑公牛標簽的「艾格力必卡維」也是品質優良的葡萄酒。
(七)保加利亞的葡萄酒——出口量占產量的七成
和匈牙利一樣,保加利亞釀造葡萄酒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後來在土耳其的統治下,釀酒業衰退了許多。土耳其信奉回教,酒是禁忌,自然不準釀酒。二次大戰後,保加利亞才又開始釀酒,而且是以提高國家經濟能力為目標,從事葡萄酒的生產。
該國種植的葡萄都集中到國營的釀造中心,以現代化的機械加工釀制葡萄酒。因此生產出來的葡萄酒口味一致,沒有特色,無法成為頂級葡萄酒。
保加利亞各地都生產葡萄酒,大致上以巴爾干山脈為界,在山脈以東的黑沿岸,生產優良白酒;山脈的北側和南側,則盛產紅酒。
(八)美國的葡萄酒——新興的葡萄酒大國
美國最早釀造葡萄酒的記錄是始自十六世紀中葉,但商業性的葡萄酒生產則是始於十八世紀後的賓州。1830年加州也加入釀造葡萄酒的行列。美國是在近三十年來,在科技的驅逐下急起直追,成為優良葡萄酒的生產國。
美國葡萄酒非常多樣化,從日常飲用的餐酒,到足以和歐洲各國媲美的高級葡萄酒都有。因此有人說,在不久的將來,美國葡萄酒將和法國葡萄酒並駕驅。
(九)澳洲的葡萄酒——與美國並稱兩大新興葡萄酒國家
澳洲不論在氣候或土壤條件上,都是很適合栽種葡萄。雖然澳洲的釀酒歷史不長,但是和美國同被視為新興的葡萄酒產地,漸受世人觀注。
由於位處南半球,所以大約五月左右便可以喝到「新酒」,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早上市的新酒。澳洲最早一批移民,是在1788年渡海而來。從那時起,澳洲開始釀造葡萄酒。在英殖民地時期,生產主力是雪莉和波特。1950年以後,則以無氣泡葡萄酒為主。
澳洲所使用的葡萄品種,都是從歐洲移植過來的。剛開始偏好甜葡萄酒,最近也生產許多干葡萄酒。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產地有南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及維多利亞州。
❹ 釀造葡萄酒的葡萄主要有幾種,分別是什麼
94種紅葡萄
96種白葡萄
6種染色葡萄..
品種由於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給你介紹幾種最常用的也是品質比較不錯的
紅葡萄品種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別名解百難、解百納索維濃、解百難蘇味濃。原產法國,是法國波爾多(Bordeaux)地區傳統的釀制紅葡萄酒的良種。世界上生產葡萄酒的國家均有較大面積的栽培。我國於1892年首先由煙台張裕公司引入。l961年又從前蘇聯引入,1980年以後,多次從法國、美國、澳大利亞引入。是我國目前栽培面積最大的紅葡萄品種.
該品種由於應性較強,酒質優,因而世界各葡萄酒生產同均作為干紅葡萄酒的主栽品種,但它必須與其他品種調配(如梅鹿輒等)經橡木桶貯存後才能獲得優質葡萄酒。它與品麗珠、蛇龍珠在我國並稱「三珠」。早期引入的品種出粒小、產量低,不受栽培者歡迎,近年從法國新引入的優良株系在產量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近年我國各地葡萄酒廠正在大力發展,特別是河北的昌黎,種植面積最大,葡萄的表現詈謾!?
品麗珠(Cabernet Franc)
別名 卡門耐特、原種解百納。原產法國。為法國古老的釀酒品種,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赤霞珠、蛇龍珠的姊妹品種。我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台,目前主要產區均有栽培。
該品種是世界著名的、古老的釀紅酒良種,它的酒質不如赤霞珠,適應性不如蛇龍珠,放在推廣上受一定限制,近年新引入的「品麗珠」營養系在栽培性狀方面有很大提高,值得引起重視。
梅鹿輒()
別名梅鹿汁。原產法國。在法國波爾多(BordeauX)與其他名種(如赤霞珠等)配合生產出極佳干紅葡萄酒。我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台。70年代後,又多次從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引入,目前各主要產區均有栽培。
該品種為法國古老的釀酒品種,作為調配以提高酒的果香和色澤,近年因果香型的干紅受歡迎,特別是美國自1978年首次以梅鹿輒釀成的干紅獲得成功後,其栽培面積迅速發展,我國雖然早期引進有近百年歷史但一直未能推廣,近年來受外界影響,開始在各主要產區大力推廣發展。
佳麗釀(Carignane)
別名 佳里釀、法國紅、康百耐、佳釀。原產西班牙,是西歐各國的古老釀酒優良品種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我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台。目前山東、河北、河南等產區有較大面積栽培。
該品種是世界古老釀紅酒的品種之一,所釀之酒寶石紅色,味正,香氣好,宜與其他品種調配,去皮可釀成白或桃紅葡萄酒。我國雖然栽培有近百年的歷史,曾一度作為主栽品種,但因其酒質較差,單獨釀優質干紅有困難等原因近年來也有所減少,但它有易栽培、豐產等優點,頗受栽培者歡迎,所以生產上仍有一定面積,可用它作紅酒調配酒與制白蘭地,因此生產上仍有一定的推廣意義和發展前景。
黑品樂(Pinot Noir)
別名 黑品諾、黑比諾、黑皮諾等。原產法國,是古老的釀酒名種。世界各產葡萄酒國家均有栽培。我國最早在l 892年從西歐引入山東煙台,1936年從日本引入河北昌黎,80年代後多次再從法國引入,目前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山西、安徽等地均有栽培。
該品種是法國著名釀造香檳酒與桃紅葡萄酒的主要品種,它對土壤與小氣候要求比較嚴格。因其早熟,在我國華北一帶可避開雨季,減輕病蟲害,提早酒廠加工期,不帶皮發酵可釀干白或香檳酒。
味而多(Petit verdot)、
又名魏天子、梵兒獨。原產法國,歐亞種。我國於1892年從西歐引入山東煙台。目前除山東煙台有栽培外,其他地方的科研單位有少量栽培。味兒多嫩梢深綠色。幼葉綠帶紅色。一年生枝褐紅色。成齡葉片小,心臟形,葉柄窪多為拱形,秋葉紅色。兩性花。果穗中,圓錐形,果粒著生中,粒小,近圓形,紫黑色。百粒重150~180g,每果有種子2~3粒,味甜。漿果含糖量170~2l0g/L,含酸量6~7.5g/L,出汁率70~75%。所釀之酒寶石紅色,酒質肥碩,回味佳。味兒多植株生長勢中~強,芽眼萌發率中,結實力中,產量中~高,適應性較強。該品種適應性較強,所釀之紅酒品質優,是世界釀造紅葡萄酒的傳統良種。在我國華北等地將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良種。
佳美(Gamay)
又名嘉美 加美佳美葡萄是法國博若萊產區的著名葡萄品種,在博若萊出產的葡萄酒採用百分之百的佳美葡萄醞釀,果味芬芳、新鮮,富有香蕉、櫻桃及草莓的氣味,對不喜歡有苦澀味的朋友來說,佳美葡萄酒是最好的選擇。一般飲用佳美葡萄酒最好在12℃~15℃之間,因為清涼一點(不是冰凍的那一種)喝佳美葡萄酒,其新鮮果香會發揮得較佳、較特殊。
馬爾貝克(Malbec)
馬爾貝克的故鄉在法國,這個「黑色葡萄酒」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在阿奎丹.埃莉諾和亨利二世1152年的婚禮上,它是婚宴用酒;羅馬教皇約翰二十二世和彼得大帝選擇它作為他們的聖餐葡萄酒;法國的弗朗西斯一世更是它的「粉絲」,他請卡奧爾的釀酒師們在巴黎外圍的楓丹白露為他開墾出一片種植馬爾貝克葡萄園。然而,19世紀60年代初,一場葡萄根瘤蚜蟲災害席捲法國、蔓延歐洲,持續了近半個世紀之久,歐洲大陸的葡萄園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後經嫁接美國葡萄砧木才得以起死回生。而偏居「新大陸」的馬爾貝克卻躲過這場災難,倖存下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喝一杯阿根廷的馬爾貝克,其實是在品嘗一種失傳的味道,也即150年前的葡萄酒的原始味道。
內比奧羅(Nebbiolo)
(義大利語)或內比紐爾(皮埃蒙特語) ,是義大利皮埃蒙特大區最重要的葡萄品種之一。這種葡萄的名字被認為是起源於皮埃蒙特語「內比亞」,意思是「霧」。收獲季節一般是在10月底,這時候內比紐爾茂盛的地方——朗格地區會出現厚厚的濃霧。另一種(也許更接近事實)常見的解釋是在它們的果實接近成熟的時候,會在上面形成乳白色的薄霧。
歌海娜(Grenache)
