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不是民族國家

義大利為什麼不是民族國家

發布時間:2022-06-26 10:27:59

⑴ 14世紀義大利地區是民主政體嗎還隸屬於羅馬帝國或共和國嗎

當時的義大利是城邦林立,沒有建立起統一的國家,政體確實是民主政體。不過當時的羅馬帝國或共和國已經滅亡了。唯一的殘留的東羅馬帝國也已經日薄西山快要滅亡了,所以義大利地區當時更本不屬於羅馬帝國或共和國

⑵ 義大利歷史

義大利歷史

據古代神話,羅慕路斯(Romulus)——傳說他和孿生兄弟雷穆斯(Remus)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事實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義大利部落就居住於此。從公元前900年開始,伊特魯里亞文明開始發展,而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古羅馬人佔領了伊特魯里亞城。
新羅馬共和國延伸到義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迦太基戰爭(Second Punic War)後,將西西里納入自己的達·芬奇版圖。公元前202年,羅馬擊敗了迦太基,將西班牙和希臘納入版圖。在凱撒的統治下,羅馬征服了高盧和埃及。而在凱撒被刺殺以後,凱撒的養子屋大維(Octavius)擊敗了對手馬克·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於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羅馬帝國,並被尊為奧古斯都·凱撒(Augustus Caesar)。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宣布基督教為國教,並於公元330年遷都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但不久就被哥特人和汪達爾人滅亡。在隨後的幾個世紀里,匈奴人和阿拉伯人不斷從南邊侵入這塊土地。
義大利中世紀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北部強大城邦的崛起。15世紀,文藝復興造就了多那太羅(Donatello)、波提切利(Botticelli)、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拉斐爾(Raffello)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等藝術天才。到了16世紀早期,義大利大部分領土處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下。在拿破崙於1796年入侵之後,消失了幾個世紀的統一跡象又重新顯現。19世紀60年代,在愛國者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和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的努力下,統一運動(義大利復興運動)蓬勃開展。1861年,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國王埃馬努埃萊二世(Vittorio Emanuele)成為了統治者。
1921年,墨索里尼(Mossolini)的法西斯黨掌握了國家大權。墨索里尼在「二戰」中和德國結盟,後於1945年4月被義大利游擊隊擊斃。
義大利是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時的六個創始國之一。該國的經濟曾在一段時期有所增長,但在20世紀90年代遭遇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巨大的賄賂丑聞震驚全國。為了加入歐洲貨幣聯盟(EMU),義大利不得不進行財政緊縮。另外,在1992年一些著名的反黑手黨法官被暗殺之後,義大利果斷地展開了打擊西西里黑手黨(Mafia)的斗爭。
從2001年起,媒體巨頭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usconi)一直擔任該國的總理,領導著右翼義大利力量黨(Forza Italia)。他在任期間引起了很多人的失望,不斷有人指責其腐敗。
2006年4月,羅馬諾·普羅迪領導的中左翼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以微弱優勢戰勝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翼聯盟。普羅迪出任義大利總理。
2008年4月,貝盧斯科尼領導的中右聯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再次獲勝,貝盧斯科尼也成為義大利戰後第62屆政府總理。

⑶ 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這三國家的民族是否有問題為什麼經濟發展和戰鬥力這么差

西班牙和葡萄牙強大的時代太早,沒有趕上工業革命。西班牙和葡萄牙只是佔了不少殖民地而已;義大利稍晚於英法等國的工業革命,但是義大利經濟發展絕不可以用「差」來形容,義大利是西方七國之一,G8成員之一,是世界上最老牌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之一,葡萄牙和西班牙可是不能跟義大利相提並論的。

英國發展還叫好嘛?上世紀60-70年代是西歐經濟黃金時代,整個西歐只有英國經濟幾乎趨於停滯;到80年代英國經濟總量在西歐處於墊底的地位。德國經濟發展的不錯,主要是德國科技實力很強。

義大利戰鬥力其實並不差,主要是義大利人現在比較貪圖安逸,懶得打仗;一戰之前義大利攻打衣索比亞都沒成功,士兵都不想打仗;但是,任何一個國家也不要妄想侵略義大利,你可以看看黑手黨的戰鬥力就知道義大利還是有能打仗的人的。

