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語格拉茲是什麼

義大利語格拉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7 20:02:40

① 格拉茨的城市化特點

格拉茨的城市化特徵是什麼?他的城市化特徵就是非常古樸。很多東西都是原始留下來的。

② 格拉茨的簡介

格拉茨(Graz)是奧地利第二大城市,同樣作為奧地利第二大省施泰爾馬克州的省會。橫跨多瑙河支流穆爾河兩岸,扼匈牙利平原通往亞得里亞海的要沖。人口24.3萬(1981)。十世紀建小城堡,1240年建鎮。1379年後曾為利奧波德哈布斯堡皇室所在地。十七-十八世紀為貿易中心,十九世紀起發展迅速。有鋼鐵、機車、化工、紡織等工業。重要公路和鐵路樞紐。市中心在穆爾河左岸,有1585年建的大學,州立博物館以藏十六至十七世紀武器聞名。市北施羅斯山南坡有1561年建的鍾塔。還有十一世紀的城堡和十五世紀、十七世紀的大教堂多所。
原來,格拉茨一詞來源自於斯拉夫語,意為小城堡,它已經有九百年的歷史了。從巴奔堡家族統治以來,格拉茨逐漸變為一個商業重鎮。哈布斯堡家族掌握了統治權之後,王族的親屬們選擇這個城市作為自己的居住地。
格拉茨市面積是126.6平方公里,位於北緯 47° 05',東經15° 27'。平均海拔高度是368米,距離匈牙利70公里,距離斯洛維尼亞邊境40公里。城市氣候溫和,一年有318天陽光普照,夏季平均氣溫是19°攝氏度。
城市交通便利,經Thalerhof機場延伸,南部鐵路沿線與 A2,A9汽車高速公路相連接,位於帕騷,林茨和斯洛維尼亞之間。
格拉茨作為施泰爾馬克州的管理中心和政府所在地,同時也是汽車配件生產,這里是奧地利最重要的汽車工業中心,著名的奧地利汽車品牌「施泰爾」就出自這座城市。鋼鐵製造,工程機械,釀造和高科技產業中心。有超過6萬多名注冊大學生在格拉茨的三所大學和技術學院學習。參見《格拉茨大學》和《格拉茨技術大學》。
格拉茨,這座文藝復興的城市是中歐保護最完善的古城。城中受到義大利風格影響的建築,洋溢著一絲南國風情。1999年,格拉茨市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參見《格拉茨歷史中心》。格拉茨也是著名指揮家卡爾·伯姆和著名影星-美國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的出身地。
格拉茨,即使對一個資深的歐洲旅行者來說,這都是一個有點陌生的名字———雖然在奧地利,格拉茨是排名第二的大城市,但是從旅行的知名度來說,這座歐洲中部的歷史名城甚至不如同在奧地利的冬奧小城因斯布魯克。
對於奧地利人來說,格拉茨卻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長久以來,奧地利人都把格拉茨當作「秘密情人」般保護著———如果說維也納和薩爾茨堡是屬於國際旅行者的,那麼格拉茨就是奧地利人自己最鍾愛的城市。
當我從旅遊大巴上走下來,站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蘭德豪斯宮前,第一次凝視著這座城市,我忽然明白了奧地利人對於這座城市的青睞理由:當現代化的有軌電車從我面前的海仁街上緩緩駛過,背景之中卻是一條保存完好的古典街道,灰牆紅瓦的巴洛克建築之間,三三兩兩金發碧眼的奧地利年輕人穿梭在街邊的品牌商店,此時,街頭藝人悠揚的小提琴曲和憂郁的薩克斯風會不失時機地在你耳邊奏起……
在格拉茨城中漫步,你會發現城中到處充滿著這種浪漫氛圍:彎曲的小巷,裝飾精美的庭院,以及夢幻般的園林———格拉茨老城完好地保持著古老的風貌,據說其基本布局在1164年就已形成,是歐洲現存的最大中世紀內城。難怪走在格拉茨的狹窄街道上,很容易產生時光倒流的錯覺。要不是隨處可見的彩噴大幅內衣廣告和穿梭來往的各式新款轎車,還真以為回到了18世紀的歐洲!
幸運的格拉茨人更是得到了老天的青睞,在格拉茨,一年中可以享受到318天陽光普照的日子。看來,奧地利人對於格拉茨的寵愛甚至感動了上蒼……
在悠久歷史的浸潤之下,格拉茨給人的第一印象顯得寧靜而有條不紊。
格拉茨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歷史城市———這里是中歐通往東南歐的樞紐,是奧地利與東歐和巴爾乾地區的貿易中心,同時也是眾多東歐思想家、藝術家向西部歐洲大陸展示自我的窗口,數百年來,格拉茨一直是各種歐洲文化和思想流派交匯的地方,羅馬人、斯拉夫人和日爾曼人都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然而在格拉茨,你卻似乎見不到這種文化的紛雜或沖突。盡管每年都要舉辦種類繁多的文化活動,從古典音樂、歌劇、戲劇,一直到爵士樂和前衛藝術……然而即使是最另類的文化演出,在格拉茨都會渲染上一種優雅的浪漫氣氛,也許這正是奧地利人喜歡這座城市的另一個原因———無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化,格拉茨永遠保留著自己從容不迫的城市態度。
說到這里不得不回顧一下格拉茨的歷史:這座中歐古城位於奧地利東南部多瑙河支流穆爾河畔的盆地,由於它扼守匈牙利平原和多瑙河中游地區通往亞得里亞海陸路交通的要沖,歷史上就一直是抵禦外敵進攻的前沿陣地———從奧斯曼帝國到拿破崙大軍,格拉茨經受了無數次強敵的圍攻,僅僅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軍隊便三次圍攻和佔領了格拉茨。
我們旅行的起點———蘭德豪斯宮,便是這段曲折歷史的一種見證。在蘭德豪斯宮的州立武器博物館,收藏了三萬多件稀奇珍貴的古代軍械,據說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古代兵器收藏館。事實上,這里原本就是格拉茨的軍械庫(Zeughaus),幾個世紀前,在抵禦奧斯曼軍隊來犯時,軍隊曾在這里集中,庫里的儲備可以裝備一支數萬人的軍隊。
不過雖然飽經戰爭劫難,然而格拉茨卻令人驚訝地保持著自己的優雅傳統:格拉茨不僅在頻繁的戰火中保全了全奧地利最完整的歷史古城(蘭德豪斯宮本身便被公認為是南部德語區最精緻富麗、保存最完美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同時也保留了格拉茨人冷靜、平和與獨立的獨特人生態度。