歌海娜Grenache Noir原產於西班牙,沒有任何希臘或羅馬「血統」。通常人們認為它起源於西班牙北部的阿拉貢省(Grenache Noir在那裡被稱之為加爾納恰紅葡萄Garnache Tinta),後來傳播到Rioja,然後穿過比利牛斯山脈(Pyrenees)進入到法國南部,最終抵達隆河谷(Rhône Valley)。雖然世界上歌海娜(Grenache)葡萄幾乎比其他任何紅葡萄的種植數量都多,但絕大部分集中在西班牙。
西拉(Syrah)
西拉是歐亞種。原產法國。果穗中等大,平均重275克,圓錐形,有副穗。果粒著生較緊密,平均粒重2.5克,圓形,紫黑色,果皮中等厚,肉軟汁多,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6%,含酸量0.7%;北京地區8月下旬成熟,為中熟品種。抗病力較強或強。西拉是釀制干紅葡萄酒的良種。可在中國北部地區發展。
魯菲特(rufete)
一種早熟型的葡萄品種,最早被發現於靠近葡萄牙北部邊境的西班牙西部城市薩拉曼卡(Salamanca)附近。它與黑皮諾(Pinot Noir)原屬同系,是一種罕見而獨特的葡萄品種;由來自勃艮第的移民在十一世紀南下的時候帶來此地的Noirene葡萄演化而來。因為其對於薩拉曼卡地形地勢,酸性土質和氣候的良好適應性,它存活至今,逐漸生長為我們所知道的魯菲特葡萄
桑嬌維賽(Sangiovese)
桑嬌維賽(Sangiovese)是義大利有一個著名的紅葡萄品種,甚至有人說它釀造的紅葡萄酒就是義大利紅葡萄酒的代表,它廣泛分布在義大利的許多產區,其中最著名的還是托斯卡納大區,字源學上指〈丘比特之血〉。由於歷史久遠,現存許多特性和品質回然不同的無性繁殖系,因此很難歸納出其特徵。一般而言,紅色素含量少,酸度強,不太圓潤,單寧含量高,但是在Chianti Classico、Brunello di Montachino和Vino Nobile de Montepuciano產區採用優良的無性繁殖系,可生產出深濃厚、結構緊密的上等紅酒。[
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
Cabernet Gernischt 屬於解百納品系。歐亞種。原產法國,為法國的古老品種之一。與赤霞珠、品麗珠是姊妹品種。1892年引人中國。現在山東煙台地區有較多栽培。嫩梢底色黃綠,具暗紫紅附加色,絨毛稀疏。葉片小,薄,邊緣下卷,圓形或心臟形,五裂,上側裂刻深,閉合,下側裂刻淺,開張,葉面有皺紋,但不粗糙,葉背有稀疏絨毛,葉緣鋸齒雙側凸,葉柄窪開張,為具尖底豎琴形。花兩性。果穗中等大,平均穗重232g,圓錐形。果粒著生中等緊密,平均粒重2.01g,圓形,紫黑色,出汁率7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含酸量0.61%。由它釀成的酒,寶石紅色,澄清發亮,柔和爽口,具解百納酒的典型性,酒質上等。
神索(Sinsant)
Cinsault(神索)長勢非常旺盛的葡萄品種,9月中旬上旬成熟,喜高溫,抗風抗旱,但是一定要很好控制產量。中等顏色。優雅而富於果香,低酸度柔和的單寧,適合釀造桃紅葡萄酒和新酒。來源於法國,數個世紀以來神索就和法國南部朗格多克(Languedoc)地區的葡萄酒行業一起成長。今天它的栽培跨越普羅旺斯(Provence)和迷笛地區(Midi)。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法國的神索栽培量有所降低。它主要用於勾兌葡萄酒,今天仍然是羅納河(Rhone)地區著名的Chateauneuf--Pape葡萄酒的成分。
彌生(Mission)
彌生,英文名稱(Mission)。原產西班牙。
寶石(Ruby Cabernet)
寶石(Ruby Cabernet)原產美國,歐亞種。1948年美國加州大學以佳麗釀X赤霞珠雜交育成。我國於1980午後多次從美國、澳大利亞引入。目前河北沙城、昌黎,新疆鄯善,河南鄭州和山東有少量栽培。
嫩梢黃綠色帶紅色條紋。幼葉淺紅色。一年生枝黃褐色。成齡葉片中,心臟形,葉柄窪窄拱形,秋葉紅色。兩性花。果穗中,圓錐~圓柱形,果粒著生極緊,粒小,近圓形,藍黑色。百粒重180~210g,每果有種子2~3粒,味酸甜,具「解百納」香型。漿果含糖量160~180g/L,含酸量6~9g/L,出汁率68~72%。所釀之酒深寶石紅色,味醇厚,酒體完整,回味綿延。
植株生長勢較強,芽眼萌發率中,結實力強,產量高,較抗病、但易患灰霉病,適於立架栽培,中、短梢修剪。
該品種具典型「解百納」的特性,它的栽培性狀優於本類型其他品種,酒質優,若與赤霞珠、品麗珠勾兌,可製成優質的干紅葡萄酒。適宜我國華北、西北等地栽培。
增芳德(Zinfandel)
仙粉黛於19世紀從義大利傳入加州,目前為當地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主要用來生產一般餐酒和半甜型白酒甚至氣泡酒。但若種植於較涼爽的礫石坡地,小產量及較長的泡皮過程也能生產高品質耐久存的紅酒。具有豐富的花果香,陳年後常有各類的香料味。干溪谷(Dry Creek Valley)、亞歷山大谷(Alexandra Valley)、加西維(Geyserville)、亞瑪多(Amador)、絲雅拉小山(Sierra Foothill) 和帕索羅布( Paso Robles) 是最佳產區。
白葡萄品種
霞多麗(Chardonnay)
又稱夏多內,莎當妮:果穗短圓柱形,果穗平均重264克,最大果穗重400克,果粒近圓形,黃綠色,單果平均重1.4克,出汁率81.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7%,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9個。2月下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7月上旬果實成熟,生長期平均134天左右,有效積溫2492.7℃。適應性強,果實成熟期一致,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是做單品種白酒的最佳品種。
原產自勃根第,是目前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釀酒葡萄,屬早熟型品種。由於適合各類型氣候,耐冷,產量高且穩定,容易栽培,幾乎已在全球各產酒區普遍種植。土質以帶泥灰岩的石灰質土最佳。霞多麗是各白酒最適合橡木桶培養的品種,其
霞多麗
酒香味濃郁,口感圓潤,經久存可變得更豐富醇厚。以製造干白酒及氣泡酒為主。
隨產區環境的改變,霞多麗的特性也隨之變化;天氣寒冷的石灰質土產區,如夏布利和香檳區,酒的酸度高,酒精淡,以青蘋果等綠色水果香為主;較溫和產區,如那帕谷和馬鞏內,則口感較柔順,以熱帶水果如哈密瓜等成熟濃重香味為主。由霞多麗所制的氣泡酒以法國香檳區所產最佳,區中以白丘最為著名。
我國最早於1979年由法國引入河北沙城,以後又多次從法國、美國、澳大利亞引入。目前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和新疆等地有栽培。我國青島、沙城均以它為釀造高檔干白葡萄酒原料。
雷司令(Riesling)
薏絲琳又稱雷司令、 麗絲玲、薏思林 .如果說莎當妮是白葡萄之王,那麼薏絲琳就是白葡萄中的皇後。用薏絲琳釀制的葡萄酒口味微甜,通常有一種梨子或者新鮮香瓜的味道。
其原產地一直成迷,最早的種植記錄在德國萊茵河區。是德國及阿爾薩斯最優良細致的品種。屬晚熟型,適合大陸性氣候(如萊茵河區)耐冷,多種植於向陽斜坡及砂質粘土,產量大,為優質品種中最高。
雷司令
薏絲琳所產葡萄品種特性明顯,淡雅的花香混合植物香,也常伴隨蜂蜜及礦物質香味。酸度強,但常能與酒中的甘甜口感相平衡;豐富、細致、均衡,非常適合久存。
除生產干白酒外,所產遲摘和貴腐甜白酒品質優異,即使成熟度過高也常能保持高酸度,香味濃烈優雅,可經數十年的陳年,品質可媲美塞米雍。
白蘇維翁(Sauvignon Blanc)
白蘇維翁是一種頗受歡迎的白色釀酒葡萄。熟透時採摘,釀造的葡萄酒具有檸檬、青蘋果或葯草的香氣,有時帶有胡椒的氣味。早摘的白蘇維翁釀造的酒,青草氣息頗為濃郁。白蘇維翁葡萄酒比莎當妮葡萄酒的酸度要高一些,酒體清淡,一般都呈乾性。產自歐洲的這類葡萄酒大部分沒有橡木味,而產自加里福尼亞的通常都有橡木味。
白蘇維翁
白蘇維翁原產自法國波爾多區,適合溫和的氣候,土質以石灰土最佳,常被稱為Fume Blanc。主要用來製造適合年輕時飲用的干白酒,或混和塞米雍以製造貴腐白酒。
白蘇維翁所產葡萄酒酸味強,辛辣口味重,酒香濃郁且風味獨具,非常容易辨認。青蘋果及醋栗果香混合植物性香(如青草香和黑茶鹿子樹牙香)最常見,在石灰土質則常有火石味和白色水果香,過熟時常會出現貓尿味。但比起其它優良品種,則顯得簡單不夠豐富多變。
白謝寧(Chenin Blanc)
