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戰場如酒場,為何奧地利軍隊遇到義大利軍隊如此態度
因為兩者都無心應戰,自然是在戰場上把酒言歡。當時給奧地利出戰的列支敦斯登士兵,他們確實是不想打仗的,都是被強押著去的,後來去到了戰場後,發現是義大利人,自然開心得不行,雙方就把酒喝起來了。
能在戰場上遇到這樣的敵人,確實是運氣好。畢竟沒有人是喜歡戰爭的,戰爭代表的是傷亡,是妻離子散,像是列支敦斯登和義大利這樣的做法,確實是很好的。
⑵ 義大利的治安真的這么亂嗎
南非的治安混亂是真的。
1、具體來講南非的治安問題要從他的社會根本矛盾講起,由於南非長期以來的歷史原因,南非黑人與白人的貧富差距比例非常大,在南非政府2002年統計的數據表明,南非白人的人均GDP為年21000美元,而且黑人的年均GDP值只有1700美元。當年的世界發達國家人均GDP為4700美元,所以我們不能看出南非的經濟優勢掌握在白人手裡,幾乎所有的國家經濟命脈都掌握在少數白人財團的手裡,雖然現在執政的是黑人政府但是白人控制著國家的經濟影響著政局,在政權與財權的相互博弈中兩股勢力取得了力量上的平衡,保證了這個國家政治和經濟的平穩發展。
2、由於種種原因,南非的治安形勢嚴峻,華僑華人經常成為犯罪分子襲擊的對象。據統計,2005年共發生40多起針對華僑華人的武裝搶劫,有8人遇害身亡 今年以來,南非社會治安不斷惡化,綁架、搶劫、槍擊、敲詐勒索等惡性案件層出不窮,華人社區內的犯罪活動也呈上升趨勢。中國旅南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遭到嚴重威脅。 南非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⑶ 為什麼義大利軍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得都極其差勁不堪一擊難道當年加里波第、加富爾等人就是
兩次大戰中,義大利都表現不佳沒錯,但不能說是不堪一擊,網上流傳的二戰義大利段子大部分都有添油加醋的成分,我實在是懶得都一一列出來,請參考本人以前整理後轉發的(年代久遠我實在想不起原貼在哪)廢柴義大利辟謠貼。
http://tieba..com/p/2347456516
除了義大利本身確實表現的不算太好以外,義大利段子頻繁出現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德粉要給德國戰敗找理由,德粉不會說德國的不好也不會說敵人太強,只好罵隊友了,所以你注意的話會發現很多發意黑貼的都是德粉。
至於兩次大戰義大利表現不佳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是以下幾條
工業基礎薄弱,資源匱乏:我們都知道兩次大戰都是工業國之間的大戰,作為一個列強中工業水平墊底的國家,軍隊實力自然不會強到哪去。
戰爭准備不足:德國人從一戰戰敗後就想著復仇,他們用了二十年來籌劃和准備二戰,而義大利直到二戰開始前幾個月,都還沒下定決心參戰。一戰也差不多,義大利原本就沒打算參戰,他們戰前和德國簽訂的軍事同盟條約僅限於防禦,是英法開出了極其誘人的條件(戰後沒有兌現,導致義大利二戰倒向德國),使義大利領導者最終下決心參加戰爭並且站在英法一邊
站隊錯誤,一戰過早投向英法陣營,一戰的結果表明,先中立等後期再參戰才能獲取最大的利益,前期就參戰的國家沒有一個不受重創傷(特別是參加歐洲主戰場的)的;而二戰不應該站在德國一邊,義大利自己不是好隊友,德國也不是;不過二戰義大利及早投降,並且中期轉投盟軍陣營,這一點使得義大利在戰後沒有像德國一樣受到眾多限制,也是如今義大利仍能保持在歐洲地位的重要原因。
政府、軍隊、民眾之間對於戰爭沒有統一的認識,軍民都不明白為何而戰,尤其是二戰,少數法西斯黨死忠(連法西斯黨內都是反對者居多)和墨索里尼意在重現羅馬帝國版圖,那就必須和英法開戰,而軍隊想要站在英法一邊或單獨對其他幾個非同盟非軸心國家開戰(就是不和德國合作也不和英法開戰),普通百姓則希望過和平生活,最多隻希望完成義大利民族統一運動
義大利統一之後,仍有大量的義大利人由於各種歷史因素並不在義大利國內,而是處於其他國家的控制之下,義大利的民族主義者認為這些人居住的地方是義大利的自然邊界,主張將這些人的聚居區收歸義大利王國,這就是義大利民族統一主義運動。主要目標包括特倫蒂諾、第里雅斯特、達爾馬提亞、伊斯特拉半島、戈里齊亞、提契諾、尼斯、科西嘉島和馬爾他島。到二戰前期,義大利幾乎完成了這一目標,所以普通義大利人和軍隊都已經不想再打仗了,而墨索里尼和他的追隨者卻執意要把戰爭擴大化。