③ 格拉茨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從老城區拔地而起的城堡山及矗立其上的大鍾已經成了格拉茨的象徵,登城堡山眺望老城區風光是到格拉茨游覽的必須項目。城堡山高437米,乘纜車或步行都可以上去。登山游覽主要有三種方式:想輕松一點可以選擇搭2分鍾直達山頂的索道電纜車;更快的是搭乘透明電梯,半分鍾直達山上;最後,還可以沿著山壁打造的石梯——克里斯小道,走完260階上山。建議搭索道或電梯上山,再走石階下來。下山同樣有三種選擇:乘電梯下山;從克里斯小道步行至山腰平台;或者選擇一條浪漫幽靜的山間小路去往卡梅黎特廣場,然後向斯博特街方向前進,直到海仁街出口。
城堡山主要景點有大鍾塔、碉堡遺址、城堡山博物館、卡森瑪特舞台、炮台、斯達巴斯特監獄等。
碉堡遺址:城堡山上的城堡遺跡是格拉茨最古老的建築,已有近千年歷史;格拉茨的德文原意就是「城堡」的意思。格拉茨最早就是以這里為中心,發展成一座封建小城。在城堡的舊址上,擺放著四門火炮,居高臨下,威風無比。19世紀拿破崙時代法國侵略奧地利時,曾在此山上有過慘烈的堅守戰,雖然後來兵敗,但奧地利人對這場戰斗刻骨銘心。此役之後,法國佔領奧地利長達8年,拿破崙對攻城法軍死傷無數始終難以釋懷,下令將城堡徹底搗毀,就只剩下殘留至今的斷壁殘垣。如今,在這些殘垣斷壁的基礎上修建的鍾塔成為全城的象徵。沿著小山修築的曲折小徑也成了夏日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好去處。
瞭望台:除了看大時鍾,山頂上還設有瞭望台,可以俯瞰整個格拉茨全城的風貌,並有地圖可對照城區方位。山頂還有幾家景觀咖啡館,邊喝咖啡邊賞風景,愜意無比。 矗立在城堡山上的大鍾塔是格拉茨的標志性建築,在城區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仰望到這座美麗的鍾樓和清楚看到時鍾標記的時間。數百年來,大鍾就像守護神一般,默默地見證和銘記著格拉茨的興衰。大鍾每天敲響三次(7:00、12:00和19:00),每次都響101下,提醒著人們它是由101枚炮彈鑄造而成的。
時鍾塔最早建立於13世紀,其前身是一座守望塔,1588年經重建形成了現在的樣貌,當時它的任務是預警和報時,塔上掛著3個功用不同的大鍾,分別是報時鍾、火警鍾、死刑鍾。1712年時,報時鍾被又大又新的壁鍾取代,喪鍾不久也被取下,只剩火警鍾還掛在原處。
當地人將大鍾稱為「酈斯」(Liesl),據說在1809年拿破崙攻陷此城時,全城居民拿出所有積蓄,央求法軍炮火能夠放過這座鍾塔。今天的遊人在眺望大鍾時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屬於格拉茨人的鍾愛與自豪。只是偶爾會被時鍾的指針所迷惑:仔細看,大鍾的指針是與眾不同的,為了讓遠處的人們能清楚的看到時間,大鍾是用長針代表時針、短針表示分針的。
鍾塔內有城堡山博物館,在此可以看到200年前城堡山的防禦模型及當時的監獄,因其外形獨特,又被稱為「低音提琴」。鍾塔旁邊有一個階梯,通往荷博斯泰恩花園,這里自1930年起就繁育了各種地中海植物,如無花果樹、檸檬樹、銀杏樹、紫藤等。
鍾塔旁的一條小道上,有一隻守護鍾塔的石犬雕刻。據說1481年的時候,匈牙利國王向奧地利的公主求婚被拒絕後,竟誘拐了公主逃走。經過此地時幸被一隻靈犬解救,公主為紀念此犬就修築了這個雕像。 在格拉茨,有幾座經典的建築被並稱為「格拉茨的王冠」,其中包括大教堂、自由廣場中心城堡、格拉茨大學、神學院等,但其中最精美、影響最大、最能代表格拉茨悠久歷史和古城特色的還要算是著名的費迪南得二世陵墓。