也稱白詩南,這種上等葡萄最早在法國的盧瓦爾谷地廣泛栽種,目前在美國加里福尼亞、澳大利亞、南非和南美栽培得都很普遍。適合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及石灰和矽石土質,所產葡萄酒常有蜂蜜和花香,口味濃,酸度強。其干白酒和氣泡酒品質不錯,大多適合於年輕時飲用,較優者如羅亞爾河的Savennieres,也可陳年。
白詩南
白謝寧葡萄酒是一種具有果味的葡萄酒,有的呈極度乾性,有的稍甜,還有的甜度較高。品質最好的白謝寧酸度高、質地圓潤,非同尋常,經陳釀色澤呈深深的金黃色。可存放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其酒香特別容易讓人聯想起鮮桃的香味,早摘葡萄釀制的白謝寧有一種淡淡的青草和葯草的芳香。
1990年前後曾多次從法國引進,目前河北沙城、昌黎、北京、山東青島、蓬萊、龍口、新疆鄯善和陝西丹鳳等地均有較多的栽培。 該品種為法國著名的釀制甜白、干白、起泡和諧麗酒的良種;所釀之酒,酒質佳,色淺黃,豐滿的酸度和濃郁的蜂蜜果香,酒體完整,是釀造白葡萄酒的良種之一。目前我國不少葡萄酒廠均有栽培,但應控制產量,加強白腐病、灰霉病防治,將是一個很有發展前途的配製白葡萄酒的品種。
塞米雍(Semillon)
原產自法國波爾多區,但以智利種植面積最廣,法國居次,主要種植於波爾多區。雖非流行品種,但在世界各地都有生產。適合溫和型氣候,產量大,所產葡萄粒小,糖份高,容易氧化。
比起其它重要品種塞米雍所產干白酒品種特性不明顯,酒香淡,口感厚實,酸度經常不足。所以經常混合蘇維濃以補其不足,適合年輕時飲用。部分產區經橡木桶發酵培養可豐富其酒香且較耐久存,如貝沙克-雷奧良等。
塞米雍以生產貴腐白酒著名,葡萄皮適合Botrytis cinerea黴菌的生長,此黴菌不僅吸取葡萄中水份,增高塞米雍糖份含量,且因其於葡萄皮上所產生的化學變化,提高酒石酸度,並產生如蜂蜜及糖漬水果等特殊豐富的香味。
白比諾(Pinot Blanc)
又名白根地、白美釀、白品樂。歐亞種。原產法國,是從灰比諾的無性變異中選出來的,不少國家和地區將它列為釀制白葡萄酒和香檳酒的標准品種。1951年從匈牙利引人中國。現在中國河北、山東、遼寧、河南及北京等地有栽培。
嫩梢綠色,有暗紫紅附加色,絨毛稀疏。葉片較大,淺五裂,葉面多皺,葉背有稀疏絨毛,葉柄窪閉合,幾近關閉。花兩性。果穗中等大,平均重247.2g,最大穗重430g,圓錐形或圓柱圓錐形,無副穗或有小副穗。果粒著生緊或極緊,平均粒重2.03g,近圓形,綠黃色,出汁率79.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21.3%,含酸量0.46%~ 0.92%。由它釀成的酒,淡金黃色,澄清發亮,有悅人的果香和酒香,豐滿完整,柔和爽口,醇厚圓潤,體質肥碩,回味綿延,酒質上等。
植株生長勢中等或較強。結果枝占芽眼總數的42.4%,每一結果枝上的平均果穗數為1.76個,產量中等。從萌芽到果實充分成熟的生長日數為133~150天,活動積溫為 3100.1—3368.5℃,在北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沙城9月中旬成熟,為中熟品種。抗病力中等,不裂果,無日燒。宜籬架栽培,中梢修剪。
白比諾是釀制香檳酒和白葡萄酒的優良品種。如與黑比諾、灰比諾搭配釀制,可釀出極高檔的香檳酒。宜在華北大部分地區、遼南、山東等地栽培。
白玉霓(Ugni blanc)
又名白羽霓。歐亞種。原產法國,為法國三個著名的用於釀制白蘭地品種之一。1957年從保加利亞引人中國,80年代又從德國、法國引入。現在北京、河北、山東、陝西、新疆等省(自治區)有栽培。
嫩梢外觀極似「佳利釀」,底色黃綠,無附加色,有濃密絨毛。葉片較大,心臟形,五裂,上側裂刻深或較深,閉合,具卵圓形空隙,下側裂刻淺,開張,葉面光滑,葉背有濃密的蛛絲狀毛,葉緣鋸齒雙側直,葉柄窪多閉合,呈橢圓形。兩性花。果穗較大,平均重442.1g,最大的達780g,長圓錐形,無副穗或有大副穗。果粒著生緊密,平均粒重2.6g,圓形,黃綠色,皮中等厚,肉軟,出汁率70%,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含酸量0.80%。由它釀成的酒,禾稈黃色,澄清透明,醇和爽口,回味綿延,酒質上等。
植株生長勢強。結果枝占芽眼總數的38.3%~50%,每一結果枝上的平均果穗數為1.5個左右,豐產。從萌芽到果實充分成熟的生長日數為138天,活動積溫為3300℃,在陝西關中地區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北京9月上旬、沙城9月中旬成熟,為中晚熟品種。抗病性較弱,易感白腐、炭疽、霜霉等病,不裂果,有日燒。棚架、籬架栽培均可,宜中、短梢修剪。
白玉霓是釀制白蘭地的良種,也是釀制干白葡萄酒的優良品種。宜在中國北部乾旱和排水良好的地區栽培。
鴿籠白(Colombard)
鴿籠白(Colombard)(Columber) 又名哥倫巴。原產法國,歐亞種。我國於 1974 年從法國引入北京、山東煙台等地。
鴿籠白 嫩梢與幼葉均為黃綠色。一年生枝黃褐色。成齡葉片中,心臟形,葉柄窪矢形,秋葉黃色。兩性花。果穗小,圓錐形,果粒著生中等緊,粒中,橢圓形,淺黃色,百粒重 190 ~ 240g ,每果有種子 1 ~ 2 粒,肉軟多汁,味酸甜。漿果,含糖量 150 ~ 180g / L ,含酸量 7 ~ log /L,出汁率 70 ~ 75 %。所釀之酒淺黃色,澄清透明,果香濃,酸略高。
鴿籠白 植株生長勢強,芽眼萌發率高,結實力強,產量中,適應性與抗病力較強。
該品種與白玉霓、白福兒均為釀造白蘭地的良種。但從綜合性狀來看,它不如前兩個品種,有條件的地方可試栽。
維歐尼(Viognier)
Viognier(維歐尼):長勢旺盛的品種,從9月初就開始成熟。難於種植,對於多種病害都很敏感,需要種植在貧瘠乾燥多石的土壤里。酒精度高,酸度低,和諧,圓潤,帶有強烈花香(紫羅蘭、金合歡)而且能發展出蜂蜜、麝香、桃和干杏的香氣。這個品種以前只有北隆河的Chateau Grillet, Condrieu種植,僅僅數十公頃的面積,而今,其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種植面積在世界范圍內成飛快的速度發展,遍及美國、澳大利亞等新世界國家。
扎比安奴(Trebbiano )
在義大利托斯卡納Trebbiano這種白葡萄是最被人們所熟悉的,曾是基安帝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口味相對比較溫和,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其產量高,但同時又能夠保持適合的酸度。在義大利Abruzzi 地區阿布魯索法定產區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葡萄品種。除了義大利外,扎比安奴在世界其它地區也有種植。在法國(被稱為:Ugni Blanc)主要較為廣泛用於來釀造白蘭地和阿馬尼亞克酒。在法國南部扎比安奴也會跟其它葡萄品種混合來釀造葡萄酒。
❺ 主要白葡萄品種,有哪些
1、霞多麗(shar-n-NAY)
它是一種用途廣泛的葡萄,其特點反映了其不斷增長的地區和生產過程。在所有白葡萄酒類型中,霞多麗生產世界上最復雜的葡萄酒。大多數霞多麗都是飽滿,金黃和天鵝絨般的水果,堅果,黃油,橡木,香料或香草,並具有中到高的酸度。
2、Chenin Blanc(SHEN'N BLAHNK)
Chenin Blanc在法國盧瓦爾河谷種植了數千年。它在加利福尼亞廣泛種植,在許多酒壺或廉價的佐餐葡萄酒中使用的葡萄。Chenin Blanc的酸度高於平均值。Chenin Blanc的特性很難定義,但它通常是輕盈和果味。
3、Gewurztraminer(geh-VERTS-trah-mee-ner)
Gewurztraminer字面翻譯為「辣」,主要生長在德國和法國阿爾薩斯地區,氣候涼爽,可以完全成熟。它具有清淡,清脆的酸度和大膽的味道。
4、灰皮諾或灰皮諾(PEE-no GREE或GREE-zho)
被稱為義大利的Pinot Grigio和法國的阿爾薩斯地區,以及美國的Pinot Gris,這種葡萄的特徵將根據其種植區域而變化。歐洲白比諾(Pinot Grigio)的酸性較強。
5、雷司令(REES-ling)
雷司令是德國最著名的白葡萄酒,也在法國的Alcase地區和紐約的Finger Lakes區種植。它生長在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但頻率較低。具有獨特的花香,果香。
❻ 萄萄酒分為干白與干紅,它們是怎麼區分的,有什麼不同