⑷ 義大利人是什麼民族

義大利屬於多民族國家,其中義大利民族由羅馬人、伊特魯利亞人、希臘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結合而成佔95%左右,另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泰隆人是最大的少數民族

⑸ 義大利屬於什麼民族

義大利無論在語言還是在宗教方面都很統一,但文化、經濟和政治則呈現多樣性。義大利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3人,居歐洲第五位。

從羅馬文明至今,希臘人、日耳曼人和後來的凱爾特人、諾曼人都對義大利人產生過重要影響,這些影響如今早已融入義大利民族性之中。

在義大利的外來移民已經接近至240萬,占人口的4%強。根據有關統計,其中最多的移民來自阿爾巴尼亞(316,659),其次為摩洛哥(294,945)、羅馬尼亞(248,849)、中國(111,712)和烏克蘭(93,441),還有大量來自土耳其、馬其頓、塞爾維亞和菲律賓的移民。

⑹ 政治考試里「民族國家」是什麼意思,指那些國家

民族國家這種歷史類型是法國大革命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後形成的,現已遍布全球。這種情況並不尋常。
西北歐傳統的民族國家是在既有的領土國家(Territorialstaat)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們是1648年威斯特法倫和約(Westfaelischer Frieden)中確立的歐洲國家系統的一個部分。所謂"遲到的民族"(verspaetete Nation),是指義大利和德國,它們走的是另外一條發展道路,但也為民族國家在中歐和東歐的形成作出了示範。這種民族國家是在迅速積聚而又廣泛傳播的民族意識基礎上形成的。上述兩種不同的發展道路(從"國家"到"民族",以及從"民族"到"國家")說明,在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或有國家在先,或有民族在先。在前者,從屬於君主統治集團的法學家,外交家,軍事家建立了一個"理性的國家機器";在後者,由作家和歷史學家,或一般意義上的學者和知識分子所傳播的多少帶有想像色彩的"文化民族"統一體為使用外交手段或武力手段實現國家的統一(如Cavour或俾斯麥)奠定了基礎。第三代完全不同的民族國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拉非殖民化過程中形成的。通常在輸入的國家組織形式在一個超越部族范疇的民族內部尚未紮根之前,這些在以往殖民統治勢力范圍內建立起來的國家已經取得了獨立的主權。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靠獨立後共同成長起來的民族去"充實"人為建造起來的國家。最後一種情況是前蘇聯解體後在東南歐建立起來的獨立民族國家,它們或多或少都採用了暴力分離的方式。在此之前,這些國家的社會和經濟狀況已經使舊有的民族要求得到了充分的醞釀,足以為獨立而動員起已經急不可奈的大眾。

詳細的請見鏈接
參考資料:http://www.lawintsinghua.com/ReadNews.asp?NewsID=717

⑺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貧窮的帝國主義

1.義大利的資本主義程度遠差於同時期的英國美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強國,本國的資本主義未形成壟斷,原始積累遠不如其他國家。

2.義大利王國直到1861年才完成亞平寧半島的統一,在此前的幾個世紀中,亞平寧半島上只有若干相互廝殺的小王國。義大利在統一前沒有統一的國內市場,也缺乏整體認同感,而這種積弊也非十幾年就能解決的,因此,它的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不如英法美那樣發達。不僅如此,在對外擴張上面也不順利,1896年在阿杜瓦戰役中慘敗給衣索比亞,沒有完全取得原定的殖民地。在世界市場中,義大利的工業品缺乏與老牌工業國家的競爭力,資本輸出額也遠遠不及後者;在殖民體系中,它缺少殖民地。

⑻ 義大利起源

義大利的歷史,在地中海地區,不論從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都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這一地區有著重要的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記錄。許多地方,如拉丁、托斯卡納、翁布里亞、巴西里卡塔,都有著重要的考古遺址。大希臘,伊特魯里亞文明,以及其後的羅馬帝國分別統治了這片土地許多個世紀。義大利的發展亦即是羅馬帝國的興衰。