1614年,斐迪南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命令他的義大利宮廷畫家和建築師為其設計陵寢和聖凱瑟琳教堂,其陵墓也被視作是17世紀奧地利最重要的建築之一。陵墓小禮拜堂的橢圓形屋頂和聖凱瑟琳教堂的許多細節都顯示著當時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建築的特徵。直到1937年費迪南得二世過世時,陵寢還未完全修好,他的孫子——利奧波德一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仍然將他安葬於此,並差遣一位年輕的藝術家繼續設計並修繕陵寢的內部設施。陵寢的拱頂放置著一座紅色的大理石石柩,是被用做安葬費迪南得的母親——巴伐利亞女王之處。
陵寢內的浮雕和壁畫都很有特點,描繪了許多故事和人物,大部分是歌頌費迪南得家族的榮耀和歷史。聖凱瑟琳教堂拱頂的浮雕就描述了1683年維也納戰役中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攻佔維也納時,利奧波德一世被迫逃走以及奧地利戰勝後,皇帝重新返朝及之後維也納繁榮發展的景象。其他還有關於利奧波德一世是一位著名的異教徒但其王後和子女都是天主教徒的故事等。 穆爾河畔的現代美術館/新藝術中心為英國建築師彼得庫克的作品,以藍色的塑料玻璃拼貼而成,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友善的外星人」(a friendly alien)。坐落在格拉茨市中心的超現實主義建築與紅頂尖塔的古堡、鍾樓所形成的強烈反差是格拉茨最經典的標志景觀。
格拉茨現代美術館是彼得庫克「生物存在式建築」理念的體現和詮釋,與周圍傳統建築的視覺反差和突兀也使該館被形容為「城市怪獸」、「外星人入侵」,而不規則的前衛造型又被人們稱為是「有鰓的巨獸」、「巨型膀胱」、「毛毛蟲」等。
美術館於2000年開工修建,投資約2300萬英鎊,2003年完工開放。整個美術共分五部分:中間凸起的部分稱為「Belly」(胃);屋頂貌似心臟血管的稱為「Nozzles」(管口);屋頂的柱狀物是可以眺望全城的休閑吧Sushi-Bar既「Needle」(針管));地面支撐部分稱為「Pin」(栓腳);最後則是入口、售票處,只有這一部分是在1842年的老建築基礎上休整而來的,現在仍可看到當時精美的鑄鋼雕花,這里還有書店和禮品販賣部等。
美術館地面展覽廳共三層,主要展覽空間在屋頂層,整個大廳為無柱型設計;大廳需要的自然光由屋頂探出的15根Nozzles管口提供。大廳中有一個移動式斜坡道,參觀者可以緩緩地被吸到「Belly」既「胃」部分的展廳,營造一種被藝術吞沒的劇院效果,十分新穎獨特。 坐落於城堡街盡頭的格拉茨歌劇院是格拉茨的標志建築之一,也是奧地利第二大歌劇院。歌劇院是1899年由歐洲著名設計師福爾奈和海爾默設計建成,與這座典雅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劇院前、創建於1992年的現代鋼雕「光劍」,傳統與現代的水乳交融表達了格拉茨開放、寬容的城市特徵。