干紅、干白是葡萄酒的一個重要的類別,葡萄酒按酒中的含糖量和總酸可分為,干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萄酒四種。干葡萄酒是含糖(以葡萄糖計)小於或等於4g/L。或者當總糖與總酸(以酒石酸計)的差值小於或等於2g/L時,含糖最高為9g/L的葡萄酒。1995年以前我國葡萄酒的產品大都是甜型葡萄酒,產品葡萄汁含量低,通過近幾年調整產品結構,已形成以全汁葡萄酒為主的產品結構,其中干型、半干型葡萄酒已佔總量50%一60%。在干型酒中,干紅葡萄酒約佔80%,干白葡萄酒約佔20%。
紅酒葡萄酒中的干紅和干白有什麼區別?
白葡萄酒適宜清淡口味的冷盤、海鮮、河鮮、清淡口味的家禽類、甜品類,可作為餐前開胃酒。紅葡萄酒適宜濃郁口味的冷盤、肉類和辛辣菜餚。在餐後品味老的紅酒適合僅配乳酪,最簡單的搭配方法是:什麼顏色的肉配什麼顏色的葡萄酒飲用
1.根據葡萄的顏色不同,可將葡萄品種分為白色品種(白皮白肉)、紅色品種(紅皮白肉)和染色品種(紅皮紅肉)三大類。用白品種釀造白葡萄酒,染色品種只能釀造紅葡萄酒,而用紅色品種可釀造從白色到深紅色顏色各異的各種葡萄酒。
2.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發酵而成,紅葡萄酒是用葡萄汁(液體部分)與葡萄皮渣(固體部分)混合發酵而成,其顏色的深淺決定於液體部分對固體部分浸漬的強度,浸漬越強,顏色越深。
3.固體部分帶給葡萄酒的不僅是色素,同時帶給葡萄酒的還有與色素一樣同為酚類物質的丹寧,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其由色素和丹寧構成的酚類物質的含量也越高。
所以,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的主要差異在於它們之間的酚類物質的含量和種類的差異。
近幾年干紅葡萄酒走俏市場,而同為干型葡萄酒的干白,其市場表現卻十分平淡。 有資料聲稱,目前葡萄酒市場干紅與干白的銷售比例為8:2。與這個比例相應的是,媒體上的廣告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干紅廣告:張裕解百納干紅每天都要在中央電視台與您打聲招呼;神泉干紅的廣告也幾乎遍布北京的各路公交線上。廣告是市場的風向標,干紅的高熱不退,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同城兄弟,這種一冷一熱一肥一瘦的差異是如何造成的呢?李記明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葡萄酒專業博士,目前他的頭銜是國內葡萄酒業龍頭企業張裕公司的技術中心主任。李博士說:「干紅與干白的銷售量如此懸殊,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從葡萄酒發展歷史來看,紅葡萄酒就一直是主要的消費種類。」
當前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是義大利,而義大利最大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是皮蒙。在皮蒙,紅葡萄酒佔了絕大多數。無獨有偶,作為葡萄酒象徵的法國,它的葡萄酒業的心臟地帶位於波爾多,波爾多有5個最為著名的產區,其中梅多克區以及幾個產量最高的區均以紅葡萄酒生產為主,這說明在法國的葡萄酒業中,紅葡萄酒也是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的。
從葡萄酒的營養價值來看,干紅所蘊含的維生素B、核黃素、尼克酸、泛酸和本多生酸的比例都要高出干白。從賞味期來看,由於干白只用汁液釀造,其單寧的含量相對較低,而干紅是用果皮、果肉和汁液一起釀造,其單寧含量相對較高,所以一般情況下,干紅比干白的酒性更穩定,賞味期也更長。從品飲時溫度的影響來看,干紅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根據實踐經驗,大家知道在攝氏16至18度時進行品嘗紅葡萄酒,就可取得最好的結果;至於干白,則以清涼狀態,即為攝氏8至10度嘗品為最佳,此時可以更好地嘗出其風味來。兩相比較,孰優孰劣一覽無遺。而從葡萄酒的鑒賞來看,酒的顏色也是可能導致其受寵與否的因素之一。無論如何,紅色,尤其是張裕解百納干紅的那種經典意義的深寶石紅,其給人視覺上的享受遠非近乎無色的干白所能比擬。實際上,感官上的快感對於以品味取悅於人的葡萄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情況表明,干紅熱潮的興起正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當然,干白之所以受到市場的冷落,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為什麼干白在起步早於干紅的情況下卻被干紅反超呢?這種差異的產生是兩種酒風味的差異所致。這原本就無可厚非,它們自出世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承擔起不同的職責——干紅絢麗如花,干白平淡如葉。
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的區別:
葡萄酒的釀造,就是將新鮮葡萄及其果汁發酵轉變為葡萄酒。其中酒精發酵是釀造的主要階段,是經由酵母菌的微生物作用,將葡萄中的糖轉變為酒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被酵母菌合成的除酒精外的其他物質和葡萄中原有的成分,對葡萄酒的品質和風味是最重要的,如芳香化合物、單寧和有機酸等。
由於酵母是酒精發酵的主要微生物,而且其種類和性能又各不相同,因而葡萄酒的風味也有所差異。葡萄酒的釀造是一項精細的工藝,而且因酒類型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變化。下面僅簡單介紹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過程。
紅葡萄酒必須由紅葡萄來釀造,品種可以是皮紅肉白的葡萄,也可採用皮肉皆紅的葡萄。酒的紅色均來自葡萄皮中的紅色素,絕不可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
紅葡萄酒的釀造方法也有很多,以傳統釀造法來說,首先要經過破碎,使果肉和果汁從葡萄中分離,然後再去梗、以避免果梗的青梗味;接下來是酒精發酵和浸漬,發酵容器目前經常使用的是不銹鋼大罐,發酵過程為4~10天,這段時間葡萄皮中的單寧和紅色素就會滲入發酵中的葡萄汁里,而把它們提取出來的過程就稱為浸漬;發酵好的酒要更換容器,以便將皮渣從葡萄原酒中分離,並將皮渣再次壓榨出酒。在紅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通常會進行稱為乳酸發酵的副發酵,是利用乳酸菌把酒中酸澀的蘋果酸轉變成較柔順、穩定的乳酸,然後就進入陳釀階段。
白葡萄酒既可方便地用白葡萄來釀造,也可用去掉葡萄皮的紅葡萄的果汁來釀造,無須經過果汁與葡萄皮的浸漬過程,而是用果汁單獨進行發酵。將葡萄分選去梗後即可壓榨,將果汁與皮分離並澄清,然後經低溫發酵、貯存陳釀及後加工處理,最終釀製成干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的釀制要注意以下幾點:果汁澄清,這是必不可少的步聚,以去除懸浮其中的雜質沉澱,避免敗壞酒的味道;發酵中的溫度控制一般比釀造紅酒更嚴格,須通過經常冷卻使葡萄汁保持在20℃左右,保證酵母能正常工作;為得到清新爽口的產品,應注意防止會導致酸度降低的乳酸發酵;防氧也是白葡萄酒生產中必須注意的環節,因白葡萄酒中含有多種酚類化合物,它們有較強的嗜氧性,如果被氧化,會使顏色變深,酒的新鮮果香味減少,甚至出現氧化味。
如果我們將一粒紅葡萄從中切開,就會發現只有葡萄皮是紅色的,而葡萄果肉是白色的。這說明葡萄的紅色素只存在於葡萄皮中。所以如果要生產白葡萄酒,就應將葡萄汁迅速壓出,防止葡萄皮中色素溶解在葡萄汁中;而要想生產紅葡萄酒,則應使葡萄皮中紅色素溶解在葡萄汁中,即必須將葡萄汁和葡萄皮混合在一起,是葡萄汁對葡萄皮進行浸漬作用。
因此,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生產工藝的主要區別在於,白葡萄酒是用澄清葡萄汁發酵的,而紅葡萄酒則是用皮渣(包括果皮、種子和果梗)與葡萄汁混合發酵的。所以,在紅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酒精發酵作用和固體物質的浸漬作用同時存在,前都將糖轉化為酒精,後者將固體物質中的丹寧、色素等酚類物質溶解在葡萄酒中。因此,紅葡萄酒的顏色、氣味、口感等與酚類物質密切相關。