中世紀時,由於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隨著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變成以城邦發展為主體,教廷在中世紀對義大利以至全歐洲有著長遠的影響。15世紀末,發源於義大利中部佛羅倫斯的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運動確定了近現代歐洲思想和藝術的根基。文藝復興令義大利地區芸集著各種有專能的學者,多個城邦的經濟蓬勃,每個富甲一方的義大利富商成為當地的大地主。義大利自然被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

作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義大利郤姍姍來遲。在法國的拿破崙的軍事行動,義大利各個城邦國皆被他征服,由拿破崙劃成一個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這是現代史上義大利的第一次統一。但這個王國維持了不久,當拿破崙在1815年戰敗投降後,歐洲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義大利王國被瓦解,回復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多個城邦國。當中中部劃分為教皇國(Papal State),由教廷掌管羅馬。奧地利帝國的勢力也滲透至威尼斯和義大利東北部。

此後40年,義大利地區和整個歐洲大陸都經歷好幾次大規模的民族革命浪潮,民族主義漸漸令義大利人有統一的念頭。當中一個鄰近法國的小王國薩丁尼亞王國(Kingdom of Sardinia)在1850年代冒起,義大利統一運動的策劃者卡米洛·奔索·迪·加富爾伯爵,就是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在1850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國王時的首相。由革命家加里波第於1860年開始發動統一運動。1861年3月17日義大利半島上的各個公國和兩西西里王國(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合並成為義大利王國(Kingdom of Italy)。除了教皇國因為受法國保護下仍然在中部存在外,義大利半島已見統一。直到1870年9月20日,羅馬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這也標志著義大利統一的完成。教廷被迫在梵蒂岡成為義大利境內的一個獨立國家。

統一後的義大利漸漸涌現殖民主義意識,義大利曾在1911年發動義土戰爭奪取北非的利比亞沿岸。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1915年義大利向同盟國宣戰,在沒有積極參戰的情況下成為戰勝國,取得東非和巴爾干半島部份土地。1922年,法西斯獨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當選總理,掌握了政權,並進而與納粹德國以及日本結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一員。1942年,反對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王發動政變,逮捕了墨索里尼,並加入同盟國集團,與軸心國作戰。1946年6月2日,一份關於結束君主制政體的備忘錄標志著義大利共和國的誕生。1948年1月1日,新憲法生效。

義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歐盟成員國,更是八國首腦高峰會議的始創成員。雖然當今歐洲強國為法國和德國|但是義大利亦有積極地參與西歐政經一體化的進程。

⑼ 義大利是什麼人種

義大利屬於多民族國家,其中義大利民族由羅馬人、伊特魯利亞人、希臘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結合而成佔95%左右,另有許多少數民族,其中泰隆人是最大的少數民族

總的說,就是白種人。

⑽ 義大利民族起源

希臘人、日耳曼人和後來的凱爾特人、諾曼人都對義大利人產生過重要影響,這些影響如今早已融入義大利民族性之中。在義大利的外來移民已經接近至240萬,占人口的4%強。根據有關統計,其中最多的移民來自阿爾巴尼亞(316,659),其次為摩洛哥(294,945)、羅馬尼亞(248,849)、中國(111,712)和烏克蘭(93,441),還有大量來自土耳其、馬其頓、塞爾維亞和菲律賓的移民。

Origins of Italian people
The Italian peninsula has been populated by a number of people throughout history besides the original Italic tribes. The Gauls in the north, the Etruscans in Central Italy (Tuscany and parts of Umbria and Latium) and the Greeks in the south preceded the Romans, who in turn "Latinized" the whole country and preserved unity until the 5th century AD. Jewish settlements were established in Italy as early as the Roman Republic and survive to the present day.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West, the Italian peninsula was invaded by Germanic peoples crossing the Alps, establishing settlements in north-central Italy and to a lesser degree in the south. The Germanic tribes underwent rapid Latinisation and were assimilated into the native Latin-speaking majority. There is a German minority in Northern Italy. Most Italians are descended from the Romans.[citation needed]

The Byzantine Greeks were an important power in Italy for five centuries, fighting for supremacy first against the Ostrogoths and later against the Germanic Lombards of Benevento. Greek speakers were fairly common in Calabria and Apulia until the 11th century when their rule ended: a few small Greek-speaking communities still exist in southern Italy and Sicily.