打個比方說,如果中國將來收復寶島等地後,有個領導人腦抽了突然喊出要武力征服世界的口號來,你願意為這種主張賣命么
所以統一戰爭時期,普通市民都敢拿著長劍和石塊抵抗列強刺刀和大炮的義大利,跟二戰時期從軍隊高層到大頭兵都不想打仗的義大利,鬥志完全沒法比。
⑷ 義大利軍隊被說的那麼菜為什麼國家沒有被滅
他們會站隊
在盟軍登陸西西里之後,覺得勢頭不對,就開始和盟軍接觸
丘吉爾出於減少本方傷亡的考慮,同意了對方的條件——義大利退出戰爭,盟軍不起訴這批投誠將領
結果他們把墨索里尼扣押,對德國反戈一擊
二戰之後,義大利雖然算是審理過之一,但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包括部分領土被割讓給南斯拉夫
⑸ 二戰義大利的表現
「假使戰爭爆發,義大利最好能守中立,這樣或許可以牽制敵方10個師,假使它投入對方,則德國只要用5個師可以將其擊敗,但假如加入德國方面作戰,則德國反而要用20個師去保護它」這是在戰前德國有一個流行的笑話。我把這個笑話寫在了開頭,這在當時或許正是一個笑話,可從二戰的結果看來此預言真是不幸言中,假使義大利能善守中立,則對德國貢獻比參戰遠較巨大。
當1939年5月21日德意締結所謂「鋼鐵條約「時,墨索里尼由於在1936年才結束在衣索比亞的戰爭,在1936年參加西班牙內戰,同年4月又侵入阿爾巴尼亞,連年戰爭需要休息,他便提出歐洲的和平應堅持到1942年,可惜他並沒有堅持到底。由於眼看德國軍隊在歐洲大陸上的勢如破竹,墨索里尼感到此時不參戰就喪失了分享戰果的機會,於是在1940年6月10日終於向法國宣戰,20日發動義大利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進攻。結局很悲催。。義大利軍隊輕松地被法國微弱的守軍擊退,此時法國簽署了投降書,義大利的第一次進攻就不了了之。墨索里尼顏面盡失。而後其發動的兩次攻勢(對希臘和北非的)就簡直是在拉德國的後腿。希特勒嚴令禁止義大利在巴爾干採取任何行動,以保證對侵俄戰爭計劃的實行,可1940年10月28日意軍入希臘把希特勒的戰略計劃完全打亂,於是無能的意軍給了英國人暫時翻本的機會。希特勒不得不丟下「巴巴羅薩」來收拾這巴爾乾的爛攤子,接著有碰上了南斯拉夫政變又增加成本,1941年4月6日德軍發起進攻,4月17日征服南斯拉夫,4月27日德軍進入雅典,看起來是一場漂亮的勝利(尤其是對克里特的奇襲),但事實上是得不償失,義大利造成了兩個對德國不利的後果:
1)發動侵俄戰爭的時間受到了延緩。
2)一部分的德軍(克萊斯特部)在巴爾干戰役後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線,來不及休整,作戰受到影響。
至於樓主說的,進攻蘇聯?義大利沒去,他那陣正忙著北非的爛攤子呢,讓英國人打的落花流水,丟盔棄甲,使得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到北非才扳回局面。如果在蘇德戰場上的隆美爾其價值應遠遠大於在沙漠中的作用。
反而義大利有對同盟國作了間接的貢獻:
1)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
2)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
3)北非戰役使聯軍有了用武之地並為未來奠定基礎。
為什麼意軍的表現如此糟糕,甚至有令人作嘔之感,凱塞林元帥在其回憶錄中有著詳細的解釋,概括如下:
1)義大利全國上下從來不對戰爭採取認真的態度,這與其民族性有關。
2)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績都是虛有其表,經不起考驗。
3)義大利無意充分利用起戰爭潛力,造成許多浪費。
4)義大利軍官缺乏職業精神,不務正業。
綜上所述,義大利的參戰對德國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在二戰中它的作用是常「幫倒忙」,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敵戰」墨索里尼正相反,感情用事得狠,可國家大事的決定不可意氣用事,必須冷靜合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就是義大利吧!