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經過酒精發酵後獲得的酒精飲料,在發酵過程中不存在葡萄汁對葡萄固體部分的浸漬現象。此外,干白葡萄酒的質量,主要由源於葡萄品種的一類香氣和源於酒精發酵的二類香氣以及酚類物質的含量所決定。所以,在葡萄品種一定的條件下,葡萄汁取汁速度及其質量、影響二類香氣形成的因素和葡萄汁以及葡萄酒的氧化現象即成為影響干白葡萄酒質量的重要工藝條件。
歸納起來,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主要區別為:
1、根據葡萄的顏色不同,可將葡萄品種分為白色品種(白皮白肉)、紅色品種(紅皮白肉)和染色品種(紅皮紅肉)三大類;用白色品種只能釀造白葡萄酒,染色品種只能釀造紅葡萄酒,而用紅色品種可釀造從白色到深紅色的顏色各異的各種葡萄酒。
2、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發酵而成,紅葡萄酒是用葡萄汁(液體部分)與葡萄皮渣(固體部分)混合發酵而成,其顏色的深淺決定於液體部分對固體部分浸漬的強度:浸漬越強,顏色越深。
3、固體部分帶給葡萄酒的不僅是色素,同時帶給葡萄酒的還有與色素一樣同為酚類物質的丹寧,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其由色素和丹寧構成的酚類物質的含量也越高。
所以,紅葡萄灑與白葡萄酒的主要差異在於它們之間的酚類物質的含量和種類的差異。
回答者:天空的雲1999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12-23 21:30
1.根據葡萄的顏色不同,可將葡萄品種分為白色品種(白皮白肉)、紅色品種(紅皮白肉)和染色品種(紅皮紅肉)三大類。用白品種釀造白葡萄酒,染色品種只能釀造紅葡萄酒,而用紅色品種可釀造從白色到深紅色顏色各異的各種葡萄酒。
2.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發酵而成,紅葡萄酒是用葡萄汁(液體部分)與葡萄皮渣(固體部分)混合發酵而成,其顏色的深淺決定於液體部分對固體部分浸漬的強度,浸漬越強,顏色越深。
3.固體部分帶給葡萄酒的不僅是色素,同時帶給葡萄酒的還有與色素一樣同為酚類物質的丹寧,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其由色素和丹寧構成的酚類物質的含量也越高。
所以,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的主要差異在於它們之間的酚類物質的含量和種類的差異。
❼ 干紅和干白葡萄酒有什麼區別
白葡萄酒適宜清淡口味的冷盤、海鮮、河鮮、清淡口味的家禽類、甜品類,可作為餐前開胃酒。紅葡萄酒適宜濃郁口味的冷盤、肉類和辛辣菜餚。在餐後品味老的紅酒適合僅配乳酪,最簡單的搭配方法是:什麼顏色的肉配什麼顏色的葡萄酒飲用 1.根據葡萄的顏色不同,可將葡萄品種分為白色品種(白皮白肉)、紅色品種(紅皮白肉)和染色品種(紅皮紅肉)三大類。用白品種釀造白葡萄酒,染色品種只能釀造紅葡萄酒,而用紅色品種可釀造從白色到深紅色顏色各異的各種葡萄酒。 2.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發酵而成,紅葡萄酒是用葡萄汁(液體部分)與葡萄皮渣(固體部分)混合發酵而成,其顏色的深淺決定於液體部分對固體部分浸漬的強度,浸漬越強,顏色越深。 3.固體部分帶給葡萄酒的不僅是色素,同時帶給葡萄酒的還有與色素一樣同為酚類物質的丹寧,葡萄酒的顏色越深,其由色素和丹寧構成的酚類物質的含量也越高。 所以,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的主要差異在於它們之間的酚類物質的含量和種類的差異。 近幾年干紅葡萄酒走俏市場,而同為干型葡萄酒的干白,其市場表現卻十分平淡。 有資料聲稱,目前葡萄酒市場干紅與干白的銷售比例為8:2。與這個比例相應的是,媒體上的廣告也幾乎是清一色的干紅廣告:張裕解百納干紅每天都要在中央電視台與您打聲招呼;神泉干紅的廣告也幾乎遍布北京的各路公交線上。廣告是市場的風向標,干紅的高熱不退,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同城兄弟,這種一冷一熱一肥一瘦的差異是如何造成的呢?李記明是我國為數不多的葡萄酒專業博士,目前他的頭銜是國內葡萄酒業龍頭企業張裕公司的技術中心主任。李博士說:「干紅與干白的銷售量如此懸殊,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從葡萄酒發展歷史來看,紅葡萄酒就一直是主要的消費種類。」 當前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是義大利,而義大利最大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是皮蒙。在皮蒙,紅葡萄酒佔了絕大多數。無獨有偶,作為葡萄酒象徵的法國,它的葡萄酒業的心臟地帶位於波爾多,波爾多有5個最為著名的產區,其中梅多克區以及幾個產量最高的區均以紅葡萄酒生產為主,這說明在法國的葡萄酒業中,紅葡萄酒也是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的。 從葡萄酒的營養價值來看,干紅所蘊含的維生素B、核黃素、尼克酸、泛酸和本多生酸的比例都要高出干白。從賞味期來看,由於干白只用汁液釀造,其單寧的含量相對較低,而干紅是用果皮、果肉和汁液一起釀造,其單寧含量相對較高,所以一般情況下,干紅比干白的酒性更穩定,賞味期也更長。從品飲時溫度的影響來看,干紅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根據實踐經驗,大家知道在攝氏16至18度時進行品嘗紅葡萄酒,就可取得最好的結果;至於干白,則以清涼狀態,即為攝氏8至10度嘗品為最佳,此時可以更好地嘗出其風味來。兩相比較,孰優孰劣一覽無遺。而從葡萄酒的鑒賞來看,酒的顏色也是可能導致其受寵與否的因素之一。無論如何,紅色,尤其是張裕解百納干紅的那種經典意義的深寶石紅,其給人視覺上的享受遠非近乎無色的干白所能比擬。實際上,感官上的快感對於以品味取悅於人的葡萄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情況表明,干紅熱潮的興起正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當然,干白之所以受到市場的冷落,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為什麼干白在起步早於干紅的情況下卻被干紅反超呢?這種差異的產生是兩種酒風味的差異所致。這原本就無可厚非,它們自出世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承擔起不同的職責——干紅絢麗如花,干白平淡如葉。 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的區別: 葡萄酒的釀造,就是將新鮮葡萄及其果汁發酵轉變為葡萄酒。其中酒精發酵是釀造的主要階段,是經由酵母菌的微生物作用,將葡萄中的糖轉變為酒精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被酵母菌合成的除酒精外的其他物質和葡萄中原有的成分,對葡萄酒的品質和風味是最重要的,如芳香化合物、單寧和有機酸等。 由於酵母是酒精發酵的主要微生物,而且其種類和性能又各不相同,因而葡萄酒的風味也有所差異。葡萄酒的釀造是一項精細的工藝,而且因酒類型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變化。下面僅簡單介紹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過程。 紅葡萄酒必須由紅葡萄來釀造,品種可以是皮紅肉白的葡萄,也可採用皮肉皆紅的葡萄。酒的紅色均來自葡萄皮中的紅色素,絕不可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 紅葡萄酒的釀造方法也有很多,以傳統釀造法來說,首先要經過破碎,使果肉和果汁從葡萄中分離,然後再去梗、以避免果梗的青梗味;接下來是酒精發酵和浸漬,發酵容器目前經常使用的是不銹鋼大罐,發酵過程為4~10天,這段時間葡萄皮中的單寧和紅色素就會滲入發酵中的葡萄汁里,而把它們提取出來的過程就稱為浸漬;發酵好的酒要更換容器,以便將皮渣從葡萄原酒中分離,並將皮渣再次壓榨出酒。在紅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通常會進行稱為乳酸發酵的副發酵,是利用乳酸菌把酒中酸澀的蘋果酸轉變成較柔順、穩定的乳酸.