歌劇院後身的國王約瑟夫市場每天都有傳統的露天市集。早上6:00以前,格拉茨附近的農夫就會帶著自家生產的蔬果花卉、肉類、雞蛋和自個兒腌制的農產品,到這里來販售,所以又稱作「農夫市集」。因為賣的是新鮮有機的農產品,相當受當地人喜愛。市集到下午13:00結束,周日休息。市場最有名的特產是南瓜籽油、櫻桃、草莓和甲蟲豆等。 位於海仁街州政府斜對面的軍械庫/兵器博物館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武器裝備歷史博物館。軍械庫共五層,門口佇立著戰神Mars和戰爭藝術之神Minerva的塑像,裡面保存有盔甲、刀劍、槍炮等32000多件歷代戰爭中使用過的兵器展品,這些裝備足以武裝28000人的軍隊。
由於地處歐洲要沖之地,格拉茨歷來是兵家必爭之所。15世紀末,格拉茨面臨著土耳其帝國的巨大威脅,開始逐步組織建造和儲備各類兵器。1642年,安東尼索拉在州政府旁邊建立了一座兵器庫,為當時不斷增長的軍事需求提供兵器支持,後來逐漸發展成現在的規模。與眾不同的是,這里的展出不以種類計算,而以數量取勝,光是盔甲就有上千件,一模一樣的兵器也有成千上百件,因為古時候的軍隊不提供武器,士兵要去打仗得自己購買,不然就要去租。
這么多古代兵器堆放在這里難道不會生銹嗎?除了先進的保養技術外,這還要歸功於博物館的木製構造,木製的天花板、地板和牆壁吸收了大量的潮氣,使得這些古兵器得以保留了當年的原貌。 穆爾河橫穿市區,將城市分割成兩部分,河水流向西南,最後注入地中海。穆爾島是一座坐落在穆爾河上的人工島嶼,是為慶祝「格拉茨2003文化之都」建立而成,由美國紐約設計師維多艾肯西設計,主結構以粗細的銀色鋼管和玻璃交織成網狀,兩邊各有橋梁串聯河岸。從河岸俯瞰,整個螺旋狀小島就象一個巨大的銀色貝殼,被認為是藝術與建築、夢幻與現實融為一體的經典之作。
島內有室外半圓型劇院(露天表演場)、兒童娛樂場所與咖啡館,咖啡館以銀、藍色系搭配不規則狀的金屬桌椅,相當前衛,是當地人的時髦去處;晚上咖啡館就成為氣氛迷離的酒吧,加上燈光從帷幕透出,整座建築光彩奪目。更神奇的是,穆爾島還可以隨著水位高低而升降,看起來就個一顆在河上游動的閃閃發亮的大貝殼,炫麗燦爛。 城市公園是老城區眾多古老建築的後花園,這里的繁花綠草在巍峨聳立的高塔尖頂包圍下顯得格外清新,游覽過文藝復興時期的庄嚴古堡後,到這里休憩放鬆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格拉茨老城區雖然以古建築文明著稱,但這里的綠化也非常好,整個城區綠化面積達70%以上,城市公園更是城區綠化帶上最璀璨的一段。城市公園原本並不出名,20世紀60-70年代,格拉茨的一批青年藝術家在此舉辦了一系列前衛藝術展出和研討會,城市公園也隨之聞名歐洲。公園內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上購買的噴泉及鋼結構的人權廣場,還有許多前衛甚至怪誕的藝術作品如「生銹的釘子」(Rostigen Nagel)等。 格拉茨近郊有一座輝煌精緻的城堡——埃根博格城堡,是約翰·烏爾里希·馮·埃根博格侯爵請義大利建築師,建造於1623年的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輝煌建築。
建築師將文藝復興時期人類對於天文地理及宇宙觀都精心地應用到這座宮殿的設計上。無論是天花板還是牆壁上,畫的都是生肖動物和行星體系。宮殿的四個塔樓象徵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宮殿的365扇窗戶象徵著一年的天數。24間大廳則象徵著一天的24小時。如今,埃根堡宮殿不僅向遊客開放,州政府還用這座宮殿來宴請各國的嘉賓。埃根堡宮殿的四周還有一片美麗的自然公園,在這里,經常可以看見孔雀或梅花鹿正欣然接受遊客們的盛情款待。