⑹ 義大利是歐洲有名的戰五渣,各國明知道它是個累贅,為何還爭相拉攏
沒辦法,多個盟友總比多個敵人勝算大,義大利就算戰鬥力再差,好歹也是個國家,在差不多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他倒向哪邊,哪邊勝算就大些。
一、一戰前,義大利站在“同盟國”一邊
在“一戰”前,義大利是同德國、奧匈帝國組成的共同防禦公約組織。但義大利和奧匈帝國還有領土糾紛,所以,這個同盟關系並不牢靠。德國對此也心知肚明,很擔心其加入協約國一方,從而改變戰局,使奧匈帝國遭受打擊。所以在“一戰”爆發前,德國為了讓義大利在奧匈帝國侵略塞爾維亞的戰爭中保持中立,還是征詢了這個盟國的態度。
義大利軍隊戰鬥力非常弱。不過,義大利加入協約國,對於“一戰”戰局的改變,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奧匈帝國的打擊很大,牽制了奧匈帝國的兵力,應該是義大利對協約國做的最大的貢獻了。所以說,雖然義大利的戰鬥力很渣,但有勝於無,更勝於負數。不是嗎?
⑺ 為什麼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都背叛了德國
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義大利都發現越到後來,德國的勝算越來越小。
兩次世界大戰都和德國有關,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戰,德國戰鬥力讓天下為之側目,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其實是有盟友的,第1次世界大戰,德國最開始的盟友是奧匈帝國和義大利。
這三個國家的盟約其實是非常的脆弱的,首先義大利的很多內部工業是受到限制的,因為資源不夠,導致很多東西需要進口於英國,而英國正是卡死了義大利的命脈,導致義大利在一戰的時候表現的很迷茫,後來在局勢不太妙的時候,選擇了反水。
義大利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戰鬥力都疲軟,雖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最開始都是站在德國的後面,但是最後也都背叛了德國,每一次義大利都能夠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戰後會議,但是不管是第1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會議,還是第2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會議,義大利都沒有得到太多的利益,不過對於德國來說,義大利的背叛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希特勒知道墨索里尼被俘虜之後,甚至拍手下去救援,但墨索里尼還是死了。
⑻ 義大利為何被稱為最愛投降的國家
因為歷史上的義大利在每次被別人發動戰爭的時候,沒有堅持很久就立馬投降了。
⑼ 二戰結束後日本德國都遭受到了巨大的處罰,義大利為什麼可以從輕發落呢
雖然義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扮演主要的「角色」,但它的影響力也不小。畢竟,它是法西斯主義的根源。最先搞事情的就是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希特勒都算是他的後輩。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作為三個軸心國之一,沒有受到德國和日本那樣嚴厲的懲罰。盡管在某些方面也受到某些制裁,例如,英國、美國和其他國家對其海軍進行了分裂,國家軍隊的人數不允許超過25萬人。與此同時,必須放棄海外的大部分殖民特權,例如承認阿爾巴尼亞和衣索比亞的獨立和主權。當然,還有戰爭賠償。但是這些處罰相對於德國和日本來說就是無足輕重的。