In the 9th century, the island of Sicily was invaded by Saracens from North Africa who established control on the island and the lower regions of Apulia especially Bari for 200 years, until the Norman Christians (of Viking and Celtic origin) conquered much of southern Italy and Sicily and began an extensive conversion and deportation system of the Arabs, mostly practicing Muslims from Sicily.

Starting from the 15th to 16th centuries, southern Italy especially experienced a wave of refugees from Albania where their descendants, language, customs and religious elements still exist in communities in Calabria, Apulia and Sicily, and are collectively know as Arbereshe.

There are still small Greek fishing villages, Maltese-Italian residents whose family originated from Malta under Italian and then British rule from the 18th to the mid 20th centuries, and Catalan communities in Sardinia to this day.

For more than 500 years (12th to 17th centuries) after Norman rule, Swabian (German), and Angevin (French) swapped control of regions in Italy. In the 13th century, Norman rule ended to be succeeded by the Aragonese the Spanish in southern Italy. Some Spanish features in culture and language appeared in the identity of the occupied areas.

In 1720, Sicily came under Austrian Habsburg rule and was swapped between various European powers until Giuseppe Garibaldi conquered Sicily and Southern Italy, allowing for the annexation of the former Kingdom of the Two Sicilies into the new Italian state in 1860.

In very general terms, many Northern Italians tend to have fairer complexions, somewhat similar to central Europeans, along with a higher frequency of light-coloured hair (see image) and eyes. Many Southern Italians tend to have darker features, similar to other peoples of Southern Europe such as the Spaniards and the Greeks.[3] Due to population movements throughout Italy's history, thes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greatly pronounced. For the Y-chromosome and mtDNA genetic lineages of the Italian and other peoples, see: Y Haplogroups of the World and Atlas of Human Journey.

義大利的歷史,在地中海地區,不論從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都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這一地區有著重要的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記錄。許多地方,如拉丁、托斯卡納、翁布里亞、巴西利卡塔,都有著重要的考古遺址。大希臘,埃特魯里亞文明,以及其後的羅馬帝國分別統治了這片土地許多個世紀。義大利的發展亦即是羅馬帝國的興衰。

中世紀時,由於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隨著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變成以城邦發展為主體,教廷在中世紀對義大利以至全歐洲有著長遠的影響。15世紀末,發源於義大利中部佛羅倫薩的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運動確定了近現代歐洲思想和藝術的根基。文藝復興令義大利地區雲集著各種有專能的學者,多個城邦的經濟蓬勃,每個富甲一方的義大利富商成為當地的大地主。義大利自然被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

作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義大利卻姍姍來遲。在法國的拿破崙的軍事行動,義大利各個城邦國都被其征服,由拿破崙劃成一個義大利王國(Regno di Sardegna),這是現代史上義大利的第一次統一。但這個王國維持了不久,當拿破崙在1815年戰敗投降後,歐洲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義大利王國被瓦解,回復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多個城邦國。當中中部劃分為教皇國(Stato Pontificio),由教廷掌管羅馬。奧地利帝國的勢力也滲透至威尼斯和義大利東北部。

此後40年,義大利地區和整個歐洲大陸都經歷多次大規模的民族革命浪潮,歐洲近代民族主義之父糾澤佩·馬志尼提出統一義大利的設想。與此同時,薩丁尼亞王國(Regno di Sardegna)在1850年代迅速崛起,義大利統一運動的策劃者加富爾伯爵,就是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在1850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國王時的首相。由革命家糾澤佩·加里波底於1860年開始發動統一運動。1861年3月17日義大利半島上的各個公國和兩西西里王國(Regno delle Due Sicilie)合並成為義大利王國(Regno d'Italia)。除了教皇國因為受法國保護下仍然在中部存在外,義大利半島已見統一。直到1870年9月20日,羅馬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這也標志著義大利統一的完成。教廷被迫在梵蒂岡成為義大利境內的一個獨立國家。