④ 我想學一點義大利語。請高手幫我翻譯一下這些

ti auguro di essere felice per sempre (in ogni giorno) 低 奧古落 迪 艾色雷 非力切 貝爾 三撇雷
grazie 格拉茲以耶
ciao, salve 巧,撒而維
migliorato(a)/ essere pregressivo(a) 米要拉多(啊)/ 艾色雷 普羅格雷西沃(瓦)

專業義大利語翻譯團隊為您服務,望能採納

⑤ 有關格拉茨大廣場的文字介紹內容是什麼

格拉茨的大廣場初建於1160年,自中世紀起就是商貿雲集的商業中心。廣場上的市政廳建於1550年,是典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大廣場上還矗立著一座約翰大公雕像噴泉池,以紀念這位施泰爾馬克親王在當地興建博物館的善舉。大廣場西南邊的聖方濟教堂建於1240年,是城中另一座著名的宗教建築,教堂內部的裝飾全部為近代作品。介於聖方濟教堂及大廣場之間的建築物,則是清一色的古典建築遺跡,一些古老牆面的裝飾帶有華麗的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

⑥ 格拉茨最出名的建築叫什麼

在格拉茨眾多古建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位於舊城中心、建於1557~1565年間的蘭德宮,該宮由義大利建築師阿利歐所設計。1543年斐迪南一世廣征工匠和建築師來鞏固格拉茨「奧地利內地首府」的城市地位,該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就是這座蘭德宮了。16世紀上半葉時,義大利文藝復興式風格已在格拉茨出現,但文藝復興風格真正具體成形,還是在蘭德宮開始建設的這個時候。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反映了古希臘羅馬的藝術風格,強調對稱和空間的布局,力圖振興古典時代的美感取向。就教堂建築而言,以圓頂和希臘式列柱來取代前時期的哥德式尖頂與門廊,室內裝飾主要採用刻飾牆壁與彩繪天花板。

蘭德宮是座有著優美列拱與庭院的建築物,它是仿造倫巴底地區某幢宮殿的形式設計興建的,建築物的結構呈口字形。然極具特色的是,口字形建築物的其中一面只有拱廊而沒有樓房,這樣的空間設計彷彿有些像開放劇場的味道。此外,主建築共三層樓高,主要樓層除了有相當寬敞的迴廊外,迴廊外半圓形的拱窗使得典雅的建築物極富韻律感。另有一排精緻的窗戶,採用典型的長方形樣式,窗上則有三角楣裝飾,洋溢著濃厚的文藝復興風格。蘭德宮被認為是義大利地區以外最重要的文藝復興式建築之一。

⑦ 格拉茨的歷史是怎樣的

格拉茨曾經是羅馬帝國的殖民地,且是中世紀重要的貿易城市。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後,一直到查理曼大帝統一歐洲之前,格拉茨都被鄰近的地方民族政權統治著。10世紀,匈牙利人入侵當地,直到半個世紀後才撤離。這時格拉茨也才開始有了較具體的邊裴迪南二世界。1140年,勢力擴展至巴伐利亞到匈牙利一帶的波希米亞國王鄂圖卡三世佔領格拉茨後,格拉茨開始成為施泰爾馬克地區的首府。這個時期,城中除了有貴族階級外,還有大批工匠和商人。另外還有大批猶太人居住在特定區域,但到了15世紀,這些靠借貸放款為生的猶太人全部被逐出城。