❽ 義大利最好的葡萄酒有哪些啊
據我了解,義大利最好的葡萄酒是珂思達干白葡萄酒,國內有售,是廈門市希恩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的,他們今年夏天在福建挺熱銷的。
他們還有黑牛干紅葡萄酒系列、金牌葡萄酒,都是義大利最好的葡萄酒。
❾ 世界最出名的葡萄酒產地有哪些
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地分布
世界上的葡萄園基本上都坐落於南北緯30°——50°的緯度內,在這個緯度內,葡萄園擁有適宜的天氣環境。
(一)歐洲
德國
葡萄酒概況:生產量大約是法國的十分之一,約佔全世界生產量的3%。大約有85%是白酒,其餘的15%是玫瑰紅酒、紅酒及氣泡酒。德國白酒有芳香的果香及清爽的甜味,酒精度低。特別適合不太能飲酒的人及剛進門者。不同的葡萄酒各有特色。 著名產區:主要為萊茵河及其支流莫塞爾河地區。莫塞爾酒的酒瓶是綠色的,而萊茵酒的酒瓶是茶色的。萊茵酒的口味更濃郁。
特別看點:德國事雷司令的故鄉,這種葡萄釀出的酒酒香馥郁,口感清爽,今天已經成為有著豐富特性的高雅葡萄酒的代名詞。
法國
葡萄酒概況:品質和名氣堪稱經典,無論從文化、歷史、質量上,葡萄酒愛好者都會公認獨占鰲頭的始終是法國酒。那些售價不菲,被投資家追捧的世界名酒大部分是法國的列級名庄。法國三分之二的國土上產葡萄酒,產量僅次於義大利。
著名產區:世界著名的11大產區由於葡萄品種、天氣條件及地域文化不同而各有特色。包括波爾多、孛根第、博若萊、羅納河谷、普羅旺斯、香檳、魯西榮、盧瓦河谷、薩瓦、阿爾薩斯、西南地區。
特別看點:擁有兩千年歷史的釀酒工藝,產地命名監視法規等都為全世界接受和仿效。
西班牙
葡萄酒概況:葡萄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一、產酒量排第三(僅次於義大利和法國)。 著名產區:全國各地幾乎都生產葡萄酒。以里奧哈、安達魯西亞、加泰隆尼亞三地最為有名。靠近首都馬德里的拉曼恰地方街道的葡萄酒,幾乎佔西班牙所有產量的一半。
特別看點:有氣泡的雪莉酒、里奧哈酒和起泡卡瓦酒最為著名。以製造香檳的方式釀成的;加霸酒;也是眾所皆知的。里奧哈紅酒,品質堪比法國葡萄酒,但價格卻相當公道。
葡萄酒概況: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出口量與法國並列前茅,產地面積僅次於西班牙。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釀酒國家之一。但歷史文化對經濟發展天生負面影響。葡萄品種古老、復雜和繁多以及冗長的酒廠和酒的名字都對其推廣產生負面作用。最近20年,大量新派釀酒師引進外國葡萄品種,大量減產以進步質量和以小法國橡木桶替換大型舊木槽來釀酒,一連串的改革措施近年已取得實際成效,再加上每年的大型Vinitaly展覽和政府嚴格要求酒廠遵守DOC特許規定,義大利酒已名聲大振。 著名產區:皮蒙、威尼托、托斯卡納。
特別看點:阿斯的氣泡酒最有名,另外有西西里島的瑪莎拉強化葡萄酒、混合葡萄酒苦艾酒。
(二)亞洲
中國
葡萄酒概況:20世紀80年代後進進較快的發展階段,現有葡萄酒廠總數在500家左右,主要的企業有張裕、長城、華夏、王朝、野力等,均引進國際著名葡萄品種進步質量。
著名產區:昌黎產區、沙城產區、膠東半島產區
特別看點:開始打造酒庄文化,從葡萄來源、釀造工藝等各方面用世界標准來進行規范。如昌黎野力葡萄釀酒有限公司斥巨資打造的;天尚酒洞;,開啟了世界葡萄酒洞躲文化之旅。
佳釀推薦:張裕、長城、華夏、野力等品牌葡萄酒。
(三)非洲
南非
葡萄酒概況:有300多年的釀酒歷史,而且由於葡萄種植季節較早,新酒上架的時間要比歐洲早6個月。
著名酒區:從大西洋海岸地區的北部一直延伸到沙漠,大約有340座酒窖和酒廠。開普有5個葡萄種植大區:coastal、oifanta河,boberg,breede河谷與klein、karoo地區,另外還有奧蘭治河葡萄園及Loopspruit酒區。
特別看點:古老的醇美與新時代的甜蜜結合,是新世界崛起的新星。
(四)澳洲
葡萄酒概況:與美國並稱兩大新興葡萄酒國。不論在天氣或土壤條件上,都很適合栽種葡萄。從公元1788年最早一批移民來到澳洲,即開始釀造葡萄酒。在英殖民地時期,生產主力是雪莉和波特。1950年以後,則以無氣泡葡萄酒為主。
著名產區: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產地有南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及維多利亞州。產區主要為巴諾桑山谷和艾登山谷。
特別看點:由於位處南半球,所以大約5月左右便可以喝到新酒,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早上市的新酒。
(五)南美洲
阿根廷
葡萄酒概況:受西班牙和義大利影響深遠,最有系統的葡萄園和酒廠均是由該兩國的移民後裔設立的。法國人引進的馬柏是阿根廷最重要的葡萄,另外還有產於阿根
廷的白葡萄Torrontes,全國有40%的葡萄園地種植,與馬柏共占總種植面積的40%。 著名產區:San Juan,La Rioja,Rio Negro和Salt,最重要是Mendoza省,佔全國總產量60%。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集聚了近400家酒廠,葡萄種植面積3萬公頃的High Rio Mendoza Zone。
特別看點:新世界葡萄酒代表性國家。
智利
葡萄酒概況:南美洲的第二大產酒國,產量僅次於阿根廷,但出口量遠遠領先。葡萄園集中在中部的山谷中,最主要葡萄是高收獲葡萄Pais,用做生產內銷酒。其後依次是蘇維翁,白蘇維翁,Moscatel,莎當妮和斯美戎。
著名產區:Aconcagua天氣熱和,以產蘇維翁葡萄為主,Errazuriz是這里的大廠。區內的Casablanca山谷近年來名氣也不小。
特別看點:葡萄酒品種應有盡有,而且價廉物美。
(六)北美洲
美國
葡萄酒概況:新興葡萄酒大國。最早釀酒始自16世紀中葉,近30年來急起直追,成為優良葡萄酒的生產國。
著名產區:90%的美國葡萄酒在加州釀造,主要產區為納帕山谷、索羅馬山谷和俄羅斯河山谷。最大最出名的葡萄酒產地是威廉美特山谷。其它還有華盛頓等地。 特別看點:葡萄酒品種非常多樣化,從日常飲用的餐酒,到高級葡萄酒都有。主要葡萄品種為莎當妮和卡伯納·蘇維戎,金粉黛是美國自己培育的品種。
❿ 葡萄酒按產地能分哪幾類按品類分哪幾類
你好,請仔細閱讀如下:
1、如將葡萄酒按含糖量分類,可分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葡萄酒。
干型葡萄酒
平常所說的干紅、干白都是屬於干型葡萄酒,酒中的糖分含量不超過4克/升。
半干型
介於干型和甜型之間,糖分含量為4-12克/升,品嘗時能辨別微弱的甜味。
半甜型
甜型的葡萄可分為半甜型和特甜型,半甜型葡萄酒一般含糖12-45克/升。
甜型
糖分含量在45克/升以上的葡萄酒屬於名副其實的甜型葡萄酒,許多年輕女性或者剛嘗試葡萄酒的人偏愛甜型葡萄酒。冰酒、貴腐葡萄酒都屬於甜型葡萄酒。
2、葡萄酒不按國家分類的話,就按新/舊世界分類
新世界和舊世界的釀酒方式有何不同
顯而易見,新世界的釀酒技術拋開了舊世界的繁文縟節,大膽地對釀酒工藝進行創新,加入了更多科技成份,使用更新的技術來使葡萄酒達到更好的平衡。無論那一年葡萄收成如何,新世界的葡萄莊主們都會利用他們的新辦法來使葡萄酒達到一定的品質標准。他們的釀酒哲學是每年都保持恆定的品質。而舊世界的釀酒師們則執著得多了,特別是法國的名庄,仍然堅持著他們嚴格的葡萄酒釀制工藝,他們更推崇手工工藝,像對待高級定製服一樣一針一線地手工縫制。例如,一顆一顆地手工採摘葡萄,在年份不好的時候,甚至不出正牌酒,以保證其最高的品質。他們的釀酒哲學是每年都保留葡萄酒獨自的個性。
在新世界,一株葡萄大約可產一公斤的葡萄、釀出半公升的葡萄酒,而在法國的名庄,同樣的土地生產的葡萄遠遠不及新世界國家,貴腐葡萄酒的釀造則更甚,一株葡萄最終只可釀出一杯葡萄酒。在法國,法律規定酒農不能在葡萄生長過程中對葡萄秧澆水,施肥次數應控制在最少,法國人認為人工的痕跡越少,越證明葡萄酒的珍貴,葡萄酒是「上帝的禮物」,是自然的產物,天成為貴。而在新世界國家,澆水、施肥便沒有規定得如此嚴格了,他們更相信聰明的「人為」更能體現智慧的成果。
當然,現在許多舊世界國家因為成本過高,漸漸失去了競爭優勢,有見及此,一些舊世界的葡萄酒釀造商也漸漸融入新的技術來彌補人工的不足,既有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自然因素,又有新技術的支持和完善。舊世界和新世界的葡萄酒各俱鮮明的特色與個性,兩者的競爭,勢必更有利於葡萄酒的發展。
新、老世界之間主要有以下的不同:
老世界 新世界
規模 以傳統家族經營模式為主,相對規模比較小。 公司與葡萄種植的規模都比較大。
工藝 比較注重傳統釀造工藝。 注重科技與管理。
口味 以優雅型為主, 以果香型以及突出單一葡萄品種風味為主,
較為注重多種葡萄的混合與平衡。 風格熱情開放。
葡萄品種 世代相傳的葡萄品種。 自由選擇的葡萄品種。
包裝 注重標示產地,風格較為典雅與傳統。 注重標示葡萄的品種,色彩較為鮮明活躍。
管制 有嚴格法定分級制度。 沒有分級制度,
一般著名優質產區的名稱就是品質的標志。
3、葡萄分類
A、紅葡萄品種
嘉本納沙威濃(Cabernet Sauvignon)
在許多國內的葡萄酒標上,它也被翻譯成解百納赤霞珠。嘉本納沙威濃是高貴的紅酒葡萄品種之王,在全世界廣為種植。其顆粒小、皮厚、晚熟,釀成的酒色澤深濃,葡萄酒年輕時單寧酸味激烈,但是有藏釀之質。它是目前最主流的紅葡萄品種,因此在各國的酒標上都可以見到Cabernet Sauvignon的芳蹤。在混合幾個葡萄品種的葡萄酒里,嘉本納沙威濃通常是主角。歐洲產的嘉本納沙威濃和新世界產的口味稍有不同,產自歐洲的嘉本納沙威濃酸度高,有巧克力的味道和淡淡的煙草味,新世界的嘉本納沙威濃酸度較低,橡木味比較重,有著濃郁的醬果味。在品嘗嘉本納沙威濃時,可以體會它獨特的黑加侖子味,蜜瓜味、甘草味,它的酒體結構豐厚結實,酒力強勁,體現著他的王者風范。
貝露娃(Pinot Noir)
貝露娃是名貴的紅葡萄皇後。貝露娃可以釀出全世界最令人興奮的紅酒,但美玉有瑕,貝露娃是公認難以栽植的葡萄品種,其果粒雖成熟較早,但脆弱、皮薄、易腐爛。
貝露娃酒體溫柔清雅,其特點是年輕時清雅芳香,成熟時溫柔雅緻,果味充盈而復合,並帶有較明顯的草莓和櫻桃的香氣。
穗樂仙(Shiraz/Syrah )
穗樂仙是紅葡萄中的王子,在澳洲的葡萄酒標上拼寫為英文Shiraz,在舊世界國家的酒標上拼寫為法文Syrah。穗樂仙是一種晚熟品種,色澤較深,在溫暖的土質如花崗岩土壤中生長最佳。但如種植過密,它所特有的桑椹果香和黑胡椒味就會變淡。穗樂仙酒有著中濃度酒體,在嘉本納沙威濃與貝露娃之間,具藏釀價值。完全成熟時,如上等貝露娃一樣質地柔滑而濃郁。
梅樂(Merlot)
梅樂被譽為紅葡萄的公主,溫柔乖巧,也是最受歡迎的紅葡萄品種。它早熟、鮮嫩且多產,單寧含量低,果味豐郁,可以用來大量釀制美味而柔滑的葡萄酒。也可以廣泛用作與其它葡萄品種混合成成熟平衡的紅葡萄酒。許多女性都會首先喜歡上梅樂的口感,如果不喜歡過於濃郁強烈的葡萄酒,只標有梅樂的葡萄酒估計可以令你體會絲綢般的順滑,並伴有新鮮的李子般的香味。
聖祖維斯(Sangiovese)
一般是在義大利的葡萄酒標上才會發現這種葡萄名稱,而聖祖維斯也是義大利其中一種最好的葡萄品種,並且在當地廣為種植。托斯卡納(Toscana)和南部大部分地區都主要採用聖祖維斯來釀制紅葡萄酒。聖祖維斯屬於晚熟型的葡萄品種,若收采於相對寒冷的年份,它通常都很難完全成熟。迄今為止聖祖維斯在阿根廷的種植不太理想,但在美國加州(California)則顯示出良好的潛質。
用溫暖季節所採摘的聖祖維斯釀制的紅酒,則顯得更有活力、良好的酸甜度及完整的單寧結構,並有著十分高雅的吸引力。
添帕尼優(Tempranillo)
添帕尼優原產於西班牙北部,字源學上意指「早熟」之意。貧瘠坡地的石灰黏土是最佳的種植條件,不同於其它西班牙品種,適合較涼爽溫和的氣候。添帕尼優是西班牙里奧哈(Rioja)最重要的品種,主要種植於上里奧哈Rioja Alta和Rioja Alavesa,另外在西班牙北部也普遍種植,但在他國並不著名。添帕尼優的品質不差,酸度不足是其常有的缺點,釀酒有時與其它葡萄品種相混合。
·仙粉黛(Zinfandel)
仙粉黛19世紀由義大利傳入美國加州,目前為當地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主要用來生產一般餐酒和半甜型白酒或甚至氣泡酒。但若種植於較涼爽的礫石坡地,小產量及較長的泡皮過程也能生產高品質耐久存的紅酒,具有豐富的花果香,陳年後常有各類的香料味。加州的干溪谷(Dry Creek Valley)、亞歷山大谷(Alexandra Valley)、加西維(Geyserville)、亞瑪多(Amador)、絲雅拉小山(Sierra Foothill) 和帕索羅布( Paso Robles) 是最佳產區。
·納比奧羅(Nebbiolo)