統一後的義大利漸漸涌現殖民主義意識,義大利曾在1911年發動意土戰爭奪取北非的利比亞沿岸。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1915年義大利向同盟國宣戰,在沒有積極參戰的情況下成為戰勝國,取得東非和巴爾干半島部份土地。1922年,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當選總理,掌握了政權,並進而與納粹德國以及日本結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一員。1942年,反對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王發動政變,逮捕了墨索里尼,並加入同盟國集團,與軸心國作戰。1946年6月2日,一份關於結束君主制政體的備忘錄標志著義大利共和國的誕生。1948年1月1日,新憲法生效。

義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歐盟成員國,更是八國首腦高峰會議的始創成員。雖然當今歐洲強國為法國和德國,但是義大利亦有積極地參與西歐政經一體化的進程。

2006年4月11日,義大利內政部公布了議會選舉結果。中左聯盟在眾議院630個議席中獲得348席。在參議院,中左聯盟獲得158席,中右聯盟獲得156席,另一個席位由上述兩大聯盟以外的小黨派獲得。5月10日,中左聯盟推出的候選人、前眾議院議長、終身參議員喬治·納波利塔諾當選新一屆總統。5月17日,以中左聯盟領導人普羅迪為總理的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

「義大利」一詞第一次出現在希臘作家Erodoto的作品中,原意本指亞平寧半島南部古布魯蒂姆地區(拉丁語:Bruttium,今卡拉布利亞),後引申為指居住此地之人(希臘語:Italiótai)。

據詞源學考證,italiós為希臘語化的埃特魯利亞語,同源詞亦見於同時期其他記載,對此義大利詞源學家、哲學家瓦羅(Varrone);天文學家、哲學家伽利略均有所考證。但仍有專家此結果質疑,認為其詞另有所源。最近語源學家——喬萬尼·塞梅拉諾,以其論證以印歐語系源於某種閃米特語而聞名——以語言學角度考證並提出該詞源自阿卡德語atalu,意為日落之地。

義大利的官方語言為標准義大利語,最早源自拉丁語,現今在義大利語詞彙中約75%的詞源來自拉丁語。

羅馬天主教為義大利第一大宗教。據一項截至2005年的統計,至少有87%的義大利人自己承認信仰羅馬天主教。義大利擁有許多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加之梵蒂岡城國位於其中,每年有大量的教徒來此朝聖,另外每周彌撒的出席率都近50%。而作為基督教的一個分支——耶和華見證人,在義大利則有約40萬信眾,人數且在逐年增加。除此還有少量新教徒。近年,隨著來自北非、阿爾巴尼亞移民人數的增加導致境內穆斯林人口的增長,目前約有83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4%。另有猶太教徒和佛教徒各約3萬人。

Prehistory to Magna Grecia
Excavations throughout Italy reveal human presence dating back to the Palaeolithic period (the "Old Stone Age") some 200,000 years ago. In the 8th and 7th centuries BC, driven by unsettled conditions at home, Greek colonies were established in places as widely separated as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Black Sea and Massilia (what is now Marseille, France). They included settlements in Sicily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Italian peninsula. The Romans called the area of Sicily and the foot of the boot of Italy Magna Graecia (Latin, 「Greater Greece」), since it was so densely inhabited by Greeks

Ancient Rome was a civilization that grew from a small agricultural community founded on the Italian Peninsula circa the 8th century BC to a colossal empire straddl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 In its twelve-century existence, Roman civilization shifted from a monarchy, to a republic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oligarchy and democracy, to an autocratic empire. It came to dominate Western Europe and the entire area surround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 through conquest and assimilation.

Italia, under the Roman Republic and later Empire, was the name of the Italian peninsula. During the Republic, Italia (which extended at the time from Rubicon to Calabria) was not a province, but rather the territory of the city of Rome, thus having a special status: for example, military commanders were not allowed to bring their armies within Italia, and Julius Caesar passing the Rubicon with his legions marked the start of the civil war.

From the 3rd century, the Roman empire went into decline. The western half of the empire, including Hispania, Gaul, and Italy, broke into independent kingdoms in the 5th century. The eastern empire, governed from Constantinople, is usually referred to as the Byzantine Empire after 476, the traditional date for the "fall of Rome" and for the subsequent onset of the Early Middle Ages, also known as the Dark Ages.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不是民族國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8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6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7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3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0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1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5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5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