13世紀末,哈布斯堡王朝的國王魯道夫一世從鄂圖卡三世手中奪取了格拉茨。1377年紐侖堡條約簽訂後,格拉茨正式納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版圖。當皇位傳至李奧波德三世時,格拉茨開始向外擴展,並成為奧地利最重要的行政和文化中心。15世紀中葉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腓特烈三世是讓格拉茨發展成重要城市的關鍵人物。他在格拉茨興建了他最喜爰的行宮,其他相關的建築物也在這個時期完成。不幸的是1480年土耳其人長驅直抵城門,並對城區進行了大肆破壞,這個事件後來還被繪成一幅名為《上帝降災》的壁畫,長期展示在當時還是皇家教堂的大教堂南面牆壁上。這幅壁畫也成為格拉茨城內哥特時期繪畫的代表。腓特烈三世的繼承者是馬克西米一世皇帝,雖然他在格拉茨居留的時間不長,但仍大興土木建設這座城市,1499年還在王宮中增建了雙曲迴旋階梯。到了16世紀,土耳其人仍然不斷入侵,再加上宗教改革的紛擾,格拉茨的經濟受到嚴重的打擊。為了一勞永逸、杜絕外患,斐迪南一世自16世紀中葉起,開始從義大利北部倫巴底地區廣征工匠和建築師,以新的技術及風格重修格拉茨自中古時期便遺留下來的防禦工事。也自此時起,格拉茨真正成為奧地利抵抗土耳其人的根據地。

格拉茨由盛轉衰的關鍵期是1618年,因為斐迪南二世在這一年被推舉為神聖歲馬帝國的皇帝。次年,斐迪南二世便將皇宮和所有貴重的寶物,藝品,皇家樂團全部移往維也納。隨著宮廷的遷移,格拉茨的文化和經濟發展大不如前,這也是巴洛克時期建築未能在格拉茨大規模發展的原因之一。雖然如此,一直到1749年之前,格拉茨仍舊是奧地利內地的行政首府。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潮在15-16世紀時傳遍了全歐,又因受著地方傳統的影響,各自發展出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的文藝復興式建築。這股風潮也吹向了義大利的北方鄰國奧地利,直接影響了格拉茨的城市建築風格。

⑧ 翻譯一下

哥們

有點難度

但建議你去Google的翻譯網站找

什麼都能翻譯 而且還挺準的 哥們在這里給你個網站你看看

http://www.google.cn/language_tools?bcsi_scan_092CE6302C5EC153=

實話實說

意文和中文很多發音不一樣的

很多捲舌音是中文的翹舌不能比擬的

我覺得你還是找個老師專門給你一對一聽力學一下

稍微花點錢 ,畢竟在網路知道問的東西還是有限

⑨ 義大利語的你好謝謝再見怎麼說,要諧音

Come va?高美娃
Come stai?您身體好嗎?高美斯達伊
Ciao!,再見!(朋友間用語)喬
Arrivederci!再見!(正式) 阿里威代了契
Arrivederla!再見!(尊敬)阿里威代了啦
Grazie!格拉茲也

⑩ 奧地利有哪些城市

1、維也納

維也納有「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這里不僅有莫扎特這樣的音樂天才涌現,還有世界著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還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維也納音樂廳等聞名遐邇的著名演出場所。在「藍色」多瑙河畔,一邊欣賞城市美景,一邊聆聽經典旋律,真是一種享受。

維也納曾名列中世紀中歐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而如今,維也納依然風采依舊,聯合國中心、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工業開發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總部也設在維也納。

2、薩爾茨堡

這里是著名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是奧地利音樂藝術中心,莫扎特和卡拉揚的誕生於此,貝多芬、海頓等音樂家也在此創作了大量不朽的樂章。始創於1920年的薩爾茨堡節至今認識歐洲最隆重的音樂節日之一。

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薩爾茨堡老城建造於1077年,是中歐現存最大的城堡要塞。在老城區的小餐廳里,能夠嘗到薩爾茨堡的傳統美食。最出名的是莫扎特巧克力球。

3、因斯布魯克

因斯布魯克建立於1239年。這里仍保持著中世紀城市的風貌。這座小山城曾經於1964年和1976年兩次舉辦冬季奧運會,載入了體育盛會的史冊。這里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水晶博物館,被稱為現實中的童話世界。

4、哈爾施塔特

哈爾施塔特是奧地利上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位於哈爾施塔特湖湖畔,因景色秀麗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小鎮」,住宿可以選擇靠近兩端和山間的地方,打開窗戶就是山和湖水。

歷史上這一地區因鹽而致富,因此這里又被稱作「世界最古老的鹽都」。哈爾施塔特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是熱門旅遊目的地,步行十分鍾可以走遍。

5、菲拉赫

菲拉赫是位於奧地利南部克恩頓州的一個城市。菲拉赫是克恩頓州內的第二大城市,並且是奧地利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其中,菲拉赫有人口58480人。菲拉赫是奧地利的木材工業中心,中南歐水果、紡織品集散地。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語格拉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8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6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7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8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3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0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1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5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5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