納比奧羅可能是在義大利最好的一個品種。在義大利彼爾蒙(Piemont)地區的Valrellina, Lombarby, Barolo, Barberesco和其它一些D.O.C 級的法定產區有較大的種植面積。納比奧羅所釀制出來的紅酒帶有層次的復合型香味(茶葉香味,玫瑰,辛辣味及柏油香味),穩健的單寧結構,深厚的陳釀潛質。納比奧羅需要最好的種植環境,否則它是不會完全成熟的。納比奧羅(Nebbiolo)這個名字源於「nebbia」在義大利文中的意思是 「霧」。這反應了納比奧羅通常在年末收採的特性(晚熟型)經試驗證明除了在義大利外,迄今為止納比奧羅在其他國家並不能良好地種植和釀制出好的紅酒。
·巴比拉(Barbera)
巴比拉在義大利北部的彼爾蒙(Piemont)曾經被製成日常飲用品,現成為繼聖祖維斯(Sangiovese)後最被廣為種植的一種葡萄品種。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巴比拉一直是最高品質的葡萄品種之一,隨著去酸過程和發酵多姿桃(Dolcetto)技術越來越優良。現今用巴比拉釀出來的紅酒口味更加復雜化,酒體結實並帶有水果紅的光澤,其陳釀價值和潛質都不錯,但以上所說的都是彼爾蒙地區或南義大利南部地區。而在其它地方釀制出來的巴比拉則顯得平凡,酸度含量較高,特別是在阿根廷和美國加州。
·多姿桃(Dolcetto)
在義大利北部的彼爾蒙(Piemont),多姿桃是繼納比奧羅(Nebbiolo)和巴比拉(Barbera)後的第三大葡萄品種。多姿桃是最為早熟的葡萄品種,它含有很多的單寧,並會在釀制的時候製造出很多的沉澱物。因此,釀酒師通常都是用較短的時間去發酵,並盡快將其裝瓶,從而避免釀造出來的紅酒有此問題發生。釀造成的多姿桃紅酒是非常吸引人的,泛深寶石紅色,散發著香甜的漿果和柏樹香味,並帶有一種杏仁的味道。
·瑪碧(Malbac)
瑪碧曾經在波爾多廣泛種植,但後來被梅樂(Merlot)取代。 現在瑪碧在法國的主要的種植地是Cahors (就如Auxerrois), 主要是用來釀造當地最著名的 「黑葡萄酒」。瑪碧是屬於中產量的葡萄品種,與眾不同並有著相當好的陳年價值。瑪碧在阿根廷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葡萄品種,發展得相當不錯,特別是在近年來釀造了不少優質的葡萄酒。在智利,瑪碧常被用來混合其它葡萄品種來釀造葡萄酒。同樣,在法國的西南部葡萄酒法定產區中,瑪碧也被廣泛利用。
·佳美( Gamay)
佳美原產自法國布根地(Burgundy),現在主要產於寶祖利村(Beaujolais)。所產葡萄酒顏色呈淡紫紅色,單寧含量非常低,口感清淡,富含新鮮果香。用佳美釀制的葡萄酒簡單易飲,通常不適宜久存,屬於酒齡年輕時飲用的葡萄酒。但若生長在火成頁岩、石灰含量少的土質上,佳美也能生產出豐厚濃郁耐久存的紅酒,如幾個寶祖利的特級產區Moulin-a-Vent、St. Amour等等。除了寶祖利村之外,以盧雅雨河谷(Loire Valley)種植最多。至於美國加州產的Gamay Beaujolais是貝露娃(Pinot Noir)的一種,並非真正的佳美種。
B、白葡萄品種
沙美龍(Semillon)
像雪當利(Chardonnay)一樣,沙美龍葡萄也能釀出從「很一般」到「極好」一系列品質各異的酒。她可釀出高酒精含量的酒,極適於用酒桶發酵和藏釀。它的無甜味葡萄酒的一個特徵是有奇特的蠟質的香,伴有檸檬味。和威士蓮(Riesling)一樣,如果氣候適宜,發生貴族霉珍萎現象,可以得到晚收的漿果極品甜味酒。
白翠檸(Chenin Blanc)
白翠檸原產自法國盧雅雨河谷(Loire Valley)的安茹(Anjou)適合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及石灰和矽石土質,所產葡萄酒常有蜂蜜和花香,口味濃,酸度強。其干白酒和氣泡酒品質不錯,大多適合於年輕時飲用,較優者也可陳年。另外白翠檸也適合釀制晚摘和貴族甜白酒,以Coteaux Layon的Quarts de Chaume和Bonnezeaux最優,可耐久存。法國安茹和都蘭(Touraine)是主要產區。現在澳洲、南非和美國加州也相當普遍,但常用來製造一般餐酒。
維奧娜(Viura)
維奧娜是典型的西班牙白葡萄品種,在西班牙的里奧哈(Rioja)和那瓦拉(Navarra)兩區廣泛種植。在其他國家則很少見有此種葡萄。維奧娜所產葡萄酒帶復合的熱帶果香和香草香,酒體結構佳,口感清爽、典雅。可廣泛配食海鮮和白肉類。
灰貝露(Pinot Gris)
也被稱為 Pinot Grigio. 這只有活力的葡萄品種是貝露(Pinot)葡萄家族中的一員,顏色是粉紅中帶灰的灰貝露,需要深層土壤來種植,14世紀,灰貝露從法國來到匈牙利的巴拉頓湖區域。在法國的阿爾薩斯(Alsace),奧地利,德國,灰貝露被用來生產汽酒(Spatlese)和Auslese 紅酒,這兩種酒都是最高品質的出品,富含灰貝露精華和十分豐富,帶有可人的辛辣味及有小許酸性。 在現時灰貝露(Pinot Gris)被更多人認識為Pinot Grigio,其主要生長在義大利北部的葡萄產區,該區域普遍生產輕至中度的葡萄酒。
白貝露(Pinot Blanc)
也被稱為Pinot Blanco。在貝露(Pinot)葡萄家族中,白貝露是其中一位特別不同的成員。它是源自於貝露娃(Pinot Noir),而在灰貝露中再繁殖出來。白貝露是一種對種植環境較高,但又相當活躍的葡萄品種。只有那種體形較圓滑的成熟白貝露,才可以完全表現出它的特性,否則它應有的香味就不會完全散發出來。白貝露在新世界發展得很好,同時在義大利北部,奧地利的Styria省,斯拉文尼亞,匈牙利,羅馬尼亞。
扎比安奴(Trebbiano)
在義大利托斯卡納(Toscana)扎比安奴這種白葡萄是最被人們所熟悉的,曾是基安帝(Chianti)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口味相對比較溫和,它最大的價值在於其產量高,但同時又能夠保持適合的酸度。在義大利阿布魯索法定產區(Abruzzo DOC)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葡萄品種。
除了義大利外,扎比安奴在世界其它地區也有種植。在法國(被稱為:Ugni Blanc)主要較為廣泛被用來釀造白蘭地和阿馬尼亞克酒(armagnac)。在法國南部扎比安奴也會跟其它葡萄品種混合來釀造葡萄酒。
註:每一條答案,都匯聚著回答者的付出,您在選擇滿意答案後,選擇接下來的選項時,
會影響回答者的有關數據變化,所以請慎重點選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